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理財創造幸福生活,女性也可以如此自信與自在!
「大巴老師,我想冒昧地感謝你。跟你學習理財後,我的生活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不是指賺了多少錢,而是我們的夫妻關係改善了,我在家裡的存在感也提高了。」
剛收到這個會員的私信時,我有一點詫異,沒想到「理財」竟然成了靈丹妙藥?我都有點受寵若驚了。
後來,詳聊過後才知道這位會員朋友是全職太太,老公有炒股,開始她就很少插手理財的事情,專心在家帶孩子。後來,她也是因為保險的事情,找到了我的公號。保險是花錢的事情,老公不是很在意。她學習理財後,開始和先生交流,要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開始的時候,先生並不能全盤接受,仍然全付身心投入股市中。
經過一段時間,先生在股票上不僅沒賺錢,甚至虧錢。她定投的基金反而小賺。她的先生開始反省自己的投資行為,甚至跟隨妻子的腳步做基金定投,將家庭理財的重任交給她了。
我的公號分享理財乾貨知識,做一所理財界的「可汗學院」,讓更多的普通老百姓學會理財,改變自己的生活,是我的目標。
當一位媽媽發來這段感慨時,我覺得自己的事業更有價值了:
當我系統學習理財的原理後,我對未來更有信心了。原來我不懂錢,錢也不懂我,我對未來充滿焦慮,雖然先生收入也不錯,但開支越來越大,我總會莫名地慌張。現在的我,內心安定,和先生的共同語言也更多了。
我的粉絲里有近五成是女性,如果每一位朋友都像她一樣獲益,於小家庭也是一件絕好的事情。
女性對理財的「誤區」
很多女性朋友卻常常邁不出「學習理財」這一步,她們進入理財的第一步,往往是「諮詢保險」,這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無形中,是眾多的保險代理人立下了「教育市場」的汗馬功勞,只不過由於行業水平參差,很多女性朋友還是更願意找到她們信任的人,來諮詢家庭保障事宜。
很榮幸,我成為她們信任的人。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大巴老師,請問這一款保險怎麼樣?」一般女性朋友會傾向於幫小孩買保險,我一般會建議她們,應該優先給家庭支柱買保險。買保險屬於消費,屬於可以被「默許」的消費。除了買保險,她們對「理財」二字常常是望而卻步的。我通常是先擊破媽媽們在理財觀念上的誤區,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誤區如下,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誤區一:不自信。我是女性,一看到數字就頭痛,我不是理財的料;
誤區二:依賴心理嚴重。老公能賺大把錢,不需要我來操心,靠老公就行了;
誤區三:將理財等同於買保險,更關注花錢,而不是賺錢;
誤區四:錢是省出來的,理財就是會省錢;
誤區五:怕風險,不敢投資;或者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蛇。
我會告訴她們,女性往往更適合做理財。男人在外面打拚,反而沒有很多時間去學習,如果他花很多時間在理財上,他又不是從事理財專業的,太浪費時間,他們應該花更多時間在自己的事業上,賺更多的錢。
女性學習理財的「優勢」
女性,無論在時間上,性格上,都更適合擔起「家庭理財」的重任。以上的誤區,只是女性人為地強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鎖,或者是不了解理財之前的誤讀。理財不是什麼神秘事,堅持學習,一定能有所收穫。
從時間維度而言,現在有不少女性因為家庭和孩子的原因,會有一段時間呆在家裡帶孩子,在時間方面反而比較自由;從性格維度而言,理財與投資不同,其本身就不是追求高收益的,男人可能更激進一些,更追求高收益;女性則更加註重安全性,更有全局觀,反而在理財方面有優勢。
學習理財後,你可能會得到如下好處,正如前文所述的女性朋友一樣:
1視野開闊了。要學習理財,你需要了解更多的東西,例如金融方面的知識,了解互聯網,這也是介入社會的一種方式。你可以慢慢了解到很多前沿的知識,視野開闊了,不是只關注柴米油鹽的小世界。這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
