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懂教育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被稱為世界文明古國。世界文明古國曾經有過四個,其中三個相繼滅絕,唯有中國獨存於世,這是為什麼?因為中國人懂得教育。實在講,中國因為有傳統教育的深厚依託,才得以延續數千年的國脈,一路平安走到今天。

  中國傳統教育最注重四個字——孝親尊師,這是對人的終身教育。這個教育從哪裡開始?從胎教開始。五千年前中國人就懂得胎教,這在世界上是很稀有的。什麼時候開始教育小孩?在母親懷孕的時候。母親懷孕時,眼不看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傲言,她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德行。為什麼?她的喜怒哀樂會產生不同的生理激素,會直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小孩出生之後誰最先教他?媽媽。媽媽不離棄嬰兒,嬰兒離不開媽媽,這種母子間的親情是人類的天性,所謂「母子連心」。尤其是三歲之前的孩子,不能離開母親的懷抱,不能離開母親的視線,母親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母親的言行舉止應當 合乎規矩。規矩是什麼?是《弟子規》。《弟子規》不僅用來規範小朋友,更需要母親身體力行給孩子做出表率。我們看到嬰兒出生後,他會用眼睛觀察,用耳朵傾聽,這就是在學習。等到他到三歲的時候,已經學習了一千天。這一千天的時間不算長,但是作用非常大,根深蒂固,是真正的紮根教育,如果這一千天的根紮好了,一生都不會動搖。就是說,不要輕看三歲之前的孩子,其實他懂事,他有辨別是非、邪正、善惡的能力。為什麼?他的媽媽給他做出了表率。中國古諺云:「三歲看八十。」這句話很有道理。因為三歲之前的教育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終身命運,因此教育必須從胎教開始,這是人生成敗得失的起跑線。

  中國世世代代賢人輩出,佔人口總數的比例很大,構建了中華民族數千年和睦相處的太平盛世。中國在歷史上動亂的次數很少,時間很短,繁榮安定的時間很長,外國研究中國歷史的人都非常讚歎。歐洲的學者們研究中國歷史,曾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中國能夠達到幾千年的長治久安?最後一致肯定,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

  中國古時候家有家道,家道是什麼?祖祖輩輩所重視的倫理道德,以四維八德來說,合起來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十二個字家家都要學。可能有的人家特別重孝,有的人家特別重義,有的人家特別重仁,故其後代承傳重點略有不同,但世世代代都依靠這十二個字來保持家風不墜。中國人慎終追遠,注重世代傳承,不冀一己、一事、一時之成功,而求建樹於永恆,所以,長輩對後人必定會認真地去進行道統教育,讓他們能夠承傳祖德,光大門楣。中國有句古話「教婦初來,教子嬰孩」,意思是媳婦一進門,長輩就要向她傳授家道門風,讓她做一個合格的母親:對孩子的家庭教育要在很小的 時候就進行,兒女一旦長大養成習氣,就不好教了。這是中國過去的教育思想,跟外國人的觀念不一樣,是非常好的教育哲學,所謂「習慣成自然,少成若天性」,一個人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早期教育,孟夫子是一個成功的範例。孟夫子出生的時候,孔夫子已經過世了,但他很有緣分,有機會看到孔子的書。諸位要知道,這個緣分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那時的書籍不像現在這麼容易得到,隨便到書店裡去就可以買。那時沒有筆沒有紙,文字是用刀刻在竹簡上,然後用繩索一片一片地串起來,你看那時做一部書是多麼困難!因為數量太少,真正稀有難逢。所以,孟子有緣得到孔子的著述,分量當然不會很多,只有幾種,可是孟子很得受用。他之所以能得受用,是他的早期教育好。諸位都知道孟母三遷的故事吧?孟母最初住的地方靠近墓地,孟子小時候看到人家上墳,覺得很好玩,他就跟著去學上墳;他母親一看,這可不行,得趕緊搬一個地方。可是新搬的地方靠近市場,市場裡面有人殺豬,孟子看了之後很感興趣,就模仿著做殺豬的遊戲;孟母一看,壞事,還得趕緊再搬一次家。第三次搬家,搬到一個靠近私塾的地方,孟子就去學讀書;孟母一看,這個地方不錯,就長年住了下來。從此孟子埋頭苦學詩書禮樂和孔子的典籍,後來終於成了聖人。孟母三遷的故事啟示後人:教育的根在家庭,合格的母親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證。諸位還可以在中國典籍裡看到,孔子是母親教出來的,孟子也是母親教出來的,文王的父親王季是太姜教出來的,文王是太妊教出來的,武王、周公是太姒教出來的;所以,做為中國母親,自古以來在家庭教育中有著尊崇的地位,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現在做母親的人,如果能把《弟子規》落實在家庭教育之中,那就是落實了聖人的教育,這樣人家的子女,必然是忠臣、孝子、聖賢、明君。

