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曼先生講金剛經(36)----迦陵仙音遍十方界
06-03
連它都是幻有的話,那麼我們認為不得了的事情利啊,利啊,衰啊,苦啊,樂啊,稱啊,譏啊,毀啊,譽啊八個風,對我們有利的,對我們無利的是衰,我們覺得苦和樂的,這是我們平常感受很要緊的事情。毀譽稱譏,稱譏是當面的,毀譽是背後的。我們一聽立刻就動了心了,為什麼?因為他對我有好壞,對我有毀謗,對我有稱讚。人家一稱讚,我們喜滋滋的,人家一罵我們一毀謗,我們就生氣得不得了。假如我們知道不但我這個人都是四大假合的,這個正報都是假的,這個依報我這個世界也是假的。這些算什麼,這八樣東西算什麼呢?你能真正到這樣的話,那是真正到了八風吹不動。否則就像蘇東坡一樣,八風吹不動,一屁過江來,那就很糟糕了。能夠這樣的話,我們的胸襟自然開朗,很少東西可以說讓我們動心啊,也很少東西可以讓我們生氣啊。或者有很多東西讓我們欣喜若狂啊,都沒有。當我們胸襟開闊了煩惱就少了,煩惱怎麼來的就是我們把自己都憋成這樣了。為什麼家裡頭說婆媳不能好不能相安?因為就在這個房檐底下,所有的事情東西就是柴米油鹽,擠在一起。我們台灣為什麼變成這樣?因這島太小了,這麼一走到到了海了,那麼又到了海了,一下又到了海了,人碰人,在這麼小的地方裡頭大家爭生活,所以交通一塌糊塗,政治一塌糊塗,經濟一塌糊塗,人跟人就和仇人一樣,煩惱多得不得了,為什麼?因為我們胸襟不開闊。如果我們的胸襟開朗了,就沒有這些了。因為我們能在這個上這麼用功的話,就是直下承當。生來就是這樣的,我也別說我的眼睛太小,我的鼻子太大,我的臉太這樣這麼也不對,那麼也不對,不要這樣,我就是我,我就是這樣。曾經有個禪師聽說有一個尼師已經入了道,修行非常好。我去勘驗勘驗她,所以他去了。尼師見到出家的和尚要非常的恭敬,即便是年紀比自己小的。這個尼師端坐不動。他拿著禪杖,他說,「你悟了道了,你為什麼還是個女人」,尼師坐在台上說:「我又不是妖怪我,我變什麼」。他一聽,哎呀,完全輸了嗎,這下好好頂禮,給她澆菜種菜三年,表示彌補對她的輕視。所以我們學佛直下承當,這個直下承當要有大丈夫的氣概,所以學佛乃是大丈夫事。不是用小小的一點兒心或小小的東西來學,這樣學的話你才能直指向上。佛你不是成佛了嗎,我也要成佛,這輩子成不了,反正有一輩子成得了,要有這種胸襟。就跟圓覺經的指示,知幻即離,不作方便。不都是假的嘛,我們不需要用科學放到顯微鏡下一點一點兒分析看,假的就是假的。離幻即覺,一如頓見。我們離了這個幻就是覺悟,什麼叫佛啊,佛就是覺啊,離了幻就是覺悟,覺悟也沒什麼慢慢地,今天覺一點點,明天覺一點點兒,也沒有頓也沒有漸,我就知道了。知道這個的話,一切菩薩和末世的眾生只要依這個修行的話,如是乃能永離諸幻。學佛要有這個氣派。學佛就要用這個氣派,能夠用這個氣派的話,問題是怎麼叫離幻?離幻就是一眼判定這個心源哪兒來的。我知道它是幻,知道它的這個東西是什麼?我能夠聽見聲音,能夠聽見聲音的這個東西是什麼?所以有位號稱法師的告訴人的觀世音的耳根圓通,可憐啊,連楞嚴經都沒看過。楞嚴經的耳根圓通章非常要緊的,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達到這一步的話你還要往前,動靜二相瞭然不生,於是能聞的,聞所聞盡靜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即圓,到了這個地方寂滅現前。寂者是沒有東西,滅者沒有聲音。到這個地方我們一眼看見心源了,我們不隨景轉。為什麼文殊菩薩把觀世音這個耳根圓通看得這麼重要。這才叫因為這個東西十方的聲音都可以來,十方的聲音來了以後我入流亡所,就是我不住相,能夠不住相,然後才能達到這個地步,怎麼達到這個地步?