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掌握這幾種思維,你才能把話說出個花樣

很多人看了一些口才鍛煉的文章,包括我寫的那些,都會心生疑問:這到底有沒有用啊?真的可以提高口才嗎?甚至還有人把這種鍛煉方法歸類成垃圾,然並卵。

其實,如果你連一篇文章朗讀起來都磕磕巴巴,然後還幻想無需經過刻意的朗讀練習,一下子就把話說得順溜起來了,這現實嗎?為什麼有人說話不夠利索?就是平常說話太少的緣故啊!要是你天天說,每時每刻都在說,還用得著去朗讀鍛煉?

可是很多口才不好的人,往往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鍛煉,不敢開口,那麼朗讀,就相當於讓自己不斷有機會開口說話,從而讓自己的口腔肌肉反射弧得到強化,讓說話流利起來。好比跑步,別人在室外路上跑,你在室內跑步機上跑,也可以達到同樣得鍛煉效果。

所以任何基本功的練習,諸如朗讀,背誦,複述,自言自語之類的,都是一種彌補生活中缺乏鍛煉的變相練習方法。實踐出真知,想要口才厲害起來,最好把自己放到現實當中鍛煉,所有提高口才的方法只是輔助。

當然了,有些人說話已經沒有太大問題,只是有時候在表達上還存在某些缺陷,說出來的話好像總是不太切合心底那個想法。那麼這個情況,就不是基本功的問題了,而是涉及到思維層面上的輸出。

思維是說話的根基。沒有思維做支撐,你就無法表達出你的思想。

沒有經過思維鍛煉的人,也能夠把話說出來;但如果你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那麼你說出來的話,就會更接近自己的想法。更重要的是,你能夠更自如的運用你的說話能力,讓其為自己服務,真正發揮出語言的魅力。

說話常用的思維方式

說話的思維,跟我們平常用於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式並無二致。但是很多思考能力強的人,也未必能夠把話說好。因為這需要持續針對性的鍛煉,才能形成習慣,把這些思維能力應用於說話上面。我們也無需很聰明才有資格去學習,只要通過適當的鍛煉,我們一樣可以掌握它們,為己所用。我舉一個例子說明。

A:磚頭有什麼用途呢?

B:可以用來蓋房子,砌牆啊!(常規思維)

A:除此之外呢?

B:你喜歡的話,也可以作為禮物送給別人;或者你想不開的時候,拿來自殘也挺方便的。(發散思維)

A:不會吧!磚頭也可以做禮物?

B:當然啦,磚頭很重要的!沒有磚頭,我們的世界就不會好像現在這樣子。磚頭就像我們人體中的骨骼,沒有它們支撐著,就算我們皮肉多麼厚實,也會幹癟得如同一塊廉價的地毯一樣。(形象思維)

A:那用磚頭怎麼自殘呢?

B:別人心口碎大石,你腦袋破磚頭,效果也是杠杠的!(類比思維)

A:那萬一我不小心用力過度把腦袋打爆了,我是不是會死啊?

B:你是個人就會死!(邏輯思維)

那這些思維是怎麼影響到我們的話語,又是如何提升我們的表達能力呢?

發散思維

發散思維,如果從形象思維去理解,就是由一個點向外擴散,從點到面,如同輻射般,把觸及的範圍擴大。所謂「借題發揮」,就是最好的說明。

對應上面對話的例子,磚頭本身的用途就是為了蓋房子,是建築材料,這也是它本來的屬性,但如果我們擴散去看待這一事物,磚頭的用處就可不止蓋房子這麼單一了,正如曲別針的用途遠不止是用來別文件一樣。

很多時候我們無話可說,其實就是我們的思維不夠發散。說完一個話題,就感覺沒話可說了。如果我們懂得利用發散思維,那麼我們就可以由一個話題,引出另一個相關的話題,然後接著再引出另一個相關的話題,源源不斷,基本上就不怕冷場的發生。

例如我們可以從學習,說到教育,再說到就業,再說到工作,再說到理想,再說到人生,讓思路擴展下去,這對於我們與人溝通會起到很好的效果的。

發散思維最忌諱的就是思維定勢。不要認為所有事物都有一個標準答案,只要發揮想像力,也可以創造出你的答案。說話也是如此,只要敢於開放你的思維,天南地北都可以聊一番,給出自己的看法。這就是發散思維帶來的廣度。

平時經常拋給自己一個開放性的問題,然後圍繞著這個問題作答,好像即興演講那樣,既可以鍛煉自己的口才,也能夠鍛煉自己的發散思維,一舉兩得。利用洗澡的時間,問自己諸如「善良,對於維持人際關係有沒有用」這樣問題,給出自己各方面的見解,你就會慢慢讓自己的思維和語言組織能力成熟起來了。

而與之相反的,還有集中思維,就是聚斂思維。從面到點,由多角度出發,最後回到一個點上,這是思維的深度表現。我們對問題作出分析,無論舉出多少例證,也是針對一個問題做闡述。所以在生活中善於利用這兩種思維為自己的話語服務,我們就能夠自如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顧名思義了,就是透過形象來表達思維的一種形式。

如果我們說話的時候,適當加上一些形象的表達,那麼我們的言語就會變得生動有趣。把兇惡的女人形容為母夜叉,把不負責任的花心男人形容渣滓一樣的渣男,都是形象思維的展現。

幽默也需要用到形象思維。看到一個女生吃飽後摸著肚子打嗝,然後你關心地看著對方說:「你是不是吃的太飽,動了胎氣啦?注意身體啊!」我相信這樣的談話氣氛,不會枯燥到哪裡去。

