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眾多「剩女」為何拒絕婚姻?

中國眾多「剩女」為何拒絕婚姻?BWCHINESE中文網 2013-08-22 星期四


文章以兩位生活在上海的大齡外地女青年為例,講述了中國「剩女」婚姻觀的改變。雖說是個例,但卻反映了中國婚姻的深層問題。

越來越多中國職業女性稱找不到匹配的男性。被稱為「剩女」的這些高學歷城市單身女子面臨越來越大的婚姻壓力。父母擔心,女兒在這個缺乏保障體系的社會中最終成為經濟上孤立無援的老女人。

此外,政府機構、專家學者甚至一些企業也將「剩女」視為嚴重社會問題的潛在來源。他們警告稱,若剩女隊伍繼續擴大,人口性別不平衡將進一步加劇,引誘已婚男性發生婚外情,降低房地產銷售量。

CNN也關注了中國的「剩女」群體。文章以兩位生活在上海的大齡外地女青年為例,講述了中國「剩女」婚姻觀的改變,他們是自我選擇單身。雖說是個例,但卻反映了中國婚姻的深層問題。家庭暴力,女方財產權無法保證……

到底主動選擇,還是被逼無奈?

據CNN報道,在被父母催婚好幾年後,26歲的張玉(音)終於忍不下去了。「我決定不結婚,也不要孩子。」

來自湖南長沙的她有大本學歷,為了逃離家人和找工作,張玉今年早些時候搬到上海生活。

她發誓一輩子不結婚,這在中國很少見。該國的高學歷女性經常被家人、朋友和國家媒體教育說,如果不馬上把自己嫁掉,她們將來就會孤苦無依。

然而,有些女性正通過徹底拒絕婚姻來進行抗爭。

大學畢業後,張玉為了省錢,一直住在湖南的父母家。有段時間,父母總是嘮叨著擔心她將來變成「剩女」。中國對「剩女」的定義是年齡在27歲或以上的單身女性,她們通常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城市女性。

但是,在瀏覽一些女權主義網站後,張玉開始認為「剩女」這個詞就是為了讓女性回歸家庭而造出來的。

隨後,張玉冒險在工作沒有著落的情況下搬到上海,離開了溫馨舒適的父母家,和九個女孩擠在一間宿舍里。但是,張玉很喜歡她的新朋友和這種自由感。

不久前,張玉找到了一份銷售工作。她說:「男人的想法仍然和過去一樣,女人的價值觀卻發生了變化。我現在活得很自在。」

32歲的藍芳(音)是上海一家金融公司客戶關係經理。她也過著和張玉類似的單身生活。藍芳月薪兩萬,這算是比較高的收入水平,她常和朋友聚餐、看電影和聽音樂會。

藍芳說:「我在從小長大的南京見過太多夫妻大吵大鬧,他們中的大多數人看上去都不幸福。另外,有太多男人都有外遇。我眼下在上海生活得很富足,為什麼要改變呢?」

像張玉和藍芳這樣的女性畢竟是少數,但她們的態度反映了一種社會現實:在今天的中國,婚姻對於保護婦女權益幾乎沒什麼作用。

比方說,如果一名中國女性受到丈夫的虐待,她幾乎沒有地方可以求助。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四分之一的女性曾遭受過伴侶的暴力,但女權活動人士說,實際上不止這個數字。

2011年,已婚女性的財產權遭遇了大挫折。當時,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新婚姻法的若干解釋,規定婚前購買的房屋房產證上寫誰的名字,房子就歸誰所有。

而在中國,這種類型房產證上通常是寫丈夫的名字。

據零點研究諮詢集團2012年對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購房行為進行的問卷調查,只有30%的婚房單獨在女方名下,儘管很多女性都在買房過程中出了錢。

通過這種方式以及其他方式,中國女性被排斥在可以說是史上最大規模的房產財富積累之外。根據滙豐銀行的統計,這筆財富的規模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倍。截至2012年底,這個數字已經超過28萬億美元。

新婚姻法的擁護者說,女性可以根據支付的房款比例獲得相應賠償。但是,大多數女性都不會保留付款收據。而全職媽媽在遭遇離婚時得到的經濟保護還要更少。

北京一名年輕女性最近對記者說:「婚姻制度從根本上講對男人有利,一旦女人受到傷害,這種制度根本保護不了我們的權益。最理性的選擇就是獨身。」

某剩女組織發起人說,「剩女」被妖魔化了,「父母給我們壓力,媒體為我們貼上標籤,相親產業和其他機構都告訴我們,單身有問題。」這種集體施壓看似奏效了。

北京研究學者羅斯南?雷克說,到35歲時超過90%的中國女性都已婚,「中國女性只是剩了有限的一段時間。」清華大學博士生洪理達認為,中國女性的高婚姻率在很大程度上緣自政府將剩女釘上恥辱柱的有效宣傳攻勢,「社會在剩女問題上施加了太多壓力……」

責任編輯:Judy Wang


推薦閱讀:

有趣的《詩經》——《摽有梅》
中國一則關於 剩女 的視頻,在國外Youtube上瞬間火了..
大多數挑剔的優質剩女最終歸宿是什麼?
剩女閨房風水年底大檢查,桃花指南帶男友見爹娘
為什麼城市裡剩女遠多於剩男呢?

TAG:中國 | 婚姻 | 剩女 | 拒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