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止庵《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詮注》13

第三節 顯彰妙果

  本節更分二項。

  第一項 明菩薩得涅槃

  以無所得故。

  此承上文而言。正明所得。所得者何。菩薩得涅槃斷果。諸佛得菩提智果也。以者由也。故者。因也。謂由前諸法無所得。故菩薩因依之而修得究竟涅槃。故此無字。乃統一經之旨。無所得即空慧。體無相之真理。心中無所執著無所分別。是曰無所得。《凈名經》舍利弗曰。無所得故而得。《大品》曰。以無所得而為方便。《連珠記》雲。前雲。無智亦無得。故今躡為因行。由是而得果。前明所離是斷惑。今明所得是證果。《大般若經》曰。以一切法皆畢竟空。畢竟空中。都無有法。可名能證。可名所證。可名證處。可名證時。可名由此而有所證。所以者何。諸法皆空。若增若減。都無所有。皆不可得。又曰。佛告善現。佛證無上正等覺時。所得佛法。依世俗故。說名為得。若依勝義。能得所得俱不可得。何以故。善現。若謂此人得如是法。便有所得。有所得者。便執有二。執有二者。不能得果。亦無現觀。又曰。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皆不可得。又曰。若無所得。即是得。即是現觀。即是無上正等菩提。《涅槃經》曰。無所得者。則名為慧。菩薩得是慧故。名無所得。又無所得者名大涅槃。菩薩安住大涅槃中。不見一切諸法性相。故名無所得。又無所得者名為大乘菩薩。不住諸法。故名大乘。清涼雲。無所得即般若相。由得般若無得智慧故,方得也。《智度論》雲。有所得者。以我心於諸法中取相故。諸法實相中。決定相不可得。故名無所得。《凈名經慧遠疏》雲。菩薩破去情相。到無得處。名無所得。《仁王經·良賁疏》雲。有所得為取相之心。無所得為無分別智。惟行不可得空。則空空亦空。空亦不可得。《金剛般若不壞假名論》雲。若論菩薩證真實時。乃至法身亦無得故。蓋愛執一生。名有所得。若執有相。是增益邊。亦名常見。若執無相。是損減邊。亦名斷見。有所執者。名生死輪。一切凡夫輪迴生死。故有所得。菩薩永斷一切生死。名無所得。無所得者為慧。有所得者為無明。法性如如。體本寂滅。得與無得。俱絕名言。

  【注】執五蘊身心。過去現在未來相續不斷。是名常見謂五蘊身心今世滅已。更不再生。是名斷見。無論執斷執常。任執一邊。均為邊見。

  因緣所生之法。分別推求。本無自性。眾生不了。執之為有。曰增益邊。因緣所生之法。雖無自性。然非無因果功能。眾生不了。撥之為空。曰損減邊。

  於諸法中取相。三惑皆有之。《觀音玄義》曰。見思取生死相。塵沙取涅槃相。無明取二邊相。著心取相。即為有所得。故《金剛經》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亦須無心。若是有心不取於相。仍是取相。仍為有所得。《凈名經》天女曰。我無得無證。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法性如如。體本寂滅。即不生不滅之性。證性之時。智外無理。理外無智。智理冥合。無能證。無所證。靈光獨耀。寂照同時。謂之如如。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菩提薩埵是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是所依之法。依者。依止之義。菩薩修習般若波羅蜜多。以為依止。了知諸法自性皆空。空性無相。於蘊、處、界、因緣、諦、相。及能證所證。皆無所得。惑不礙心。境不礙智。故心無掛礙。心無掛礙。即空解脫。是即般若觀空之效。

  【注】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稱讚好法名為薩,好法體相名為埵。菩薩心自利利他故。度一切眾生故。知一切法實性故。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為一切賢聖之所稱讚故。是名菩提薩埵。所以者何。一切諸法中。佛法第一。是人慾取是法故。為賢聖所讚歎。複次,如是人為一切眾生脫生老死故,索佛道是名菩堤薩埵。複次,三種道皆是菩提。一者。佛道。二者。聲聞。三者。辟支佛道。辟支佛道聲聞道雖得菩提而不稱為菩提。佛功德中菩提稱為菩提。是名菩提薩埵。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初發心作願。我當作佛。度一切眾生。從是以來。名菩提薩埵。從初發心到第九無礙入金剛三昧中。是中間名為菩提薩埵。是菩提薩埵有兩種。有鞞跋致。有阿鞞跋致。見《智度論·四》。

  菩提薩埵釋義有三。一,菩提所求果。薩埵所度生。二,菩提所求果。薩埵能求人。三,菩提覺悟智。薩埵情慮識。總約悲、智、能、所、真、妄,以立名也。《法華玄贊》雲。菩提覺義。是所求果。薩埵有情義。是自身也。《法華經嘉祥疏》雲。菩提雲道。薩埵雲眾生。依大論釋。菩提名佛道。薩埵名成眾生。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又菩提是自行。薩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用化他。故名菩薩。《天台戒經義疏》雲。摩訶菩提質帝薩埵。譯雲大道心成眾生。今言菩薩者。略其餘字也。

