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診室內的悄悄話(1)
第一章 月經篇第一節 青春期和月經的基本常識 女性的一生要經歷生長、發育、衰老等階段,從生理特點來劃分,可分為嬰兒期、兒童期、青春期、生育期、圍絕經期、老年期等六個時期。若有身體不適,一般都是到青春期前後,才到婦科就診,故本書所談的也就從青春期開始。一.什麼是女性的青春期?女性在青春期生理上有哪些變化? 女性的青春期是從幼童期發展到成年期的一個過渡階段,也是體質、智力、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青春期是一個漸進的生理演變過程,一般以月經開始來潮為標誌,到生殖器官逐漸發育成熟,這一階段就叫青春期。青春期開始的時間,因遺傳、地域、氣候、營養等因素的影響,各個人是有所差異的,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為10~19歲。這一時期女性由於神經系統的影響,腦垂體帶動著與生長發育有關的激素,特別是性激素,作用於女性的機體,引起生理上發生巨大的的變化,現簡要述說於下: 1.身體發育明顯加快: 青春期,少女的下肢骨迅速生長,身高每年可增長5~7㎝;身體內臟器官和肌肉迅速發育,體重每年可增加5~6㎏;心肌加厚,血壓、脈搏増強;肺活量増大、骨骺開始骨化等等,身體明顯加快發育成長,身體素質(包括速度、耐力、靈活性等等)大為提高。 2.生殖器官進一步發育成熟: 隨著卵巢的發育,激素的產生,作為女性的第一性徵發生明顯變化。外生殖器官從幼稚型向成年型過渡,陰阜隆起,陰毛開始出現,大陰唇變肥厚,小陰唇變大且有色素沉著。內生殖器官也發生很大變化,陰道長度和寬度均増加,陰道粘膜増厚且軟化,陰道上皮層加厚,由於陰道桿菌分解糖原的關係,陰道呈酸性環境;子宮體明顯増大,輸卵管變粗,卵巢變為扁卵圓形,皮質內有不同發育階段的卵泡。生殖系統的生理功能雖未十分完善,但已有初步生育能力。 3.第二性徵明顯顯露: 所謂第二性徵就是區別於男性所特有的外在的第二徵象。少女進入青春期後,音調變高,乳房隆起而且逐漸豐滿,出現陰毛和腋毛,陰毛呈倒三角形分布,骨盆的橫徑發育大於前後徑,胸、背部的皮下脂肪増多,頭髮、皮膚柔潤、光澤,顯出花季少女柔美的動人的體態。 4.月經來潮: 第一次月經來潮稱為初潮,它是青春期開始的重要標誌,也是女性生殖器官開始成熟的信號。月經是雌激素周期性的變化所產生的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經過2~4年建立有規律性、周期性的排卵後,月經就逐漸走向正常。 5.心理行為發生變化: 主要是與性有關的心理活動有較大變化,對性有關的問題發生興趣,愛看愛情小說,愛跟同伴談論某些公眾人物的緋聞逸事,隨年齡増加對異性有好感,甚至產生愛慕,還可發生一時性的性衝動。此時,自我獨立意識増強,智力有很大發展,好奇心重,模仿性強,求知慾望強烈,由於判斷能力尚未成熟易受社會的不良影響。 總之,少女的青春期是身體形態、生理、心理都發生巨大變化的關鍵時刻,企望把子女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求的優秀人才,必須認真做好青春期的保健工作。二.什麼叫月經?怎樣的月經屬於正常? 所謂月經是女性在一定年齡階段內,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排血(含有血液、子宮內膜碎片、宮頸粘液或白帶等)現象。每月一次,經常不變,信而有期,故中醫又稱為月水、月汛。月經是女性成熟的主要標誌,也是女性身體健康的主要標尺。 怎樣的月經屬於正常呢?一般可從下列幾方面作出判斷: 1.月經初潮年齡:少女第一次月經來潮稱為初潮。初潮年齡一般在13~14歲左右,但常可因地域、氣候、習俗、種族、營養等等而異,最遲不能超過18歲。近幾年,月經初潮年齡有提前的趨勢。 2.周期: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稱為一周期,一般28天左右,差前錯後不超過7天,即28±7天為正常。 3.經期:每次月經來潮至經凈的時間,一般以3—7天為正常。 4.經量:第一天稍少,第二、三天較多,以後逐漸少,總量約為30—50毫升。 5.經色:多為暗紅,開始較淺,逐漸加深,最後成淡紅。 6.經質:不稀不稠,不凝固,無血塊,無特殊臭氣。 7.絕經期:指在一定年齡階段內月經自然斷絕。婦女一般在45—55歲之間(平均50歲左右)月經自然絕止,若絕經過早或過遲,應當審因查病。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月經現象,如中醫典籍所說的並月(二個月來潮一次)、居經或季經(三個月一潮)、避年(一年月經一行的)、暗經(終生月經不潮,又能懷孕者)等等,現代醫學認為這些現象是內分泌功能紊亂引起的,應當審因查病。三. 月經是怎樣產生的? 《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充分說明腎氣的盛衰,天癸的至竭,沖任二脈的通盛虛衰,是月經潮止的關鍵所在。 現代醫學認為:月經的產生是人體的下丘腦、垂體、卵巢和子宮,在中樞神經的影響下,這些器官相互作用的結果。在下丘腦的作用下,垂體分泌促卵泡激素和促黃體生成素,刺激卵巢的卵泡發育成熟,在成熟的過程中產生較多的雌激素,使子宮內膜逐漸増厚和血管腺體增多,此時的內膜為增殖期子宮內膜。雌激素在排卵前1—2天達到高峰,抑制了下丘腦和垂體,使促卵泡激素減少,而促黃體生成激素突然増高,引起排卵。卵子排出後,卵泡變成黃體,分泌雌、孕激素,使子宮內膜進一步増厚,血管更為豐富,腺體更為増多,此時的內膜為分泌期子宮內膜。若無受孕,則在排卵後9—10天黃體萎縮,雌、孕激素突然下降,由於缺乏激素的支持,子宮內膜血管發生壞死和脫落,隨之出現陰道出血而成為月經。每次月經期開始則標誌上一周期月經的結束,女性月經就是這樣周而復始地每月循環。四. 月經期身體有哪些反應? 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並無什麼特殊癥狀。月經期間可以正常地學習、工作和生活。但是月經來潮引起身體的某些變化,諸如:大腦皮層興奮性下降,激素水平波動,全身免疫力降低,經期盆腔內器官充血等。有一部分婦女適應不了這種變化,產生情緒低落、易激動、頭疼、失眠;有的可能出現噁心、嘔吐、便秘、腹瀉以及鼻粘膜出血;有的下腹部和腰骶部輕度酸痛和下墜感;有的可出現尿頻、尿急;有的乳房脹大、脹痛、觸痛等等。上述癥狀一般並不嚴重,通常又發生在經潮的第一、二天內,經凈後就緩解了,因此,不必過於緊張害怕。當然,若是癥狀較為嚴重,應看醫生進行必要的檢查治療。五. 為什麼少女初潮後月經又數月不來? 月經初潮是青春期開始的重要標誌,表明卵巢所分泌的雌激素足以使子宮內膜増殖,在雌激素達到一定水平,並且有明顯波動時,引起子宮內膜脫落,即月經來潮。但是此時少女全身發育尚未完善,卵巢功能尚未健全,對腦垂體的促性腺激素反應能力差,因此,初潮後月經周期也不十分規則,往往初潮後又停止幾個月或半年才再來月經;同時,一般早期月經都是無排卵月經。大約初潮後2~4年,隨著少女身體和卵巢發育成熟,建立有規律性、周期性的排卵機制,月經就逐步正常。六.怎樣做好月經期的衛生保健工作? 月經期間,祖國醫學認為血海由滿而溢,子門正開,血室空虛,邪氣易侵;氣血失調,情緒易動,免疫力下降,若調攝不當則疾病叢生。因此,做好經期衛生保健就顯得十分重要。 (1)保持陰部清潔:月經期間由於子宮內膜脫落,子宮內壁有創面,宮頸口松、擴張,若細菌侵入極易引起感染,發生盆腔炎症。因此,提倡使用質軟、易吸水並經嚴格消毒的月經墊;每晚可用溫水清洗外陰,也可淋浴,不宜盆浴或坐浴或游泳。 (2)避免過度勞累:月經期雖可照常工作,但應避免重體力勞動和激烈體育運動,因月經期間體力下降,重體力勞動和激烈體育運動,可引起經量増多或經期延長。 (3)注意心理衛生:月經是在大腦神經中樞控制下進行的,情緒過於緊張,精神壓力過大,或過於興奮壓抑,都將使月經引起紊亂。因此,要心情舒暢,避免情志損傷,及時化解矛盾,消除緊張情緒。 (4)飲食起居衛生:經期機體抵抗力下降,應適當注意保暖,不宜當風感寒,冒雨涉水,或冷水浴,以免引起卵巢功能紊亂而致月經過多;不宜過食寒涼、過酸或過熱等強烈刺激性食品。中醫學認為寒涼之品可使血得寒凝滯,酸性之品可使血澀而不暢,熱性之品可使燥熱內生,熱擾血分,引起經血妄行。隨著經血的排出,血液中的鐵離子也隨著丟失,故在經凈後補充富含鐵劑的食品是十分必要的。除了多進食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魚、雞鴨肉、豬瘦肉、牛奶等食品外,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也不可缺少。 (5)經期一定要嚴禁性生活:一些新婚夫婦,往往憑一時衝動,在月經期間不顧後果過性生活,不幸患了這樣或那樣疾病,才感到懊悔莫及。為什麼如此強調要嚴禁性生活呢,因為月經期間,婦女由於子宮內膜脫落,子宮的內壁就有創面,子宮頸口鬆弛擴張,陰道內往往有積血,月經血又是細菌繁殖的培養基,再加上全身抵抗力下降,一旦致病菌侵入,很容易受感染而發生生殖器官各種炎症性疾病,諸如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盆腔炎等,導致輸卵管阻塞、無法孕育。特別應指出的:月經期間過性生活,可能使子宮內膜碎片隨著經血逆行,經輸卵管進入盆腔,種植於卵巢或盆腔其它部位,導致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每逢月經來潮都要經歷一次疼痛的折磨,且一次比一次嚴重,甚至引起卵巢病變或輸卵管阻塞。七.月經周期是否可以推遲或提前? 每年中、高考來臨時,常有母親帶著女兒來到診室,要求醫生開藥,讓月經來潮的日期推遲或提前,避開考試日期。在目前「一考定終身」的教育體制下,作為母親這種焦急心情是完全可理解的。月經按時來潮是子宮內膜周期性脫落的結果,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功能正常的表現。如果採用藥物來改變月經周期,實際上是對正常的生理活動一種干擾。臨床最常用的藥物是性激素類葯,稍有不慎,內分泌功能受到破壞,卵巢和子宮內膜都受到影響,可能導致今後月經紊亂。在一般情況下,不提倡調整月經周期,確因特殊需要非調整不可的,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作主張亂用藥。八.什麼叫性早熟?是否可以治癒? 古語云︰「可憐天下父母心」。有的母親急急急忙忙跑到診室,提出:「女兒不滿十歲已經來月經,是不是性早熟,有辦法治癒嗎」?焦急的心情令人難忘。 所謂女孩性早熟,系指性成熟的開始年齡顯著提前,臨床上將女孩8歲以前出現第二性徵,如乳房發育或10歲前月經來潮,就診斷為性早熟。女孩性早熟的病因大約分為兩類即:由於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提早激活所致的性早熟,稱為真性性早熟;另一類是促使性徵提前發育的雌激素並非由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活動,而是來自其它途徑,稱為假性性早熟。 一發現女孩有性早熟的懷疑,應當帶孩子到醫院就診,詳細告訴病史,如發病前後是否患其它重大疾病,是否誤服過內分泌藥物或含有激素的食品等等。醫師為了查明病因,作出明確診斷,必然會作各種檢查,例如(1)體格檢查:體高、體重超出同齡兒童多少?第二性徵的發育如何?還會重點查一查卵巢是否腫瘤。(2)影像學檢查:頭部鞍區作CT 或MRI以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的腫瘤及其它異常;盆腔和腎上腺作B超檢查進一步排除腫瘤。(3)骨齡檢查:骨齡跟實際年齡是否相符或超前?(4)內分泌檢查:主要了解雌激素水平。必要時應進一步檢查垂體促性腺激素,或甲狀腺激素,或雄性激素等等。 女孩性早熟是能夠治療的。首先,應針對發病原因,例如因誤服內分泌葯或含有激素的食物而引起的,立即停服癥狀就可逐漸消失;其次,由於卵巢、腎上腺、神經中樞系統等部位原發的腫瘤而引起的,應立即進行手術去除腫瘤,癥狀也可逐漸消失。再次,為了抑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過早活動,促使第二性徵的發育暫停,抑制排卵和月經等等,可在醫師的指導下,定期服藥,目前常用的葯有甲孕酮或氯地孕酮等,癥狀就可逐步改善。此外,還應保持積極樂觀情緒,正確對待疾病。 女孩性早熟發生的原因是複雜的、多方面的,為了預防性早熟的發生,必須注意下列問題:(1)創造一個適宜女孩生長發育的優良環境,讓小孩遠離色情影像的影響。(2)切勿盲目地、大量地讓小孩食用滋補藥和滋補食品。諸如燕窩、雪蛤等等滋補藥品,大多含有激素或類激素,大量食用無疑是揠苗助長的辦法,極易發生性早熟不良後果。(3)切不可對孩子過於溺愛,讓孩子擇食、偏食。臨床上常發現一些小孩一味愛吃雞、鴨的脖子和翅膀,作為家長應清楚:目前市場上的雞、鴨之類,飼料中往往含有促熟劑,促熟劑注射部位在翅膀,促熟劑殘餘成分集聚在頸部。有的甚至水果、蔬菜也愛用超季節的,其實,這些果蔬大半含有催熟劑,口感雖好,若長期大量食用卻對身體有害。九.女孩已經十五歲了,至今月經尚未來潮,有希望發育長大嗎? 兒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續,是家庭未來的希望,子女發育的每一細節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在一個月明星疏的夜晚,一位多年的老朋友,帶著她的侄女來串門。她的侄女神秘兮兮地說:「我的女兒今年已經十五歲了,個子還很矮小,月經至今仍無一點動靜,連胸部都還平平的,真叫人著急呀,到底是什麼原因?這孩子有希望發育長大嗎?」 這是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我國女孩通常在十三歲以後仍無性徵發育的(主要是乳房是否發育),就應引起注意,到底是青春發育延遲呢?還是永久的性幼稚呢?應當到醫院認真檢查鑒別。一般說來青春延遲是屬於體質性的,也就是經各種檢查未發現病理性的原因,而是下丘腦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功能延遲發動所致,也就不需要什麼治療,但必須増加營養,如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水果、蔬菜等;同時,根據體質能力加強體育鍛煉,經過一段時間,一旦青春發育開始,其生長速度和各種性激素跟正常女孩子一樣。若是性幼稚引起的,應當查明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如中樞神經系統腫瘤或疾患,應當作手術或非手術治療;性腺功能低下的,應根據情況進行激素藥物治療;卵巢的功能障礙,只能用雌激素替代治療。 中醫對青春期發育延遲,認為是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導致腎氣虛損,氣血不足,應當補腎填精,養血益氣,配合血肉有情之品,可用黃芪、党參、當歸、巴戟、枸杞、熟地、白芍等先煎取葯湯,再加入雞肉或鴨肉燉,每3—5天服一次,有助於發育。十. 剛出生女嬰為啥有月經樣分泌物? 現在提倡一對夫婦生一個孩子,不管是男孩或女孩都如掌上明珠珍愛,有點異樣就跑來詢問:為啥出生剛二、三天的女嬰陰道內竟有月經樣的分泌物流出來?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是靠母體通過胎盤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等營養素的,母體的性激素也就跟著進入胎兒體內。嬰兒在出生後的數日內,由於出生前受母體的性激素的影響仍然存在,可發生乳腺腫脹,有的陰道內可流出月經樣的分泌物,幾天後隨著母體的激素影響中斷,嬰兒體內的性激素下降,也就自然消失。十一.青春期的少女怕肥胖,一味節食對嗎? 每位年青姑娘都渴望自己身材苗條,體態輕盈,美麗動人。現在有一些年青人把減肥作為時尚追求,懼怕發胖一味節食,這是錯誤的,因為年青人身體代謝旺盛,活動量大,對營養的需要量増多,節食會使熱能供不應求,影響身體發育和工作學習;節食使蛋白質攝入過少,造成負氮平衡,可使生長發育遲緩,消瘦,抵抗力下降,智力發育慢,甚至發生營養性水腫;節食使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供應不足,不僅影響發育,還可使疾病蜂起。總之,為了追求外表的漂亮,不講科學的節食,是不可取的,不僅影響發育成長,甚至影響今後婚育,為終身留下遺患。 