2馬上可用,家庭地位提升了。在家裡,如果女性要學習一個什麼知識,是很難立桿見影的,很難立即體現我的價值。但你學會了理財,很可能你的家庭財務狀況就會馬上改善。
你可能重新規划了家庭保障,重新建立了家庭的養老金,這些做法都會讓家庭財務處於很穩定的狀態。你和先生的討論話題都變了,另一半可能馬上對你另眼相看,你在家庭中的地位也會馬上提升。
3內心平和了,不再為未來焦慮。很多媽媽,當她全職在家時,因為對金錢對理財了解不多,加上與社會脫節,她往往會對家庭的未來很焦慮;同時她對自己的未來也很焦慮。
在不少家庭里,女性沒有收入,用的是丈夫的錢,自己也沒有建立養老金賬戶,沒有社保沒有醫保,經濟上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當她了解清楚理財的知識,能夠掌控金錢後,她看世界看生活的方式就產生了變化。
女性應如何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
我常常會站在女性的立場去思考問題,女性應該如何保護自己,讓自己的未來更穩定。在我的家庭里,我會主動協助我的太太首先建立好保障計劃以及未來的養老金賬戶。
直白地說,人心有時未必可靠,自己都無法掌握自己的內心。這個時代變化太快,每個人的婚姻都有潛在風險。愛你一生一世,這不是我拍胸口,去發誓,就能做到的。我情願用更實在的方式,去達到安穩。因此,她比我更早建立資產配置的賬戶。她之前買的保障較低,現在我給她建立的保障賬戶是壽險附加重疾,保額共約70萬元。再過幾年,70萬元都未必夠,未來我還要再提高她的保額。
我的家庭比較特殊,我自己就從事理財教育行業,所以在家庭角色上,我會比較關注理財。具體到其他朋友的家庭,角色分工可能會有變化。此時,女性自己應該如何去規劃家庭的財務資源,規劃自己的未來呢?
一個完全不懂理財,或者在家庭中不是處於主導地位的女性來說,如果她直接說,從今天開始,我要開始建立資產配置方案了!!她的先生一定會感到很奇怪並且會抗拒懷疑:「為什麼要這樣?」她又回答不出來。
所以,在學習理財的過程中,你的第一步是先幫先生配齊保險;第二步,可能是在投資方面給到先生一些建議,讓他在和你交流時有所收穫,讓他感覺到你在理財方面越來越專業;第三步,他認可你的專業後,你可以適時提出,其實家裡的主要成員都應該建立養老金賬戶(或者說建立家庭養老金賬戶),這個賬戶放在女方名下會更為合理。
女性也應該利用互聯網開源
對於全職媽媽而言,管好老公的錢的同時,也可以適當「開源」,保持一顆敞開的心。
以全職媽媽為例,她反正也要給孩子做吃的,現在能不能在這方面多下點功夫?甚至做出來賣。現在不是有很多媽媽的例子嗎?她們做蛋糕在朋友圈裡賣,有的還去到學校教學生做蛋糕;有的媽媽聲音很好聽,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順便就錄下來。說不定也可以火一把。每一個人都可以結合自己的特點,成為一名匠人。
最重要的,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在於你邁出去了。當你邁出第一步,馬上你就會發現你的視野開闊了。沒有這些的時候,你可能只是希望得到老公的認同,老公沒反應,你就很失落,夫妻關係就容易緊張。現在,不需要你的老公來贊你,慢慢的你就能再次得到社會的認同。
我們常講財務自由,實際上我更傾向於人生自由,精神和時間上也要有自由。
我沒有為女性定一個框,還是要看女性本身如何看待自己。有的女性就是喜歡當全職媽媽,你可以輔助男人理好財,也不錯,就好像邱淑貞一樣。但有的女性的賺錢能力很強,如果你願意出去打拚,也非常棒。
前面說的是觀念,女性在學習理財方面有優勢。但是光有優勢不下功夫,也是學不會理財的。下面我們需要釐清「財務自由」概念,當這個概念釐清後,你就發現,你所擔心的「賺多少才夠」的焦慮就會隨風飄散了。
什麼是「財務自由」
十年前,我剛邁入社會不久,月薪只有區區三百元。我在廣州工作兩年以後,我的收入翻了十倍。2003年來的廣州,在2005年的時候就到三千。我在300塊錢時還能夠省錢下來,住在宿舍裡面、吃食堂,幾乎就沒怎麼花錢,但是當我的月收入達到三千的時候,我偶爾還要向別人借錢。
這是典型的「月光族」了吧?我發現問題不對了。當時有一本書,點醒了我——《富爸爸窮爸爸》,他裡面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財務自由這個觀點。它告訴我,財務自由跟金錢的絕對數量並沒有關係,它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等式:
