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唯識簡介》第五集

上慧下律法師佛學講座全集觀看請點擊

:台灣文殊講堂根就是成長義,就是有生機,什麼是根?這樹木有根,那麼這個樹木就會活。為什麼命名叫做根呢?這個根就是增長我們的生死叫做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這個根會吸取這個外境,染污我們的內在,我們就必須增長我們的生死,所以根叫做增長義,會成長我們的生死。那麼聖人就不是這樣,聖人就不叫念眼根、耳根。聖人叫做念:眼根性、耳根性、鼻根性、舌根性、身根性、意根性,就加一個性字,性是慈悲平等,我們為什麼把前五識列歸成統一,一起來來解釋這個五根呢?因為它都是對外境的,性質大部分都是相同,所以一起討論,因此我們就分成第八意識、第七意識、第六意識、前五識,知道嗎?第六意識叫做分別意識,第七意識叫做執著意識,第八意識叫做異熟能變,換句話說就是收集意識,收集一切的意識統統在裡面。第六意識叫做分別,第七意識叫做執著,其實每一個識都有分別,每一個識都有執著,只是第七意識比較強,因為執著力比較盛,所以我們列為第七意識叫做執著,其實前五識、第八意識也都有執著,可是那個微不足道的力量,每一個識都有分別,但是第六意識的分別特彆強,所以就通用來講,每個意識都有分別跟執著,但是對作用來講,只有第七意識執著力比較強,第六意識分別力比較強,所以第六意識叫做分別意識,所以第三變叫做了別能變,三變叫做了別能變。那麼就是第六意識還有前五識,哪一方面了別呢?眼識透過眼根看這個色塵,簡單講眼根攀緣了這個色塵就會產生了眼識,講實在話這個是三位一體的東西,根、塵、識,【依緣】就是碰到,那麼接觸到就會產生業識,根攀緣塵,會產生眼識,簡單講眼識必須透過眼根才能夠接觸到這個色塵,如果我們眼識不作意的話,作意就是注意力,那麼就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什麼意思?眼根必須加入眼識,但是眼識只是分別,但是分別力還必須加上第六意識的分別力量,簡單講眼識告訴你那是一朵花,第六意識分別:那是一朵什麼花。第七意識告訴你:把它摘回來。第八意識:把它存進來這個觀念,存了無始劫所在的這個業力。再講一遍:眼識附著在眼根,這眼根如同我們的神經系統,但是眼識並不是神經系統,眼識是藉著眼根才能夠發出意識出來,所以,愚者難分識與根,就是證阿羅漢果也沒有辦法分辨什麼是眼根,什麼是眼識。愚者難分識與根,根跟識很難分別,簡單講眼根就是由肉所構成的,屬於一種粗糙的四大,接近一種肉團所構成的,那麼眼識呢?就是講一句話……,簡單講就是……好像屬於一種比較神經系統那一類的,但是又不是神經系統,又不是神經系統,在這裡你一定要有一個觀念,就是眼識是依靠眼根而起來,但是眼識不是眼根,你要弄清楚,仗著它的力量,就像一個人駝了,彎曲了站不起來,要等著拐杖他才能走路。簡單講眼識……如果說眼根壞了,眼識有沒有作用?沒有作用,你眼根壞了,你眼識沒有用了,你看得到嗎?耳根壞了,耳朵聽得到聲音嗎?你有耳識也沒有用啊!對不對?所以說,如果你有【眼識】,也有【眼根】,但是沒有【色塵】,那你看什麼?沒有聲塵,你聽什麼?所以說眼識透過眼根,攀緣這個色塵;【耳識】——【耳根】就是【聲塵】,【鼻識】就是【鼻根】就是【香塵】;【舌識】就是【舌根】,就是【味塵】;【身識】就是【身根根】就是【觸塵】;【意識】就是【意根】,就是【法塵】。法塵底下寫個:前五識落謝的影子,色、心二法所構成,一半是色法,一半是心法,是藉著前五識,仗著前五識而看到、聽到的、嗅到的、嘗到的、觸到的東西,落入這個意識的,然後法塵就是落入意識的影子,落入意識的……,前五識是落入意識的影像,那麼這個影像一分是色法,一分是這個心法,所以法塵是色、心二法所構成的。在這裡有一偈:八個兄弟共一胎,一個伶俐一個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在家把帳開。這「八個兄弟共一胎」,就是我們八識統統阿賴耶識所轉化出來的,各有各的種子。再講一遍: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各有各的種子,各自起現行,但是,是共一胎,是共一胎,是共同存在阿賴耶裡面。「一個伶俐。一個呆」,第七意識就是「伶俐」,一個「呆」就是第八意識,第八意識只有挨打的份,只有接受的份,它也沒有執著,也沒有什麼能力,是不是?