其實,脂肪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是人體儲存能量和供給能量的重要物質,能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維持體溫,保護體內的臟器,還可改善膳食的感官性狀而引起食慾等,也就是在生命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應特別指出:脂肪是女性發育成熟的重要物質,體內脂肪要佔體重17﹪,月經才能來潮;占體重22﹪才能維持正常的月經周期。也就是說,青春期的少女要防止脂肪攝入過少,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食物多樣化,注意主副食搭配、葷素搭配、粗細搭配,以達到各種食物營養互補的最佳效果,使身體健康發育成長。 所謂肥胖症,是指身體的脂肪組織積聚過多,一般運用下面簡單公式計算即:標準體重值(公斤)=[身高(公分)—100]×0.9。如體重超過標準體重值10﹪為體重超重;超過20﹪以上為肥胖;超過30—50﹪的為中度肥胖;超過50﹪以上的為重度肥胖;超過100﹪的為病態肥胖。青春少女則使超重或肥胖一點,只要在醫師指導下做到兩點:其一,在保證合理的營養膳食的基礎上,適當控制動物脂肪、糖類食品、澱粉類食品進食量,合理地節制飲食;其二,積极參加體育文娛活動,如長跑、游泳、跳舞等,增加熱量的消耗。同時,要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經過長期的努力是可以達到減肥的目標的。一定要避免採用不適當的減肥方法,如服減肥藥,因有的副作用大,效果不佳;抽吸脂肪減肥,會影響皮膚甚至使形體不對稱;超負荷的體育運動,因少女發育尚未完成,易使身體變形。十二.青春期的少女為什麼會發生頭髮變黃和脫落? 頭髮是由角質化的上皮細胞組成的一種角質蛋白纖維,每根頭髮分為毛乾和毛根兩部分,毛根有毛囊包裹著,依靠毛細血管吸取營養,使頭髮不斷生長。人的頭髮每天大約可長0.4㎜,每一根頭髮有2~6年的壽命,不斷地新陳代謝,有專家說:一個正常人大約有10萬根左右的頭髮,每天大約有30~100根脫落,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可不必大驚小怪。尤其青春期的少女隨著卵巢的發育,性激素的產生,油脂分泌的増多,頭髮烏黑、光亮、柔順,此時的頭髮是一生中最美的。 為什麼有的少女的頭髮會變黃和脫落呢?主要有下列原因: (1)使用劣質的洗髮劑、染髮劑,或燙髮過多。劣質的洗髮水,含鹼量高,破壞皮膚脂質膜,使頭皮乾燥,頭髮枯黃、變脆。劣質的染髮材料含有間苯二胺、汞、鉛、砷等有害物質,對人體有很大傷害,易引起皮膚過敏,刺激性、接觸性皮炎,甚至損傷皮膚、毛囊,造成毛髮易脫落、嚴重的可誘發皮膚癌。過於經常燙髮,易使頭髮乾燥,縮短頭髮壽命。 (2)精神緊張壓力,用腦過度,引起神經內分泌系統的生理功能紊亂,造成頭髮大量脫落。《東周列國志》記述的:「伍子胥過昭關,一夜鬚髮白」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證明。 (3)身體多病,營養缺乏,也是原因之一,如高燒可使頭髮脫落。此外,有的女孩在暑天一回到家裡,就泡在空調房裡,長此以往,由於長期生活在空氣過於乾燥的環境,易使頭髮變枯黃和脫落。十三.有什麼辦法使身材長得高嗎? 近年來,常有身材較矮的女孩,一臉憂愁無助似的,懇求醫師給一個秘方,讓她長得高挑苗條,成為賞心悅目的漂亮女孩。事實上,只要了解體高生長的機理,也就茅塞頓開了。 1.身高的生長過程:隨著少女青春期的到來,身體迅速發育,特別是月經初潮前的2—3年身高増長突然加快,初潮前1年是生長突増的高峰期。但是,隨著卵巢的發育和雌孕激素的分泌,初潮後生長速度開始減慢,到了18—20歲左右骨骺完全閉合,身高増長停止。青春期身體各部發育時間及速度是有所不同的,一般四肢生長比軀幹早,上肢突増稍晚於下肢,身體各部突増的順序是由遠端至近端,所以在青春期的一段時間內,可出現長臂、長腿不協調的體態,但隨著軀幹的生長,各部的比例逐漸正常。 2.身高的遺傳因素:在人類世代交替中,子女總是保持父母的某些基本特徵,這種現象就是遺傳。青春期女孩身材高矮,主要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父母的體高和發育的遲早,往往對子女有很大影響,有的專家提出:根據父母的平均身高可推測孩子成年的「靶身高」,當然父母身高並不完全代表遺傳,因他們也會受後天因素的影響,發生某些變異,所以必要時還要結合祖代的身高。女孩成年的靶身高的預測公式有二:其一,女孩靶身高(㎝)=(父+母身高)÷2-6.5;其二,女孩靶身高(㎝)=(父身高×0.923+母身高)÷2。儘管是參考的指標,對關心身高的來說還是重要的。 3.身高的營養因素:營養的充足、平衡是成年能否達到或超過「靶身高」的物質基礎。從骨的化學成份來看,骨骼中含有骨膠原蛋白等有機物和鈣、磷等無機鹽,若沒有足夠的營養素身體怎能長高呢。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提高,青少年體高有很大増長,據北京、上海等十二個城市調查資料表明,自1950年到1985年7歲至18歲女孩平均體高,每十年増長2.29㎝,說明營養十分重要。生活中也不難發現:進食不當、吸收不良、代謝失調而引起的營養不良,甚至某些基本物質缺乏,導致小孩臉黃肌瘦、身材矮小。 4.身高的環境因素:溫暖和睦的家庭環境,和諧的社會環境,優美的自然環境,都對身高的成長發生重要的影響。如在青春期受到家庭和社會的冷落、虐待,處在悲傷、恐懼之中;或生活在空氣、水、食物等等都是嚴重污染,各種疾病蜂起,身體倍受摧殘,怎能長高呢。 5.身高的運動和睡眠因素:「運動就是生命」,這是婦孺皆知的名言。身高主要決定於下肢的長骨,長骨生長則靠兩端的骺軟骨板,長骨的骺軟骨板的細胞不斷分裂、増殖和骨化,使長骨縱向生長,身體也就長高了。但細胞的増殖需要大量的血液提供營養,體育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増多骺軟骨板的血液量,從而促進細胞分裂和増殖。調查證明:青少年經常體育鍛煉的比不鍛煉的,體高増長4—8㎝。睡眠不僅能恢復疲勞,保持精力充沛,還可使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増多,尤其運動後能很好入睡,睡眠充足,生長激素分泌得更多,體高也就増長得更快,否則,就可影響身高的増長。 6.切莫盲目追求身高:青春期的青少年如身高未能實現期待的願望,一定要冷靜沉著,不要亂投醫,最好到有資質的醫院進行體格檢查,特別是有關的內分泌和骨齡等檢查,骨骺尚未閉合的,說明身高還可増長,是否要服藥一定要聽醫生的意見,切莫輕信那些江湖游醫,亂服所謂増高葯,不僅難以達到目的,還可產生副作用。若骨骺已經完全閉止,體高已停止増長,就要面對現實,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樹立自強不息的精神,在事業上干出成績來。我國一些身高較矮的女青年,根據自已的興趣和愛好,在乒乓球、平衡木、高低杠、體操等等項目,奪取奧運會冠軍,就是最好的例證;世界上矮個子,干出驚天動地偉業的,更是比比皆是。十四.為什麼少女長大後皮膚會變得黝黑呢? 近幾年來,常有母親帶著女兒上門提出:「女孩來月經後,就整天吵面龐變黑了,變得難看,書不好好唸,把時間花在面龐上七塗八塗,真叫人沒辦法。」其實,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青春期的少女都渴望面龐嬌嫩、白皙,漂亮動人。 皮膚是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組成的。在表皮里有黑色素細胞,一個人的皮膚顏色是白皙或黝黑,就是由產生色素的黑色素顆粒多少決定的。青春期的少女隨著卵巢發育,性激素分泌増多,皮脂腺分泌活躍,面部皮膚顯得紅潤、光滑、無皺紋,像桃花一樣光彩奪目,是一生中最美的。特別應指出的這種美是自然的,不加修飾,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則使面部黝黑點,只要無什麼疾病,就是健康美,黑人還有世界聞名的「黑珍珠」,國內外健美比賽的冠軍獲得者有哪一位不是黝黑的。 皮膚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突出表現在兩方面:1.保護人體組織的作用:諸如(1)皮膚下的脂肪可防止內臟和骨胳受到意外的撞擊;(2)正常人的皮膚呈酸性,皮脂腺的分泌物可抑制和殺滅病菌;(3)皮膚內的神經末梢對冷、熱、壓、觸、痛等十分敏感,可自覺避開不必要的傷害;(4)皮膚還有吸收的功能,可把塗在人體表面的藥物吸收到體內,起到治療效果;(5)即使皮膚中的黑色素也有反射和遮擋紫外線的作用。2.分泌汗液,有散熱和保溫的重要作用:當外界溫度升高,皮膚血管就擴張、充血,血液流動加快,過高的體熱可通過皮膚髮散出去,也可通過汗腺分泌汗液,把多餘的熱量帶走。氣候寒冷時,皮膚血管收縮,血量減少,皮膚溫度降低,散熱放慢,保持體溫恆定。因此,應當好好保護皮膚。青春期的少女,因皮脂腺増多,有點青春痘,大可不必煩惱,只要更注意保護皮膚,經過一段時間仍可美麗動人的。 有的少女的皮膚受到損傷,膚色變得黝黑,其原因不外有: (1)化學因素:最常見的是長期使用鹼性肥皂洗澡,把皮膚用來抑制和殺滅細菌的酸性物質破壞了,易使皮膚受到病菌的入侵而發病。近幾年來,許多少女使用劣質的化學化妝品,這類化妝品大都含有鹼、苯、汞、甲醛等等有害物質,可引起皮膚過敏,損傷皮膚,導致皮膚紅斑、丘疹、瘙癢、皮膚變黑;嚴重的可誘發各種疾病的發生,如再生障礙性貧血或其它癌症。青春期少女除工作需要外,一般不提倡使用化妝品。 (2)物理因素:一些少女整天泡在網吧,不分晝夜看電視、玩電腦,一拿起手機就煲電話粥,殊不知電磁波的輻射危害人的神經中樞,可發生頭痛頭暈、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情緒不穩,也可刺激皮膚,使皮膚損傷。有的在戶外活動或日光浴,不採取必要的保護措施,讓太陽曝晒,日光中的紫外線也是一種光波輻射,可導致皮膚曬斑、疼痛、色素沉著,皮膚老化,嚴重的可引起惡性黑色素瘤或其它皮膚癌。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報告指出,每年因過度曝晒遭受紫外線傷害致死的人數為6萬人。此外,還有的皮膚受到燙傷、凍傷、割傷等等物理的傷害。 (3)微生物和疾病因素:最常見的是皮膚受到蚊子、臭蟲、蟎蟲等咬傷,病菌侵入皮膚而發生變態反應,引起皮膚紅斑、瘙癢、丘疹、水皰、潰爛等等。近幾年來,更為嚴重的是被貓、狗等寵物咬傷,病毒、病菌侵入機體,輕者肌膚之痛,重者丟了年輕的生命。有的疾病也可是皮膚損傷,如雄性激素過高,可引起面部皮膚出現粉刺、丘疹、膿瘡、結痂、瘢痕。 (4)生活和精神因素:面部皮膚是微細血管最多,新陳代謝較為旺盛的,若不良生活習慣和精神壓力均可在面部反映出來。最常見的是蔬菜、水果吃得少,缺乏維生素A、B、E,影響皮膚的彈性、皺紋和色素沉著;少喝水使皮膚乾燥,失去潤滑、柔韌,増加皺紋。精神緊張壓力加大,徹夜難眠,使皮膚加快老化。十五.哪些癥狀是婦科疾病的預警信號? 婦科疾病跟其它疾病一樣,一般都有早期發病的預警信號,主要有下列四大癥狀: 1.白帶異常:白帶是陰道溢出的一種無色或白色的、粘稠、半透明的液體,其量不多,津津常潤,無特殊氣味,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若是白帶的量明顯増多,或顏色、性狀、氣味發生異常變化,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癥狀者,就是婦科疾病的早期信號。 2.陰道出血:主要是指陰道異常出血,包括外陰出血。陰道出血可見於多種疾病,例如炎症性出血、腫瘤性出血、妊娠出血、創傷性出血、內分泌失調出血、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出血、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等。一般以出血的期、量、色、質和兼證、舌象、脈征進行辨證分析,結合必要檢查,加以確診 3.腹部疼痛:主要是指與月經、白帶、胎孕、分娩、婦科雜病有關的疼痛。一般應注意疼痛的部位,起病的時間、緩急、病程的久暫,疼痛的性質、嚴重的程度,與月經、白帶、胎孕、分娩的關係,以及伴有的兼證,如嘔吐、畏寒、發熱、眼花、冷汗、欲休克等等。 4.腹部腫塊:是婦科疾病的主要癥狀之一,有良性、惡性和交界性之分,腫塊的性質不同,有贅生性腫塊、炎症性腫塊、積血性腫塊、妊娠性腫塊、其它腫塊。一般是通過婦科檢查以及各種必要檢查,了解腫塊的部位、大小、性質,與鄰近器官的關係,同時大多伴有痛經、陰道出血、大小便異常等。 以上所說的是婦科病常見的四大癥狀,婦女朋友若發現上述情況,就有可能患了婦科疾病,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但必須指出的是:有的疾病反映的癥狀比較典型,有的較為複雜,有的還可能無明顯見證,一發現就非常嚴重,因此,定期作身體檢查,便於早期發現疾病,早期得到治療是十分必要的。第二節 月經不調一.什麼是月經不調?為什麼中醫強調「治婦人之病,總以調經為第一」? 月經是女性在一定年齡段內,有規律的、周期性的子宮出血現象。它是女性的性機能發育、成熟的主要標誌,也是女性生育能力的象徵。 所謂月經不調是月經周期、經量和經期發生異常變化為主要特徵的一組婦科疾病的總稱。它包括的內容有:月經先期、月經後期、月經先後無定期、月經過多、月經過少和經期延長等六種婦科疾病,近幾年來,中醫界還把經間期出血,亦歸於月經不調的範疇。 歷代中醫學家對月經不調十分重視,把它列為婦人病之首。宋代醫學家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一書提出:「凡醫婦人,先須調經」,宋代陳素庵在《素庵醫要》中指出:「治婦人之病,總以調經為第一」。這些話是否有道理呢?陳素庵作了闡述:「婦人諸病,多由經水不調。調經,然後可以孕子,然後可以卻疾,故以調經為首,序以安胎、保產之前。」明確告訴人們,月經不調是婦科的常見病,不僅影響婦人健康,同時跟婦科疾病,特別是生育能力的關係十分密切。 現代醫學認為月經是受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活動控制,卵巢和子宮內膜出現周期性變化引起的。臨床上許多婦科疾病,大多是由生殖功能失常引起的。若把月經調治好,生殖功能恢復正常,其它婦科疾病也可迅速治癒的。因此,強調婦科疾病應先調經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並非所有婦科疾病都要先調經,正如清代肖慎齋的《女科經綸·月經門》指出:「婦人有先病而後至經不調者,有因經不調而後生諸病者。如先因病而後經不調,當先治病,病去則經自調;若因經不調而後生病,當先調經,經調則病自除」。二.月經周期異常在臨床上有哪些表現? 月經周期節律性變化是由下丘腦—垂體—卵巢生殖軸周期性活動調節的。月經來潮的第一天至下次月經來潮的第一天為一個周期,一般為28天左右,差前錯後不超過7天,即28±7天均屬正常的生理現象。所謂月經周期異常,按衛生部頒發的病類診斷標準,有下列幾種: 1.月經先期:又稱月經超前,就是月經周期提前7天以上的,月經量基本正常,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者。臨床上常表現為氣不攝血和血熱內擾兩類,前者表現為月經提前,質稀色淡,神疲乏力,氣短懶言,小腹空墜,納少便溏,舌淡脈弱;後者表現為月經提前,量多,色紅質粘,夾有小血塊,煩熱口乾,尿黃便艱,舌紅苔黃,脈滑數。但應注意與經間期出血相鑒別,同時注意是否患有生殖系統腫瘤或炎症,以及其它器質性疾病。 2.月經後期:又稱月經退後,就是月經延後7天以上,月經量基本正常,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者。臨床上常表現為: (1)血寒凝滯:月經周期延後,量少,色黯有血塊,小腹冷痛,得熱減輕,畏寒肢冷,苔白,脈沉緊; (2)肝血虧虛:月經周期延後,量少,色淡無塊,小腹隱痛,頭暈眼花,心悸少寐,面色蒼白或萎黃,舌淡紅,脈細弱; (3)肝氣鬱滯:月經周期延後,量少,色黯紅或有小血塊,小腹脹痛或胸腹、兩脅、乳房脹痛,舌苔正常,脈弦。但應注意與早期妊娠鑒別,若伴有陰道下血或小腹疼痛者,應注意與先兆流產或異位妊娠相鑒別。此外,還應注意與青春期、圍絕經期月經退後相鑒別。 3.月經先後無定期:又稱經亂,就是指月經時或提前,時或延後7天以上,但不超過2周,月經量基本正常,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者。臨床上表現為肝氣鬱滯和腎氣不足兩類,前者月經周期不定,經量或多或少,色紫紅有塊,經行不暢,胸脅、乳房以及小腹脹痛,脘悶不舒,時嘆息,苔薄白或薄黃,脈弦;後者月經周期不定,量少,色淡黯,質稀,神疲乏力,腰骶酸痛,頭暈耳鳴,舌淡苔少,脈細尺弱。但應注意與青春期、圍絕經期月經紊亂相區別。