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念佛往生,成就信心()

---------------------------------------------------------------------------------------------------------------------------------大安法師:念佛往生,成就信心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8-24 11:31:00複次初學菩薩,住此娑婆世界……心生怯弱,恐不可值遇諸佛菩薩,恐不能成就清凈信心,生疑欲退者,應作是念: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皆得大神通,無有障礙,能以種種善巧方便,救拔一切險厄眾生。作是念已,發大誓願,一心專念佛及菩薩。以生如是決定心故,於此命終,必得往生余佛剎中,見佛菩薩,信心成就,永離惡趣。如經中說:若善男子善女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以諸善根,迴向願生,決定得生,常見彼佛,信心增長,永不退轉。 ——馬鳴菩薩《大乘起信論》撰 者馬鳴(公元100—160),傳佛心印,為西天第十二祖,博學三藏,明達內外典籍,依大乘百部經,作《大乘起信論》,是一心二門,闡述大乘圓頓了義,倡導凈土勝異方便,啟悟後人良多。【按】  馬鳴菩薩對此土心生怯弱,修習止觀不能保其無退者,更示此念佛之勝異方便,令仗自心中之他佛接引,往生凈土,度脫佛心中之自身。誠為我等末法眾生之導師。(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5160.html)--------------------------------------------------------------------------------------------------------------------------------- ---------------------------------------------------------------------------------------------------------------------------------前世願力 七歲證果發布:qq992467325 [] 日期:2011-7-10 14:58:00前世願力 七歲證果 一時,佛在舍衛城。有一名曰增長的大國王統率軍隊殺盡整個釋迦族人,阿難尊者的妹妹夫婦亦未倖免,唯留兩個孤兒流落於迦毗羅衛城的街頭。無依無靠,無家可歸時,從舍衛城來的一位施主認出是自己朋友的孩子,問明原委後告訴他們:「你們去舍衛城找舅舅阿難尊者,肯定會得到照顧。他對親戚特別關心。」兩個孩子說:「舅舅遠在舍衛城,我們又不熟路徑,如何去找?」施主安慰道:「不要急,我在此辦完事後帶你們去。」兩個孤兒耐心地等待,施主辦妥事情把他倆帶到舍衛城,然後囑咐他們:「你們自己去找在此苦行的舅舅,我要回去了。」 兩個孤兒四處訪尋,終於找到自己的舅舅阿難尊者。尊者問知來自迦毗羅衛城的外甥在父母被殺後四處流浪,因聞自己在舍衛城故特意前來投靠。阿難心裡憂愁,諸比丘問道:「尊者為何心事重重?」尊者說:「我妹妹的兩個孤兒特來投靠於我,但我是一個苦行僧,無有資生之源,他們又不能享用三寶財物。不撫養不行,若撫養又很困難,不知該怎麼辦。」諸比丘說:「尊者,好好地照顧他們吧。世尊講過,如果對僧眾做利益事,可以對其布施,因果上也應理。可以讓兩個孩子常為僧眾洗缽、洗水果、供花等,做這樣的事是可以開許的。」如此阿難尊者攝受了兩個可憐的孤兒。【師言:像一般的小孩子或居士,若經常為僧眾做事,僧眾的財物同樣可以享用。所以,本院每次供齋開許居士們享用,在此有教證的依據。以後供齋時,希望居士們盡量去挑水、掃地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因果方面比較如法。】平時比丘把剩下的一些飯菜布施給兩個孤兒,但不足以充饑,後來阿難尊者把自己化緣所得之一缽飯食分一半給他們食用,自己僅食用半缽,日久尊者法體日趨衰弱,世尊得知後問余比丘其中緣故,諸比丘如實稟白事情原委。世尊問阿難:「你收養的兩個孤兒是否要出家?」阿難白佛言:「世尊,兩個孤兒要出家。」世尊說:「阿難,兩個孩子若出家則可享用僧財,沒出家前,為僧眾做些供花果等事,也可以享用僧眾的財產。」世尊開許後,他倆的生活得到改善。又過了一段時間,世尊問阿難:「你的兩個外甥為何還未出家?」阿難說:「世尊,您早已規定未滿十五歲不能出家,兩個孩子現在未滿十五,沒能出家。」世尊又問:「兩個孩子能否在僧眾曬糧時驅趕烏鴉?如果能做驅烏之事則可出家。」「足以能做驅烏之事。」「若能驅烏,七歲則可出家。」世尊如此開許,他倆都出了家,生活也很好,但很懶惰,白天樂於嬉戲,晚上長時睡眠,一點不聞思修行。 目犍連見這兩個孩子放逸睡眠度日,對阿難說:「兩個孩子這樣虛度光陰很可惜,應該嚴加管教。」阿難說:「兩個孩子一點也不聽話,不聞思修,我也沒辦法,不如交給您來代管。」目犍連尊者爽快地應承下來。兩個孩子很害怕,心想這個比丘肯定很厲害,但又不敢違背舅舅言教,只好在目犍連尊者座下學習。目犍連尊者開始比較嚴厲,漸漸也很慈悲,不能嚴厲管教了。阿難尊者問道:「您現在怎麼也嬌慣這兩個孩子?」目犍連尊者說:「兩個孩子已經了解到我很慈悲,所以一點都不聽話,實在拿他們沒辦法。」阿難尊者說:「您確實束手無策,就請用方便法使他倆生起厭離心。」目犍連尊者答應下來。 一日目犍連尊者帶著兩個孩子外出玩耍時,以神變幻現一個異常恐怖的地獄,並發出各種巨響。尊者故意問這兩個孩子:「聽!這是什麼聲音?」「我們也不知道,真令人害怕!」「你們去看看究竟是什麼聲音。」他倆循聲而去,見到地獄眾生正在遭受燒殺煎熬等各種痛苦,慘不忍睹,走到一個非常大的鐵鍋旁,鍋里正熬著鐵水,空無眾生,他倆甚覺奇怪,問地獄裡的眾生為什麼只熬鐵水,他們說:「人間阿難尊者的兩個外甥天天不聞思修卻享用僧眾的財產,待他倆離開人間就墮入地獄在這鍋鐵水裡煎熬。」他倆聽後非常恐懼,即速返尊者身邊說:「尊者,地獄之苦可怕極了!我們若再不精進聞思修,將來肯定會墮入地獄,現在我們很害怕。」尊者說:「以前你們不太相信我的話,現在親眼目睹地獄種種痛苦,以後你們好自為之。」從此兩個孩子夜以繼日精進修學,吃飯前若想起地獄的痛苦便不思飲食;食訖若想起地獄的慘景遂將食物全部吐出。如是茶飯不思精進聞思修行,漸漸體衰無力,面色萎黃。阿難尊者見此情景,詢問目犍連尊者其中緣由。目犍連尊者如實告曰:「大概是這兩個孩子見到地獄的景象以後非常恐懼,故不敢吃飯。」阿難尊者擔心長久下去會把兩個孩子的身體拖垮,便請求目犍連尊者再以善巧方便賜予安慰。 幾日後目犍連尊者擬帶兩個孩子去外面花園遊玩,兩個孩子不敢去,尊者說:「今天我們不去地獄,到另一悅意之處遊玩。」兩個孩子跟著目犍連尊者出遊到尊者幻化的美妙天堂,聽到天子天女快樂度日的音樂和掌聲時,目犍連尊者遣兩個孩子去看究竟。他們看到很多全身以天界珠寶裝飾的天子和天女在盡情享受,心生羨慕,後見有兩個為很多天女圍繞著演奏各種樂器、供養各種鮮花的獅子座,便問道:「為何這兩個獅子座上沒有天子?」眾天女告曰:「現在人間阿難尊者的兩個外甥不精進聞思修行卻享用僧眾的財產,故會墮入地獄受苦報,又因他們害怕墮地獄而精進修行的功德於未來世會轉生天界。兩個獅子座是為他們準備的。」兩個孩子聞此非常高興,心想如果現在精進修行,以後還是可以轉生天界。他們歡天喜地地跑回來將實情一一稟告尊者。尊者慈悲地說:「你們已經親睹善惡趣的苦樂,一定要精進修行啊!」 此後兩個孩子修持佛法特別精進,終於發現無論生於地獄、餓鬼、旁生、人、阿修羅或天人中,皆沒有任何安樂可言,一切都是有漏法,三界輪迴猶如火宅,悉是痛苦本性,真正生起了出離心,【師言:對於出家人,出離心是很重要的,但我們剛出家時是否具有出離心有兩個觀點:一種說出家時必須要有出離心,否則是不得戒體的;另一種說法是,只要能夠發起出離心,暫時有沒有是無所謂的。但從《百業經》的內容來看,剛剛出家的時候不一定有很勇猛的出離心,但佛陀已經開許他們出家了。所以,在出家以後才生起出離心也可以得到戒體。】更加精進修持,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證得羅漢果位,現前黃金與牛糞等同、虛空與手掌無別的境界,諸天讚歎他們的功德。得果後二人經常以神變到各處採集水果、鮮花等來供養僧眾。僧眾甚感稀有,覺得他們非常了不起。有年長比丘們見兩個年僅七歲的小孩子皆已得到如是的功德和境界,而頭髮都已變三次的人卻仍無甚證悟,若還不精進努力那真是很慚愧!【譯者:這裡「頭髮變了三次」大概是指人小的時候頭髮是紅色的,青壯年時是黑色的,等到年邁的時候頭髮是白色的。】於是也開始精進努力,很多比丘都證得了羅漢果位。時諸比丘請問:「世尊,兩個孩子往昔以何業而今七歲便滅盡三界輪迴的煩惱證得阿羅漢果位?」 佛告諸比丘:「這是他們前世的發願力所致。【師言:從《百業經》的開頭到結尾都說明了發願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在念《普賢行願品》的時候一定要發清凈的善願,切不要發下惡願。】