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中論》講記 聲音七
我們已經講完了第三個偈頌。第四個偈頌講了前一半。
我們在講禮敬文,講了成佛的三個因,在這三個因之中,月稱菩薩特別稱讚敬禮大悲心。
第四個偈頌的前面一半,告訴我們最後兩種悲心,也就是法緣悲和無緣悲。至此,這個論著的禮敬文就全部結束了。
承接這個禮敬文,現在,我們進入到正文的部分。
首先,月稱菩薩解釋了十地菩薩是因,成佛是果,用因和果的結構來安排正文的內容。
我需要強調幾點。從第四個偈頌的第三句開始,月稱開始講述初地菩薩。他寫道:佛子此心於眾生,為度彼故隨悲轉。
這兩句其實也與前面的禮敬文有關,儘管已經開始正文部分了,但像「佛子此心」也與前面禮敬過的三種悲心有關。
在這裡,我們需要知道如何界定菩薩所處的地或者說階段、狀態。在大乘的教法中,總聽說十地菩薩、八地菩薩,等等,在這部論中,我們就能了解到每一地的菩薩具有什麼樣的功德。
有一點非常重要,從一個超過了加行道的登地菩薩看來,沒有所謂幾地幾地的區別,也沒有智慧和悲心等菩薩所具有的特性上的區別。簡而言之,所謂的「登地菩薩」一般有兩種狀態:座上入定時和座下出定時。
從處於座上入定狀態中的菩薩看來,十地菩薩在證悟上沒有任何區別。因為,就菩薩本身而言,這種粗重的分別念,諸如菩薩所處各地之間的分別,已經在他們證得初地時完全清凈了,所以,在他們的意識中,沒有所謂各地的分別。
那麼,問題又來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怎麼樣去界定各地菩薩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從其他眾生的角度來定義他們。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從菩薩自己座下出定時的角度來定義他們。
舉例來說,初地和二地的菩薩,在座下出定的時間裡,他們具有不同的成佛的能力,這是量上的差別。比如,其中比較特別的是,他們凈除分別念的能力。此外,會以菩薩所修行的波羅蜜多法門的重點為依據來做區分,比如,咱們後面會談到,初地菩薩主要在集中修持布施波羅蜜多,也就是中文說的布施度。另外一點,登地菩薩能選擇轉生於何處,雖然並不是絕對的,但一般來說,某一類的菩薩會轉生為王中之王。
我再強調一次,上面講的這些分別,完全是從別人的觀點,或者是菩薩自己座下出定時的觀點來做區分的。否則,沒人能對處於座上入定狀態的菩薩做任何區別。
正如這本論著所依據的《華嚴經—十地品》中說的,當鳥在天上飛時,沒有人能追尋到它的蹤跡,同樣,座上入定狀態中的菩薩所擁有的境界是無法被學者找到或表達的。
為什麼用「地」來表示菩薩所處的階段呢?
從字面上看,這個字是大地、土地的意思。實際上,這就像是大地,從大地上可以長出成佛的各種各樣的功德,所以我們稱之為「地」。十地,就是十種不同的階段或狀態: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
我們來看第一個極喜地。
我們從第四個偈頌的第三句開始。第四個偈頌最後兩句和第五個偈頌的前兩句是介紹初地的,也就是極喜地。
最先說佛子,就是佛的兒子,因為他有這種悲心,悲心實際上就是一種「了知」。這種菩薩自然就會產生出想要度眾生的心,他就會開始發願,尤其是發普賢菩薩那樣的大願。他會不斷的發願。一個安住在這種狀態中的菩薩,就是我們說的極喜地的菩薩。
普賢行願有兩種,我們這裡講的普賢行願,不是一般修大圓滿的人念的那種。我們說的是大乘教法里經常念的普賢行願品,這個法是非常殊勝的,大家應該去修。這是初地菩薩主要修持的法,他們專心修持普賢行願品,而不是像喜金剛、極樂金剛這樣的法。
第五個偈頌的第三四句:從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薩名稱說。從這句我們開始討論各地菩薩的殊勝功德。
這兩句告訴我們,當一個眾生的修行達到一定的境界時,他的很多東西都發生了改變,甚至對他的稱呼也從「凡夫」變成了「菩薩」。
我們對此簡單的分析一下。一般來說,我們受了菩薩戒,我們就假設我就是菩薩了,大乘一般都是這樣講的。但是,月稱菩薩對此有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只有證悟達到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被叫做菩薩。
而在寂天菩薩寫的《入行論》里說,任何一個人只要剎那間生起希望能夠救度眾生的心念,這個人就可以被稱為佛子,也就是菩薩。
他們之間的不同在哪兒?要想獲得菩薩的稱謂,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基於行為,一種是基於見地。