  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很有哲理。『無後為大』並不是說只要能生個兒子,就算有後。它更深層的含義是,有了兒子要把他教育好,要使自己的家業、家風、家道能夠承傳下去。如果生了許多兒女,個個都是敗家子,做出很多禍國殃民的事來,辱沒門楣,那麼有這樣的兒女反倒不如沒有,這才是真正的無後。所以,古人的教育,在孩子六、七歲起就開始嚴加管教。誰去教呢?老師,不是父母。父母沒有辦法再教兒女,因為關係太親近了,學問也不夠了,父母講話他不一定聽,所以要送給老師去教。從前兒童七歲起,跟老師一道生活,跟同學住在一起,一個月放假回家一次。老師不是父母,他怕,他不敢不聽。教他什麼呢?完全是生活教育,教他怎樣奉侍老師、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教這些。

  中國古代家教的文獻有幾百種,在《四庫》裡面都能看到,而《弟子規》則是中國家教的集大成,它薈萃了古代家教的精華。當你讀這一本書的時候,等於把中國幾千年的家教書統統都讀遍了,這難能可貴。《弟子規》教什麼?它的綱領是《論語》裡的一句話:「入則孝,出則弟」,它以孝悌為根本,然後再教謹、信、愛眾、親仁,最後是學文。

  孝是什麼?孝就是與家人處好關係,跟父母、夫妻、兄弟、姊妹處好關係。悌是什麼?悌是與外面的人處好關係,一個人在社會上有領導、被領導、同事、同學、朋友、親戚、鄰鄰鄉黨等等,與他們所有的人處好關係,這叫悌。古諺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孝悌就是人和,人和就天下太平。中國古人很少講國家,開口都講天下,你看那個心量多大!心量一拓開,自私自利的心就沒有了,起心動念總喜歡幫助別人,成就別人,時時刻刻都做好樣子,這就對了,這就是孝悌。所以,諸位不要把這個詞的意思想得那麼狹窄,否則就錯會了孝悌的涵義。

  中國古人很重視從小就培養孩子大公無私的品德,因為從前是大家庭,人們聚族而居,不能有私心,否則就會喪失整個家族的凝聚力和抗風險能力,造成家破人亡的嚴重後果。過去,一個大家庭往往有三百左右的成員,個人起心動念必須要顧及全家全族的利益,而不能只想著自己。家就像一個微縮的社會,所以能治家者必能治國。《大學》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說明了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宗族、國家乃至全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連,治國的本事是在治家當中歷練出來的。

  中國幾千年來能夠長治久安,關鍵不是在制度上,而在於人的素質。中國古代,知識分子作為社會的主流,叫做士大夫。古代四民——士、農、工、商,排在第一位的是士,是讀書人。從前讀書人基本上都能夠做到心是孝悌忠信、身是禮義廉恥、行是仁愛和平。雖然並非所有的讀書人都能圓滿達到這個標準,但距離這個標準不會太遠,總是希望一生盡量接近這個標準。過去讀書人志在聖賢,功名利祿是附帶的,不是他主求的,這就是中國傳統教育的特質。所以,無論什麼制度,只要人的素質好,有道德、有教養,就能做出好事;反之,如果人的素質很差,把倫常道德拋棄了,那麼再好的制度也會出毛病。從前,末代帝王違背孝悌忠信,違背禮義廉恥,這個朝代馬上就會被別人取而代之。如果這個帝王不離開倫理、道德,他就能一代一代傳下去。中國老百姓是很有耐心的,對國君小的過失能夠容忍,不會輕易犯上作亂,除非是做得太不像話、太嚴重,才會引起革命,才會造反,把你推翻。所以,一個朝代能否長治久安,癥結在什麼地方?在傳統教育。