賢劫人壽二萬歲時,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出世。迦葉佛率眾比丘出遊鹿野苑,在花園裡嬉戲遊玩的五百青年人遠見如來出遊盛況時生起無比的歡喜心,覺得如來出世的機會很難得而欲發心出家,但有人說現在風華正茂之時應盡情享樂,等到年老時再出家,【師言:如今社會上的人多數認為年青的時候捨不得出家,等我老了的時候再出家,或者等到把家裡的一切安排妥當再出家等等,這是完全不對的。要出家就應馬上出家,不要左顧右盼猶豫不決,不要詢問別人。】【譯者:自從講了《百業經》後,我們漢族弟子中已有一百多個人立即出家了,現在都精進修學成為真實的佛弟子。不管別人怎麼說,我覺得這個選擇很不錯,大家應隨喜功德。】有人覺得應等到生兒育女後再出家。他們後來多半在家中忙於生計,生下孩子就去世,沒有出家機會,【師言:有些人說明年、後年到學院來常住,可是沒等來學院就去世了。】【譯者:前兩個月時,漢族弟子當中有些老年人,雖然我和益西彭措堪布再三勸其出家,但仍不願出家,結果在回去的路上已死掉了。】最後只剩兩個存活於世。兩位老人見夥伴先後辭世才醒悟過來:我們二十五歲時就發心出家,現在已年邁體衰,若還不出家,恐怕今生再也沒有機會。他倆將自己的財產上供下施後於迦葉佛前出家。因佛陀規定新出家的人必須承侍先出家的上座之故,二位老人已是年逾古稀但仍必須做很多事情。有人經常欺負二位老人,叫他們"老糊塗』,說他們的過失等等。其中一位老人生起嗔心,覺得自己天天為別人做事情卻要受這樣的侮辱,很是憤然。另一位老人的心胸很開闊,勸說道:"不要生氣,這並非他們的錯而是我們自己的不是,如果我們早一點出家就不會發生這種事。』這位老人遂誠心誠意地懺悔,沒有受到報應。【師言:有些惡業如生嗔恨心等,像這位老人一樣立即懺悔,以後也是不會受報的。】他們在臨終時發願:我們一生在佛的教法下出家,令佛生起歡喜心,以此功德願我們能在釋迦佛出世時童貞入道,【譯者:這兩位老人很害怕,覺得老年出家很困難。你們當中的老人們也應該注意,若今生未得證悟,也應發願來世彌勒佛出世時能變成小沙彌。老年出家的人不一定能精通戒律的學處,經常可以見到一些老年人因不懂戒律以致於行為很不如法。】滅盡煩惱,獲證阿羅漢果位;如不夠出家的年齡,願佛陀為我們特殊開許。眾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當時在迦葉佛教法下出家的二位老人即這兩個孩子,因他們的願力成熟,故今生在我教法下,七歲時得我特殊開許出家,獲證羅漢果位。」 上一篇:惡口罵僧 累世受報下一篇:隨喜功德無量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8/78714.html)---------------------------------------------------------------------------------------------------------------------------------大安法師:如何建立對凈土的信心發布:地水火風 [] 日期:2011-12-14 18:11:00信心怎麼建立?還是要依據聖言量來建立。我們絕對不能自己去思惟,因為我們的知見都是顛倒的。我們即便修點戒定慧,得點智慧,這種智慧裡面都夾雜著染濁,都是不可靠的。我們的正確信心,要建立在對凈土經典的了解上。所以我們判斷一位法師、一位善知識講得對不對,不要靠感覺,我們眾生的感覺是不可靠的。要用聖言量來印證,跟聖言量相應的是對的,不相應的就是錯的。這是一個原則問題。 我們學凈土法門,要想詳細了知信心的道理,就應當熟讀《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佛說觀無量壽佛經》。這是凈土三經,是凈土宗所依的根本經典。再加上《普賢行願品》以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形成凈土五經的格局。凈土三經專門介紹了西方極樂世界的緣起,包括阿彌陀佛建立大願的過程,以及大願圓滿之後西方極樂世界在事相上的展開是依據什麼樣的理論,所謂真空妙有、第一義諦妙境界相的理,都作了陳述。這三部經我們一定要熟讀,熟到什麼程度呢?能夠淪肌浹髓,深入到我們的骨髓裡面去。還有其它的很多大乘經典也都兼帶宣說凈土法門。《華嚴經》號稱是眾經之王,展示佛陀一代經教無量玄妙之義海,是佛陀初成無上正覺時為界外的法身大士的稱性直談。「界外的法身大士」是三界外的法身大士: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四十一個位次,都是證得了法身的菩薩大士。「稱性」,就是稱合法性、實相之性。「直談」,就是對這種根機的菩薩是可以直接宣說佛所現量親證的境界的,而不是委曲婉轉地談權教。對於那些根機鈍的人,就得由實開權,說聲聞法,說緣覺法,說菩薩法,然後再導歸到一乘的實法,還得有個過程。如果直談,他相信不了。「一乘」就是直指成佛的微妙大法。《華嚴經》在「入法界品」裡面展示了大乘佛法一生成佛的妙法,以善財童子作為當機。善財童子次第地參訪,參了五十三位善知識,最後參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還為善財童子宣說十大願王,要善財童子以及華藏海眾的法身大士,以修習普賢十大願王的功德迴向往生極樂世界。《普賢行願品》號稱是《華嚴經》的歸宗結頂處,就是歸宿處。善財童子一生成佛,最後是要到極樂世界去成佛。所以華嚴一生成佛的法門最終導歸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這些等覺菩薩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到極樂世界能夠快速地圓滿佛果。這說明大乘佛法的頂點、至極的境界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這是一個極高水平的人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還有個極低水平的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觀無量壽佛經》中的下品下生,是指那些造作五逆十惡的人,是惡業最重的人。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他是一定要下阿鼻地獄的。他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由修凈土法門的善知識教他念南無阿彌陀佛。這時,這個即將下地獄的惡人接受了教誨,至心稱念彌陀名號。只念了十聲,命終之時就見到金蓮華,大如日輪,一念頃即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觀經》的下輩三品實際上是涵蓋著我們現在的眾生,我們都屬於造惡的眾生。但我們常常是沒有自知之明,總是覺得自己是一個善人,還很不錯。如果仔細觀察每天的念頭,我們就不敢說這句話了。我們每天的念頭都是貪瞋痴慢疑,都是人我是非,很少清凈心、慈悲心。我們完全就是將到三惡道的人。幸好有阿彌陀佛的慈悲救度。所以我們一定要全身心地依靠阿彌陀佛,稱念阿彌陀佛。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難得一人得道。得道最低要求也得破見思惑,了脫分段生死。處於末法時期的我們沒有辦法做到。所以這個時代唯有靠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靠念彌陀名號來渡過生死苦海。通過這兩部經典,我們就知道念佛一法乃是上聖下凡共修之道。上聖,以善財童子、華藏海眾法身大士為代表;下凡,就是造作五逆十惡的眾生。上聖和下凡都能夠平等地修行凈土法門。無論是愚痴的還是有智慧的都可以修行此法。用力少,下手容易,而且了生脫死、離苦得樂的速度快,成就的果位非常高。這些是因為完全仰靠阿彌陀佛的力量,所以得到的利益極為殊勝。這是一切通途教法所不能達到的。古德曾經比喻,通過余門來修道就好像螞蟻要上高山一樣的艱難。「余門」這一概念是善導大師提出來的,念佛法門是正門,念佛之外的八萬四千法門叫余門。還有一個比喻,念佛往生就好像風帆揚於順水。船在順水行駛,又遇到順風,再揚起船帆,就會很快到達彼岸了。這比喻由我們的自性功德力、阿彌陀佛名號的功德力以及十方諸佛的護念加持力,依靠三力形成的合力,就能夠風帆揚於順水。這個比喻把凈土特別法門與通途自力法門的差異性徹底地彰顯出來了。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101927.html)---------------------------------------------------------------------------------------------------------------------------------大安法師: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9-3 9:23:00我們常常聽到居士說,臨命終時,我如果這一念沒有在阿彌陀佛上,我能不能往生?