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用二戰經驗數據評估今日日本戰爭潛力,靠譜嗎?

由於日本加速推進軍力擴展與對外用兵,宣傳日本擁有巨大的的戰爭潛力的說法又不絕於耳。為此,針對目前日本的工業動員優勢與不足習文如下,歡迎朋友查缺補漏,歡迎拍磚吐槽。

在提供日本自衛隊海陸空三軍武器裝備的潛力方面,坦克裝甲車與火炮潛力最大,各種陸軍槍炮彈藥次之,艦艇建造和反艦導彈再次之,噴氣式飛機和先進防空彈藥的潛力最小。

一、潛力最悲催的航空工業:

理想:憑藉二戰期間日本曾將汽車工業轉產飛機,取得過相當的效果,並且在5年內造出了使用部分鋼鐵,以木材帆布為主要結構材料的6.9萬架飛機以及10.7萬台螺旋槳活塞發動機的經驗。於是羅列現在日本包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等仿製組裝過美國飛機的企業,直接採用二戰工業經驗一般觀點,認為每300-450輛汽車可轉產1架飛機,推算日本上述企業將汽車說出來轉變為飛機製造力如下:

目前日本汽車年生產能力約在3000萬輛左右,如果將產能的30%也就是大約900萬輛的生產能力按照450輛汽車轉產一架飛機計算,日本一年產飛機可達到2萬架,可以看出日本飛機生產的潛力是很大的。

現實:二戰期間使用部分鋼鐵,以木材帆布為主要結構材料和螺旋槳活塞發動機的「零」式戰機,機身、機翼大梁、活塞發動機選用汽車大梁、活塞發動機同類型金屬材料製造完全沒有問題,甚至製造工藝都是大同小異的,優秀的汽車企業按照國家要求轉產飛機可以說是信手拈來的事情。

當目光從二戰期間的活塞「零」式戰鬥機轉移到號稱日本研發國產的「平成零戰」F-2戰鬥機(更別提完全依靠來料組裝的美國F-15戰鬥機)上,人們會發現現代化的先進戰鬥機從製造工藝、製造材料、配套發動機、配套電子設備到上下游零部件,根本與日本小轎車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F-2戰鬥機製造材料主要是航空鋁合金、航空鈦合金、高強度航空鋼材,尤其是製造機翼的航空複合材料,哪一款日本小轎車在使用這些材料製造?是豐田還是雷克薩斯?就是轉產10000輛豐田越野車,這個越野車上的結構材料也湊不夠製造一架F-2戰鬥機需要的航空材料呀!

F-2戰鬥機配套發動機仿製於美國GE公司的F110渦輪風扇發動機,這種發動機與小轎車上的發動機根本沒有任何交集,除了獲得授權的日本石川島重工(IHI)和三菱重工(MHI)建設了這種先進發動機組裝生產線,日本其他製造汽車發動機的企業都沒有可能直接轉產F110渦輪風扇發動機,更何況仿製F110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石川島重工(IHI)和三菱重工(MHI)在製造發動機時除了部分使用包括部分渦輪葉片,風扇葉片在內的日本相關零部件外,還必須從美國原裝進口每一台發動機的核心零部件才行,沒有美國公司源源不斷提供核心零部件,日本就無法生產出F110渦輪風扇發動機。F-2戰鬥機渦輪風扇發動機根本不是轉產多少輛可以解決的問題。

F-2戰鬥機雷達電子設備的生產同樣不是一般的汽車企業可以完成的,當然就更不是汽車企業那種汽車車載電器水平可以企及的了。從日本過去生產F-2戰鬥機相控陣雷達的實際看,滿足三菱重工(MHI)一年製造20-30架F-2戰鬥機,應對局部戰爭的需要應該還是可以的。但是按照450輛汽車產能可以轉換為一架F-2戰鬥機的雷達電子設備的配套產能則毫無根據。

結論:現代化的噴氣式飛機,製造工藝、製造材料、配套發動機、配套電子設備、上下游零部件根本與日本小轎車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情。

因此,照搬「二戰工業經驗的一般觀點,認為每300-450輛汽車可轉產1架飛機」來推算日本現代飛機生產潛力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現代航空工業絕對不是汽車工業可以輕而易舉的涉足其間的。

二、跛著腳的造船工業:

理想: 日本絕對是世界造船大國,年造船能力約有1800萬噸,有三菱重工、住友重機、日立造船等8家11個造船廠可以製造軍艦。由於日本的機械工業發達,它有足夠的能力提供船用發動機和各種電子機械設,如果日本能夠將造船能力的20%轉產軍艦,按照5噸商船轉產1噸軍艦計算,每年可生產70萬噸軍艦,一年可以新增一支擁有四個「九,十艦隊」的現代化海上自衛隊。因此日本在需要時,是能夠快速擴充其海上力量的。