一個呆,第八意識就是完完全全的接受,第七意識它太強烈的執著,一個伶俐,一個呆,第七意識是伶俐,第八意識就是呆。「五個門前作買賣」,五個就是我們眼、耳、鼻、舌、身,在門前作買賣,好的買下來,不好的把它踢出去,執著、攀緣。「一個在家把帳開」,就是第六意識,第六意識就是在家裡,而這個好的,這朵花好,把它摘回來,摘回來,就摘回來了,分別,在家把帳開,拿了多少,好、不好、善、惡,就拚命的分別,然後透過第七意識拚命的執著,簡單講分別跟執著實在是形影不離的東西,分別是第一念,執著是第二念,落入第八意識也是同時,所以說這個時間你要說哪一個快,哪一個慢,只能講分別第一念,第一念是第八意識的一個無記,比如看到這一朵花,第一個念頭是什麼都沒有,透過第二個剎那,第二剎那、第二剎那,就是分別:這紅色花太漂亮了,第三個念頭執著、思量,把它摘回來,第八意識就是接受,犯了偷盜戒,就接受它,其實這一剎那實在是沒有辦法用時間,來把它分出來說這個有多快、有多慢,這幾乎都是同時,分別當下就是。你看到一個漂亮的英俊小生:噢!這麼英俊,這個若當我丈夫不知有多好。噢!這麼英俊,這第一個;第二:這個若當我丈夫不知有多好,第二個念頭就追了。追啊!不是只有男眾追女眾,沒有這樣子的,女眾追男的,追得更厲害。你叫她不要寫信,她一直寫信來。有啊!有的法師就被追過,你叫她:你精神病!你不要寫信來。她還是一直寫信來,沒有辦法,我是說有的,有的,沒有辦法。照鏡子的話,造業、造業。我們再整體性地來解釋這個異熟能變、思量能變,還有了別能變的這個增加的資料。這裡面的資料沒有,你們只要注意聽就好,注意作筆記,我一個、一個來解釋。異熟能變就是三能變的第一能變,就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異熟的意思就是你造善、惡、無記,經過一段時間必須成熟受這個果報,雖然它是無形的,但是會慢慢、慢慢因緣具足就會變成有形的這個色身,或者是六道輪迴裡面的畜生、天人、無形的,就要遭受這個果報。異熟,那麼異熟在後面我們會慢慢討論,今天我們只要了解一個概括性就好,那麼異熟能變就是第八意識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是一切種子的依靠,意思就是說阿賴耶識裡面就像一塊田地,就包括一切的種子,全部種在裡面,持一切種。簡單講阿賴耶識就包括一切的種子都在裡面。阿賴耶識是不可知的,就是不是我們凡夫以及二乘人所知道的,包括證阿羅漢果、證辟支佛果,都沒有辦法來了解第八意識的微細形象,那個微細形象之微細,微細到我們沒有辦法去了解,就像山河大地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改變,你活了幾十年,阿里山,阿里山還在那個地方,你活了幾十年,我們這個講堂,這個講堂還是一樣好像不變,其實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我們是微細得……,就是不可知的第八意識,不是凡夫、二乘人有辦法了解的。、第八意識是執受,執著這個種子,但是唯一的就是來接受外面造業,造善、惡、無記業,它只能接受的份,它沒有思量的能力,沒有思量的能力。第八意識有三個它會變現根身、器界、種子,就是我們這個色身,就是第八意識因緣成熟,我們所講的靈魂,世間人所講的靈魂——佛教所講的第八意識,那麼第八意識就是染污的本性,迷了的本性。這執受,我們一出生就執著這個色身,所以平常第八意識跟第七意識是同時討論,是同時討論。不管白天,不管晚上,包括你做夢,第七意識都沒有離開我們第八意識,無量億劫以來我們這個錯覺永遠存在著執著,這個「我」字。再來,第八意識與五種心所相應,五種心所,我們八識叫做心王,王,國王的王,眼、耳、鼻、舌、身、意,每一個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每一個識有四分,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相分就是物質,見分就是精神,自體分就是……,自證分就是自體分,意思就是說我們自體本來是清凈的,因為迷了所以產生精神攀緣物質,那麼精神攀緣物質,本來是沒有精神、物質之分,可是我們加上一層執著,就變成我跟你的對立,每一識都有這樣子的,那麼第七意識就以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因此簡單講就是加上一層色彩,簡單講第七意識就是戴著一個太陽眼鏡,在看第八意識所有統統染污,統統染污掉。