好像覺得臨命終時,必須在阿彌陀佛念頭上,或者一定要坐著,或者怎麼樣才能往生,如果一下子搞不好的話,就不能往生。這些從我們凡夫的角度,他提這些問題,他產生這些擔憂,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是我們從感應原理來看,他忽略了阿彌陀佛的力量,只要你平時有信願持名,乃至一晝夜的時間,阿彌陀佛臨命終時一定會兌現他十九願的力量,他會有種種善巧方便,他有種種神通力量,能夠解決我們的問題,我們要有這種信心。但這種信心很多人還是建立不起來,為什麼建立不起來,他還是從對感應道交難思議這個本質點他透不過去。有時候我會跟他舉一個例子,這個出自《印光大師文鈔》,在他78歲那年,有一個夢庵居士,到報國寺去,見印光大師。他請教了一個問題——他不能解決的。說:當地發生了一個車禍,這是他當地發生的一個真實的事情。那個客車裡面坐了四十幾個人,司機呢是夜行開車,不小心就從那個山路上衝到了那個水裡去了。四十多個人包括這個司機,都遭受滅頂之災。那麼,第二天很多人就去救,去營救。結果發現江邊岸上坐著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大家就問,你是怎麼回事?她就是坐在這個車上的乘客。她坐在這個車上,其他人都死了,她怎麼一個人坐在岸上?如醉如呆,大家問你是怎麼到岸上來的?她說不知道,問什麼她都不知道。但是她確實是到岸上了,身上還沒有濕。這個事實大家都很難去理解這個事。當地報紙都作為一個奇聞進行報道。這個居士就把這樁事情來問印光大師,到底怎麼回事?在場的還有其他人都聽到了,當時印光大師倒沒有怎麼回答她,於是旁邊人都說:「哎呀,真奇怪,真奇怪。」奇怪、奇怪得不出一個答案出來,就回去了。回到寮房,在傍晚的時候。印祖就讓侍者給他帶去一個紙條,印祖寫了幾行字,這幾行字大概是這樣的意思:此女人命不該死,蓋是佛天鬼神,在她上車時,便把救她的方法預先準備好了,想必如是。這寥寥幾語包含意味無窮呀。一個人,這個如果宿世有很大的善德,她不應該在這種遭受共業裡面,她可能有她特殊的別業,她不該死。不該死說明善神佛天鬼神,佛就是佛菩薩,天就是天人,鬼神,就得要幫助她,要救她。要救她因為這些佛天鬼神知道這樁事情肯定要發生的,因為佛天鬼神他是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時間的概念。他有宿命通,所以知道這樁事情。知道這事情那麼在這個車衝到水裡的時候,她自己是絕對沒有辦法來拯救自己的,這是共業嘛,都要衝到水裡去。然而這時候佛天鬼神他有力量,就被一股力量把她揚到車外去了,揚到岸邊上去了。世間的很多因果都是這樣的一個原理。你看那個世間的善人,還有佛天鬼神預先把他救助的方法準備好了,把他絕對不能解決的問題給他順當的解決了。那你說,法藏菩薩五大劫的思惟,無量劫的積功累德,就是要拯救每一個眾生的,解脫生死輪迴苦難的。而輪迴緊急關頭的生死關頭,我們是最容易這種神識呀、昏迷呀,無量劫的惡業種子在沸騰的時候,是最容易被業力牽到三惡道,六道裡面去的時候,這時候也是最需要佛來幫助的時候。難道阿彌陀佛還沒有一種預先把幫助這個眾生的這種方案實施好的能力嗎?我們認為哪怕非正常死亡,火災、水災、病災、被人殺死,好象認為橫死,但是眾生業力的種種死亡,在佛菩薩的眼裡都是正常的。他也知道你在什麼時候要走,所以一定會給你施設讓你穩妥往生的方法,這就是不可思議。就在這張紙條上,印祖還用很平淡的語言講述了一個事情:說這個民國十幾年的時候,山東有一個寺院,建成以後開光,開光就來了很多人,開光慶祝呢就請了一個戲班子唱戲,讓很多人都去了。其中有個居士,他帶了一個小孩,也去看大戲,到寺院裡面,他看到那個旁邊有口井,這個小孩坐在那個井沿上,噗通一下掉到水裡去了,掉到井裡去了。這下大家就慌了,這個做父母的趕緊馬上派人用那個竹竿,用等等就打撈,這一下去一點反應都沒有,那個井水並不是很寬啦,但是沒有感覺,沒有人,打撈了很久,沒有下落。沒有下落,這個做母親的就很傷心了,你看帶了一個小孩過來結果掉到井不見了,打撈也沒辦法,回到家裡,回到家裡一看讓她感到非常吃驚的是,她的兒子睡在床上呢,在睡覺,睡著了。全身都是濕的,她一看這個就很驚喜呀,所以在那口井旁邊蓋了個亭子,立了一塊碑叫"聖井』。寫了"聖井』兩個字。那個拓片呢還送給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讓報國寺的當家師放在那個,一個地方掛起來。那收了之後印祖告訴他,此事你去解解這個夢。這個夢庵居士他也解不出來,夾在書裡面以後他一直也沒有去思惟這個問題。那為什麼這個小孩全身都是濕的,躺到自己床上的呢?這是我們現在的科學知識所能解釋的嗎?但是他確確實實是存在的事情。所以這個念佛一法,他的信心是需要這樣的一個悟性的。是要對阿彌陀佛的那種不可思議的大悲願力的決定的相信。我們都生活在阿彌陀佛的大悲願海把我們托起來,我們凡夫眾生的每一個行為阿彌陀佛都看的到,我們的每一句話,阿彌陀佛都聽的到,我們每一個念頭,阿彌陀佛都有他心通都知道。所以這個感應,雖然很深奧,雖然不可理解,但是他確實跟我們非常親切的,親切到什麼地步呢?他就在我們的念頭裡面,阿彌陀佛慈悲的願力在我們凡夫眾生的每一個念頭裡面,所以我們的一切,阿彌陀佛在他的五眼圓明的這種狀態當中,了了知道。就象《金剛經》里說的,一切眾生舉心動念,如來悉知悉見。既然彌陀對我們的舉心動念都悉知悉見,而且我們每個眾生都是阿彌陀佛的如同獨生子女,所以他對我們的救度,這種穩妥性、這種不可思議,我們要有信心。不要老是站在我們自己的這個角度,去考慮很多事情,凡夫眾生的知見都是錯誤的。那麼,換一個角度,以佛的果地上的智慧、力量、威神、神通,來反觀救度眾生的這種情況,它是很容易的。所以往生一法他確實是容易往生。就象永明延壽大師所說萬修萬人去。但是可能會出現,往生不了的情況,往生不了的情況不在阿彌陀佛那邊,是在我們自己這邊。在哪裡?就是懷疑。這個懷疑就是電阻,阻住了這個電源的過來。所以我們修念佛一法,通過聞思修三慧,是要解決信心問題,聽聞佛法,聽聞凈土五經一論聖言量和中國凈土宗祖師的思想,這個聞,耳根聞性,能夠最大限度地把我們自性的"圓、通、常』的這種智慧顯發出來,用這個智慧來觀照凈土一法的事理因果性相。思就是要思惟,思惟這個凈土法門,從阿彌陀佛發願建構凈土,以及西方凈土成立之後揭開廣度九法界眾生的序幕,在法界當中,自古迄今多少往生的例子,以及種種現生和臨終種種瑞相。凈土法門的種種瑞相,也是感應道交的產物。異香滿室,為什麼會異香滿室?由於西方極樂世界,就是寶香瀰漫的剎土,他是由種種珍寶合成的種種的景物,每個珍寶裡面又羼雜著百千萬種香味,這些香味瀰漫在極樂本土,同時瀰漫到十方世界,這個香,是阿彌陀佛的法身香,五分法身香。所以令他方世界的眾生以及本土的往生者,聞到這個香味都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都能降伏煩惱,得種種柔順忍、音響忍乃至無生法忍。所以由西方凈土寶香瀰漫,所以念佛行人透過這個名號,名號就是我們這個現象界的眾生跟西方極樂世界進行溝通的一個媒介。這個媒介一溝通,那麼西方極樂世界的異香,就會透過這個名號的通道,光通訊呀,就到了我們這個世界,我想我們很多凈業行人都有這種體驗,當我們念凈土經典念得很清凈的時候,我們抄經抄得很清凈的時候,我們念佛號念得很清凈的時候,會忽然聞到一股異香。而且這個異香呢,哪怕你房間並沒有燃香,但異香你聞到了,而且不是這個世間通常聞到的香味。我想這種體驗很多人會有,這是感應。還有見光,見光這是阿彌陀佛十九願,也是臨命終時接引阿彌陀佛全身會放光,或者白毫放光,或者手放光,來注照在這個念佛人的身上。還有帶著蓮華,還有七寶宮殿,它都是能放光的。這種光一放過來,他就不是我們這個世間的業力感招的日月星三光,乃至於我們現在近百年發明的所謂電燈的光耀,這些光都不能在這種我們神識出離之後有什麼感覺的。唯有這個法性的光,阿彌陀佛放出的是清凈法性的光,它對我們才會產生很大的作用,我們臨命終時能夠如入禪定,意不貪戀,心不顛倒。這樣的一個心性當中的平和的禪定的狀態,不是說我們自己有這個功夫的,這是阿彌陀佛臨命終時放光注照令我們有這種心性的平和。然而這個光明裡面,一切我們的內在的魔,五陰魔,還有外面的天魔,他都進不來。在這個光明裡面,沒有時間的概念,沒有空間的概念,這個光明裡面,娑婆和極樂就在同一處。大家注意看《無量壽經》在後半部,當釋迦牟尼佛講述完了西方凈土依正莊嚴三輩往生的方法,以及娑婆世界五惡五痛五燒的情景之後,就告訴阿難,你想不想見阿彌陀佛?當然阿難很想見,就告訴他見的方法:你就面西合掌稱念阿彌陀佛名號頂禮。那麼阿難就馬上拜下去,一拜,一抬起頭就見到阿彌陀佛,如黃金山,放出金色的光明,一切鐵圍山、須彌山,包括六道的境界,畜生、惡鬼、地獄的境界,以及天道的境界宮殿就在光明當中完全開闢,都顯現在光明裡面。大家注意看這段經文,我們看不到惡鬼,看不到畜生,看不到天界的宮殿,然而佛光裡面全都看到了,這是為什麼?這是阿彌陀佛的光明有把種種維度的空間打開的功能。讓它就在一處,所以任何顏色的地方,阿彌陀佛光明一過去都是金黃色,同樣一種顏色。所有的聲聞菩薩的光明,天人的光明,在阿彌陀佛光明面前全都不顯現,猶如聚墨,所以整個的就像滉漾的大水,都是彌陀的光明。那麼就在彌陀的光明裡面,注意看這經文啊,西方極樂世界的莊嚴、情景,諸往生者的菩薩的情景,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這些與會者看,看得一清二楚,就好象拿著一面鏡子看自己面相一樣的清楚。