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太極拳理論的範本,指導練習太極拳的綱領!練習太極拳必須反覆學習!

原文:「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無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這篇古文不長,卻說出了太極拳的精髓,古人的言簡意賅不得不佩服!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通過太極圖我們可以知道陰陽由太極所生。陰陽就是兩個對立面,任何對立的東西都可以叫陰陽!太極拳裡面有很多對的陰陽,我們抓主要的說:太極拳裡面最主要的陰陽就是虛實!老師說:練太極就是練虛實!所以首先要分清虛實;分清之後接著就是不分,然後再分……說起來好像比較玄,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沒練太極之前,人的身體是比較混沌的,一個沒練過太極套路的人在初學時一定會覺得動作很彆扭!所以要去掌握動作要領,如腳尖外撇或內扣,其實這些要領都是為了幫助我們分清虛實的!等把套路打熟以後,就會有一種行雲流水的感覺,再也不用刻意地追求就可以做到動作要領,這時候虛實好像就不那麼重要了!接下來再分虛實,就是對自己拳架的校正,達到更高的一種境界!

陳家溝四大金剛均是先師從陳照丕後師從陳照奎,老師是一樣的,但是他們現在打的拳架區別很大!為什麼呢?這就是他們通過自己的體悟來校正拳架,這是他們自己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宗師!有很多人可以把拳架打得和大師一樣,這種往往是只學到了外型上的東西,自己並沒有悟進去!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這其實說得是開合的問題。一動就分開,就像練家的砍頸、砍肋,用拳肘戳人,用捶砸人。一靜就要合,合就是擒拿、摔法。也就是說開可以打人,合也可以打人。整個太極拳的拳架練習的就是開合!開合其實也是一對陰陽!

「無過無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這用太極拳的另一句拳諺來說就是:沾粘連隨,不丟不頂!這種勁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勁,按部就班地練,自然會體會到!還有句拳諺叫做:一陰九陽根頭棍,二陰八陽是散手。三陰七陽猶覺硬,四陰六陽類好手。惟有五陰並五陽,陰陽不偏稱妙手。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化烏有!沒練過太極的人基本都停留在一陰九陽或二陰八陽的層次上,屬於硬打硬進的範圍!硬打硬進在太極拳裡面叫做頂,如果雙方都頂的話,就是誰力大速度快誰佔優!如果一個人能強壯得像獅子一樣,根本不用練太極!關鍵是沒有人能保證自己的速度與力量絕對佔優,所以往往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有時候還打不贏!太極拳強調柔,說的是矯枉過正的道理!人在打架的時候基本都是剛多柔少,所以太極拳把柔放在第一位!但是絕不是越柔越好,五陰並五陽是極限,再柔就是丟了!丟其實比頂還可怕!人在怯戰時往往是丟勁,這會導致一敗塗地!所以拳諺裡面根本沒有說六陰四陽以後的事情!寧可一陰九陽也絕不丟勁,硬打硬進比軟手要好!

太極拳練到四陰六陽以上的級別以後,發出的勁就基本是不丟不頂!自己能做到不丟不頂,則對手不是丟就是頂!對手頂則折之,丟則打之,我力量的剛柔取決於對手的丟頂!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說的是用不丟不頂的勁來做到我順人背!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說得就是太極拳的快慢問題。有很多人都在問這個問題!為什麼不是越快越好呢?當然如果有人能打出聖鬥士的光速拳或者只是馬赫拳,當然沒必要練習太極拳了!在速度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一味追求速度反而要吃虧!在實戰中尤其是在較量摔法和拿法時,更要用到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這幾個字!雙方追求的都是得機得勢,爭取做到我順人背,而不是以速度取勝!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說得就是無論怎麼變都不要偏離本文的思想。理唯一貫這個說法非常重要!能夠揭秘魔術的人都是把握住了一貫的理!當然只明白了理還不夠,還需要勤學苦練!就像揭秘劉謙魔術的人一樣,雖然知道是怎麼變的,但都要承認自己沒有劉謙的手快!

「由招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這說的是太極拳的三層功夫,與分虛實、不分、再分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一定要持之以恆!水到渠成,什麼事情都這樣!

「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

這說的是站樁與行拳的要領,這個要領要貫穿在練拳的始終!