好了!那麼這個第八意識,常常跟觸、作意、受、想、思相應,觸就是接觸的觸,心王就像國王,心所是老是跟著國王起來,老是跟著心王起來。心所,有五十一個心所,那麼它跟觸、作意、受、想、思相應。觸就是接觸。作意,工作的作,意就是意識的意,受就是接受的受,想就是我們的思想,思就是我們的思惟,意思就是說第八意識永遠跟觸、作意、受、想、思,觸就是碰到境界,作意就是動念頭,受就是接受它,想就是思考,思就是採取動作,那麼這些……。第八意識都跟這個五種心所相應。心王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心所有五十一個,那麼這個是五種心所,就五遍行心所,這個我們《百法明門論》會講,現在沒有時間,也不能繼續再解釋,再解釋下去,時間就是會很長,不夠用。

再來,第八意識就是唯舍受,舍,什麼叫舍?我們有苦受、有樂受、有舍受,意思就是第八意識沒有所謂的苦跟樂,它只是遭受果報而已,它只是遭受果報而已,所以因有善、惡,果唯無記,這舍受就是無記的意思;不能說是善,也不能說是惡,當我欠你錢的時候,你說我很壞,可是我已經還你錢的時候,你不能說我很壞。一隻狗,它前世造業,你說它造惡,對不對?可是它已經變成狗了,它還這個果報了,這果報無記性,因有善、惡,果唯無記,就是我們在因地的時候,有所謂的造善、造惡業,但是在受這個果報,那個不能論善跟惡的,受果報,他已經變成男的,那就是他的果報,變成女的,就是她的果報,他變成侏儒,他變成殘廢,這個都是他的果報,他做總統是福報,造什麼因得什麼果。所以第八意識唯舍受,舍就是不苦不樂,不能說苦,也不能說樂,因為它不是因嘛!第八意識大部分都是遭受這個果報,但是異熟能變,也有因能變,也有果能變,這個又要講得更多的佛法,講得更多的形象,就會影響到我們唯識的時間。再來第八意識叫做無覆無記。什麼叫做無覆無記呢?無就是有無的無,覆就是一個西,東西南北的西,加上光復的復。無覆無記,記就是計算紙的計,不是計算紙的計,筆記簿的記,無覆無記的意思,無覆就是說第八意識它不會障礙聖道叫做無覆,無記就是非善非惡叫做無記。第七意識它要執著叫做有覆無記,什麼叫做有覆無記呢?第七意識它是造業的力量,有覆就是會障礙聖道。所以第八意識叫做無覆無記,第七意識叫做有覆無記。無覆無記就是第八意識它沒有造業的能力,它只有接受的能力,無覆就是不會障礙聖道,無記就是受這個果報而起來的。第七意識叫做有覆無記,第七意識有我、有法的執著,所以它會覆蓋清凈的本性。再來,第八意識恆轉如瀑流。這個第八意識恆轉如瀑流,就像那個尼加拉瓜瀑布的水從上面衝下來,衝下來。其實來講,如果你用每一分、每一秒的動點去研究它,它是停止的,但是如果你一下從上面衝下來,它是動態的,意思就是說你要找到空隙不可能。簡單講第八意識永遠的微細的在變化,識就是一直變化、一直變化,識就是變化,一直轉動、一直變化,沒有停止叫做恆轉如瀑流,因為它有造了很多的因,它繼續就果,但是現在又愚痴,又果又種了因,因又變成果,我們現在的果報就是過去的善惡因,我們現在的果報,我們如果覺悟的話,趕快修行轉這個果報,趕快往生極樂世界就變了,如果我們現在還是一樣愚痴,那麼這個果報……,我們現在果報現前,那我們又不懂得去造善、念佛去轉這個業,那麼又繼續了,繼續造業,那麼再繼續受果報,就恆轉如瀑流,就是沒有停止的,永恆的六道輪迴,沒有停止的,永恆的六道輪迴。任憑你讀到世間的什麼博士、科學家、心理學家、大哲學家、藝術學家、音樂學家,一樣對死亡都是無奈的。我第二本的《佛心慧語》就寫了很多死亡的這個事情,我們這個《佛心慧語》反應不錯,我們徵求助印,徵求助印,助印,我們希望把這些送到這個監獄或者是一些比較困苦的地方,那麼好的東西大家就分享,其實那個也是不小心寫出來的,隨便寫一寫而已,我們這些法師大家都很合作,都很幫忙,用我的名字,是不是?其實與其說我棒,不如說我的徒弟更棒,榮譽都是他們的。這個第八意識一定要到成佛才能夠轉變,成佛轉變以後,才能轉變前五識。我告訴你轉變的能力:第一個轉變第六意識,第二個才能轉變第七意識,第三個才能轉變第八意識,最後才能轉變前五識,前五識是肉體,第八意識的異熟變不變的話,那你這個肉體不能改變的,肉體不能改變的,沒有辦法的,所以說第八意識轉,前五識的眼、耳、鼻、舌、身才能轉,第六意識是我們的心,我們的心可以不分別,那麼這個比較快,第七意識不執著這個比較快,你要改變這個身體,那你非得第八意識的果報改變不行,所以說第六識先轉;第七意識,第二;第八意識是第三;前五識是最後。阿羅漢位才能夠舍,才能夠變。