然而西方極樂世界天人,西方極樂世界菩薩看娑婆世界也同樣。但是如果阿彌陀佛把光明一收,大家又看到的是娑婆世界的坑坎、沙礫、高山峻岭的娑婆世界了。所以佛的凈土,菩薩的凈土、天界就在當下,他只是時空的不一樣,這是眾生的業力不一樣,只能看到跟他相應的時空的情景。那麼我們了解這個真相,它是告訴我們,佛菩薩的這種境界,到我們這兒來是沒有隔離的,他可以通過來,問題就我們凡夫跟佛的溝通,本來也是沒有障礙的,是我們的懷疑,是我們的業障,不隔自隔,自己隔開了,那麼隔開了我們就要透過信願的力量,在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的加持下,來把這個空間的這種隔閡打通。這一打通,馬上我們這一念心就能夠顯現在西方極樂世界。所以凈土經典說,我們在娑婆世界至心念佛,發心念佛,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就有一朵蓮華長出來,這蓮華寫上你的名字。你看這是不是很神妙啦。但是要至心了,我們至心信願的心就穿過去了,在西方極樂世界了,所以我們信願持名,不僅在莊嚴我們娑婆世界,同時也在莊嚴極樂世界,我們信願念佛的功夫,越精勤,那朵蓮華綻出的光色,就越燦爛。如果我們退心了,後悔了,這個蓮華它也會枯萎。所以這個一念心性是很不可思議的。從這裡面理解感應。(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6355.html)---------------------------------------------------------------------------------------------------------------------------------大安法師:一念凈信即可得利發布:念佛人 [] 日期:2011-9-3 9:25:00一九九九年春節,我們有十六人曾在九華山祗園寺上客堂打過一次精進佛七,二十四小時佛號不斷,每日輪班養息四小時。有幾個女居士幫助作些做飯的後勤服務。幾個女眾在一起,相互有矛盾生煩惱。其中有一個居士很虔誠,期間每日雪地上拜佛。有一天,她對於人際間的違緣產生了深刻的厭離心,便跪對自住寮房所設阿彌陀佛像前,合掌祈禱:「這個世界太苦了,太沒有意思了,請阿彌陀佛接我往生吧!」,就在至誠祈禱時,她清晰地看到阿彌陀佛那隻下垂的右手向她伸來,真是有感即應呀!然而當阿彌陀佛的手伸過來時,她一直合掌注視著,並未將自己的手伸出去,而是心裡轉念想:「哦!我還有一件事情沒有完成,再等幾年去往生才好。」這個念頭一動,就見到阿彌陀佛的手漸漸地收回去了。阿彌陀佛真是至極慈悲呀,恆順眾生。你真心想往生,阿彌陀佛即時援手接引,你放不下,暫時不想去,阿彌陀佛也不勉強。佛七結束後,這位女居士給我們講述此事,感慨地說:「過去我對念佛法門只是將信將疑,這次我是百分之百的相信了。阿彌陀佛伸手來的時候,我確實是看得清清楚楚。」是啊,這位居士因了這個奇蹟對阿彌陀佛產生真實的信心可慶可賀。當時只要她勇敢地伸出手,阿彌陀佛又從生死深淵中拔救出一個苦惱眾生,安置到西方凈土了。同時也看到,真心厭離娑婆欣慕極樂,徹底放下世間的一切,隨佛往生實在不是容易的事。念佛法門是一切世間極難信之法,我們通過閱讀經教,聞善知識講法,知道了一些凈宗的事理因果,也許還發心吃素念佛,然內心還是有或多或少的懷疑。阿彌陀佛的難思光遍照法界,令蒙光照觸的眾生信解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威神功德,信解感應道交難思議的妙理,於凈宗難信法生決定信。一念凈信,即可獲得往生成佛之真實大利。阿彌陀佛難思光對吾輩業力凡夫的恩賜,真是海墨難書。(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6356.html)---------------------------------------------------------------------------------------------------------------------------------凈空法師法語:這時你對往生充滿了信心發布:念念彌陀 [] 日期:2011-10-24 17:14:001 把你平常心裡思想憶念的,統統換成西方極樂世界的,最具體、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讀經。2 讀經就是思想憶念依正莊嚴,讀就是憶念,憶念就是讀誦。3 不要一面念著經一面去想。4 我們用讀誦持名的方法,把所有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通通打掉。5 初學的人,特別是知識分子,一定要從讀誦下手。6 讀誦不但能修定,同時能開慧。7 念久了,自自然然就明白了,不能打妄想,就一直讀。8 你想,這個念頭很粗,不易成就三昧,我讀,讀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去想它,這個覺觀慢慢就細,容易成就念佛三昧。容易達到功夫成片。再往上提升,就是一心不亂。9 西方世界依正莊嚴,逐漸逐漸感覺這個境界就在眼前。10 這時你對往生充滿了信心,你的生活非常自在、快樂、法喜充滿。11 能預知時至,不生病的往生。12 往生還有病苦,是你的妄想沒斷乾淨。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5050.html)---------------------------------------------------------------------------------------------------------------------------------凈空法師:許許多多學佛的人,一生沒有成就,就是他沒有信心發布:念念彌陀 [] 日期:2011-11-9 17:23:00請問怎麼樣才能真正從內心深處毫不懷疑的信佛?』 答: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是真正講信佛,實在是非常非常之難。信佛的人很多,就像你一樣,不是真信,半信半疑,所以你在佛法修學,你會感覺得很困難,你得不到真實的利益。原因在哪裡?你的信沒有根。這個事情我說過了,難!確實是難。怎麼樣來補救?培養你的信根。信根的發生,因緣很多,但是不外乎兩個因素:第一個是過去生中的善根深厚。這一生當中一接觸就深信不疑,這是過去生中培養得厚。我們現在對佛法半信半疑,就知道自己過去生中培養得不夠,那就要靠這一生。這一生重要的條件在"緣』。唐朝善導大師講:"凈土四土三輩九品,總在遇緣不同。』這句話說得好,我們這一生有沒有成就,也是總在遇緣不同,關鍵在這個地方。我們這一生能不能成就的第一個因素,就是親近善知識。誰是我的真善知識?這個問題不在對方,不在別人,在我自己。我自己對老師相信,對老師尊敬,聽他的話,絕不違背他,這個老師就是我的真善知識。我的真善知識,不見得是你的真善知識,你的真善知識,不見得是他的真善知識,所以善知識自己本身怎麼樣,倒是另外一個問題,最重要的是我自己對他有沒有信心。我對這個老師非常尊敬,尊敬到極處,完全聽他的話,我會成就。善知識教導我們,甚至於他自己做不到,可是我聽他的話,他沒有做到,我做到了,古人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老師教導的,老師沒有做到,學生做到了,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這個事情在歷史上很多,古今中外都有這些例子。所以我們一定要找一個自己完全信得過、尊敬得過的老師,找這樣的人跟他學,我們的信心就能夠建立。如果找不到自己完全相信的老師,我們的信心建立就非常非常困難。我們看許許多多學佛的人,一生沒有成就,就是他沒有信心。所以佛在《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這個話說得非常有道理。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10/97337.html)--------------------------------------------------------------------------------------------------------------------------------- ---------------------------------------------------------------------------------------------------------------------------------晉美彭措法王:從信心可以推出一個人的智慧發布:明華居士 [] 日期:2010-11-18 19:11:00 對上師和密法不予與重視,對上師不報恩,經常擾亂上師的心,以及不如法修持的這種人,所有的護法神,尤其是以密主佛母為主的這些護法神都會捨棄和呵斥他,並且會經常給他製造違緣,使他所做的事情不吉祥,尤其是他的身體會得各種各樣的疾病等等。  