同時,注意排除器質性疾病。三.月經量過多或過少怎樣測算?在臨床上有哪些表現? 一般正常情況下,每個月經周期中,月經量第一天稍少,第二、三天較多,以後逐漸少,總量約為30~50毫升。所謂月經過多是指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増多,總量超過80毫升,或時間超過7天;所謂月經過少是指周期基本正常,經量很少,不足30毫升,甚至點滴即凈,或月經周期縮短不足2天;上述情況分別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者,就可確診。 月經量怎樣測算,從精確的科學方法來說,應採用月經杯將月經收集,然後測算出每天或每個周期月經總量。在日常生活中,可採用較為粗略、簡單的方法,即以衛生巾(紙)的消耗量計算。每天換3~5次衛生巾(紙),每個周期不超過2包屬正常;如換一次衛生巾(紙)很快就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流,或超過正常量的一倍以上,每個周期使用3包還不夠,屬於月經過多;反之,若衛生巾(紙),每日替換很少,每個周期1包也使用不完,屬於月經過少。 月經過多臨床上常表現為:1.氣不攝血:經來量多,色淡紅,質清稀,或面色蒼白,氣短懶言,肢軟無力,或小腹空墜,舌淡脈細;2.血熱內擾:經來量多,色鮮紅或深紅,質粘稠,或有小血塊,伴心煩口渴,尿黃便秘,舌質紅,苔黃,脈滑數;3.淤滯胞宮:經來量多,或多時不凈,色紫黑,有血塊或伴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淤點,脈細澀。應注意排除子宮肌瘤等器質性疾病,以及血小板減少症、凝血機制障礙所致月經過多。特彆強調一下,月經過多如持續時間長,造成失血過多,易發生貧血,甚至其它嚴重疾病,應及早積極治療。 月經過少臨床上常表現為:1.肝血虧虛:月經量少或點滴即凈,色淡無塊,或伴頭暈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黃,小腹空墜,舌淡紅脈細;2.腎陽虧虛:月經量少。色淡紅或黯紅,質稀,腰脊酸軟,頭暈耳鳴,或小腹冷,夜尿多,舌淡,脈弱或沉遲;3.痰濕阻滯:月經量少,色淡紅,質粘膩,形體肥胖,胸悶嘔惡,或帶多粘稠,苔白膩,脈滑。應注意與早孕鑒別,並排除結核病引起的月經過少。四.什麼是經期延長?其臨床表現如何? 女性正常的經期,即以每次月經來潮至經凈的時間,一般為3~7天。所謂經期延長是指月經周期基本正常,行經時間超過7天以上,甚至淋漓半月始凈,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者。臨床上常表現為: 1.淤滯胞宮:經行淋漓8~9日或至10餘日始凈,量少,色黯有塊,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淤點,脈弦澀; 2.陰虛血熱:月經持續8~10天,量少、色紅、質稠,咽干口燥,或有顴紅,潮熱,或見手心灼熱,舌紅少津,苔少或無苔,脈細數; 3.氣不攝血:月經持續8~10天始凈,量少、色淡、質清稀,伴神疲乏力,或頭暈眼花,心悸少寐,或納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脈弱或虛細; 4.濕熱下註:經行8~10天始凈,量少,色黯如醬,混雜粘液,氣味穢臭,腰腹脹痛,平素白帶多、色黃、有臭味,舌偏紅,苔黃膩,脈濡數。 但應注意排除宮頸或子宮的器質性疾病。五.什麼是經間期(即排卵期)出血? 所謂經間期出血即是現代婦科學的排卵期出血,一般在月經周期的第12~14天,臨床上表現為:陰道出血量少,時間較短,有的偶爾一次,有的僅一二天,則使個別患者可出血較多,但仍少於月經血量;可伴有少腹脹痛,腰酸不適,陰道分泌物増多、呈蛋清樣,基礎體溫大多在高低相交替之時,一般情況下,基礎體溫升高出血即停。 排卵期出血的原因至今仍不清楚,大多發生於育齡期的女性,據有關專家研究,可能的因素有: 1.雌激素分泌減少,靠雌激素支持呈增生反應的子宮內膜過早剝離,因而有少量出血; 2.黃體功能不足,分泌的孕激素少,無力支持內膜或內膜反應不良,故有陰道少量出血; 3.黃體萎縮不全,雌、孕激素不能迅速下降,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而陰道少量出血; 4.個別女性因子宮內膜修復延緩,月經可延至下一周期排卵期間才凈。 經間期出血,一般不作處理,若反覆發作,或出血時間長可影響懷孕,應及早積極治療。六. 為什麼會發生月經不調呢? 祖國醫學認為正常的月經是腎、天癸、沖任協調作用於子宮而發生的周期性的陰道出血現象。月經不調的產生,主要由於正氣不足,復感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飲食勞倦,房室產育以及慢性疾病等致病因素引起的。 現代醫學認為月經不調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1.女性內分泌紊亂而引起的月經異常變化。如精神刺激、環境變遷、氣候改變、飲食不當以及各種全身性消耗性疾病等內外因素,干擾或破壞了下丘腦—垂體—卵巢—子宮的平衡關係。 2.女性生殖系統的器質性疾病,引起內分泌功能異常,導致發生月經不調。諸如:(1)先天的發育不良,如卵巢功能失調、黃體功能不足、睾酮過高、子宮發育不良等;(2)腫瘤,特別惡性腫瘤如卵巢癌、宮頸癌、子宮癌等,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症也會引起月經不調;(3)炎症,如宮頸炎、陰道炎、子宮內膜炎等。 3.全身性疾病干擾內分泌功能的調節和制約,也可引起月經不調,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糖尿病、結核病、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等等。 4.勞動生活環境中的苯、鉛、汞、錳、氧化碳等有害物質長期影響。 5.用藥不當,特別是誤用雌、孕激素藥物;婦科檢查、刮宮、放置節育環等醫療操作不當,也會引起月經不調的。七.發生月經不調怎麼辦? 月經不調發病較為和緩,病程較長,持續日久,患者往往過於大意。殊不知月經周期、經期、經量異常是一組婦科疾病,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互相併發,如遷延治療,或失治誤治,將導致閉經、崩漏、貧血、不孕等疾病的發生,嚴重影響婦女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況且月經不調發病的原因多端,往往寒熱交錯,虛實並存,並非自服一點葯就可痊癒的。應及早到醫院請有經驗的婦科醫師看看。為了疾病痊癒,就診前最好做到: 1.事先密切觀察病情,把月經的期、量、周期、色、質的變化記錄下來; 2.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體格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以排除器質性和全身性疾病,作出明確診斷; 3.做好養生護理工作,保持精神舒暢,心氣平和,則經候如常;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於勞累;月經過多且腹痛較重的,應卧床休息;注意飲食調節,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品。 此外,可藉助中醫飲食調治療法。如月經過多的,切不可一味服西洋參、冬蟲夏草、鹿茸、燕窩等補品;確需適當進補者,一定要區分寒、熱、虛、實才能取效,最好在醫師指導下,選在經凈後進補。如月經過少屬氣血不足型的,可於經凈後服烏雞白鳳丸,每日一粒,用雞湯或瘦肉湯送服;或每3~5天用瘦肉半斤燉党參、黃芪、枸杞各15克,當歸10克;或六味地黃丸10克,每日一次,連服20天;或八珍湯燉雞於經前服。又如月經過少屬淤血內阻型的,可用益母草30克,當歸10克,煎湯頻飲。八.中醫對月經不調是怎樣治療的? 月經不調是婦科常見病,求治於中醫藥的較多,一般認為中醫藥治療月經不調的經驗豐富,有較好的療效,現簡要介紹於下: 1.治療月經不調的原則:重在調經、除因、固本。具體治則有: (1)調理氣血:經行屢耗血,故婦人血常不足,治療應以養血活血為主,佐以補氣。若氣病為主,以疏肝理氣為主,佐以養血活血。 (2)補腎填精:腎主生殖,主藏精,為先天之本。補腎以填補精血為主,佐以助陽之品,使腎中陰平陽秘,精血自旺。 (3)健脾昇陽:脾乃生血之源,化氣之所,補脾攝血,使脾旺則能統血而經自行。 2.治療月經不調的注意事項: (1)月經過多、月經先期、經期延長,往往是崩漏的先兆;月經過少、月經後期,常常是閉經的前奏,故治療應抓住機遇,前者則經前數天開始服藥,以減少出血量,調整月經周期;後者則經後注意調養,以防病勢進一步發展。 (2)因月經不調而誘發他病者,宜先調經;因他病而致月經不調者,當先治他病,病癒則經自調。 (3)月經不調虛證多,實證少,辛溫香燥之品易劫傷肝陰,膩滯之品易致濕困脾陽,峻厲之品有損正氣,中病即止,切勿太過,以免助邪。 3.治療月經不調的常用方法: 中醫治療月經不調,首先應根據主症,經期、經量、經色、經質,以及全身情況,體質稟賦,形體發育,舌脈特點,進行綜合判斷以確定癥候,提出相應的治則和治法(包括理、法、方、葯)。主要的治療方法大致有: (1)補氣攝血:用於脾氣虛衰或中氣下陷,攝血無能,致月經先期、經量過多、經期延長,經色淡,質稀,伴疲乏無力,懶言,小腹下墜感,納少便溏,舌淡,脈細弱。方選補中益氣湯,即党參、白朮、黃芪、升麻、柴胡、當歸、陳皮、甘草。 (2)補脾益腎:用於脾虛及腎而引起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經量多,色淡,質稀,伴腰酸,頭暈耳鳴,舌淡紅,苔薄白,脈細弱。方選安沖湯,即黃芪、續斷、白朮、生地、白芍、茜草、生龍骨、生牡蠣、海螵蛸。 (3)補腎養血:用於腎虛精少致月經後期、月經過少,經量少色淡,質稀,伴腰酸肢軟,形寒,足跟疼痛,頭暈耳鳴,疲乏無力,舌淡,脈細弱。方選歸腎湯,即菟絲子、杜仲、熟地、山茱、枸杞、當歸、茯苓、淮山。 (4)疏肝補腎:用於肝鬱腎虛引起的月經先後無定期,經量適中,經前胸悶,乳房脹痛,經後腰酸肢軟,伴不孕。方選定經湯,即柴胡、荊芥、熟地、當歸、白芍、淮山、茯苓、菟絲子。腎陰虛者加旱蓮、女貞,腰酸甚者加巴戟、續斷。 (5)養心活血:用於心陰暗耗,心火偏亢引起的月經後期。經量少,色暗紅,伴心悸,失眠多夢,舌紅苔薄,脈細數。方選柏子仁丸加味,即柏子仁、熟地、牛膝、澤蘭、卷柏、續斷,加當歸、赤芍。 (6)活血化淤:用於淤血內阻,血行不暢,引起的月經後期、月經過少;或淤血內阻,血不歸經引起的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經量或多或少,色褐,有血塊,伴小腹疼痛,舌淡暗,有淤點,脈沉澀。方選桃紅四物湯即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熟地、赤芍。 (7)理氣行滯:用於氣機鬱結,血行受阻所致月經後期。經量少,色黯淡,或有小血塊,小腹脹痛,或有乳房脹,舌黯紅,脈弦。方選烏葯散加味,即烏葯、香附、木香、砂仁、元胡、檳榔、甘草。加當歸、赤芍。 (8)溫經散寒:用於血為寒凝,運行不暢,所致月經後期、月經過少。經量少,色黯淡,有血塊,常伴小腹冷痛,舌淡苔白,脈沉遲。經前宜服溫經湯即桂枝、川芎、當歸、丹皮、党參、牛膝、白芍、莪術、甘草。經後宜扶陽補虛以調經,方選艾附暖宮湯,即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黃芪、肉桂、艾葉、吳茱、香附、續斷。 (9)養陰清熱:用於陰虛生內熱所致的月經先期、經量過多、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經量或多或少,色紅質稠,伴口乾不喜飲,或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方選兩地湯合二至丸,即生地、玄參、白芍、麥冬、阿膠、地骨皮、旱蓮、女貞。 (10)疏肝清熱:用於肝鬱化熱引起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期延長和月經後期。經量多,色黯紅,有血塊,伴胸悶,乳房脹,煩躁易怒,口苦口乾,舌紅苔黃,脈弦數。方選丹梔逍遙散,即丹皮、梔子、柴胡、當歸、茯苓、白芍、白朮、甘草。經期延長、經量過多者加黃芩、側柏、地榆。火熱灼血傷津,血行燥澀,引起月經後期者加生地、牛膝、澤蘭。 (11)清熱涼血:用於血熱氣盛引起的月經先期、月經過多、經期延長、經間期出血。經色黯紅,有血塊,口渴喜飲,陰中灼熱,大便乾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脈滑數。方選芩術四物湯,即黃芩、白朮、當歸、川芎、生地、白芍。出血多者加側柏、地榆。兼陰虛血熱者加旱蓮、女貞。兼淤者加丹皮。熱甚者加梔子。兼暑熱者加清蒿。若熱入血室,寒熱往來者,則改用小柴胡湯合四物湯,即柴胡、黃芩、党參、半夏、生薑、大棗、甘草、當歸、川芎、生地、赤芍。 (12)化痰調經:用於脾虛痰濕,阻滯胞脈,血行不暢,致月經後期、月經過少。伴形體肥胖,胸悶嘔惡,經色淡紅,粘膩如痰,舌淡紅,苔白膩,脈滑。方選蒼附導痰丸加味,即茯苓、半夏、陳皮、甘草、蒼朮、香附、南星、枳殼、生薑、神曲。加牛膝、赤芍。九.什麼是人工(月經)周期療法? 人工(月經)周期療法又稱為雌、孕激素序貫療法,就是通過模擬自然月經周期中卵巢內分泌的變化,將雌、孕激素序貫應用,使子宮內膜發生相應變化,引起周期性剝離脫落。目的在於刺激卵巢及垂體之間的正常反饋,達到恢復正常月經周期和排卵功能。臨床上常用於月經失調、閉經、不孕等,效果較為理想。 人工周期的具體做法是:月經來潮的第5天,口服雌激素(妊馬雌酮12.5㎎或雌二醇2㎎),每晚一次,連服20日。服雌激素10日後(即月經來潮16天)加服孕激素(甲烴孕酮10㎎)每日一次,連服10日。連續3個月經周期為一療程,若正常月經周期仍未建立的,可重複上述療法。十.中藥有人工(月經)周期療法嗎? 中藥人工(月經)周期療法是以中醫藥學的理論為依據,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氣,腎氣盛衰主宰著天癸的至竭,月經的潮止。溫腎滋腎,補益腎氣乃是治療月經的根本。通過模擬自然月經周期,調整腎—天癸—沖任—胞宮的功能,達到恢復正常的月經周期和排卵功能。臨床上常用於月經不調、閉經和不孕。具體做法是: 1.卵泡期:即月經適凈,精血耗傷,血海空虛,正是陰血恢復和滋長期,可為「絪緼期」準備良好的物質基礎,宜滋腎養血,方選滋腎湯湯,即菟絲子、雞血藤、旱蓮草各20克,熟地、枸杞、女貞、黃精、丹參、白朮各15克。 日一劑,連服8~10日。 2.排卵期:一般多在下次月經前第14天排卵。腎精進一步充實,正是陰陽交替的絪緼之時,乳房微脹,白帶増多、呈蛋清樣,宜補腎氣活血,方選排卵湯即王不留行、海藻、續斷、仙靈脾、丹參各15克,當歸10克,川芎6克。日一劑,連服3日。 3.黃體期:陰充陽長,腎氣健旺,沖任匯聚,以待濡養胎元;若未成孕即氣血下注血海,宜溫腎養血,方選溫腎湯即菟絲子、雞血藤各20克,生黃芪、仙靈脾、續斷、旱蓮各15克,當歸、巴戟各10克。日一劑,連服10日。 以上治療3個月為1療程。為較準確預測排卵時間,應按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原則,藉助現代醫學的檢查手段,如測定基礎體溫,或B超監測,或宮頸粘液鏡檢等。 若煎藥不便的,亦可採用中成藥。經凈後,服烏雞白鳳丸,每日一粒,連服5日。緊接著,服六味地黃丸,每次10克,每日2次;十全大補丸,每次10克,每日2次,上述二葯均連服20日。第三節 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一.什麼是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所謂經前期緊張綜合征,也稱為經前緊張症,是婦科常見病之一,系指隨月經周期而反覆發生的涉及精神和軀體兩方面的症候群,如頭暈、頭痛、煩躁不安、易怒、失眠、精神異常、身痛、乳房脹痛、發熱、口糜、吐衄、水腫、瀉泄、風疹塊等,並影響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一般發生於經前7—14天,臨近經期癥狀加重,月經來潮或經後則減輕和消失。值得強調的是90﹪有周期性月經的女性,經前由於生理改變,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輕重程度不一的癥狀,只有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安寧,才能稱為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祖國醫學對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未系統專門論述,而散見於各家醫著的經行頭痛、經行乳脹、經行發熱、經行吐衄、經行浮腫、經行身痛、經行風疹塊等。