以行為來獲得菩薩的稱號的,就是寂天菩薩在《入行論》里講的方式。這種方式所講的菩薩是「資糧道」的菩薩。我們這裡說的菩薩是由見地的方式而獲得這個稱謂的。也就是說,他至少對於究竟空性的真理建立起一些見地。而只有初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建立起這樣的見地。所以,我們現在談的是見道(五道十地里的見道)以上的菩薩。
這個內容當然不是很重要,但是有時會讓人迷惑,所以簡單介紹一下,希望可以解開一些迷惑。
我們談到的這些功德,或者說特徵,不只是改變了眾生的稱謂,同時,也把這些眾生劃分為了同一個群體。他們不只是改變稱謂而被叫作「菩薩」,而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如來家族的一員。
另外,雖然在聲聞、緣覺的各種稱謂里也有佛字,但是他們並不屬於如來家族。因為我們不知道他們最終能不能成佛,這是由他們自己來決定的。但是已經登地的菩薩卻總有一天會成佛,所以他們是如來家族裡的一員。
常言道:當清晨第一縷陽光出現時,你就知道白天要到了。這是可以確定的,白天一定會來。這就是第六個偈頌的第一句話說的「生於如來家族中」。
第二句,「斷除一切三種結」。然後是「此菩薩持勝歡喜,亦能震動百世界」。 這主要是說這類菩薩積累資糧、凈除業障這兩種特質。
第一種,是凈除障礙的能力,清凈「三種結」。另外一種能力是積聚功德,稱為「勝歡喜」。
所謂「三種結」是哪三種呢?第一種,凈除的是對於五蘊的執著,中文所說的「身見」。我們之前講過,除非一個人完全清凈了對於「五蘊是我」的執著,否則是無法超越輪迴,到達涅槃的。現在這個菩薩已經能夠拋棄這種執著,趨近於涅槃,位於見道之中。
第二種,斷除的是懷疑。如果你沒有修行過,你對這個也許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哪怕你只修行過一點,你就會知道什麼是懷疑的狀況。因為,懷疑是成佛的最大障礙之一。
這種懷疑里有一點點懼怕的成分。比如,你問我,怎麼去廁所?我告訴你,先左轉然後右轉然後再左轉,然後看到一扇門,上面寫著男廁所或女廁所,推開門,裡面就是廁所。你完全按照我的指示找到了廁所,哪怕你面前的門上清清楚楚的寫著「廁所」,等等,所有的特徵都表明這就是廁所,但就在你打開門那一瞬間,你仍在懷疑我的話,你仍在懷疑你自己的決定。這種懷疑會耽誤你,甚至會讓你回到起點。
當我解釋這個狀況時,我沒有做任何的判斷。對於這一點,除非你真正的去修行,否則,是無法理解我所說的狀況的。 我
們所談的懷疑,並不是很粗重的懷疑,比如說,懷疑我這個上師的能力之類的。我們講的是一種非常細微的懷疑。講這種懷疑,很難舉例,我只能試著舉一個例子。
看我手裡拿的這個,我說這是一個杯子,你也同意這是一個杯子,你也不懷疑這是一個杯子。但是,請你仔細想想,你所看到的不是我所看到的,這是你的意識決定的,你所看到的杯子其實沒有別的人看到。
進一步說,我現在讓你觀想文殊菩薩,我告訴你文殊菩薩是桔色的,然後你開始觀修,你準備觀想一個桔色的文殊菩薩,你會懷疑:他到底是什麼桔色呢?偏紅還是偏黃呢?這還是你自己的觀點。這仍然是很粗重的例子。
剛才講的這麼粗重的懷疑,實際上在資糧道的菩薩已經完全清凈了這種懷疑。我們談的是很特別的「懷疑」,甚至對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說,應該祈願能夠得到這種懷疑,而不是去凈除它。
第三種所去掉的結,不能說是驕慢,而更像是對所持守的戒律的一種自我滿足,有點類似於中文所說的「戒禁取」。對於他所做的所謂「善行」的執著,
比如,他的上師來了,他給上師頂禮,供養上師一朵花,於是,他認為這是一件很正確的好事。再次的,我只能舉出這樣粗淺的例子,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因為我自己還沒有證得初地,可是,這也許是各位還沒有積累到一定的功德來聽一位初地菩薩講《入中論》吧。
這個很像是一種傲慢。比如說,一個和尚持了很多戒,他覺得自己持戒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我引用彌勒菩薩講的話:除非持戒者斷除對於持戒的驕慢,否則不是圓滿的持守戒律。當一個人受持了某些戒律,這很好,有很多值得讚歎的功德,但同時這個人也可能會因此變得特別驕慢。
這三種煩惱已經清凈了,因此,初地菩薩獲得了極大的快樂,也就是「勝歡喜」。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讓他獲得勝歡喜。什麼原因呢?我想你們一定能猜出來。(聽眾回答:超越了輪迴。)對的!因為他剛剛渡過了輪迴的邊界,他可能經過了兩大劫的修行,現在終於使他得以超越輪迴。當然,對於要花多少的時間才能做到,有很多爭論,我們就不討論它了。事實就是他已經超越了輪迴。
