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深度好文)
前言
有人說,男女之間的關係,從相識發展到結婚成家,由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而生兒育女,一切都是出自於愛,所以,孩子便是父母愛情的結晶。
在傳統的家庭觀念中,結婚懷孕,生產並哺育餵乳是女人與生俱來的天賦與本能,也是她應為丈夫盡到的責任。父親在家庭中,往往被視為權威人物與經濟支柱。組織家庭、生兒育女,對於一般的父母而言,是值得驕傲與慶幸的,因為他們創造了延續的生命。男女婚姻生活中最神聖的一刻,莫過於一個新生命的誕生。
當一個新生命降臨人間,他不僅為父母帶來喜悅與興奮,也帶來了不少的責任與煩惱。社會兼心理學家弗羅伊德曾經說過:「父母之間的關係,生活的態度,對孩子的健全發展影響至深。」
一般而言,身教往往比言教的影響更明顯!
父母的言行舉止讓孩子們看在眼裡、印烙在心裡,直接與間接地影響他們處世待物的態度。
在一個曾經發生過家庭暴力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心靈將會留下永不退卻的陰影。當他們帶著悲憤與不滿的心情來到社會,若沒有得到良好的舒解或發泄,難免要引起社會暴力事件。由此可見,延續社會人類的繁殖,固然是神聖且重要的任務,培育下一代,教養孩子正確的處世態度和方法,以塑造出一個祥和的未來社會,更是現代父母所應負起的責任。
社會瞬息萬變,物慾橫流,養兒育女並不簡單。為了滿足孩子的需求,要持家有道並負起社會的責任,對現代的父母而言,看來是個嚴竣的考驗。
促進夫妻的關係
男女結合為夫婦,要想過美滿的婚姻生活,除了要互信互重、彼此容忍與寬恕外,也應該互相勉勵、互相關注對方的情緒與心境的反應。
大部份父親想要子女,和母親心甘情願懷孕九個月的原因是一樣的;傳宗接代,並從養育子女的過程中得到滿足與快樂。可惜的是,鮮少人發覺,當小生命在母親身體內出現時,這正是促進夫妻良好關係的最佳時期。
第一次懷孕,對女人來說,肯定是非常興奮與緊張,辛苦又冒險的事。興奮是因為自己已盡了一份為人妻子的天職,不久就可以和自己的親身骨肉一起成長;懷孕時期,心理和生理都會有重大的變化,從來不曾懷孕的她,當然要緊張萬分;隨著肚子一天天的隆起、體重不斷地增加,行動也漸漸地變得笨拙。腰酸背痛、失眠、食欲不振更令她痛苦難堪。
在苦難中,我們無不希望他人能及時給予扶助與關懷。將心比心,懷孕時期的女人最需要的,莫過於未來孩子的父親給予精神上的鼓勵與安慰。專家們認為,在這非常時刻,除非不得已,夫妻應常在一起,不宜分居兩地。有智慧、有愛心的丈夫都會提高警惕,關注妻子的一舉一動並給予適當的安慰與協助,時時刻刻都表現出對她的關懷。當她的性情突然惡化,無理取鬧時,這正是學習《忍辱波羅蜜》與長養《悲愍心》的最佳機緣;當她的行動變得笨拙,連從床上爬起來都辛苦,及時扶她一把,利行《布施波羅蜜》她肯定會得到幾許安慰;當她感到緊張與恐懼,為她誦經祈禱不正是《精進波羅蜜》嗎?
雖然,這一些小動作看起來似乎微不足道,但在很大的程度上卻能有效地促進夫妻之間良好的情誼。夫妻的感情是需要不斷地滋養。懷孕期間,有丈夫陪伴的日子,往往會比較安心與溫馨。
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些婦女在懷孕時期得不到丈夫體貼關懷,心裡常不愉快。結果,她們常為一些雞毛蒜皮,芝麻小事而抱怨與大發雷霆,拿自己的孩子來出氣。這可謂是家中的悲劇與不幸!夫妻關係搞不好,養兒育女的工作肯定要事倍功半了。
因此,不少的婚姻專家認為,懷孕的太太進產房時,丈夫最好在場與太太一起分擔生孩子的痛苦,並給予精神上的鼓勵。這樣,太太一定會覺得自己的生活比以前更香、更美、更濃。
生兒育女,不只是為了分享快樂,也應身感同受分擔對方的痛苦!