財務自由=被動收入≥日常開支
就是這麼簡單。我恍然大悟了,原來財務自由並不難,只要平衡就好。就是說,我可能暫時賺錢沒那麼多,我的被動收入沒那麼多,那我能不能稍微省一點呢?實際上你只要保持這個平衡。
許多人對於財務自由的理解,是另外一個等式:財務自由=超級富豪,就好像他們同時也會認為「理財=投資」一樣。
回到剛才的等式,日常開支應該不用解釋了,那什麼是被動收入呢?比方說,你有一套住房用於出租,每個月收到的租金就是被動收入;或是你買了一些基金或是理財產品,每年都會收到的分紅,這些同樣也是被動收入。
簡單理解就是:只要不是你通過主動勞動賺到的錢,都可以算作是被動收入。你只要讓這個等式成立了,你就實現了財務自由。
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廣州2014年的平均月薪是6911元,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以後,僅剩5700元左右。如果是夫妻兩個人都能拿到平均月薪,那就是5700×2=11400元,我相信還有很多家庭的收入是達不到11400元的。如果他們拿出每月收入的80%用於生活開支,那麼家庭年開支就是11400×12×80%≈11萬元。
接下來再反向推算,如果這個家庭擁有110萬元的投資資產,年收益率能夠達到10%,那麼就實現財務自由了。如果收益率達不到這麼高,只能做到6%的話,那麼這個家庭只要擁有183萬的投資資產也同樣實現了財務自由。也許有人會說:「才183萬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了?很多人一套房產就超過200萬了!」
這就對了,很多人的200萬在睡大覺,他們是擁有價值200萬的自住房產,不能產生現金流;而我的每一分錢都在源源不斷的幫我賺錢,這就是我能夠更早實現財務自由的原因。
因此,實現財務自由並非遙不可及,但也不是太容易。它需要一定規模的可投資資產以及合理的收益率,最重要的是,還要能夠控制好自己的家庭開支。要知道,很多身家超過200萬的人,家庭年開支肯定是會超過11萬的,這也是他們永遠也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原因。擁有越多,慾望就越大,財務自由就漸行漸遠了。
實現財務自由以後就意味著退休不幹活了嗎?要知道,富爸爸的作者羅伯特·清崎正是在實現財務自由以後,才寫出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暢銷書,最終讓他進入了真正的富豪行列。
所以,財務自由也並不意味著終結,這可能正是富豪之路的開始。
財富從0到1 靠的不是理財而是事業
再回到我的故事。「財務自由」之前是財務平衡,要達到財務平衡,我必須在兩端同時發力,首先,我要積極賺錢。這個「賺錢」指的不是投資賺錢。實際上,作為一名打工者,我們還是要在升職加薪方面動腦筋,增加收入,同時控制慾望。
我所說的「開源」跟別人說的不同。普通的理財師認為「開源」就是把你的本金拿去投資,接著有現金流入。我不這麼認為,對於大多數理財小白來說,他們沒有多少本金。對於一個大水池來說,你那個在滴水,太陽曬的可能比你滴進來的還要多,這個就不叫開源了。
升職加薪是最快的開源。我也是走過彎路的。2005年我開始學習理財,當時我剛剛邁入社會不久,房產投資對我來說門檻太高,股票和基金相對來說門檻不高,資產變現也更容易,就成了我優選考慮的投資工具。
那時我年輕氣盛,覺得基金漲得太慢,感覺股票會更符合我的需求,於是主攻股票投資。2006年初,恰逢中國最大的一波牛市行情啟動,我的幸運時刻來臨了。那時我的本金不多,膽子也不夠大,通過學習和高人指點,自以為積累了不少股票基礎知識和實戰經驗,對自己的投資策略信心滿滿。
好景不長,到了2007年底,股市急轉直下。剛開始,我的師傅們還是鬥志昂揚,說馬上就會收復失地,再創歷史新高,後來經過幾輪大跌後,在證券市場就很少見到他們的身影了。幸好那時我膽子比較小,早早清倉,還保存了一點牛市的碩果。
經過那一輪牛市熊市的歷練,我越發覺得,散戶直接買賣股票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我開始轉而研究基金,特別是指數基金。因為慣性思維,剛開始研究基金時,我仍然會把基金當成股票來操作,買賣次數非常頻繁,白白浪費了不少申購費和贖回費。
直到2008年底,我才真正開始將基金定投作為主要投資方式之一,用基金定投來規劃我的養老金。當然,堅持定投也是很困難的事情,需要戰勝人性。說實話,我也中斷過幾次。直到2011年底,我才真正做到每月堅持基金定投。