  中國傳統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麼?是倫理。倫理教育的核心是什麼?是一個「愛」字。五倫之一是父子有親,這個親是人的天性,是本性,是性德,只要不被污染你就行,你就親愛。你在家是父親,你就要慈愛你的子女,慈愛你的家庭,這是你的職責;你是兒女,你的義務是要孝養你的雙親,為父母養老送終。第二是君臣有義,義是通過教育把愛提升到君臣的層面,它體現了君臣之間的義務和親愛。做國君的要勵精圖治,愛護自己的子民;做臣子的要忠心事主,忠於職守。第三是夫婦有別,「別」,不是身分和地位的懸殊,而是家庭分工不同。過去,丈夫承擔著家庭經濟的責任,他要創造財富,來保障家人的生活來源。除此之外,家庭中還有一項最重要的職責,那就是教育兒女。中國古人對於兒女的教育十分謹慎,這項任務不能交給別人,必須由母親親自負責。丈夫和妻子有這種職責上的差別,所以做丈夫的要做到有恩、有義、有情;而做妻子的,因為她承擔著教育兒女的職責,就要求她具有良好的道德風範,能夠言傳身教,起到相夫教子的作用。這樣合理明確的家庭分工,保持了夫婦間的恩愛,穩定了家庭的結構,真正達到夫義婦德、和諧美滿的目的。然後,再通過教育把這種親愛擴展到兄弟、朋友的層面,這就是五倫的另兩個方面——「長幼有序」和「朋友有信」。

  五倫中父子、夫婦、君臣、兄弟、朋友,這種關係是天然的,不是人為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發明出來的,是本來存在的,是大自然的法則,是天地運行的秩序,故稱之為道;與道相應的思想言行,稱之為德。道德的原點是父子有親,這是天倫,沒有任何附加條件。懂得教育的原點,才能懂得中國五千年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自性性德的發揚光大。

  從黃帝到孔子二千五百年,從孔子到我們現在又是二千五百年,五千年來貫穿中國的道統是什麼?是儒家的倫理道德教育,表現在日常生活中稱之為禮。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禮要是沒有了,儒就沒有了;儒要是沒有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就斷了。仁、義、禮、智、信稱為五常,五常擴展到社會就變成八德。八德在中國有兩個說法,裡面有四個重複的,除掉重複的,有十二個綱目,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儒家的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教學的綱領。

  在中國古人看來,學校辦得再多,教學科目再高深,如果不落實「禮」,不將「禮」運用在日常生活規範中,這種學問就沒有任何價值。中國傳統教育的這一特色,在古禮上表現得特別明顯。孩子二十歲行冠禮時,他的平輩要送給他一個字,從此他的朋友、兄弟姊妹、祖父母、叔叔伯伯,都要稱他的字,表示對他的尊重和鼓勵。只有他的父母、還有他的老師可以一生稱他的名,這就表明,老師的恩德和父母的恩德是同等的。在喪禮中,父母去世要守喪三年,老師去世雖然不用穿孝服,但也要心喪三年,要在心裡感念老師栽培的恩德,時時記起老師的教誨。古代,皇帝接見群臣,是面南背北行君臣之禮,但他在接見自己老師的時候,不以君臣之禮相見,而是以主賓之禮,就是皇帝站在東面,老師站在西面,這樣來表達對老師的尊重。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老師的地位之高,人們是何等地尊師重教!

  中國古人從小就教小孩親近聖賢,讓他們讀聖賢書。聖賢書裡面最重要的是經與史。經長德行、長學問,史長見識、長才幹。一個人通曉經史,德才兼備,當他遇到困難的時候,有聖賢教誨引導,有歷史經驗借鑒,就很容易解決一切問題。所以,經與史從小就要學好。《三字經》作為童蒙教材,可以說是中國傳統教育的典範,它內容豐富,包羅萬象,天文、地理、歷史、德育無不涉及。地理要熟讀,為什麼?讀地理會愛自己的國土,如果對它一無所知,愛心生不起來。多讀歷史,會愛自己的族群,愛自己的國家。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歷史,家庭歷史就是家譜,世世代代的根本。一個人因為愛家,就會常常想到要多做好事,榮宗耀祖,這不僅自己光榮,祖宗也有面子,父母也被社會大眾所尊敬。古人之所以有正確的人生方向、有遠大的目標,經與史的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現在一般人對這兩門學問疏忽了,這個疏忽虧吃大了,做人失去了方向,一生沒有幸福,生活在煩惱痛苦的世界。