就是看見心源。所以什麼王問他說你見性了沒有?我見了性了。性在哪裡,在八個地方出現。我給你們寫過吧?在台為身,處世為人,在眼為見,在耳曰聞,在鼻嗅香,在口談論,在手執著,在足運奔,八個地方。他說你要用它你就知道它在哪兒,你不用它就看不見它,跟佛經說得完全一樣。所以使我能聽的使我能看的使我能想的這一個東西在哪兒。所以禪宗里說有一個主人翁,從你的面門出入。我們從來沒管它,而是追逐色聲香味跑了,而沒有管這個使我們能看能聽能想的主人翁。把這個本源看定,不要隨著緣轉,不要隨著景轉,追逐六塵永遠是向外追逐,而是要把它返聞聞自性。這叫叫看見心源。你管它呢,涅槃也好,生死也好,下地獄也好往生西方也好,就是這樣做下去,就是這樣這叫修行。我的氣機是不是動了一點兒啊,我是不是聰明了一點了啊,管它呢,就是一直做一下,要有這個氣派。但是凡夫就是貪著這些東西。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這這很要緊啊。知見解把這三個東西分別提出來就有分別了。知就是內證,我們知道了我們能告訴人家嗎?是我們自己知道了,這個是內證,這個智慧是從定生的,我們管它叫知,這個知就是真諦智,所謂真諦,也就是梁武帝問達摩的何謂第一義諦,就是這個東西。這個見呢,就是我們的觀,這個觀是方法,這個觀是從慧生的,我們看到很多差別、分別,能夠看到一切差別相,這個叫俗諦的智,一般的人人都有的。定慧等持,我們既能有真諦又能有俗諦知,既有定又有慧。從定生出根本智,從根本智長出慧來,就是「善能分別一切法,於第一義而不動」。我有了後得智,但是我的根本沒有動。這就到了信解。為什麼叫信呢?我們這個信的意思是證明契合的意思,你的話和行為是否契合。所以我們讀法華經以前,應該了解這十個如是。這講起來太多了,今天必須把這個講完。所說法相,不是有個法相而不生,也不是說畢竟沒有法相,只是這一個法相是緣生的而已,所以當體即空。就在這個沒有起念的心源上,知道這個靜坐在一念不生的這上頭用功。來看這個心源來觀它照它,於是契入沒生以前的那個東西,也沒有形象也沒有聲音也沒有任何雜念的那個東西。於是你可以契入本來面目。所以我們能看到一切東西都跟空花一樣。我們不會問病眼所生的空花何所從來欲何所去。所以能夠這樣的話,雖然法相多得不得了,你看我們多少聲音千差萬別的法相,可是我們知道本來從來沒有生過,因為本性根本不生,所生的不過是緣生,這樣的話不降服就降服了,不住就住了。如何降服如何不住就是這麼樣的降服和住,這樣的話真正證入了無相無不相的實相境界。應該這麼樣知道,諸位修行的時候無論看到任何相都不是究竟,必須寂滅現前。而且是真正的清清凈凈明明白折的寂滅現前,既無相也沒有聲音,這是觀世音菩薩所到了的境界,這樣的話才真正達到見到實相。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若有人以滿,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我們將來要弘法,跟人家弘揚佛法千萬記住不要說佛法呀真是了不起啊,你不通啊要下地獄的。這三件事情都要看到空相,不取相也包括不是斷滅在裡面,都不取著並且連不取著這個相也去掉,這個叫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因為凡是所有的相都是輪迴,因為只要有相就有生滅,偏向有或者偏向空都不是,不取的方法就是在不動的地方把心收回來。收回這個心就觀察觀照,不是守著這個心不動,觀照這個不動的東西,觀照這個沒有妄念的東西,這樣才能達到惺惺又寂寂,這樣才成就不取就是這麼不取。真正緣來了,風一吹我們就動了,這個不成,還是要堅持不取。