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果法師著 詩詞偈頌集
正果法師著:詩 詞偈 頌 集
大 乘 菩 薩 道
覺在自性
覺在自性莫外求,自性只在六根識;
有情慾得自性覺,勤向自性覺里修。
偈說善惡
由於種植惡,所以墮罪類;若其種善本,後必望福果。
覺惡以諦觀,當持慧分別;栽惡非善本,種德無惡果。
把握三業行,身口意常善;上人忍無怨,智者受不犯。
除身口意瑕,三業已清凈;勸行福慧者,如願必常安。
說 無 常
自古好花不常開,良辰美景不常在。冥思苦想皆夢幻,身世依然似花落。
難 清 凈
業風吹識浪,隨塵動情心。淚眼觀情淚,情生千萬種。
朝秦暮思楚,黃梁加南柯。寸心對斷腸,惱人演憤怒。
安 心 無 為 法
唯佛經最真,吾當懷其真。無為法最安,植心處其安。
偈贊普賢菩薩行
毗盧遮那凈無垢,威德遍及一切處;
其住名為常寂光,不見有無諸法相。
常波羅蜜所攝成,樂度不住其身心;
我波羅蜜所安立,凈波羅蜜諸相滅。
時常朗誦大乘經,經常默讀大乘法;
恆常思維大乘義,念念不忘大乘事。
普念一切發慈悲,旃檀除惱無量德;
善凈色聲香味觸,如是真實普賢行。
色壞汝眼思愛奴,隨順我語歸諸佛;
正念大乘不忘舍,是名懺悔眼根罪。
恆聞惡聲生攀緣,妙曲動聽勞神識;
貪味香觸落生死,邊地邪見墮惡途。
三界不善如漆膠,身殺盜淫非慈悲;
惡口兩舌妄綺語,意起貪嗔與邪見。
六根外漏無底洞,六識不緣無一法;
謹慎防護身口意,諸法實相大乘因。
知 與 覺
玄就玄在,先知先覺;妙就妙在,後知後覺;
神就神在,不知不覺;奇就奇在,現知現覺。
頌 道 明 尊 者
我姓本悲憫,俗世謂閔姓;人稱道明尊,本跡明大道。
常隨大願尊,永做本尊師;誓言拔有情,補處兩千餘。
入獄度有緣,曾是我本願;出入生死關,還願人世間。
寒冷喜馬拉,炎熱即赤道;白頭到蒙江,黑水興安流。
天山望崑崙,神農非武夷;西秦說兩廣,荊楚懷漢江。
人間真地獄,八苦何人無;迷者視天堂,悟者比地獄。
宋帝北南遷,五官走江河;閻羅最平等,穩作如泰山。
都市到邊疆,皆度有緣人;十殿是我轄,如同十方位。
醒者升極樂,夢者匆匆生;鐵輪轉無盡,回歸是彼岸。
歸依我願者,能離活地獄;行持本尊願,得生我世界。
思念相續者,情緣系縛人;不住念頭者,是謂得道尊。
明心號菩薩,蓮花心中生;萬法空無我,陰界假非實。
頌財首菩薩(無毒鬼王)
心如虛空無毒王,無貪無嗔俱慧眼;
無疑緊隨本願尊,恭敬供養無斷缺。
昔日示現九華山,悲憫流自一真心;
莊嚴道場地藏殿,千古啟蒙修真人。
人生如夢皆幻有,可曾有人得幾分?
黃泉路上孤獨鬼,醒夢如醉何時休?
心若有時境亦有,心若無時一切無;
萬有皆空本無我,何處惹來煩惱事。
凡心死時見真心,光明普照四法界;
智慧琅琊開心花,可做諸佛大事業。
道明無毒真地藏,沒有煩惱逍遙仙;
無礙無獲亦無失,無字內涵真奇妙。
偈頌心
心不在肝太粗心,無法牽引乾枯心。
不甘回首無悔心,堅定不移是信心。
心灰意冷乃死心,悲歡離合無奈心。
捶胸頓足傷痛心,思念親情是歸心。
六親不認冷酷心,怨仇同等平等心。
堅忍不拔是耐心,覺悟人生出離心。
偈 贊 法 界
如來之藏,無盡緣起,互不相礙,毫無差別。
無盡法界,疊盪重重,相即相入,其性圓融。
理智涉事,無事不理,圓機說教,無教不圓。
心
心不在肝太粗心,無法牽引乾枯心。
不甘回首無悔心,堅定不移是信心。
心灰意冷乃死心,悲歡離合無奈心。
捶胸頓足傷痛心,思念親情是歸心。
六親不認冷酷心,怨仇同等平等心。
堅忍不拔是耐心,覺悟人生出離心。
偈誦十法界
佛界:
法界融一心,三乘覺行圓;萬德皆具足,成就如來心。
菩薩界:
心存自他利,廣修六波羅;中道正觀行,菩提薩垛心。
緣覺界;
悟十二因緣,體念入空性;獨樂善寂滅,緣覺之心是。
聲聞界:
四諦三十七,知苦斷集聚;修道滅煩惱,乃是羅漢心。
天界:
修五戒十善,慈心修功德;護國佑子民,天道善之心。
阿修羅界:
戒善同天神,心高意忌諱;嫉妒樂爭鬥,阿修羅之心。
人界:
堅持五戒法,全則生富貴;缺則生貧寒,人道之心是。
畜牲界:
愚痴不覺悟,無禮不敬業;橫行奸民意,乃是畜牲心。
鬼界:
慳貪心妄取,盜竊非己物;福氣消耗盡,餓鬼之心是。
地獄界:
強暴無知行,欺上又瞞下;淫穢亂輪理,生起地獄心。
靜止定觀照覺
身蘊不分你與我,清靜無為乃得止;
守護神明則入定,神明察識觀照覺。
五蘊五欲虛幻不實
色受想行識,蘊含又藏覆;根塵互涉入,
虛妄暫時現。
財色名食睡,虛偽不真實;迷惑不解者,地獄五種根。
說 無 想 定
無念無執謂死屍,有念有執乃凡夫;
無念有執既禪定,有念無執得自在。
如 夢 如 幻 的 人 生
三界久居因身苦,業苦緣苦受亦苦。
依業果熟心甘受,生死來去非天定。
緣盡還無何喜有,其心破漏生輪轉。
萬有皆空本無我,功德黑暗常相隨。
心波識海先安心,眼色心欲意無色。
性真命蘊神虛空,此心難安因惡有。
臍生家有善有腎,阿毗達磨度有情。
無量法門誓願修,清凈法身性佛寶。
報身圓滿身命氣,化身千萬精乎神。
慧光常照菩薩行,猿馬安住見真如。
頌 六 波 羅 密
六度法中有三四,二五遍行七八中。
苦集滅道法類忍,無生法忍最勝忍。
執志惠施真精進,熄滅攀緣尋覓止。
智慧最勝般若智,菩提莫過正等覺。
末 法 時 期
末法惡時離聖遠,時來在數必然性;
有情敗根多壞器,昏頭山野迷在方。
疑惑煩惱妄分別,遍計所執小乘法;
惡慧追求苦所依,期盼歸還離正道。
頌 菩 薩 種
往劫一粒菩提種,緣遇佛風得破殼。
今誓宿願一真出,窮劫化世引有情。
偈 頌 名 色
覺受有因,離緣無覺;唯想妄見,夢中見色。
趣味習氣,幽行驅動;識如幻事,虛偽不實。
無 提
回首展望,合眾國土,風調雨順,秩序井然。
有情覺悟,德善日增,菩提林立,般若啟航。
空空道人,恥笑悟空,慈航自古,菩提薩垛。