  《學記》是我國古時候的教育科學,經考證,這個文獻最晚應在漢朝時完成,其中體現了夏商周三代學術界的教育理念和哲學思想。《學記》給我們解釋了教育宗旨,指出每個人到這個世間都有一定的職責。在家庭社會上你是什麼身分、什麼地位,這叫倫;你應當要做的事就是義。譬如父慈子孝,你在家是父親,你就要慈愛,愛你的子女,愛你的家庭,這是你的職責;你是兒女,你的義務是要孝養父母。又譬如兄友弟恭,身分是哥哥的,就要友愛弟妹;身分是弟弟的,要尊敬自己的兄長……古人對於這些非常重視,如果有誰逾越了這個範疇,那就是違背了做人的根本,違背了倫理和道義。《禮記·大學》所表述的教育理念,是中國教育哲學的大根大本,其中的三綱八目是老祖宗傳下來教學總綱,所謂「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三句是儒家教學的總綱。「明明德」三個字,說明了「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我們學什麼?沒有別的,就是學「明德」。「新民」,現在的字義是「親民」,但是古人註解為「新民」,親民、新民意思都好。新是什麼?新是進步,所謂日新又新,年年進步、月月進步、天天進步,向什麼地方進步?向明德進步。「止於至善」,至善是性德,是教學目標,五千年沒有變。從什麼地方下手?從八個綱目下手。譬如格物,佛法裡面講就是斷煩惱,破煩惱障、破所知障,這樣明德才能顯現出來。明德是人人本具,個個相同的。為什麼會有差別?因為有障礙,業障薄的人就顯得聰明,業障深的人就顯得愚昧,道理在此地。所以,儒家的教育首先要把煩惱除掉,教你「明明德」,讓你恢復本來的面目。

  教育的內容,就孔子教學四科:德行、言語、政事、文學,這些內容歸納起來不外乎三樁事情。頭一個「人倫」,人與人的關係。五倫是道,隨順五倫是德,道德是根本。所以夫子教學的頭一個科目是德行,比什麼都重要!你的德行建立了,跟大自然的法則就相應,就能隨順大自然,這就是行道。人與人的關係、人 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這三個關係你搞清楚,才能夠沒有對立,沒有矛盾,和睦相處,天下太平!這是教育的大根大本,其它的是細節。像一棵樹一樣,這是根本,其餘是枝葉,只要把根本搞好,枝葉一定繁茂,花果一定豐碩。所以,中國古代教育的頭等大事是德行,著重於道德的培養。道德與因果的關係密切,善因感善果,惡因有惡報,因果通三世,覺悟的人都知道。因果的道理很深,人要是真正明瞭因果的道理,起心動念自然就會收斂,絕對不敢有邪思邪行。所以,中國古代教育的硬體設施,每一家都設祠堂,祠堂教倫理、教孝悌;每一縣都設孔廟,孔廟教道德;每一座城市都有城隍廟,城隍廟教因果;三者相輔相成,構成立體化教育模式。中國人特別重視祭祀祖先,近年來政府還特地將清明節定為國家法定節日,這不是迷信而是教育。在祭祀祖先的過程中,人們要追思祖宗的德行,歌頌他對家庭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和犧牲,看看有哪些德行值得我們效法和繼承。因此,祭祖實際上是一個慎終追遠、進行傳統道德教育的儀式。中國傳統教育寶貴,祖宗千萬年智慧和經驗的結晶,這些智慧和經驗是永恆的真理,光徹寰宇,超越時空,經得起十方三世的考驗。

  《三字經》這本書大家都曉得是教童蒙的,裡面內容是什麼?是中國傳統教學的綱要。先讓小朋友念熟、背熟,以後就會發覺一生所學都出不了這個範疇。這種教學的方法,在佛門裡面、在中國五千年傳統教育裡面都不例外。這跟外國的教育確實不相同,外國教育沒有這種理念。中國童蒙教育,小朋友五、六歲上私塾,現在叫上幼兒園,念什麼?念《三字經》。《三字經》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說了什麼?說了最深的道理。什麼人能夠做到這句話?大聖人,在佛法裡面講只有佛陀才能做到。人性本善,一開學馬上就教給你,你一生所學就是這個目標,就是這個方向。你如果能夠證得性本善,那就叫成佛。