近幾十年來,有的醫家將這些癥狀概括為月經前後諸症,作了精闢論述,積累了豐富治療經驗。二.為什麼會發生經前期緊張綜合征? 現代醫學對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病因的認識尚不一致,大多認為是多種複雜因素相互影響的結果,可能跟下列因素有關: 1.患者本身的神經過敏體質,一受到刺激就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大腦皮質功能一時性障礙,表現為經前期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憂鬱、焦慮、記憶力減退,甚至精神異常等。 2.水、鈉瀦留:經前期緊張綜合征許多癥狀是由於水鈉瀦留引起的,究其原因可能是卵巢功能紊亂,使體內雌激素、孕激素的比例失衡,尤其是黃體功能障礙,孕激素分泌減少,雌激素在體內過多或相對過多,促使水鈉瀦留,導致產生頭痛、煩躁、水腫等。雌激素過多可影響糖的代謝,耐糖量増加,如血糖低時出現頭暈、乏力、心悸、口乾、多食、多飲等。 除此之外,其它生物學異常,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功能減退、維生素B6缺乏等等,影響精神敏感者的性激素和腦神經遞質相互作用,引起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情感癥狀和應激行為反應失常。 祖國醫學認為月經前後氣血變化急驟,經前氣血下注血海,沖任氣盛,周身氣血相對不足;經後血海空虛,陰血更為不足,宿疾趁機而發,外邪趁虛而入,導致臟腑功能失常,主要是肝、脾、腎三臟,尤以肝為重要,因肝鬱氣滯則血淤,郁久則化火;肝鬱橫逆克脾土致脾虛;精血同源,肝血不足,則腎精虧虛,導致月經前後諸症發生。三.怎樣預防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發生 1.保持良好心態:認識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月經前後出現一些輕微的不適癥狀,並非器質性疾病,不必緊張憂慮,要心情舒暢,遇事樂觀。家屬和周圍的朋友要以理解、寛容、和善相待,化解矛盾,和諧相處。 2.合理飲食結構:飲食結構合理,可減輕或消除經前期緊張綜合征的不適癥狀,如月經來潮前一周飲食宜清淡、富含營養,少吃肥肉、動物脂肪和油炸食品,少吃鹽,少喝咖啡等刺激性飲品食品,適當増加魚、豬瘦肉、蛋等高蛋白食物,多喝水和潤腸通便的地瓜、香蕉。此外,適當補充富含維生素E和維生素B6的水果和綠色蔬菜,以改善神經系統癥狀。 3.注意睡眠休閑:勞逸結合,張弛得當,為了調節工作和生活的節奏,可把重要的、難度大的工作安排在月經後,並適當參加娛樂活動和輕鬆的體育活動,以陶冶情操,豐富業餘生活。 4.葯膳輔助治療: (1)經期水腫的,可用薏苡仁50克,紅棗30克,黃芪20克,以健脾利水消腫。用文火燉熟,經前一周開始服,每日一次,可經常服用。 (2)經期腹瀉屬脾腎虛寒的,可用龍眼乾(含核)50克,大棗30克,雞蛋一個。把龍眼乾、大棗先煎,後加入雞蛋(去殼),煮成荷包蛋,每日一次,經前2—3天開始,連服5天。 (3)經前頭痛的,可用夏枯草15克,鉤藤15克,水煎取藥液配服六味地黃丸10克,每日兩次。 (4)經期前後失眠的,可用百合30克,冰糖適量,先煎,再加入雞蛋一粒。睡前半小時服用。 (5)經期前後精神紊亂,徹夜難眠的,可用黃金或白銀25克左右,蠶衣30枚,竹葉心30枚,水350ml煎取150ml,睡前半小時服用。四.經前期緊張綜合征治療的主要方法是什麼? 現代醫學大多是對症治療,主要採用:用利尿劑糾正水、鈉瀦留;用鎮靜劑和安定劑,以控制精神癥狀;用孕激素對抗雌激素並補黃體功能不足,或用雄激素對抗雌激素;或雌、孕激素連用,以抑制排卵;用維生素B6和谷維素,調整植物神經系統功能。 祖國醫學認為月經前後諸症,癥狀參差互見,病因複雜多端,臨證應細察病機,辨明寒熱虛實,治療以調肝、健脾、益腎為主,調整臟腑、氣血、沖任的生理功能。具體治療方法有: 1.肝鬱氣滯引起的乳房脹痛,情誌異常,伴胸悶脅脹,喜嘆息,精神抑鬱的,宜用逍遙散加味:即甘草、當歸、茯苓、白芍、白朮、柴胡,加麥芽、鬱金以疏肝理氣; 2.肝鬱化火引起的經前頭痛,吐衄,伴煩躁易怒,夜寐多夢,口苦咽干,宜用丹梔逍遙散:即逍遙散加丹皮、梔子、夏枯草、鉤藤,以清肝瀉火; 3.陰虛火旺引起的經行發熱,吐衄,眩暈,伴口燥咽干,五心煩熱,頭暈耳鳴的,宜用兩地湯合二至丸:即生地、地骨、元參、麥冬、生芍、阿膠、旱蓮、女貞,以養陰清熱; 4.陰虛挾濕引起的經行唇舌糜爛,口乾咽燥痛的,宜用甘露飲:即生地、熟地、天冬、麥冬、黃芩、石斛、茵陳、枳殼、枇杷葉,以滋陰利濕; 5.氣血不足引起的經行風疹塊,瘙癢難忍,入夜尤甚,肌膚枯燥,頭暈目眩的,宜用當歸飲子:即當歸、川芎、白芍、生地、防風、荊芥、黃芪、甘草、蒺藜、首烏,以養血疏風; 6.氣血不足引起的經期經後頭痛、頭暈、身痛,肌體麻木,疲乏無力的,宜用聖愈湯加味:即黃芪、人蔘、熟地、白芍、川芎、當歸,加枸杞、首烏、桂枝以益氣養血; 7.脾虛失運引起的經前期浮腫、泄瀉,伴神疲乏力,肌軟,胸悶,納少的,宜用四君子湯加味:即人蔘、茯苓、白朮、甘草,加黃芪、薏苡仁以健脾益氣; 8.脾腎陽虛引起的經期五更瀉、水腫,伴腰酸肌軟,形寒肢冷的,宜用健固湯合四神丸:即人蔘、茯苓、白朮、巴戟、苡仁、故紙、五味子、肉豆蔻、吳茱萸、生薑、大棗,以溫腎健脾; 9.氣血虛弱,抗病能力低引起經期感冒發熱,伴神疲乏力,懶言的,宜用補中益氣湯:即黃芪、甘草、人蔘、當歸、陳皮、升麻、柴胡、白朮,以扶正祛邪; 10.氣滯血淤引起的經前身痛,腫脹,頭痛,偏頭痛,伴小腹疼痛,拒按,經色紫黯,有血塊的,宜用散偏湯:即川芎、白芷、白芥子、香附、柴胡、郁李仁、白芍、甘草,以活血止痛。葯後要注意調養,改善機體功能,防止疾病複發。五.為什麼有的每逢月經期,鼻腔就出血呢?是不是中醫說的「倒經」? 有的女性每逢月經周期,鼻腔或其它部位(如胃、腸、肺等等)就發生出血,以鼻腔出血為最常見,且與月經一樣呈規律性,數日後癥狀自行消失,這種表現為周期性子宮外的出血現象,現代醫學稱為代償性月經。中醫學認為其血「倒行逆上」,故稱為「倒經」,又稱為「逆經」,也稱「經行吐衄」。 月經期鼻腔出血發生的原因,現代醫學大多認為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所致,子宮內膜異位於鼻腔,使鼻腔異位內膜隨著卵巢周期性的改變而發生出血。只需作出血部位的活組織檢查,發現子宮內膜樣組織,就可確診。可詳細閱讀本書第六章第四節《子宮內膜異位症》。 目前,現代醫學對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月經期鼻腔出血」治療,分為藥物和手術兩種,藥物治療普遍採用大劑量孕激素假孕療法和應用丹那唑、內美通等類葯的假絕經療法;亦可採用電灼出血部位或異位病灶。但效果不十分理想。 中醫認為倒經的主因是血熱,沖氣上逆,經血妄行所致。治療應本著「熱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則,以養陰清熱,調氣降逆,活血化淤,引血下行為主。常用藥方有:清肝引經湯,即當歸、白芍、生地、甘草、梔子、黃芩、川楝、茜草、白茅根、川牛膝、丹皮,以清肝瀉熱,降逆止血;百合固金湯即生地、熟地、麥冬、百合、芍藥、當歸、貝母、甘草、玄參、桔梗,以養陰潤肺;順經湯即當歸、熟地、白芍、丹皮、沙參、茯苓、芥穗,以滋陰降火。第四節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一.陰道出血都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嗎? 陰道出血是指在月經期以外發生的出血,是婦科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婦女生殖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外陰、陰道、宮頸、宮體、附件等的出血,均可稱為陰道出血,臨床上以宮體出血為多見。引起陰道出血的原因很多,由於卵巢的內分泌引起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只是其中的一種,並不是全部。臨床上常見的有:跟妊娠密切相關的流產、宮外孕、分娩後胎盤殘留等引起的出血;外陰炎、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等生殖器官炎症引起的出血;子宮肌瘤、陰道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絨毛膜癌等婦科腫瘤引起的出血;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全身性疾病引起陰道出血;此外,生殖道損傷、異物、用藥不當等等都可引起陰道出血。應當強調指出:由於出血的原因不同,每次出血的時間長短、出血量的多寡、血液的性狀、顏色都有不同,是辨別病症的主要依據,必須細心觀察。二.什麼是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所謂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簡稱功血)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凡是不正常的子宮出血,經診察排除妊娠、腫瘤、炎症、全身性和生殖系統器質性疾病,而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子宮異常出血,稱為功血。 功血按其發病機理分為無排卵性和排卵性兩類,前者多見於青春期及圍絕經期婦女,後者則多見於育齡期婦女。功血的發病率約佔婦科門診病人的10﹪,以無排卵性功血居多,約佔85﹪。 功血在經期的出血量過多及持續時間過長,出血的間隔時間時長、時短難以預計,或出血量不多卻淋漓不斷,可引起患者貧血、繼發感染、子宮內膜増生、不孕甚至子宮內膜腺癌。 功血屬祖國醫學的崩漏範疇。《醫學入門》指出:「凡非時血行,淋漓不凈,謂之漏下;忽然暴下,若山崩然,謂之崩中。」漏下和崩中並沒有絕對界限,往往可以相互轉化。不過,崩漏包括的範圍比功血更為廣泛。三.發生無排卵性功血的原因是什麼?為何青春期和圍絕經期婦女易罹患無排卵性功血呢? 育齡期婦女發生無排卵性功血的主要原因,往往是機體受到內部和外界種種因素,諸如精神過分緊張、氣候改變、環境變遷、營養不良或代謝紊亂等影響時,通過大腦皮層的神經介質,干擾下丘腦—垂體—卵巢的相互調節和制約,以致失去正常的、有規律的、周期性的變化,突出表現在卵巢功能失調,性激素分泌量失常,如不能形成促卵泡成熟素與黃體生成素的峰值,或卵泡期促卵泡成熟素不足,或黃體期黃體生成素不足或持久分泌卻分泌量不足,或卵巢對促性腺激素不敏感,以致雌激素分泌不足等等,影響子宮內膜的正常成長與分泌,使子宮內膜發生不同程度的増生反應,或不規則成熟,或不規則的脫卸或再生,或修復延遲等,從而導致功血。 青春期女性在月經初潮後大約需要兩年時間,月經的調節機制才能完善,建立起正常的、有排卵的月經周期。因為在這一階段,中樞神經系統調控下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未發育健全,大腦中樞對雌激素的正反饋作用存在缺陷,FSH呈低水平,無促排卵性LH高峰形成,導致卵巢不能排卵。若因功課負擔過重、精神過於緊張、過度肥胖、嚴重營養不良等等因素的影響,只有少量雌激素刺激子宮內膜引起増生,卻缺乏孕激素的支持,導致子宮內膜剝離不全,出血時間延長,就可能引起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 圍絕經期婦女即在40歲以後,因卵巢逐漸衰老、功能減退,卵巢內的卵泡明顯減少,卵泡對促性腺激素不敏感或降低,導致排卵減少直至停止。隨著卵巢合成的性激素逐漸減少和停止產生,引起月經紊亂,即不規則出血,出血時間延長,經期長短不一,出血量時多時少,甚至大出血等等。四.無排卵性功血有那些臨床癥狀?治療的方法如何? 無排卵性功血患者的臨床表現不盡相同,大多是子宮不規則出血,月經周期紊亂,經期長短不一,經量時多時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時可停經數周,然後突然大出血;有時一開始陰道不規則出血,量少,卻淋漓不盡。由於出血量多或出血時間過長,常引起貧血,大出血時可導致休克。 現代醫學對無排卵性功血的治療,因各年齡段的生理病理的不同,治療方法也就有所不同: 1.青春期的,由於卵巢發育尚未成熟,初潮後一二年內出現月經異常,乃是正常生理現象,可嚴密觀察等待卵巢發育自然成熟。出血多的,可補充雌激素使子宮內膜増生,創面癒合而達到止血;也可採用藥物刮宮方法,即用孕激素使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葯後有助於子宮內膜完全脫落,陰道出血自然停止。 2.育齡期的,常用性激素止血、調整月經周期、促排卵為主,必要時可用凝血和抗纖溶藥物促進止血。 3.圍絕經期的,除了補充雌激素促子宮內膜増生,或補充孕激素使子宮內膜完全脫落外,可進行刮宮手術,不僅迅速止血,還可進行病理檢查,以排除內膜惡性變。出血不多的,可用中藥止血治療,讓其自然過渡到絕經。五.月經周期中既有卵泡發育與排卵,為什麼又會發生功血呢?能治癒嗎? 排卵性功血主要發生在育齡期婦女,在月經周期中既有卵泡發育與排卵,發生排卵性功血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黃體功能不足,即黃體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黃體過早衰退,導致子宮內膜分泌反應不良;一是在月經周期中有排卵,黃體發育也良好,但萎縮過程延長,子宮內膜不規則脫落。 排卵性功血的臨床上表現,主要為月經周期縮短,以致不易受孕或孕早期流產;或月經周期正常,卻經期延長,出血量多。 排卵性功血的治療,一般針對發病原因,大多採用激素類葯,促進卵泡發育和排卵,或補充黃體分泌孕酮的不足,使血漿孕酮上升,避免黃體過早衰退。有的女性不願意用性激素治療,又無避孕要求的,也可用氨甲環酸以減少月經量。有的女性要求避孕的,可服避孕藥物。有的樂於採用中藥治療,也是很好的一種選擇,將另外介紹。六.功血能用中藥治療嗎? 祖國醫學雖無「功血」專篇論述,但以其臨床癥狀可歸屬於「崩漏」範疇。崩漏就是指月經周期、經期、經量同時出現異常的疾病。非正常的陰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經期可長可短,若出血量如山崩稱為「崩」,出血如滴漏不絕的則稱為「漏」,兩者統稱為崩漏。 祖國醫學認為功血的病因多端,寒熱錯綜,虛實夾雜,多臟受累,歸納起來約有三端:血熱、氣虛、血淤。始病時往往以血熱居多,但因出血時間過長,或出血量過多,血虛致氣虛,又多出現氣血兩虛或氣虛血淤。 祖國醫學對功血的治療,強調「澄源、塞流、復舊三步法」即:在澄源基礎上塞流、血止後重在復舊。治療時應注意:1.無論氣虛證或血熱證都應滋陰養血,寓補陰於止血之中;血止後應培本調經。2.由於各年齡段的病理特點不同,治療時應有所側重,青春期多屬腎氣不足,腎水陰虛,宜補腎陰;育齡期以肝鬱血熱為多見,宜疏肝理氣;圍絕經期多見肝腎虧損,或脾氣虛弱,或有淤滯,宜調和氣血。3.苦寒之劑,逐淤之品,中病即止,不可大劑獨任或長久使用。 治療方法主要有:1.血熱證:證見血色深紅或暗紅,粘稠或血塊,口渴喜飲,舌紅、苔黃、脈滑數。用芩梔四物湯加味(黃芩、山梔、生地、生白芍、當歸、川芎、側柏、地榆)清熱涼血,血止後用芩術四物湯合二至丸調理善後;2.氣虛證:證見出血量多,色淡,質稀,或月經頻發,經量過多,伴疲乏無力,小腹下墜感,舌淡、苔白、脈沉細。用補中益氣湯加味(生黃芪、白朮、党參、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甘草、黃芩、仙鶴草)補氣攝血;3.血淤證:證見出血不止,血色暗褐或紫褐,有血塊,小腹脹痛,舌暗紅、有淤點,脈弦或細澀。選用祛淤止血湯(桃仁、紅花、生地、黃芩、赤芍、川芎、當歸、茜草、海螵蛸)。血止後按各年齡段的生理病理特點,有所側重繼續治療,青春期以養血滋陰補腎為主,育齡期以養肝血,理肝鬱為主,圍絕經期以清熱養血為主。七.怎樣預防功血的發生? 功血是婦科的常見病,由於月經周期紊亂,經期延長,經量過多及不規則陰道出血,使體質下降,影響工作和學習,做好預防工作十分重要。 (1)認真學習婦女的生理衛生常識:了解各年齡段的月經生理病理特點,發生月經異常的原因,患月經病應如何處理等等,避免不必要的緊張情緒。 (2)營養充足均衡,注意勞逸結合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免疫力。 (3)注意個人衛生:尤其陰部的衛生,經常洗澡,勤換內褲,已婚的一定要注意性生活的衛生,防止生殖器炎症發生。 (4)食療輔助治療:一有功血症侯,應及早到醫院,作必要的檢查,作出明確診斷;要避免食含咖啡因等刺激性的飲料食品,特彆強調的是出血期間,可適當補充營養,切不可大補特補,尤其溫補食物,則使獨參湯也是應急之用;補品最好在血止後用,並注意聽取醫師的意見;為了避免貧血的發生,要補充富含鐵劑的食物,如禽畜的肝,以恢復健康,防止複發。 中醫有醫食同源之說,可變良藥苦口為良藥適口,起到「食助藥力,葯借食威的作用」。患功血的,因血屬陰類,血之耗傷,陰也不足。屬血熱型的,出血時可服藕節燉豬排骨,或生地、茅根或銀花、海螵蛸煎湯飲用;血止之後,以滋陰補血為宜,可食鱉湯、魚湯、菜鴨湯等。屬虛寒型的,出血期間,身體透支過劇,以平補為宜,如蛋類、魚、奶、瘦肉等,血止後也不宜過於溫燥補品,以防虛火復燃,可逐漸進食雞、番鴨、瘦肉之類。補藥以黃芪、枸杞、西洋參、燕窩、冬蟲夏草等為宜。第五節 痛經 痛經是婦科的常見病、多發病。有的女孩月經初潮一年半載就發生痛經,有的女青年結婚一二年也發生痛經,嚴重的往往需要卧床休息或服止痛藥,甚至急診入院治療。不僅病者痛苦異常,家屬也十分牽掛,深怕有啥器質性疾病,影響今後生育,造成一生痛苦,亟待醫師詳詳細細解答。一.何謂痛經? 凡是在經期前後或正值經期,發生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嚴重時伴有面色蒼白,冷汗自出,噁心嘔吐,手足厥冷,甚至暈厥,以致影響工作學習和生活,並隨月經周期而發作者,稱為痛經,又稱經期腹痛。目前尚難以用科學的客觀的方法來衡量疼痛程度。多數婦女在經前或經期有不同程度的小腹不適,不能一概稱為痛經。祖國醫學對痛經早有記載,稱為「月水來腹痛」、「經來腹痛」、「臍腹絞痛」…等。 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兩類: 1.原發性痛經:系指經各項檢查未發現有明顯器質性的病變,故又稱為功能性痛經。多發生於未婚未育的青春少女,一般是月經初潮後半年至一年內發生,以16—18歲的發病率較高,經常在經前及經潮一二小時發生痙攣性痛經,伴有腰骶部酸痛,持續半天,也有1—3天。臨床常見的:月經初潮早的,月經量又過多的,較為嚴重;大多在結婚生育後,痛經減輕或消失。 2.繼發性痛經:系由於盆腔器質性病變而引起的,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盆腔炎症、宮頸息肉、宮頸粘連、子宮肌瘤、盆腔手術、剖宮產等等。多見於婚後產後,疼痛可在經前發生,大多數發生於經潮第二三天;一般以小腹脹痛、墜痛、痙攣性疼痛,若器質性病變未根除,痛經這一癥狀仍可逐步加劇。二.為什麼會發生痛經呢? 祖國醫學對痛經的發生,認為婦女在月經前後,血海由滿盈而溢瀉,氣血變化急驟,易受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這是婦女經期生理特點為痛經發病提供的內在條件。「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由於各個人身體素質的差異,如先天稟賦不足,沖任不充,或後天失調,氣血不足,每逢經期氣血變化急驟之時,氣血益見不足,病邪趁機侵襲,便可發生痛經。臨床常見的有因寒則寒凝血滯,血行不暢而痛;因熱則血燥澀不利而痛;因濕則濕淤阻滯經脈而痛;更多是因肝鬱氣滯,經行不暢而痛。可謂病因殊多,其主要機理是氣血運行不暢,經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則痛」,或沖任、胞宮失於濡養,「不榮則痛」。病位在沖任、胞宮,變化在氣血,表現為痛經。 現代醫學對痛經發病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與下述因素有關: 1.子宮異常收縮:原發性痛經的發生,常因子宮肌活動増強,導致子宮腔內肌張力増高,子宮痙攣性收縮的頻率増加且不協調、無規律,子宮血流減少,血供不足而發生痛經。繼發性痛經的發生,常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盆腔感染、子宮內膜息肉、宮腔粘連、宮頸狹窄、子宮畸形、處女膜閉鎖等等器質性疾病,導致經血流通受阻,經血外排無出路,引起子宮痙攣性收縮;子宮肌層不均勻増大,使子宮收縮不協調;炎症性滲出,使周邊組織粘連,子宮收縮不協調而產生痛經。 2.內分泌失調:痛經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的,常與內分泌有關,臨床上常見的主要是前列腺素、血管加壓素和催產素等等。子宮內膜和血內前列腺素含量増高是造成痛經的決定因素,因排卵後在孕激素影響下,分泌期子宮內膜能合成前列腺素F2a,由於經期子宮內膜破碎,前列腺素F2a過多釋放,使子宮肌層缺血缺氧,導致子宮過度收縮,嚴重的可出現痙攣性疼痛。在正常情況下,排卵期血漿中血管加壓素水平最高,黃體期則下降,原發性痛經患者晚黃體期雌激素水平異常升高,經期的第一天血管加壓素可高於正常人2—5倍,導致血流量減少,肌肉敏感性増強,子宮缺血缺氧,導致發生痛經。 3.精神和生活因素:青春期少女缺乏月經生理常識,對月經來潮有緊張、恐懼、焦慮情緒;育齡期婦女有過痛經史的,每當月經來潮就有一種「恐經症」。經期冒雨涉水,或過食冰冷、寒性食飲品,或過食熱性油炸食品而發痛經。 4.家族和職業因素:母親姐妹之間,一方有痛經,另一方則可能發生痛經;因職業關係,經常接觸含有汞、苯、鉛等化合物的婦女,發生痛經機率較高。三.什麼是處女膜閉鎖?為什麼會發生周期性下腹劇痛? 記得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有一位20歲左右的農村女青年,來到診室就哭訴:至今月經仍未來潮,卻每每發生周期性下腹劇痛,發病時腰酸如折,要用硬物頂住腰部,外陰似乎要裂開,痛苦異常。經詳細檢查,確診為處女膜閉鎖。 所謂處女膜閉鎖,也就是中醫說的「石女」。正常女性的陰道口有一層薄薄的粘膜覆蓋,粘膜為鱗狀上皮,含有結締組織、血管和神經末梢等,中央有一小孔,經血從孔中流出。處女膜閉鎖是女性生殖器官發育異常的病症,在青春期月經初潮前可無任何癥狀,初潮後由於處女膜閉鎖(即無孔處女膜)而致經血外流受阻,積存在陰道內,多次月經來潮後,經血越積越多,造成子宮、輸卵管積血,甚至腹腔內積血。臨床上表現為無月經來潮,卻出現逐漸加劇的周期性下腹疼痛,嚴重的伴有便秘、肛門墜脹、尿頻或尿瀦留等。 筆者在婦檢中發現,這位女青年由於經血積聚多年,處女膜向外膨隆,呈紫黑色,如未成熟的木瓜。經嚴格消毒,在其處女膜中央切開一小孔,緩慢流出約2升黯黑色的血液,疼痛隨之緩解。四.什麼是膜樣痛經?為什麼經潮會發生劇烈下腹痛? 時有病人小心翼翼拿著隨月經排出膜片狀的組織,一來到診桌前就急急忙忙訴說:「月經來潮小腹劇烈疼痛,有膜片樣組織隨月經血塊排出,這是不是流產?」置入水中一看,有的如薄膜,有的如梭形狀,未見有絨毛。經送病理檢查,排除早孕流產,屬於膜性痛經。 現代醫學認為膜性痛經的發生,主要是子宮內膜合成和釋放前列腺素含量過多,比正常婦女高出十倍左右,正常人的含量為400毫微克/升,而嚴重的膜性痛經患者可達7000毫微克/升。當子宮內膜大片脫落或呈梭形剝離時,子宮會釋放大量的前列腺素,引起子宮激烈收縮;再加上膜片樣組織經宮頸排出較為困難,導致經血一時性瀦留或刺激子宮壁,使子宮平滑肌收縮加劇。由於子宮內膜剝離時釋放前列腺素進入血液循環,引起全身性一系列反應,如刺激胃腸道導致胃痛、腹痛、嘔吐,嚴重的可虛脫。不過,前列腺素在血液中的活性,只維持10—15分鐘左右,就成為代謝產物排出,痛經這一癥狀也就緩解了。五.據說痛經在結婚後就可自然痊癒,是真的嗎? 原發性痛經是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隨著年齡増長,生殖系統發育逐漸成熟,內分泌系統的功能趨於穩定和平衡,原發性痛經自愈率不斷提高。有的少女是由於子宮頸管狹窄或處女膜開口過小,經血排出不暢或不能排出而引起的痛經,在結婚、分娩(經陰道分娩)後,經血排出不再受阻,痛經就自然消失;特別應當指出的,經妊娠、分娩後,子宮比前發育更好,可引起子宮強烈收縮的物質即『去甲腎上腺素』的濃度下降,子宮中對腎上腺素能產生感受的神經退化,痛經得到緩解或消失。上述種種原因引起的痛經,在結婚、分娩後,是可痊癒的。若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症等生殖器官的器質性病變,導致發生繼發性痛經的,在結婚或分娩後,是不可能緩解的,應及早到醫院對症治療,切莫耽誤。六. 痛經可預防和治癒嗎? 痛經患者應及時到醫院治療。醫師要作出明確的診斷和規範性治療,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了解全身情況,包括疼痛、陰道流血和其它臨床癥狀等,進行婦科檢查或肛檢,必要時還要作內分泌檢查或B型超聲波檢查,作為患者應主動配合,疾病就有痊癒或緩解的希望。現將痛經的防治簡要介紹如下: 1.現代醫學的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以止痛、鎮靜、鎮痛、解痙為主。常用「消炎痛」、「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以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動,減少前列腺素的釋放;經前口服「萘普生」,抑制子宮收縮。此外還可用避孕藥,抑制排卵等等。 2.祖國醫學的治療:以調理氣血,暢通經脈為主,著重解決一個「通」字,即「通則不痛」,治法因證候不同而異,虛性痛經當補而通之,實性痛經則行而通之,寒性痛經當溫而通之,熱性痛經則清而通之。純虛無滯者宜補養氣血,氣血充足則痛經自愈。 治療分兩步即:經期調血止痛以治標,平時辨證求因而治本。臨床上分型如下:(1)血淤證常用活絡效靈丹加味,即丹參、當歸、乳香、沒藥,加川楝、元胡以活血化淤。(2)氣滯證:宜用烏葯散加味,即台烏、砂仁、香附、木香、檳榔、元胡、當歸、赤芍、牛膝、甘草等以理氣活血。(3)肝鬱證:宜用逍遙散加味,即當歸、赤芍、柴胡、茯苓、白朮、甘草、川楝、元胡等以疏肝理氣。(4)寒濕證:宜用少腹逐淤湯,即小茴、乾薑、桂枝、元胡、炒靈脂、黑蒲黃、沒藥、川芎、當歸、赤芍等以散寒除濕。(5)虛寒證:宜用金匱溫經湯,即當歸、酒芍、桂枝、吳茱、川芎、党參、半夏、麥冬、阿膠、丹皮、生薑、甘草以溫經暖宮。(6)熱滯證:宜用桃紅四物湯加減,即桃仁、紅花、赤芍、川芎、當歸、蒲公英、丹皮、元胡、香附、敗醬等以清熱化淤。(7)氣血虛者還可用參芪四物湯、歸芪建中湯益氣補血;腎虛者用安腎湯溫腎壯腰。此外還可用針灸、熱敷、按摩等等。 3.做好預防痛經工作: 月經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現象,痛經是婦科常見的癥狀,做好預防工作,可減少痛經的發生,則使發生也可減輕疼痛程度。下列幾項工作應注意做好: (1)學習月經生理衛生知識,消除對月經的恐懼和緊張情緒,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正如中醫說的:肝氣條達,氣行血行,經血排出順暢,自無痛經之苦; (2)經期要勞逸結合,注意保暖,不涉水、不游泳、不作冷水浴,避免劇烈的體力勞動和體育運動; (3)増加營養,注意飲食,提高身體抵抗力,尤應多食新鮮的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有利子宮內膜修復生長,改善痛經癥狀; (4)有條件的還可應用飲食療法: A,當歸生薑羊肉湯:羊肉一斤,當歸10克、生薑10克,大棗數枚,經前燉服,有溫經養血之功效; B,元胡益母草雞蛋湯:元胡15克,益母草20克,雞蛋兩粒,一起煎煮喝湯吃蛋,可取祛淤止痛之效; C,艾葉生薑薏苡粥:艾葉15克,生薑10克,薏苡仁適量,經前燉服,可取散寒利濕、祛淤止痛之效。 (5)痛經發作,身邊無葯應急,可用熱水袋作小腹熱敷,以促進血液循環,利於經血排出;也可作小腹輕輕按揉,以緩解疼痛;可用紅糖30克,生薑10克,煎湯趁熱頻飲,具有溫經散寒、去淤止痛之功效。第六節 閉經一.什麼叫閉經? 凡是女性年逾18周歲,月經尚未來潮,或者經行一段時間後又中斷3~6個月的,稱為閉經。前者稱為原發性閉經,後者稱為繼發性閉經。祖國醫學稱為「女子不月」、「月事不來」、「經閉不行」…等。若妊娠期、哺乳期停經,以及青春期前少女因腎氣未充,初潮後往往間歇半年以上,如無其它不適,應屬正常的生理現象。若因生活環境突然改變,或口服、注射避孕藥物,引起的短暫的閉經,稱為一時性閉經,不屬於病理性的閉經。 閉經是婦科的常見病。由於發病原因較為複雜,病程較長,治療也較為棘手,成為目前世界關注的疑難病證。月經是女性生殖系統健康與否的主要標誌,關係一生的婚育,後代的延續,無論是患者或家屬都非常關心,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切不可掉以輕心。二.為什麼會發生閉經? 發生閉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錯綜複雜的,有遺傳基因引起的,也有子宮、卵巢病變引起的,有的是內分泌失調、腫瘤、創傷和精神因素引起的。現代醫學根據發病部位分為: (1)子宮性閉經:由於子宮和下生殖道發育不良或畸形,造成子宮內膜對卵巢性激素不發生反應而引起的閉經,臨床上常見有先天性無子宮,子宮內膜嚴重感染造成內膜粘連、子宮內膜結核,極個別的為睾丸女性化綜合征即男性假兩性畸形(染色體為男性)。此外,子宮手術切除或放射性治療破壞子宮內膜等。 (2)卵巢性閉經:由於卵巢病變對促性腺激素不發生反應而引起的閉經,臨床上常見有先天性卵巢發育不良、單純性腺發育不良、卵巢為條索狀、無卵泡、不能合成性激素,卵巢早衰,雙側卵巢經手術切除或卵巢組織放射治療被破壞,以致功能消失。 (3)垂體性閉經:由於垂體病變,導致垂體前葉不能合成促性腺激素及泌乳素,調節卵巢功能異常而引起閉經,臨床上常見的有垂體腫瘤,產後大出血或感染引起的希恩綜合征(舊稱為席漢氏綜合征)等。 (4)下丘腦性閉經:下丘腦病變,造成合成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髮生障礙,引起垂體和卵巢功能異常導致閉經。臨床上常見的有先天性下丘腦發育不良、下丘腦肉瘤;長期精神壓抑、緊張、憂慮或服用抗精神病葯、避孕藥、嚴重神經性厭食或長期劇烈運動,體重下降,過於消瘦等,對下丘腦功能有抑制作用。 祖國醫學對閉經發病原因的論述頗多,張仲景《金匱要略》指出:「婦女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萬全《婦人秘科》進一步指出:「婦人女子經閉不行,其候有三,乃脾胃傷損,飲食減少,氣耗血枯而不行者,…一則憂愁思慮惱怒怨恨,氣鬱血滯而經不行者,…一則軀脂痞塞,痰涎壅滯而經不行者…」。根據前賢的論述和閉經臨床癥狀,主要病因有虛實兩種,虛者多為陰血不足,甚至枯竭,血海空虛,無餘可下;實者多為實邪阻隔,脈道不通,經血不得下行。臨床上常見的病因病機如下: (1)肝腎不足:先天稟賦不足,腎氣未盛,精血不足,肝失濡養,或多產房勞,久病耗血,哺乳期過長損傷肝腎,而致精血匱乏,源竭流涸,沖任俱虛,經閉不行。還有腎陽虛,不能溫煦胞宮,虛寒滯血,遂致經閉。 (2)氣血虛損:素體脾胃虛弱,化源不足,或憂思恐懼,精神抑鬱,損傷心脾,或大病久病,產後大出血,營血虧損,沖任空虛,無血下達胞宮,以致經閉不行。 (3)陰虛血燥:素體陰虛,或失血傷陰,或久病耗血,勞瘵陰虛,或過食辛燥,灼傷津血,以致陰虛血燥,營陰不足,血海燥澀乾涸,經閉不行。 (4)氣滯血淤:情志抑鬱,肝氣鬱結,氣滯血淤,血行不暢;或經期產後,余血未盡,外感寒邪,內傷寒涼生冷,血為寒凝,沖任受阻;肝鬱化火,心肝熱盛,熱邪傷津,而致血淤。氣滯則血淤,血淤必氣滯,沖任淤阻,血行不暢,遂致經閉。 (5)痰濕阻滯:脾失健運,聚濕成痰,痰濕阻滯沖任,以致胞脈閉塞,經閉不行。 總之,閉經的原因十分複雜,患者應及時請醫生進行詳細檢查,以便規範治療。三.繼發性閉經能否用中藥治療? 現代醫學認為繼發性閉經的發病率明顯高於原發性閉經,原因複雜,大多與內分泌失調有關。繼發性閉經的治療,強調全身治療,包括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提高身體素質,提供足夠營養,保持標準體重;若是閉經受應激或精神因素影響,應進行心理治療,消除精神緊張和焦慮。藥物治療大都根據體內激素水平,採用相應激素治療,主要有性激素替代治療、誘發排卵治療、溴隱亭及其它激素治療。因器質性疾病引起的閉經,如生殖器官畸形、腫瘤等,應及早手術治療。 祖國醫學認為閉經成因諸多,病證虛實有別,治療原則:根據病證虛者補而通之,補益肝腎,調養氣血;實者瀉而通之,活血化淤,理氣行滯,除邪通經。