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術概論

道術概論「道術」一詞,源出《莊子?天下篇》:「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道術」與「方技」、「方術」是一個意思,道教中人也有稱之為「仙術」的。《雲笈七籤》卷四十五《秘要訣法?序事第一》中說:道者虛無之至真也。術者變化之玄伎也。道無形,因術以濟人,人有靈,因修而會道。人能學道,則變化自然。道之要者,深簡而易知也。術之秘者,唯符與氣,藥也。因而道教中人常有「道無術不行」之說,亦即「道」寓於「術」,行術即是演道之意。道教所從事和宣揚的道術很多,如占卜、符籙、祈禳、內丹、外丹、爐火黃白、辟穀,導引、行蹻、方藥、服氣、存思等等。宋馬端臨《文獻通考》中說:「道家之術,雜而多端」。又說:「蓋清淨一說也;煉養一說也;服食又一說也;符籙又一說也;經典科教又一說也。」他認為黃老莊列之書,所講的是清淨無為而略及煉養;赤松子、魏伯陽只言煉養而不言清淨;盧生、李少君、欒大言服食而不言煉養;張道陵、寇謙之言符籙而不言煉養、服食;杜光庭以下只講經典科教。這個分析,大體上是不錯的。現擇道術中之要者,作簡略介紹。一、占卜、符籙諸術占卜:古人用龜殼、蓍草以卜筮吉凶,認為是天神所表示的意旨。道教承襲了這種古巫覡之風,以卜占為溝通神意之術。《太平經》卷四十中說:古者聖人問事,初一卜占者,其吉凶是也,守其本也,乃天神下告之也。再卜占者,地神出告之也。三卜占者,人神出告之也。過此而下者,皆欺人不可占。卷四十八說:守一而樂上卜,卜者,問也。常樂上行而卜問不止者,大吉最上之路也」。占卜就是求神預示吉凶。後世道教演變而為卜卦、抽籤、測字等等。香火道士往往以此術騙財,誤事坑人,弊害甚大,早已為清修道士所不為。符籙祈禳禁咒諸術:何謂「符」?《說文》:「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索隱謂:「漢舊儀,銅虎符發兵,長六寸,竹使符出入征發」。故「符」是帝王下達旨令的憑證,它據有無尚的權威。後來方術之士,亦謂天神有符,或為圖,或為籙文,在天空以雲彩顯現出來,方士錄之,遂成神符。或者說,天神授給了方士神符。神符之說,東漢已有之,如《後漢書?費長房傳》說:翁又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使社公。或在它坐,獨自恚怒,人問其故,曰:吾責鬼魅之犯法者耳。……後失其符,為眾鬼所殺。東漢晚期興起的太平道與五斗米道,便已大量造作和使用神符了。如《太平經》卷一至十七所說後聖李君傳授青童大帝的二十四訣中,便有「服開明靈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認為服符水、佩符圖均可以「災害不能傷,魔邪不敢難」。服符水也稱為「吞字」,因符「以丹為字」,故亦稱「丹書吞字」。現在所能見到的道教最早的符字,便是《太平經》一百○四至一百○七卷中所載的「復文」。《太平經》卷一百○八說:「欲除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於丹書吞字也。」這時已把符字、符圖宣揚為天神的文字與圖符,據有神威,吞符則是天神之旨令入人體中,佩符則是有天神護祐,因而有病自除,有邪魔亦未敢犯。又據《三國誌?張魯傳》載,張陵「學道鵠鳴山中,造作符書」。道書中說太上老君授給張陵的符圖有七○卷。五斗米道亦行以符水為人治病和以符咒召劾鬼神之術。魏晉南北朝造作符圖及信行符圖之術更盛,如《抱朴子?登涉篇》便說:有老君黃庭中胎四十九真秘符,入山林,以甲寅日丹書白素,夜置案中,向北斗祭之以酒脯,各少少。自說姓名,再拜受取,內衣領中,辟山川百鬼萬精,虎狼蟲毒也。晉釋道安《二教論》議及道教說:或畏鬼帶符。左佩太極章,右佩昆吾鐵,指日則停暉,擬鬼千里血。若受黃書赤章,即是靈仙。章即符,赤章即丹書之符。受赤章即可成仙。又《隋書?經籍誌》:大業中,道士以述進者甚眾。……其術業優者,行諸符禁,往往神驗。至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十五說得更明顯,謂「術之秘者,唯符與氣、藥也」,以符為秘要之術。又解釋說:符者,三光之靈文,天真之信也。符即天神仙真之信符。因而具有神威及神意。與「神符」並稱者為「寶籙」。何謂「籙」?即紀錄之意。一種「籙」是指戒錄,即道教所謂登真籙,即奉道人的名冊;另一種則是指紀錄天神的名冊。據《雲笈七籤》卷四十五《明正一籙第三》說:籙者,太上神真之靈文,九天眾聖之秘言,將以檢劾三界官屬,御運元元,統握群品,鑒騭罪福,考明功過善惡輕重,紀於簡籍,……又當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分別仙品眾官吏兵億乘萬騎,仙童玉女列職主事驅策給侍之數目。意即:依照天神的旨令,檢劾三界官屬之功過,同時也按他們的職責去役使他們。因此符、籙並用,統稱「符籙」。《隋書?經藉誌》說: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授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書,紀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其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符」與「籙」總起來說,即依照天神所授信符,按諸神名冊所定之職責,命令某神去執行。故掌握了符籙,便有了代天神役使三界官屬的權威。北魏時,太武帝(拓跋燾)採納道士寇謙之進言,親備法駕,接受道教符籙,蓋意即太武帝受神意而有了劾召百神,統御宇宙一切的神權。這對其維護統治地位,是十分有利的,故後世帝王頗多效法其故事者。關於所謂「寶籙」,據《雲笈七籤》卷四十五《明正一籙第三》及《正一修真略儀》謂,籙分為二十四階。《正一籙》云:正一籙流傳總二十四階。今略雲一二階,以明正一之由。正一三五百將軍籙,有兩階,每一階分為七十五將軍。上階雲上仙,下階雲上靈,是人身中二儀正神也。《正一修真略儀》云:張天師所受傳,示所以隨其修用,臨事制御,階級不同,名目甚眾。至於修身度厄以保真,正者師師相傳,二十四階以應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二十四氣也。籙生必先受持七十五仙官將軍、七十五靈官將軍、是為百五十將軍,所以先正人身二具內外神靈品數,仙靈二品各有符一通,太上神文也。 