這種菩薩會唱歌。很多的經里寫,他們唱道:我已經渡過了眼淚所積聚的海,我已經翻過了由我自己的骨頭所堆成的山,現在,我終於能讓我的手掌和天空一樣廣闊。在那個時候,他每一剎那都能看到一百個佛,通過這種勝歡喜,他可以震動一百個世界。
我們在講初地菩薩的特質,在這個偈頌就講了初地菩薩清凈煩惱和積聚功德的特質。我們講了哪些特質了呢?成為如來家族的一員,改變了稱謂,斷除了三種煩惱,獲得了勝歡喜,等等。
下面談談菩薩獲得進步的特質。
在一個菩薩真正登地以前,想要在修行上取得進步,非常困難。但是,一旦他登地了,他就具有了隨時可以進步的能力。對於我們凡夫而言,修行上有所進展是很困難的,為什麼呢?由於我們對於修行進步的好處沒有足夠的認識,也缺乏對於修行無法取得進步的壞處的了解,所以,我們在這方面缺乏熱忱。從而導致我們修行不精進而很難取得進展。
於是,下面這個偈頌說「從地登地善上進」就是告訴我們,菩薩在他想要進步的時候就能取得進步。
接下來的兩句,「滅彼一切惡趣道,此異生地悉永除」,是說,對於菩薩而言,已經沒有輪迴了。
第四句就有點難理解了:如第八聖此亦爾。這一句實際上是一個類比。月稱菩薩說,初地菩薩相當於是小乘第八個階段的阿羅漢的水平。但是,你不要認為小乘第八個階段的阿羅漢的積資凈障的能力與初地菩薩完全一樣。月稱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當時在印度有很多修上座部的修行人,他們有各種對修行階段的劃分,他們認為在小乘的第八個階段,是證得了見道。月稱為了讓這些人知道,大乘的初地菩薩的功德和能力相當於他們的第八聖。
在這樣說了之後,緊接著,月稱就指出初地菩薩還有另外一種特質和能力。第八偈頌的前三句寫道:即住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
圍繞著這三句,產生了很多的質疑和辯論。我從薩迦派的仁青堪布那裡聽受這個教授時,第八偈頌大概是整本論著里講解時間最長的。
因為這裡提出,一個證得見道的初地菩薩的福德資糧已經勝過聲聞和緣覺了。最後一句:彼至遠行慧亦勝。到了遠行地,也就是到了第七地菩薩的時候,甚至他的智慧資糧也超過了聲聞和緣覺。初地菩薩的福德資糧,已經勝過了聲聞緣覺。當這位菩薩登上七地的時候,連智慧資糧也超過了聲聞緣覺。
在彌勒菩薩的傳記里,有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剛出生的小王子,他沒有治理國家的能力;一個年長而經驗豐富的大臣,深知如何治理國家。但是,在皇室中,說起每個人的地位時,這位剛出生的小王子,會以他巨大福德的力量勝過那些年長而成熟的大臣、將軍們。因為,王子將來要做國王,而這些大臣無論多聰明,他們只能做大臣。 那麼什麼時候這個小王子,才能夠在智慧方面超過聲聞緣覺呢?就是在七地。因為七地菩薩可以在任意一個剎那進入空性的狀態,然後從空性狀態中出來,這種能力是聲聞緣覺根本無法企及的。這個偈頌,我們讀起來覺得有點看輕的聲聞緣覺。他也可以這樣寫第8個偈頌:初地菩薩在智慧方面勝不過聲聞緣覺。但他沒有這樣寫,而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寫的。
當你讀了前三句,你可能會認為初地菩薩只是在福德方面勝過了聲聞緣覺,那在智慧方面可能還不如他們。於是,在第八個偈頌的最後一句,似乎還不是提出七地菩薩的時候,但為了稱頌肯定菩薩的功德,月稱在這裡提出了七地菩薩。告訴我們當菩薩到了七地時,他的智慧也勝過了聲聞緣覺。
所以,讀了第8個偈頌,你會覺得有點像大乘沙文主義,看不起小乘。但是月稱寫的方式非常聰明,使得很多印度的學者反而認為,這種寫法實際上是讚譽聲聞緣覺。
為什麼呢?這裡有一個很大的爭論。因為,一般認為,聲聞緣覺並不太在意清除「所知障」,因為他們只在意脫離輪迴,而要脫離輪迴,只要認出「人無我」就可以了。但是在這個偈頌里,聲聞緣覺對於「法無我」,似乎也有一點證悟。為什麼呢?只有一個字,就是「亦」(也的意思)。為什麼呢?因為由「亦」這個字,可以看出來,從初地到六地,聲聞緣覺跟菩薩有同樣的智慧,這是一個很大的讚譽。
我不知道中文如何翻譯這個,我手上這本英文的翻譯不太準確。藏文里有這個表達。這個寫法起初看不起對方,然後突然又稱讚對方。這些印度學者真是不可思議啊,我真不知道他們花了多少時間來進行創作。
推薦閱讀:
※最富貴的3種耳朵,能聽見橫財跑來的聲音
※深冬,聆聽雪落的聲音
※周日聲音|杜拉斯、昆德拉、阿特伍德
※我是歌手,誰有好聲音?
※聆聽雪開的聲音,期待春暖花開
TAG:聲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