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偉哉漢字—許慎與《說文解字》

偉哉漢字—許慎與《說文解字》

文字的誕生是人類進入文明的標誌,有了文字以後,前人的智慧、經驗、事迹才能書寫記錄下來,傳給後人。然而,文字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音、形、義上產生一些變異,於是有人對文字進行研究,加以注釋,字典也就出現了,東漢人許慎編寫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成形的字典,學術界人士認為它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比歐洲的字典早了一千多年。

台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徐富昌:「世界有幾大文明,它都有文字,漢字之外還有兩個(種)文明(字),文字發展也很早。第一就是古埃及的聖書字,第二個就是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可是,這些文字都不為現世當地人所使用,這些文字早就不被人使用,是亡矣,是在荒野蔓草之中,是在黃沙滾滾之中,後來被發掘發現了,這些文字目前是活在博物館裡。目前,這些文字是斷絕了,並不是現實的文字。可是,漢字不同,所以其他文明(字)要早過漢字不太容易了。因此《說文解字》是中國的第一部字典,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字典。」

許慎一生致力學術,詩、書、禮、易、春秋五經通曉,《後漢書·儒林列傳》是這樣記載的:許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為之語曰: 五經無雙許叔重! 為郡功曹,舉孝廉。再遷,除洨長。卒於家。初,慎以五經傳說,臧否不同,於是撰為《五經異義》,又作《說文解字》十四篇,皆傳於世。

從這裡可以看出許慎的性情、人品和學識。

在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中,共收入了9353個字,1163重文(重文就是同一個字的不同寫法),整部書共13餘萬字。

《說文解字》內容豐富,字涉百科,許慎以」以究萬源」的精神,請教通人,就教農夫和樵夫,廣徵博引。我國著名語言學家陸宗達先生先前給學生教授《說文》時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生物界一直想揭開猛禽如何捕食小動物的秘密。經過艱苦觀察終於找到答案,並攝製了科教影片。原來貓頭鷹吃老鼠一類小動物是整個兒吞下去的,吃完之後皮毛一齊吐出。這一發現被人們視為揭開了生物界的一個奧秘。其實,這一問題,在《說文解字》中早已給出了答案。《說文》九卷下丸部「骫(wěi),鷙鳥食已,吐其皮毛如丸。從丸咼聲。讀若骫(wěi)。」

許慎編纂《說文解字》從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開始至安帝永明四年(公元110年),歷十載光陰,完成初稿。再經過12年的修訂,至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許慎兒子許沖《上<說文>表》,《說文解字》方告完成,前後總計用了22年的時間。

《說文解字》問世後,就引起了世人的關注,近代藏書家、書目學家丁福保編纂的《說文解字詁林》收錄了東漢至1932年研究《說文解字》的重要著作228種,論文550多篇。

教育部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科院教授張一清:「《說文解字》這是我們中國從漢朝那個時代到現在文字領域裡的一塊豐碑,確實是一部標杆式的著作。所以,後邊有很多人對它進行校訂,大徐、小徐啊,徐鍇、徐鉉啊,到了清代段玉裁啊,就是很多人對它進行校訂工作,也證明它非常重要,大家非常重視。」

漯河市召陵區是許慎的出生地和安葬地,將近兩千年過去了,這裡的人們仍在用各種方式紀念著這位字學宗師。

這裡是正在舉辦的許慎文化知識大獎賽現場,漯河市每年都有3000人參加這項活動。

許慎墓前蒼松翠柏,香火繚繞。二塊清朝的石碑歷經風雨,碑文已斑斑駁駁。而新修的六書廣場,矗立著六根漢代造型的石柱,默默地向來到這裡的人們講述著許慎的造字理論。

在許慎文化園裡,八十米長的漢字大道共分十個板塊,分別展示了漢字的產生、演變、發展的過程。八十米寓意了漢字萌芽於八千年前。

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說:蓋文字者,經藝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後,後人所以識古。在五嶽之首的泰山,歷代君王祭天,文人遊覽在這裡留下了1000多處摩崖石刻,在這裡,王政得到了彰顯,漢字的演變得到了印證。從倉頡造字開始到甲骨文、金文。後又經大篆、小篆、隸書等千年的變遷,中國的文字逐步向成熟發展。斗轉星移,一些文字的形、音、義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到了東漢,經學興起,對文字的說解各成一家,同時也產生了不少謬誤流傳世間。

