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說吳三桂3 吳三桂勤王之謎
內容簡介:吳三桂向來以英勇善戰著稱,從而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總兵。那麼,就是這樣一個處處有著不俗表現的人,他為什麼會在松山突圍戰中,做出了令人無比震驚的舉動?
由於松山大戰一敗塗地,明軍在關外的有生力量幾乎損失殆盡;薊遼總督兼兵部尚書洪承疇等高官投降清朝,更使得舉朝震驚!而關內李自成的大順部隊進攻勢頭更猛。明朝江山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面對大明、大清、大順三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吳三桂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 一、「引蛇出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這當中有很大的風險,它要求接受任務的將領不僅有勇,能夠臨陣不亂,鎮定自若;還要有謀,能夠隨機應變,善於把握火候。這樣,才有可能使得清軍不懷疑其中有詐,從而調動他們來追,並最終實現伏擊他們的目的。那麼,問題是誰來充當這個「引蛇出洞」的人呢? 二、向錦州城送糧顯然已經刻不容緩。但問題是,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因為送糧大軍目標太大,很容易暴露。而且,這支隊伍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沒有什麼戰鬥力。一旦遇到清軍攻擊,不僅實現不了向錦州送糧的目的,還有全軍覆滅的危險。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什麼人願意去呢?結果又會怎樣? 三、在危急時刻,吳三桂竟全然不顧明軍統帥洪承疇和十幾萬將士的安危,只顧自己逃命!出現這樣的情況,真是讓人始料不及!那麼,一向作戰勇敢的吳三桂,怎麼突然之間就亂了方寸呢? 在向錦州送糧的過程中,吳三桂表現是何等勇敢!怎麼突然就變得如此地膽小如鼠呢?他難道不知道松山之戰是一場非常重要的突圍戰,它對明朝來說,意義非同尋常?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吳三桂不顧大局,做出這種荒唐的舉動呢? 四、由於松山大戰的慘敗,那麼多明軍將領死的死,降的降,明軍在關外已經喪失了與清軍較量的本錢。那麼,這個時候關內的形勢又怎樣呢?此時此刻,吳三桂又處於什麼樣的境地呢? 五、居庸關守將唐通的投降,意味著李自成的部隊可以向北京長驅直入。面對如此嚴峻的局勢,崇禎皇帝將何去何從? 那麼,在這關鍵時刻,吳三桂的部隊究竟在幹什麼呢?它能夠發揮作用嗎?此時的吳三桂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呢?
全文:
吳三桂向來以英勇善戰著稱,從而年紀輕輕就當上了總兵,那麼,就是這樣一個處處有著不俗表現的人他什麼會在松山突圍戰中做出了令人無比震涼的舉動,由於松山大戰一敗塗地,明軍在關外的有生力量幾乎損失殆盡,薊遼總督兼兵部尚書洪承疇等高官投降清朝,更使得舉朝震涼,而關內李自成的大順部隊進攻勢頭更猛,明朝江山己經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面對大明、大清、大順三個政權並存的局面,吳三桂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呢?北京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高級教師紀連海為我們還原一個真實的吳三桂,講述他反覆無常的人生歷程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吳三桂《勤王之謎》。
上一講,我們談到了1639年,年僅27歲的吳三桂升任總兵。但是。與此同時,東北戰局逐漸朝著有利於大清王朝方向發展。寧錦之戰是一個大明王朝與大清王朝雙方在1640年到1642年間以爭奪寧遠、錦州為目的,由多次大小不等的戰鬥組成的大規模戰役。在這次大規模戰役的前期,吳三桂曾經多次與清朝的八旗兵發生遭遇戰,並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戰績。
一、寧錦之戰前後的吳三桂:
1.夾馬山遭遇戰:
