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君子心細微論

君子心細微論

文明與野蠻、君子與小人之別,是道德、智慧之別,某種意義上也是心之粗細之別。孟子說四端之心人皆有之,野蠻人和小人只要沒有墮為邪惡之徒,也是有四心的,只是很粗,雖有惻隱之心,很粗糙;雖有羞惡之心,很粗陋;雖有恭敬之心,很粗略;雖有是非之心,很粗淺。故他們的仁義禮智很不足。

孔子說:「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論語·季氏》)「言未及之而言」是毛毛躁躁,搶話;「言及之而不言」是遮遮掩掩,隱瞞;「未見顏色而言」是不長眼睛,沒眼色。這三種過失都是粗心大意的表現。

曾子說每日三省吾身,孔子說君子三不忘、三不失,是因為思慮細緻周到,思想精細周全。所謂三不忘,是「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繫辭下》);所謂三不失,是「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禮記表記篇》)歸根結底是因為心細。

德智越高大,心思越細密。君子惻隱之心強烈,羞惡之心深刻,恭敬之心深沉,是非之心通明;君子知言、知人、知時、知本、知幾、知權、知中、知易、知命、知因果,等等等等,都是道德細心的表現。這種細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過持之以恆的學習實踐而逐漸訓練培養。

君子心細,該細則細。有些是非必須明辨細辨,繭絲牛毛,條分縷析,是者是之,非者非之。尤其是學術層面的是非,包括思想、理想、理念、信仰、學說、主義、意識形態的是非,這是人世間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非,不可不辨,非辨不可,來不得一點鄉愿客套,來不得一點糊塗模糊,來不得一點粗心大意。

因為,一種非正確、非正常、非正義的學術如果佔據指導思想地位和憲位,一切都會不可收拾,後果後患不堪設想。邪說是最大的災難源,此之謂也。紐約時報有文章指出:

「一種曾經奴役世界上約三分之一的人口、讓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意識形態,在沒有經過一場戰爭的情況下崩潰了,所有的人都看到了這種意識形態的惡行。然而,我們在譴責這種意識形態上仍有困難,不像我們譴責同等的邪惡那樣。我們把同情這種意識形態的人視為浪漫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而不把他們當作傻瓜、狂熱分子或憤世嫉俗者。」(原載:《紐約時報》,標題:《不要對某某主義心存幻想》。作者:BRET STEPHENS 譯者:紐約時報中文網)

「把同情這種意識形態的人視為浪漫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是因為世人粗心,缺乏擇法之眼和明辨功夫,不能分辨意識形態的是非正邪。君子與小人特徵區別很多,心細心粗是其中一大區別。

注意,君子心細,並非於事事物物時時處處一切心細,那沒必要,也不可能。有些事物應該超脫,有些事情不妨粗疏,有些問題不問為妙,有些細節不拘為宜。例如,小人的小是小非,世俗的閑是閑非,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不值得關注辨別,應該超而越之置之度外,或者宜粗不宜細。每個人一期生命的時間精力都非常有限,只能有選擇地細所當細。這叫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細有所不細。2017-12-22餘東海

首發於儒家網

推薦閱讀:

君子愛財取有道,聚寶盆山水畫讓財運好到爆!
對儒家「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該如何更好地理解?
也說君子和小人
胡適:中國的謙謙君子,一個時代的楷模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

TAG:君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