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2空、有兩宗關於二諦論的異同

二諦即真諦和俗諦,這是印度大乘空宗的主要理論之一,《中 論》卷四《觀四諦品》稱:「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 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 義。」〔2〕這是說:各位佛都是依據真俗二諦為眾生弘揚佛法,如 果誰不能分別了解真諦和俗諳,對於深奧的佛法就不懂得它的真 實含義。《中論·觀四諦品》對二諦是這樣解釋的:「世俗諦者,一切 法性空,而世間顛倒故生虛妄法,於世間是實;諸賢聖真知顛倒性, 故知一切法皆空無生,於聖人是第一義諦,名為實。」〔3〕可見,俗 諦(亦稱世諦、世俗諦)是對俗人講的真理,真諦(亦稱勝義諦)是對 佛教「聖人」講的真理。一切事物(法)本來是空無自性的,世間凡 人不懂得這種佛教道理,將虛幻不實的事物「誤」以為真,這就是俗 諦。俗諦雖稱為「諦」(Satyam,真理),在佛教看來,卻是謬誤。佛

〔1〕{成唯識論》卷1,(大正藏》卷31第2頁。 〔2〕(大正藏》卷30第32頁。

〔3〕(大正藏》卷30第32頁。 教所講的「真理」是真諦,因為佛教「聖人」知道凡人的「錯誤」認識, 把凡人的「顛倒」認識再顛倒過來,知道一切事物都空無自性,無生 無滅等,這對佛教「聖人」來說就是第一義諦,即真諦。

大乘有宗也講二諫,但對真、俗二諦的解釋不同於空宗,〈顯揚 聖教論》卷二對俗諦解釋如下:「世俗諦者,謂名句文身,及依彼義 一切言說,及依言說所解了義;又曾得世間心及心法,及彼所行境 義。」〔1〕名身是反映事物名稱的音韻,句身是句子,文身是字母。 俗諦就是名身、句身和文身,以及依據名身、句身和文身所說的話, 以及依此言說所了解的意義。「心」就是大乘有宗所講的「識」。 「心法」是大乘有宗所講的心所法,即眾生的心理活動。俗諦又意 味著世間眾生的心理活動以及心理活動所緣取的境界。《顯揚聖 教論》卷二對真謫的解釋如下:「勝義諦者,謂聖智及彼所行境義, 及彼相應心、心法等。」〔2〕「聖智」即成佛的智慧。佛智所緣的境 界是脫離生死輪迴的涅槃。

大乘有宗的二諦論有一個發展過程,《勝鬌經〉中只講一諦, 《仁王經》卷上講到二諦。<a揚聖教論》卷十九結合苦、集、滅、道 四諦講真、俗二謫〔3〕,「一切言說及因彼意解所得義,皆名世俗 諦。若清凈所緣,若清凈性,若彼方便,皆名勝義謫。清凈所緣者, 謂四聖諦及真如〔4〕,清凈性者,謂滅諦清凈,方便者,謂道 諦。」〔5〕《辨中邊論》卷中又把真、俗二諦各區分為三種,三種世 俗諦是假世俗、行世俗、顯了世俗。假世俗就是唯識學的遍計所執

〔1〕(大正藏>卷31第仙5頁。

〔2]〈大正藏》卷31第485頁。

[3〕四諦,亦稱四聖諦,即佛教的四條神聖「真理」。苦諦說明痛苦的 現象,集諦說明造成痛苦的原因,滅諦是消滅痛苦,以達涅槃,道諦是消滅痛 苦的途徑。

〔4〕真如,梵文Tathma的意譯,是佛教所說的絕對不變的「永恆真

理」。

(5〕〈大正藏〉卷31第574頁 性。佛教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是虛幻不實的,其名字是人們強加 給它們的,並不存在與名字相對應的實體,所以稱為假名。凡人不 懂得這種道理,認為世間事物是實有的,這就是假世俗。行世俗是 唯識學的依他起性,條件具備,相應的事物就要產生,條件離散,相 應的事物就要消滅。所以世間事物是變化無常的,這就是行世俗。 顯了世俗是為了顯示圓成實性而施設的言說分別。