《正一修真略儀》中列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二十四階》、《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混沌元命赤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護命長生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宮捍厄八卦護身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龍虎斬邪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畢印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綱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州社令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天兵符籙》、《太上九天真符籙》、《太上九天都統畢籙》、《太上華蓋斬邪籙》、《太上三五辟邪籙》、《太上三皇捍厄籙》、《太上諸度厄過災籙》、《太上解六害神符籙》、《太上女青詔書籙》、《太上九光萬勝籙》、《太上中部赤籙》、《太上北帝籙》、《太上七星籙》等等。道教有所謂「三山符籙」,指魏晉南北朝以後,龍虎山、閤皂山、茅山分傳之天師、靈寶、上清三宗經籙。明以後統稱正一符籙。《正統道藏》的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中之神符類、靈圖類以及正一部內,都載有很多的神符寶籙,如洞真部便有:《三洞神符記》、《雲篆度人妙經》、《上清洞真元經五籍符》、《白羽墨翮靈玉符》、《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太上秘法鎮宅真符》等;洞玄部有《太上靈寶五符》、《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太上洞玄靈寶五嶽神符》、《上清豁落七元符》、《太上洞玄靈寶拔簡符文要訣》等;洞神部有《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太上老君說益算神符妙經》、《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無上三元鎮宅靈籙》、《上清丹天三玉皇六辰飛綱司命大籙》等;正一部有《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經》,《太上正一盟威法籙》、《正一法文十籙召儀》、《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籙立成儀》、《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高上大洞文昌司籙紫陽寶籙》、《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籙》、《太上正一解五音咒詛秘籙》、《正一法文經章官品》、《道法會元》、《上清靈寶大法》、《正一修真略儀》等。在壇醮祈禳等宗教活動中,常與符籙並用的還有禁咒、令、印。禁咒,亦稱神咒、神祝,即天神的語言。《太平經》卷五十中說:「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民得之,謂之神祝也。」宣稱對病者唸神咒,便能召神為之除疾。唸神咒以役使鬼神之術,來之於古時的巫祝。《抱朴子?至理篇》中說:「吳越有禁咒之法,甚為明驗。」道教壇醮等儀式中,亦常唸禁咒。令,即仿照官府公文口氣對鬼神下命令,壇醮法器中有令,道士唸咒中常有「急急如律令」之語。印,仿照官府之印所刻的天神之印,其作用略與符同。《抱朴子?登涉篇》中說: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行見新虎跡,以印順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虎即還。帶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隋書?經籍誌》中說:又以木為印,刻星辰日月於其上,吸氣執之,以印疾病,多有愈者。 這種「印」,至今猶為壇醮中的法器之一。綜上所述,道教宣稱:「占卜」是表達神的意旨,預示吉凶的;「符籙」是天神的旨令與眾神之名錄,可以役使鬼神,排除邪魔和成仙;「祈禳」是對神有所請求的儀式和方法,可以祈恩禳災:「禁咒」是神嚴厲的語言,可以驅使幽冥之功曹。這些所謂的「術」,來源於古之巫祝,爾後演變而為道教的主要教術,也是很多道士的主要謀食之方。道士為人占卜以「決吉凶」;賣符籙以「驅鬼辟邪」;為人齋醮祈禳以「祛災求福」;唸咒以「去災、退鬼、避猛獸」。這些術,在道教屬符籙派,主要為正一派道士所操持。二、外丹和內丹外丹、內丹,乃是相對而言,都是道教的煉丹術。外丹指用爐鼎燒煉丹砂等礦石藥物而成的,能使人服之「長生不死」的丹藥;內丹指身體為爐灶,修煉「精、氣、神」而在體內結丹,丹成則人可「成仙」。外丹、內丹,方法有別,而基本理論與術語則同,兩者統稱丹道、金丹道。外丹,乃是燒煉丹砂鉛汞等礦石及藥物的方術的總稱,它包括三種燒煉術,一為神丹,二為金液,三為黃白。煉丹術在我國起源最早,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漢武帝時便已出現了。據《史記?封禪書》記載:少君言上曰:祠灶則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為黃金,黃金成以為飲食器則益壽,益壽而海中蓬萊仙者乃可見,……於是天子始親祠灶,遣方士入海求蓬萊安期生之屬,而事化丹砂諸藥齊為黃金矣。《漢書?淮南王安傳》記載: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作為內書二十一篇,外書甚眾。又有中篇八卷,言神仙黃白之術,亦二十餘萬言。《漢書?楚元王傳》記載:上復興神仙方術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鴻寶苑秘書》,書言神仙使鬼物為金之術,及鄒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見。而更生(劉向)父德,武帝時治淮南獄得其書。更生幼而讀誦,以為奇,獻之,言黃金可成。東漢桓帝時,方士魏伯陽以模擬自然為基本論點,假借易卦爻象,作《周易參同契》,以論燒煉金丹之事,言坎離水火龍虎鉛汞之法象,而配之以陰陽五行昏旦時刻為進退持行之符候,成為在理論上、實踐上對煉丹術以深遠影響的「萬古丹經王」。東漢末,有左元放(慈)避地來渡江東,傳授給葛玄《大清丹經》三卷、《九鼎丹經》一卷、《金液丹經》一卷。據《抱朴子?金丹篇》說:江東先無此書,書出於左元放,元放以授余從祖,從祖以授鄭君,鄭君以授余,故他道士了無知者也。漢末,又有新野陰君(陰長生),合太清丹。東晉葛洪是金丹道教的理論家與實踐者。他認為金丹之道,乃仙道之極。《抱朴子?金丹篇》說:余考覽養性之書,鳩集久視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計矣,莫不皆以還丹、金液為大要者焉。然則此二事,蓋仙道之極也。服此而不仙,則古來無仙矣。為甚麼金丹能令人不老不死呢?