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化網路與個人利己性的思考

如今很多人都在談社會化網路,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幾個影響力中心主導模式,社會化網路人是真正的主導,包括很多web2.0也基於這樣的思想,但是很多這類網站運作並不理想,人氣低,粘性差,用戶沒有貢獻熱情,沒有分享熱情,而這些原因的背後,我覺得是:過分強調了社會化,而忽視了用戶自身的利己性。我們先看看一些比較成功的社會化網路的網站:  Orkut,sns交友網路,滿足用戶交流需求。  delicious,網路書籤,網址保存,實用性工具。  flickr,圖片存儲,分享站點,圖片存儲工具。  blog網站,個人觀點抒發平台。epinions,產品點評網站,卻結合很好的激勵模式。分析這些網站都有一定的共性,具備一定的工具性,對個人用戶都有不錯的益處,都有很強的利己性。sns滿足交流慾望,工具化滿足利己性,blog滿足展示心理,激勵模式滿足貪利心理。而任何一個優秀的產品,最重要的就是對用戶有用,可以滿足哪種心理需求。用戶在使用某種前提,都是對自己有益處,益處不大,可代替太強,那麼被選擇的幾率越低,即使被選擇,被拋棄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強。我認為社會化網路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社會化的前提是,滿足用戶所必要的的心理需求和自身的利己性。只有首先用戶覺得對自身有用,在這樣的基礎上,才會有所謂的社會化行為,比如參與、分享、創造等等。好的產品,只得讓用戶去用,對於用戶共同的益處,又連接起了社會化網路的節點關係。很多社會化網路過分強調社會化,參與、分享、互動、創造,而這些的都是蒼白的,在用戶沒有任何利益基礎的前提下,用戶憑什麼來給你貢獻?憑什麼在你這裡社會化?而做網路要做用戶價值,而用戶價值在我看來就是對用戶自身的利益價值。豆瓣在中國很有可能起到了誤導的作用,因為有太多偶然性和不可替代性,但豆瓣建立起來的品牌價值和效應,是很難模仿的,而豆瓣這種沒有任何激勵模式,可以有這樣的效果,是草根創業者都渴望的,如果幾年前大家有這種創意,也許都有機會,而今天創業已經提到了更高的門檻。DIGG模式在中國一直沒有起色,很明顯和中國人需求心理有很大關係。利他心理在中國絕大多數網民心中都沒有這樣的概念,而利己性的網摘卻有聲有色。社會化本身就是巨大的網路體系,而在中國,真正的網民,也許就是在網吧里打遊戲,聊QQ的人,而不是寫BLOG的人。社會化,你更應該簡單,清晰,讓這些所謂素質一般的網民使用起來,你才能真正走向社會化。有的時候,我也很難理解,為什麼有很多人,對網上免費的獎品趨之若騖,但這代表了中國互聯網發展水平,網民的素質,我們只能在變化的環境中不斷的適應並積極改變,而不是以不變應萬變。

原文:http://www.flyu.com.cn/post/222.html

飛揚新銳 ---- 互聯網營銷2.0 www.flyu.com.cn


推薦閱讀:

趙薇和丈夫被罰,到底虧不虧?
家長給幼童餵食活蝌蚪:這年頭,沒被爸媽搞死算我命大
白岩松是誰?
你知道嗎?中國單身狗大軍已達到兩億
「假藥」救命 社會之痛

TAG:社會 | 思考 | 社會化 | 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