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護生:易中天談虐待動物永失惻隱之心

素食護生:易中天談虐待動物永失惻隱之心 本文轉載自deguangjixie《素食護生:易中天談虐待動物永失惻隱之心》 素食護生:易中天談虐待動物永失惻隱之心

2014年04月25日 07:30來源:燕趙晚報 作者:易中天

虐待動物本質是社會問題。善待動物,才能真正善待自己,人際關係才能溫暖和諧。

【素食護生】易中天:虐待動物永失惻隱之心(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易中天:現任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其主講的「漢代人物風雲」、「易中天品三國」系列獲熱評。

一直以來,反對虐待動物的聲音,從未止息,反而常常一浪高過一浪。人們不禁要問:這是為什麼呀?

【「惻隱之心」使我們「不忍心」】

這就先得說清楚,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虐待」。為什麼呢?就因為人性中有一條道德的底線,同時也是起點,叫「惻隱之心」。

所謂「惻隱之心」,就是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的善心,所以又叫「不忍之心」。按照孟子的觀點,這是人性中與生俱來的天良,故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一個人,只要有這份心,他就有可能成為一個好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生命】

這跟不虐待動物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惻隱之心或不忍之心,其實有一個心理依據,即將心比心、由此及彼、推己及人。

一個人,為什麼不忍心看著別人受苦受難受折磨?說到底,就因為自己不想受這活罪。比方說,自己不願被燒死,才不忍心燒死別人,這就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問題是,「己所不欲」易,「勿施於人」難。這就需要培養。而且,為了保證培養成功,還得把這善心和天良,從「勿施於人」擴展到「勿施於物」。當年,孟子講「惻隱之心」,舉出的例證,就是齊宣王對一頭將死的牛,表示「不忍其觳觫(嚇得發抖),若無罪而就死地」。牛如此,狗和熊,也一樣。

事實上,一個人,如果不把虐待當回事,下一步,就有可能以此為樂。這時,他就會完全喪失了人性。所以,必須反對虐待,反對虐殺。比方說,在不得不保留死刑時,堅決廢止凌遲、腰斬、砍頭等方式;在無法避免戰爭和執刑時,決不虐待俘虜和犯罪嫌疑人。當然,也不虐待動物,哪怕它「醜惡」如老鼠。

【虐待動物折射「人權」,本質是社會問題】

一個人,今天能虐待老鼠,明天就能虐待狗,後天就可能虐待人。因此,為了保證人不受虐待,必須反對虐待動物。這不是什麼「動物福利」或者「狗權」(動物權),反倒是「人權」,是人與人的關係,是社會問題。

事實上,不忍心其無罪而死,不忍心其折磨至死,正是現代社會法治與人權的心理基礎和人性基礎。比方說,國際社會一致公認不能虐待俘虜,不能虐待犯人,不能虐待動物。記得中央電視台的一期節目:醫學院的學生們帶著擔架,拎著兔子牽著狗,走向實驗室。解說詞說:擔架是為狗準備的,兔子沒有,這意味著兔子將不再生還。節目的結尾,是師生們為實驗動物建立了紀念碑。每年清明,他們會去獻上鮮花。這不是虛偽,而是人類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生命儘可能的尊重。要知道,只有尊重一切生命,才能最後真正尊重人自己。

【善待動物,人際關係才能和諧】

因此,惻隱之心,要從善待動物做起。而且,只有當所有人都不再忍心虐待動物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才能真正建立起來。

否則,下一個被按倒在床,挖肝取腎抽膽汁的,沒準就是我們自己。

您可能也喜歡: 好美!色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動物 好美!色彩繽紛的海底世界動物 【引用】動物的家園肯亞 【引用】動物的家園肯亞 世界營養學泰斗為什麼倡導素食? 2011.10.04 世界營養學泰斗為什麼倡導素食? 素食養生:五色蔬食養五臟 素食養生:五色蔬食養五臟 易中天:喜歡權謀,是一種悲哀 2011.10.04 易中天:喜歡權謀,是一種悲哀
推薦閱讀:

TAG:動物 | 素食 | 虐待 | 易中天 | 虐待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