《金丹篇》中說:夫金丹之為物,燒之愈久,變化愈妙。黃金入火,百煉不消,埋之,畢天不朽。服此二物,煉人身體,故能令人不老不死。此蓋假求於外物以自堅固,有如脂之養火而不可滅,銅青塗腳,入水不腐,此是借銅之勁以扞其肉也。金丹入身中,沾洽榮衛,非但銅青之外傅矣。他把煉丹術分為三種:一曰神丹,「服神丹令人壽無窮已,與天地相畢,乘雲駕龍,上下太清」。神丹有九,即丹華、神丹(神符)、神丹、還丹、餌丹、煉丹、柔丹、伏丹、寒丹。二曰金液,「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不減九丹矣。……金液入口,則其身皆金色。老子受之於元君」。三曰黃金,「為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以作黃金」,「化為赤金而流,名曰丹金。以塗刀劍,辟兵萬里。以此丹金為盤碗,飲食其中,令人長生。以承日月得液,如方諸之得水也,飲之不死」。神丹、金液、黃金互相轉化,金液及水銀合煉為丹;此丹與水銀合煉成銀;此丹置火上扇之化為丹金;以金液和黃土煉之成黃金;黃金復以火炊之,化為丹,服之如小豆。道教經書中,記載有許多煉丹法。概言之,即將鉛汞及其他藥物配製後,放在爐火中燒煉,其成品分「點化」與「服食」兩種,初步煉成的叫「丹頭」,只能作為點化之用,是不能服食的,丹書中自己也說有劇毒;再進一步燒煉,便成可「服食」之丹藥,即道教所謂「仙丹」。其實,古人不知道金屬的性質與人體的性質是有本質不同的,金銀等金屬物質以及其他礦物質的性能是不能轉化到人的肉體中來的,而且金屬物質及其他礦物質所含成分,有些對人有劇毒,誤食可致死亡。歷史上不少人幻想服仙丹以求登仙,但往往是死神奪走其生命。《雲笈七籤》卷六十四《金丹訣》就說:不悟金丹並諸石藥,各有本性,懷大毒在其中,道士服之,從羲軒已來,萬不存一,未有不死者。客觀事實雖是如此,但魏晉以至隋唐,金丹道卻十分熾盛,直到晚清,仍然有迷信者從事煉丹術。在我國歷代撰述有關煉丹術的著作,數以千計,雖大多散佚,但至今仍保存在《正統道藏》和它之外的煉丹書,仍尚有近百部,其主要著作有:魏伯陽《周易參同契》、葛洪《抱朴子?內篇》、張道陵序《上清金液神丹經》、楚澤先生編《太清石壁記》、《太清金液神氣經》、《太清經天師口訣》、狐剛子述《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太清修丹秘訣》、《九轉靈砂大丹資聖玄經》、蒙山張隱居撰《張真人金石靈砂論》、黃童君註解《魏伯陽七返丹砂訣》、《太極真人九轉還經要訣》、陳少微撰《大洞煉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太上衛靈神化轉丹砂法》、《九轉靈砂大丹》、《九轉青金靈砂丹》、《陰陽九轉成紫金點化丹訣》、《玉洞大神丹砂真要訣》、《靈砂大丹秘訣》、西蜀陳大師述《碧玉硃砂寒林玉樹匱》、《大丹記》、自然子吳悟述《丹房須知》、廣梅彪集《藥石爾雅》、陰長生撰《金碧五相類參同契》、《陰真君金石五相》、《金石簿五九數訣》、《龍虎還丹訣》、《金華玉液大丹》、《修煉大丹要訣》、《抱朴子神仙金汋經》、孟要甫述《諸家神品丹法》、《鉛汞甲庚至寶集成》、程了一著《丹房奧論》、吳悟述《指歸集》、鄭思遠《真元妙道要略》、孤淊撰《丹房鑒源》、《盛氣十六轉金丹》、《三十六水法》、《丹論訣旨心鑒》、《大丹篇》、《大丹問答》、《金木萬靈論》、《紅鉛入墨鉛訣》、《太古土兌經》、《庚道集》等。煉丹術士鼓吹服食神丹金液可使人不老不死,這當然屬於宗教迷信,經實驗證明,這種仙道是荒唐的。但是,我們在客觀上必須認識到,正是這種煉丹術,是近代化學的先驅,近代化學就是從原始的煉丹術脫胎演化而來。內丹,指以己身為爐灶,以己身中之精氣為藥物,以神為運用,在己身中修煉,使精氣神聚凝不散而成之「仙丹」,稱為內丹。隋唐以前,「內丹」之名不見載於道書,隋唐以後其名始著。關於內丹術究竟始於何時,有三種不同的說法。一說東漢末即已有之,認為魏伯陽《參同契》講的便是內丹術,《參同契養性立命章》所說「類如雞子,白黑相符,縱廣一寸,以為始初。四肢五臟,筋骨乃俱,彌歷十月,脫出其胞,骨若可卷,肉滑若飴」指的便是內丹。二說魏晉南北朝已有之,《黃庭內景經》說「琴心三疊儛胎仙」講的就是內丹;又有謂南朝梁佛教天台宗第三祖慧思(公元515-577年)曾吸取道教煉養方術,《大正藏》卷四十六《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中便說:「為護法故,求長壽命,不願升天及余趣,願諸賢聖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借外丹力修內丹,欲安眾生先自安。」這時已經區分了外丹和內丹。三說內丹術始於隋代青霞子蘇元朗,自蘇元朗著《旨道篇》示人之後,道教始知有內丹。說他約《古文龍虎經》、《周易參同契》、《金碧潛通祕訣》三書之義理,纂為《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歸神丹於心煉,改外丹而為內丹,其言曰:「天地久大,聖人象之。精華在乎日月,進退運乎水火,是故赦性命雙修,內外一道,龍虎寶鼎即身心也。」他借用外丹術語,講述內丹,說:身為爐鼎,心為神室,津為華池。五金之中,惟用天鉛,陰中有陽,是為嬰兒,即身中坎也。八石之中,惟用砂汞,陽中有陰,是為奼女,即身中離也。鉛結金體,乃能生汞之白;汞受金炁,然後審砂之方。中央戊己是為黃婆,即心中意也。火之居木,水之外金,皆本心神。脾土猶黃芽也,修治內外,兩紋均平,惟存乎真土之動靜而已。真土者,藥物之主;斗柄者,火候之樞;白虎者,鉛中之精華;青龍者,砂中之元氣。散橋河車,百刻上運,華池神水,四時逆流。有物之時,無為為本。自形中之神,入神中之性,此謂歸根復命,猶金歸性初,而稱還丹也。以上三說,我以為魏晉南北朝以前,行世的主要道術為存思、行氣、胎息、神丹等;由於神丹金液黃金等仙道,在攝生實驗中弊害畢露,南北朝的煉丹士便不能不改弦更張,逐漸結合導引、養性、行氣、守一、胎息、內視詣術,向心煉引伸發展,內丹之名始有之,但不顯著。至隋代,有青霞子蘇元朗,沿襲神丹術模擬自然的理論及術語,使內丹理論及方法系統化,並加以倡導,至此內丹之名才為世人所知,信行者漸盛。至五代及宋代,內丹術便成了道教煉師們主要奉行的道術。唐末五代,是內丹之道發展的關鍵時期,鍾離權著《靈寶畢法》,呂洞賓傳鍾離權丹道,施肩吾撰《鍾呂傳道集》、崔希範撰《入藥鏡》、陳摶著《指玄篇》,作《無極圖》,使內丹之道的理論與方法進一步完備。後世之好事丹道者,皆稱出自鍾、呂,為鍾呂金丹道之後緒。及至宋代,有張伯端著《悟真篇》,其丹法主張用修煉性命之說,融合三教,且主張先命後性,先術後道。張伯端所傳丹法,其繼承系統為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形成丹道流派,統稱南宗五祖。石泰著《還源篇》、薛道光著《復命篇》、陳楠著《翠虛篇》、白玉蟾著《傳道集》及《海瓊白真人語錄》,均對丹道有所發展。至金代,有王重陽開創道教全真派,亦自稱承鍾呂之真傳,修煉亦以內丹為首務,主張性命雙修,明心見性,以修性為先。