都知道這大師素描超一流,其實人體更超棒!費欣油畫、素描和雕塑高清全集!絕對經典,百讀不厭!

學畫畫、搞創作、愛收藏,就點藝術家傳播網

中國最大的藝術人物平台 · 全球推廣最優秀藝術家

自畫像

66.7×64.2布面油畫1920年



尼古拉·費欣

20世紀傑出的藝術家,素描大師。

他的創作融合了俄羅斯和美國的文化傳統,

他一生主要在人物肖像畫方面有很大的成就

一時間我都覺得無人能達到他的境界!

他的創作

在整個歐洲甚至美國聲名遠揚

他的創作不僅在

人物肖像、人體、風景、靜物方面

展現出大師的風範

而且在建築、雕塑、版畫、木刻陶瓷方面

展露出不凡的才能。


他留世的作品很少,

在俄羅斯有關於他的評述也甚微,

他的作品很多都毀於戰爭和移民中,

或遺失在國際畫展中,

他後期的作品多存於私人手裡。

費欣的妻子和女兒伊雅

69.2×61.6cm 布面油畫1922年


使他成名的

第—件肖像畫作品《紫衣夫人》

(又名《無名女士肖像》),

1908年在慕尼黑

國際博覽會上獲得了小金獎。

紫衣夫人

102×79cm 布面油畫1908年



1914年費欣創作了

《瓦麗雅·阿多拉斯特卡婭肖像》,

潔凈珍珠般的色彩,

完美的現實主義形式

都表現在這幅作品裡。

作品畫得柔和、精練、和諧,

就其藝術性而言

完全可以和列賓的《蜻蜒》、

謝洛夫的《少女和桃子》相媲美。

局部


局部



他是一個很有天賦

和個性強烈的畫家,

從不盲目崇拜和模仿別人,

也不參與任何藝術流派和組織;

他在繼承俄羅斯油畫傳統基礎上,

創造出了自己獨特的

藝術風格和表現手法。


M·T·采帕洛娃肖像

103.4×103.4 布面油畫 1906


費欣在美院進入列賓畫室學習,

對自己的老師他有高度的肯定和評價,

但在藝術追求上卻有自己的主張;

他在選材和構思上,喜歡從平凡生活中直接取材,

追求自然與真實,純正與鮮明;