父續的護法神主要是滾波護法神,象聞解脫經當中瑪楞霍怙主則非常重要。而大圓滿當中所有護法神的根本就是密主佛母,若寧瑪派當中有人對上師和大圓滿不恭敬,那護法神就經常會是懲罰制裁他,此外,還有眾多的憤怒事業本尊,比如象十八位大自在尊、三十位猛尊,也會經常對這些人造違緣或者是懲罰,他們一切所作所為都不吉祥,今生和來世會遭受大量的痛苦。  對上師沒有任何虛偽,非常恭敬地報恩德的這種人,比如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雖然有限,但只要在上師面前不要虛偽,盡心儘力地報答上師恩德,即使今生不能報答,發願乃至生生世世對上師報恩德,這樣不管是自己修行還是供養等各方面盡心儘力地如此發心的人,那所有的本尊和空行、護法神就會象母親對自己的兒子那樣慈愛保護的,自己的修證也不會唐捐,功德和驗相會越來越增上。 無論我們修任何一個法,首先要對上師祈禱,然後再繼續修持,這是我們寧瑪巴普遍的傳統。因此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上師,若能經常這樣行持,那將來的將來也就會越來越吉祥和圓滿。比如象有些密宗論典當中講,在將來的七世會越來越增上吉祥,經常對上師恭敬和依教奉行的這種人,最終肯定會取得成就。  以前那若巴的弟子瑪爾巴譯師在準備接受灌頂時,勝樂金剛壇城的所有本尊都顯現在虛空當中,這時候那若巴問弟子:「現在勝樂金剛的本尊都顯現了,你今天是在上師面前求受灌頂還是在本尊面前求此灌頂?」當時瑪爾巴譯師就想,我在上師面前已經得受過無數次的灌頂和教言,而今天能面見到本尊的機會又是非常難得,於是他說我願在本尊面前灌頂,但結果所有的本尊都化光融入到上師的心間。後來瑪爾巴想,我說的話不對,這會不會導致緣起破壞了呢?上師就告訴他,剛才你不願意在上師面前求灌頂,這個緣起表明你的家族無法將佛法繼承下去,但另一方面你每次修本尊的時候,卻經常是把上師和本尊觀為無二無別,這表明你的佛法會通過弟子廣為弘揚。瑪爾巴說:「我有七個兒子,能不能把這個緣起恢復呢?」上師說:「無論你有七個兒子,哪怕是有十四個兒子也派不上用場,這個緣起不能恢復了。」以後,瑪爾巴的弟子米拉日巴觀察弟子的夢兆時,達波仁波切夢見從一個老鷹窩裡飛出了無數的小老鷹,米拉日巴授記這是瑪爾巴的佛法將大力弘揚的徵兆。以前,蓮花生的弟子金剛降魔不敢請求蓮花生大師給他灌頂,他就想在空行母意喜措嘉面前得到灌頂,於是他在一隻烏鴉的頸上捎上一張紙條,請求空行母賜給他金剛橛的灌頂,但空行母把烏鴉頸上的信看後並沒有給他迴音。後來就有十二尊護法神顯現在金剛降魔的面前,但他沒有向他們求受灌頂,再後來金剛橛親自顯現時,他也沒有祈求灌頂,他說,我最好在蓮花生大師前得受灌頂。在中午,蓮花生大師就親自顯現在空行母的面前,說是初十的時候讓金剛降魔來,我可以給他灌頂。所以對上師必須要尊重,上師比本尊還重要。即使把教言給他傳講了,但是仍不會對上師報恩的這種愚笨的人,實際上就是教言的盜賊。有智慧的人,即使對世間上並不重要的一些教言的上師,他也是非常恭敬,更何況對傳授甚深密法教言的上師呢!作為一個智者,對凈土教言他也會恭敬,更何況得到密宗的法還不恭敬呢?  (還有一些人,他會說:「這些教言有什麼保密的,人人都可以講,拉薩在講,漢地也在講,這個教言沒有什麼可保密。不管保密還是不保密,我都能知道它的密意。」類似這樣胡說八道的人還不少。比如我認為,本來釋迦牟尼佛所傳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歸納就是大圓滿密法,但有些愚人會這麼說:「大圓滿很好懂,這裡沒有什麼不懂的,我都可以給許多人講述,即使在十萬個眷屬面前講也是沒有一點問題。」看到這種人真可憐!他們也經常毀謗上師和教言,這就是真正佛法的盜賊。)泄露秘密的界限大家也應該清楚,榮素班智達有關密宗誓言方面的論典對此問題講述得比較廣。有些愚笨的人不知道泄露秘密的過患,他經常把竅訣擺在口頭上給眾人宣揚,這種人就不是真正的法器,是一種劣器。比如獅子的奶是不能盛在象鐵或銅所製成的劣器中,否則它會全部泄漏,同樣,對這些惡劣的人也不能傳授甚深的密法,否則他不但得不到成就反而毀壞了自己。  竅訣的價值就在於能將自己所希求的結果在儘快的時間內獲得,如果自己能精進修持,那僅僅是依靠一個教言或竅訣,也能得到成就。因此即使以世界上所有的財產也無法衡量它的價值,雖然整個大地上已經鋪滿了黃金,但是也不能比上甚深教言哪怕是一分的價值。一個如意寶也只能解決自己的飲食和生活問題,密法的教誡真的比如意寶還寶貴難得。一般在印度,欲得到一些普通的婆羅門的教言,如果沒有供養,也是得不到的。所以按以前印度的規矩,若是沒有黃金,根本求不到法,從藏地來說,以前的國王赤松德贊等也向菩提薩埵和布瑪目扎等這些高僧大德供養了大量純金。  而現在一些愚劣的人,沒有點滴供養,但卻想乞求甚深的教言,如果我給這種人傳授了教言,那他自己也不會去珍惜和重視,這樣對他也沒有什麼利益。雖然上師不一定需要這些財產,但從供養發心等方面,上師可以觀察了知一個弟子的信心大小。以前阿底峽尊者來藏地弘法的時候,諸弟子們也是對尊者供養了牛和馬等許多貴重物品,當時藏人的邪見比較嚴重,他們都認為是阿底峽尊者的貪心特別大。有一天,阿日地方的一位姑娘看見阿底峽尊者,生起了信心,於是就將自己身上所佩戴的金銀財寶都供養了,但這個姑娘回家以後,她的丈夫為這件事狠狠地打罵她,結果她就跳河了。當時很多人就誹謗阿底峽尊者說:「你看阿底峽的貪心有多大,那個女人也是為了供養阿底峽而死去了。」後來仲敦巴問阿底峽尊者:「您為什麼要接受她的供養?」阿底峽尊者說:「因為我接受了她的供養,不久的將來她就會變成我的一個弟子,她也能再見到我的。」後來在阿底峽尊者還沒有圓寂的時候,這位姑娘就轉世成為了仲敦巴的一位大弟子。所以有些高僧大德接受供養也是具有很多外內密的意義。有些人誹謗甚深的論典,說是它的意義沒有什麼不好懂,修起來也沒有什麼,然後自己在行動上也不會去作絲毫的努力和修持。象這種愚人,對甚深的教言一點都不珍惜,對此也不會產生稀有難得之心,他們覺得這些都極容易得到。而具有智慧的人,在得到教言後就作認真的修持,當自己的智慧越來越增上時,對上師也會油然生起強烈的信心和恭敬心,並且也不斷地生起想對上師報答恩德之心。有些人好象今天對上師特別恭敬很想報答恩德,但過了一段時間就將自己的信心退失了。所以你們應反觀自己的相續,看看自己對上師是否具特別的虔信恭敬,然後對教言是否抱有一個稀有難得非常珍愛的心情。當一個人依靠上師的教言真正獲得了一些證悟時,他的信心和恭敬心就會越來越增上;反之,這個弟子的相續中若沒有得到上師的智慧,那他的信心就好象是越來越退失,所以從信心可以推出一個人的智慧。  (比如我自己認為是在十五歲時依靠《直指心性》證悟了大圓滿,但我當時對上師和佛法的信心和現在相比較,則有天淵之別。我現在的信心非常猛烈,我經常這麼想,要想擺脫輪迴和今生的各種痛苦,只有上師和大圓滿法才能救護我,自己有如此信心,這可能是因為現在人老了,我執太重的緣故。  其實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要想讓上師歡喜,也不一定要供養財物。比如昨天我平時傳法用的錄音機壞了,今天有個喇嘛就給我拿來了一個,現在我確確實實生起了無比的歡喜。此錄音機是這個喇嘛以前到漢地去的時候買的,他對它特別執著,好象一天都沒有用過,但今天我傳法時卻很需要他的這個錄音機。所以對上師不一定要供養財產,有時上師是否生歡喜心與弟子的行為有密切的關係,比如今天這個喇嘛若給我供養一斤黃金,我不一定很歡喜,但有時侯與上師的意願比較相應的一些行為和言詞卻事關重要。)有些人僅是依靠詞句而不依靠意義,也不知道甚深教言的價值,雖然已經給他傳授過無數的教言,他都不會生起歡喜心,但若是給他一點點低劣的財物,這個弟子卻會非常高興,這就是愚笨的行為。(比如我給大家講過不少大圓滿法,但有些人卻對我生不起太大信心和歡喜心,而當我給他一塊牛肉或羊肉的話,這個弟子就特別高興,他會認為我的上師非常好,對我格外關照。)  就象剛才所講的,在一塊牛肉和大圓滿法面前,只選擇一塊牛肉的這種沒有信心的非法器,為什麼還要傳給他們教言呢?如果沒有給他們傳法,難道就活不到現在嗎?這裡意思是講,對上師一點都不恭敬只喜歡財富的這種人,就不要給他傳法,否則就好象把金粉散灑在水裡一樣非常可惜,這也是一種愚笨的做法。若對上師沒有信心,利益弟子的緣起就已經毀壞了。(對上師的恭敬不在於外面的行為,而在於內心。如麥彭仁波切有一個叫捏涅俄薩的侍者,馬爾康人,本來他是一個愚笨的人,脾氣也比較暴躁,有時候好象在上師面前也顯得非常無禮,態度極不調柔恭順。有時上師親自開許了的弟子,而他卻擋在外面說是上師生的病特別嚴重,不讓他們見麥彭仁波切。有時麥彭上師本人也似乎特別害怕這個侍者,比如堪布擁嘎為著作功德藏的講義來請求教示時,本來麥彭仁波切有許多甚深的關於八個難題的教言正待給堪布擁嘎解說,但那個俄薩來了,麥彭仁波切就很害怕,他趕忙對擁嘎說:「現在你快去吧!你看,俄薩來了,我現在不敢給你講。」從表面上看來,俄薩好象對上師很不恭敬,但實際上麥彭仁波切把自己相續中的智慧全都傳授給他了,比如他的金剛七句祈禱文的講義當時就是為了喇嘛俄薩而宣說的。後來麥彭上師圓寂的時候對捏涅俄薩說:「你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去找華木欽哲。」