台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徐富昌:「許慎作《說文解字》,從某種意義上講,當然也牽涉到今古文(今古文經學)之爭的問題,但最主要他作說文的動機,如果想歸納是兩點,第一個是嗟時人之好奇,嗟是感嘆,感嘆時人的好奇。最主要是漢代看不到太多的古文字,所以,很多人就去杜撰或者去造很多新的古文字。第二個就是嘆俗儒之穿鑿,就是當時一些俗儒他不懂文字,向壁虛構,去造了一些字,像這樣的一味去穿鑿附會,造出很多不合文字理論的字。許慎呢不僅杜絕這樣的歪風,糾正這種惡習,然後去整理文字、歸納文字,讓文字有一個好的本質和本義被記錄出來。」

面對這種現狀,許慎在編纂《說文解字》一書的過程中,深入到軍事、生產的各個環節去觀察生活,觀察自然,同時,許慎在汲取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完善了造字之本的六書理論。

河南省文字學會會長河南大學教授博導王蘊智:「他(許慎)提出了象形、指事、形聲、會意,還有用字的轉注、假借這樣一些概念,而且還舉出了各種的字例,你像休息的休,就是會意,一個人在樹,從木從人,那就是一個人在樹下休息這個早期古人最好的一種生活理念,那是一种放松狀態下的休息。這就表現出他對文字研究的規律性把握,這樣就創造出我們漢字研究的規律和理論,那就是六書理論。」

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是六種造字的方法,從苗、雲、雨這三個字可略見一斑。苗是會意字,如同田上長草,雲和雨是象形字,雲就象風中飄浮一朵雲彩,雨水從天空中飄灑而下成為雨字。

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趙振鐸:「許慎是漢字結構分析啊到他那裡是集大成者,在他以前有人也講過六書,但是,沒有像他那樣講得清楚,下了定義,舉了例子。所以,他的六書理論一直影響到今天,後來我們發現了甲骨文,還有金文也就是鐘鼎文的研究、發展起來,也要依靠《說文解字》。」

由此,我們可以藉助《說文解字》去了解遠古文明,一種古文字被發現後,就以其原始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這一個個陌生的字體能否解讀?《說文解字》以其完整的文字體系提供了這種條件。

殷墟,是在中國青銅文明鼎盛時期——商代後期崛起的古代都城的遺址,是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殷墟的發現填補了中華民族將近1000多年歷史的空白。在殷墟中發掘出大量的甲骨文,只有解讀這些文字才能了解這段歷史。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王立軍:「 我們了解小篆,我們有依據,我們有這個依據,那麼,甲骨文、金文沒有一部古文的字典專門講甲骨文、金文的,那麼,我們現代人研究這麼古老的文字靠什麼呢?那麼,我們必須把小篆作為一個台階,我們先站在小篆的台階上,然後再往前走,也就是把它作為一個橋樑去過渡。如果沒有小篆,沒有《說文解字》這個書作為橋樑的話,我們很多(古)字都沒法解讀。」

在《說文解字》中,許慎首創部首體系,按540個部首對漢字進行了分類,這種分類法,至今還是我們初學漢字的基礎教育方法之一。不僅如此,他在《說文解字》中,通過對文字形體結構的分析,全面解析了每個字形、音、義的由來,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所以自《說文解字》出現後,文字的運用和發展,就納入了一個規範化的軌道。