王重陽著有《重陽全真集》、《教化集》、《立教十五論》,傳弟子七人,馬鈺著《神光璨》、《洞玄金玉集》,譚處端著《水雲集》,劉處玄著《仙樂集》、《至真語錄》,丘處機著《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蹯溪集》,王處一著《雲光集》,郝大通著《太古集》,孫不二著《不二元君法語》。他們各立道派傳道。王重陽所傳丹法稱北宗,他的七位弟子統稱北七真。以後又有元代李道純所創中派;明代陸潛虛所創東派;清代李涵虛所創西派。道教內丹丹法,明清以來雖越演變越荒唐,但南北宗正統之清修丹法,基本上仍保持鍾呂金丹道及張伯端、王重陽所傳之理論與方法,至今影響最大的、信徒最多的是丘長春所創全真龍門派之丹法。至今《道藏》中所收論內丹的書有一百二、三十種,著名的有《入藥鏡》、《靈寶畢法》、《鍾呂傳道集》、《悟真篇》、《大丹直指》、《性命圭旨》、《天仙正理》等。 內丹用語與外丹用語雖相同,但含意迥別。內丹書隱密難讀,道教中人對煉丹口訣方法,大都師徒相承,口口相授。由於宗派不同,解說亦不一致。「內丹」雖與我國古代生理衛生學、醫學有一定關係,但非科學的成分甚多,若說以此可以長生,則只能說是信徒的宗教信仰。三、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內觀、守靜、存思、守一諸術,屬道教所謂修真之術,魏晉南北朝之前即已信行。這些方術皆是依據形神相依、形須神立的教義而來。認為人身肢體臟腑器官都有神,神皆有姓字服色。這些神存在於人身,則形體安康,也就是說存神則可以安形、固形。但由於外界有色、香、味、慾的引誘,人身之神往往有的被誘引而外逸。神離開了形,即生機離開了形體,神不守舍(形),形體就會敗壞,生命就要死亡。因此,欲求長生,則必須存神於形體之內。內觀,亦稱內視。據《雲笈七籤》卷十七《洞玄靈寶定觀經》註中解釋:「慧心內照,名曰內觀。」《太上老君內觀經》對內觀之法闡述較詳,說:「天地構精,陰陽佈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為胞,精血凝也;二月為胎,形兆胚(胚)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以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靜鎮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靈也;七月七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佈,以定精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人的生命形體受生之時,則陰陽五行諸神,皆已佈於全身了。「太一帝君在頭曰泥丸君,總眾神也,照生識神,人之魂也。司命處心,納心源也。無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臍,保精根也。照諸百節,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接著說:「元氣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運動住止,關其心也,所以謂生有由然也。子內觀之,歷歷分也。」但人在始生之時,是「神源清淨,湛然無雜」,在受納有形之後,則「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懷健羨,身欲輕肥,從此流浪,莫能自悟」,造成所謂「神不守舍」。由於「心者禁也,一身之主,禁制形神使不邪也。心則神也」,所以內觀己身,澄其心以求存其神。《內觀經》說:「內觀之道,靜神定心,亂想不起,邪妄不侵。周身及物,閉目思尋,表裡虛寂,神道微深。外觀萬境,內察一心。瞭然明靜,靜亂俱息。念念相繫,深根寧極。湛然常住,竊冥難測。憂患永消,是非莫識。」由此道教宣揚「內觀不遺,生道常存。」守靜,即守靜使神不出遊。此道古已有之。《太平經》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說:「心則五臟之王,神之本根,一身之至也。」人如能清靜自居,除去俗念妄想,便可使神長存於身,百病不加,凶邪不入。守靜不止,長生不死。《太平經》七十三至八十五中說:「求道之法靜為根」,「久久自靜,萬道俱出,長存不死,與天相畢。俗念除去,與神交結,乘雲駕龍,雷公同室,軀化而為神,狀若太一」。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說:「靜身存神,即病不加也,年壽長矣,神明祐之。故天地立身以靖,守以神,興以道。……其真神在內,使人常喜,欣欣不貪財寶、辯訟爭、競功名,久久自能見神。」唐以後,更以守靜為修真首要之道。《老君清淨心經》中說:人能清靜,天下貴之。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而不能者,心未澄,慾未遣故也。能遣之者,內觀於心,心無其心;外觀於形,形無其形;遠觀於物,物無其物。三者莫得,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既無其無,無無亦無。湛然常寂,寂無其寂。無寂寂無,俱了無矣,慾安能生?慾既不生,心自靜矣。心既自靜,神即無擾。神即無擾,常清靜矣。既常清靜,及會其道,與真道會,名為得道。守靜與內觀有所差異:(一)守靜主要在於遣慾;(二)守靜並不內視體中諸神的形象服色;(三)無叩齒唸祝之儀式,(四)最高境界為空寂忘我。存思,即用存思之法使外遊之神返回身中。內觀、守靜的目的是存神,使神不外遊;而存思的目的則是使外遊之神返回身中,以及接引外界五行諸神入人身中。存思之法,古已有之。《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說:「夫人神乃生內,返遊於外,遊不以時,還為身害。即能追之以還,自治不敗也。使空室內傍無人,畫像隨其藏色,與四時氣相應,懸之窗光之中而思之。上有藏像,下有十鄉,臥即念以近懸像,思之不止,五藏神能報二十四時氣,五行神且來救助之,萬疾皆愈。」卷七十二中說:「四時五行之氣來入人腹中,為人五藏精神,其色與天地四時色相應也;畫之為人,使其三合,其王氣色者蓋其外,相氣色次之,微氣最居其內,使其領袖見之。先齋戒居閒善靖處,思之念之,作其人畫像,長短自在。五人者,共居五尺素上為之。使其好善,男思男,女思女,其畫像如此矣。」意思是說,人體有五臟之神,但這些神常出體外遊,神不守身,人受其害。如何能使離身之神返回呢?就是畫五臟神像,存思不止,五行五臟之神便回來了。神守人身,則病苦俱除。漢武帝時,齊人少翁請作甘泉宮,中為台室,畫天、地、太一諸神,置祭具以致天神,這是畫神致神之始。早期道教便承襲了這種信仰,認為心神合一,人的意念是與神相通的,睹神像而專念思之,便可致神而存神於身。《太平經》卷九十九、一百、一百一之《乘雲駕龍圖》、《東壁圖》、《西壁圖》,便是漢代遺留下來的神像畫圖。至魏晉南北朝,存思已成為上清派修真之主要道法。