偈 贊 五 眼
二目是肉眼,頂門乃天眼,兩耳真慧眼,二鼻為法眼。
知覺即佛眼,如來藏識性,本來具足眼,塵勞被障礙。
偈 贊 六 神 通
頂門具眼天眼通,覺悟琅琊天耳通;
觀照十方慧眼通,宿智知人他心通。
色空無塵宿命通,心花歸開法眼通。
通達無礙得自在,心契妙典漏盡通。
轉 依 妙 道
隨順轉依如來力,順行善靜深心覺;
福行智力無生智,雙行方便菩提滿。
菩 薩 本 圓 成
策心於內籍,傾誠於本宗。菩薩本圓成,功到自然有。
不由因師受,不從他人得。不可外邊求,自己心中尋。
內不居蘊念,外不隨緣境。空虛則靈明,寂靜則常照。
靈台即方寸,寶塔即法性。菩提即明見,智慧即證真。
無題
修行因至果,無住住其心,發起心方便,自心發菩提。
即心具萬行,見心等正覺,證心大涅槃,嚴凈佛國土。
離情別緒
深宮厚院起歸怨,閑暇忙于思鄉愁;孤雁獨行易折翼,人世離情別緒多。
南無窩梨耶
發心作如來,當凈覺性道;信即為覺體,必然得解脫。
菩薩應當知,一切佛體性;能醫虛妄疾,心得無分別。
智慧最無比,一切皆圓滿;自在力無畏,慧覺所能知。
瑜伽轉覺悟,熏陶凈種性;了達皆唯識,遠離我我所。
廣大阿賴耶,其性常無染;地地皆清凈,證理入無畏。
勝瑜伽密嚴,妙定相應者;具足三十二;當成等正覺。
偈 頌 天 王 殿 六 大 士
印度洋上紫竹林,大慈大悲摩訶薩。手持玉凈楊柳枝,觀行般若方便度。
隨應情世救苦聲,十方法界皆現身。木吒善財普陀羅,引導有緣到彼岸。
能觀智慧觀自在,蘊處界者所觀境。
所得之果無盡藏,如是修行真菩薩。
初入觀門因緣起,了蘊虛通度苦厄。
色空一如即不二,垢凈唯真無虛妄。
十二入處如夢幻,三界同體名各異。
三乘境觀皆如空,舉勝為離空明障。
大智慧乘因至果,開示悟入是神咒。
初破二執顯二空,依此二依得二利。
有情無明無不明,戒心絕慮空破有。
依法除色轉名四,處界賢聖唯是名。
凡夫愚迷喜背誦,聲聞緣覺樂住空。
菩薩現觀智慧照,如如不動即如來。
龍華宮殿常寂光,知足常樂笑口開。慈悲為姓覺有情,不遠未來做世尊。
誓願常行菩薩道,聞持名者免三途。發心受生勤熏陶,見我形者得解脫。
多聞天中毗沙門,聞聲得果六和尚。
善見多聞強記憶,表法五童常伴隨。
靜心思慮禪尼子,初見此坐慧覺照。
歲歲靜慮增道心,歡喜治理薩垛情。
如如遠行名獨健,一真法界平等王。
勤修信解悟梵行,住聖志樂生貴家。
正心不退須那吒,風火三頭加六臂。
神通方便金剛輪,靜修一切菩薩地。
童真菩提鳩摩羅,阿毗跋致真童子。
無功用行不思議,三行六度到灌頂。
法雲遍灑情深處,青黃赤白甘露酒。
阿彌傈多表涅槃,功德殊勝最為上。
護國天王多羅吒,法性蘊集和眾國。
身土蘊藏牟尼寶,不是真如不離如。
此地駐紮金薩垛,表象調整及升華。
經典東往巧覺西,菩提尊想覺薩垛。
五音和諧聲微妙,一弦不和須吵鬧。
慾望無窮怎太平,惱怒疑慢見無明。
信解覺法乃良藥,方便比喻為引導。
治國之道戒定慧,護國唯獨觀照覺。
方非止惡護根門,境風怎鼓識浪動。
心行滅處是真空,大地平沉虛空碎。
明眼雖利無過慧,菩提最盛行清凈。
覺海慈航度有緣,投入生死真菩薩。
親近如來善知識,聽法多見增聞慧。
菩提非見亦非聽,離開見聞難覺悟。
了照藏覆及所依,心靈深處長思慧。
尋隱訪顯細細觀,聞熏思染成修慧。
增長天王毗琉璃,智慧善根增無窮。
斬斷情絲何須吹,法性悲憫常伴隨。
毗留博叉廣目王,觀察常照耐堪忍。
四種靜慮為法寶,四禪天中不知足。
東南西北法次第,差別之中有真藏。
寶劍光明表智母,餘三表達慧之用。
黃白黑種皆薩埵,琉璃水晶南北對。
愚人不知二進位,頂禮摸拜獻殷勤。
輪 回 之 苦
無數六道輪迴中,歷盡滄海於三界,
披荊斬棘為生計,缺憾煩惱中煎熬。
深入內意
窮理之道,貴在通旨;指月之舉,意在引導。
贊 信 心 堅 固。
宿世善根生正信,於法歡喜潤擇信。
無厭供佛最勝信,種諸善根種種信。
增長無虛真妙信,嫉妒垢除凈喜信。
滅諸障蓋喜樂信,堅固信念不壞信。
不可動搖慈力信,得無所行是深信。
嚴凈佛土莊嚴信,一切種智清凈信。
偈 頌 二 十 五 圓 通 法:
聽聞妙理了本際,觀察事相色性空。
善辨嗅覺妙香嚴,敢嘗俗味真藥王。
明觀觸受謂賢首,心空無念得飲光。
善用六塵為六因,六根能緣觀世音。
無貪乃是眼見精,道生氣息已調和。
戒律本是能解悟,余習促使身感覺。
空生虛寂意念空,觀音省世靠耳根。
利眼觀照謂慧眼,大行大願由心聽。
艷麗歡喜心息調,大慈大悲法音圓。
修行上首身持戒,神通廣大意觀照。
本願具足六識界,五大各自緣法爾。
自性原本空無形,火頭金剛樂融融。
持地堅固心平靜,童子心靜無波瀾。
琉璃玲瓏明無礙,心如虛空真菩薩。
慈悲依心自性覺,念佛現前大勢至。
圓覺三四又三三,圓滿究竟二十五。
心 法 四 蘊 偈
覺受有因,離緣無覺;唯想妄見,夢中見色。
趣味習氣,幽行驅動;識如幻事,虛偽不實。
身 心 境 界
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後滅。
說空論無相
智恬情泊慮寧靜,意滅識亡心空寂;
妄想思念不復現,亦無四大蘊處界。
非身非心即非無,不因不緣不自他;
無出無沒無生滅,修既不增亦不減。
無相本是非相色,無相之相有相身;
三十二相八十好,表裡如一凈無垢。
諸知諸覺生解脫,戒定慧覺亦復然;
五明六通道品發,慈悲十力無畏起。
迷 的 有 情
饑寒衰老及病苦,忽然內外死緣至;
未滿心愿身先死,只見此心離身去。
舉世都從忙中老,從生為死常奔波;
有情於中窮歡樂,幾人肯在死前休。
偈 贊 見 空
鑒別是非法眼明,不見喜怒哀苦樂;
塵勞陰霾遮慧光,隔江遙望顯面目。
頌 五 蘊 西 游:
源於靈根孕育生,日月同齊心不寧。
妄想堅固不死身,愚迷金蟬難脫殼。
假合形山藏幽靈,四眾睽睽欲情喜。
主公受縛難參玄,馴化熟練得自在。
五蘊之身本不有,愛憎分明何由生?