唐宋以來,開科取士,《說文解字》被列入必試科目。可以這樣說,許慎在中國文字史上開創了漢字學、訓詁學、字典學三個重要的學科。近兩千年來,中國文字在逐步實現規範和統一的過程中,一直起主導作用的,就是許慎的《說文解字》。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王立軍:「《說文解字》在漢字學史上,就是在小學史上,它的地位都是非常非常關鍵的,自從有了《說文解字》之後,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漢字學。它裡面還包括著系統的漢字學的理論,它建構了一個漢字構形的系統;在訓詁學方面,許慎所開創的形訓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訓事方法,也就是說根據字形去解釋它的意義。那麼,根據字形得到的意義呢,是一個字的本義,本義是其他意義發源的起點;它是一部文字學的著作,實際上它又是用字典的方式呈現的,更重要的是他首次運用了540部首這樣一個概念去編一本書,以前呢,在他以前部首的觀念是有的。你看像前面的《三倉》,它有些呢部首相同都會排在一塊,他有這種意識,但是,他沒有像《說文解字》這麼系統的把部首觀念運用到一部字書的編排當中,用540部首統系了9300(9353)多字,這是第一次由許慎來完成的。」

今年88歲的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趙振鐸主持了《漢語大字典》的編纂工作,任常務副主編兼編纂處主任。《漢語大字典》收列單字56000個,總字數2030萬字,凡古今文獻、圖書資料中出現的漢字,都可以從中查出。在這部《漢語大字典》編纂工作中,仍參考了《說文解字》許多內容。

四川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趙振鐸:「《漢語大字典》裡面凡是《說文解字》的小篆,我們都收了。我們第一塊就是字形解說,古文字形體這裡面《說文解字》的字都收了。第二點就是說《漢語大字典》裡面第一條字形解說,把那些古文字形體列完了以後,我們就專門有一段就是引用了《說文解字》,就是把許慎的《說文解字》整個的話(字)引用了下來。另外,裡面解釋詞義的字義的時候,有《說文解字》作依據的我們都用了。」

漢字是聯合國六種工作文字之一,在互聯網時代到來前,字數多、筆畫複雜的漢字難以用電腦處理。那麼,漢字能否象西方字母那樣簡單、快捷的輸入電腦,五筆字型輸入法發明人、中國王碼集團總裁王永民教授從《說文解字》中找到了突破口。

五筆字型輸入法發明人中國王碼集團總裁王永民:「單個的為文,合起來的叫字,所以文、字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那麼文有多少個呢,許慎歸納有五百四十多個,那麼我就取消了很多東西,把五百四十多個文裡面,最後減成二百多個,二百多個再經過合理搭配、配合,相容性、兼容性,減少重碼,把它安排到二十五個鍵上來,用二十五個鍵就可以處理成千上萬的漢字,所以獨體為文,合體為字,許慎給我們的啟示,應該說為漢字輸入提供了一把金鑰匙。」

隨著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發展,漢字已經擁有世界上最多的輸入法和最快的輸入速度,人們越來越體驗到漢字的快捷和完美。

《說文解字》是以小篆作為字頭進行編纂的,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小篆的識讀和理解也多是困難的。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萬獻初一直致力於把置於學術塔尖上的《說文解字》傳播於大眾之中。在國學熱的當下,開辦了《說文解字》公開課,以漢字的構形理據,來闡釋人性的本質。

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導萬獻初:「我們的傳統教學,過去是從《小學》開始,周禮的時候八歲小學入學,八歲就認字,所以一直到民國,我們都叫做三百千,《千字文》、《三字經》、《百家姓》,就是小孩的階段是從認字入手的。八歲入學,教什麼?教六書,就是許慎說的六書。你看這個人字,許慎說,人是什麼?人是天地之性最貴者也。天地萬物中間人是最重要的,最貴的,水平最高的。那麼,字形怎麼表示是最貴的?越是高貴的人,越是懂禮貌,越是要對別人尊重。所以,中國人是以謙和、謙虛為美的。他(許慎)說象臂脛之形也,這個字形,這一筆象手臂,這一筆象人的腿。就是一個人見了別人以後,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見了人之後,垂手而立,對人稍稍的,不能這樣子,倨傲嗎,是吧。你看,多好啊。」

教育部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科院張一清教授,在學校、在媒體、在學術殿堂上,做著漢字的普及工作。他的《身邊漢字.花草字傳》是國內首套可以隨時聽讀的「說文解字」類圖書。他之所以選擇花草作為切入點,是因為花草作為一種自然物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也許這些字司空見慣了,人們往往不會去想它們背後的文化含義。張一清也就是從身邊的花草間感悟到了漢字之美,中國傳統文化之妙。

