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世家譜》修譜知識講座(八)

八、怎樣撰寫好世系錄

世系部分是家譜的主體,由圖表和世系錄構成。圖表,又稱世表、世系表、世系圖等,是以圖表的形式記錄家族成員的世系,反應家族成員的血緣關係。(如下圖所示:)

傳承 一世

︱ ︱

繼義 繼仁 二世

︱ ︱

︱ ︱ ︱

廣信 廣智 廣禮 三世

︱ ︱ ︱

︱ ︱ ︱ ︱ ︱ ︱ ︱

昭啟 昭家 昭興 昭德 昭秀 昭祖 昭先 四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世

憲宗憲敬 憲主 憲尊憲嘉 憲琦 憲紳 憲修憲儉 憲勤 憲尚憲崇憲業憲為憲篤憲庚

世系錄,又稱世錄。包括父名、行次、字型大小、生卒年月、功名、墓地、妻妾、子女等內容。我孟氏世系錄例舉如下:

始遷祖

亞聖六十八代:(計一人)

傳承(字﹡,號﹡,生、歿、葬,娶﹡氏,)生子二:繼仁,繼義

亞聖六十九代:(計二人)

繼仁(記事例上略)生子一:廣禮

繼義(記事例上略)生子二:廣智、廣信

亞聖七十代:(計三人)

廣禮(記事例上略)生子三:昭先、昭祖、昭修

廣智(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昭德、昭家

廣信(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昭興、昭旺

亞聖七十一代:(計七人)

昭先(記事例上略)生子三:憲庚、憲篤、憲為

昭祖(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業、憲崇

昭秀(記事例上略)生子三:憲尚、憲勤、憲儉

昭德(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修、憲身

昭興(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齊、憲嘉

昭家(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尊、憲主

昭啟(記事例上略)生子二:憲敬、憲宗

(以下類同,從略)

一部譜牒是否具有考據價值,取決於纂修譜人是否有求實態度、世系派衍是否分接可稽、族人事迹是否客觀屬實等因素。就其「世系」來說,它不僅僅是一張簡單的世系名丁傳承表冊,還應包含有很多不可缺少的內容。諸如:祖居地及遷徙地;人物事件的記載;出繼與承繼;世系的上承下接;家族女性的記載;對故丁的稱謂;本屆修譜的人丁數目載記等等。

通過家譜纂修,讓族眾及其後人在了解家族系脈的基礎上,更多地了解家族每一代的歷史、了解列祖列宗的事迹,了解宗范家風、了解一個宗族的優良傳統等,將家族世系中的血脈傳承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統有機結合起來,豈不更有價值?這是由於,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家庭始終社會的最基層的單元,只有家庭和諧、文明、穩定、興旺了,社會的文明進步、發展繁榮才有深厚的基礎。在當今社會形勢下修譜,不只是能達到弘揚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目的,而且對於參加撰修家譜的成員來說,通過參與編修自己家族歷史的活動,也能促進其更加熱愛家庭、熱愛家鄉,從而更加熱愛祖國。

1、祖居地、遷徙地

一部宗族譜諜,必有該姓氏的始祖。一般都有 「本譜以※※為始祖」 的約定,譬如《孟子世家譜》以及《孟子世家流寓支譜》中,都是以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孟軻為始祖的。那麼,始祖的出生居住之地即為祖居地(故里)。在譜諜的世系錄中要明確書寫清楚祖居地位於何處。

生息派衍,必有後代由因外遷於某地而定居。稱之為遷徙地。在世系錄中,都要在外遷先祖的名諱下書寫清楚何年、何因、由何地遷徙到何地。

遷徙地具有承上啟下銜接作用,是分衍、合族的結點,顯得非常關鍵。例如:

按:奉天府新民廳教化縣白銀河村支,其始遷祖諱傳承,系亞聖孟子六十八代裔孫。先系亞聖五十代得義公,於元初由鄒縣初遷青州益都縣西孟家莊,傳至六十七代毓周公,生三子傳永、傳丞、傳承。清雍正年間因災荒,傳承挑擔由西孟家莊闖關東至奉天教化白銀河村,嗣後子孫繁衍遂家焉。

2、人物事件的載記

若世系表冊中,某某族人若有何事件,在其名下都要敘述清楚事件的時間、地點及事件原委、經過和結論。記載事件要求實事求是,好事不虛華,壞事不隱沒,追求歷史本來面貌,顯現其史料價值。記載人物事件不提倡過多的虛華讚頌,洋洋千言而又空洞無物。反對無中生有、移花接木等不良纂修作風。

3、世系的上承與下接

第一,在譜牒內的世繫上下銜接,力求書寫完整無缺(如:某人有無子嗣。若有子,則書明有几子,其中有無外遷,外遷於何地;若無子,則有無承繼嗣子等等)。第二,宗譜與支譜的銜接,其關鍵是某人何時外遷於何地寓居的事件,應在宗譜與支譜中同時記載,以備尋根查詢。第三,支譜與支譜的銜接。表現在某人生有多子,他們又分別、或先後外遷各自寓居地(適而不返),此時應該在各自支譜之中均有記載(當然宗譜更應記載),以便日後互證。

4、怎樣記載女性

千百年以來,譜牒都是以父係為主體世代相傳的。而宗族的細胞結構是家庭,家庭的形成則是以夫妻為基礎的,所以在譜牒之中,無疑有女性的記載,否則,無以形成家庭和家族。女性的記載主要表現在:完成婚姻關係後,其配偶載錄娶配某氏(現在可錄全名);夫妻若生女,則在父親名下記載生女名字;女成人若嫁,則書適婿某某。

5、對譜中的故丁怎樣稱謂

對亡故者按其年齡、身份、業績等有各自所別的稱謂,民間家譜修譜時對故者的界定稱謂一般有如下幾種:八歲以下稱幼。幼死,為夭,或早夭;八至十六歲死,為殤;一般族丁死,稱為歿、或稱卒。現代修譜,因對國家有貢獻者,根據其生平事迹特點,也可用如下稱謂:為國家生存和民族危亡獻身者,稱殉國;為正義而獻身者,稱就義;為國為民戰亡者,稱犧牲;對無劣跡之成人亡故者均可稱逝世。另外,族丁對享年的稱謂,也有規則:六十歲以下成年人亡者,可稱享年,不稱壽年;自六十歲以上,既可稱享年,又可稱壽年。

6、人丁數目的記載

每屆修譜,均應有本屆人丁統計數目。人丁總數統計可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按各門、各房的人丁數目之和;第二種是按每一代的人丁數目之和。第三種是現丁與故丁的數目之和等等。統計人丁數目。不外乎有以下幾點作用:第一,掌握每屆修譜的宗族各支各代生息繁衍情況;第二,每屆修譜力求人丁收全,但由於各種原因所致而往往不可能收全,本屆為給下屆修譜做一交待;第三,為正本清源,人丁數目與世系承接緊密結合,嚴防紊冒。

此次「集各支於大統,合全族之一本」的《孟子世家譜》續修,範圍之廣,工作量之大。為了高效率在有限的計劃時間內完成續修任務,必須統一思想、統一領導、統一要求、統一步調。關於怎樣填寫好《入譜登記表》以及續修政策怎樣要求和布署,後面繼續講解。

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張學棟學術視頻系列講座
楞嚴經講座 二十三集
劉東亮老師《易經》講座第一部分 (40)
英國威斯敏斯特公學名師講座
[轉載]金教授禮儀現場講座(一)

TAG:知識 | 孟子 | 世家 | 家譜 | 講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