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家精要|奇經八脈流注方向探源
奇經八脈流注
山東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肖永儉
作者簡介
肖永儉,主任醫師,教授。曾任山東中醫學院針灸教研室主任、附屬醫院針灸科主任,中國針灸學會第一屆理事,山東針灸學會副理事長。山東中西醫結合研究會理事,山東省衛生廳科委委員及(山東醫藥》、《山東中醫人》、《山東中醫學院學報》編審等職,80年代受衛生部派遣赴奈及利亞蘭波基金會針灸中心工作兩年。
擅長用中藥和針灸治療膽管結石、心腦血管病、胃下垂、椎間盤突出、三叉神經痛等。長期從事臨床經絡和針灸研究。在國內最早報導某些循經感傳顯著者出現循經感覺減退帶;在國內外首先發現在特定條件下,經循線上的損傷可導致循經疼痛,與同事最早發現電針內關產生心電的相對特異性,最早報告電針內關少數病人可產生心電負效應。近幾年又首次報告針刺感傳完全符合經脈流注方向的病例。著有〈62種骨關節病的針灸治療》等書。
奇經八脈的內容散見於內經各篇,「奇經八脈」的名稱首見於《難經》。《難經·廿七難》說:「脈有奇經八脈者,不拘於十二經,何謂也?然,有陽維,有陰維,有陽蹺,有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奇經八脈對十二經脈有統帥聯絡作用,有調節滲灌作用。對後者,《難經·廿八難》說:「比如聖人圖設溝渠,溝渠滿滋,流入深湖,故聖人不能拘通也。而人脈隆盛,入於八脈而不環周,故十二經亦不能拘之。」李時珍的《奇經八脈考》說:「蓋正經猶夫溝渠,奇經猶夫湖澤。把正經比做河流,把奇經比做湖泊來說明奇經八脈對於正經的調節作用是形象逼真的。湖泊並非死水一潭,在正常情況下,本身也有其更新的道路和流注的方向。對奇經八脈的流注方向,自《內經》以後歷代注家意見紛紜。本文試圖根據《易經》和《內經》的有關記載試予探討,請同道指正。
易經的天地交感論《易經》為我國群《經》之首,是中國傳統文化之淵源。它是一部占筮書,但更是一部古代哲學書。它由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組成。其開頭即為乾、坤二卦,此二卦的每一交也與所有的六十四卦所有的爻變化相通。乾下乾上,由代表陽的符號一重疊而成乾三。乾是日出光氣舒展的形態,乾卦由兩個乾字元號重疊,以表示複雜的天道變化,最純粹的陽,強調天的表象不變.乾是創造萬物的天的功能。
坤下坤上,由代表陰的符號一重疊而成坤妥主。坤是地氣舒展的形象,坤卦再由兩個坤的符號重疊,·以表示純粹的陳是最大的陰,象徵地。坤順從天,為形成萬物的天的工具。《易·繫辭上》說:「一陰一陽為之道」,「乾知大始,坤作成物。」《易·繫辭下》說:「天地絪緼 ,萬物化醇」,「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易·序卦》說:「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易·彖》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行」,「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天地陰陽如何化生萬物?《易·彖》在「乾卦」中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意思是天的法則變化無彎,陽剛與陰柔交互作用,化生萬物,保持陰陽和諧,才能正常生長。在「咸卦」中說:產咸,感也。一二氣感應以相與。」在「歸妹卦」中說:「天地不交,而萬物不興。」在其他卦中也提到天地交互作用。天地如何交互作用?《易·彖》在「謙卦」中說:「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典型的交互方式可用「泰卦」來說明。「泰卦」卦畫彗,乾下坤上,乾坤上下移往,即天交,萬物不生長。象徵閉塞、黑暗。
《易·彖》說:「天地不相交,否。」宇宙萬象,並非純陰對純陽,陰陽錯雜,才能變化無穹。這種錯綜複雜的交感現象在《易經》的「既濟卦」和「未濟卦」中看得最清楚。「既濟卦」水在上,火在下,由三陰三陽、陰上陽下交替組成,「濟」是渡河,表示成功;未濟卦」,卦畫為霉,坎下離上,水下火上,陰下陽上,陰陽不相交,表示未完成。這就是《易經》的天地交感思想。
內經的陰昇陽降論