教育部普通話和語言教學研究室主任中國社科院教授張一清:「我們一定要關注身邊的一些事物,關注我們每天都在使用的字,我們去端詳它,打量它,看它到底為什麼造成這樣的樣子,它表示的這個意思,到底從哪來的?我們看一些經典,看古文,怎麼去用它?這樣一個過程,實際上就是我們觸摸文化,觸摸傳統的一個過程,同時,我們也把古人造字的意念和理據我們也就了解了。」

中國幅員遼闊,56個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不論是寒冷地帶的滿族,還是遠在海邊的黎族,都在歷史的抉擇中選擇了漢字作為自己的通用文字,也使漢字成為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越來越多的民族從學漢字、習漢文開始,進而著漢服、守漢俗,融入到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創造著大一統的輝煌文明。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王立軍:「中國確實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有強有力的國家統一,國家統治,這樣呢能保持整個民族文化的統一。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曾經有一段時間是非常危險的,就是說在戰國時期,我們知道文字的分裂非常嚴重。那麼,不同的國家他們的文字,雖然他們都使用漢字,但是,形體差別非常大。那麼,有些國家的文字,我們現在看戰國的文字,它減省到你就看不出它們象什麼了。緊接著象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統一了文字,這樣就把原來分裂的局面又重新地把它鞏固,把它統一,文字統一了就有利於保持大一統的地位。」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見兮,

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鄉;

故鄉不見兮,

永不能忘。

天蒼蒼,

海茫茫,

山之上,

國有殤。

這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臨終時寫下的詩作《國殤》,凄美的漢字滿含著濃濃的鄉愁。一灣海峽成了人為的阻隔,只是他那墳頭遠遠地望著北方故園。然而,隨著世事人間的變化,近年來,海峽兩岸也加強了文化合作,組織了「海峽兩岸文字之旅」、「兩岸青少年漢字溯源漯河行」等活動,前來拜謁許慎,溯源尋根的台灣同胞絡繹不絕。

今天,許學、《說文解字》的研究也日益成為一個世界現象。

2005年至2015年在漯河三次召開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世界各地的許學研究者會聚於此,交流研討《說文解字》的成果,這三次會議,使我們看到了許慎和《說文解字》在國內和海外的影響。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原副委員長,著名語言學家許嘉璐在第三屆許慎文化國際研討會上,面對國內外學者這樣說:

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原副委員長,著名語言學家許嘉璐:「我想許慎的精神,他作為東漢的一名學者,就是中華文化的精神,許慎最重要的精神是視傳承中華文明的核心為己任,甚至於視他為生命。我想許慎文化雖然後起,因為我們80年代才開始,90年代才開始高度重視嗎,但已經加入到洪流里,而且,他的影響已經擴展超越了漯河市的地域河南省,各個省市縣都經常有人來,而且,超越了窄窄的海峽,台灣大學生也到這裡來,也超越了國界,很多國際友人到這裡來,我說的是成群結隊的國際友人到這裡來。也就是說許慎,隨著漢語走向世界,他老人家做夢也沒有想到漂洋過海到了別的國家。」

2016年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國務院原副總理李嵐清在北京接見了漯河市許學和《說文解字》有關研究人員,為許慎文化研究中心篆贈「偉哉漢字」印章,印章側面篆刻「說文解字文澤千秋,字學宗師許慎功銘青史」。

偉哉漢字,從廟堂之高到江湖之遠,字裡行間里呈現著越來越強的文化自信,洋溢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描繪著民族復興的中國夢。偉哉漢字,它在過去、現在和未來向全世界展示著中國漢字的魅力,在世界舞台上,中國文化正在演繹著絢麗的精彩。


推薦閱讀:

漢字筆畫查詢- 漢字筆畫計算- 漢字筆順查詢- 漢字筆劃查詢
吳老師漢字大會(17)
怎樣區分漢字的五行屬性
漢字的十四宗「最」
「栩栩如生」中的「栩」該如何解釋?

TAG:推薦 | 漢字 | 說文解字 | 許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