勝義諦也分為三種:「一義勝義,謂真如勝智之境,名勝義故; 二得勝義,謂涅槃,此是勝果亦義利故;三正行勝義,謂聖道,以勝 法為義故」〔1〕義勝義就是真如法界,「法界」(Dharmadhatu)與真 如同義,《辨中邊論 > 卷上稱:「此中說所知空性,如無變義說為寘 如,真性常如,無轉移故;由無倒義說為實際,非諸顛倒,依緣事故; fe相滅義說為無相,此中永絕一切相故;由聖智境義說為勝義性, 是最勝智所行義故;由聖法因說為法界,一切聖法緣此生故。此中 界者,即是因義。」〔2〕所謂「得勝義」就是斷除煩惱障所證得的涅 槃;「正行勝義」就是證得涅槃的「正確」行為。這三種「勝義」都是 根據圓成實自性建立的,根據圓成實自性的無變義建立義勝義、得 勝義,根據圓成實自性的無顛倒建立「正行勝義」。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講到四種俗諦:世間世俗、道理世俗, 證得世俗、勝義世俗,「世間世俗者,所謂安立宅、舍、瓶、瓮、軍、林、 數等,又復安立我、有情等;道理世俗者,所謂安立蘊、處、界等;證 得世俗者,所謂安立予流果等。」〔3〕第四勝義世俗就是勝義諦, 前三世俗都是安立的假名,勝義諦不可安立,是症得的真如實境。 世間世俗就是隨順世間俗人安立住宅、房舍等,根據唯識學派的觀 點,這些東西都是虛妄的,所以要講到它們是因為世間俗人認為實 有,隨順世間俗人而說,故稱俗諦。道理世俗就是安立五蘊、十二 [〔1〕〈大正藏》卷31第468頁。 〔2〕〈大正藏》卷31第465頁。 〔3〕〈大正藏》卷30第654頁。] [ ·]

處、十八界等名。證得世俗就是安立小乘佛教修行證得的果位(預 流果、一來果、不還果、阿羅漢)和大乘佛教修行證得的果位(菩薩、 佛)。「預流」是梵文Srota- 6pta的意譯,音譯須陀洹,所謂「流」是 指無漏(無煩惱)道,所謂「預流」,意思是剛剛參預此流,得預流果 的人還要往來人間,因得預流果的程度不同,「往來」的次數也不 同,焉多不超過七次。預流果是小乘佛教修行所達到的第一果位, 第二是一來果(Sakrcteg5min),音譯斯陀含,意思是還要往來一次 天上人間;第三是不還果(Andgamin),音譯阿那含,意思是不再往 來天上人間;第四是阿羅漢(Arham),簡稱羅漢,意譯應供,意思是 能受天神和人的供養。菩薩是菩提薩捶(Bodhisattva)之略,音譯 覺有情,是大乘佛教修行僅次於佛的一個階段,所以把菩薩稱為候 補佛。佛是佛陀之略,佛陀是梵文Baddha的音譯,意譯覺悟,意謂 領悟了佛教「真理」。

《成唯識論》卷九講四種勝義諦:「世間勝義,謂蘊、處、界等;

二、道理勝義,謂苦等四諦;三、證得勝義,謂二空真如;四、勝義勝 義,謂一真法界」。〔1〕

窺基著〈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對二諳進行了詳細解釋:「世俗 諦亦名顯隱諦,二勝義諦,舊名第一義諦,亦名真諦。」窺基對 「顯隱諦」解釋如下:「隱覆可毀壞義,俗為顯現,隨世流義;此諦理 應名隱顯諦,隱覆空理,有相顯現,如結手巾,為兔等物,隱本手巾, 兔相顯現。」〔3〕在唯識學派看來,世間事物都是識變現的,是可 以毀滅的,所以是虛幻不實的。此亦謂「空」,但俗人認為顯現的客 觀事物實有。所以「顯隱諦」的意思是「隱覆空理,有相顯現。」就像 用毛巾結成兔子一樣,隱覆毛巾,兔相顯現。毛巾喻「空」,兔相比 喻俗人所觀客觀事物。

〈大正藏>卷31第48頁。

<大正藏>卷45第287頁。

〈大正藏>卷45第287頁。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還列舉了四種俗諦和四種勝義諦的異 名:「世俗諦四名者,一世間世俗諦,亦名有名無實諦;二道理世俗 i帝,亦名隨事差別諦;三證得世俗諦,亦名方便安立諦;四勝義世俗 諦,亦名假名非安立諦。」〔1〕「勝義諦四名者,一世間勝義諦,亦 名體用顯現諦;二道理勝義諦,亦名因果差別諦;三證得勝義諦,亦 名依門顯實諦;四勝義勝義謫,亦名廢詮談旨諦。」〔2〕

《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二還認為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各有四重 二諦。


推薦閱讀:

在舉世震驚的空難背後,還有一個關於夢想與信仰的體育故事
關於愛情的一點淺談
關於月亮的詩句、名句
關於梟神奪食
關於飛星賦的詳解

TAG: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