《內經》根據《易經》「天人相應」的思想,將天地陰陽的理論應用於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治療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六微旨大論》說:「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化矣。」又說:「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言人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身臟腑中陰陽,則臟者為陰,腑者為陽……此陰陽表裡,內外雌雄相輸應也,故應天之陰陽也。」
陰昇陽降的理論在十二經脈的循行順序上表現得最為具體。這在《靈樞·經脈》篇的安排上和《靈樞·營氣》篇的敘述中皆非常明顯。其順序依次為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朧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再復回手太陰肺經。這種陰陽交替的排列與《易經》的陰陽交互合和思想一致。《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說:「陰之與陽也,異名同類,上下相會,經絡之相貫,如環無端。」對十二經脈的流注方向,《靈樞·逆順肥瘦》篇總結為「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可以看出其上下循行方式完全符合經脈的陰陽屬性和陰昇陽降規律。如上為陽,下為陰,背為陽,腹為陰,腑為陽,臟為陰等等。需要說明的是上肢的經脈排列,似乎是陰降陽升。在這裡手經諸脈所屬臟腑的陰陽屬性與上肢的上下方向發生矛盾,則服從臟腑的陰陽屬性而定升降。可能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不能只考慮上肢的靜態位置(解剖位置),還要考慮上肢的動態位置(功能位置),上肢的功能活動,多高於其肚腑,有時甚至高於頭部。
《內經》陰陽理論來源於《易經》,《易經》的形式特點是象數學,故對上肢的這種象的變化不能不考慮。在軀幹,手經仍是陰昇陽降,故就總體說,手三陰三陽經仍符合陰昇陽降的規律。故近人對十二經脈的走向總結為「舉手直立,陰昇陽降。」
奇經八脈方向探源
奇經八脈雖然多與五臟六腑無聯繫,無表裡配合,但卻分陰陽,既分陰陽,按《易經》天地交感、內經陰陽升降的規律,也應有自已正常的流注方向,否則它們對諸陰陽正經的調節就會發生紊亂。
1.督脈:《素問·骨空論》原文雖有「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一段,但只是說「俠脊」而不是「貫脊」或「循脊」似少後正中線的描寫,疑「俠」為衍字,又因本段在文中孤立出現,與前後文意不連貫,或有缺文,亦未可考,故《難經》補入「並於脊里,上至風府」等字樣,但卻與上段文字循行方向相反,似非《內經》原旨。這從《靈樞·營氣》篇所談就可以得到證明。該篇對十二經循行的描寫與《靈樞·經脈》篇完全相同,又說:「足厥陰…其支者,別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腰入能,是督脈也……此營氣所行逆順之常情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特別說明這是所行逆順的正常情況。按王羅珍、李鼎校注《奇經八脈考》引《唱道真言》認為向上循行是根據氣功內氣運行的現象而來,是督脈循行的逆轉。
2.任脈:任脈屬陰脈,其流向《難經》與《內經》的記載一致。這裡也進一步略予小贅。即在《靈樞·營氣》篇同樣有記載,該篇在上引文的「是督脈也」和`「逆順之常」之間有「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人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字樣,此段似為任脈之行,不似《骨空論》所說督脈的支脈,因《營氣》篇只談主幹流方向,未提任何支脈,故顧氏校注說:「以上文例之,此下當雲是任脈。」 不無道理。前引《唱道真言》所論任脈循行亦為其逆轉。
3.沖脈:此脈《難經》與《靈樞·逆順肥瘦》篇、《靈樞·動輸》篇、《素問·骨空論》記載基本一致。由於該脈為「十二經之海」上「滲諸陽,灌諸精」,下「滲三陰」,「滲諸絡而溫肌肉」,所以它有上行和下行兩支分流,這是由其功能決定的,而且的《靈樞,逆順肥瘦》篇有特別交待,說「少陰之脈(指沖脈)獨下行」由於這個「獨」字,也可佐證其他陰脈應以上行為順。