如《黃庭外景經》則說:「內息思存神明光,出於天門入無閒」。《黃庭內景經》說:「兼行形中八景神,二十四真出自然,清靜神見與我言,安在紫房幃幕間」,「內視密盼盡睹真,真人在己莫問憐」。爾後,道教道書中對存思之道演繹甚多,方法儀武亦趨繁瑣。如《雲笈七籤》卷四十三《存思》中強調存思之重要說:修身濟物,要在存思。存思不精,漫瀾無感。感應由精,精必有見。見妙如圖,識解超進。神氣堅明,業行無倦。又說:凡存思之時,皆閉目內視。人體多神,必以五藏為主。主各料其事,事各得其成,成正則一而不二,則隱顯無邪,無邪則眾如可見,見則與聖符同。同聖即可弘,積學自然感會。是以存思不可懈怠。行存思之法,皆有一定的儀武程序。比如《存思三洞法》說:「常以旦思洞天,日中思洞地,夜半思洞淵,亦可日中頓思三真。」其存思之法,先入室東向,叩齒三十二通,瞑目依次思洞天三真,各咽九氣,三真「下入兆身」中之「泥丸上宮」、「絳宮」、「臍下丹田宮中」,咽三洞氣畢,仰唸祝詞;然後轉向南,思洞地之皇君,感受「靈符」、「秘言」,仰唸祝詞;再轉向北,思洞淵之仙君,感受「寶符」,仙君「入兆身臍下丹田宮中」,思畢便仰唸祝詞;然後再轉東向,叩齒九通,咽氣九過。《存思三洞法》說:「子能行之,真神見形。」又如《老君存思圖十八篇》中說:「存思之時,皆應臨目常見太上在高座上,老子在左,元君在右;又見經在西方,師在東面;次見十天光儀侍衛文武伎樂,各從方來,朝禮太上」等等。存思之法甚多,而存思之神則更多,比如道寶、經寶、師寶、十方天尊、五藏、五嶽、五星、五帝、元成皇老、玄一老子、司命、太一帝君、二十四真、髮神、腦神、眼神、鼻神……。皆謂共有姓字服色及身形長短。總之,這些都是瞑目的幻想,信仰者用幻想的神異之筆,在腦際描繪出種種幻像幻景,並且幻覺有所感受,而沉迷這種幻想中。守一,即使意念專注於身中之某一處,守氣守神,靜身存神。內觀、守靜、存思都使意念關注於身中幾處之神,而守一之法只是專注於一。《雲笈七籤》卷三十三說:凡諸思存,乃有千數以自衛,率多煩雜勞人,若知守一之道,一切不須也。《抱朴子?內篇?地真篇》也曾說:吾聞之於師雲,道術諸經,所思存念作,可以卻惡防身者,乃有數千法。如……思見身中諸神,而內視令見之法,不可勝計,亦各有效也。然或乃思作數千物以自衛,率多煩雜,足以大勞人意。若知守一之道,則一切除棄此輩,故曰:能知一則萬事畢者也。道教自來十分注重守一之法。如東漢末行世的《太平經》,談守一的地方便很多。唐人間丘方遠摘抄《太平經》中談守一的內容,輯為《太平經聖君秘旨》,十分強調「守一」在修持仙道諸術中的重要性。《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說:「夫一者,乃道之根也,氣之始也,命之所繫屬,眾心之主也。」又說:「守一明法,長壽之根也。萬神可祖,出光明之門。……守之無懈,可謂萬歲之術也。」《太平經聖君秘旨》中說:「夫守一者,可以度世,可以消災,可以事君,可以不死,可以理家,可以事神明,可以不窮困,可以理病,可以長生,可以久視。」東晉神仙理論家葛洪,撰《地真篇》闡發守一之要:余聞之師雲,人能知一,萬事畢。知一者,無一之不知也。不知一者,無一之能知也。道起於一,其貴無偶,各居一處,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靈。金沉羽浮,山峙川流,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存之則在,忽之則亡,向之則吉,背之則凶,保之則遐祚罔極,失之則氣雕氣窮。老君曰:「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一之謂也。故《仙經》曰:子欲長生,守一當明。究竟人身中之「一」是甚麼?守「一」當守何處?其解釋則不一了。如《太平經》卷十八至三十四中說:「夫一者,乃道之根也,……當欲知其實,在中央之根,命之府也。」又說:「故頭之一者,頂也。七正之一者,目也。腹之一者,臍也。脈之一者,氣也。五藏之一者,心也。四肢之一者,手足心也。骨之一者,脊也。肉之一者,腸胃也。」卷九十二中說:「一者,心也,意也,志也。念此一身中之神也。」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說:「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又說:「守一者,真真合為一也。人生精神,悉皆具足,而守之不散,乃至度世。」葛洪《抱朴子?地真篇》中說法與《太平經》有所不同:「一」有姓字服色,男長九分,女長六分,或在臍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絳宮金闕中丹田也;或在人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三寸為上丹田也。此乃是道家所重,世世歃血口傳其姓名耳。又《雲笈七籤》卷五十六《元氣論》說: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氣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純陽一氣,與太無合體,與大道同心,自然同性。……元氣本一,化生有萬。萬須得一,乃遂生成;萬若失一,立歸死地,故一不可失也。一謂太一……。又《五廚經氣法》說:得一者,言內存一氣以養精神,外全形生以為車宅,則一氣沖用與身中泰和和也。後兩者指的是守純陽一氣、存純陽一氣,以養精神,使神氣混然,身中泰和。後世道教之言守一,大都沿用《抱朴子》之說,凡氣法、丹法,都有守丹田之說,這便是守一之法的演變。四、服氣、行氣、胎息、導引諸術道教素重煉氣之法,認為元氣為生氣之源,氣在則神隨生,得元氣則生,失元氣則死。《雲笈七籤》卷五十六《元氣論》中說:「人與物類,皆稟一元之氣而得生成,生成長養,最尊最貴者莫過人之氣也。」又說:「人所以得全生命者,以元氣屬陽,陽為榮;血脈屬陰,陰為衛。榮衛常流,所以常生也。」早期道教的內修之術,便首重「愛氣尊神重精」。《太平經》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說:「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相與共為一道。故神者乘氣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而治。故人慾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又說:「神精有氣,如魚有水,氣絕神精散,水絕魚亡」,「及其定臥,精神去遊,身不能動,口不能言,耳不能聞,與眾邪合,獨氣在,即明症(證)也」。故欲保生命之體,便必須養氣。服氣,亦名吐納、食氣,即吸收天地間之生氣。服氣之說,古已有之,如《莊子?逍遙篇》說:「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據《莊子》李注說:「平旦為朝霞,日中為正陽,日入為飛泉,夜半為沆瀣,天玄、地黃為六氣。」又《楚辭?