然後對其他人說:「以後他生病的時候,你們一定要關照他!」所以不在於表面上的花言巧語,而在於內心是否對上師真正具有信心、恭敬心和歡喜心。)作為弟子,首先如果沒有恭敬心,利益的緣起就沒有了。第二沒有智慧,上師所講的法的意義就不會明了通達,若是其它法的內容不懂也勉強可以說得過去,但對大圓滿教言的意義則必須要有所了解,否則一點智慧都沒有,也是極容易誤入邪道。第三如果弟子精進不夠,則不能獲得上師的密意,第四泄露了秘密也是不能成就。  所以對上師有恭敬心,自己具足智慧和精進,能夠保守秘密,也存有利他之心的這些人,在恭敬地依止了上師之後,並獲得上師許可的情況下,就按照教言秘密地行持佛法,這時自己哪怕遇到生命危險也絕不違背上師的教言。然後為了甚深傳承不間斷,需要依靠一個方便方法來弘揚佛法。(比如以前桑格王修在77歲時獲得成就,後來沒有遇到具相的明妃,他就活了一百多歲,當遇到弟子智格迦納香頓時,就給他傳授了佛法,後來就成就了虹身。)所以為了不斷傳承,自己應該修持並如法地加以弘揚,若是按照上師的教言自己以恭敬心去行持,那最後就象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樣,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成就,一切皆會吉祥和圓滿。  有些人經常宣揚竅訣,或是把教言隨隨便便就傳給別人。這種人就象是飛禽損害水果一樣,教言的能力將被損壞乃至徹底喪失,以後非但自己不能享用,別人也無法從中獲益。  教言若是人人都知道,那人們對智者就不會恭敬。比如在金洲,黃金的價值就極其微薄普通。若隨意宣說教言,則不但聽聞的人寥寥無幾,而且聽者對說者也不會十分恭敬,說者反而需要對聽者作讚歎和恭敬。(現在末法時代就是這種現象,好象上師說法,弟子對上師不一定感激,上師反而需要感謝和恭敬弟子。所以如今的眾多愚人,根本不懂得珍貴教言的甚深意義和它的價值。)這些口頭上隨便宣說教言的阿闍黎,以及為私慾想得到教言的一些狡詐弟子,他們真是把教言全部能加以毀壞的根本。沒有廣博智慧的愚者或是聞思修行不究竟的這些人口中的教言,就象是那些貧窮人手中的寶貝一樣,他們都同樣樂意在別人面前宣揚,非常願意給別人講解。比如有些人只知道一個生起次第的修法,可能他就覺得自己懂得已經太多了,然後到處都去給人宣講。  這些淺薄的人在稍微得到一些教言的時候,在人前人後非常願意講出來,好象給別人傳講的這種心特別地急。對這種人不管怎麼壓也壓不下去,就象在大鍋裡面煮肺臟時,那個肺臟一直是漂浮在水面,所以這種人的智慧一直是浮在表面上,它是不會被密藏著的。自己得到一點竅訣的時候,馬上就要傳給別人,這實際上是一種愚笨的做法。  本來具有法相的這些上師已經捨棄了今世,他們對弟子供養的財富並不一定歡喜,但為了觀察弟子的根基和抉擇弟子是否是真正的法器,他們需要看看弟子是對上師怎樣供養的,又是怎樣為上師做事情的,是如何對上師生歡喜心的等等,這些都應該觀察。所以如果沒有一點供養,最好不要給他傳講竅訣。有些弟子在供養上師時,好象連一塊銀幣也捨不得。他把銀幣拿出來又放進去,又拿出來,心裡說這是古代的銀幣啊,價值特別昂貴,我真是捨不得。對財富特別貪執捨不得的這種人肯定不是優良的法器,因為他對財產執著而對教言不重視,因此不能對他傳授甚深的竅訣。若是為了教言供養了貴重的財物或是受了相當的苦行,那將來就會認為此教言自己曾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得到,以後對這個教言也會珍重愛惜,不會虛耗的。  (以前我確實沒有什麼財產,若經常要用財物來供養上師,我就沒有這種經濟能力。比如我在石渠求學的時候,當時我的財物全部加起來也超不過幾百塊錢,但我自己把這些財產確實全都供養過上師,後來在拉智仁波切上師面前也是供養過自己的全部財產。所以我個人在上師面前一方面作過財供養,一方面也作了一些修法的供養,這樣最後自己也是獲得了這些顯密教法的竅訣。) 在自己具有財產的時候,應該觀想這些財產實際上就象是閃電一樣,不值得以此為依託,它沒有什麼真實和長久的可靠性,最多也只能解決今生的一些飲食而已。自己的金銀財寶也並沒有什麼好珍惜的,比如我們有時候覺得珊瑚松耳石等這些珠寶珍稀貴重,但這也是人的一種分別念,實際上它們跟一塊石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為了得到甚深的教言,為了報答傳承上師的恩德,供養諸佛菩薩或是供養上師不但應該而且也有巨大的功德,如此自己也會懂得教言的價值,當然在金剛道友面前作會供或是供齋也有相當大的功德。因此教言非常珍貴,我們有智慧的人也應該要知道自己是在哪一位上師面前得到過教言,對於這個教言必須要珍惜,為了它應該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這樣上師的加持就會融入自己的心間。(麥彭仁波切以前住在宗薩時,竹慶單比尼瑪前去拜見,返回時,麥彭仁波切送了他相當長一段距離,並在路上把一個教言從自己的衣服里拿出來交給竹慶仁波切。這個教言的內容既是屬於麥彭仁波切親自傳給竹慶仁波切的一個教授,也是對他的一個授記。因為竹慶仁波切的見解已逐漸變為黃教觀點,他所著的論典,比如一直保密未公開的《大幻化網講義》的觀點就基本上與黃教相同。實際上竹慶仁波切從前依止過黃教的嘉瓦多俄格西,還有竹慶寺院的四大堪布也是修學黃教的。當時麥彭仁波切對竹慶仁波切說:「你不要建立自宗,也不要破斥他宗,一定要持著自己的見解,將來你也會有所證悟,你應修五年,對此給任何人也不要說,一定要保密。」雖然這個教言的文字現在還保存著,但以前竹慶仁波切給任何人都沒有傳授過,因如此保密,後來他就已經開悟了。)對竅訣珍愛保密的人,所有空行也是經常保護和幫助他,這與在法器面前不說法的情況根本不相同,因為這是自己真正愛惜竅訣而作如此保密,護法神對此也會感到高興。如果一個人能保密,這在密宗是最好的法器,否則到處隨便傳講,那就會惹得眾多天尊護法神也是憤怒不滿。  如果使上師生起了歡喜心,並如理如法在上師面前接受教言,如此聽聞的教言即使再少,那也會使自己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有些人不願意講上師的功德,好象在宣揚自己,並且泄露秘密,那這樣在他的身上就會產生無窮的過失。  如果對上師沒有一個發自內心的恭敬心和虔誠的信心,那就根本不會得到殊勝教言的利益和功德。必須要把上師看成象自己的心、眼睛以及自己的父母親那樣,如此在上師面前就可以聽受竅訣,比如為了密法,在三天三夜可以不吃不喝,能夠忍受如此痛苦的人可以成為密法的法器。若對上師具有恭敬心,對佛法懷有珍愛之情,他就一定會精進修持。現在大地上的凡夫俗子大多不具足法相,能對之講說教言、根機合格的人非常少。若對不具法相的人傳授了密法,那就猶如將無比莊嚴的飾品戴在惡狗身上,而惡狗到處流浪著,這就沒有什麼意義。有些愚笨的人,憑空就將所有的竅訣傳給別人,也是同樣這個道理。雖然你的慈悲心廣大,但也不能隨便傳講密法,不然自己也會由此遭報應而死亡。  如果自己沒有獲得絲毫暖相,就隨便傳講密法,這是狡詐愚笨人的一種行為。一般來說,自己必須有一個理解、證悟,或者就象啞巴吃糖,雖然沒辦法表達出來,但在心裡卻非常明白,如是在自己心裡必須要有一個領受,如果沒有這些,你傳講什麼密法呢?比如,中觀裡面有離一多因、緣起因等各種的推理方法,若自己以這種緣起的推理方法,對中觀或者大圓滿的本性有了甚深的理解,這也算是一種證悟。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解,也沒有一個領受,隨便給別人傳授,這是愚笨人的作法。就象其它一些論典當中所說,學問或者是通過供養來給與,或者是「學問交換學問」。比如對一般的詩學和醫學,如果你給別人傳授了一個教言,那別人也應為你傳授另一個教言。因此這個教言或者以教言來交換,或者是通過別人的供養賜與,或是對方有恭敬心,也可以傳授給他,除此之外,自己哪怕是遇到生命危險也不要把甚深的竅訣傳授給別人。薩迦班智達的某些論典對這方面的問題也講得比較清楚。  如果我們把教言隨便傳講給別人,那眾人就根本不會懂得它的價值,為此對教言的珍愛心和對上師的恭敬心也就沒有多少了。若要傳講教言,必須具足緣起,一方面上師要有智慧和慈悲心,而另一方面弟子應具法器之相即有恭敬心等,弟子和上師的這些條件全部圓滿具足,這就是一個良好的緣起。這樣弟子在上師面前聽受佛法,對自己、眾生和弘揚佛法都會帶來利益,就象是純金髮出燦爛的光芒一樣。如果自己恭敬上師,那別人也會對你尊重,而且對眾生也有莫大的利益。不用說無上大圓滿方面的勝法,就是學習一般的詩學、戲劇或醫學等其它學問,也需要恭敬上師。所以我們一定要觀察法器的功德和過患,每一次傳講佛法的時候,一定要觀察各方面是否合適。對於比較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言,不管多多少少,這些教言千萬不能傳給那些具有狡詐行為和泄密的人。  若我們沒有隨便傳講,而別人從其它地方已經知道了這個所保密的教言,那就與己無關,為此自己根本不會受到空行和護法的懲罰。所以自己一定要秘密地修習,不能隨便傳授教言。比如那若巴有一個妙藥,雖然有很多人已經知道了它的道理,但是如果自己照樣一邊進行保密,一邊進行修持,這樣就會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可是現在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保密的價值。