  《大般若經·五百九十四》曰。若諸菩薩發菩提心作如是念。我於今者發菩提心。此是菩提。我今為趣此菩提故,發修行心,是諸菩薩有所得故。不名菩薩。但可名為狂亂薩埵。何以故。善勇猛。由彼菩薩決定執有發起性故。決定執有所發心故。決定執有菩提性故。若諸菩薩發菩提心有所執著,但可名為於菩提心有執薩埵,不名真淨髮心菩薩。彼由造作發菩提心。是故複名造作薩埵。不名菩薩。彼由加行發菩提心。是故複名加行薩埵。不名菩薩。何以故。善勇猛。彼諸菩薩,由有所取,發菩提心。但可名為發心薩埵。不名菩薩。

  《會要》雲。惑不礙心者,謂真智現前,照惑本無,不能礙心,心善解脫也。境不礙智者,謂真智無自。真諦無根。忘功合道,與道通同,慧善解脫也。真俗二諦。以色即空故,不礙如理之智,而會實相。以空即色故。不礙如量之智,而覺諸事。

  掛礙即障。掛為煩惱障。礙為所知障。煩惱障依於我執。能障涅槃。所知障依於法執。能障菩提。一切眾生。妄認四大六塵。執我及我所。輾轉生死。輪迴六道。是名掛礙。

  【注】《連珠記》雲。煩惱障心。心不解脫。故造業輪轉。所知障慧。慧不解脫。故不了自心。不達諸法性相。縱出三界。亦滯下乘。不得成佛。今得般若深慧。二障種、現(種子、現行)俱亡。得二解脫。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此明菩薩斷障之功。無有恐怖。即無相解脫。由證諸法自性皆空。則知諸法無相。外不相礙。內無恐怖也。遠離顛倒夢想。即無願解脫。由證諸法無性。但是顛倒。猶如夢想。虛妄不實。是以遠離。不起願求也。外無魔冤之怖。則惡緣息。內無惑障之倒。則惡因盡。

  恐怖即恐懼怖畏之義。眾生身口意三業與罪相應。三界果報。猶如火宅。是可畏相。故曰恐怖。

  【注】《智度論》雲。知一切法因緣和合故生,諸緣離故滅,無有起者。無有滅者。故不畏不怖。菩薩知一切法虛誑。無實無定。若死急時。若墮阿鼻泥犁。心猶不動。況聞虛聲而有怖畏。如人夢中。見怖畏事。覺已則無所畏。

  初學菩薩有五怖畏。一,不活畏。行布施時。恐影響自己生活。不能儘其所有。二,惡名畏。恐受惡名。不能為和光同塵之行。三,死畏。雖發大心。而顧惜身命。不能自舍。四,惡道畏。恐墮惡道。於不善法分別對治。令其不生。五,大眾威德畏。於王庭或善解法義人前。不敢暢論。惟恐有失。見《佛道論》。又有十種怖畏。一,死。二,煩惱垢。三,貧窮。四,惡業。五,惡道。六,求不得。七,謗法罪業。八,追求時縛不活。九,疑。十,大眾威德。見《十地經論·十》。《華嚴經》明十八種怖畏。一,險道。二,熱惱。三,迷惑。四,系縛。五,殺害。六,貧窮。七,不活。八,惡名。九,死。十,大眾。十一,惡趣。十二,黑暗。十三,遷移。十四,愛別離。十五,怨憎會。十六,逼迫身。十七,逼迫心。十八,憂愁。

  遠離。梵語阿羅蜜。有名詞動詞二用。作名詞用者。即空之別名。與波羅蜜音近而義亦相會。作動詞用者。解脫一切事相系縛之義。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於一切法,心皆遠離也。《大般若經》曰。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遠離為相。諸法亦以遠離為相。又曰。但能遠離煩惱惡業。遠離聲聞獨覺作意。勤修般若波羅蜜多及諸餘殊勝功德。是名菩薩真遠離行。又曰。於一切煩惱、六趣、四生、蘊、界、處等而得遠離。故名般若波羅蜜多。

  【注】遠離有五。一,惡行遠離。二,欲遠離。三,資具遠離。四,憒鬧遠離。五,煩惱遠離。蓋遠離屬無為法。為永斷分結之義。謂諸染污、無記,作意不現行故。見《瑜伽論·十三》。

  《智度論》雲。知諸法但是虛誑。無有真實菩薩得如是智慧。一切別相法中。皆得遠離。如色中離色。離色即是自性空。遠離者。空之別名。

  顛倒者。無明所使。反於真理之妄見也。迷真曰顛。逐妄曰倒。《圓覺經》曰。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凈名經》曰。虛妄分別孰為本。顛倒想為本。蓋為一切煩惱根本。