探索與當時盛行的印象主義不同的一種表現手法,

著重帶裝飾意味的,

結構獨特的發揮油畫

特有性能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

阿·米凱希娜

88.9×76.2 布面油畫 1923-1925

阿遼沙·采帕洛夫肖像

31.5×34 布面油畫 1904


費欣擅長

肖像畫和風俗題材的創作

他用筆奔放、流暢

畫面時而是顏色強有力的堆積

時而是輕輕掠過留出底色

時而用刮刀和手代替筆

使畫面產生不同的肌理效果

整個畫面色彩響亮、飽和

對比鮮明,格外誘人

好象一部色彩交響曲,耐人尋味

阿列亭德拉在伏爾加

50.8×40.6 布面油畫 1912


費欣

在美國走完了他的藝術之路

脫離民族傳統,遠離故土

對他來說無疑是場悲劇

但他的藝術成就

在俄羅斯美術史上

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巴厘姑娘

50.8×40.6 布面油畫 1938


費欣畫畫

不喜歡用單一的藝術表現手法,

那散發著光彩的繪畫,

帶有激情短促的筆觸

和多層次粗糙的表面

是他長期藝術積累的結晶。

一旦需要他就採用透明顏色調整色調的辦法,

他用一層薄薄的顏色罩在另一層上,

這個技法並不比17世紀西方人遜色。

沖洗

236×329cm布面油畫 1911-1914

穿淡紫色衣服的女郎

76.2×63.5cm 布面油畫 1938


特別欣賞的是

費欣的油畫採用的是直接畫法,

畫布底子做得很好。

布對油的吸收性很強,

這樣一來油畫就幹得快。

費欣畫畫多先畫素描小稿,

然後上色做稿樣布局,

確認後再製作成 巨幅大型油畫。

這種嚴格的繪畫步驟

來自於傳統的列賓美術學院。

婦女肖像

60×47.5 紙板油畫 1900

格·阿·斯洛勃沙尼諾夫肖像

79.5×60.5 布面油畫 1914


他很擅長用刀刮和大筆觸

結合的藝術表現手法,給人暢快淋漓之美感。

有時他用寬闊的筆觸,

利用白畫布的亮光和特點畫畫。

他善於探索白色和黑色的細微差別,

他喜歡使用「調色板加畫刀」的技術。


姑娘肖像

55×60 布面紙板 1910

畫家的母親 帕·勃·菲欽肖像

48×39.8 布面油畫 1916


費欣生逢大變遷的時代,

許多外因不由自主地

改變著他的生活,使他遠離故土。

移居美國後,他致力的仍然只有繪畫,

平時舔犢撫雛,自理柴米衣食,

過的是散淡的凡人生活。儘管如此,

還是可以從菲欽的作品中感覺到,

生性沉靜的他在沉默中有無限富足。

因為心安,也因為記得和遺忘,

他專註地在繪畫中尋求創意和變化。

創作中的他意志自由,觀念更新,

在繪畫中獲得了人生的天地喜樂。

畫家之妻肖像

48×39.5 布面油畫 1910

卡蒙茜塔

50.8×40.6 布面油畫

曼陀林演奏者

78×45.7 油畫

美尼庫萊女士

72.4×67.3 布面油畫 1917


米荷·芭爾杜科娃肖像

51×47布面油畫 1911-1914

模特兒

52.7×52.3 布面油畫 1910

沐浴的人體

66×70 布面油畫 1920


拿著玩具的曼紐麗塔

40.6×33 布面油畫

妮娜

30.5×25.4 布面油畫

年輕婦女肖像

52×48 布面裝裱在紙板上 1916


薩波日尼科娃肖像

54×50.5 布面油畫 1915

薩波日尼科娃肖像

55×51 布面油畫 191

少女 53.3×53.3

布面油畫 1923

塔·阿·波波娃肖像

39.8×51.5 布面油畫 1917

畫家之父 162×96 1918


也許是性格使然,

費欣內心深處的熱情與真摯,

很少表現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始終克制隱忍,

卻將所有的所思所想凝注於筆端。

《我的父親》中,

菲欽沒有表現複雜的背景和景物,

畫面以沉著的赭褐色調子,

奔放而不失立體感的筆觸,

刻畫出主人公那雙充滿智慧的眼睛。

費欣的父親

是一位木工雕刻家,

也是他的啟蒙老師。

儘管生活拮据,

卻為費欣的藝術教育花費了很多心血。

為了感恩這位樸實的老人,

菲欽曾創作很多幅肖像,

淋漓盡致地記錄下他生命的不同瞬間。

著農家短衫的伊雅

63.5×50.8 布面油畫 1933


1913年,菲欽與阿列亨德拉結婚,

翌年便生下了他們的女兒伊雅。

漸漸長大的孩子使菲欽感受到家庭的溫馨,

孩子天使般的笑靨動人可愛,

也激發了他更多的創作激情。

1917年畫下的《女兒肖像》中,

逆光下的小伊雅,臉部雖然處於暗部,

但是色彩極為通透,金色的頭髮閃閃發亮,

綠色的眼眸脈脈含情,注視著前方。

亞歷山大·斯蒂恩肖像

45.7×35.6 布面油畫 1949

印地安女孩

51.1×40.6 布面油畫


姆·格·曼特凡捷娃肖像-24.5×23.5cm-1912



他受東方傳統繪畫的影響,作品別具一格,

代表作有《秋天》、《卡努里雅肖像》、 《父親像》等。

他的畫色彩明快、明暗對比響亮,

表現力強,素描頭像用炭筆畫在堅實光滑的紙上,

自成一家,刻畫深刻。

他的父親有一個鍍金、細木和雕刻的作坊,

費欣的童年就是在這裡度過的。

後來,他在喀山美術學校學習了5年,

畢業後去彼得堡考入了美術學院。

1908年,他到喀山美術學校從事教學工作,

與此同時進行自己的畢業作品的創作。

1909年,畫成油畫《父親像》《捲心菜收穫的季節》,

為此他獲得了畫家的稱號

和去法國和義大利出國考察的機會。

女兒肖像-23.8×29.5cm-1917


大約在這同一時期,

他畫了《無名女士肖像》(紫衣夫人),

此畫在慕尼黑國際展覽會上獲得了金質獎章。

社會主義革命以後,費欣仍住在喀山,

並在喀山美術學校任教。

1922年,他得了斑疹傷寒病,

那時的饑荒又使他突發的肺結核病加重了。

肖像-88.9×114.3cm-1912


所有這一切迫使他變得消沉,

後在友人的勸說下

接受了去紐約美術學院任教的邀請,移民美國。

晚年,他的妻子離開了他,

他獨自一個居住在洛杉磯郊區的

一所簡陋的住宅里,十分悲愴。

他越來越意識到,搞藝術的人

只有在祖國才能生活和創作。

科努麗娜肖像-71×71cm-1917

哈·哈·克洛托娃肖像-37×34cm-1923

克采卡肖像-57×53cm-1912


費欣的繪畫步驟相對比較簡單,

先用松節油調和生褐(不要用別的顏料,

生褐是俄國畫家唯一之選,顏色沉穩且速干,

當然國產生褐往往顏色也不對更不速干,

可以買進口的,倫勃朗牌,就是非常貴)