見聞虛幻皆邊見,我有所在名身見。
執邊身我謂邪見,心行意馳起能見。
六根門頭止所見,五眾乖離滅諸見。
外道弄強欺正法,群魔欺瞞本來性。
性縱情亂因愛欲,真假悟空亂乾坤。
神魂居舍降魔性,持戒奉法則悟凈。
護法靈機定風魔,正性悟能皆離生。
天地人心難得見,靜極生明乃可見。
去欲循理得生長,五蘊山下定心性。
禪觀玉華真法惠,三藏始終空能凈。
法身圓運觀三清,性識顯聖滅諸劫。
二體難修真寂滅,談因問古須直心。
道心參禪凈九靈,三三歸真行道滿。
九九眾魔滅盡時,五聖成真還本源。
一體摸拜真如性,法王證得大圓覺。
偈 贊 住 信 忍:
理入般若名為住,住聖德行呼為地。
聖心入位得歡喜,意樂歡喜為地相。
信忍菩薩初入地,始照二諦等理性。
清凈利生四無量,對治吝嗇必惠施。
初住一心於勝義,歡喜菩薩輪轉王。
凈戒離惑無過失,離垢菩薩韌利王。
無相無緣真實性,非體不生無二照。
隱顯自在具三明,發光菩薩夜摩王。
初二三地滅欲纏,正定善能除煩惱。
齊觀一切身口業,法性清凈照乃圓。
偈 贊 住 順 忍:
順忍睹史焰慧王,真覺寂滅方便智。
理達無生照空有,四五六中斷迷障。
難勝菩薩化利王,空空諦觀乃平等。
現前菩薩自在王,照見緣生相不二。
勝義智光能遍滿,隨地了斷三心惑。
空慧寂然無緣慮,還照心空無量觀。
偈 贊 住 無 生 忍:
七八九住無生忍,除盡三障色心習。
遠行菩薩初禪王,平等方便與善巧。
雙行不動法流地,永無分段越三有。
二十一生空寂滅,法愛習氣獨能斷。
不退菩薩二禪王,獲得變易自在身。
了如三世無數劫,住真實義常不退。
善慧菩薩三禪王,諸佛世界一時現。
常在無礙空中寂,無盡佛藏一念了。
悟入諸法不生理,一切忍品玄又妙。
無生始於十忍心,信順法性到善慧。
偈 贊 住 寂 滅 忍
寂靜涅槃心志滅,決定其理不移念。
法雲菩薩四禪王,始入金剛不壞定。
三十生見不壞喻,寂滅忍中不忍觀。
除盡二十無明習,等覺妙覺又除二。
無明習相識轉智,真俗理圓無不盡。
三十二生圓覺聖,正覺非相遍法界。
金剛原來堅不動,心智寂滅無緣照。
湛然清凈無生滅,不見有滅非是忍。
如來身口皆性德,化作大悲度有情。
四賢十聖住因果,唯佛一人居凈土。
說三災
理性混雜生邪妄,久住輕安發水災;
陰氣未凈成風災,陰火不除釀火災。
贊清凈境界
靈心絕持妄能所,泯滅萬物而獨存;
妙行難思覺情識,隨緣普現顯真實。
真 修 行
實際理地,不受一毫廣博覽;
事相門中,不舍一法來品味。
一乘佛法
如來一音演說法,有情各隨根性解;
聲聞四諦因緣覺,三性六度到彼岸。
佛學精貴在淵博,隨言境理非學問;
法義重視能疏通,高論等至非佛法。
大乘之幫的特色
乳臭未乾說頓悟,一身稚氣言成佛;
妖魔鬼怪談即身,神魂顛倒論成就。
凈佛國土
世間道中魔難多,修行路上多坎坷;
黃眉童子稱佛祖,歲月難改種子性。
金箍約束野蠻性,修真顯善生美景;
劫波沖洗風塵垢,勇戰魔幻佛土凈。
鑒別真偽
真妄同出一源,水乳一器難分,
不具法眼精明,難以鑒別真偽。
修行菩提要牢記
味著禪定樂,盡失悲憫心;為度諸有情,常習菩提行。
有感於頓悟、即身成佛及往生極樂
學神仙畫餅充饑,難充當現實幹渴;
坐禪定磨磚作鏡,古至今萬無一成。
直指心千江看月,戀虛幻空中樓閣;
他方樂遠水濟火,塵世迷十萬八千。
愚頓者妄談覺悟,愛身見反溺道流;
真妙理了悟菩提,除魔幻反本歸原。
收斂其縱情之心,退之則含藏於密;
踏實地由漸而悟,脫胎骨出離軀殼。
知體用識窩利耶,覺心性圓明自照;
能奉行神明觀察,掌握中如意明慧。
性情合九九惑盡,行道滿三三歸真;
定不定不定中定,五聖拜如來法身。
遊戲人間
黑土滋養倔強性,生來不會趕時髦;
未足一甲游四海,二十歲時不蕭灑。
而立之年多磨難,不惑之年不富貴;
五十歲時不迷惑,此心早發菩提情。
我的宗門
幼信無常苦空理,長窺無執顯聖教;
攝事凈義成善巧,現觀瑜伽不思議。
說 菩 提
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無漏真凈。
觸受塵勞,背覺合塵;妙覺明性,背塵合覺。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法遠離,法眼清明。
根識不行,國土清凈;安守真常,常光現前。
略 釋 般 若 波 羅 密 多 心 經
發 心 釋 經 十 因 緣
空經幽深意綿長, 文釋古奧難理解。
不講緣起釋性空, 專一離門少菩提。
忘談行境缺方便, 單說菩提無有情。
對立世智出世智, 遠離六度十地行。
重視空智輕世智, 離開心相說二空。
妄執偏空謂金剛, 陷入宗諍道無相。
偈 贊 般 若 經
摩訶般若波羅密,始於緣起達性空。
如來鷲子說般若,菩薩二諦行六度。
牟尼般若須菩提,暢達菩薩三脫門。
摩訶薩行摩訶衍,一切法空無分別。
帝釋般若說福德,初發心者生信解。
彌勒直說菩薩行,已成熟者入實性。
魔事魔幻不退轉,實相般若照行境。
般若觀中境行果,以有方便為旨歸。
如來深密實相法,不立文字不離字。
名相文句覺者說,軌範心相謂解釋。
空經本來無須釋,離智非能詮釋譯。
不具文字般若智,皆失如來真實性。
唯有法相直指心,遠離宗門則佛說。
一切邊執皆魔說,般若非見非不見。
以相破相為無相,以幻修幻離諸幻。
不見生滅名空智,心智寂滅謂涅槃。
不二法中絕說聽,如來幾時說名相。
未悟菩提即煩惱,了悟名相即菩提。
法空無相非無相,說空不空是般若。
不失本願即無願,自覺覺他摩訶衍。
有無分別皆有心,何必執著手心背?