  【注】《文句》雲。顛。頂也。顛倒。首倒懸也。

  種種顛倒。諸經所說不同。約舉如左。

  三顛倒。一,心顛倒。心即根塵相對所起一念之心。為群妄之源。起惑之始。因迷自性清凈之心。種種分別起諸顛倒。二,見顛倒。眼是諸見之本。由不了塵境虛幻。妄生執取。起諸顛倒。三,想顛倒。想取六塵之相。由不了六塵過患。傷失善根。妄生緣想。起諸顛倒。見《涅槃經·三十七》。

  四顛倒。有凡夫四顛倒。二乘四顛倒之分。凡夫四顛倒。一,常顛倒。於世間無常法起常見也。二,樂顛倒。不明樂為苦因妄起樂見也。三,我顛倒。於自身妄計為我。起我見也。四,凈顛倒。不了己身他身五種不凈(一,種子不凈。一者內種。謂觀此身從昔煩惱業生。二者外種。謂攬父母遺體而成此身。內外因種皆為不凈。二,住處不凈。觀此身在母胎生藏之下,熟藏之上,臭穢中住。三,自體不凈。觀此身由四大不凈所成。四,外相不凈。觀此身九孔常流穢惡,如破皮囊,滿盛不凈。五,究竟不凈。觀此身死後臭爛。究竟不凈)。妄生貪著也。二乘四顛倒。一,常計無常。常即法身常住之義。無常即變異之義。聲聞緣覺為無明所覆。於如來常住法身。妄計有生滅變異之相。是名無常顛倒。二,樂計非樂。樂即涅槃清凈之樂。二乘為無明所覆。於如來清凈涅槃。妄計是苦。名非樂顛倒。三,我計無我。我即佛性真實之我。二乘為無明所覆。不了無我法中尚有真我。妄計無我。是名無我顛倒。四,凈計不凈。凈即如來常住法身。二乘為無明所覆。但觀世間一切諸色。皆為不凈。不了如來常住法身之凈。是名不凈顛倒。見《俱舍論·九》。

  七顛倒。合上三顛倒、四顛倒而言。見《瑜伽論·八》。

  八顛倒。合凡夫四顛倒、二乘四顛倒而言。見《瑜伽論·七十七》。

  夢者睡夢。想者妄想。在寐為夢。在寤為想。無明幻惑。結想成夢。識性妄行。攀緣成想。顛倒夢想。謂顛倒妄見。虛妄不實。猶如夢想。

  【注】妄想根於五蘊。一,堅固妄想。即色蘊也。一切眾生。體因想生。心因想起。命因想傳。諸想交固而成色身。名此色身為堅固妄想。二,虛明妄想。即受蘊也。一切眾生。欲想登高。足先酸澀。違順二相。損益現馳。受蘊無體。虛有所明。是曰虛明妄想。三,融通妄想。即想蘊也。眾生念慮是虛。色身是實。虛實不倫而能相使者。想融之也。心生虛想,形取實物。心形異用而能相應者。想通之也。至於寤寐。心境相隨而無間斷。皆此妄想主之。是曰融通妄想。四,幽隱妄想。即行蘊也。眾生一期色身生化之理。自幼至衰。無暫停息。默運潛移。體遷無覺。是曰幽隱妄想。五,顛倒微細精想。即識蘊也。眾生識精之湛。並非真實。如急流水。望似恬靜。實因急流。細不可見。湛了之內。罔象虛無。是曰顛倒妄想。是五受陰。五妄想成。見《楞嚴經·十》。

  《廣承》雲。掛礙者。結業也。恐怖者。生死也。顛倒夢想者。無明也。菩薩依般若故。達結業即解脫。故無掛礙。達生死即涅槃。故無恐怖。達無明即智慧。故無顛倒夢想。

  究竟涅槃

  此明菩薩證得之果。謂由前諸法無所得故。菩薩因依之而修得究竟涅槃。涅槃亦作泥洹。具雲涅槃那。梵音正名應作波利泥縛喃。雲涅槃者。略稱也。《智度論》雲。涅名為趣。槃名為出。求出諸趣,故名涅槃。波利。此雲圓泥縛南。此雲寂。故譯為圓寂。寂滅。滅者。滅生死因果。圓謂德無不備。寂謂障無不盡。

  【注】涅槃譯名甚多。一,大滅度。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二,大涅槃。涅言不生。槃言不滅。不生不滅。名大涅槃。三,無為。虛無寂寞。妙絕於有為。四,滅度。大患永滅。超越四流也。五,圓寂。德無不備曰圓。障無不盡曰寂。此奘師所譯也。六,寂滅。生死永滅。圭峰師所名也。七,安樂。八,無生。九,滅。十,解脫。十一,不織。十二,不取。十三,不定。十四,不覆。十五,無相。十六,無苦。十七,無後有。十八,出稠林。十九,離系縛。二十,無臭。要皆引申生義。當以圓寂為正譯也。