把一件事描繪得有聲有色,多數依賴形象思維來實現。比喻就是最好的例子。把一樣我們未曾接觸過的事物,透過比喻的方式向我們描繪出它的樣子,我們就更易明白。

當然,利用姿體語言來描述一件事物,例如胖,就張開雙手來比劃,也能很形象的表達你的意思,甚至效果更好。不過現在已經有很多表情包幫助我們表達自己的感情了,所以我們的形象思維用到的地方也就越發減少。

平時生活當中,把熟知的事物,用形象思維去包裝,也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HR問你,你為什麼會被我們公司吸引呢?你說:因為我覺得貴公司就像一艘充滿動力的巨輪,一旦確定方向,無論多遠多艱難都會全速前進,抵達目的地。這種精神完全激勵了我。

至於怎麼提高,其實多看小說,多閱讀文學作品,就能夠幫助我們培養想像力,提高形象思維,在此不再累贅。

邏輯思維

由於類比思維,同屬於邏輯思維的範疇,所以我把它們放在一起說。

邏輯思維誰都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它對於我們構建話語,有很大的影響。有些人表達能力不好,問題就是出在邏輯思維上面。我們經常說對方說話怎麼前後矛盾,胡編亂造,就是沒有邏輯的結果。

邏輯思維,說穿了就是你的結論,一定是由你的前提推導出來。如果你的前提推不出這個結論,那麼這就不合乎邏輯了。例如,不會游泳的人,缺乏求生技能,丟在海上很容易淹死。我是不會游泳的人,所以把我丟在海上,我會很容易淹死。但如果你說,不會功夫的人丟在海上容易淹死,那麼就算你真的不會功夫,真的淹死了,這個推理也是不合邏輯。因為會不會功夫跟會不會淹死,沒有直接的關係。

提高我們說話上的邏輯,不一定天天做邏輯練習題,儘管這樣會有幫助。但只要我們平時說話的時候,懂得構建自己說話的框架,基本上也就足夠了。例如我們熟知的「金字塔結構」,就是一個很好的架構。

金字塔結構的表達方法

可以看得出,你提供的論據越多(金字塔底部越大),而且又能夠合理的論述(金字塔中部),那麼你的結論就會越具說服力。那些憑藉幾個「身邊的朋友」的故事就得出某些結論的雞湯文,基本上缺乏嚴謹的論證過程,看看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適當跳脫邏輯思維的限制,運用發散思維或形象思維來構建說話,你的表達會更多樣化。如,為什麼飛機在天上不會掉下來呢?因為我們人類不斷向前開拓的精神,把它承託了在空中上。

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可以試著講故事。把故事講得合情合理,就能夠鍛煉到自己的邏輯思維。下面這個方法就是一個可行的方法。任何一組不相關的三個詞語,然後以此來構建一個故事,詞語之間過度得越合理,越有效。你可以自己找詞語鍛煉。

如第一組,晚上,在街燈的映照下,我行走在茫茫無人的小路上。心事重重的我,卻沒想到一不小心踩在了路邊的網球上,跌倒了。然而這時,一輛小車朝著我飛速駛來...

有了邏輯的基本概念,那麼這時類比思維就派上用場了。

類比思維也是一種推理形式:由於A因為這樣,所以得出那個結果;那麼跟A相類似的那個B,如果也是因為這樣,那麼它很可能也會得出那個結果。就是說,由擁有某特質的已知事物,推及到另一樣相似的事物身上,以此推出這個事物也擁有某特質。推己及人,就是類比思維的常見用法。我是情感豐富的人,失戀會傷心,你也是情感豐富的人,所以你失戀也會傷心。

有時候我們想說服別人,類比推理就能夠幫到我們。類比推理可以增強我們表達的豐富性。向別人闡述一個道理,透過舉一反三的論證,用相似的事物做比喻,那我們就能夠更容易讓別人明白到這個道理。

即便你反駁別人,運用類比推理,也能夠做到「有理有據」。例如那個老套的故事,一個美國記者問周恩來總理:「為什麼你們中國人走路總是低著頭,像是垂頭喪氣,不像我們美國人都是昂首挺胸的?」周總理回答:「因為你們美國人走的是下坡路,我們走的是上坡路,所以要低著頭。」把上坡路和下坡路,跟國家的崛起和衰落的相似性產生類比,便構成反駁的理由,不管反駁得好不好。

所以,你所認為口才好的人,都是思維轉換很敏捷的人。他們可以從一種思維形式,很快就轉到另一種形式上,說話也就變化多端,豐富多樣,給人新鮮新奇的感覺。如果口才的基本功紮實,表達流利,聲色具備,那麼就稱得上是一流的演講家了。

有些人在生活中,無意中用到其中一些思維方式來說話,獲得不錯的效果。但倘若經過刻意練習,那麼運用這些思維方式,就能更好的服務於我們的語言表達。我們有意識地因應表達的需要,來調動我們的思維方式作輔助,比起想說話的時候卻無從入手,不是更能提升我們的溝通交流嗎?

當然,礙於篇幅關係,我只是列出幾種常用的思維方式,也無法完全羅列各種思維方式的鍛煉方法。有興趣的話,可以私底下針對性地找資料去練習。

希望每個有志於提高口才的人,說話能力會變得越來越好。

作者:陳慕妤

來源鏈接:http://www.jianshu.com/p/d457820c796c#


推薦閱讀:

淺悟黃鑒老師的「運用太極思維,活學六爻占斷」
用好「單位思維」,輕鬆做出人生決策
國人的三種腦殘思維方式不說不知道大家請勿對號入座
【工作技巧】先思考再工作
形成一種思維

TAG:思維 | 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