未見有佛入涅槃,幾時有一涅槃佛?
見聞覺知尊想王,究竟覺者佛如來。
一乘無宗度情識,內照觀證自性覺。
偈 贊 深 般 若
甚深般若性如空,不行非緣無知見。
無作無相斯行道,正住觀察無照相。
法相不得非不得,非不思義不思義。
不違法相非執相,一切同入真實際。
菩提性相皆空寂,不是五蘊不離蘊。
非即有情非離情,不離境界非境界。
不舍諸見修菩提,一法不取行般若。
說是行解無行解,未到究竟於中行。
頌 菩 薩 名 號
往劫一粒菩提種,緣遇光明得破殼。
施肥扶正先定心,耐心勤耕穫碩果。
觀音省世菩提心,因地法行化有情。
悲願無處不現身,心如虛空共相應。
心地清凈無量光,神通廣大勢力至。
慈悲喜舍名如來,諸法方便號菩薩。
慈航道人即文殊,無垢因緣謂菩賢。
心地含藏金光明,般若覺海菩提祖。
頌菩薩摩訶薩名號功德
普賢性德光,妙明言功德。智慧照覺境,寶華心悅意。
清凈行德相,海雲理德生。自在謂勇猛,普智金剛輪。
贊 表 法 方 便
釋枷門中十丈夫,牟尼寶珠悉達多。
表法弟子各有殊,圓滿聚和乃為一。
阿難多聞最在先,施法福惠富滿樓。持戒透明猶玻璃,苦行頭陀大家設。
信解空相須菩提,密行通幽曪睺曪。
舍利智慧始幼童,論述道理加旃延。
那律天眼凈無垢,目連神通真玄妙。
無極六種波羅密,菩提般若度情識。
佛法始於人本位,最初發起菩提心。
進德修善五階梯,人天聲緣到菩薩。
皆是心地轉業相,味著禪定亦過失。
究竟說中無三五,一乘無乘是佛說。
功 過
功德生於見己過,罪惡出自見人非。
得道成佛本圓成,不因師受非他得。
可笑!可悲!可嘆!
身披袈裟無明驢,惺忪唯恐不斯文。
抬頭頻問摩登女,信口開河誤後人。
功德生於見己過,罪惡出自見人非。
得道成佛本圓成,不因師受非他得。
道理易講事難做,菩提般若同一理。
覺悟好說人難做,修行大忌不做人。
不生不滅三三行,登界游處任為之。
說破源流萬法通,真如本性大法師。
枷 鎖
男女聚居名安枷,緣會五蘊即吾家。
在劫難逃蘊纏身,生死皆因情鎖鏈。
莫要老來方學道,人生旅途多白骨。
一葉聖旨歸黃泉,空走人間無果利。
偈 贊 頌 七 大
十方通達方便,永斷愚痴疑惑。
妙法能生信解,恆念精勤修道。
地主含藏承受,意念親近如來。
水能流潤滋養,廣利益生救護。
火主炎上熱惱,明則融消煩惱。
風行運動走竄,勁除貢高我慢。
空主明潔靈知,無為無所不為。
明則了照愚暗,無明習氣永斷。
頌 轉 識 成 智
俗念困擾任天然,留戀境物鎖情理。
逍遙洒脫忘情塵,萬法等閑不障礙。
心如虛空無牽掛,早已踏破毗盧頂。
千聖同是觀世音,有覺能悟自在王。
圓滿覺悟識轉智,四識成智各有三。
初轉成七二轉八,妙覺三轉究竟佛。
偈 頌 八 識 規 律
自然圓方八識隨,主公含藏七心王。
眼耳鼻舌身意識,染污末那窩黎耶。
性境獨影帶質境,現時量知比非量。
善性惡性無記性,九宮八卦奧又妙。
三界九地一四四,欲界雜居趣味五。
離生定生心喜樂,離喜妙樂舍念清。
空無邊處無色界,識無邊處三解脫。
無所有處去遠行,想不想時不退轉。
心所六位表三維,想思觸受意邊行。
根力別境慧念定,大欲勝解能為信。
拾壹善中信第一,見貪痴疑煩惱六。
隨眠惑亂有廿十,尋伺睡悔不定四。
玄奘法師八識規矩頌
三頌前五識。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性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痴。
五識同依凈色根,九緣八七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三頌意識。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
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別配之。
性界受三恆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
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
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三頌末那識。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
八大遍行別境慧,貪嗔我見慢相隨。
恆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凈依。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恆摧。
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三頌阿賴耶識。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重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萬 法 唯 心
三界虛偽非真實,唯心所作相似法。
十八鼓動根塵識,離識有何浮根塵?
靈台有個方寸山,斜月高掛三星洞。
菩提老祖閑無事,慈航道人笑悟空。
無 題 二 首
尼姑原是女人做,即心本來就是覺。
多聞善觀了密義,五眾和弦增光明。
山羊生來長鬍須,百歲老尼不見有。
道貌岸然泥菩薩,自身難保怎度人?