  涅槃近因有四。一,近善智識。二,聽聞正法。三,思唯其義。四,如說修行。聽聞正法即聞。思唯即思。修行即修。是為三慧。《楞嚴經》曰。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涅槃有四種。一,本來自性清凈涅槃。謂真如隨緣變造一切諸法。雖有煩惱垢染。而本性清凈。具足無量微妙功德。無生無滅。湛若虛空。一切眾生。平等共有。與一切法不一不異。離一切相。一切分別。尋思路絕。名言道斷,惟真聖者自內所證。其性本寂。故名本來自性清凈涅槃。二,有餘依涅槃。謂煩惱之障雖滅。尚余欲界五蘊之身而為所依。故名有餘依涅槃。三,無餘依涅槃。謂煩惱既盡。所餘五蘊之身亦滅。故名無餘依涅槃。四,無住處涅槃。謂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窮未來際。利樂有情。用而常寂。故名無住處涅槃。見《成唯識論·十》。

  又有分涅槃為三種者。一,性凈涅槃。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凈。不染即不生。不凈即不滅。不生不滅。名性凈涅槃。二,圓凈涅槃。智極名圓。惑盡名凈。據性而言。雖無染凈。約修而說。惑智宛然。智若契理。惑畢竟不生。智畢竟不滅。不生不滅。名圓凈涅槃。三,方便凈涅槃。方便猶善巧也。謂智能契理。即照群機。照必垂應。機感即生。此生非生。機緣既盡。應身即滅。此滅非滅。不生不滅。名方便凈涅槃。見《金光明經玄義》。

  涅槃有四樂。一,無苦樂。世間之樂。即為苦因。惟能斷樂。則無有苦。二,寂靜樂。涅槃之性。是大寂靜。以遠離一切憒鬧法故。三,大知樂。諸佛如來。有大智慧。於一切法。悉知悉見。四,不壞樂。如來之身。猶如金剛。歷劫不壞。見《大涅槃經》。

  《連珠記》雲。德無不備者。無住處大般涅槃。具足常等無盡故。菩提得果。不同無得。乃具佛德空也。惑障本如。無盡可盡。無斷可斷。

  究竟猶言至。極大義。無餘義。決定終極義。一,得永常。故名究竟。究竟涅槃,梵語摩訶涅槃那。譯作大滅度。大者。美滅德之稱。滅者。滅煩惱。度者。度生死。那者。此雲息。息煩惱,息生死也。大即法身。滅即解脫。度即般若。又大者實相。滅者蘊空。度者越苦。以究盡涅槃之際。體性常寂。故菩薩觀諸法空。離實相理。五住究盡。二死永斷。三障頓空。三德同圓,是為究竟涅槃。

  【注】究竟涅槃。亦名無餘依涅槃。以究盡涅槃之際故。亦名無住處涅槃。非同二乘但離見思惑。名為解脫。權得化城之涅槃。非究竟也。五住。即五住地惑也。三界見惑為一住。三界思惑分三住。根本無明為一住。由此五惑。能令眾生住著生死。故名住地。一,一切見住地惑。一切見即三界分別見惑。謂諸眾生由意根對法塵分別起諸邪見,住著三界。故名一切見住地惑。二,欲愛住地惑。欲愛者。即欲界思惑也。謂諸眾生由五根對五塵境起貪愛心。而於欲界住著生死。故名欲愛住地惑。三,色愛住地惑。色愛。即色界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著色界禪定。不能出離。故名色愛住地惑。四,有愛住地惑。有愛。即無色界思惑。謂諸眾生不了此惑。住於禪定。不能出離。故名有愛住地惑。五,無明住地惑。即根本無明惑。謂聲聞緣覺未了此惑。沉滯真空。即住方便土。大乘菩薩方能除斷。由余惑未盡。住實報土。故名無明住地惑。見《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三障。障者。蔽也。謂諸眾生被惑業障蔽。不見正道。善心不能生起。故名障也。一,煩惱障。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貪慾嗔恚愚痴等惑。障蔽正道。是名煩惱障。二,業障。業名業行。謂由貪嗔痴造作身口意惡業。障蔽正道。是名業障。三,報障。報即果報。謂由煩惱惑業。生在餓鬼地獄畜生諸趣。障蔽正道。是名報障。見《涅槃經·十一》。煩惱障又分為三。一,皮煩惱障。即三界中思惑。謂貪嗔等煩惱對外六塵而起。如皮在身外也。二,肉煩惱障。即三界中見惑。謂斷常有無等見。皆屬內心分別。如肉在皮內也。三,心煩惱障。謂此無明之惑。由迷真心逐妄而起。故名心煩惱障。見《華嚴孔目》。

