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袁家渴記》原文、注釋、譯文及賞析

袁家渴記作品原文袁家渴1記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鈷鉧潭。由溪口而西,陸行,可取者八九,莫若西山。由朝陽岩2東南水行,至蕪江3,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4幽麗奇處5也。楚、越6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為渴,音若衣褐之褐7。渴上與南館8高嶂9合10,下與百家瀨11合。其中重洲12小溪,澄潭13淺渚14,間廁15曲折。平者深墨,峻者沸白。舟行若窮,忽又無際。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礫16;其樹多楓、柟、石楠、楩、櫧、樟、柚17。草則蘭芷18,又有異卉19,類合歡20而蔓生,轇轕21水石。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苒22眾草,紛紅駭綠23,蓊葧24香氣。沖濤旋瀨25,退貯溪谷26。搖27颺葳蕤28,與時推移。其大都如此,余無以窮其狀。永之人未嘗游焉。余得之,不敢專也,出而傳於世。其地主袁氏,故以名焉。詞句注釋1.袁家渴(hé):水名。《輿地紀勝》載:「永州:袁家渴,在州南十里曾有姓袁者居之,兩岸木石奇怪,子厚記敘之。」渴:原為乾涸之意。湖廣方言,稱水之反流(即迴流)為渴。袁家渴位於今永州南津渡電站壩址所在地,即原諸葛廟鄉沙溝灣村前瀟水河床的一段灣流。2.朝陽岩:地名,在今永州古城瀟水西岸。3.蕪江:水名,瀟水的支流,在永州市境內。4.永中:永州之中。5.幽麗奇處:風景清幽秀麗奇異之處。6.楚:古稱湖南為楚。越:通「粵」,古稱廣東為越。7.音若衣褐之褐:中華書局《柳宗元集》認為英華版本和何焯校本注此六字為側注,非原文中字。褐(hè),與「渴」並不同音,只是楚越方言音相近。8.南館:指唐代在此所建立館舍。9.高嶂:高而險如屏嶂一樣的山峰。10.合:相接,相鄰。11.百家瀨(lài):水名,在永州古城南二里處。瀨,急水從沙石上流過為瀨。12.重洲:重疊的水中沙洲。13.澄潭:澄清的潭水。14.淺渚(zhǔ):淺顯的剛露出水面的小塊土地。15.間廁:交錯夾雜。16.白礫(lì):白色的小石子。17.楓:楓樹。柟(nán):常綠喬木。石楠:生於石縫間的常綠樹,又名千年紅。楩(pián):即黃楩木。櫧(zhū):常綠樹,木堅硬,子可食。樟:樟樹,常綠,可提取樟腦。柚(yòu):常綠喬木,柚子,可食。18.蘭:蘭草,香草的一種。芷(zhǐ):白芷。多年生草本植物,開白花,果實長橢圓形,中醫入葯,有鎮痛作用。19.異卉(huì):奇異的花卉。卉,各種草的總稱。20.合歡:合歡樹,又名馬纓花,落葉喬木,夜間小葉成對相合,夏季開花。蔓生:草本蔓生植物。21.轇(jiāo)轕(gé):即膠葛,交錯糾纏的樣子。22.掩苒(rǎn):野草輕柔地隨風倒斜的樣子。苒,輕柔。23.紛紅駭綠:花紛亂而驚駭,葉驚駭而紛亂。24.蓊葧(wěngbó):草木茂盛的樣子(濃郁)。25.沖濤旋瀨:纏繞在水石上的花草,在水石激起的波浪中衝擊激,波浪退回到溪谷里。26.退貯溪谷:倒流到溪谷中去。貯,貯存,躲避。27.搖(yáng):同「飄」,飛揚28.葳蕤(wēiruí):草木茂盛,枝葉下垂。白話譯文從冉溪向西南,走水路十里遠,山水風景較好的有五處,風景最好的是鈷鉧潭;從溪口向西,走陸路,風景較好的有八、九處,風景最好的是西山;從朝陽岩向東南,走水路到蕪江,風景較好的有三處,風景最好的是袁家渴;這些都是永州幽深美麗奇異的地方。楚、越兩地之間的方言,水的支流叫做「渴」,讀音就像衣褐的「褐」。渴的上游與南館的高山會合,下游與「百家瀨」匯合。其中重疊的島嶼(江河裡邊的島嶼)、小溪、有的地方水深,成為清澈的潭,有的地方水淺,露出小塊的地,成為淺渚,兩者還夾雜著水在那裡曲折地流。深潭的水面平,呈深黑色,衝擊石頭的水像沸騰一樣冒著白沫。船好像就走到了盡頭,忽然又豁然開朗,變得寬闊無邊。有座小山從水中露出來。山上都是好看的石頭,上面生長綠色的草叢,一年四季都濃密茂盛。山旁有許多岩洞。山下有許多白色的碎石;上山的樹木多是楓樹、柟樹、石楠、楩樹、櫧樹、樟樹、柚樹;小草則多是蘭草、芷草,又有許多奇異的花卉,類似合歡但是長出許多莖蔓,纏繞著水中石頭。常常有風從四周山上吹下,吹動大樹,翻動著輕柔的眾草,使紅花和綠葉在紛亂中像吃驚似的,香氣濃郁;衝起波濤旋著水渦,從溪谷流進流出,搖動著繁密的花草,隨著季節而變換。風景大多都是這樣的。我沒辦法都描述完。永州沒有人過來遊玩,我來到了這裡,不敢獨自享受。回來寫出文章告訴世人。這裡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我叫它「袁家渴」。創作背景柳宗元因參加王叔文革新運動,於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貶到永州擔任司馬。到永州後,其母病故,王叔文被處死,他自己也不斷受到統治者的誹謗和攻擊,心情壓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險,許多地方還鮮為人知。