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指導農業生產的「聖經」,也是指導人們養生、保健的秘寶。這是因為,人與自然界是統一的整體,人的生命活動也必然與二十四節氣緊密相聯。一年四季的變化隨時影響著人體,二十四節氣的變化不一,也必定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機能不斷地發生更替。因此,非常有必要依從二十四節氣的要求,進行養生與保健。
立冬灸療
原理:每年11月7-8日為立冬,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25°,立冬是反映季節變化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我國古時民間習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又說:「冬,終也,萬物收藏也。」中醫學認為,這一節氣的到來是陽氣潛藏,陰氣盛極,草木凋零,蟄蟲伏藏,萬物活動趨向休止,以冬眠狀態,養精蓄銳,為來春生機勃發作準備。所以立冬時節的灸療應對督脈及任脈的部分腧穴的艾灸時間適當延長,達到補益陽氣的作用
艾灸穴位:
督脈:大椎、腎俞、京門;
任脈:湧泉、神闕、關元
小雪灸療
原理:每年11月22-23日為小雪,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40°。小雪是反映氣候變化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10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人們的活動逐漸減少,即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對身體的傷害,另一方面又要預防因活動減少而帶來的氣機的郁滯,因此小雪時節的灸療要腎經與肝經並用,補益與調暢並行。
艾灸穴位:
督脈:大椎、至陽、腎俞、心俞;
任脈:湧泉、關元、神闕、膻中
大雪灸療
原理:每年12月6-8日為大雪,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度。大雪是反映氣候變化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氣更冷,從中醫養生學的角度看,大雪已到了「進補」的大好時節,灸療宜肺、脾、腎三臟同補,適當延長灸療時間,同時配合湯藥,增強補益效果。
艾灸穴位:
督脈:大椎、至陽、腎俞、心俞;
任脈:湧泉、關元、神闕、膻中
冬至灸療
原理:每年12月21-23日為冬至,此時太陽位於黃經270度。《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但同時,冬至也是冬季最寒冷的一段時間的開始,冬至過後,人們開始「數九」。因此,冬至時節的灸療仍以補陽與驅寒為主,重點加強任督二脈的調理,同時輔以中藥膏方。
艾灸穴位:
督脈:大椎、腎俞、脾俞;
任脈:太溪、關元、神闕、中脘
小寒灸療
原理:每年1月5-7日為二十四節氣的小寒,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85度。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雖然天氣寒冷,但如今各種葯膳火鍋成了全國百姓消寒壯熱的美味佳肴,很多人忽略了合理進補的問題,暴飲暴食,饑飽寒熱無度,所以此節氣的灸療要照顧到人群飲食不節的情況,加強脾胃二經的調理。
艾灸穴位:
督脈:大椎、腎俞、心俞;
任脈:神闕、關元、膻中
大寒灸療
原理:每年1月20-21日為大寒,此時太陽位於黃經300度。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同小寒一樣,大寒也是表徵天氣寒冷程度的節氣。這一時節是一年當中最寒冷的時段,但同時也是一年當中最後一個節氣,此後陽氣便漸漸升發,因此這一時節的灸療要以腎經為主,肝經為輔,既要進一步補益陽氣,又要逐漸注意肝氣的調暢,迎接春季的到來。
艾灸穴位:
督脈:大椎、腎俞、心俞;
任脈:神闕、關元、膻中
推薦閱讀:
※桃花始開,自此漸盛。▍驚蟄
※令人驚嘆的二十四節氣之美:時令流轉及其它1
※二十四節氣探源
※端午節,黃米粽,以及關於外婆所有的一切
※夏至的深夜食堂︱我有花毛和啤酒,你有故事嗎?
TAG:節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