  三德者。法身、般若、解脫也。以苦惑業三染易三德。一,翻苦身成法身德。法即軌法。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法身即一切法平等實性。小乘不談理性。僅以五分功德法為法身。一,戒。謂如來身口意三業離一切過非之戒法身也。二,定。謂如來真心寂靜離一切妄念之定法身也。三,慧。謂如來以根本智觀達法性之慧法身也。四,解脫法身。謂如來身心解脫一切系縛成涅槃德也。五,解脫知見法身。謂如來智眼照了諸法皆空。自知無縛成後得智也。大乘各宗中。如三論宗則以真空無相為法身。唯識宗之總相法身。兼理智二法。以所證之真如與能照之真覺為法身。別相法身。則以無為之真如為法身。華嚴宗以所證之理為法身。密宗之自性法身分二。法界諸法。體用寂然法爾不改。名理法身。即胎藏界之四重圓壇也。一切之法。互相周遍。冥理同體。名智法身。即金剛界一印會之大日法身也。綜合諸說。不外理、智,顯現有為、無為一切功德法,體性之所依而已。《金光明經》曰。惟有如如智。是名法身。如如者。平等之義。以性德論。本覺理性。諸佛眾生。皆同一相。惟眾生為無明所蔽。諸佛以始覺智顯。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是為理法身。以修德論。究竟始覺之智。契合本覺之理。理智互融。色心不二。為智所現。是為智法身。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即三障。悟即三德。迷悟雖殊。體性則一。於生滅無常之身。若能觀察五蘊本空。不生不滅。即成法身。故曰翻苦身成法身德。二,翻煩惱成般若德。般若義即智慧。謂於意根所起諸惑。若能觀察惑體本空。自性不實。於一切法。無不了達。即成智慧。故曰翻煩惱成般若德。三,翻結業成解脫德。不係為解。自在為脫。謂於身口所作諸業。若能觀察業性本空。則無系縛之相。於一切法無不自在。即成解脫。故曰翻結業成解脫德。《宗鏡錄·九十》雲。云何三。云何德。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凈,是為德。法身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雲。諸佛所師所謂法。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雲。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此三法皆具常樂我凈之四德。諦觀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空故。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空無積聚而名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假故。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假攝諸法。亦名為藏。藏具足故。名之為德。即中故。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中攝一切。亦名為藏。藏具足故。稱之為德。不可思議。不縱不橫。不並不別。諸佛以即中為體。故名法身。以即空為命。故名般若。以即假為力。故名解脫。一一皆常樂我凈。無有缺減。故稱三德。《觀經智者疏妙宗鈔》雲。三德性本圓融。一一互具。故直法身非法身。法身必具般若解脫。直般若非般若。般若必具解脫。法身。直解脫非解脫。解脫必具法身。般若。三德即是教行理三。般若是教。智在說故。解脫是行。用從緣故。法身屬理。是所顯故。按法身者。三身之一。三身已見前注。《宗鏡錄·八十九》雲。夫諸佛唯一法身。云何說三身差別。答,約用分三。其體當一。《識論》雲。如是法身有三相別。一,自性身。謂諸如來真凈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常功德。是一切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二,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邊真實功德,及極圓凈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恆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智。示現微妙凈功德身。居純凈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三,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事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凈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眾、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是以轉滅三心得三身。一,根本心。即第八識。轉得法身。二,依本心。即第七識。轉得報身。三,起事心。即前六識。轉得化身。又一,斷德。斷一切煩惱。即法身。二,智德。總四智為報身。三,恩德。恩憐悲育一切有情。為化身。則八解(八解脫)六通(六神通)一心而起。三身(法、報、化)四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八識(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賴耶)所成。終無一理一行而從外來。皆從自識施為。一心而轉。

  第二項 明諸佛得菩提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三世諸佛。為能依之人。般若波羅蜜多為所依之法。三世亦作三際。世者遷流之義。際者隔別之義。過去、現在、未來。約縱以賅一切時代。有為之事物。一剎那間。亦不止息。生已即滅。因之謂善惡諸行。未起、未生者為未來世。現起、現在、未轉、未滅者為現在世。已起、已生、落謝、變滅者為過去世。此於事物遷流幻相。假立三世之名。離去事物。即無世之實體。

  諸者。眾義。約橫以賅十方世界。

  佛者。梵語具雲佛陀。此雲覺者。覺具三義。一者。自覺。悟真常性。了虛妄惑。二者。覺他。運無緣慈。度有情界。三者。覺行圓滿。歷劫修因。行滿果圓。智慧具足。故名佛陀。《大般若經》曰。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佛陀。以何義故。名為佛陀。佛言。善現,隨覺實義故,名佛陀。複次善現,現覺實法故,名佛陀。複次善現,通達實義故,名佛陀。複次善現,於一切法如實現覺故,名佛陀。複次善現,於一切法自相、共相、有相、無相,自然開覺故,名佛陀。複次善現,於三世法及無為法一切種相無障智轉故,名佛陀。複次善現,如實開覺一切有情,令離顛倒惡業眾苦故,名佛陀。複次善現,能如實覺一切法相所謂無相故,名佛陀。