切不可一見閉經,不分虛實,濫用攻破方葯,以伐生生之氣;也不可一味峻補,反而燥澀精血。臨證一定要詳審虛實寒熱,謹守病機,靈活辨證。若是其他疾病引發閉經的當先治他病,病癒經自調。治療的主要方法有: 1.補腎調肝,養血通經:用於稟賦不足,腎氣虛弱致月經延後,漸至經閉,伴頭暈、腰酸、耳鳴,神疲乏力,舌淡紅,苔少,脈沉弱或細澀。證屬肝腎不足,方選歸腎丸加味:菟絲子、杜仲、枸杞、山茱、當歸、熟地、淮山、茯苓、雞血藤、首烏。 2.補益元氣,養血通經:用於心脾虧損,化源不足致月經退後,經量漸減,經色淡,繼之經閉,伴面色蒼白,頭暈眼花,心悸氣短,神疲肢軟,食欲不振,毛髮不澤,舌淡苔白,脈沉緩無力。證屬氣血虛弱,方選人蔘養營湯:白芍、當歸、陳皮、黃芪、肉桂、人蔘、白朮、甘草、熟地、五味子、茯苓、遠志。 3.滋陰清熱,涼血通經:用於陰虛內熱,熱燥血虧引起的經量漸少,終至經閉,伴五心煩熱,盜汗顴紅,或骨蒸勞熱,或咳嗽唾血,舌紅苔少,脈細數。方選加減一陰煎加味:生地、白芍、麥冬、熟地、知母、地骨皮、甘草、黃精、丹參、枳殼。 4.活血化淤,理氣通經:用於氣機阻滯,淤血內停致閉經,伴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少腹脹痛或拒按,舌紫黯有淤點,脈沉弦或沉澀。證屬氣滯血淤,方選通經湯(經驗方):桃仁、紅花、歸尾、赤芍、澤蘭、香附、牛膝、益母草、內金。 5.除濕祛痰,活血通經:用於脾濕不運,痰濕內阻致閉經,形體肥胖,胸脅滿悶,嘔惡痰多,神疲倦怠,或面浮肢腫,或白帶量多,色白,苔白膩,脈滑。證屬痰濕阻滯,方選蒼附導痰湯加味:茯苓、半夏、陳皮、甘草、蒼朮、香附、膽南星、枳殼、生薑、神曲、川芎、赤芍、牛膝。 特別提醒一下:其一.經治療後月經來潮,應繼續治療三個月經周期,即經凈後服烏雞白鳳丸,每日一粒用雞湯送下,連服5天;緊接著,以六味地黃丸、十全大補丸各10克,每日兩次,連服20天。尤其是青春期和育齡期的更注意服藥,防止生殖器官萎縮,卵巢早衰。其二.注意調整體重:形體過於消瘦的,應保證足夠營養,可在經凈後,每三、五天,用參芪四物燉烏雞或鴿調養。形體肥胖的,應適當控制飲食,加強體育活動,以減輕體重。其三.注意精神調護,著名醫家葛洪《肘後救卒方》說:「凡治婦人諸病,兼治憂恚,令寬其思慮,則病無不愈」。四.什麼是隱性閉經,能治療嗎? 卵巢功能正常,子宮內膜功能完好,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作用下,子宮內膜仍能產生周期性、撤退性出血,但由於通道受阻,經血排無出路而瀦留於陰道、子宮腔或返流盆腔,就叫做隱經。 隱經的特點:周期性小腹疼痛、墜脹和外陰脹痛,呈進行性加劇,甚至尿頻或排尿困難。 隱經的發生原因:原發性閉經者,可能是陰道閉鎖或處女膜閉鎖;繼發性閉經者,由於宮腔手術,尤其是人工流產,損傷宮頸管粘膜,引起宮頸粘連;或宮頸炎症進行燒灼、冷凍及藥物腐蝕治療,損傷宮頸管粘膜引起粘連。 屬於原發性閉經的,應到西醫婦產科診查並進行手術治療。屬繼發性閉經的,應於有腹脹痛、墜脹感時,在常規消毒下,行宮頸管分離術,只要通道無阻,月經就能正常來潮。五.原發性閉經的發病原因那麼複雜,能否自我識別及早治療? 原發性閉經是屬於病理性的,到底是那裡出了問題,一般從女性的形體和臨床癥狀,也就可以作初步判斷,若要準確診斷必須經詳細檢查。 從女性的體態和第二性徵觀察,包括乳房的發育、骨盆變寬、臀部及胸部皮下脂肪豐滿、陰毛、腋毛等,凡是發育良好,智力又正常,說明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正常,閉經的原因在於子宮。其一,是無子宮或僅有子宮痕迹,無子宮內膜,無法對垂體、卵巢分泌的激素作出反應,故閉經;其二,有周期性腹痛呈漸進性加劇,外陰墜脹感,排尿困難或尿頻的,說明子宮有周期性出血,主要問題在於通道受阻,經血無法排出而瀦留於陰道、子宮腔或返流入盆腹腔,大多屬於處女膜閉鎖、陰道閉鎖、宮頸粘連梗阻、子宮橫隔等,可手術治療。 若是身材矮小,第二性徵不發育或發育不良,乳房無發育、無陰毛、無腋毛,經檢查幼兒子宮、卵巢小的,屬於卵巢病變,如卵巢酶缺乏,生長激素缺乏證,或染色體核型異常,都應及早到醫院內分泌科診治。 為了女青年的健康,特建議如下:(1)女性年滿14歲仍無第二性徵發育及無月經來潮的;(2)第二性徵發育兩年後仍無月經來潮者;(3)年滿16歲,不論是否有第二性徵出現,只要無月經來潮者。有上述情況之一者,必須到醫院作詳細檢查,以便及早治療。六.卵巢早衰的臨床表現如何?為什麼會發生?能防治嗎? 女性從月經初潮開始至絕經為止,一般維持35年左右,若在40歲之前卵巢內的卵泡耗盡而月經自然閉絕,醫學上就叫卵巢早衰。 1.臨床表現: (1)月經不調:40歲之前,經常月經退後,經量減少,經期縮短,逐漸發展為閉經,也有少數是突然閉經的; (2)絕經症侯群:面部潮紅,烘熱汗出,情緒異常,夜難入眠,記憶減退,易患老年性陰道炎; (3)生殖器官萎縮:B超檢查提示即:子宮和卵巢小於育齡期,卵巢內無卵泡或很少有卵泡,經連續觀察無卵泡發育; (4)基礎體溫測定:單相; (5)血液檢查:促卵泡素、促黃體生成素升高,雌二醇、孕激素降低。 2.發生原因:目前,現代醫學對卵巢早衰發病的確切原因,尚未十分清楚,大多認為下列因素,使卵巢先天性卵細胞數量減少,或使其閉鎖加速,或被直接破壞,使卵泡過早耗竭,致卵巢早衰: (1)遺傳因素:先天性卵巢內生殖細胞數量過少;促性腺激素的過度刺激,使卵泡閉鎖加速;染色體DNA突變也是卵巢早衰的主要原因,家族中可累及姐妹,甚至陸續發生祖孫三代;還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 (2)先天性酶缺陷:主要是17a羥化酶缺乏,性激素合成障礙,使卵巢功能過早衰竭;半乳糖–1–磷酸尿苷轉移酶缺乏使血半乳糖升高,影響生殖細胞轉移,卵子減少,易發生卵巢早衰。 (3)物理化學性損害:卵巢病變,作手術、放療、化療、藥物等損傷卵巢;長期生活在鎘、苯、砷、汞…等有害毒物的環境中,破壞了卵巢組織。 (4)乙型腦膜炎病毒、腮腺炎病毒等侵入感染,也會發生卵巢早衰。 (5)免疫性損害:卵巢早衰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全身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卵巢的表現。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重症肌無力等等。 3.做好防治:卵巢早衰對身體的危害很大,由於閉經無排卵就喪失了生育能力;長期低雌激素狀態,増加骨質疏鬆、冠心病的風險;過早進入更年期,招致圍絕經期症侯群發生。因此做好防治工作十分重要,特建議如下: (1)有家族史的,婚後應經常檢查身體,爭取在卵泡尚未耗竭之前生兒育女; (2)遠離環境毒素,慎重用藥; (3)増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4)40歲之前一旦發現進行性月經周期延長,經期過短,經量過少,要抓緊作內分泌檢查,及早治療。也可用下列飲食療法: ① 黃精、枸杞、熟地、党參、黃芪各15克,當歸10克,川芎6克,冬蟲夏草3克,烏雞一隻,水煎上藥,取葯湯代水燉烏雞,經後服。 ② 西洋參3克,冬蟲夏草2克,枸杞10克,燉鱉,經後服。 ③ 六味地黃丸10克,十全大補丸10克,每日兩次,連服20日,經後開始服。七.什麼叫做希恩綜合征(產後大出血也會引起閉經嗎)? 希恩綜合征屬於垂體性閉經,由於產後大出血,引起低血容量休克,導致垂體前葉血供不足,引起缺血性壞死而出現閉經及其它一系列癥狀。 1.發生原因:產後大出血會引起垂體壞死。因為妊娠時垂體比非孕時増大2—7倍,主要是催乳素細胞増生肥大,所需血和氧也増多;特別是分娩時所需氧量約増3倍,對缺氧更加敏感,若在產時或產後大出血,全身血循環衰竭,垂體前葉血供銳減,引起垂體壞死萎縮。 2.臨床上的主要特點:以激素缺乏為主,由於垂體前葉受累程度不同,臨床表現及病情也有所不同,常以下列次序出現: (1)性腺功能減退:最早出現的是由於催乳素和促性腺激素缺乏,而致產後無乳與閉經。產後出血導致無乳,是希恩綜合徵發生的信號。繼而性腺功能減退,性慾減退甚至消失,陰毛腋毛脫落,第二性徵衰退,生殖器官和乳房萎縮。 (2)甲狀腺功能減退:怕冷、乏力、少汗、記憶力減退,皮膚乾燥,甚至出現粘液性水腫、面色蒼白、眉毛脫落、表情淡漠、反應遲鈍、食欲不振,心率減慢。 (3)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全身軟弱乏力,噁心厭食,消瘦貧血,體溫低、血壓也低,若因過度勞累或手術或創傷,可使病情惡化,以致休克,高熱昏迷如搶救不及時,會引起死亡。 3.如何預防: (1)做好圍產期保健工作,按時到產科作產前檢查; (2)防止產後大出血和休克,是預防本病的根本措施; (3)一旦發生產後大出血和休克,應及時處理,縮短出血時間,減少出血量,並及時補充血容量; (4)發病後應堅持治療,提高體質,増強免疫力,控制病情發展,生活起居倍加小心,防止外傷。 4.中醫藥的調治:中醫學認為本病是產時陰血暴脫,腎脾陽衰,肝血枯竭而出現出一派虛勞症侯,應從腎脾肝入手進行調治: (1)十全大補湯加鹿茸,即鹿茸3克,西洋參10克,肉桂2克,黃芪、白芍、熟地、枸杞、白朮各15克,當歸、茯苓各10克,川芎6克。先將黃芪後八味葯加水500ML,文火煎取葯湯200ML,再把鹿茸、西洋參加入藥液中,隔水燉1—2小時,臨喝葯時用藥湯趁熱沖肉桂1克,加蓋1—2分鐘。藥渣如上法煎服。(2)党參、黃芪、枸杞、白芍、熟地各15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煎取葯湯代水燉烏雞,氣血兩虛者可常服。(3)冬蟲夏草2克,西洋參2克,枸杞5克。煎取葯湯燉龜或鱉,適用腎肝陰虛。(4)蓮子肉30克,芡實、淮山各15克,砂仁8克,胡椒粉適量。熬成粥,適用於脾虛飢不欲食。八.服用那些藥物會發生葯源性閉經? 中西藥品繁多,由於筆者所知有限,列舉一些僅供參考: (1)抗精神病藥物:如氯丙嗪、奮乃靜、氯氮平、舒必利、泰爾登等等,屬多巴胺受體阻滯劑,服藥後易引起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從而促使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減少,而致閉經。 (2)口服避孕藥:雌孕激素葯會抑制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抑制卵泡發育和排卵,而致經閉。 (3)抗腫瘤藥物:如環磷醯胺、白消安、左旋苯氨酸、氮芥等等,破壞卵巢功能而引起閉經。 此外,抗胃酸藥物中的甲氰米胍,止吐葯中的滅吐靈、胃復康,降壓藥中的利血平,鴉片類中的安定以及中藥的棉酚、雷公藤等等,可使催乳素分泌過多,血中催乳素水平升高,或損傷卵巢功能,導致閉經。九.什麼是閉經、泌乳綜合征? 閉經、泌乳綜合征是指在停止哺乳後或非妊娠期間,乳頭有乳汁分泌,並伴有閉經現象者。 1.臨床表現:以閉經、溢乳為主要癥狀。可表現為月經量少、月經稀發、閉經;持續性溢乳或擠壓兩乳頭有乳汁分泌,伴有不孕、性功能減退;如因垂體腫瘤引起的閉經溢乳,常伴頭痛、視野縮小,甚至出現生殖器官萎縮。化驗檢查:血中泌乳素水平升高,大於1000毫單位/升。 2.發病原因:主要是催乳素水平過高,抑制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合成和釋放,使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反饋作用消失,引起無排卵而閉經。也就是通常所說閉經、泌乳綜合征屬高催乳素血症。引起催乳素水平過高的原因,在臨床上常見的有: (1)下丘腦及附近的腫瘤,使催乳素分泌功能異常; (2)垂體微腺瘤,臨床上較多見; (3)原發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4)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如避孕藥、抗精神病葯奮乃靜、抗高血壓葯利血平等等; (5)胸壁創傷或刺激乳頭,可反射性引起血泌乳素増高。 祖國醫學對閉經、泌乳綜合征無專門論述,按其臨床證候,歸於「閉經」、「乳汁自出」範疇,大多認為肝鬱化火、陰虛火旺所致。 3.防治工作:閉經、泌乳綜合征的病情較為複雜,遷延日久,治療相當棘手,主要是針對發病的原因治療。由藥物引起的停葯後,泌乳素水平就可恢復正常;對於垂體腫瘤和其它原因不明的,可用西藥「溴隱亭」治療;垂體腫瘤還可以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一旦發現閉經、泌乳綜合征的先兆,要及早到醫院檢查,作血清、CT、核磁共振等檢查,尤為重要的是排除垂體微腺瘤。若是驗血檢查催乳素是否過高的,最好安排在上午9—11點,空腹抽血較為準確。要注意保持平常心態,無需過於緊張,適當控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攝入。 祖國醫學對不明原因引起的閉經、溢乳的,若是證見閉經,乳汁溢出或擠乳,乳房脹痛、頭痛,口苦咽干,夜寐多夢,舌暗紅,苔黃,脈弦數,宜疏肝解郁,清熱瀉火,藥用丹梔逍遙散加味,即丹皮、梔子、柴胡、當歸、茯苓、白朮、赤芍、甘草,加麥芽、青皮、牛膝、澤蘭等。若是證見閉經,溢乳擠乳,性慾減退,陰道乾澀,腰酸,煩躁,舌紅、苔薄、脈弦細數的,宜滋腎養陰,回乳通經,藥用左歸飲加味,即熟地、山茱、枸杞、茯苓、淮山、甘草,加夏枯草、麥芽、赤芍、牛膝、丹皮。第七節 多囊卵巢綜合征一.什麼是多囊卵巢綜合征?能否及早覺察多囊卵巢綜合征? 多囊卵巢綜合征系指青春期前後發病,卵泡膜細胞良性増生,引起雄性激素生成過多,造成月經紊亂,持續排卵障礙,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樣變等等。它是婦科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可導致正常排卵月經的婦女生育能力下降,習慣性流產,甚至増加並發糖尿病、高血壓、腫瘤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多囊卵巢綜合征主要癥狀: (1)青春期發病:月經初潮年齡一般正常,各種癥狀多在青春期月經初潮前後陸續出現,說明內分泌紊亂是發生在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建立之前。 (2)月經異常與排卵障礙引起的不孕:異常月經以稀發月經(後期)為最常見,繼發性閉經、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次之,偶見原發性閉經及規律無排卵月經,由於多數無排卵,或雖排卵卻黃體不足,導致不孕不育。 (3)高雄激素血症:面部的前額、雙頰、胸部、肩背等出現粉刺、丘疹、膿瘡、結痂和瘢痕;唇上、下頜、乳暈、臍下正中、大腿根部等,毛多粗硬且長。 (4)肥胖:多在青春期發病,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公分)-105,超過10﹪為超重,超過20﹪為肥胖。 是否患有多囊卵巢綜合征,從其臨床特徵來看,若發現初潮後,月經逐漸退後,甚至閉經;結婚後久久不能懷孕;形體豐滿肥胖;皮膚多毛;前額雙頰及胸背部的痤瘡増多等等,有三項以上不正常者,就有多囊卵巢綜合征的可疑,應及早到婦科作診查,重要的是作內分泌和B超檢查,以免誤過最佳的治療時間。二.為什麼會發生多囊卵巢綜合征?對身體有哪些危害? 現代醫學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複雜的異質性疾病,發病的確切原因至今未詳,大多數認為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變是卵巢產生過多雄性激素,而雄性激素的過量產生是由於多種內分泌系統功能異常的結果。諸如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異常、胰島素的功能異常、腎上腺的功能異常等等。同時與遺傳因素密切相關,臨床上發現:多囊卵巢綜合征有家族群聚現象,患者的家系中存在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高雄激素血症可能是家族遺傳表現。此外與環境因素也密不可分,若形體肥胖、皮膚多毛、雄性激素過高等等,許多專家認為:所有這些,跟出生時體重過重,母體肥胖,以及青春期過於貪吃有關。 祖國醫學典籍並無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名和論述,但其病證散見於閉經、崩漏、不孕、癥瘕等篇章中。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醫藥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研究取得很大進展,認為腎、肝、脾功能異常是發病的主要原因,痰凝、血淤是疾病的產物,兩者互為因果,造成惡性循環,終至閉經、多毛、肥胖、不孕等諸症叢生。 