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結局,證明我們的人生經不起回望與細看
十年康熙,今晚迎來大結局。它不只是一檔綜藝節目,在漫長的陪伴中,它也成為了記憶本身。玲瓏里的姑娘們分享了她們停在康熙里的一幕一幕記憶,觸動你的又是哪裡?快到玲瓏沙龍App里分享吧!
沙龍發起
沙龍主人:@慘綠少女
今天是康熙的最後一集,相比突然發出「死亡預告」的時候引發的情緒震蕩,人們最後一集的到來反而已有心理準備。
10月,蔡康永發微博稱自己即將退出康熙,接著小S也發微博表示共同進退。事出突然,但也有不少網友表示理解——這檔支持了十餘年的節目享受過黃金時代的榮光,也無可避免地遇到瓶頸。
想起@馬李靈珊寫的那篇《島上的康熙》中寫過:採訪的最後,我們問小S和蔡康永:如果,只是如果,康熙即將迎來最後一期,你會選擇怎樣錄製自己的最後一期節目?
「我希望它不要讓人感覺到是最後一集。」蔡康永說。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和電視台簽約。王偉忠最近還給他打過一次電話,懇切地希望能用一紙合約穩定合作關係。他說,如果要簽約,他下個星期就不來錄影了。來自一個衰老世家的他,從小家中訃文永遠多過喜帖,這讓他隱約覺得,應該永遠將「無常」二字置於自己的生活當中。如果康熙真的走到了結束那一天,在他的想像中,一切都應是戛然而止,消失在泡沫中。
「我們都不會知道自己和哪個朋友的見面就是最後一面,對不對?」他問。
小S說,「按你們的想法,肯定要把康熙的重要人物都請來。但我覺得,如果這期節目只有我和康永哥還有漢典,會挺有趣的。我和康永哥在化妝間里,隨便聊聊。可以一下很開心,又一下抱頭痛哭。」
「漢典在哪兒?」
「他在門口偷聽我們講話好了。」 她說。
康熙大結局,你的記憶停在哪裡?
沙龍實錄
@靈珊
去年6月,我和當時GQ的同事一起去台灣做康熙來了十周年的文章,採訪了小S、康永哥、偉忠哥、詹哥和康熙台前幕後,聽到各種有趣故事。同時也寫了一篇《回望康熙十年》,算作是一個小小的採訪手記——
如果我年輕個十五歲,我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電視兒童」。一般只要沒事,回家我就打開電視,用小米盒子看各種視頻節目——其實也不是看,只是開著當背景音,調劑下生活。
所有電視節目里,我唯一每期必看的就是《康熙來了》。其他種種,要麼是季播,追上三個月也就罷了;要麼就是隨著時間推移,節目變得索然無味。唯獨康熙,我從一個高一學生一直看到現在,期期不落,還要和身邊友人討論經典段落。十年康熙,2600集,我相當於也奉獻了生命中2600個小時給這檔節目。
做記者的一個好處,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性。所以,這次借電視專題採訪機會,去台灣見到康熙的台前幕後,實在也是種幸運。明確選題的那一剎那,我衝出口的第一句話就是:「天吶,我真沒想到有一天我能見到趙哥和玉琳哥。」
在台北見到他們,從製作人、主持人到嘉賓,每一個人都是陌生的,每一個人又都似曾相識。不止一個採訪對象驚異地看著我「哇,你怎麼記得比我自己還清楚?」
小S說,有一年愚人節,她打電話給偉忠哥,騙他自己不想做康熙了。偉忠哥說:怎麼了,妹子?小S說:我已經被榨乾了,編不出新東西,我覺得我只是一個空殼子。偉忠哥回她:我知道有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來解決。小S哈哈笑,說愚人節快樂。
然後呢,然後偉忠哥說:可是康熙有瓶頸是真的。
坦白說,即使是觀眾,看了十年康熙也總會有疲態。有些主題總覺得似曾相識,有些嘉賓的身份背景祖籍現狀早都爛熟於心,有時真的會有幾天連著不好笑。
可是那又怎麼樣呢?生命中已經有太多東西猝不及防地發生改變,我們總需要一些細水長流,來提醒我們是誰,來自哪裡,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對我來說,康熙就是一塊一塊固沙的草網格,是它與其他一些經年累月的存在一起,凝固住了我生命中流動的那些變數,讓許多時候生活在浮躁現世的我們不至於失魂落魄。
我跟這次採訪中遇到的大多數採訪對象,都提到了一個故事——我有一個朋友,是個寫書的知識分子,我一直很怕他,覺得他太嚴肅。直到某個晚上,我們倆不得已必須聊天。我急著回家,他問為什麼。我說:因為我要回家看康熙。他眼睛一亮,說你也看?我也每期都看。然後,我們倆聊了半個小時康熙的經典段落,從那天起,我們成了好朋友。也許這就是康熙的意義使然。
十年康熙,對親歷者與觀者來說,其實都是一個秀場,我們都在其間經歷了一些變動。這次為了做這組報道,我翻出了歷年的康熙經典集數,這才發覺當年的小S在節目上還自稱少女,蔡康永竟也會流露出一些青澀與局促,陳漢典最早出現時連麥克風都沒有,有些當年常上節目的藝人現在已不見蹤影,有些則時起時伏。這才驚覺,人生有的時候是經不起回望與細看的。
@Aurora
最難忘的是陳冠希兩次上的康熙,艷照門前後。康熙最大的魅力就是那兩個人發揮自己的才智讓明星性格、生活最大程度的真實的暴露在觀眾眼前。而且康熙知道綜藝節目的關鍵,有趣放鬆但不把觀眾當傻子。這一點芒果台似乎很難做到…
@Dawn
07年第一次看,笑慘!?