阿彌陀佛即法身,千萬莫說得往生。
愚迷境風所飄蕩,破迷返覺自然生。
荒唐三藏空能凈,真如法性空不空。
能所寂然無須戒,垢凈本來是一家。
無 題
業海興波,昧卻本來。因緣顛倒,萬劫沉輪。
斷愛無餘,蓮花處水。樂出離欲,妄滅離系。
無 題
欲多必興妖,惑重乃入魔。惱怒傷和炁,疑心生嫉妒。
內不居蘊念,外不隨緣境。空虛性靈明,返流即還凈。
寂靜心常照,妙明言功德。智慧了覺境,寶華心悅意。
心
陰界非實誡情識,極樂隱喻是化城。
阿賴耶識亦施設,真如如來即名假。
如意原是蝴蝶夢,閑暇無心得白玉。
阿閦彌樓皆心作,菩提般若徒有名。
心識思量不周全,背道而馳不冤枉。
聰明反誤後來人,糊塗執文迷惑理。
贊理數自然
理因數顯示其明,數從理出得相倚;
二三妊育萬物始,俗眼無知難覺悟。
真真假假演大法
淡淡津津有情味,堂堂正正做常人。
辛辛苦苦廣集糧,詳詳細細深思維。
空空靜靜觀法境,進進出出無系縛。
口口聲聲陀羅尼,浩浩蕩蕩施佛恩。
道道地地空能凈,恍恍惚惚非境界。
恬恬惔惔至虛無,明明白白覺薩埵。
念念殷殷不忘悲,憫憫惜惜三途情。
恮恮切切報佛恩,生生世世志再來。
反反覆復熏種子,來來往往除習氣。
時時刻刻思本願,朝朝暮暮大悲起。
離離萋萋菩提樹,蒸蒸歷歷趣佛覺。
兢兢業業來耕耘,勤勤懇懇滋甘露。
神神密密窩黎耶,是是非非不真實。
迷迷糊糊難覺知,清清楚楚尋形山。
真真假假演智慧,虛虛實實說菩提。
隱隱約約顯真如,穩穩噹噹入涅槃。
大 乘 菩 提
平等大乘心,覺悟乃有情。游心十法界,訪顯又尋隱。
闡微即照幽,內證唯自覺。必申有教意,志在得顯揚。
莫愁不得位,只怕不識心。明心號菩薩,蓮花從心生。
慧觀達心源,覺者即明了。一切真法界,顯密同一體。
悠悠無上覺,惺惺般若智。高高立志向,深深實際行。
綿綿勤觀照,炯炯增光明。速速位升華,漸漸入涅槃。
菩 薩 道 與 五 蘊 法
尋求人類的最高欲求
絕妙無限的風光,多在險奇的山巒之上;
刻骨銘心的音樂,伴隨孤獨寂寞的韻味;
高尚風格的生活,常在平凡的生活之中。
法 界 無 盡
無盡法界,重重相盪;相即相入,其性圓融。
如來之藏,無盡緣起;互不相礙,毫無差別。
理智涉事,無事不理;圓機說教,無教不圓。
想了時是不了時
想是處是不是處,想了時是不了時。
內外疾病困苦痛,白髮齒落形變異。
忽然內外死緣致,息絕氳逝壽命終。
神遷蘊釋棄原野,心離故居換新屋。
頌 四 天 四 佛
福慧因行多聞聲,持國不動羯磨行。
智慧之行增寶相,觀法無量菩提行。
淳樸離痴不住行,正直觀照增善行。
慈悲平等利他行,恆常止惡自利行。
菩提薩垛觀照覺,般若慈航波羅密。
培養心地吉祥雲,種就福慧功德田。
覺悟有情
有情眾生顛倒,顛倒乃是眾生;
幻生妄死無盡,欲罷不能了結。
灰色理想主義,倒因顛為果報;
暗綠夢幻希望,兌換受苦因緣。
諄諄如來教誨,芸芸有情眾生;
惺惺菩提覺悟,悠悠般若智慧。
懺 悔
勸君莫等機緣熟,今朝先懺昔日過,
轉禍為福心安穩,修心布施忍為福。
大 乘 因 緣 法
相 即 相 入
知覺通般若,薩埵即方便。覺悟達智慧,有情名慈悲。
真如乃覺性,煩惱即菩提。智慧亦證真,生滅即涅槃。
正 信
理正既明顯正義,其信立則邪執除。
發心趣向菩提道,事事無礙真道相。
觀 一 切 法
觀察於諸法,自性無所有。如其生滅相,但是假名說。
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
心 為 物 轉
情人眼裡出西施,浪人心中生貂嬋。
豪富飽醉思昭君,高貴傾心念玉環。
妄想念頭滾滾來,無奈寄語問倉天。
舉世都從忙中老,幾人肯在四前休?
悟 因 緣
現實生活殘酷無情,不要夢想富貴榮華,
那是轉眼即逝煙雲,夢醒時節凄涼悲哀。
不要幻想名利雙收,那是一時痴心瘋狂,
革職離位傷痕纍纍,離時赤手再來空拳。
不要空想嬌夫艷妻,那是宿世冤家對頭,
緣會則聚緣盡離散,生離死別空留遺恨。
不要假想兒孫成龍,兒孫自有兒孫果報,
討索舊債且莫憂傷,多種善根培養法緣。
人 生 無 常
自古人生多苦難,有情於中豈得樂。
滿目辛酸淚如傾,不想還來千百回。
黃泉路上老中幼,單生獨死難陪伴。
孤棲孽海無邊際,愛河延綿奈何橋。
望鄉慌恐無心歸,陰陽夢婆何時了。
人生如夢如幻影,得者畢竟離失去。
成者遲早毀壞滅,聚者終歸散離別。
壽命如同一朝露,命根氣盡化烏有。
業 因 果 報
四肢不全殺生報,盲人聾啞毀謗報;
奇形怪狀傷害報,容貌不端嫉妒報。
頌十二因緣
無明體相本不有,妄想因緣結合起;
行識別故名名色,六根觸受愛取有。
常為生老病死苦,憂愁煩惱無了期;
本師如來悉達多,命名十二因緣法。
如 夢 如 幻 的 人 生
人生之路
走過一段漫長的路,人生的路坎坷的路,
滄桑崢嶸艱難的路,情願孤獨凄涼的路。
生死之路黑暗的路,留戀往返來去的路。
夢幻無盡迷濛的路,哭泣憂傷悲哀的路。
情感之路傷心的路,點點相思多餘的路。
獨存處優孤獨的路,心死無念歸家的路。
顛 倒 眾 生
自古有情獨生死,活緣雖多無憑藉。
死主無親總降臨,萬般無奈任自去。
獨去無伴黃泉路,驚心肉跳惶恐灘。
幽暗寂寞陰陽界,不想還來千百回。
生 苦
兒住胎胞臭穢逼,黑暗狹窄身捲曲。
母體食熱兒煩熱,母飲涼時兒受寒。
母食辛辣兒火炭,食味所觸酸咸苦。
迷魂湯中命根淺,非說悅意實無奈。
勢如三峽一貫下,全身青瘀舉身痛。
悲憤交加難忍耐,哭泣而來惱怒生。
衰 老 苦
歲月造作衰老死,到老必衰確無疑。
由衰到老近死亡,人人恐懼有何益。
器官老化腰如弓,滿頭白髮面如川。
氣力衰退行遲緩,四肢難用不可愛。
耳聾眼花難見聞,記憶減退多健忘。
出多入少無雄風,身心力退難強壯。
死 苦
活緣雖多無可憑,死緣鮮少將來臨。
從生起始奔死亡,內外一切顯無常。
壽如朝露瀑布水,人生浮雲虛空飄。
人過半百覺醒時,天過午時近黃昏。
燭處風雨不覺知,欣然坐觀自演戲。
昨日抹粉在演戲,今日黃泉演是誰?
饑寒衰老及病苦,忽然內外死緣至。
未滿心愿身先死,只見此心離身去。
舉世都從忙中老,從生為死常奔波。
有情於中豈得樂,幾人肯在死前休。
勸 告
孤墳自古多少年,陰陽界上無老少。
獨去無伴黃泉路,奈河橋上怨敵會。
慧觀五蘊西遊
修行菩提,必須腳踏實地的靜觀密察,
絕不可妄作懸空虛想。
靈山妙相菩提祖,指引無生了性真;
內觀不識因無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春采玉液為瓊飲,夏尋瑤草作生涯;
秋收靈芝延時節,冬覓酥酪度歲華。
彌天唐突謂唐僧,勇戰妖魔為行者;
魂木貪咀名獃子,奔走江湖殺和尚。
證悟空性得姓孫,天生慾望須悟能;
捲簾醉迷悟則凈,殺盡煩惱阿羅漢。
修行本為空能凈,顛倒妄想求西土;
作繭自縛荒唐僧,無視家寶尋希奇。
獃子愚笨貪無厭,觸受生情喜美色;
搖擺不定生情心,情定寶生名為尊。
猴急易躁善神變,生性無窮種種心;
安守本分生意志,定力生育無量光。
志性悟凈幽隱處,盲修瞎練害性命;
正信不動生氣魄,慧眼照鑒成不空。
源於靈根孕育生,日月同齊心不寧。
妄想堅固不死身,愚迷金蟬難脫殼。
假合形山藏幽靈,四眾睽睽欲情喜。
主公受縛難參玄,馴化熟練得自在。
五蘊之身本不有,愛憎分明何由生?