  《弟子規》是做人的規矩、處世的規矩、待人接物的規矩,是止惡向善的基本戒條。雖然它總共只有三百六十句,但細細地觀察,它講了多少事情?一百一十三樁事情。文字不多,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如果我們人人都遵守,就一定能夠國泰民安,世界和平。《弟子規》的內容,如果與《十善業道經》去對比一下,就會發現十之七、八都是相同的意思。如果你能把《弟子規》做到,十善業你就可以打七、八十分,有這七、八十分作為基礎,再繼續努力一點就可以拿到滿分。這樁事情,我們在廬江湯池做的實驗,證明人民是可以教得好的,而且人民是非常好教的,不難!問題在哪裡?沒有人教。

  中國古代,政治是為教育服務的,國家把國民教育當作頭等大事來做,這個不能不知道,知道了才會由衷地讚歎中國人的智慧,覺得中國人確實了不起。《禮記·學記》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一個國家建立政權,領導人民,把什麼放在第一位?教學。古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政權一建立,馬上就展開教學。教學上了軌道,國家政權就會非常穩固,就能長治久安;要是疏忽了教學,國家政權就不穩定,社會就容易動亂,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懂得教育,落實教育,在教育上收到良好成果的是中國人,中國人重視教育至少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的教育,孔子創建了私人教學的典範,而國家正式制訂教學的政策,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我們在史籍裡可以看到,距離我們四千五百年前的堯舜時代,國家已經正式設立了教學機構,堯舜命令契為司徒,司徒就是國家主管教育的長官。教育的內容是什麼?倫理、道德。中國人重視這個,其他的像科學、技術、藝術,都放在其次。換句話說,中國的教育首先是教你做個好人,做個善人,這是中國教育的特色。它的核心內容概括起來講,就是倫理、道德、因果學說,到漢朝以後再加上佛教。佛教是古代帝王從西域請來的,佛教傳到中國後,一比較交流,發現佛教跟中國本土文化完全相應,沒有絲毫的牴觸,因此中國人能夠接受。佛教最初傳到中國是漢明帝永平十年,皇帝封兩位來華的西域法師為國師,可見國家對佛教的倚重。當時,傳統教育是由宰相來管,宰相底下有個禮部(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禮部尚書就是國家的教育部長。而佛陀教育則是皇帝親自負責,所以佛陀教育的推動力度超過了中國本土文化,在全國能很快的開展,皇帝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樣一來,中國傳統文化就有了三個根,儒釋道。儒家講孝悌忠信,道家講因果報應,佛家講「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佛家的前面兩句跟儒相應,後面兩句跟道相應,儒釋道三家,並行不悖,三根同源,共同構築起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長期以來共同教化和造福中華子民。英國湯恩比博士讚歎中國古人心量大,沒有嫉妒、沒有排斥,能夠包容異族文化,就是指佛教。佛教的傳入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的本土文明,影響和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程。

  英國大哲學家湯恩比博士曾經提出兩個命題,我把它節錄下來。第一個命題,二十一世紀,只有宗教能拯救世界。他所說的宗教有四個,中國的儒、釋、道加上西方的基督教,其中儒、釋、道作為重點講得最多。由此可見,他對於中國文化是多麼推崇!第二個命題,誰是地球的繼承者?他說是中國人。中國人自秦以 來就統一,雖然改朝換代多少次,始終維持著大一統,其中有大道理在,值得深思。中國人可以說得天獨厚,好像老天爺特別眷顧這個族群,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是有道理的,因為這個族群有善根,這個族群世世代代有好的教育。我們看,全世界許多國家或族群,有幾個講孝悌忠信的?有幾個講禮義廉恥的?有幾個講仁愛和平的?找遍全世界,只有中國。

  現在外國人都在學習孔子,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使我們受到了很大的觸動,外國人都說好,我們自己是否也應該回過頭來重新審視?我們一定要有堅強的信心:相信在21世紀唯有中華傳統文化和大乘佛法才能夠拯救世界。

  (節錄自 淨空老和尚講演集)


推薦閱讀:

中國女人找老外男友?聽聽有經歷的女生怎麼說(圖)
靠背椅:像筷子與大米那樣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
中國的禮治與西方的法治
人一生要知道的中國藝術(五十五) 宋徽宗趙佶
中國古代文學史題庫(四)

TAG:教育 | 中國 | 中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