現實:不管艦艇的武器裝備配套能力,純粹從艦船船體建造的角度看,上述說法基本正確。但是仔細看一看日本現代艦艇上的主要艦載雷達(「宙斯盾」)、防空導彈系統(「標準」系列)、近防系統、反潛導彈、艦載直升機等這些至關重要的武器裝備配套設備無一例外地依靠從外國,尤其是美國進口的事實,如果這些核心的武器裝備無法由日本本土無限制的生產,假設現代化戰艦可以用二戰期間艦炮型艦艇依靠計算建造噸位來衡量戰爭潛力,就荒唐可笑了--------舊日本建造「大和」號戰列艦可以不依賴任何外國武器裝備,現在的日本建造最先進最強悍的「金剛」 級驅逐艦、「愛宕」級驅逐艦沒有外國武器裝備的支持成嗎?

眾所周知,日本建造的「金剛」 級驅逐艦和「愛宕」級驅逐艦,完全依賴於向美國進口的 「宙斯盾」系統、MK41垂直發射系統、海拉姆近防系統,艦載直升機。以及配套的「標準」艦對空導彈、 「海麻雀」 艦對空導彈、「阿斯洛克」反潛導彈、「海拉姆」反導導彈。

雖然,日本宣布自己研發了可以媲美美國AN/SPY-1的FCS-3相控陣雷達系統,但是目前續建的「愛宕」級3#、4#艦仍然是進口美國「宙斯盾」系統,顯而易見日本自衛隊的認知與廠商的宣傳反差不小。

因此即便是日本開足馬力建造新的「愛宕」級驅逐艦,跛著腳的日本造船廠,能否成功完成自衛隊「愛宕」級驅逐艦的擴充計劃,完全取決於每一艘艦上的上述核心武器裝備能不能順利購買並且獲得及時向交付。如果美國人因為某種原因無法交付,或者不能及時交付,就算是日本造船廠一年成功建造三十個「愛宕」級驅逐艦的艦體下水,不仍然是一艘艘會移動卻沒有戰鬥力的「觀光船」嗎?

三、讓人羨慕的坦克和火炮工業:

目前,日本主要有三菱重工、日本制鋼和小松製作三家企業生產坦克,僅三菱一家就有3000輛的坦克年生產能力。日本的汽車工業還能夠提供雄厚的轉產潛力。二戰中,日本坦克產量的就是由平時的汽車工業轉產的。如果日本在未來戰爭中將汽車工業的01%轉產坦克,按照60輛汽車可轉產1輛坦克計算,年坦克產量可達5萬輛,足以滿足大規模戰爭的需要。過去三十年,日本相繼研發定型了90式主戰坦克、10式主戰坦克,89式步兵戰車、16式突擊炮等坦克裝甲車輛,一旦戰爭需要,汽車製造企業實現按照60輛汽車轉產1輛坦克產能應該沒有問題。

地面火炮製造能力也非常出色。三菱重工、日本制鋼和小松製作三家企業也有年生產1萬門火炮的能力。一般認為,現代條件下製造一門身管火炮平均需要10噸鋼材。 而日本的冶金和精密加工技術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如果需要民品企業可以轉產,生產火炮的廠家的數量會大量增加。

四、喜憂參半的彈藥工業:

讓日本開心的是目前日本有20多家企業可以生產槍炮彈藥。單從工業製造能力上說幾乎是無限的,日本當前硝酸的年產量約為80萬噸,1噸硝酸基本上可生產1噸火藥,按照1噸火藥可生產6噸炮彈計算,每年硝酸的供應量可生產480萬噸彈藥。

讓日本無法開心的是其各個企業研發生產高性能的先進精確制導彈藥方面,尤其是防空導彈(地對空導彈、艦對空導彈)、反導導彈(陸基型導彈、艦基型導彈)和航空精確制導炸彈是絕對的短板。目前,日本還沒有研發成功技術水平、戰術性能相當可以完全取代美國「愛國者」 地對空導彈、「標準」艦對空導彈、「標準」艦基反導導彈、「海麻雀」 艦對空導彈、「海拉姆」反導導彈等導彈的國產高性能的先進精確制導彈藥。

在這樣的條件下,就是現有的專業生產製造空對空導彈、反艦導彈的軍工企業都無法為自衛隊提供相應產品,完全依賴於從美國進口,更遑論什麼戰爭動員民品企業轉產製造高性能的先進精確制導彈藥了。

本文內容為我個人原創作品,申請原創加分


推薦閱讀:

是不是需要一次戰爭
結婚為錢引發和婆家的戰爭
「二胎」的戰爭
一句話拯救了一條生命,還避免了一場世界大戰,他是怎麼做到的?
誰敢挑戰朝鮮的核力量 ——評朝鮮第六次核試驗

TAG:日本 | 經驗 | 戰爭 | 數據 | 原創 | 潛力 | 評估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