見聞虛幻皆邊見,我有所在名身見。
執邊身我謂邪見,心行意馳起能見。
六根門頭止所見,五眾乖離滅諸見。
心佛兩忘滅諸見,善惡俱泯得禪定;
急速求靜反成躁,情意合洽緩終成。
慧觀至真無上妙,靜觀知覺靠健行;
佛剎無數蓮化台,點燃心燈仔細觀。
法自心生從心滅,心不能虛魔幻生;
性識獨用失明照,於是得意便猖狂。
靈吉定風點金睛,善巧開光識察覺;
皓月當空可鑒心,悟空不空真能凈。
徒悟並非真如性,無情難以了自性;
凡人不識真種子,悟空推倒人身樹。
只悟空中之無相,皆是幻情虛擬相;
執假為真真亦妄,空走人間無果利。
風魔作怪心不定,神不守舍病在心;
迷濛敝見由無明,疑心惑亂難果斷。
打破疑團見光明,既明且斷謂靈明;
用在性能度在凈,三藏安居得無為。
人情有念道無念,念念回頭即靈山;
大道渾然非有無,樂在其中無方所。
修道本來信為基,腳踏實地滌心慮;
五種形山藏真寶,狂妄之徒說頓悟。
凡俗信口不信心,聽信讒言四眾離;
錯用一念被妖掠,真情實意可行道。
認得不真看不破,無決斷時沒覺悟;
慈愛過則反致邪,智昏難免棄正道。
只因無鏡鑒真偽,蘊死無常興魔境;
白骨觀中荒唐修;執迷反受三戲弄。
邪正兩界已立足,兔死烹狗本不該;
恩將仇報逐聖心,慧刀該刮肉團心。
三寶不靈為頑石,性能失靈化邪魔;
舉意冥行自遭殃,唐僧好做魔口肉。
滯於形聲受纏縛,執著名相入魔障;
修性本為空法計,聰明反被聰明誤。
情虛不實自招供,悟能無能被假賺;
人我不分法眼明,還本歸元是藥王。
性定明鏡為止水,存神晧月是禪心;
無字經文乃空經,無為之道是真道。
從假失真迷天性,觀音發明真言義;
玉凈涵養慈悲水,化作甘露濟有情。
禪觀生死見真假,靜觀塵世知邪正;
真假不辨失舉錯,不明理時行必咎。
雖說生死本一家,不覺生時難知死;
須將死門為生門,不執生門謂死門。
一景一觀金蓮新,渾然一氣情隨性;
色蘊盡時歸本性,知覺有緣見如來。
妄心動則真性搖,結性不動養真氣;
蓮台化刃入正定,情急紅孩變平和。
參悟大慈野心化,善財童子歸正果;
天理慈善惠布施;勤於理財不亂舍。
釋迦早已留密訣,佛在情世不在天;
朵朵蓮花無人識,妄談空有與性相。
神靜湛然則常寂,昏憒下沉邪念侵;
菩薩慧眼照邪正,專理亂世師子精。
為僧本為了經意,愚者剃髮表無法;
法無定法為無法,以幻事身本不該。
為僧不學菩提道,車遲和尚走不脫;
菩提般若與慈悲,偏差誤區入不得。
闡盡玄機本無性,三車金丹皆旁門;
一性貫通一切法,真體顯聖理事通。
得悟空性空即法,性感通定在運用;
定性存神得如意,隱顯莫測真自在。
群魔欺瞞本來性,外道弄強欺正法;
猴頭顯示性不死,無邊妙法劈左道。
幻術驚動世俗眼,得遇善知必敗露;
虎頭難免落犬口,鹿蹄羊肉爛於釜。
情感遇境最難忍,劃圈素居名坐性;
法性不定念頭動,放肆無忌隨意轉。
潛移默化在自心,無所從來無所去;
玉帝天師不能主,徒用天神千般計。
執中存誠意不動,何須外尋搬救兵?
羅漢十八各取寶,格至本為盡推究。
真知灼見走了牛,昏睡靈童夢始覺;
掉舉散亂實可惡,昏沉迷暗更可畏。
緣性生情是本能,性縱情亂因愛欲;
覺路安身是正法,穩坐性情意氣和。
漂浮不定陰陽界,盲修瞎練荒唐僧;
子母河水結鬼胎,解破才知除口業。
欲想做佛不做人,不修人道難成仙;
修練心性忘人情,奇遇緣會製為要。
邪欲害命又傷性,雲情雨意如蛇蠍;
多情嬌媚女色王,八十一難獨第一。
收心本為死心設,逐物之心過去心;
滯物之心現在心,迎物之心未來心。
過去的心不可得,現在之心不可留;
未來心境沒來到,無心於世心寂靜。
心體本虛貴無心,意馬放縱急賓士;
有心害心盜賊生,主人失守遇劫持。
放縱精神謂有心,執意有心之為害;
執意無心為之害,著意有無並為害。
有心為善失是非,姑息草寇當真道;
荒唐和尚動嗔怒,悟能有心進讒言。
行者有心除惡徒,性識發狂全無禮;
有心念咒為收心,有心有念心害心。
執迷善緣失是非,執著無心亂真假;
為了無心逐心猿,圓明未照落頑空。
定慧不離三皈處,神觀察識清凈海;
三界運心坐蓮台;慧眼遙觀蘊所依。
放之不可松不得,放而不放謂無心;
獃子起空觀不真,分明有舍不見舍。
愚僧識性不知情,神飛身在難守舍;
無火冶煉名礦石,徒勞西行取經人。
心因求靜轉紛馳,真去來假冒充真;
無心之故真假混;真假心攪亂乾坤。
有無真假皆此心,形體功用無二別;
一心是真二是假,獨體是妄三是真。
一蘊難修真寂滅,神歸心舍禪方定;
同心合意能情願,怎奈鴛鴦各分飛!