(有些教言必須要保密,比如原來我患上心臟病的時候,在色達有一個藏醫生給了我一包葯,然後要求我在路上千萬不要服用,否則可能會在路上睡著。後來我就問了很多人這是什麼葯,當時一個醫生告訴我,以前有一個葯叫三七片,當我知道這個以後,好象它的療效就沒有了。在西醫也有類似保守秘密增進療效的情況。因此有時病人不能太過份地詢問一些不該問的要保密的事情,若是能按照醫生的教言去做,就必定會對自己有益。  在我們藏葯中就有許多屬於應保密的葯,當病人問起它的藥名時,就不能隨便講出來。對於某些葯,如果醫生和病人都能保密,那此葯的效應就會強烈而迅速。今天我就給你們講一個保密的例子,比如有一個叫做是克意理瑪的藏葯,它對某些感冒或腸胃病效用良好,但這個葯一定要保密,否則它的效果一點都沒有。我們的密法也就是同藏葯一樣的道理。)如果對佛教和眾生有重大的意義,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具有法相的弟子,那這時候即便是沒有公開非常甚深的教言,也可以以大悲心毫無吝嗇地傳授。(比如以前堪布門色爾在世的時候,當時阿穹堪布有一個非常保密的大圓滿法就直接傳講給了眾多的人,後來我也看到了阿穹堪布所傳的那個大圓滿教言,實際上它與無垢光尊者所講的教言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當時不少人因這個教言確實受益匪淺。)  有些密法必須要保密,但若已經上師和本尊開許,如理如法地聽受和傳講,那本尊和護法神不但不會制裁,而且他們還會特別高興和隨喜。  隨意地傳講甚深的教言,或者是為了財產把密法賣給別人,或者是因為親戚朋友而隨便地傳講,或者是不觀察法器而傳授,那這些人就好象把自己的內臟從口中掏出來一樣。我們應該明白,所有的財產當中,竅訣的價值最昂貴。對於甚深的教言,即使文字再少,自己也一定要恭敬地祈求,並且也要認真地去修持,這樣對自己和對佛法的弘揚都會產生巨大的利益和意義。如此如理如法弘法利生的人,就象大地上的如意樹一樣,是世間的莊嚴。最後再三地告誡大家,在整個世間即使遍滿黃金,但是也根本無法與任何一個教言的價值相比。如今的人對財產極為看重,而對教言不是很重視,沒有財產的供養,只是以表面上一些狡詐虛偽的行為而想求得教言。對這種人最好不要傳授教言,若是傳給他,也不一定有積極的意義,他不但不會報恩德,而且本人也會受到空行的制裁。  所以非常甚深的這些教言,應該把它們隱藏在自己的心坎深處,無垢光尊者也說:「最深的這些教言,應該藏在自己的心寶當中。」對上師有無比的恭敬心,表裡如一,具有清凈戒律的人,而且他為了佛法也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對於這些人,如果觀察出他是真正的法器,也可以傳講甚深的教言。若不具足這些條件,最好不要傳給他們,不然也會失毀誓言。尤其是對於破誓言的這些人,一定不要傳甚深的教言,否則這些人的心血也會被空行母和護法神吸乾的。因此必須要好好的保密,「卡的」也是閉口的意思。薩瑪雅!印!印!印!  此次傳法我都全部詳詳細細地作了解釋,希望你們不要說還想在我面前聽一個其它更深一點的法,這就是最深的一個教言。即使三大傳承上師住在這裡,或者麥彭仁波切親自來為我們傳法,我想除此之外可能也是沒什麼可說的了。你們有智慧的人也應該認真地觀察,他對我們講的真是特別深,所以希望大家以後能將這些教言好好地記在心間。  上一篇:宣化上人:奉獻生命弘揚佛法----譯經下一篇:海濤法師:必須讚歎抄經,抄經是修行的基本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4/44829.html)---------------------------------------------------------------------------------------------------------------------------------法王如意寶關於往生西方的開示發布:明華居士 [] 日期:2008-2-3(來自《智悲精滴》最後一段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傳授 索達吉堪布 口譯) 發願往生  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佛陀所顯現的幻化無量無邊,所教化的剎土也紛然呈現。然而在即生當中,大多數人最感緣近的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在他們的心念當中,也會時常憶念極樂世界的種種美妙莊嚴。依佛經記載,極樂世界屬化身剎土,比較容易往生。華智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也都曾讚歎過西方極樂世界和東方現喜剎土的種種功德(東方現喜剎土乃是東方不動佛之清凈剎土,距婆娑世界十萬億國土,眾生壽命十萬劫。那裡雖然有男人、女人,但人們卻不受貪心和嗔心的惱害,功德不可思議。然而在諸多經續中,卻並未闡明需要具備何種因緣才能順利往生到那裡。不過,我們在憶念東方不動佛的時候,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就會播下往生其剎土的種子。)。雖然從究竟意義上講,東方不動佛和阿彌陀佛並無差別,但無論依靠我個人的分別念來判斷,還是就經論當中的文字方面進行觀察,我仍然認為其剎土的莊嚴殊妙,似乎不能與極樂世界相提並論。  至於極樂世界有無凡夫,各大祖師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竹慶仁波切認為極樂世界有凡夫存在,而喬美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對此則持否定態度。麥彭仁波切是這樣解釋的:普通凡夫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通過阿彌陀佛的無上加持,立即就會成為登地的聖者。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以及各位祖師大德的究竟密意,我們都應予高度重視,並應通過精進聞思去深入理解。萬萬不可依靠凡夫的分別念妄加揣測、隨意評價,以免由此造下無邊罪業,為自己往生西方設置障礙。  麥彭仁波切在《凈土教言》中開示,如若沒有造下謗法罪和五無間罪,又具足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意樂等這四大因,一般人都能順利往生到那裡,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說到謗法的過患,嘎當派曾在其教言有所涉及。喇啦曲智仁波切和薩迦班智達都明確指出,普通人不可以犯謗法罪。恰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中,除詳細記述了如何辨別謗法罪與非謗法罪之間的界線以外,還論及了五無間罪、近無邊罪的諸多過失。其中,盡無間罪並不容易違犯,而在五無間罪中,殺父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在一般情況下也很難觸犯。至於謗法罪的情況就不盡相同了。一方面稍有不慎就易違越;另一方面,多數情況下又很難確認謗法與否。至於謗法與非謗法的界限,在《彌勒菩薩請問經》中有較詳盡的開示。  若就今生的顯現而言,我們前世應該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否則,此世也不會得到人身。因為如若造下此罪,往往身後立即感受果報,其惡業一般不會隔世成熟。然而,無論三藏法師還是普通行人,在今世的言行中卻極易觸犯謗法罪。為此我們應當時常猛力懺悔。佛經中講,念誦十萬遍金剛薩垛心咒,可以懺凈違犯密乘根本誓言的所有罪業,而謗法罪則屬於違犯顯宗得根本誓言,所以如是念誦定可清凈此種過患。  這也是本院每年召開金剛薩垛法會的目的所在。法會期間,每位參加者於兩、三天內即可積累一億遍心咒之功德,其懺悔罪障的力量可想而知。釋迦牟尼佛曾指出,眾人共修之功德是各人所修功德的總和,也就是說,如果一萬人參加同時參加法會,每個人於法會期間所造善業都將增長一萬倍。然而,如今卻有很多人不相信這一點,世間的學者對此也不予承認。事實上,無論善業抑或罪業,若眾人共同協商、參與,每個人將得到一份相等的功德或罪業。例如一千人同時密謀殺害一人,待到果報成熟之時,千人中的每個人都會感受殺害一人之果報。而眾人所造之善業功德也與其理相同。儘管這樣,卻仍有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個人念誦的功德較大,集體共修的功德較小,這些見解都是對因果關係不十分信任所致。作為一個修行者,我們理應相信佛陀的教言,特別是對因果要生起堅定的信解,以後再遇大型法會時,一定要積极參加,從而得到大家共修得善業功德,這同個人修持的利益相比,相差十分懸殊。  