直到2014年,我是每期都看。後來今年我就挑有趙正平,沈玉琳,小甜甜的看。還是比較喜歡b2在的時候。
s和康永是完全不一樣的風格,但是搭在一起又和合適,就像番茄炒蛋一樣。康永負責問,s負責補,一個說學,一個逗樂。
雖然停播,但是也是意料中的事。有始有終,有聚有散。
只是習慣了一個人無聊的時候聽著s,康永吵吵鬧鬧,跟著傻樂,以後只能翻翻往期的康熙,隨便打開一個了。
@花七小爺
最開始的康熙每集都看,後來挑嘉賓看,再後來挑話題看。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別離,我看到的是綜藝市場格局的轉變,台灣綜藝進一步式微,大陸學習韓國綜藝,引進模式和人才,另外以網站為播放渠道的綜藝也開始興起,我是在說奇葩說。
不過嘛,我看台灣綜藝和電視劇看太多沾染的台灣腔好像會一直下去了。
@困困
小s模仿電視購物專家那一集,看100遍也不厭倦,應該是20080311
@watermelon123
2004-2015,康熙陪伴我11年,從中國到澳洲,從澳洲到中國,康熙已經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以前在國外一過10點就刷YouTube,11年,康熙教會了我幽默感,聊著八卦交了很多朋友,教會了我笑對生活。現在周一到周五每天10點還是會刷愛奇藝,看康熙。但不可否認地,b2離開康熙後,康熙製作內容確實在走下坡路,如果一定要再見,我想現在就是最好的時間。以後10點,刷什麼呢?
@容慕
追康熙很多年,很多感慨。最悲傷的還是那些在康熙里認識又早早離去的人,比如安均粲、歡歡……
@靜姑娘
前幾年,我們送走哈利波特。昨天,我們送走康熙來了。
昨晚發瘋似的補了因為最近很忙拖著沒看的一周的康熙,看到接近3點才睡。
而各種推送也都在表達不同程度的感慨和難受。
我們到底為什麼這樣?
大概就是,習慣真的是一種力量很強大的東西。
你說,沒有康熙,我一個人去吃飯的時候看什麼呢?
也許康熙代表了一些人的青春,但是於我而言,它已經是習慣。就像當年我習慣於等待哈利波特的電影一般。就像現在我習慣於等待神夏(想到更新的速度就有一種絕望的心情你懂的)一樣。就像每周固定要刷的黑名單犯罪心理識骨尋蹤一樣。
那麼,只能說,
任何一種分離和相聚都存在理由和因緣際會。
得到的要守護,得不到的別執迷不悟。
@涼憨憨
其實康熙停播已經沸沸揚揚的說了好久,康永哥三年前在採訪的時候就說,自己在練習和康熙做道別,但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還是有一種無處安放的傷感。
康熙有一期,小S和康永的對話,
「如果你不主持的話,我覺得我也不會主持。」
「真的嗎?這樣的場面話你們也在當場講。」
「沒有……我相信是真的。」
小S說到做到了,這是這個故事最好的部分。
12年的中午下飯菜就這麼沒了,再也看不到小S和女嘉賓比美、吃男嘉賓豆腐、發瘋跳舞、大尺度採訪和卸妝單元了,也看不到康永哥機智問答、對小S各種愛護了,以後微信小S表情包再也更新不了了……
康熙12年,康永和小S有那麼多流淚的瞬間,我們都以為最後一集意義重大到處都是淚點,而康永卻說,「如果真的到了最後一期,我希望讓大家覺得那不是最後一集。」
@鱷梨
我的記憶停在康永和S的兩次擁抱。
康熙盛典那一集里,康永幫S慶生,哽咽地唱《無與倫比的美麗》 ,他說:「徐熙娣,你永遠是無與倫比的美麗」,S抱住了他。
有一期是藝人講鬼故事, 故事到高潮,身後的突然門開了, 現場人人汗毛直立, S和康永條件反射般的緊緊擁抱在一起。
故事的確嚇人,S抓著康永的胳膊,康永緊握S的手,一起聽完故事。
@夕四
想講下關於蔡康永和小S的。康熙有期是吳奇隆當嘉賓。蔡康永說這句話的時候真的是!!!還有就是小S女兒出生的時候為其寫書等等。
@基里連科
康熙里最大的看點從以前小S的毒舌,到康永的博學涵養,現在最深印象的就是兩人的友誼。小S總是最慫又總衝鋒陷陣的那個,收拾爛攤子的自然是康永。別以為洋蔥和紅酒沒有交集。
推薦閱讀:
※那年花開月正圓大結局太扯淡 沈星移為死而死毫無邏輯?
※五十度灰1的結局是什麼?
※大結局:和珅被殺
※白夜追兇大結局如何理解?
※《我的前半生》大結局:別相信「我養你」,後半生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