天眼觀照幽冥界,原無二心無一心;
俗人只知心為心,不知四猴混跡世。
二心竟斗至聖境,佛降六賊用空缽;
如來面前打死心,頓滅色魔入真界。
靈台方寸水如鏡,不迎不隨自然凈;
神魂居舍降魔性,持戒奉法則悟凈。
先天顛倒後天盛;善用甘露成中道;
善法修持滅心火,體用感通理與事。
只因善財不見面,鐵扇羅剎難解怒;
一扇推入須迷山,護法靈機定風魔。
運用一氣為旨歸,專言性宗入頑空;
按捺七情之牽掛,道法自長化無窮。
以心鏡照住本原,三觀貴在隨轉依;
正性悟能皆離生,雷大法鼓化慈雨。
一扇寂滅無明火,二扇風動除蔭霾;
三扇雨霽頑空休,清心了意解煩躁。
十二時辰忘不得,抱一守元任溫養;
心地金光靠無染,洗心滌慮名掃塔。
三藏本無人我相,以貌取人非君子;
老蚌含珠久則珍,老馬自然能識途。
肉眼凡胎無慚愧,貪竊天功欲作佛;
下學上達依次進,正定思維須正見。
修身之道先鑿眼,割斷耳聽去唇舌;
九頭作賊是盜心,實是身口十惡行。
正念身命語言正,業行正時正精進;
金光寺中舍利塔,十地等妙加佛地。
禪靜法度性為定,本是如來真手段;
慈航終歸無生道,靜中自然有生涯。
美妙絕論噪麗詞,著書立傳弄玄虛;
欺世盜名裝風雅,誤己貽誤後來人。
老僧常談口頭禪,寄語莫將青春送;
空談不行荊棘嶺,男女雙修木仙庵。
徒勞水火煮空鍋,無根鐵樹難開花;
三藏訴說四怪物,情真力能踏平路。
脫離偏差外道法,身心又陷小雷音;
剛愎自用因無明, 仔細鑽研謹慎行。
黃眉童兒稱佛祖,剽竊假託小人精;
民我同胞佛無差,物我同與能撓心。
郭然大公後天袋,無內無外真偽混;
只因不識佛衣缽,倒行逆施不為寶。
禍世荼靈假佛道,虛飾偽學障正道;
儒家周禮害性命,洪水猛獸遠不及。
包羅萬象人種袋,欺詐自誇行貪婪;
陰險狡猾能諂媚,愚腐不解受凌辱。
槌謦本為振欲迷,擊木覺醒愚不賢;
彌勒密授掌中禁,以心攻心法力大。
方知性命為至寶,童兒直叫主人公;
種瓜得瓜謂務實,菩提本來無捷徑。
大隱於朝小隱野,離塵無妨入塵世;
隨遇而安無須問,陀羅凈土道心清。
禪性穩坐除煩惱,剪斷七情與六欲;
讀書萬卷不識字,七絕山顯阿羅漢。
夢幻泡影朱紫國,身危心病因塵勞;
大聖三絲能診脈,神昏氣亂精衰竭。
今生朱衣前世修,欲知來生作者是;
衣食名利走江湖,寺廟早成旅遊局。
不能安內召外亂,舉國憂愁圖恢復;
心病還須心來醫,安身遠離貪嗔痴。
除惡避邪先扶正,守道必須除愛惡。
精氣神乃三金鈴,與生俱來先天物。
三番四次索宮娥,皆因心垢巧成拙;
有緣洗盡憂疑病,絕念無私心自寧。
金聖女後天風姤,晃動搖曳化為魔;
靜則無為動是風,神靜生動動極靜。
無為靜觀拙火明,六根振動謂真動;
無為空來動為色,世人不知色空禪。
妄披袈裟身為僧,只知疑情發顛狂;
花街柳巷覓真人,守定煙花斷淫慾。
降伏妖怪金毛犼,解鈴還須繫鈴人;
自在觀音灑甘露,煙消火滅真空處。
迷人不識盤絲洞,身心閱曆始驚惶;
一盤迷局無頭緒,七扇靈扉總障緣。
若欲求取得解脫,屢次沐浴任自然;
一時盡損情絲纏,又入旁門落邪道。
慾火婪色乾渴鬼,化作老鹰鵰衣去;
夯豬盛情百骸傷,睡倒地下直呻吟。
時人要識真善美,不是金丹非雙修;
情因舊恨生災毒,心主遭魔幸破光。
種子無量熏無盡,理事無邊覺無窮;
鑽進一門難變通,執意冥行變魔頭。
自家田地自己種,種啥得啥本自然;
選種施肥勤灌溉,陽光照耀保收成。
正道難行轉路行,怕苦避妖仍是魔;
施為變化之能者,唯獨歸屬孫大聖。
打破欲網出情牢,太白星指傲慢僻;
莫說膽大能妄為,菩薩無畏能有為。
擒拿洞中之妖魔,先除筆造浮誇風;
即成身就與頓悟,皆因狂盪失中道。
無欲須觀其微妙,有欲須觀其僥倖;
心猿鑽透陰陽竅,不會鑽研莫強入。
即心是道心鑽心,執心鑽進獅駝洞;
用意封固取速成,搜尋虛空難找尋。
意志不分凝於神,神魂居舍魔歸性;
治內安外栓心肝,魔王還歸大道真。
苟且偷安不協力,難成菩提之正果;
真假內外合一時,見風就長三層高。
伏氣必須先伏心,伏獅魔心得初乘;
伏象魔性得中乘,伏鵬魔氣得上乘。
法是準繩攝有情,闡明天地人物理;
道修性來德修身,必經之路常正直。
脫根出身之大道,劈破鴻蒙開混沌;
百折不回是真人,慈悲即是施真法。
爬牆逃命尋樂土,想借小術得解脫;
努力修行供魔練,怎奈心傷意亂何?
獨立一柱不立四,偏修一門失中和;
猶如道家煉金丹,外道邪妄是蛀蟲。
國王縱慾成疾病,鵝籠赤子魂難救;
藏密采陰添補陽,訛詐蠱惑致命害。
法性本來大慈悲,訛蠱臨死不能知;
殘忍傷生此至極,旁門左道實可畏。
得證先天可度世,眾念藥師神通現;
比丘昏迷不開悟,心用禪機論行道。
堅誠知覺當識心,寂滅門中須識性;
心靜發明則鑒照,枯坐冥想奪性命。
採集日月之精華,巧奪天工地秀氣;
運用辯證神情明,效法生克穩步行。
南極仙翁傳密法,光陰似箭早修行;
欲求長壽吃三栆,節慾尋師與下手。
明色易動難遏制,唐僧又墮陷空山;
無底洞深須仔細,洞天福地萬物生。
心猿入穴降邪怪,情意同門接聖僧;
謬認采戰地獄種,萬劫不得翻身日。
心如止水明月照,神明識得真火候;
功夫不到難方圓,正子時分涌金蓮。
執法滅法世俗僧,捨去中道左右行;
精化左行脫空飛,強行歸生右飛空。
情不歸性各相持,憑空而起立不定;
性情未融心難靜,怎奈四眾除萬法?