柳宗元在這漫長的戴罪期間,便到處遊覽,搜奇探勝,藉以開拓胸襟,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永州八記》就是這種心態之下的遊歷結晶,這篇文章寫於唐憲宗元和七年(812年)。作品鑒賞文章開頭先寫:由冉溪向西南從水路行十里。山水好的地方有五處,都比不鑽姆潭。由溪口向西,從陸地行進,風景好的地方有八、九處,都比不上西山。然後才寫袁家渴:由朝陽岩向東南從水路行,到蕪江,風景好的地方有三處,都比不上袁家渴。這徉寫,表面上看似乎很費筆墨,實際上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這種寫法,既把袁家渴的地理位置作了明白的交代,又突出了袁家渴的風景幽麗奇異,而此文就是將三處相提並論,稱它們「皆永中幽麗奇處也」,無疑起到了以前述兩處來陪襯、突出袁家渴的作用。第二段從總體上描寫袁家渴。首先簡單介紹袁家渴的音義。其次寫袁家渴水流情狀。其七游同南館高嶂匯合,下游流入百家瀨。「其中重洲小溪······忽又無際。」寫袁家渴水上風光,都是四字句:那裡水中有許多小洲,小洲上又有一條條小溪。水流深的地方形成清澈的水潭;水淺的地方土地露出水面成為小渚。它們中間夾雜著曲折的流水。深潭水流平穩,呈深黑色;水流湍急的地方像煮沸的水飛起白沫。最為精採的是「舟行若窮,忽又無際」兩句。至此,作者就描繪出了奇妙的畫面:船兒正在行進,忽然一座山擋住去路,似乎已到了路的盡頭;但河流一轉,繞過山巒,眼前猛然一亮,卻是無邊無際的開闊水面。第三段寫水中山色,「皆美石,上生青叢,冬夏常蔚然。」概括寫山上的景色,突出美石和冬夏常青的樹木。下面具體寫岩洞,白礫,各種樹木,香草。其中突出地描繪獷一種奇異的草,它的樣子像合歡而有藤蔓,纏繞在水石上。第四段是全文最精採的部分,寫山風吹動下的動人景色:每當大風從四面山上刮下來的時候,搖動著大樹,各種草兒隨風傾倒,紅花和綠葉被風吹得紛紛亂亂,像是吃驚似的。濃郁的花香隨風拱散;浪濤衝擊溪水迴旋,紛紛退到澳谷里去,搖動著茂密的花草,這種景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無窮。這裡的風光大致如此,沒有力、法把神種景象全部描繪出來。這一段寫風,把山風申的樹木、花草、波濤的動態寫得生動逼真。不僅寫出了色彩,而且寫出了香氣;不僅寫出了姿態,而且寫出了情感。文中的一個「駭」字,使紅花綠葉入格化。同時也融進了作者的情感。清人沈德潛評道:「亦善寫風,前篇駭動,此篇靜遠。」「前篇」即指《袁家渴記》。最後一段,以「永之人未嘗游焉」為中心而述,這裡與《鈷鉧潭西小丘記》類似,而用筆各殊。這樣奇偉、這樣高潔、這樣清麗幽雅的風景區,卻無人了解,長久地被遺棄、被埋沒,連當地人都「未嘗游」。作者「發潛德之幽光」,以巧奪天工的筆墨描繪這種自然美,表彰這種白然美,「出而傳於世」,既表現了他對受壓抑、受摧殘的美好事物的無限同情愛護,也寄託了他自己的無限慘痛、無限深沉的身世之感。最後點明取名袁家渴的由來。因為那塊土地的主人姓袁,所以才取名為「衰家渴」的。名家評價清·孫琮會:用讀袁家渴一記,只如一幅小山水,色色畫到。其間寫水,便覺水有聲;寫山,便覺山有色;寫樹,便覺枝幹扶疏;寫草,便見花葉搖曳。真是流水飛聲,俱成文章言一也。作者簡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學家、思想家。祖籍河東(今山西省芮城、運城一帶),柳出身於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為考進士,文以辭采華麗為工。唐宋八大家之一,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古文運動,並稱「韓柳」。劉禹錫與之並稱「劉柳」。王維、孟浩然、韋應物與之並稱「王孟韋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詩文作品,其哲學思想中具有樸素的唯物論成分,政治思想主要表現為重「勢」的社會歷史觀和儒家的民本思想,文學作品語言樸素自然、風格淡雅而意味深長,代表作有《黔之驢》、《捕蛇者說》、《永州八記》及絕句《江雪》等。《周書·泉企傳》原文及翻譯辛棄疾《滿江紅·點火櫻桃》原文、譯文與賞析《元史·安童傳》原文及翻譯蘇洵《辨奸論》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尉繚子·治本》原文及翻譯《宋史·符彥卿》原文及翻譯《舊唐書·鄭善果傳》原文及翻譯長孫皇后《春遊曲》原文、譯文及賞析《新唐書·陸羽傳》原文及翻譯《宋史·蕭注傳》原文及翻譯《明史·葉旺傳》原文及翻譯《宋史·豐稷傳》原文及翻譯《舊唐書·劉黑闥傳》原文及翻譯李漁《高低抑揚》原文及翻譯《遼史·耶律安摶傳》原文及翻譯
推薦閱讀:

春夜喜雨原文、翻譯及賞析
玉樓春·尊前擬把歸期說原文、翻譯與賞析
《宅法碎金》原文及其註解(下)
《弟子規》原文及譯文
贈汪倫原文、翻譯及賞析

TAG:賞析 | 注釋 | 譯文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