阿羅漢有兩個,一個是小乘阿羅漢,一個是大乘阿羅漢,第八意識這個是大乘的阿羅漢:無生。再來,次二是二能變,又稱為末那識,末那識翻譯成中文就是執有我,或者是染污的,執著一個自我的存在叫做末那識,那麼第七意識有一個名字叫做依彼轉。依,依靠的依,彼,彼此的彼,轉就是轉動的轉,什麼叫做依彼轉?依彼轉就是依靠第八意識而老是纏住不清,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前六識都沒有作用,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還是執著,繼續去投胎,繼續去投胎。所以這個依彼轉,就是依照第八意識繼續去轉動,繼續去執著,然後第二個能力就是緣彼,緣,因緣的緣,緣彼就是緣著第八意識老是不放,所以依彼轉就是依照第八意識一直轉動、一直變化,緣彼就是一定要仗著第八意識。再來,第七意識,就是二能變,就是末那識,叫做思量,它的能力就是思量,所以思量性有思量的相,思量為它的形象。它思量什麼?依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依第八意識的見分為自我,再來,四煩惱常俱,就是我痴、我見、我慢、我愛,這個永遠、永遠老是跟在屁股後面,剛剛我們已經解釋過了。再來,第七意識是有覆無記,有覆無記就是它會障礙聖道,但是它沒有任何的這個所謂的執著這個果報,因為它沒有這個果報,那麼果報也不是什麼,因為它依靠著第八意識而轉動的,所以實在是第七意識並沒有什麼任何自我,這第八意識是無記,那麼第七意識也是無記,但是第八意識是有……,無覆的,它不障礙聖道,第七意識它會障礙聖道,這後面還是會解釋到有覆無記、無覆無記的事情。再來,隨所生所系,就是第七意識,不管你是出生到哪一道,統統系縛著你,就是隨所生而系縛。你到天道,天道一樣我執、法執,一樣;人道,人道一樣我執、一樣法執;阿修羅,阿修羅一樣。你哪一道,你哪一道,四禪天一樣的,統統還是要執著,簡單講三界裡面就是沒有辦法斷這個分別跟執著,沒有辦法斷這個第六意識跟第七意識,沒有辦法,所以隨所生而系縛,你生哪一道,你就束縛在那個第七意識,第七意識牢執,不離開,所以第七意識要怎麼樣才能夠轉呢?那也必須要由這個菩薩的……,差不多要到第七地、到第八地才有辦法,到第七地、到第八地才有辦法把這個我執斷掉,這個法執慢慢、慢慢的消,第七意識也是一樣要到成佛才能全部放得下,第七意識。簡單講第七意識轉,第八意識就是沒有,因為第七意識跟第八意識是同時的,那麼第七意識轉,第八意識就……,阿賴耶識的名字就沒有,不是本體沒有,是名字沒有了,那時候就不叫做阿賴耶,叫做真如。第七意識的法執斷了以後,那麼第八意識叫做真如。所以說第七意識必須要到金剛地才能夠放得下法執,一樣,一樣,跟第八意識一樣。再來叫做了境能變,了別就是第六意識,那麼第三能變總共有六種差別。第一個眼、耳、鼻、舌、身、意這是三能變,第三能變嘛!那麼它是了別一切境界,第六意識它造的這個業特彆強,造善、不善還有無記業,心特彆強。那麼第六意識五十一個心所統統包括在內,遍行、別境、善十一、煩惱、隨煩惱,還有不定煩惱,總共五十一個心所,六位:遍行、別境、善、煩惱、隨惑、不定。這個百法會讀到,百法會讀到。那麼它(第六意識)所相應的是相應善,還有相應惡,還有無記,統統相應。為什麼呢?分別能力太強,那麼第七意識是執著、思量,第六意識拚命地造業。「五個門前作買賣,一個在家把帳開」,那個記帳單的就是第六意識,專門記帳單的,特彆強,第六意識也是依止第八意識,它也是依止根本識,也是依止根本識。為什麼它講還是依靠第七意識呢?因為前六識是分別,第七意識跟第八意識是聯合的,那麼它要通過第八意識落入這個種子,必須要經過第七意識,所以第七意識叫做末那識,第八意識叫做根本識,因此第六識一定要依止根本識,第六意識有自己的種子,所以起現行,才有第六意識的存在。再來,五識是隨緣而現的,眼、耳、鼻、舌、身是隨這個因緣,有時候是一識,一個識,有時候是兩個識,有時是三個識,有時候是四個,有時候是五個。比如說你現在看電視,你就一個識,眼睛在看,還有耳朵在聽,閑來無事,眼睛看、耳朵聽,拿個不吃不可(零食名),拿起來就吃了,那麼就增加一個什麼?就增加一個舌。眼、耳、鼻,如果說點一支檀香,東西吃、吃……,吃一吃素食,咦!聞到香味,眼、耳、鼻、舌統統有,那麼身體躺在這個沙發上,噢!很舒服,噢!太舒服了,觸,眼、耳、鼻、舌、身,色、聲、香、味、觸,有時候一個起來,有時候二個起來,有時候三個起來,有時候四個,有時候五個起來,有時候俱起,有時候不俱,不一定。