  【注】凡夫不能自覺。二乘自覺而不能覺他。菩薩自覺覺他而未圓滿。惟佛三覺圓滿。三覺者。自覺異凡夫。覺他異二乘。覺滿異菩薩。又離心名自覺。離色名覺他。俱離名覺滿。

  無緣慈為三種緣慈之一。一,有情緣慈。亦名眾生緣慈。菩薩以平等智。觀一切眾生。猶如一子。運大慈心而弘濟之。令其皆得安樂。是名有情緣慈。二,法緣慈。菩薩以平等智。觀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而生。了無自性。雖無自性。而能運大慈心以弘濟之。令其皆得安樂。是名法緣慈。三,無緣慈。菩薩以平等智。無心攀緣一切眾生。而令一切眾生自然獲益。運此慈悲。遍覆法界。任運拔苦。自然與樂。是名無緣慈。

  三世諸佛者。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也。三世之三大劫中。每一大劫。總有成住壞空之八十增減小劫。其住劫之二十小劫中。千佛出世。過去名莊嚴劫。如華光佛、人中尊佛、乃至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現在名賢劫。如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未來名星宿劫。如日光佛、龍威佛,乃至須彌相佛。就現在之賢劫。更分三世。則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為過去佛。釋迦牟尼佛為現在佛。自此至第十增減劫之減劫。有彌勒佛出世。次有師子佛乃至樓至佛等。九百九十五佛出世。為未來佛。

  【注】三世諸佛名。見《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劫。梵語具雲劫波。此雲分別時節。人壽八萬四千歲時。歷百年減一歲。減至人壽十歲為止。歷百年增一歲。增至八萬四千歲為止。一增一減。為一小劫。二十小劫。為一中劫。總成住壞空四中劫。為一大劫。成劫者。世界初成立也。有二十小劫。第一小劫。因過去劫壞空之後。第二禪光音天。空中布金色雲。注大洪雨。積風輪上。結為水輪。有大風起。吹水生沫。而成須彌等山。時一切有情。皆集光音天中。其福減者。下生世間。最初有一天子。從光音天來。生大梵天中。是為梵王。其壽六十小劫。第二小劫。光音諸天。來生初禪天中。為梵輔天。其壽四十小劫。第三小劫。光音諸天。來生梵眾天中。其壽二十小劫。如是漸漸下生欲界天中。時光音諸天有福盡者。化生為人。飛行自在。無男女相。地涌甘泉。味如酥蜜。因試嘗之。遂生味著。失去神通身光。世間大暗。黑風吹海。漂出日月。置須彌山腹。照四天下。乃有晝夜。彼時眾生。由耽地味故。顏色粗悴。復食自然粳稻。殘穢在身。為欲蠲除。便生二道。成男女根。宿習力故。因生淫慾。光音諸天後來生者。入母胎中。始有胎生。時自然粳稻。朝刈暮熟。刈後隨生。米長四寸。後因人多貪取。漸生糠秕。刈已不生。第四小劫乃至第二十小劫。一增一減。名為成劫。住劫者。世界已成而安住也。亦有二十小劫。至第九小劫人壽減至五萬歲時。第一拘留孫佛出世。減至四萬歲時。第二拘那含牟尼佛出世。減至二萬歲時。第三迦葉佛出世。減至一百歲時。第四釋迦牟尼佛出世。至第十小劫。人壽減至八萬歲時。第五彌勒佛出世。第十五小劫。於減劫中第六師子佛,乃至欲樂佛等相繼出世。至第二十小劫增劫中。樓至佛出世。滿足千佛。名為住劫。壞劫者。世界壞滅也。亦有二十小劫。如火災起時壞至初禪天。始從地獄。終至梵天。有情眾生經十九增減劫。次第壞盡。惟器世間空曠而住。至最後一增減劫方壞。壞時七日從海底出。大海盡竭。須彌崩壞。風吹猛焰。燒上梵天。悉成灰燼。乃至三千世界。一時都盡。名為壞劫。空劫者。世界空虛也。亦有二十小劫。自初禪以下。世界空虛。猶如墨穴。不分晝夜。亦無日月。名為空劫。

  依者。止也。梵語膩地。依止之義。三世諸佛。依止般若波羅蜜多以為修證也。

  【注】《小品·二》曰。諸佛薩婆若。從般若波羅蜜生。《智度論·十八》雲。是般若波羅蜜在佛心中變名為一切種智。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得者。獲成就也。梵語缽羅缽多。使諸法獲得於身之實法也。《小品般若》曰。過去諸佛。皆因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諸佛。亦因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諸佛。亦因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般若經》曰。出世般若波羅蜜多。能如實知。故名為證。後智通達。故名為得。《思益經》曰。佛言我坐道場時。惟得顛倒所起煩惱。畢竟空性。以無所得故得。以無所知故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遵古不翻。故存梵語。以義譯之。阿,此雲無。耨多羅,此雲上。三,此雲正。藐,此雲等。菩提,此雲覺。合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舊譯作無上正遍知。謂真正平等覺知一切真理之無上智慧也。在因為智。在果為覺。極果超因。故云無上。正則正觀中道。等則雙照二邊。轉八識以成四智。證法空而悟真如。是為諸佛真凈妙覺。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謂之菩提。《大般若經》曰。具壽善現白佛言。世尊,如來常說菩提。以何義故。名為菩提。佛言。善現。證法空義是菩提義。證真如義是菩提義。證實際義是菩提義。證法性義是菩提義。證法界義是菩提義。複次,善現,假立名相施設言說,能真實覺最上勝妙,故名菩提。複次,善現,不可破壞,不可分別,故名菩提。複次,善現,法真如性、不虛妄性、不變異性、無顛倒性,故名菩提。複次,善現,惟假名相,謂為菩提,而無真實名相可得,故名菩提。複次,善現,諸佛所有真凈妙覺,故名菩提。複次,善現,諸佛由此現覺諸法一切種相。故名菩提。