通過這一波三折的投資經歷,我清楚認識到一點:專業化投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精力,還需要一定天賦。始終立於不敗之地的投資大師屈指可數,很多所謂的投資高手都只是曇花一現,有人甚至因投資傾家蕩產。這都是試圖通過投資「賺大錢」、「賺快錢」的下場。
女性朋友必須清醒認識到,並告知自己的丈夫:投資只是讓資產保值增值的工具,而不是用來賺錢的,真正讓我們賺錢的應該是我們的事業。我們應當讓自己的投資更加自動、更加省時,這樣我們就能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事業中,賺取更多投資本金。
怎樣才算走上理財正道?
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我越發覺得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如何才能真正找到了理財的感覺?或者說,要達到怎樣的標準,才算是真正走上了理財的正途?我總結了5點,與大家分享。
1清楚自己家庭的財務情況
你知道自己一年下來能賺多少錢,又花了多少錢,錢都花到哪裡去了嗎?你知道自己家庭到底有多少資產嗎?如果你有負債,那你打算什麼時候還清,又用什麼方式去還呢?我想能夠把這些問題都回答清楚的人肯定是不多的。因為幾乎很少人堅持記賬,並且懂得分析賬目,並找到問題,改善它。
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只有先搞清楚自己的家庭財務狀況,才能做到心中有數,遇事不慌。如果你還沒有開始記賬,即使你通過投資賺到再多錢,也不能算是理財達人。
2對生活有安全感,對未來有信心
真正懂得理財的人會考慮到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利用各種金融工具來應對,提前做好準備。
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戰。做好準備,就算真的遇到問題,家庭也能維持目前的生活水平。比方說,利用保險將疾病和意外風險可能帶來的經濟損失轉嫁給保險公司;又或是,提早規劃好自己的養老金和孩子的教育金。
3有目標感,生活有奔頭
很多人工作就是為了賺更多的錢,收入越高,開支也就越大,在外人看起來,他很成功,但實際上,他已經厭倦了自己的工作,找不到生活的意義。開始理財後或許能改變這種惡性循環,理財的終極目標就是實現財務自由,到那時候,我們可以選擇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不會僅僅為了增加金錢的數量而奔忙。
這一點,女性朋友可以與自己的先生深入交流。
4慢慢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大多數人卻迷失在別人的意見當中。別人都在用蘋果手機,為什麼我只能用安卓手機?別人都買了房,為什麼我們只能租房住?別人都買車代步,為什麼我還要擠地鐵公交?為了獲得別人眼中的好生活,加班更多了,焦慮也更多了。
真正懂得理財的人,非常清楚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不為別人而活,只想活出自己的精彩。
5自動自發的理性消費
世間的物質太豐富,若都想擁有的話,你就必須犧牲掉自己的生活,只有在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理性消費,把錢花在刀刃上。
理性消費並不是不消費,並不是吝嗇,而是把錢花在真正能夠讓自己幸福的地方。整個過程是發自內心的對理性消費的認同,而非勉強自己忍住不消費。知道了這一點,你在「血拚」前,是否會多想一想?
只要你做到了以上幾個方面,理財逐漸從0到1,一步步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家庭目標,不能說你的家庭一定很快能實現財務自由,但離那一天,也不遠了。
文章來源:理財巴士
推薦閱讀:
※能瞬間讓你燃起來的一句話或者一句歌詞?
※做婦科檢查時你是什麼感覺?
※在生活中你見過的最專註的人是怎樣的?
※【5.21】小不忍,亂大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