那麼第六意識有幾種情形,它不會起作用,第七意識是永遠執著第八意識,但是第六意識不是,第六意識有時候起,有時候不起,比如外道的生無想天,無想天,他生到無想天以後,第六意識暫時不起作用,還有無心,無心定,無想還有無心,沒有第六意識的分別,但是不是斷哦!那是伏,伏就是暫時不起來。還有深睡的夢,深睡就是睡眠,晚上睡覺睡到很熟、很熟,有時候我們晚上睡覺都沒有做夢,對不對?所以第六意識分別就不起來了,分別心就不起來,還有悶絕,悶就是昏倒了,人家從後面打,昏倒了,昏倒了之後,第六意識就不起分別了,但是第七意識、第八意識還是存在,是不是?所以如果我們色身……,如果沒有第八意識的存在的話,人家一打,第六意識沒有了,人就死了,可是我們一打,人昏倒了,第六意識沒有作用,可是明天還照樣起來,為什麼起來,第八意識還沒有走啊!第八意識還有這個身體,還執著這個色身,是不是?第六意識不作用,可是這個色身還是存在啊!人沒有死啊,所以昏倒的人還不死,就是因為第八意識支持這個生命,叫做受、暖、識,第八意識支持著這個,受就是一期的生命,暖就是溫度,識就是意識還存在,受、暖。這樣講你們認為怎麼樣?有沒有問題?聽得懂嗎?聽得懂的人是很棒,這聽得懂的是很好,這真正找到了自我,而聽不懂的人須要努力一下,須要努力一下,沒有關係,第一次,一回生、二回熟,沒有關係,這跟交朋友一樣,第一次不好意思,一回生,二回熟,第三次就很自然,沒什麼好害臊的事情,一次聽不懂,第二次再聽就比較熟,第三次他就會熟練,熟能生巧,你想想看!師父研究經典也是研究十幾年嘛!對不對?十幾年嘛,才有今天稍微小小、小小的成就嘛!我講很小,我沒講很大哦!所以說這唯識不容易。在台灣省來講,我們講實在話的,在台灣省來講,很少人敢開這個唯識學,這個也不好講,怕講錯了,怕講錯。這個唯識學能聽到也是一大福報,聽了這唯識以後,這個生命怎麼解釋都通達,怎麼解釋都通達,整個人生、宇宙就徹底的了解。若是學禪的,就會說無念、無住、無相,可是唯識不一樣,唯識解釋得清清楚楚,我覺得是很好,不曉得你們覺得怎麼樣。(補充資料:三能變:指異熟、思量與了境。瑜伽行派與法相宗主張,「識」能轉變生起一切萬法,或變現為心內主觀(見分)與客觀(相分)認識作用之主體,故稱為能變。依其作用之特性,能變有異熟、思量、了境等三種。(1)異熟能變,又稱第一能變、初能變,即第八阿賴耶識。第八識系人界乃至天上界之有情所共之果報,其報由引業牽引,而為恆常相續之總報體,故稱為異熟,或稱異熟能變、異熟識、真異熟。例如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與貧富貴賤等個別之果報,系由滿業而來之別報體;然以其報有斷絕,故不稱異熟,而稱異熟生。若自賴耶三位而言,異熟識之名即相當於善惡業果位。(二)思量能變,又稱第二能變,即指第七末那識。以第七識為恆審思量之識,故稱思量能變。在諸識中,雖然第六、第七識能審思量,然以第六識有間斷,故不稱思量能變。(三)了境能變,又稱第三能變,全稱了別境能變,即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前六識。此六識具有明白了別顯著之對象(如色、聲等)之作用,故稱了別境能變。第七、第八識則無了別顯著對象之作用。唯佛之前六識,對於如「真如」般之對象(細境)亦能加以了別。以上,初能變之識由先世之業及名言之實種變現實境,故稱變現為變,其中,若就所藏之種子而言,稱為因能變,就識體之自體分能變現而生見相二分之果而言,稱為果能變。[唯識三十論頌、成唯識論卷四、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卷二本]——《佛光大辭典》。三能變:唯識家為立萬法唯識所變之理,類別能變的識而得三種能變。「能變」為梵語parina^ma的漢譯,近人霍韜晦譯之為「轉化」,日本學者譯之為「轉變」。此種「能變」有三種,故謂為三能變。即:(1)異熟能變:又稱初能變、第一能變;指八識中的第八識,即阿賴耶識。異熟原有多義,此處唯取其異類成熟之義,即因是善惡,而果為無記,故云。亦即依善惡業因,招愛非愛之果,其果為非善非惡之無記。八識之中,第七識非異熟,而前六識之報有斷絕,故不稱異熟,而稱異熟生,《成唯識論》卷二謂(大正31·7c):「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恆相續故,立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亦即第八識為恆相續的總報之果體,故名真異熟,又名異熟識。