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心得分享之六十七

《弟子規》心得分享之六十七

 《文鈔三編》德育啟蒙·孝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父母與我,實為一體。我愛自身,應孝父母,能不辱身,便是榮親」。

《德育啟蒙》比我們所學的三個根跨度大,有孝道、有師道、有五戒等等。三個根是孝道因果和十善,這是人天道的水準。五戒是小乘,在三福第二福,三個根是第一福。大師在這裡講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是《孝經》裡面開章篇的話。

《孝經》夫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一切眾德的根本,一切眾德都是從這裡建立起來的,一切聖賢教育、理論、實踐,都從這裡開始、起步。八德以此為基礎,有了孝道其他德行都以此為原始點建立起來。夫子曾說:「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禮」。孝即是親愛,對父母都沒有盡孝,對外人親近友好違背道德,怕是別有所圖吧?不恭敬父母而親近恭敬他人違背禮法;禮法要分遠近親疏大小,你如此就是違背了禮法,遠近親疏都亂了。

如此看來,德行的建立,我們常說的積功累德,都要從這個孝道開始,沒有孝道的建立,一切眾德都不可能建立。一切聖賢教育、理論和實踐,都不可能建立。即便是長期修小乘法,大乘法,不可能有所成就。為什麼?一切眾德沒有根基,沒有基礎,所修一切都是假的,就猶如海市蜃樓一樣,看得見,摸不到,和沒有一樣。

這是介紹孝道的重要性和建立孝道的道理,佛教要修世間法,要弘揚傳統文化,就是這個道理。一切善法、一切德行、一切聖賢教育的根本就在這個孝道上。沒有孝道,佛法必定衰敗。

《孝經》夫子接著又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身體髮膚是父母賜予的,誰敢毀傷,不但自己痛苦,最要緊的是傷父母的心,怎麼可以不珍惜、愛護呢?我在小的時候,愛淘氣,做事粗心大意,總是磕著碰著,不是傷著手、就是傷著腳;晚上出去玩,到點不回家;到農村的池塘去游泳,鄰居的父親就是淹死了;惹得父母擔心憂慮。現在才懂得,這是不孝。前幾天談到,大了,由於慾望的誘惑,好嫖娼、手淫、過分房事,這事最傷害身體,把身體搞虧空了,成了廢物,一生不能有所成就。

這是不懂保護身體,令父母操心,還有更大的就是德行有虧,不但令父母擔憂,還會羞辱父母。說老實話,從小要是懂得感恩父母,報答父母,事事順從父母,體諒父母,不要在身體和德行上令父母擔心憂慮,這就是孝道的開始。有了這層孝道的基礎,德行日積,福報月累,不用出去積功累德,在家裡積功累德才是父母望子成龍、望子成聖成賢最要緊的事。

家裡都沒有建立德行的基礎,到外面也不可能學到真東西。為什麼?師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沒有孝道的基礎,你交不到善友(老師)。在外面交友,一定要記得不給父母丟臉,不給父母帶來羞辱,更不能違背父母。這可要處處小心謹慎,別做錯事。不做錯事,都是從小父母給我們做榜樣學到的。一旦做錯事,別人侮辱我們父母,你父母是怎麼教你的?

可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品德好壞,也都是父母一點一滴身傳言教教育出來的。所以做父母的條件,是自己首先要學習聖賢教育,這是以後做父母時身傳言教的資本。

我年輕時沒有條件,現在懂得了,寫出來告訴年青一代。希望以後世世代代有聖賢的父母,教出聖賢的子女,這樣祖國才有未來的真正昌盛。昌盛不是財富和科技,是品德,是聖賢教育。

這不是口號,是要年青一代,非常細心的學習傳統文化,用幾年時間,建立自己的眾德基礎,孝道。

推薦閱讀:

全力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學習心得
勞模事迹心得體會
此篇是彭子益先生學醫的心得
《練拳心得筆記-孫昌瑞》第四集(下)
舞功練的是什麼功?跨國首席20年心得!

TAG:分享 | 弟子規 |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