  【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般若。但名字異。在菩薩心中為般若。在佛心中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提此雲覺。舊譯作道。諸佛所證清凈究竟之理。以理體分。有三。一,真性菩提。真名不偽。性名不改。真性為道也。二,實智菩提。能照真性之智。稱理不虛。實智為道也。三,方便菩提。善巧隨機。化用自在。方便為道也。見《金光明經玄義》。以行者根器分,亦有三。一,聲聞菩提。行者於聲聞行中。雖已自發菩提之心。而不勸化眾生髮菩提心。亦不習學大乘經義。以是行故,獨得解脫。曰聲聞菩提。二,緣覺菩提。行者於緣覺行中。雖已自發菩提之心。而不勸化眾生髮菩提心。亦不習學大乘經義。以是行故,獨得解脫。曰緣覺菩提。三,諸佛菩提。諸佛在因位時。自發菩提心已,復能勸眾生髮菩提心。習學大乘經義。自既解脫。亦令眾生解脫。曰諸佛菩提。見《出生菩提經》。以修習階位分。有五。一,發心菩提。十信菩薩。於無量生死中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大心。為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十住十行十迴向菩薩。折諸煩惱。降伏其心。行諸波羅蜜。利益眾生。為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登地以上菩薩。觀三世諸法本末、總相、別相、分別籌量。得諸法實相。清凈明了。與般若波羅蜜相應。為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八地九地十地菩薩。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亦不著般若波羅蜜。滅一切煩惱。見一切十方諸佛。得無生法忍。出離三界。到薩婆若。為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等覺菩薩。坐於道場。斷諸煩惱。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上菩提。見《智度論·五十三》。佛菩提又分應化佛菩提。報身佛菩提。法身佛菩提。見《法華玄義·十》。菩提為覺。所覺之境。有事理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佛獨證之菩提也。佛之菩提並通二者。故曰大菩提。至菩提之覺體。《俱舍論》以盡智及無生智二者當之。《唯識論》以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當之。《智度論》以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當之。密宗則以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當之。

  《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曰。身之實性,是菩提實性。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覺是一切諸法實性。故名覺菩提。《大莊嚴法門經》曰。於一切眾生心法中。悉有菩提。何以故。若彼心無色,離色分別,體性如幻,彼此內外不相續者。是名菩提。《守護國主陀羅尼經》曰。善男子。欲知菩提。當了自心。若了自心。即了菩提。何以故,心與菩提。真實之相。畢竟推求。俱不可得。同於虛空。故菩提相,即虛空相。是故菩提無所證相。無能證相。亦無能所契合之相。何以故,菩提畢竟無諸相故。善男子。以一切法即虛空相。是故菩提畢竟無相。又曰。一切智智,及與菩提,從心而生。何以故。心之實性,本清凈故。綜合諸經所說。可知菩提不出一心。眾生一念之間。背塵合覺。即是菩提。道不在遠。行者勉之。

  中道。各宗所取不同。唯識宗以唯識為中道。三論宗以八不為中道。天台宗以實相為中道。華嚴宗以法界為中道。中者,不二之義。絕待之稱。雙非雙照之目也。《中論偈》雲。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

  中道有四種。一,對偏中。對於大小學人斷常之偏病而說中道。謂之對偏中。二,盡偏中。大小學人有斷常之偏病。則不成中。偏病盡則中顯。謂之盡偏中。三,絕待中。對治偏病故有中。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為度眾生而強名曰中。謂之絕待中。四,成假中。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曰非有非無。故說有無。如是之中。為成有無之假。故謂之成假中。見《三論玄義》。

  二邊者。一,有邊。謂世間一切事物。必假眾緣具足。和合而生。皆無自性。雖無自性。不得言無。故名有邊。二,無邊。謂世間一切事物。既假眾緣具足和合而生。本無自性。無自性則一切法皆空。不得言有。故名無邊。