總而言之,我在此希望大家一心一意觀想阿彌陀佛,日夜祈禱,共同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能如此行持的話,無論今生或來世,我們都會沉浸在無邊的快樂當中。正如前輩大德在金剛道歌中所吟唱的那樣:具足菩提心的人今生可以得到快樂,來世也能往生西方,不會被痛苦糾纏!一想到這裡,我就不禁心生歡喜!如今,雖然我這個四大假合的色身已經年老體衰、羸弱不堪,卻仍然禁不住要唱起悅耳的金剛歌,跳起歡快、優美的金剛舞……  我個人認為能夠有幸聽聞無垢光尊者的殊勝教言,是一種極大的福報,因為尊者的教誨對每一個欲界凡夫幾乎都行之有效。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隨時都可以感受到尊者嚴厲的目光似乎正注視著我們,因而每個稍有善根的人都感到惴惴不安、羞愧萬分。如果有哪個人在學習尊者教言時仍然無知無覺、麻木不仁,那他如果不是一位已經證悟了的成就者,就一定會是個不可救藥的蠢才。  現在,世間眾生所造的惡業堆積如山,無論何時何地,眾生都都不可能得到片刻安樂。當我們對此憑藉著自己的頭腦加以思考和抉擇時,又怎能不生厭煩之心?回想劫初的時候,人們能夠自然行持佛法,以神變行於虛空,以禪定為食,通身都可放射光芒。但是隨著煩惱越來越重,眾生的福報也越來越小,世間與出世間的能力也越來越低,以致逐漸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當今已是五濁熾盛,世界上再難尋找到一絲真正的安樂,到處都充斥著饑饉、瘟疫,乃至戰爭等種災難,這是多麼令人悲傷的事情!在這種一片惡劣的大氣氛中,如果我們還要遣除自己的各種違緣的話。就必須多念誦具光佛母心咒。並虔誠地祈禱觀世音菩薩。  蓮花生大師曾授記道:「時日雖依舊,人心已不古。」遙望渺渺星漢,從古到今,我們曾看過多少次日落日出、斗轉星移?!正如人間草木歲歲枯榮、周而復始一般,大自然的許多景緻都是恆久未變、年年依舊,而人的心地卻再難以回復如初。  多麼希望大家都能時刻觀察自己內心啊!我們應盡量剋制煩惱和貪慾,避免一切惡劣行為的發生。如果是老年人,那就不要再聚集閑聊,以免浪費光陰;年輕人也不應與世間凡夫俗子一起終日廝混;至於小孩子,父母更要對他們嚴加管教,決不要他們沾上任何惡劣習氣。寂天論師在《入行論》中曾經指出:身為菩薩,每當行事之前,應當首先觀察自心,以便權衡善惡利弊。我們應該只做該做的事情,而不做想做的事情。  在此末法時期,無論就外在的器情世界,還是就眾生種種不堪入目的顯現而言,均可謂剛強難化。因此希望大家能夠樹起正見,深切思維,認真取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便維護佛法的總體形象。  每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內心時,我們就會發現,屢屢湧現出來的,多是難以克制的諸多煩惱,真正的善念實乃少而又少。即便偶爾生起將心識轉向佛法的念頭,那好不容易才生起的善念也總是一閃即逝,力有不逮。如果我們再轉而觀察人生的各種因緣,便會發現,即使自己誠心誠意地祈禱上師三寶,無意中也會遭遇眾多違緣,本身的壽命也如同草尖上的露珠一樣短暫無常,這些都會令我們心灰意冷。由此,我們才可以深切體會出高際必墮,積聚必散,有生必有死,有興必有衰的深刻道理。並進而認識到世間的所有法則、輪迴中的一切顯現都實如此的不可依靠。因此,只有發願從輪迴當中解脫出來,才能擺脫痛苦的捆縛,得到究竟的利益。  在這個發心的過程中,我們最好不要憑空許諾要承擔多重多重的擔子。在經過反覆權衡後,凡是覺得自己無法勝任的工作,無論是有關佛法的,還是與佛法無關的,都不要一概答應,更不要輕易就發下宏願。作為一名薄地凡夫,我們本來就不可能具備超凡的工作能力,故而應當努力從發起願菩提心做起,以期通過修行提高個人的能力,並非要好高騖遠地去實踐什麼菩提心。否則不但對於眾生利益甚小,還會對自己構成危害。因為利益眾生的前提是必須具足不共的智慧與能力。否則就一定難堪重任。若度化眾生的因緣尚未成熟,自己就貿然行事,固然其發心值得敬佩,但實際效果定然不會理想,並且還會因此而障礙個人修道,其結果無非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所以,在沒有獲得足夠的智慧與能力以前,我們還不如前往寂靜之處精進修持,以期早日做到願行一致。  以往的高僧大德、諸佛菩薩們,對於寂靜清幽的山林深處無不交口稱讚――那裡沒有野蠻的眾生和喧鬧的場面;那裡遠離了暴力和傷害,有的只是善解人意的小動物和空中的飛鳥,而它們也會成為修行人的忠實侶伴。如此棲身在密林之中,定會感覺悠然靜謐;安住于山洞之內,怎能不感愜意安閑。山腳下,潺潺的溪水緩緩流過;平原上,五顏六色的鮮花爭奇鬥豔;嗡嗡的蜜蜂,在花叢中盤旋飛舞,唱著動人心弦的歌謠;不知名的小鳥,三三兩兩地婉轉啼鳴,忽高忽低地追逐嬉戲;微風吹拂,送來縷縷沁人心脾的旃檀清香;波光瀲灧,蕩漾著天鵝純凈的倒影,令人心醉神迷;遠處的山澗中點綴著叢叢翠綠的松柏;而腳下的山坡又鋪展開無邊的如蔭芳草。這簡直就是一幅如詩的畫卷,猶如天國降臨在人間。堪布尼登仁波切在讚頌色達寂靜處的一篇文章中也曾說道:如此寂靜的山林猶如天國的花園,四季的無常變化也能為行者之觀修帶來無上助緣。  如今,已經趨入了解脫大道的我,隨順佛陀的言教,發自內心地勸告大家前往寂靜處所,精進不懈地修持善法,度過有意義的一生。  在我們藉以棲身的這個輪迴大海中,到處都充滿了痛苦,所以具有智慧的人一定要仔細取捨因果,精進修持正法,以便將來弘法利生時能引導眾生共同脫離苦海。要知道以我們現在的凡夫境界要想度化眾生,那是極為困難的。所以,我在此奉勸每一位有緣弟子,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我們將獲得無礙的辯才和究竟圓滿的智慧,然後再入此娑婆以度化眾生,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據佛經記載:西方極樂世界乃清凈剎土,其殊妙功德不可思議,因此,我們首先應當捨棄自己的天靈蓋――發願放棄今生,了脫輪迴,進而力爭往生西方。以前有一位大成就者在召開極樂法會時,曾告訴大家,如不能現量地觀想出阿彌陀佛及其手中之缽,就可以方便法觀想他本人與他手中的大碗。同樣的道理,假如我們當中有人不擅長觀想本尊,便可僅僅觀想唐卡上面阿彌陀佛的形象,這樣也仍然可以獲得殊勝的加持。  儘管我不厭其煩地宣說了我自己對末法時代的種種不盡人意,不如理如法,甚或醜陋、可怕、必墮地獄等現象的厭煩之心,但有句古話說得好:「愛之切,故言之也苛。」就我本心而論,我多麼不願看到這些讓我心痛的行為啊!我多麼希望佛陀的朗朗慧日能重新輝耀於藏地乃至全世界的被烏雲遮蔽的天空之上!我根本就不願看到綿延幾千年的佛之慧燈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墮於黑暗!  我可以坦誠地將一句,無論五濁惡世的滾滾濁流有多麼喧囂,眾生有多麼貪婪與愚痴,只要有人還在行持善法,還在精進聞思,還在清凈的地方不禪孤獨與寂寞的迅猛修行,我本人就永遠不會遠離他們!  即就是大多弟子都已懈怠、懶散下來;即就是大多數世人都已被各種世間八法所包圍、所污染;即就是許多修行者都已背叛了他們根本上師的教言;即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僧人都已把出家當成一種職業;即就是有一撥又一撥的假活佛、假堪布們大批應世「弘法」,我還是要說一句:正因為怒其不爭,我才會對他們心生厭煩;正因為哀其不幸,我想我還不會對他們真正生起厭煩心。因為我要盡到我作為一個上師的基本責任,特別是在當前這樣一個顛倒混亂的群魔亂舞的時代。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諾言——我自己以及所有眷屬都會在西方極樂世界裡相見!   上一篇:智誠法師:草木土石等無情法也有佛性嗎?佛是不是有情?(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0/4978.html)--------------------------------------------------------------------------------------------------------------------------------- ---------------------------------------------------------------------------------------------------------------------------------
推薦閱讀: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凈空法師)第一一八一卷——第一一九0卷
【觀察】妙一法師:關於索達吉堪布講《法華》之我見
凈空法師5月13日開示:六道眾生最大的麻煩,就是到處撿垃圾
凈慧法師:《大般涅盤經》略釋(十八)
證嚴法師:八大人覺經講義3

TAG:成就 | 法師 | 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