(2)思量能變:又稱第二能變,指第七識,即末那識。稱第七識為思量,乃取其恆審思量之意;第七識相續不間審細分別第八識,故取此名。第六識亦審細思量,然間斷不恆;第八識相續不斷,但無審細思量。前五識二義俱缺,故以恆審思量獨為第七識所專有,而名之為思量。(3)了境能變:又作了別境能變、第三能變,指前六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以前六識了別色、聲等粗顯之境,故名之為了別境識。《唯識論述記》卷二(末)雲(大正43·298b):「以前六識同了粗境,異七、八故,合為一名。問:此前六識亦緣細境,如佛六識等,何故但名粗?答:(一)多分故,(二)易知故,(三)諸有情共可悉故,(四)內外道皆許有故,(五)大小乘所極成故,(六)不共義故。七、八二識不粗了故。」除上述之外,變有因能變與果能變。第八異熟識攝藏等流、異熟二習氣。此中,等流習氣為一切法的種子,作為親因緣而變生現行;異熟習氣為善惡業種子,作增上緣,資助等流習氣,變生第八識及前六識的異熟果。以種子成為能變,故稱因能變。又,八識各各變現見、相二分,起能緣、所緣的作用;此八識為種子的果,故稱果能變。亦即第八識有因、果二能變之義,其他識只有果能變之義。如此,由因、果二能變變生世界一切諸法。◎附一:霍韜晦《唯識與識轉化》(摘錄自《絕對與圓融》)識轉化(vijn~a^na-parin!a^ma)的意義世親認為「境」(vijn~apti)是一種存在,它的內容是由「識」(vijn~a^na)的狀態轉化(parin!a^ma)而來才得以呈顯的。所以識是境存在的依據,也即是現象的起源。真諦譯的《轉識論》說(大正31·62c):此等識能迴轉造作無量諸法,或轉作根,或轉作塵,或轉作我,(中略)如此種種不同,唯識所作。」世親「唯識」的意思,正是要以「識」來統攝現象界的一切法。對玄奘「識變」一詞之辨正玄奘把「識轉化」一詞譯作「識變」或「識所變」,把「轉化」(parin!a^ma)譯作「轉變」或「變化」,這容易給人一種印象:彷彿識自身憑藉一種力量以變起境(客體之存有事),而不是識自身轉化為境,故中國傳統的唯識宗,很明顯地有「識為真,境為妄」的觀念。考世親在研究大乘佛學之前,對數論有相當深入研究。根據數論的觀念,是說宇宙萬法都是從「物原」轉出,物原固然是真實,但萬法亦非虛妄,因為這是在物原自身解體之後,才「轉成」萬法的,這是一種存在狀態的轉換,而不是真妄的對立。世親選取了parin!a^ma一字來表達他的意念,當與數論的思想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應當依印度的傳統,把vijn~a^na-parin!a^ma譯為「識轉化」。阿賴耶識的結構與轉化的可能上文說過,世親「唯識」的意思是要以「識」來統攝現象界的一切法,識是境(現象界)存在的依據,境是由識轉化而得以呈顯,現在要談的是識何能轉化為境?唯識宗認為現象的本源是「阿賴耶(a^laya)識」,不論是個體生命(我)或客觀的存在世界(法),都是從阿賴耶識轉化出來。《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一說,阿賴耶識的轉化有兩種:「(一)由了別內執受故,(二)由了別外無分別器相故。」說的就是有執受性質表相(upa^divi jn~apti)的轉化和作為處表相(stha^navijn~apti)的轉化;前者轉出個體生命,後者轉出客觀的存在世界。但是,阿賴耶識如何由「一個」識而轉化出一切存在呢?世親的解說是因為阿賴耶識是一個「擁有一切種子(bi^ja)的存在」。種子就是阿賴耶識的內容,與阿賴耶識是一個整體性的關係,它的能量就是阿賴耶識的能量;種子的數目無量,因此阿賴耶識便能轉化出無量的存在。阿賴耶識的存在狀態是異熟性的,所謂「異熟」,即是一種因果酬答的關係。一切阿賴耶識轉化出來的存在,都受前時的善、惡業(活動)決定,前時的業是因,現時的存在狀態是果,由因到果之間,經歷了變異的階段,所以稱為「異熟」。因果連綿相續,形形色色的世界便自阿賴耶識中連綿不斷地轉化出來。世親比喻阿賴耶識的轉化活動「像奔騰的大河一樣地前後不斷」,即所謂「前異熟既盡,復生余異熟。」阿賴耶識一方面酬答前時的善、惡業,由此而轉化為現實生命的存在;一方面又受當前的善、惡業所熏,由此再引起將來的酬報;生命就是這樣的輪迴相續。人究竟是往上提升或向下沉淪,就由人的善惡業來決定了。由此可見,唯識宗的「識轉化」理論,不但解釋了現象世界的來源,而且對人生的方向,也提供了指示和答覆。◎附二:橫山紘一著·李世傑譯《世親的識轉變》(摘錄自《唯識思想》)其次,我們來檢討第一頌的最後部份「此能變唯三(其轉變有三種)」。據前文所說,「識轉變是識,是分別」,也就是指我們的精神活動,我們的心的作用。然而,唯識瑜伽行派共立八種識,即:除了從來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之外,再加上了作為深層的自我意識的「末那識」和根源心的「阿賴耶識」,故成八識。世親將此八種識,分類為如下之三種轉變。用第二頌以下的表現來說,是如下三種:

