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依然做「農民的兒子」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2月6日電(記者 劉一楠 和苗)通訊:莫言:依然做「農民的兒子」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出席新聞發布會,「領獎之行」首次在正式場合亮相。

  面對150多名媒體記者,莫言坦言,諾貝爾文學獎讓他成為「名人」,但他更盼望回歸平淡生活,繼續文學創作,依然做一個「農民的兒子」。

  「心如巨石,風吹不動」

  當地時間6日正午,莫言身著黑色西裝和灰色印花襯衣,系寶藍色領帶,從側門步入位於瑞典文學院二層大廳的新聞發布會現場。一片相機快門聲中,莫言面向記者合掌致謝,隨後落座。

  作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近兩個月來成為媒體追逐焦點,圍繞他的話題不斷升溫。

  「對我個人來講,發生的最大變化就是,過去我在北京街頭騎自行車,沒有人理睬我。前幾天我騎車在北京走,好幾個年輕姑娘追著我照相,」莫言說,「我一下子知道,我成名人了。」

  至於諾獎榮譽、名人效應帶來的心態變化,莫言的回答斬釘截鐵:「心如巨石,風吹不動。」

  「我父親有句話說得特別好。他說,莫言是農民的兒子。當然,得獎前是農民的兒子,得獎後依然是農民的兒子。」莫言音調不高,但「依然」兩個字重音清晰可辨。「希望回到書桌前」

  談及眼下最大願望,莫言說:「我最希望回到書桌前,坐下來寫小說。」

  「有人說,一個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再也寫不出好的作品,但也有很多優秀的作家打破了這個『魔咒』。我一定要努力爭取加入這個優秀作家的行列!」

  回答新華社記者提問時,莫言說,他最願意向歐美國家讀者推薦的作品是《生死疲勞》,「因為這部小說有想像力,有童話色彩,也有中國近代的歷史變遷」。

  除個人作品,莫言希望人們把對他個人的熱情轉移到對中國廣大作家身上,也希望人們由閱讀莫言一個人的作品,轉為閱讀更多中國作家的作品。

  莫言說:「我想我的獲獎會引起中國讀者對文學的熱情,我也希望,我的獲獎對中國文學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保持謙虛本色」

  「領獎之行」是莫言第二次來到斯德哥爾摩。

  莫言說,11年前,朋友帶他參觀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地點斯德哥爾摩音樂廳。本月10日,他將在那裡領取諾貝爾文學獎。

  「我的朋友當時開玩笑說,你好好寫,將來也有可能站在這裡領獎,」莫言說,「我當時心裡也覺得,我要好好寫,一定要爭取站在這裡領獎。現在,我確實到這個地方來領諾貝爾文學獎了。」

  伴隨這段追憶引發的笑聲,莫言坦承,除喜悅之情,自己心中有「很深的慚愧」,「我覺得我自己寫的還是不夠好,還要繼續努力」。

  「我是一個非常謙虛的人,我知道我的水平到底有多高,」莫言告訴媒體記者,「我今後還想繼續保持這種謙虛的本色。」


推薦閱讀:

農民曆專有名詞解釋
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我最理想的職業是回家種田!
那些說農民素質低的人,你們根本不懂農民!
農民起義,屠戮的從來都是農民
269年後,一農民得到劉伯溫臨死燒掉的奇書,當即造反,差點成功

TAG:農民 | 莫言 | 兒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