1.腎氣虛損:「經本於腎」、「經水出諸腎」,腎藏精是人體生長、發育、生殖的根本。腎氣虛,氣化失職,津液聚於下焦,凝集成痰,阻於天癸、沖任、胞絡;腎陽虛,火不暖土,脾陽也虛,運化失職,水濕聚於皮里膜外,壅阻沖任、胞宮為癥瘕,導致經閉、不孕;腎水不足,肝陽偏亢,導致煩躁、易怒、多毛。 2.脾氣陽虛:過食生冷,損傷脾陽,水濕不運,泛濫皮里為浮腫;過食肥甘厚味,脾運不及,或入多用少,膏脂滿盈,積於肌里而發胖;水濕膏脂積久成痰,傷及沖任胞宮,導致癥瘕、閉經、不孕。 3.肝鬱化火:婚久不孕、形體肥胖、皮膚多毛等,女性心中已夠懊惱,加上外人閑言碎語,更加惱怒傷感,抑鬱過久而化火,導致痰濕、膏脂隨肝火上炎,蘊結於皮毛而發為痤瘡、口苦口乾、煩躁不安諸症發生。三.多囊卵巢綜合征在醫學上是怎樣認定的? 根據2003年歐美生殖學會專家在荷蘭鹿特丹舉行的學術研討會訂立的診斷標準: 稀發排卵或無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多毛、痤瘡、睾酮升高;卵巢多囊性變。以上具備二項,並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高雄激素血症就可確診。 醫學上確診多囊卵巢綜合征,最為簡單、準確的方法:1.臨床癥狀:通過婦科和各種輔助檢查,確認月經和排卵異常,肥胖、多毛、不孕等。常用基礎體溫測定,若表現為單相,月經周期後半期體溫無升高,說明排卵障礙。2.B超檢查:發現雙側卵巢多囊改變,卵巢內有多個2~8mm直徑的小卵泡圍繞卵巢邊緣,間質部回聲増強。3.生化參數異常:提示血清FSH值偏低,LH升高,LH/FSH≧2~3;血清睾酮、雄烯二酮濃度升高;尿17—酮類固醇和雌二醇為正常值或輕度升高。此外,還可進行診斷性刮宮、腹腔鏡檢查、盆腔造影等等。但應特別注意排除卵巢雄性細胞癌、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腎上腺腺癌或腺瘤等等疾病引起的雄激素水平過高。四.為什麼女人也有雄性激素呢?唇上和四肢多毛就是多囊卵巢綜合征嗎? 在女性的卵巢內,除了分泌雌激素,以維持女性特有的生理特徵和體態外,卵巢還分泌少量雄性激素即睾酮;腎上腺皮質和外周脂肪組織也能合成和分泌少量雄激素。因此,女性體內存有低水平的雄激素,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雄激素在女性體內也十分重要,它不僅是合成雌激素的前體,而且是維持女性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激素。雌激素使女性生殖器官發育完善,孕激素使月經周期各種特徵表現出來,僅僅這些並不能完全代表卵巢功能。如果雄激素缺乏,青春期的少女的發育生長就減慢;成年女性的陰毛、腋毛就稀少;性慾也減退;調節卵泡的生長和卵子的成熟都會受到影響。 正因為女性體內有少量雄激素存在,唇上和四肢有體毛生長,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有的少女因體毛稍多,就顧慮重重,懷疑自己是否患多囊卵巢綜合征。其實,多囊卵巢綜合征因雄激素過多,血中的遊離睾酮升高,使毛囊攝取的睾酮也多,刺激體毛生長,尤其是性毛生長。性毛生長的部位:唇上、下頜、乳暈周圍、臍下正中、恥骨上、大腿根部。性毛的性狀不同一般,毛多、粗硬、且長。有的少女,體毛較多,青春期後無明顯發展,而且毛細軟平鋪於皮膚上,月經正常,血清睾酮也在正常值以內,就不要「杞人憂天」。 目前對多囊卵巢綜合徵引起多毛症的治療,現代醫學大多採用螺內脂(安體舒通),一般每日服50~100㎎,以抑制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用藥6~12個月後就可出現明顯療效,多毛症明顯好轉。祖國醫學以滋腎平肝為主,選用左歸飲加味,即生地黃24克,旱蓮草20克,淮山、枸杞、黃精、生芍各15克,山茱、茯苓、黃芩、柴胡各10克,每日一劑,經期停服。若肝經濕熱的應先服龍膽瀉肝湯,即生地、車前各15克,山梔、黃芩、柴胡、澤瀉各10克,龍膽草、當歸各6克,甘草3克,每日一劑,先服3~5劑以清肝火瀉濕熱,然後服左歸飲加味。 應當特別指出的是,個別青春期的少女若18歲以後仍未來月經,且有聲音低沉、體毛濃密、陰蒂肥大等男性化現象的,應及早到醫院作詳細檢查,及早排除生殖器官先天畸形、男性假兩性畸形、卵巢男性化腫瘤等等,以便及時規範治療。五.為什麼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會有那麼多的痤瘡?能夠治療嗎? 痤瘡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種慢性, 炎症。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常在前額、雙頰和胸部、背部,發現有如粉刺、丘疹、痤瘡、膿皰等。究其原因主要是:雄性激素分泌過多,刺激皮脂腺的分泌過於活躍、旺盛,成為油脂性皮膚;皮脂遊離的脂肪酸過多,亞油酸過低,促使毛囊漏斗部角化過強,角質栓不易脫落,導致毛囊的開口被阻塞;毛囊在阻塞的情況下,痤瘡內的丙酸菌大量繁殖,引起炎症感染。加上有的患者一發現痤瘡,就亂用化妝品,使毛囊阻塞更為嚴重,粘附污染粉塵更多;有的聽信江湖游醫,亂服「秘方妙藥」;有的因有痤瘡而惴惴不安等等,都使病情進一步加重。 目前對多囊卵巢綜合徵引起的痤瘡治療,現代醫學認為暫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選用達英35,具有較強抗雄激素作用。具體用法:月經來潮的第5天開始服藥,每日一片,連用21日,停葯7日後繼續服用,3~6個月可取效。也可服用中藥龍膽瀉肝湯加味:生地黃、車前子、土茯苓各15克,山梔、黃芩、澤瀉、銀花、蒺藜各10克,龍膽草、柴胡、當歸各6克,甘草3克,每日一劑,連服7~10劑。此外,應注意皮膚的保養和清潔,不使用油質的化妝品,盡量避免空氣微塵的污染;飲食上少吃糖類和富含脂肪的食品,多喝開水和清茶,利於體內油脂代謝,減少油脂的滲出。尤為重要的是補充各種維生素,對皮膚的保養有很大益處,維生素E可減少痤瘡和色素沉積,延緩皮膚衰老。同時,應注意大便的通暢,利於體內毒素的排泄。六. 為什麼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會肥胖呢?能夠治療嗎?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大約有50﹪左右伴有肥胖,通常是中心性肥胖,即以腹部和內臟為主,從人體測量的腰–臀比例超過0.85。究其原因主要是卵巢、腎上腺皮質及其外周組織合成和分泌的雄激素過多,血漿中遊離睾酮増加,性激素結合球蛋白減少,高胰島素血症引起糖耐量和代謝異常,導致脂肪大量聚積而引起肥胖的發生。 多囊卵巢綜合徵引起的肥胖,不僅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抑制卵泡發育和排卵,而且,増加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危險,必須抓緊治療。目前對多囊卵巢綜合徵引起的肥胖症治療,大多主張適當飲食控制,減少進食糖類和脂肪類食品,適當増加蛋白食品,尤其是蔬菜、水果,並注意飲食時間的安排,晚餐不宜過飽。;加強體育鍛煉,増加體內熱能的消耗;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少量降代謝的減肥藥,如二甲雙胍等。上述種種既可減輕體重,又可降低胰島素和睾酮,増強體質健康。七. 為什麼多囊卵巢綜合征易引起不孕呢?能夠治療嗎? 多囊卵巢綜合征的臨床主要特徵之一,就是持續無排卵,導致育齡期月經紊亂,閉經或月經稀發。究其原因乃是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異常所致,突出表現在:卵巢、腎上腺皮質合成和分泌的雄激素過多;由於垂體對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敏感性増加,分泌過多的黃體生成素,而促卵泡素的分泌處於相對較低水平,使兩者的比率失常;卵巢產生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二醇,雌二醇血濃度來源於多個不同成熟期的卵泡,過多的雌激素主要是雌一醇即雌酮増高,雌二醇則處於早卵泡期水平;加上胰島素過多,導致卵巢中的卵泡閉鎖,不能形成優勢卵泡,卵巢內有多個的小卵泡,卻無成熟的卵泡排出,持續無排卵導致婚久不孕。 目前大多進行對症治療,目的在於使子宮內膜正常化,阻斷過多的雄性激素,預防併發症,促進排卵。西醫大多採用的:(1)藥物治療:如有生育要求的,用枸櫞酸氯米酚又稱克羅米芬促排卵為首選藥物,具體用法: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每日50㎎,連服5天,一般停葯7~10天排卵,必要時可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黃體酮,以提高妊娠率。無生育要求的,用安宮黃體酮調整月經,並預防子宮內膜増生和子宮內膜癌;用安體舒通治療多毛、痤瘡;用地塞米松、酮康唑、螺內脂、醋酸環丙孕酮等降低血雄激素水平。(2)手術治療:在腹腔鏡下對多囊卵巢進行電凝和激光技術穿刺打孔,促進自發排卵;亦可行雙側卵巢楔形切除術。 祖國醫學認為多囊卵巢綜合征的病因多端,虛實夾雜,治療應以補腎、健脾、調肝、消痰、祛淤為主,採用補腎化痰、清肝瀉濕、滋陰瀉火、滋腎養肝、補腎化淤等法。筆者對痰濕證的,常用脾腎雙補湯,即菟絲子、薏苡仁、旱蓮草各20克,黃芪、白朮、續斷、丹參各15克, 巴戟、仙茅、覆盆子、陳皮各10克。經凈後每日一劑,連服10~15劑。對陰虛證則選左歸飲加味,即生地黃24克,旱蓮草、菟絲子各20克,仙靈脾、枸杞子、生白芍、黃精、淮山各15克,山茱、茯苓各10克。經凈後每日一劑,連服8~10劑。雖然中藥治療的療程長,排卵率不如克羅米芬,但受孕率高,流產率低,且無明顯副作用。許多醫家的經驗證明,中西醫結合,優勢互補是目前治療排卵障礙疾病的最好途徑。八.多囊卵巢綜合征對女性健康有何影響?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生育年齡婦女最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從它的病理看,涉及神經、內分泌、代謝和卵巢局部的調控,不僅影響月經、不孕,而且還有許許多多近、遠期的合併疾病,對女性的健康有較大影響,應當引起特別關注,現簡要介紹於下: 1.近期的合併症: (1)自然流產率高:據文獻報道,多囊卵巢綜合征治療後懷孕的,自然流產率達40﹪左右,究其原因是:高促黃體生成素,使卵泡過早黃素化,卵泡早熟,胚胎種植率低,自然流產率高;高雄激素、高胰島素引起囊胚內的細胞團凋亡;纖溶酶活化引起胎盤栓塞,功能不足而流產。 (2)妊娠合併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大半有肥胖症、高胰島素血症,常是發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據有關專家報道:糖尿病發病率為20~40﹪,遠高於正常發病率(3~8﹪)。 2.遠期併發症: (1)心血管疾病: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中,75﹪肥胖患者有高胰島素血症,存在血脂代謝異常,總膽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均偏高;由於血脂異常,血管內皮損傷,促使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因此,這類患者在絕經期前後,發生高血壓、冠心病的幾率較高。 (2)糖尿病: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存在顯著的代謝異常,主要表現為胰島素抵抗代償性高胰島素血症和異常脂質血症,肥胖者的葡萄糖耐量減少40﹪,有發生糖尿病的危險。 (3)腫瘤:由於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長期閉經、無排卵、雌酮升高,無孕激素對抗,使子宮內膜増生過長,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幾率増加。第八節 圍絕經期綜合征一.什麼叫做圍絕經期? 圍絕經期是指從生育期過渡到老年期,以往稱為更年期,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更年期的槪念較為模糊,建議改為圍絕經期。其間又分為絕經前期、絕經期、絕經後期三個階段: 絕經前期:指月經終止前的整個生育期。 絕經期:指卵巢內卵泡耗竭,卵巢功能消失,月經一年無來潮,約在50歲左右。 絕經後期:泛指絕經一年後直至生命終止。 圍絕經期症候群是指絕經前後,一般在絕經前10年即40歲開始,由於卵巢功能和全身神經、內分泌、免疫和代謝功能等明顯減退,出現月經周期逐漸延長、經量漸漸減少、經期也隨之縮短,直至絕經,並伴隨著程度不同的一系列癥狀,如潮熱、多汗、心悸、失眠、煩躁、易激動等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由於全身許多系統器官均有雌激素受體,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下降,除了女性內外生殖系統萎縮、月經和生育終止、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等變化外,還可發生心血管系統、免疫系統,骨骼系統、泌尿系統等病變。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目前女性的平均壽命已近八十歲,也就是說在絕經後,卵巢和全身各系統重要功能減退情況下,還將繼續生活三、四十年,因此,不僅要注意圍絕經期綜合征的防治,還要注意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和老年痴呆症及其它老年疾病的防治。 圍絕經期的到來,不僅是女性自身健康問題,還關係到家庭的幸福,社會的和諧,作為女性的親友及家屬,應當對女性的絕經生理、病理有較清楚了解,以溫馨寛容的態度,幫助親人順利渡過圍絕經期。二.多大年齡絕經算正常?能否延緩絕經呢? 絕經是女性月經的終止,有自然絕經和人工絕經兩種:自然絕經系卵巢內卵泡耗竭,卵巢功能衰退,月經自然終止一年以上;人工絕經則是指手術切除卵巢或因化學治療、放射治療,使卵巢受到破壞,功能終止,引起月經斷絕。 多大年齡絕經屬正常呢?祖國醫學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素問·上古天真論》就提出:「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明確提出四十九歲月經斷絕。隨著時代發展、社會進步,人類壽命大大延長了,女性平均壽命已近八十,絕經年齡似有推遲傾向,但仍穩定在45—55歲之間,目前我國女性絕經的平均年齡49.5歲,國外的平均絕經年齡為51.2歲。當然,由於種族、地域、環境、營養、遺傳…等等的不同,每個人絕經年齡會有所差異。 絕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若無異常癥狀,順其自然過渡到絕經為好。若是40歲之前,有月經周期延長、經量減少、經期縮短等卵巢早衰的癥狀出現,就應及時檢查治療,避免過早絕經。若是超過55歲尚未絕經者,應及早到醫院作婦科檢查和B型超聲波檢查,以排除腫瘤。有的女性害怕絕經後易於衰老,刻意長期過量服用性激素,雖能暫時延緩絕經,卻有増加發生腫瘤的危險。三.絕經後卵巢內分泌發生那些變化,會產生什麼疾病呢? 1.內分泌的變化:絕經後隨著卵泡耗竭,卵巢形態老化,卵巢體積縮小,卵巢功能衰退,內分泌功能也衰退,表現為卵泡發育中合成、分泌的性激素,主要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變化,現簡要分述於下: (1)孕激素:絕經前大約在40歲以後,由於卵泡發育不足,排卵數減少,孕激素也隨之減少。絕經後排卵終止,血液中的孕激素進一步降低,孕激素水平只相當青年女性卵泡期的三分之一。 (2)雌激素:近絕經期,由於卵泡減少,卵泡成熟和排卵相對滯後,雌二醇產量開始下降;絕經後卵泡耗竭,雌二醇更是直線下降,雌一醇是絕經後體內唯一的雌激素。 (3)雄激素:絕經後睾酮略有下降,但是有一部分女性在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卵巢間質増生,分泌睾酮増多,可引起多毛。 (4)促性腺激素:絕經後雌二醇急劇下降,失去對垂體的負反饋作用,引起FSH和LH持續緩慢上升;因此,FSH比正常卵泡期升高15倍,LH升高3—4倍,絕經後5年達峰值,10年後略有下降。 2.易發生的疾病:絕經後隨著卵巢功能的衰竭,內分泌的變化,加上全身的神經、內分泌、免疫、代謝等功能的明顯減退,導致發生疾病的風險大大増加,常見的有: (1)生殖器官退行性變化:由於陰道上皮萎縮變薄,糖原減少,所產生的乳酸減少,PH值上升,使陰道內致病菌易生長,患老年性陰道炎的多。 (2)圍絕經期綜合征:以內分泌改變引起的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為主,伴有神經心理症侯群。 (3)心血管系統病變:主要是冠心病、高脂血症、高血壓等。因絕經後雌激素水平低,參與血膽固醇的代謝能力減弱,引起血脂代謝功能紊亂;雌二醇的減少,血管變窄變硬,血管阻力増加,血流灌注緩慢。 (4)骨骼系統病變:主要是骨質疏鬆症,由於女性負有妊娠、哺乳任務,35歲後骨量負平衡,40歲後開始骨量丟失,在絕經後分泌雌激素更為不足,導致骨量丟失加快,増加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5)神經系統病變:主要是老年痴呆症,由於腦功能衰退,大腦皮質萎縮,腦重量減輕,腦回溝變平,腦溝増寬的緣故。 (6)惡性腫瘤:主要是卵巢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婦科三癌發生的風險増多。 (7)泌尿系統病變:絕經後由於雌激素減少,尿道、膀胱粘膜抵抗力低,常有尿道炎、萎縮性膀胱炎、尿道口肉阜等。四.圍絕經期的月經周期、經量、經期會發生什麼變化? 由於卵巢功能衰退,卵泡數急速減少,成熟卵子也隨之減少,排卵機率降低,月經的周期、經量、經期呈現不規則的一些變化,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最為理想的是:在絕經前的一二年,月經周期逐漸延長,經量逐漸減少,經期逐步縮短,緩慢地過渡到絕經。這樣一來,身體有個適應過程,對健康的影響不大,順順利利過渡到了絕經期。但是臨床上常見的,卻是月經周期或提前、或退後,甚至二、三個月才來潮一次;經量可多如崩,也可少如漏,或不規則,或崩漏交替;經期縮短,也可延綿不停;甚至有人月經一向規律,突然絕經的。可謂情況各異,不一而足。但這一時期,不論月經怎麼變化,最終結果都是絕經。若是月經老是提前,經量過多,經期過長,這樣氣血損失較多,身體難以適應,對健康影響較大,還應特別注意:這一時期的女性是屬於腫瘤的高危人群。若是月經一向正常,突然絕經的,也應特別留意是否懷孕,因圍絕經期偶有成熟的卵子排出,也就有懷孕的可能。上述種種情況,都應及早到醫院作詳細檢查,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五.絕經後生殖泌尿器官有那些變化,對身體有影響嗎? 絕經後,隨著卵巢萎縮和功能衰退,性激素水平急劇下降,受其影響的生殖、泌尿系統也會發生萎縮退化,主要表現: 1.外陰和陰道:外陰失去膠原、脂肪和保留水份的能力,呈現不同程度的萎縮性改變,腺體萎縮,分泌物減少使外陰皮膚變薄、乾燥、易裂傷,陰毛稀少,陰道縮短、變窄、皺褶減少,陰道壁變薄失去彈性,陰道內乳酸桿菌和糖原減少,PH值升高,陰道變為鹼性環境,抵抗力下降,易發生老年性陰道炎。 2.尿道和膀胱:由於外陰和陰道前壁萎縮變短,尿道口也下移,接近陰道口,任何陰道操作或性行為都會増加尿道壓力,容易發生排尿不適,尿頻或感染;另一方面由於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粘膜萎縮,尿道括約肌鬆弛,張力喪失,常發生尿失禁、尿頻,無菌性膀胱炎和陰道炎。 3.子宮:子宮萎縮以子宮體為主,宮體與宮頸的比例下降,子宮內膜變薄。子宮肌瘤或肌腺症的腫塊也隨之縮小,可避免手術之苦。由於支持生殖道的結構減弱,盆底鬆弛,容易發生子宮下垂,陰道壁膨出,膀胱直腸脫垂。 4.卵巢:卵巢進行性縮小,形態老化,重量僅3—4克,為生育期的50﹪。卵巢功能衰退,受雌激素影響的器官、神經、血管、肌肉、骨頭等也發生病理性的改變。六.圍絕經期綜合征有那些癥狀,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1.臨床表現:圍絕經期是由生育期進入老年期的轉折階段,是生命自然進程的一個特殊生理過程,難免會有生理、心理和形體的一些變化,臨床上常見的有如下表現: (1)潮熱是典型的圍絕經期癥狀,是一種突然的、暫時性的感覺,一股熱流傳遞到全身尤以胸、臉和頭部,伴有潮紅、汗出、甚至寒戰,有的頭痛、頭脹、乏力,可持續數秒或數十分鐘,可一日數發或數日一發。 (2)心悸、眩暈、失眠,皮膚麻木、蟻行感。 (3)抑鬱、焦慮多疑,注意力不集中,記憶下降,情緒不穩,易激動、恐懼,甚至癔病樣發作。 (4)脈率不齊,血壓偏高,尤以收縮壓升高。 上述種種情況,持續時間有長有短,程度有輕有重,並非每個人都一樣;有的一到圍絕經期,各種癥狀接連發生;有的不知不覺度過了絕經期;有的絕經後才陸續出現一些癥狀。 2.發生原因: 現代醫學認為:主要是卵巢功能衰退,內分泌失衡,尤以雌激素水平波動和下降,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與代謝發生變化。祖國醫學則從陰陽、氣血和臟腑功能虛損來解釋圍絕經期症侯群的原因。認為:腎為水火之臟,陰陽之根本,主藏精,主月經,主生殖。七七之年腎氣虛,天癸竭,以致自然絕經和終止生育。主要病機是: (1)腎水不足,水不涵木,肝陽偏亢,發生潮紅、潮熱、汗出,頭痛,血壓偏高; (2)腎水不足,水不制火,心火偏旺,出現失眠多夢,心煩; (3)腎損及脾,化源不足,氣血衰少,就善疑多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神疲乏力; (4)脾運失職,水濕不運,也會出現頭脹,水腫,虛胖等等。 至於癥狀所發生的時間長短不一,嚴重程度不同,則跟本人的身體素質、心理承受能力和周圍環境有密切關係。七.怎樣預防或減輕圍絕經期綜合徵發生的癥候? 女性到了圍絕經期,由於卵巢功能的衰退,卵巢卵泡數不斷減少,內分泌功能下降,體內的雌、孕激素水平逐漸降低,月經開始不規則改變,直至最後絕經,終止孕育,並出現植物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的癥狀,完全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也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從生理上說絕經是走向衰老的開始,並不等於就衰老了。特別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衛生醫療條件的改善,人的壽命大為延長,尤其是女性壽命八、九十歲的並非罕見,也就是說絕經後還要再生活三、四十年,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走了一半。因此,出現一點圍絕經期的癥狀,就悲觀失望,整日憂心忡忡,是完全不必要的。要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渡過圍絕經期,必需做到如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態:良好心態可直接影響生理變化,促進健康,延緩衰老;不良的心態,將加劇生理功能紊亂,促使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危害女性的健康,加速衰老。要像古語說的:「人老心不老。」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可保持敏銳的思維、旺盛的精力、火紅的熱情、勃勃的雄心,那怕到了七十歲還是年輕的老人。 2.走出家門,融入社會:尤其是性情抑鬱,情緒低落,個性孤僻,賦閑在家的,更應大步跨出家門,到社區老年大學,選學有興趣的詩詞、書法、繪畫、攝影、醫療保健…等知識;也可參加社區的公益活動,結交一些新朋友;力所能及地參加一些體育文娛活動等,不僅可増加知識,増進健康,還可轉移注意力,忘卻不愉快的事,減輕各種病痛。 3.飲食合理平衡:堅持低糖、低脂、低鹽原則,做到食物多樣化,葷素、粗細搭配,飲食合理平衡。戒煙少酒、注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多食果蔬。還可服些抗自由基物品,如維生素E、維生素C、維生素A,胡蘿蔔素,硒及硒化合物,中藥的黃芪、枸杞、何首烏、五味子等,以延緩衰老。 4.家屬和社會應創造溫馨和諧的環境,以寬容的心態,給予理解、關心和照顧。 5.中醫藥膳:(1)火氣大,煩躁易怒的,可服白蘿蔔、大冬瓜、綠豆等熬粥;(2)情緒不穩悲傷易哭的,可用甘草5克,小麥30克,大棗15克,燉湯飲用,日一二次;(3)陰虛火旺的,舌紅口乾,可用鱉一隻,枸杞15克,冬蟲夏草3—5枚,燉湯吃肉喝湯。此外,還可經常喝黃豆漿,服蜂王漿。6.在醫生指導下,運用雌、孕激素替代療法。八.絕經後對性生活一點也不感興趣,是否正常呢? 絕經後,隨著年齡不斷増大,卵巢萎縮,性激素水平下降,生殖器官退行性變化,大多數女性的性要求和性慾減退、性交頻率減少、性交時間縮短,乃是正常的生理現象,無需緊張害怕。但並不等於絕經後的女性,就沒有性慾望、性要求和性能力了。現實生活中,一些身體健康、感情融洽的夫婦,在絕經後由於無生育的包袱,對性的興趣和能力,跟年輕時並無差異;六、七十歲的女性,還興緻勃勃地忙於籌辦婚事,在現實生活中並非罕見。 古人說:「食、色,性也。」說明食慾和性慾是人的一種本能。性是男女組織家庭的重要基礎,和諧的性生活是婚姻美滿幸福的保證。人類性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我國長期受封建思想的禁錮,在性問題上一向較保守,特別是一些女性在絕經後對性的問題不敢啟齒,認為是「老不羞」、「老風騷」,似乎見不得人,這種思想壓抑性生理和性心理。事實上絕經後保持適度的性生活,對身體健康有好處:可増強對生活的信心,精神愉快,克服抑鬱情緒;增加骨骼和肌肉活動,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肺活量和心臟活動能力;促進夫婦的感情,以利建立和睦家庭。 一些女性因生殖器官萎縮和其它疾病的影響,性生活時發生陰道疼痛、裂傷,造成對性生活興趣大為降低,甚或恐懼。要解決這一問題,提高性生活的質量,首先,要學一些有關的性知識,認識絕經後適度的性生活是正常的,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不必緊張;其次,性生活的頻率和時間,應從夫婦的身體情況出發,不要過於放縱,以免造成千古恨;再次,性生活一定要有充分準備,不能過於急躁,為避免陰道乾澀,可用一點潤滑劑;複次,注意運用中藥食療,如:(1)黃芪20克,枸杞30克,乳鴿(雌)一隻,隔水燉熟,喝湯吃肉;(2)冬蟲夏草5枚,烏骨雞(雌)一隻,燉熟食用;(3)韭菜炒大蝦肉等,以提高性的能力和興趣。還應強調的:不要自行服用性激素和助陽葯,一定要在醫師的指導下應用。九.圍絕經期是否可以補充性激素? 自從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運用雌、孕激素治療卵巢功能衰竭引起的各種疾病,有了很大進展,這種治療方法已經不是婦科專有,早就在內科、兒科臨床上應用,名稱改為激素替代療法。單就圍絕經期,由於雌孕水平下降,引起的相關疾病,可應用激素替代療法的有關問題介紹如下: 1.激素替代療法的用處:使用激素替代療法,可提高生活質量,增進身體健康,保持身體、精神和生活的良好狀態,增強能力和力量,改善記憶力,改善性功能,提高性能力,並具有防治下列疾病的作用,諸如:(1)短期應用雌、孕激素,對圍絕經期的月經失調有調節作用,可改善圍絕經期綜合征、無菌性尿道炎、膀胱炎、老年性陰道炎等的癥狀;(2)穩定骨密度,減少絕經後骨量的迅速丟失,防止骨質疏鬆症及骨折;(3)減少結、直腸癌的發生;(4)可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抑制血管平滑肌増殖,改善內皮功能,延緩動脈硬化,降低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及病死率;(5)可改善抑鬱狀態,改善腦血流,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増加神經功能,減少老年性痴呆症的發生率等等。 2.激素替代療法的副作用:(1)應用激素替代療法,在短期內,一些女性可發生血壓改變,體重增加,頭暈頭痛,胃腸道不適,乳房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等;(2)長期應用激素替代療法,可増加子宮內膜増殖和子宮內膜癌的危險。若增加足量和足夠療程的孕激素,發生子宮內膜癌的危險性就明顯下降。長期使用激素替代療法,可使乳腺癌發生的危險増大;(3)可引起少量深部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甚至卒中的危險。 3.激素替代療法的禁忌和慎用:有下列疾病之一者應禁用或慎用激素替代療法:(1)性激素依賴性腫瘤,如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症等;(2)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3)嚴重的肝、腎疾病;紅斑狼瘡、耳硬化症;血卜淋症;血栓栓塞病,嚴重下肢靜脈曲張;嚴重的高血壓、糖尿病、高甘油三脂、偏頭痛、哮喘、催乳素瘤,膽囊疾病等等。 4.激素替代療法的運用:激素替代療法是一種新技術、新療法,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因此,要做到科學、準確、仔細,必須在醫生的指導和監督下進行。諸如:什麼疾病可以使用激素替代療法,要達到什麼目標和效果,都要有明確的認識;用什麼激素,單用雌激素或單用孕激素,還是合用雌、孕激素或合用雌、雄激素或合用雌、孕、雄激素,都要有周密的治療方案;各種激素的應用劑量多少,給葯的途徑:用口服、經陰道、經皮貼片或霜劑、或肌肉注射等,不僅要考慮治療疾病的目標和效果,還要考慮病者的個體差異,例如體內激素的缺乏程度、健康情況、對激素的吸收、利用和代謝能力,用量不能千篇一律;用藥的時間是絕經前期,或絕經期,或絕經後期,怎樣才能取得最好療效,減少副作用。此外,還要考慮病者的經濟承受能力。所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及時作必要的監測,以調整用藥,包括用量和時間,還應作肝功能的檢查,因為激素葯需在肝臟內分解後排出體外,長期地大劑量使用,可損害肝功能,必須及時檢查肝的功能。十.絕經後為什麼還會陰道出血? 絕經一年後,出現陰道出血,是老年婦女常見的一種臨床癥狀,因為許多婦科惡性腫瘤首先表現為陰道出血,特別是隨著年齡増長,絕經時間延長,身體素質和抵抗力下降,則惡性腫瘤的可能性較大,所以絕經後陰道出血的,應引為重視,切勿掉以輕心。為了爭取最佳的治療時間,必須及時到醫院作檢查,包括婦科檢查和有選擇性進行B超檢查、內分泌測定、病理檢查、碘試驗、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宮腔鏡、陰道鏡檢查等,找出病因,發現病灶,明確診斷,進行規範性治療。 絕經後陰道出血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出血量可多可少,少者淋漓不斷,甚至僅白帶中夾有血絲或內褲偶有血跡;多者可突然如山崩,勢不可擋地大出血。有的間歇性不規則出血,有的纏綿不凈,有的發生在性生活後或婦科檢查後出血。血色有的鮮紅,有的暗紅,有的夾有大量的分泌物,伴有外陰瘙癢,小腹疼痛,尿頻、尿痛等等。 絕經後陰道出血的原因較為複雜,臨床上常見的有:1.惡性腫瘤出血:最為常見的是子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子宮平滑肌肉瘤、卵巢類固醇細胞瘤、原發性輸卵管癌等;2.葯源性出血:大多是應用雌激素補充治療不當,或濫用含有性激素的抗衰老藥物,或誤服避孕藥等所引起的;3.炎症性出血:常見的有老年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尖銳濕疣、宮頸糜爛、宮頸息肉等。
推薦閱讀:
※誤 丨 抱歉,你信了 20 多年關於大姨媽的「真理」,全是錯的
※按摩真的能治病嗎?
※家傳中醫婦科臨床集要《1》
※不死癌症:良性癌內異症易致婦科疼痛
※婦科問答丨30秒自測是否卵巢早衰,太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