簡單說,(1)是阿賴耶識,(2)是末那識,(3)是六識。如此,從識=轉變之立場,把從來的八種識,作為三種的轉變來分類、整理,這才是《唯識三十頌》的意義所在。又經量部把轉變稱為種子的轉變,即只就心的深層性過程來認取轉變的。故經量部是從《大乘成業論》的見解,進一步開展出的。六識即包含表層之心理過程的整個活動,而用「轉變」一語來掌握,這就是三十頌的意義所在。「轉變」變成了代替「識」或「分別」,或者是把「識」、「分別」存在的狀態,表現為更適當的言詞所使用的。(中略)那麼,阿賴耶識的轉變,是以轉識的轉變即「分別」為原因的,是種子從未成熟的狀態而變化為已成熟的狀態的意思。與此相對,轉識的轉變,是以其種子的變化為原因而「分別」的意思。即:轉變可分為(1)種子的變化和(2)轉識的分別兩個意思。但在此,把心的活動,作為是持有所謂的有機的互相為因果性來了解之時,對於「轉變」,應該要再加上一個重要的意思,現在為要使問題明了起見,用圖來表解如下:

簡單說明上圖:(1)是從阿賴耶識中已達已熟位之種子而生「分別(=現行)」,(2)是其「分別」乃把自己的作用(活動)的影響,作為種子(習氣)而植於(=熏習於)阿賴耶識中,(3)是其植下來的種子,在阿賴耶識中慢慢生長,再生新的分別於未來。據後來的《成唯識論》、《成唯識論述記》等書之表現來看,(1)是「種子生現行」的過程,(2)是「現行熏種子」的過程,(3)是種子生種子的過程。[參考資料]《唯識三十論頌》;《成唯識論》卷四、卷七;《成唯識論述記》卷一(本);《成唯識論演秘》卷一(本);《成唯識論了義燈》卷三。——《中華佛教百科全書》。三能變:謂一切法都要經過這三種識的合作之力,才能現起,才能存在。初能變的是阿賴耶識,當某一業的種子成熟時,即具有能變境界的力量,遇到增上緣,便變現起來,名為異熟能變;次能變的是第七末那識,這是說業的種子雖然成熟,然而也倚賴於末那識不斷的執我,發揮它恆審思量的作用,然後境界才能存在,所以名為思量能變;第三能變的是前六識,這是說雖然七八兩識,具有能變的性能,然而若沒有六識依六根,了別六塵,則境界亦不可能成立,所以名為了別能變。——《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彙》三能變:(名數)唯識論對於說萬法為識之諸變而稱八識為能變。分三種之次第說之。唯識論一曰:「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一,初能變,為八識中之第八識,即阿賴耶識也。以此為依於善惡業而感無記總報之異熟識故也。七識者,有覆無記而非異熟性,前六識,雖有異熟性然是從第九識起者,故名為異熟生不得謂為異熟之識也。唯識論二曰:「異熟習氣為增上緣,感第八識酬引業力,恆相續故云異熟名。感前六識,酬滿業者。從異熟起,名異熟生不名異熟,有間斷故。」二、第二能變,謂之思量識。為八識中之第七識,即未那識也。此識常恆思量第八識而計度實我實法,故名思量識。唯識述記一本曰:「二謂思量識,即第七識。思謂思慮,量謂量度。思量第八識,度為我故。又恆審思量余識無故,余之二識不名思量。」三、第三能變。謂之了別境識。眼等之六識也。此六識者,各了別粗顯之境,故名了別境識。唯識述記一本曰:「三了別境識,即餘六識。二十論說,心境識了名之差別,是諸識之通名也。了別別境及粗顯境唯前六故,對比六塵說六識故。然濫第七,應言此六了別粗境名了別境識,以了別相粗,簡於七八故。」——《丁福保佛學大詞典》)翻開(《唯識簡介》教材,看)第20頁,註解,1、2、3、4、5、6的1。【⑴性識:】性識之別,【性如水,識如波。性如金,識如器。性如體,識如用。是故法性真空名相假有。】在古來高僧大德,所有的佛法裡面很多都用種種的比喻,來讓你了解分別、比較,體悟到本性是什麼東西,因為本性是不可說,不可說中一定要說,那麼就必須借重比喻。