「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此處是本文最精要的地方,讀懂了這句話太極拳就明白了一半,沒讀懂就是門外漢!其實這兩句是省略了四個字,洪均生老師補的非常明確:左腳重則左手虛,右腳重則右手杳。此處就是解釋後面的「雙重」的,太極拳沒有練好都是沒有擺脫雙重!雙重這個概念也是爭論了好久,有很多人都說雙重是兩條腿分的力量是一樣的就是雙重,而且還給出了解決方案:兩腳力量三七開或四六開:)這種說法是錯誤的!雙重指的是同(左或右)側的手、腳都是實的,另一側一定是虛的!不信的朋友可以試一下,這種狀態只要一個很小的外力就可以把你推倒!為什麼站樁時人很穩定呢?那是因為站樁時雙手都是虛的!這種狀態叫做雙沉而不是雙重!解釋清楚了雙重就可以解釋清楚摔法:摔法就是想盡辦法讓對手雙重,同時避免自己雙重!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可以有兩種解釋:一是說自己,無論要高還是要低都要出於對手的意料;二是說太極八法中的採法(上下勁),如果向上拿對手一定要到他上不去的高度,向下拿對手一定要到他下不去的高度,這樣才能拿住他!

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說得是進退一定要果斷!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

這說的是太極拳的最高境界,這才是入了道!太極拳練到最後就是無招:挨著何處何處擊,我亦不知玄中玄!這不是胡說,而是有科學道理的!通常我們判斷對手的招法用的是眼睛,但這不可靠!再上一個層次是用身體的感覺:第一層是骨感,這一層主要是用來反擒拿的,筋骨被拿到就可以自動反擊而不需要考慮;第二層是皮感:對方的拳腳一貼到皮肉就會自然躲閃,不需要用眼睛去判斷;第三層是毫感:這是最高境界!通過毫毛來感知對手的招數,對手還沒有碰到我,就可以用本能將對手打敗!

「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太極拳練到了毫感,也就是最高境界,自然是無敵!楊露禪、孫祿堂都證明了這一點!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斯技指的就是武術,雖然招術有區別,但大部分都是有力打無力,手快的打手慢的,這都是自然規律啊,並不是學武術才能做到的!但是一個老頭打一群年輕人(歷史有據可查,在此就不舉例了),顯然不是靠力量和速度能做到的!

「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這一段比較長,但文字比較淺顯易懂!這些道理有了前面的鋪墊,大家理解起來就不難了,需要強調的只有兩點:

一是雙重:除了上面說的雙重,還有一個形意雙重。這是一個更為關鍵的問題!你比如說擒拿,後手拿住對手的腕關節,前手拿住對手的肘關節。如果你用力地去拿肘或者拿腕,用我講的反擒拿很容易破解,這就是形意雙重!如果說你外表給人的感覺是前手用力地拿對手的肘,而實際上是後手用力拿對手的腕,對手就會搞不清那個關節受力更大,就不容易反拿!如果再高明一些,可以用勁路拿住對手的肩或者乾脆捏住對手胳膊上的穴位,對手就更難辦了!這才是中國功夫的精髓!

二是捨己從人,捨己從人這四個字被後人誤解得很厲害!老師說:太極拳名曰捨己從人,實則以我為主!捨己從人的理論是很高的,它說的是在力量速度與對手相當或明顯不及對手時的打法!也就是說太極拳追求的是以弱勝強的!如果明顯的我強敵弱,打人打孩子還要捨己從人嗎?這個道理大家一定要搞清楚!

捨己從人就是我前面說的順著勁走!但是捨己從人是要有一個限度的,後人總結了一下:我守我疆,莫要失界!一失界魂飛魄散!那麼界在哪呢?界就是雙重,雙重了就失界了,沒雙重就沒失界!為什麼呢?因為雙重了就會被人摔倒,一旦摔倒了補上去的那一拳或一腳是非常重的!因為訓練有素的人在摔法後面一定有拳或腳的招術,什麼落地金交剪、兔子蹬鷹很有可能都來不及!


推薦閱讀:

問心集(2017練習)
練習武當太乙游龍拳要點,及常見錯誤
怎麼樣練習太極樁功
自從練習這組動作,男朋友越來越喜歡我了呢!
古詩文練習題(一)

TAG:學習 | 練習 | 理論 | 太極拳 | 指導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