儘管沖脈有上下兩支,但從功能上看,兩支並非平分秋色。沖脈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海,五臟六腑、手之三陰三陽、以及足之三陰三陽之半皆在分流點氣街以上,故它的主流是上升的,並未違青陰昇陽降的總規律。
4.帶脈:帶脈繞身一周,如束帶然。它的功能是「約束諸經」,包括足陰陽六經和其它奇經七脈。它出自督脈,行於腰腹部,雖有足少陰之正出屬帶脈之說,但它主要應該具有陽經的性質,雖環腰一周卻只與足少陽膽經的帶脈、五樞、維道三穴交會,說明它蓄積的更多是陽經的氣血。由於其交會穴在其始發部門之下,故本脈也有前降之勢,仍符合陽降的規律。
5.陰陽蹺脈:陽蹺脈的走向,《內經》沒有明確記載,《靈樞·寒熱病》篇只說:「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人腦乃別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陰入陽出,陰陽交於目銳(應作內眥)。」這裡的「陰入陽出」說明,陰陽蹺脈的走向有相反之意,《難經·廿八難》說陰陽蹺脈皆起於跟中,似無根據。《靈樞·脈度》篇說:「(陰)蹺脈者,少陰之別,起於然骨之後,上內躁之上」一入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上行」。這裡明確譯明陰蹺自下而上,既然陰陽蹺脈循行方向相反,陽蹺自當由上而下,張隱庵在《靈樞·脈度》篇注說:「陰蹺之脈從足上行,應地氣之上升,故女子數其陰,陰蹺屬目內毗,合陽蹺而上行,是陽蹺受陰蹺之氣,氣復從髮際而下行至足,應天氣之下降,故男子數其陽。」 另外陰陽蹺脈的流向與衛氣運行有關。衛氣日行於陽經則陽蹺盛,表現為清醒,夜行於陰經,則陰蹺盛,表現為睡眠,所謂「陽盛則目,陰盛則眼目。」如此,陽蹺必隨陽經降,陰蹺必伴陰經升,可見陰陽蹺脈應有升有降。
6.陰陽維脈:陰陽維脈的起止《內經》沒有明確的記載二《難經·廿八難》說:「陽維起於諸陽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交也。」對於「諸陽會」和「諸陰交」歷代有不同註解,大致有四種說法:其一,按「脈氣所發」的第一穴解釋,認為陽維起於足太陽膀朧經的金門穴,陰維起於足少陰經的築賓穴,目前多數教科書從此說,如程辛農主編《中國針灸學》、邱茂良主編《針灸學》、南京中醫學院編《難經校釋》等書.金門與築賓皆非交會穴,更談不上「諸陽會」、「諸陰交」,故此說欠妥。其二,按「多經交會處」之意解,即「頭為諸陽之會」、胸腹為諸陰之交」,如滑伯仁的《難經本義》、張飛疇的《傷寒兼證析義》及李鼎主編的《經絡學》同此說。其三,楊上善《太素》注說:「陽維起於諸脈之會,則諸陽脈會也;陰維起於諸陰之交,則三陰交也。」其四,李志道氏認為「諸陽會」指懸中穴,「諸陰交」指三陰交穴。前者的根據是,《甲乙經》說懸中為「三陽絡」作者不敢苟同,因「三陽絡」與「三陽會」並非同義詞,如三焦經就有「三陽絡」穴,而並非手三陽經穴會穴。作者同意楊上善的解釋,根據陰昇陽降的原則,陽維應起於頭部。
《靈樞·邪氣臟腑病型》篇說:「諸陽之會,皆在於面。」故頭部為諸陽之會;陰維起於三陰交,因為下肢陰經只有三陰交可稱得上「諸陰交」。
總之,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的補充和完善,既然它本身有陰陽之分,那麼《易經》天地交感論和《內經》經脈的陰昇陽降規律,也應適用於它,當然,這裡討論的是奇經八脈流向的主流和生理狀態,不是它流向的全部,更不是病理情況。見於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的分支和教會錯綜複雜,蓄積調節作用本身即具有雙向流動的可能性,但這也不應改變其流向的規律。
讀而思
duersi
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本文摘編於《針灸學報》1992(3):13-16,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微信公眾號wfas-edu)整理編校發表,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投稿郵箱:wfasedu@qq.com】
推薦閱讀:
※端正研究方向堅持務實學風——兼評張效霞同志關於「方證相對」的系列文章
※又看一遍《青藏線》,就在濃霧裡看清了方向
※[轉載]盲派命理看配偶方向、遠近、屬相秘訣
※如何在野外判定方向
※卧室風水,睡覺頭朝哪個方向最好?
TAG: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