「性如水」,我們的本性就像水一樣,當我們受到無明的風一吹動的時候,我們就產生種種的波浪,這個波浪就是一種煩惱的意思,我們內在裡面蘊藏著很多的這個煩惱,我們的內在裡面有無量無邊的我、法二執,這個識因為有分別跟執著的能力,就像波,所以這個中間就少了一個比喻,就是無明比喻作風,性比喻作水,經過了風一吹而產生了波濤洶湧。這個「識如波」就是說我們對內執著自己的種子、根身,對外執著器界,那麼就會變成無量億劫以來的煩惱,所以水就像本性一樣,本來就是止靜的,但是因為我們受到無始劫以來無明的風一吹,我們就會產生種種的煩惱的波浪,這波浪就是識,就是識。「性如金,識如器」,本性就像金子,它的材料都是一樣的,但是經過了特別的處理、雕刻或者是陶鑄,就變成種種的器皿不一樣,所以,識如器。性如金,識如器,這個種種的器具它的本質是金,可是這個本質是金,經過種種的陶冶、陶鑄又變成了器。我們現在六道輪迴的眾生,面相不一樣、肉體不一樣,這個是意識心的分別,所以正如同器具個個形狀不一樣,但是每一個眾生佛性是相等,所以又像金子的質料。因此我們佛菩薩是用本性來作為題材,來雕塑成三十二相;而我們眾生是藉著業力的題材來雕塑出六道輪迴,佛菩薩以本性來作為他們外形開展的支撐,而眾生是靠著他無始劫以來所造的各種不同的業力,因此有種種的變化。那麼,如果用一個比喻來講,譬如說水,H2O,水在常態來講,25°C,它是液態的,水在4°C開始結冰,它是固態的,水超過100°C,over,超過100°C,就會化成水蒸汽,水的本質都是H2O,但是因為能量的不同,所以它的外相也不一樣。六道輪迴的一切眾生也是如此,我們一切的眾生,外在的這個因素是受到內在業力的牽引,也是一樣的,六道輪迴的眾生跟這個例子是一模一樣的,人,靈性,我們受到了染污,我們就會一直往下沉。靈性最大的染污兩種,第一個是情,第二種是欲,情是無形的束縛,欲是有形加無形牢不可破的,比如說你的食慾,食慾,一天到晚吃、吃,就是吃、喝酒、吃海產,這個食慾之強烈,還有就是好名的慾望,好色的欲。那麼這個情跟欲會染污我們的靈性,所以佛菩薩把慈悲當作是他的本質,因此我們有幾個階段,我們如果以愛來當作我們世間的角度,愛,愛來當作我們世間的角度,愛的下降,降低叫做情,愛受到了染污,就變成一種情。因為愛的定義比較廣闊,比較廣闊,那麼愛的束縛就是情,情的下降點就是欲,欲,那麼欲的最低的那就是佔有,什麼都是自己的,最差的就是什麼都是執為自我。我們愛的升華叫做博愛,博愛,博愛的升華叫做慈悲,慈悲的升華叫做大慈大悲,所以往下也有幾個階層,往上也是有幾個階層,我們靈性因為受著各種階層的能量不一樣,所以我們產生的這個外相也會不一樣。比如說豬,它的智慧就是比較低,因為它前世有造愚痴的這個業,比如說,喝酒,造了這個愚痴的業,或者說你今生今世出生成一隻糜鹿,這個鹿肉是很好吃,那麼這個在森林裡面或者是這個叢林裡面,都被這個獅子所追逐,噢!這個鹿原來前世就是獵人,被殺的那個鹿,原來前世就是獵人,獵人,那麼這個都是有感應力。比如說,噢!這一匹馬很漂亮,賓士得……,這一匹馬從哪裡來?噢!從畫家,一個畫家每天都在畫這一匹馬的時候,他全力以赴的意識都灌進去這個馬的影像裡面,他還沒有變馬就已經把自己雕塑成馬一樣了,馬一樣了。在古來的上的唯識的時候曾經舉一個例子(古時上唯識課的時候舉的一個例子):以前在中國有一個畫家,他要畫出馬的一百零八種姿勢,一百多種姿勢,他就拚命地想,他每天都在那邊考慮這馬是怎麼樣賓士、站立、蹲著。咦!想到九十幾了,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所有的馬的姿勢,全部都畫完了,他每天就坐在那邊一直想著馬、馬……,馬的姿勢,後來,想、想……,睡著了,他的太太一開門,咦,竟然一匹四腳朝天的馬,他老婆嚇一跳,再把門關起來。噢!怎麼我家裡……,明明是老公睡的地方,怎麼會有一匹馬四腳朝天呢?等一下再一開,是她的先生,她的先生一起來太高興了,唉呀!四腳朝天的馬,沒有想到這個姿勢,趕快畫起來。這個太厲害了,這個非常厲害,這個影像非常厲害,影像非常厲害。所以釋迦牟尼佛說,若有人畫佛像,如果有人畫佛像,來世有佛出生必定得度。文字下載:http://wenku.baidu.com/view/c24de3395727a5e9856a610d.html文字已校對
推薦閱讀:

玄空風水中的 上乘格局之七星打劫水法簡介
胭脂中女主趙麗穎的簡介?
孫中山生平簡介
白虎煞化解簡介
砌下落梅如雪亂——詞牌【清平樂】簡介

TAG:轉載 | 唯識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