  菩薩以無所得心依般若而得涅槃。三世諸佛亦以無所得心依般若而得無上菩提。菩提涅槃。原無二致。皆依般若而得。舍此般若無能得者。故《大般若經》曰。如來亦由修行般若波羅蜜多。能修行安住圓滿具足種種功德。故得無等等色。無等等受想行識。證無等等菩提。轉無等等法輪。度脫無量諸有情類。令獲殊勝利益安樂。又曰。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依般若波羅蜜多精勸修學。證得無上正等菩提。又曰。一切如來、應、正等覺。乘如是乘。行如是道。乃得無上正等菩提。此乘此道。當知即是甚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諸法自相空。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行般若作佛已。變涅槃為菩提。蓋涅槃是如如理,理必契智。菩提是如如智,智必冥理。涅槃是斷德,斷住一切煩惱惑業。菩提是智德。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諸法。通達無礙隨眾生根器大小說法。菩提涅槃。同為極聖所證二轉依果。以惑非智不斷。智非斷不圓。故《大般若經》曰。菩薩於菩提道及一切波羅蜜多已圓滿故。由一剎那相應妙慧。證得如來一切相智。爾時一切煩惱習氣相續永不生故。名無餘斷。則名如來、應、正等覺。如是二果。皆依般若波羅蜜多而得應就。

  【注】菩提智果。翻煩惱而複本有如如智性,乃即寂之照,涅槃斷果。翻生死而複本有如如理性,乃即照之寂,照真不變。則菩提之用彰。達妄本無。則涅槃之功著。《楞嚴經》曰。無始菩提涅槃元清凈體。以如來藏性。二果本具。故云無始。以本來不與妄染相應,故云元清凈體。

  《楞嚴經·資中疏》雲。二轉依號者。不了一法界相。忽然起妄。由初迷真念動。以至不覺。翻此不覺。了本無生。即名為覺。此菩提之號,由不覺立也。由迷有生。生必有滅。翻此生滅。顯不生滅。此涅槃之號。對生滅立也。生滅既滅。更無所依。故名轉依。以真如為迷悟依。轉此迷依以為悟依。故名轉依。菩提涅槃。初非有異。但轉迷名無上菩提。轉有名大涅槃。以有故迷。以覺故空。是知菩提涅槃。因迷故有。如人因睡而有覺名。非本一真而有二果之異。

  《攝大乘論》雲。轉依謂即依他起性對治起時。轉舍染分。轉得清凈分。

  《真際》雲。轉依有二解。一雲。依謂能依。體是依他性。與染凈二法而為所依。染即遍計性。凈即圓成性。轉謂改轉。有轉舍轉得二義。以修無分別智斷於二障。故能轉舍依他性上遍計染法。及能轉得依他性中圓成凈法。二雲。依謂所依。體是真如。為生死涅槃之所依。故凡夫迷真。則受生死。聖人悟真。則證涅槃。轉亦二義。以修智斷障。轉依真之生死,得依真之涅槃。故名轉依。

  《成唯識論》雲轉依位別。略有六種。一,損力益能轉。謂初二位由習勝解及慚愧故。損本識中染種勢力。益本識內凈種功能。雖未斷障種實證轉依。而漸伏現行。亦名為轉。二,通達轉。謂通達位由見道力。通達真如。斷分別生二障粗重。證得一分真實轉依。三,修習轉。謂修習位由數修習十地行故。漸斷俱生二障粗重。漸次證得真實轉依。《攝大乘論》說。通達轉在前六地有無相觀。通達真俗間雜現前。令真非真現不現故。修習轉在後四地純無相觀。長時現前。勇猛修習。斷余粗重。多令非真不顯現故。四,果圓滿轉。謂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習無邊難行勝行。金剛喻定現在前時。永斷本來一切粗重。頓證佛果。圓滿轉依。窮未來際。利樂無盡。五,下劣轉。謂二乘位。專求自利。厭苦欣寂。惟能通達生空真如。斷煩惱種。證真擇滅。無勝堪能。名下劣轉。六,廣大轉。謂大乘位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無欣厭。且能通達二空真如。雙斷所知,煩惱,障種。證無上菩提涅槃。有勝堪能。名廣大轉。

  習氣為現行氣分熏習(熏者。熏發義。習者。數數義。數數熏發。如以香熏衣令染香氣也。真妄互熏。相續不斷。無明熏真如。使現染相。真如熏無明。使成凈用。謂之習熏。業識返熏無明。現行心境諸惑相資。謂之資熏。身口所現諸行。意所現思想。為現行法。其氣分留於真如或阿賴耶識者為種子。或習氣。此其作用。即名熏習。有三。一,名言熏習。第六識分別名字言說之識。由第七識傳送第八識成就染分之相。二,色識熏習。第六識分別眼根對境所生之識。由第七識傳送第八識成就染分之相。三,煩惱熏習。第六識所起貪嗔邪見。由第七識傳送第八識。成就染分之相)所成見惑過失之餘習也。大乘之妄惑。分現行與種子及習氣。三者。既斷惑之現行。且斷惑之種子,尚有惑之氣分而現惑相,是名習氣。

推薦閱讀:

十波羅蜜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四百五十六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六十七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佛語禪心】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卷第五百四十八

TAG:心經 | 波羅蜜 | 般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