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時民】最憶當年捉黃鱔時(10.9.8)
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看到一條黃鱔爬出了容器,有人想把它捉進容器,無奈抓到黃鱔後,被它從手掌中逃走。見此景,我就對捉黃鱔者說:「看我的。」我伸直中指,彎曲其他手指,接近黃鱔後中指猛然收回,只見那黃鱔乖乖地在我手中,隨後我就把它扔進了容器。賣黃鱔的攤主感到驚訝:「咦,您是城裡人,怎麼捉黃鱔這麼內行?」一句問話,把我的思緒帶到了40年前。
我插隊的江南水鄉農村是個魚米之鄉,夏天的水稻田不但稻穀滿畈,而且還是出產黃鱔的地方。鄉里十多歲的小孩個個都是捕捉黃鱔的能手,村裡幾乎家家都能在夏季飽嘗黃鱔的美味,而我這個下鄉知青捉黃鱔卻是個門外漢。我就跟在這幫孩子身後當起了「學徒」。
說到捉黃鱔這事兒,門道頗多。最簡單的就是在稻田半乾的時候,把腳伸進田埂里的黃鱔洞,前腳掌用力踩踏,黃鱔受到水的擠力會爬出洞的另一出口,此時中指扣住黃鱔「輕輕地一抓就起來」,黃鱔隨即成為「戰利品」。不過,對於有些不是兩頭都通的「死洞」,你只能用手伸進洞里去捉的方法。可是,這玩藝兒得當心,不小心會遭到蛇咬,我就曾經被蛇咬過,好在是無毒的水蛇。後來,在夥伴們的指點下,我能夠分辨出黃鱔洞與蛇洞。
一般而言,洞口呈混水狀的是黃鱔洞,洞口呈清水狀的是蛇洞。在捕捉黃鱔的時候,除了眼明,還要做到心細,應悄悄接近水稻田裡的黃鱔洞,手入洞口的那一瞬間,不能弄出水聲,否則驚動黃鱔,會無功而返。
與白天相比,晚上捉黃鱔可以免受烈日暴晒的滋味。晚上捉黃鱔要有照明工具,剛開始的時候,我用的是煤油燈,後來改用手電筒,因為手電筒的光線移動更為快捷。在晚上,黃鱔多數不在洞里,而在田埂邊「遊盪」,捉起來要比白天方便,「戰利品」也多。通常是,我和村裡的小夥子三兩結伴,捉到黃鱔後放在家裡用清水養著,然後在第二天傍晚收工後,幾個人一起忙碌開,殺好黃鱔,用大蒜頭、豆瓣醬清蒸鱔段,原汁原味。在少有蚊子的橋上,手把酒盞,吃著鮮美的黃鱔,海闊天空地扯到夜色深沉,而後在橋上進入夢鄉。等到一覺醒來,東方微明,拿起碗筷、酒瓶「打道回府」。現在想來,這也是一種享受:野生的黃鱔、橋上露宿,一覺睡到大天亮,用現在時髦話來說,過的是「低碳生活」。
君不知,鄉下雖苦,但也有城裡人難以得到的樂趣。不過,我在想,隨著鄉村的城市化腳步加大,陶淵明筆下的鄉村「世外桃源」是否也會隨之而去?
推薦閱讀:
※京郊名鎮古北口 遙想當年氣吞山河
※#鑒證實錄#20年重聚飆淚殺!當年誰不想成為聶寶言!
※當年非誠勿擾寶馬女馬諾因「拜金」被罵哭,今淪為剩女,現狀慘淡
※笑翻天【16】猶嘆當年小蠻腰,空餘恨,一身五花瞟
※你當年肯嫁我,可能改變我一生。 ——張國榮
TAG:當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