遠遊》說:「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漱正陽而含朝霞。」《楚辭》王逸注說:「《陵陽子明經》言:春食朝霞,朝霞者,口欲出時黃氣也。秋食淪陰,淪陰者,日沒以後赤黃氣也。冬食沆瀣,沆瀣者,北方夜半氣也。夏食正陽,南方日中氣也。並天玄,地黃之氣,是為六氣。」六氣即所謂生炁,亦即道教所謂吸引日精月華。道教吸取古服氣之法以為內修之術,天台白雲子撰《服氣精義論》中便說:黃帝曰:食穀者知而夭,食氣者神而壽,不食者不死。真人曰:夫可久於其道者,養生也,常可與久遊者,納氣也。氣全則生存,然後能養志,養志則合真,然後能久登生氣之域,可不勤之哉?!是知吸引晨霞,餐漱風露,養精源於五臟,導榮衛於百關,祛疾以安形,復延和而享壽。《雲笈七籤》卷三十六《食氣法》說:養生之家,有食炁之道。夫根植華長之類,蚑行蠕動之屬,莫不仰炁,以然何為能使人飽乎?……《仙經》云:食炁法,從夜半至六中六時為生炁,從日中至夜半六時為死氣,唯食生而吐死,所謂真人服六炁也。道教有所謂「服五牙氣法」,據《服氣精義論》謂,每以清旦密咒之,平坐,握固,閉目,叩齒三通而視中央向四維:東方青牙,服食青牙,飲以朝華,祝畢,舌料上齒表,舐唇漱口滿而咽之三;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飲以丹池,祝畢,舌料下齒表,舐唇漱口滿而咽之三;中央戊己,昂昂太山,服食精氣,飲以醴泉,祝畢,舌料上玄,應取玉水,舐唇漱口滿而咽之三;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飲以靈液,祝畢,舌料上齒,內舐厚漱口滿而咽之三;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飲以玉飴,祝畢,舌料下齒,內舐唇漱口滿而咽之三。凡服食皆先行五牙之法,欲以通五臟,即服氣之時,「皆宜思入其臟,使其液宣通,各依所主,既可以周流形體,亦可以攻療疾病」。道氣之法甚多,還有所謂「服六戊氣法」、「服三五七九氣法」、」養五藏五行氣法」、「服氣斷穀法」等等。又謂服氣必看季節、天氣、時辰而行,「凡服氣,皆取子後午前者,雞鳴至平旦天之陰,陰中之陽也;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陰也;日中至黃昏天之陽,陽中之陰也;黃昏至雞鳴天之陰,陽中之陰也。人亦如是。又春氣行於經絡;夏氣行於肌肉;秋氣行於皮膚;冬氣行於骨髓。又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正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至四時之月,宜各依氣之所行,兼存而為之。」又說:「凡服氣皆取天景明澄之時為好,若恆風雨晦霧之時,皆不可吸引外氣,但入密室,閉服內氣,加以諸藥也。」行氣,亦稱煉氣,亦泛指一切氣法;但行氣與服氣亦稍有不同,服氣在於服外氣以養身,行氣則重點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適我之體,攻我之疾,或者是用氣以抗拒外界某種事物之侵襲。簡而言之,即心存有所主,氣行有所適之意。魏晉時,行氣之術已盛行。葛洪《抱朴子?內篇?至理篇》中說:「服藥雖是長生之本,若能兼行氣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藥,但行氣而盡其理者,亦得數百歲。」又說:「吳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驗,多炁耳。知之者可以入大疫之中,與病人同床而己不染。又以群從行數十人,皆使無所畏,此是炁可以禳天災也。或有邪魅山精,侵犯人家,以瓦石擲人,以火燒人屋舍;或形見往來,或但聞其聲音言語,而善禁者以炁禁之,皆即絕,此是炁可以禁鬼神也。入山林多溪毒蝮蛇之地,凡人暫經過,無不中傷,而善禁者以炁禁之,能辟方數十里上,伴侶皆使無為害者。又能禁虎豹及蛇蜂,皆悉伏不能起。以炁禁金瘡,血即登止。又能續骨連筋。以炁禁白刃,則可蹈之不傷,刺之不入。若人為蛇虺所中,以炁禁之則立愈。」《抱朴子內篇?釋滯篇》也說:「故行炁或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入瘟疫,或可以禁蛇虎,或可以止瘡血,或可以居水中,或可以行水上,或可以辟飢渴,或可以延年命。」行氣之法,《抱朴子內篇?釋滯篇》說:「初學行炁,鼻中引炁而閉之,陰以心數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及引之,皆不欲令己耳聞其炁出入之聲。常令入多出少,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炁而鴻毛不動為候也。漸習轉增其心數,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則老者更少,日還一日矣。」《雲笈七籤》卷五十七說:「長引吸而咽之,存入所患之臟腑,若非臟腑之疾,是謂肢體筋骨者,亦宜先存入所主之臟也。閉極又引,凡得九咽,覺其臟中有氣,乃存其氣,攻於所苦之處。閉極,微微吐氣,其息稍定更咽而攻之,覺疾處溫暖,汗出為佳。若在四肢,應可導引者,則先導引其處,已後攻之。」又《雲笈七籤》卷三十二說:「凡行氣,以鼻內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曰長息。內氣有一,吐氣有六。內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晞呵噓泗,皆出氣也。……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凡人極者則多噓呬,道家行氣,多不欲噓呬,噓呬者長息之心也。此男女俱存法,法出於仙經。」道教宣稱這是愈病長生的要術。胎息,指煉氣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胎息與服氣、行氣亦有所不同,服氣行氣乃是吸外界之氣,而胎息則是指服自身內氣。此術古已有之,《後漢書?王真傳》:「悉能行胎息、胎食之方。」李賢註:「《漢武內傳》曰:王真字叔經,上黨人,習閉氣而吞之,名曰胎息;習嗽舌下泉而咽之,名曰胎食。真行之,斷穀二百餘日,肉色光美,力並數人。」又《抱朴子內篇?釋滯篇》:「予從祖仙公,每大醉及夏天盛熱,輒入深淵之底,一日許乃出者,正以能閉炁胎息故耳。」又說:「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在胞胎之中,則道成矣。」《雲笈七籤》卷五十八中有《胎息精微論》,首論胎息之要旨說:身不衰老,內食太和元氣為首,清淨自煉,委身放體,志無念慮,安定臟腑,洞極太和,長生久視,潛氣不動,意如流水,行之不休,得道真矣。……至道不遠,近在己身,用心精微,命乃延永。《胎息精微論》述及胎息之法訣,有「茅山賢者內氣訣」、「胎息根旨要訣」、「胎息雜訣」、「尹真人服元氣術」、「服元氣法」、「胎息口訣」等。