畢竟,在這無常的世間,痛苦往往多於快樂。生活在一起,若無法同甘共苦,彼此之間就有了距離,孩子出世後,差距將更明顯、更遙遠。
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每一人都有各自的福德因緣,自己獨特的人格與生活價值觀。有些人樂觀進取、慈悲為懷;有些人悲觀厭世、孤獨焦慮。個人的生活價值觀正確與否,對其修身立業、社會的清凈福樂都有密切關係。
孩子的人生價值觀與父母有何關係呢?
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呢?
中國人有句古老的話:「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一句話,在某個程度上很有其真實性。如果我們仔細地檢查對比,也許要驚覺子女與父母的價值觀念,其共同點往往多於異點。一些研究報告更顯示,家長若常常嗟怨頭暈身熱,喜愛無病呻吟,孩子們也會有樣學樣來作為逃避責任或逃學的借口。更離譜的是,一些孩子罵人的嘴角、語氣和用詞,跟其父母生氣罵人時沒兩樣。顯然的,父母的言行舉止,生活態度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思維方式,影響至深。身教往往比言教來得重要。
另外,孩子們也常常「活在父母的看法中」。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常不自覺地說:「我媽媽......」或「我爸爸告訴我......」,這說明了父母的言論足以影響孩子的價值判斷。
父母的鼓勵與讚美,能給孩子們很大的信心,勇敢地去面對現實生活的挑戰;相反的,父母有害的評論卻可以很輕易地粉碎孩子的自信心,使他們走向失敗與頹廢的人生道路。
故事:
在班上,舞蹈老師向同學們發問:「誰認為自己漂亮又可愛的,請舉手。」出乎意料之外,除了一位又矮又胖又黑的小女孩,其它的同學都不敢舉手。其實,這小女孩不但長得矮又胖,她也很調皮。哥哥姐姐們都認為她十足像野男孩,將來肯定沒人要。
但是,她為什麼如此自信地認為自己漂亮又可愛呢?
原來有一回,她和弟弟爭吵,弟弟罵她又胖又矮又丑,在旁的哥哥姐姐也點頭示意,媽媽更嚴苛她。夜深了,大家都進入睡夢中,小女孩卻翻來覆去無法入眠。恰好,父親剛從外面應酬回來。她立刻抓住父親的手並問道:「爸爸,您說我可愛嗎?」醉酒中的父親笑著說:「兄弟姐妹中,只有妳最像我,當然最漂亮、最可愛啰!」接著父親抱起她眇了眇後又斬鐵截釘,以肯定的語氣說:「如果有人願意以一百萬買我這可愛的女兒,我也不賣。因為,妳比金錢更重要。」父親的反應,不自覺地在女兒的心裡畫出了一幅美麗的自我肖相,製造了「可愛的自我心裡圖相」。
為人父母者,無不希望孩子們在學業上出類拔萃。然而,在童年時代,父母的惡言惡語、刻薄的言論,早已毀了孩子們的自尊心與自信心。美國前總統已故福特先生在他的自述中說:有一次,他不小心在餐廳打翻了牛奶,父親便當眾數落他笨手笨腳。結果,童年時代的福特常把熱咖啡濺在身上、常常摔倒在樓梯旁。所幸的是,在中年時,他自覺地糾正了這錯誤的觀念,走出了父親錯誤判斷的「陰影」。
在一些社會,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父母受了傳統制度與教條的影響,常有意無意地以「分別心」去對待兒子與女兒。他們低估了女兒的能力,限制她們學習的範圍;他們高舉了兒子,不讓他們拿針穿線縫補衣裳、進廚房洗菜作飯。這種愚痴的作法,導致孩子們失去學習獨立的機會。
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們應永遠地被接納,讚賞與祝福才對。讓孩子們活得自在、有安全感,對父母來說是責無旁貸的!