畫一遍簡單的素描稿,筆法比較放鬆,

主要是界定出形狀輪廓,

並按照素描小稿中的明暗關係

大致鋪一層素描的底色。

在吸收性底子上畫這邊底稿,很快就乾結了,

可以繼續畫下一個步驟,就是鋪顏色,

費欣用的顏料很厚實,

需要用大號的豬鬃刷子或豬鬃筆來畫,

調色板要很大,顏料要飽滿,少用調和劑,

先用筆把顏色鋪到位,

然後用大號刮刀

把一些顏料厚的部位刮出刀痕,

或直接用刮刀調色在色層上堆疊,

用刀來畫會使顏色純度

和亮度略高於筆畫的效果,

富於裝飾效果和視覺衝擊力,

也是費欣的招牌技法。

用刀鋪過顏色後,

再視需要用筆稍作整理,

作品即可完成。

當然以上說的是基本步驟,

有時畫家會等一些部分的顏色

幹了以後重新堆疊一遍,

以做出豐富的肌理效果,

這就看畫面需要了,不可一概而論。




異國他鄉,再鑄傳奇

費欣從小體質不佳,

4歲時曾因肺炎差點送命。

紐約冬天酷寒的氣候使他病得厲害。

他的朋友們建議

他到新墨西哥州的陶斯去看看,

因為那兒氣候溫暖,與費欣的故鄉喀山相像。

1926年夏季,菲欽接到

陶斯畫家馬貝爾道奇的邀請,舉家來到陶斯。

那時陶斯是一個六千人的小鎮,

有一些畫家在這兒組織了一個協會。

當地的主要居民是印第安人,待人友善。

費欣喜歡這兒的藝術氛圍和生活環境。

1927年,菲欽全家搬到陶斯定居。

費欣遷居到這裡以後

對美國印地安人與這裡的風景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陶斯在海拔4011公尺的惠勒峰下,

常年可見山頂覆蓋著白雪,山下氣候溫暖,

森林綿延,湖泊清澈,作物豐盈。

巨大盆地披覆著綠色牧草。

費欣有心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度過餘生。

他在聖彼得堡修習過建築設計和劇院設計。

他決定為自己建築一棟完美的居屋與畫室。

菲欽開始了十分忙碌的生活,

每天他花一定的時間畫畫,然後就營建他的房子。

他的設計揉合了西班牙、印第安、俄羅斯風格。

他畫出速寫式的建築構想圖後,

就在畫室里用紙板搭出房子的模型。

他沒畫具體的施工圖,

因為構思的一切細部都在他的心中。

在俄國,斧子的作用很重要,

使用斧子可以造出整棟房子,

也可以雕出一把湯勺。

菲欽使用斧子家學淵源。

他的父親當年開木工作坊,

曾為東正教教堂建造天花板,

用木雕裝飾出華美的拱頂。

在父親的作坊里,

菲欽受到了完整的木工訓練。

他13歲時設計的一個神龕

曾得到十個盧布報酬。

1933年費欣離婚以後,

前妻亞歷山德拉仍然住在這裡,

直到1983年去世。

1979年12月31日,

這一建築被列為美國國家歷史建築遺址。

1981年開始,她女兒伊娃在此成立了研究所,

以紀念父親,並向遊客開放了部分房間。

2002年伊娃去世後,

她的女兒和女婿

將房產賣給了陶斯藝術博物館基金會,

博物館就此成立。

卧室,里外全部出自菲欽之手


他在造房子的時候

僱用了當地的勞動力,

門和窗子是俄國式的,

費欣在自己的房子里使用斧子

雕琢出門框、柱子、窗框、欄杆、椅子、床,

甚至檐外木雕的裝飾。

他先在木頭上鑿出肌理,再用手工雕刻造型,

製作出一件件令人讚歎的作品。

每一個紋理的雕刻,都能看得出他深沉的鄉思。

費欣的木質傢具和拼花壁櫥都用蜜蠟打磨上光,

保存原木本色和紋理。

大氣的布局,樸素的色調,

稚拙中透出無比的精緻,一切都美輪美奐。

時間總無情, 1955年10月5日,

菲欽在美國洛杉磯與世長辭。

臨終前,他囑咐唯一的親人

——曾經的「小寶貝」伊雅,

將留在俄羅斯的作品捐贈給政府,

並把自己的骨灰運回俄羅斯,

埋葬在家鄉喀山。

費欣在美國

走完了他的藝術之路。

脫離民族傳統,遠離故土,

對他來說無疑是場悲劇,

但他的藝術成就

在俄羅斯美術史上

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



布爾留克肖像-1924

列寧肖像-123×142cm-1918


有籬笆的冬景

22.5×29.5 布面油畫 1910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

內容均為藝術家傳播網原創

轉載需回復「轉載」二字


第二屆「青年百傑」

首屆「藝壇百家」


當代中青年藝術家作品微展覽系列報道

面向全球徵稿

為全面展示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藝術家傳播網藝術家寫生與創作研究院全面徵稿,2016年12月30日截稿。

①「青年百傑」徵稿群體是70後80後90後的年齡不超過45周歲的青年藝術家;

②「藝壇百家」徵稿群體是超過45周歲非青年藝術家,尤其是一直默默無聞、埋頭創作有實力的中老年藝術家。

讓作品說話,用實力證明,挖掘與發現。


推薦閱讀:

古今文人都在拜文昌祖庭,你不知道?
犯太歲的時候,有一喜擋三災,你知道?
提升舞蹈能力,這7個辦法你必須知道!
要想讀懂男人,這6件事你一定要知道!
泡妞必需知道的......

TAG:人體 | 雕塑 | 經典 | 素描 | 油畫 | 大師 | 高清 | 知道 | 絕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