這些法訣,說法不一,其初習此術,均謂以鼻引炁而閉之,乃以口微吐之,皆不令己耳聞其炁出入之聲,以鴻毛著鼻口之上,吐炁而鴻毛不動為候。《胎息精微論》說:「凡餌內氣者,用力寡而見功多,惟在安神靜慮,不煩不擾,則氣道疏暢,關節開通,內含元和,終日不散,膚體潤澤,手足汗出,長生之道訣在此矣。」關於方法則說:從夜半後服七咽即閉氣,但內氣不出鼻口常徐徐出納,外氣內氣都不相雜。至五更又服七咽……內外之氣不相混雜也。漸漸關節開通也,毛髮疏暢,氣自來往,亦不假鼻中徐徐通外氣也。胎息之妙,窮於此也。」又《胎息雜訣》中說:「但徐引氣出納,則元氣亦不出也。胎息者然,內外之氣不雜,此名胎息。然用功之人,閉固內氣,訖亦微微通氣,往來便令不至咽喉,而返氣則逆滿上衝,不可抑塞,如此即徐徐放,令通暢,候氣調,即復閉之,切在徐徐鼻中出入,勿令至喉,極力抑忍為之,須臾忽然自得調暢,內外泰矣。……又胎息之妙,切在無思無慮,體合自然,心如死灰,形如枯木,即百脈暢、關節通矣。若憂慮百端,起滅相繼,欲求至道,徒費艱勤,終無成功。」明《正統道藏》中收有《高上玉皇胎息經》、《胎息經注》、《太上養生胎息氣經》等多種。導引,是肢體運動與行氣、按摩、漱咽相配合的一種健身治病的方法。《雲笈七籤》卷三十六《玄鑒導引法》中說:「道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故也。若夫絕坈停水,則穢臭滋積;委木在野,則蟲蠍太半。真人遠取於物,近取之於身,故上天行健而無窮,七曜運動而能久。小人習勞而湛若,君子優遊而易傷;馬不行而腳直,車不駕而自朽。導引之道,務於詳和,俛仰安徐,屈伸有節。導引秘經,千有餘條,或以逆卻未生之眾病,或以攻治已結之篤疾,行之有效,非空言也。」又說:「一則以調營衛,二則以消谷水,三則排卻風邪,四則以長進血炁。故老君曰:『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言人導引搖動,而人之精神益盛也。」《玄鑒導引法》列導引動作姿式十三條,如:「第一治短炁,結跏趺坐,兩手相叉置玉枕上,以掌向頭,以額著地,五息止。」等等。《服氣精義論?導引論第三》中也閘述了導引術的理論與方法,說:夫肢體關節,本資於動,用經脈榮衛,實理於宣通。今既閒居,乃無運役事,須導引以致和暢,戶樞不蠹,其理信然。人之血氣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其性命也。脈經者,所以行血氣也。故榮氣者,所以通津血、強筋骨、利關竅也;衛氣者,所以溫肌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也。談到方法則說:「凡導引,當以丑後卯前,天氣清和日為之。先解髮散梳四際上達頂三百六十五過。散髮於後,或寬作髻,亦得燒香,面向東,平坐握固,閉目思神,叩齒三百六十過,乃縱體平氣,依次為之,先閉氣,以兩手五指交叉,反掌向前極引臂拒托之,良久,即舉手反掌向上極臂,即低左手,力舉右肘,令左肘臂按著後項,左手向下力牽之,仍亞向左開右腋,努脅為之低右,舉左亦如之,即低手鉤項,舉兩肘偃胸,仰頭向後,令頭與手前後競力為之,即低手鉤項擺肘,綟身向左向右,即放手兩膝上,微吐氣通息,又從初為之三度。」又《養性延命錄?導引按摩》亦錄有導引之法。我國古時便頗重導引之術,《莊子?刻意》說:「吹噓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熊經鳥伸」即指導引。1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有《導引圖》,繪有導引四十餘式。宋鄭樵《通誌?藝文略》道家類著錄導引書二十部二十二卷。道教素重導引功夫,意圖益壽長生,談導引的秘經中,列導引法千有餘條,而且各宗各派還自有秘法。一般地說,有太清導引養生法、寧先生導引養生法、彭祖導引法、王子喬導引法、華佗導引法等等。導引術,有益於健身、療病,道書中保存有大量資料,十分值得研究。道教煉養者多長壽,大都得益於這種功夫。五、辟穀、服餌、守庚申諸術辟穀,亦稱斷穀、絕穀、休糧、卻粒、即不食五穀之意。道教認為人體中有三蟲,亦名三屍、三彭。上屍名彭倨,好寶物;中屍名彭質,好五味,下屍名彭矯,好色慾。《太清中黃真經》說,上屍居腦宮,中屍居明堂,下屍居腹胃。《中山玉匱經服氣消三蟲訣?說三屍》說,三屍常居人脾。三屍是慾望產生的根源,是毒害人體的邪魔。三屍在人體中是靠穀氣生存的,如果人不食五穀,斷其穀氣,那末三屍在人體中就不能生存了,人體內也就滅除了邪魔。所以,要益壽長生,便必須辟穀。辟穀之術,其來甚久,《史記?留侯世家》:「留侯(張良)性多病,即導引、不食穀。」《抱朴子內篇?至理篇》:「昔留侯張良,吐出奇策,一代無有,……而曰吾將棄人間之事,以從赤松遊耳,遂修道引,絕穀一年。」又《抱朴子內篇?論仙》:陳思王著《釋疑論》云:「初謂道術,直呼愚民詐偽空言定矣。及見武皇帝(曹操)試閉左慈等,令斷穀近一月,而顏色不減,氣力自若,常雲可五十年不食,正爾,復何疑哉?」《上清黃庭內景經》說:百穀之實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亂神明胎氣零,那從反老得還嬰?三魂忽忽魄糜傾,何不食氣太和精,故能不死入黃寧。此即宣揚以食氣之術以達到辟穀。又《太清中黃真經》說:內修形神除嗜慾,專修靜定身如玉,但服元和除五穀,必獲寥天得真籙。百日專精食氣足,食氣玄微總五事,大關之要莫能知。元氣初服力尚微,要子將心運守之。穀氣未除子何別,氣則難停而易泄,或即體弱而心虛,或即藏虛而力劣。一者上蟲居腦宮,萬端齊起搖子心,常思飲膳味無窮,想起心生若病容;二者中蟲住明堂,遣子魂夢神飛揚,或香或美無定方,或進或退難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敗食穀糧,子若知之道自昌;三者下屍居腹胃,令子淡泊常無味,靜則心孤多感思,撓則心煩怒多起,使人邪亂失情理,子能守之三蟲棄。得見五牙九真氣,五牙咸惡辛酸味,為有三蟲鎮隨子,屍鬼坐坐汝身死,何得安然不驚畏?又說:「六腑明神不隱藏,滯子神功去路難,大都穀實偏為病」,「穀實精華與靈隔,纏羅六腑昏諸脈。元神不返欲何依,子心未遠焉能測。可惜玄宮十二樓,那知返(反)作三蟲宅」,「三蟲宅居三部裡,子能運用何憂死。漂然鬱鬱常居此,自辯元和九仙氣,九仙真氣常自靈,三蟲已死復安寧」。這也都是宣揚以食氣達到辟穀,斷除穀氣,使三蟲絕滅。又《雲笈七籤》卷八十三庚申部《中山玉匱經服氣消三蟲訣》也說: 既食百穀則邪魔生、三蟲聚。貫穿五藏,環鑿六府,使丹田不華實,津液不流注,血脈不通行,精髓不凝住,胎魂不守宮,陰魄不閉戶,令人耽五味,長貪慾,形老神衰,皮皺髮落,若不卻粒絕味,禁嗜戒色,則屍蟲全而生身必死。若滅三蟲、弭屍鬼、安魂魄、養精髓、固形神、保天地者,非氣術而不可以倚也。《消三蟲訣》中集錄滅三屍之法甚多,如「趙先生口訣祝屍蟲法」、「東方氏制三屍法」、「紫微宮降太上去三屍法」、「太虛真人消三屍法」、「思念道誡去三屍法」、「五行紫文除屍蟲法」、「存心中赤氣去三屍法」等。