仔細觀察相機行,變動不居與時進;
蹈光混俗不相執,看破人情識世態。
形神俱妙道合真,心體光明用廣大;
應事接物運神機,如意捻器藏於密。
禪心入道戒定慧,六度萬行聞思修;
隨方隨俗心無礙,左右逢源真自在。
非相似法易辨別,逼真相似難識別;
執假為真動真情,聲淚具下痛徹心。
假分身時起魔患,真分身時魔障除;
真顯假滅斷其根,艾葉花皮浮障去。
做人先修積陰德,積善之家多餘慶;
身三口四意亦三,十善業中孝為先。
心用盡孝感天地,死裡逃生見親娘;
如來菩薩不佑孽,修行最忌不做人。
跨鳳登仙冒犯天,清凈過分反受害;
孤陽獨性必為害,遠離中道皆非真。
污吏敬天不愛民,上官愛民不敬天;
雖有陽善千萬端,不能勝過一陰惡。
陽善緩和陰惡急,善惡總有受報時;
轉禍為福降甘露,大聖勸善普濟世。
禪觀玉華真法惠,三藏始終空能凈;
得道不傳遏天道,成道輕傳褻瀆天。
法器本是護法寶,輕易傳受非其人;
倉促收徒暴紗亭,輕泄絕妙天地寶。
荒師乘隙行竊取,僥倖虛設盜法會;
豹頭虎口獅言道,身著黃衣披紅裟。
住心三寶三歸處,佛為覺性虛空相;
法為慈悲微妙光,僧為定慧不離相。
天地人心難得見,靜極生明乃可見;
法身圓運三清觀,性識顯聖滅諸劫。
世態自古貪捷徑,妄為虛想及偏思;
專長剽竊與掠奪,冥慧狂慧皆自戕。
去欲循理鏟妖魔,五蘊山下定心性;
談因問古須直心,道心參禪凈九靈。
凡心之思不可師,未悟師傅亂傳道;
大道不是師心來,亦非無須真師傳。
道可盜而非常盜,盜得日精與月華;
竊取天工地秀氣;融會貫通性情意。
名可明而非常鳴,盜道必須會纏禪;
獨思不善作盜道,專禪不能凈靜思
盜道妙在授受真,纏禪玄機在盜後;
靜擾禪定落頑空,思棄空性無真種。
始於有作無人知,及至無為世人見;
久纏靜觀細知覺,見修果有真種子。
上元賞月望團圓,唱經唸佛求覺悟;
偷竊蘇油滑嘴僧,偷閒遊日費脂膏。
言可沿而非常演,言可傳而不強解;
烏巢傳書不傳經,唐僧念得解不得。
道由聖傳修在我,心不是佛智非道;
以心縛心入心魔,執身在修落蘊魔。
祗園寓意何等言,滄桑演義何種意?
生死不知生之因,徒有虛名身為僧。
如來談因為無果,給孤問因為仿古;
四僧宴樂御花園,國王問及根因來。
師出東土拜西方,五蘊壓身因急躁;
貪戀情緣入豬胎,愚痴盲修貶流沙。
眾說根源貪嗔痴,三僧皆從蟠桃來;
顛倒陶醉王母會,靈根妄動劫加身。
修行得步進一步,修持有為到無為;
從現象界入理想,遇偶北南東奔西。
受想行識四心法,春夏秋冬四天道;
東西南北地四方,十二佳期能圓覺。
二二現象開為四,三三本攝歸為一;
五蘊含藏空能凈,三三相盪二十五。
一生二來二生三,三生萬物盡在內;
二進三進生萬法,五十四步修成佛。
三三歸真行道滿,四尺含藏丈六身;
此身之外還有身,莫將無知當個性。
九九眾魔滅盡時,五聖成真還本源;
一體摸拜真如性,法王證得大圓覺。
『唐玄奘』形容的是修行者。『悟空』是性識(靈性、神)。『悟能』是情識(貪嗔痴疑慢等慾望)。『悟凈』是意志(意志)。『白龍馬』是健行(穩健的腳力),屬於色身。『唐僧』為唐突修行。『勇戰妖魔』中有心魔,天魔,煩惱魔,五蘊魔,睡魔,死魔,無常魔,無樂魔,無我魔,不凈魔,火災,水災,風災等。『魂木』是魂不守舍的原故,木訥痴呆。『殺和尚』的『殺』字是諧音沙,『和尚』為僧,殺盲修瞎練 的『和尚』。『七情』是情緒:喜、怒、哀、樂、愛、惡、欲。『天生』是自然產生的,所以叫做天逢元帥,慾火旺盛叫做朱(朱為紅、為赤,為火紅意,赤裸裸意)。 『四眾』指的是受想行識。『主公』是阿賴耶識。『邊見』是心量範疇,『身見』是感覺範疇,『邪見』是觀念範疇。 『形山』指的是色身。『蘊死無常』指的是蘊魔、死魔、無常魔。『不執生門謂死門』指的是步步為生。『知覺有緣見如來』知有如來,覺有如來,才能得見如來。『蓮台化刃』指的是忍慧、是定。『大慈』是天性。『三車指』的是羊車、鹿車、虎車。『漂浮不定』指的是心神不定。『玄機』是說空的義理,這個理是公理。『師子精』是濫竽充數的「弘法」者,好為人師者。『自心』是主人翁(所以五十二回的題目叫做 「如來暗示主人公」。)。『坐性』是坐禪。『無所從來無所去』是如來。『格至』是理極至微的「性盡至命、命在性中」。『獨第一』獨字的諧音是毒,毒第一。『解破』指的是解陽山破兒洞的落胎泉水。『口業』指的是飲用子母河水。『真假心亂攪乾坤』中的『真心』指的是先天靈明之性,『假心』指的是後天知識之心。『一體』指的是性、情、意各自獨立。『四猴』指的是四種意識(五同緣意識、不同緣意識、五後意識、獨頭意識)。『六賊』是眼耳鼻舌身意識,所以叫做六頭獼猴。『體用』指的是意念。『理與事』中的事指的是呼吸之氣住。『民我同胞,佛無差等,物我同與』是不分好歹,所以能撓人。『人種袋』里還有:輕薄、狂妄、迂緩、急速、奢侈、謾罵、怠慢、遲鈍、無決斷、怯懦、疑惑、情懷外露、吞吐不清、專橫跋扈、依仗權勢等。『三絲』是三思,指默運神會之意,所以能診脈知病根。『精氣神』為慧性、情性、志性,所以動則為火、為煙、為沙。『七扇』指的是七情。『志不分則凝於神』是意志不分散則融合於性體。『神魂居舍』是意守形體,形體是意志、情、性的宅舍。『栓心肝』心為性、藏神,肝為情、藏魂,修行菩提首先要融合心性於意志,次要融合性與情,因此叫做栓心肝。『魔王還歸大道真』是由於我魔本是一體,我是真、魔是假,假歸真時大道真。『獅魔』指的是好為人師之心魔。『象魔』指的是執著偏空為空性之魔。『鵬魔』高傲、妄自稱大、吹噓的習氣魔。『清凈過分』則剛烈,因此害乾旱。『暴紗亭』的暴字是突然義,紗字是沙門的沙,原意是暴傳沙門法,亭字的字義是應當停止。『護法』 者神識也。『黃師』者謊言師心,是針對自命覺悟者而言的。『九靈』指的是捷徑想、妄為想、虛想、胡思亂想、剽竊想、掠奪想、冥慧、狂慧、猜疑等九種思想。『頑空』非真禪,『真種』為佛種,意味失去覺性。『見修果有真種子』的見是見道種子,修是修道種子,果是佛果種子。『上元賞月望團圓』的『上元賞月』是世俗習氣, 『唱經唸佛求覺悟』也是世俗的企盼,因此用『滑嘴』油舌來『偷閒遊日』,因此叫做『白費脂膏』。『開為四』展開現象界則是四種狀態(詳見《大般若經》,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歸為一』是歸為真如法性。『二二』,『三三』出自於《金光明經》「二二現時,三三本攝」。『三三相盪二十五』出自於《楞嚴經》。『五聖』是色真如、受真如、想真如、行真如、識真如,因此「色為毗盧性,受為寶生尊,想即無量光,行不空成就,識為阿鞞閦(不動)」。
http://home.fjdh.com/thread-54714-1-1.html
推薦閱讀: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凈空法師)第十一卷——第十五卷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講義3
※老法師:怎樣念佛
※成觀法師《六祖法寶壇經義解》第09集
※凈空法師:沒有一樣不是佛,用這個心來持名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