所以釋迦牟尼,基督在曠野中間,魔鬼試驗他多少,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也多少試驗,這些都不取,才真正圓滿他那個不動。八風吹不動好難啊好難啊,一點兒也不容易啊,立刻暴跳立刻欣喜,能夠在這個緣來的時候還能心平氣和,這是進入了佛門,上了路了。所以釋迦牟尼說「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凡是有為的,離不開成住壞空,所以說這一切東西,說法不取於相,一切有為法包括佛法在內,包括佛在內,都是有為法,這一切有為法都是緣生的,因緣和合而生。不要認為它是真實的。假設我們要看無為的真相,我們要看明心見性的那個性,那個性是無為的。我們要看到那個性,就要先看有為的幻相,就這個相觀這個本性。我們眾生的妄念從來沒有停止,亂糟糟的,永遠在我們腦子裡頭。所以這樣的話,把返照的光遮蓋了,所以釋迦牟尼告訴我們一切有為的包括佛法在內,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我們有一個很有名的人自稱六如居士,唐伯虎。這個六如是拿夢作比喻,我們知道世事如夢,我們作夢裡,被夢裡好的壞的嚇得不得了,這個人生也是這樣的,我們幾個人把它當夢,在夢裡起的貪嗔痴樣樣都是真的,我們假設真正能夠徹底了解徹底相信,夢裡都是假的,我來支配這個夢,我多拿點錢多拿點名,多找點好的事情歸我,知道是夢不妨夢中水月道場,不妨夢中佛事,不妨在夢中說夢話,但是你要知道如夢幻,這些東西都是假的。既然都是假的,就跟演戲一樣的。我現在穿著這個袍子,我是以葉曼或劉世倫的身份在演這齣戲,我就把這齣戲從頭到尾做得好好的,又有唱又有做,到要下台的時候我就下台了,不要演戲變成戲裡的人自以為了不起,把自己當成戲裡的人硬是不肯下台,我們看到這是我的兒女,我的丈夫,我的妻子,這都是我的,都不能放,這是演戲演到最糟糕的演員硬是不肯下台。所以說能夠知道一切如夢,一切如幻,一切如泡。這個世界就像起的一個泡一樣的,這一個既然一切都是假的,正報如影,依報如泡,而這個世間的事情如夢如幻,已經是夠假的了,而且連這一個假的非常的短促,如露如電。連這些假的都會很快消滅,跟早上的露水一樣的,太陽一現化掉了。這個電光一閃,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能夠了解這樣的話,應作如是觀。所以我們了解,修什麼,就修這個。所以我們了解不但一切不實甚或是一切都是夢幻,我們的生命有多長,只在一呼一吸之間,把這個了解了以後,至少至少我們可以去煩惱,所以佛說是經已,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諸位我盡了我的力量講,我們講了十二次,原來希望能夠多有一段時間我們可以討論,但是現在時間也沒有了,所以我們這三個月聚會在這兒一起,諸位聽完這個我介紹看江味農居士的著作,很厚一本,在沒有講之前,你們看他的註解比看經還難,很厚一本,你們大概可以在佛經書局裡看到。這位老先生不得了,注得好極了,可是他的註解是用文言注的,有時候很啰嗦可是發揮得很好,能夠把這個聽完以後再好好看一遍,再去看他的著作。我們知道金剛經佛教里所有的精華都在這裡,即使現在我講這麼多,聽完以後回去能常讀一讀,整個讀一讀,雖然有點啰嗦,但是啰嗦的地方也有它的道理,所以今天我們就到這兒結束,以後後會有期,謝謝。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高山仰止——王亞蓉先生訪談錄
※爆笑健康趣圖:精子先生的各種死法
※一杯水先生
※熊春錦先生誦讀《德道經》
※特殊簡批*西寧木火通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