一般說,去三屍之法,都應先持齋戒,認為不先齋則不得神氣內助,不存想則神氣不得內補;然後以服氣、胎息之法達到絕粒,或亦有食茯苓、巨勝、黃精,大棗、蜂蜜等藥物,以斷食五穀和肉類的。服餌,指服食丹藥。葛洪《抱朴子內篇?仙藥》講得最為詳細,引述《神農》四經曰:「上藥令人身安命延,升為天神,邀遊上下,使役萬靈,體生毛羽,行廚立至。」又曰:「五芝及餌丹砂、玉札、曾青、雄黃,雌黃、雲母、太乙禹餘糧,各可單服之,皆令人飛行長生。」又曰:「中藥養性,下藥除病,能令毒蟲不加,猛獸不犯,惡氣不行,眾妖並辟。」又引述《孝經援神契》曰:「椒薑禦濕,菖蒲益聰,巨勝延年,威喜辟兵。」抱朴子曰:仙藥之上者丹砂,次則黃金,次則白銀,次則諸芝,次則五玉,次則雲母,次則明珠,次則雄黃,次則太乙禹餘糧,次則石中黃子,次則石桂,次則石英,次則石腦,次則石硫黃,次則石(米台),次則曾青,次則松柏脂、茯苓、地黃、麥門冬、木巨勝、重樓,黃連、石韋、楮實、象柴,一名托盧是也。「芝」有五種,即石芝、木芝、草芝、肉芝、菌芝,又各有百許種。「雲母」有五種,多青者名雲英,多赤者名雲珠,多白者名雲液,多黑者名雲母,青黃二色者名雲沙。宣稱服之皆可長生不老。說食巨勝(胡麻)可以斷穀、不老,食檸木實可以駐年卻老,食甘菊水無不老壽,服山精可以長生等等。《雲笈七籤》卷五十七《服氣精義論?服藥論》中說:夫五臟通榮衛之氣,六腑資水穀之味。……既絕穀則腑味之不足。《素問》曰:穀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故須諸藥以代於穀,使氣味兼致臟腑而全也。認為辟穀必須服藥,又認為草木之藥味,為人之臟腑所安,用茯苓、桂心、甘草,人參、柏子仁、薯蕷、麥門冬、天門冬製成安和臟腑丸,人服之療疾健身等等。又《雲笈七籤》卷之七十四《方藥》說:夫茂實者翹春之明珠也,巨勝者玄秋之沈靈也,丹棗者盛陽之雲芝也,茯苓者絳晨之伏胎也。五華合煙,三氣淘精,調安六氣,養魂護神,能用得其方,位為天仙,老者復壯,反嬰童顏,千害不傷,延壽萬年。又說:雲母味甘平無毒,……除邪氣、安五藏、益精、明目、下炁、堅肌、續絕、補中,療五勞、七傷、虛損、少炁、止利。久服輕身延年,悅澤不老。《方藥》中集錄製草木藥之方以及製雲母等礦物藥之方有數十種。惟服餌之術,不懂醫理藥性者未可輕率為之,不然,可能中毒危及生命。守庚申,即因人身中三屍之邪魔,於庚申日上天言人罪過,故須於庚申日兼夜不臥,守之至曉,使三屍不得出身體。《太上三屍中經》說:人之生也,皆寄形於父母胞胎,飽味於五穀精氣,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屍九蟲,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記人之造罪,分毫錄奏,欲絕人生籍,減人祿命,令人速死。為防止三屍殃人,並進而除絕三屍,便必須:凡至庚申日兼夜不臥,守之若曉,體疲少伏床數覺,莫令睡熟,此屍即不得上告天帝。又《太上律科》說:庚申日,北帝開諸罪門,通諸鬼神訴訟,群魔並集,以司天下兆人及諸異類善惡之業,隨其功過多少,賞勞謫過,毫分不遺。……三守庚申即三屍振恐,七守庚申三屍長絕,乃精神安定,體室長存,五神恬靜,不復搔擾。《雲笈七籤》卷八十一至八十三《庚申部》列有許多除三屍、守庚申之法。道教以守庚申除三屍,則修道無擾,著長生錄。東晉著名神仙理論家葛洪,對三屍及庚申之說,已明顯表示懷疑,《抱朴子內篇?微旨篇》說:又言身中有三屍,三屍之為物,雖無形而實魂靈鬼神之屬也。欲使人早死,此屍當得作鬼,自放縱遊行,享人祭酹。是以每到庚申之日,輒上天白司命,道人所為過失。……大者事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三日也。吾亦未能審此事之有無也。道教徒中,亦有不信行此法的,如唐末道士程紫霄於終南山太極觀見道士守庚申,笑曰:「三屍何有? 此吾師託是以懼為惡者耳!」並作詩曰:「不守庚申亦不疑,此心常與道相依。玉皇已自知行止,任爾三彭說是非。」1?道教道術中,在早期道教還有房中術。按房中術亦稱御女術,黃赤術,來源於古代的巫覡。《漢書?藝文誌》中房中家著錄百八八十六卷。晉葛洪《抱朴子內篇》亦論述和倡導此術。如《至理篇》說:「凡服藥千種,三牲之養,而不知房中之術,亦無益也。」《釋滯篇》說:「房中之術十餘家,或以補救傷損,或以功治眾病,或以採陰益陽,或以增年延壽,其大要在於還精補腦之一事耳。」《隋書?經籍誌》著錄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南宋鄭樵《通誌?藝文略》著錄房中九部十八卷。宋以後論述房中的書便瀕於絕跡了。房中家依託於黃帝、玄女、龔子、容成公。早期道教三張曾行此術,所謂「黃老赤籙,以修長生」。陶弘景《真誥》稱為黃赤之道。房中術本是講房中禁忌及卻病之術。《漢書?藝文誌》說:「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道教重養生之術,也主張廣嗣,所以早期道教倡導此術,認為可以愛嗇精氣,求得「還精補腦」。至於後來傳為行致神仙之術,乃屬妖妄欺誑。《抱朴子內篇?微旨篇》說:或曰:聞房中之事能盡其道者,可單行致神仙,並可以移災解罪,轉禍為福,居官高遷,商賈倍利,信乎?抱朴子曰:此皆巫書妖妄過差之言,由於好事增加潤色,至令失實。或亦奸偽造作虛妄,以欺誑世人,隱藏端緒,以求奉事,招集弟子,以規世利耳。夫陰陽之術,高可以治小疾,次可以免虛耗而已。其理自有極,安能致神仙而卻禍致福乎?北魏道士寇謙之也反對「男女合氣」之術,他說:「大道清虛,豈有斯事。」後世道教已擯棄此術,全真派道士更是反對此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見宋葉夢得《避署錄話》。結語 道教信行的所謂道功道術甚多,除已作介紹的外,還有沐浴、按摩、武功、望氣、觀星、走屍、扶乩等等。好事道術者,大致因其信行分為三種人,一是職業道士,以符籙壇醮為謀取衣食之道;二是欽慕養生之術,習之以求益壽延年;三者信仰神仙,幻想修真登仙。此外,社會上也有不法之徒,披著宗教外衣,從事封建迷信活動,以此詐騙錢財,甚而危及生命。故世人對所謂道術宜慎辨之,慎行之,以免受害。道教道術內容,比較複雜,一般地說,亦非概屬妖妄,具體考察,也還有某些可取之處,如黃白燒煉、服餌方藥、氣法靜功、武術動功、吐故納新、齋醮音樂等,在客觀上對冶煉學、醫藥衛生學、音樂藝術等方面的發展,確曾有一定的積極影響。我國土生土長的道教,有一明顯特點,它以生為樂,重生,不是以生為苦,消極等死,甚而求死,而是不厭世,求治世,求益壽長生,主張我命在我不由天,重視養生之術,向自然作鬥爭,爭取生存、安樂。為追求這一理想,所造作的仙方仙術,固然妖妄荒唐者有之;但不可否認,在信徒的實驗中也確實積累了一些有益於療病健身的方術,如動功、靜功、氣功、方藥等,其中皆有寶貴的蘊藏,值得今人研究應用。對這一部分內容,道教界的有識之士至今引為該教的優良傳統之一,期其有益於人民健康。當然,我們應以科學態度加以認識、對待。
推薦閱讀:

第六章:現身說法
《相經》道術擇徒秘術(心記)

TAG:道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