滿足孩子的需求
有一回,朋友說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中學時代,他問生物學老師,為什麼女人懷孕長達九個月,其它的胎生動物如貓與狗卻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老師回答說:「這是一件可喜的事,若懷孕期縮短一點,那些一時糊塗的人,可能一年內生下兩、三個小孩,那麼,在第一個小孩還沒學會講話之前,他的父母可能早已破產了。」
可見,有不少的人犯了嚴重的錯誤,他們認為孩子們的最大需求莫過於物質的享受。於是,成家之初,他們便一味想改善家庭經濟生活。結果,他們忽略了整個家庭生活、忽略了孩子在心智發展過程中所需的要求。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愛達李山指出父母長期在外奔波是不健康的現象,因為他們絕無辦法滿足孩子們在感情上的需要。父母與子女的感情距離越遠,子女成年後往往會出現敬畏與嗔恨的不良心理。
儘管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來說明,父母及早參與子女日常活動所帶來的影響程度,但至少有父母陪伴的感覺往往是不一樣的。而且,我們必須承認的是,光是餵飽孩子,提供最好的住宿與衣服,並不能造就一個情感平衡,理智健全的人。
想要和孩子們建立深厚的感情,最直接的方法便是擁抱他,和他玩遊戲、說故事給他聽,不管他有沒有反應。在許多研究中,專家們發覺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聯繫,在擁抱時便緊密結合在一起。十五碑佛寺住持達摩難陀長老認為,父母擁抱孩子,並不會使他們「吃不消」。相反的,這將促進彼此間的親情關係。
故事:
我有個朋友經常到國外做生意。雖然有了兩個兒子,但他對小孩並沒有特別好感。直到他三十七歲那年,太太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女兒。有一天他心血來潮、興緻勃勃地抱起女兒時,她用小小的拳頭緊緊地抓住他的大姆指併流露出純潔的微笑。剎那間,身為孩子父親的他感到這是多麼值得驕傲。瞬息間,在外打高爾夫球、喝酒應酬,與跟孩子們共渡歡樂時光相比起來,一切都變得不值得了。從此以後,他與孩子間不再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孩子的笑聲與噪鬧聲,不再是一種煩惱,而是生機的顯現。
所以,只要有愛,一切都可以被接納、被包容!
實事上,真正的父母,不論孩子是好是壞,你都應完全地接納。唯有這樣才能循循善誘地引導他們入正途。如果我們成長的生活是快樂的、有安全感的,先要感謝的是親身父母。
當代企業界傳奇人物李艾科卡,把他的成就歸功於其父親。當他在失意坎坷時,父親常勉勵他接受生活上的憂愁;每逢遭遇挫折而失望時,父親總是說:「如果沒有挫折,你就永遠不會了解什麼是幸福。」
身為父母,只要肯以開明的態度去看待子女,不放棄任何一個可以協助孩子、鼓勵孩子的機會,這必定可以建立良好的親情關係。
大多數的父母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們的社交活動範圍增廣,他們都學會隱瞞實事。往往在無知與好奇心的驅逐之下;他們誤交了朋友、誤信了邪門外道、踏入歧途。這是一般現代父母所擔心的事情。然而,如果孩子與父母之間有良好的親情關係,在互相溝通時,孩子便會經常披露心事。這時,你就能夠覺察子女正養成怎樣的人生觀了。任何差錯出現時,便可及時給予輔導與糾正。
父母的偉大之處,應該是時時都在孩子的身邊並且知道什麼時候孩子們需要什麼?隨時隨地給他們關愛與指導。
所有負責任的父母在他有生之年,必須盡他所有力量,緊密地去維護家庭與孩子。
然而,世間上沒有一個父母是希望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要依賴父母。因此,教導孩子們如何獨立、如何長養智慧是何其重要。
與此同時,亦能促進溝通、強化成員之間的親情與愛情。有了正確的信仰和智慧便有能力判斷生活的品質、越過社會上的種種誘惑與陷阱。
結語
無疑的,生兒育女,對於相愛中的兩人是最美妙、最神聖、富有挑戰性的抉擇。
雖然,坊間已有不少專家提供育兒的指南,但社會瞬息萬變,孩子的身心成長永遠是個很大的變數。
因此,教養孩子沒有絕對的準則,別人所經歷的育兒故事,只能供作參考,沒有任何專家能真正教你如何去培育孩子。
然而,不管面臨多大的逆境與考驗,有責任、有愛心的父母者不應輕言放棄。
孩子的啼哭聲說明了他們需要父母的擁抱與疼愛!
孩子的歡笑,帶來不少的歡樂與生機!
不管孩子的舉動如何,父母還是得一樣的關注他、愛他!
有智慧的父母不必怕孩子知道他們是不完美的父母。最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良好的親情與誠信,讓孩子們知道「家」永遠是碇泊修繕的一所良港。
慈悲與關懷,應表現於行動上!
只要孩子們深信「家」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父母是一個牢固的靠山,那麼,即使遭遇任何不測的挫折,也不會彷徨,驚慌、沮喪而做出不理智的傻事。
如果孩子已感到精疲力竭或登上生命的高峰,他們依然記得要回到父母的身邊,孩子的父母便是成功的育兒專家了。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文字美圖素材,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繫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我們,立即處理。】
推薦閱讀:
※你的床上躺著六個人(深度好文)
※大面積停產、失業、民怨沸騰!新華社罕見發文質疑「環保風暴」一刀切!
※論斷兄長命理深度剖析
※VR重磅深度報告:虛擬照進現實 VR酷炫來襲 (二)
※深度解碼太陽系行星、衛星、探測器、小行星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