1639年,吳三桂被提升為總兵。公元1640年7月6日,明兵與清兵在今遼寧錦縣杏山附近的夾馬山發生一場遭遇戰。我們綜合了《清太宗實錄》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的《明檔》第16號卷分析,可以看到事情是這樣的:原來,在杏山西邊的五里台居住的蒙古多羅特部民,共有30家,60餘人。他們秘密約降清朝,請求清兵前來接應,保護他們免遭杏山、松山、錦州等處明兵的堵擊。正巧皇太極親歷錦州一帶巡視,當即指令濟爾哈朗、阿達禮、多鐸等一批驍將率護軍1500人前去迎接這批蒙古人。清兵於7月5日夜偷過錦州城,7月6日黎明,他們接到了蒙古人。結果在他們急速回返的過程中被明兵發現。駐防杏山的遼東分練總兵劉肇基聞警,即從所部5000人中抽調3000人馬,從原駐守此城的明兵中調出300人,投入戰鬥。在離杏山北十餘里的松山附近駐防的吳三桂得到警報,也立即出動3000人馬,「長驅直過杏山」。錦州總兵祖大壽會游擊戴明率馬步兵700趕來會戰。很快,明兵集結7000餘人馬,進逼清軍。關於此役清朝方面的兵力,清官方明確記載是1500人。但是根據吳三桂給明朝政府的報告,則是15000餘人,比清官方所報清兵1500人增加了10倍兵力。
我們再說濟爾哈朗,他為引誘明朝的騎兵出戰,把所部撤退到離城九里的夾馬山,又迅速採取擊其一點、不打其餘的方針,全力包圍吳三桂的部隊。吳三桂拚命衝殺,「與賊血戰」,在劉肇基的及時援救之下,突出重圍。結果,雙方均不敢戀戰,各自班師回營。此役明兵與清兵的損失大致相當。8月2日,皇太極從瀋陽發來一萬兵馬增援;4日、5日又「發披甲兵」,可見清兵為迎護蒙古多羅特部民付出了非常大的代價。
2.奇襲清兵鑲藍旗營地:
這時,皇太極正在積極謀劃攻取錦州,此前皇太極已經派遣濟爾哈朗與多鐸率部進駐錦州北90里的義州(今遼寧義縣),作為清兵進取錦州的戰略基地。同時不斷向錦州地區出擊,襲擾明寧遠、錦州駐兵。錦州地區的形勢日益緊張。在這種情況下,遼東新任巡撫丘民仰會同吳三桂、祖大壽、劉肇基等共同謀劃戰守之策。薊遼總督洪承疇提出:採取多種作戰方式,守戰兼顧。在這一方針指導下,明兵開始對清兵主動出擊,展開各種形式的進攻。公元1640年8月24日夜,吳三桂指揮500馬步兵自松山奇襲錦州附近的清兵鑲藍旗營地。清兵倉皇出營接戰,雙方在黑暗中展開一場混戰。吳三桂的意圖,是對清兵進行騷擾。當大批清兵出動時,便急速引兵撤退。清將一時不知明兵究竟有多少,害怕誤中埋伏,不敢追趕。旋即被迫移營。
3.五道嶺伏擊戰:
8月26日,薊遼總督洪承疇會同吳三桂等共同組織了一次對清兵的新的進攻。明軍出動馬步兵四萬進至離杏山城(今遼寧錦縣杏山)十里地方埋伏起來。8月27日晨,吳三桂率領副將以下將官五十餘員,士兵約四五千人,「齊出杏山城,整列隊伍」,令騎兵居前,便於衝擊;步兵火器居後,以備堵擊。這時,擔任偵察的先頭部隊報告,清兵兩萬餘騎從湯河子向西南奔來。吳三桂聞訊,即親自率領騎兵飛馳至五道嶺,與先埋伏在這裡的明兵會合,準備迎擊。這支由多爾袞、豪格等統領的清兵發現明兵之後,便向五道嶺疾馳,直抵張官屯。「蜂擁」般向明兵衝來。吳三桂一聲令下,以逸待勞的明兵吶喊著衝上去,「躍馬沖砍」,兵士皆「膽勇倍奮,士氣益鼓」,又有炮火轟擊,清兵死傷甚多。吳三桂軍為爭得功勞,紛紛下馬割死傷清兵的首級。吳三桂發現山頭還有大量清騎兵「密布」,料定是接應前軍的,他惟恐部屬忙於割首級誤事,下令:不許下馬,只以「惡砍」為功。最後,清兵向北遁逃。此役明將士陣亡11人,受輕重傷的,有65人,被射死的馬56匹。清兵傷亡多少?沒有記載。經此打擊,清兵失利,退守義州。
4.安全運糧到錦州:
1641年前後的大明王朝,在關外僅剩八城:錦州、寧遠、松山、杏山、塔山、中前、中後、前屯。而錦州偏偏就被皇太極包圍了!根據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的《明檔》87號卷記載,1641年初,明將官擔心錦州被圍,一旦缺糧,就無法堅守下去。眼下,運糧比增兵更為急需。可是,負責運糧各官「驚心奴儆」,不敢往錦、松、杏等前鋒三城運送,致使寧遠西各城儲糧猛增至一萬石,前鋒錦州、松山、杏山三城各倉只存米二千石。薊遼總督洪承疇與遼東巡撫丘民仰、吳三桂等再三商酌,決定冒險向錦、松、杏三城運米,「以實根本」。正好趕上春節,他們便「以新年過節,出其不意」將糧運去。此項任務交由吳三桂完成。正月初二、初三兩天(公元1641年2月11、12日),吳三桂以牛騾驢車三千四百輛,裝米一萬五千石。初六日(公元1641年2月15日),吳三桂親自「督運米車」出發。此計果然躲過清兵的監視,於次日中午,順利到達錦州。當即卸車,至當天晚上二更時分全部卸完。八日(公元1641年2月17日),空車又安全地返回寧遠。此次運米,往返「並未遇警,絕無疏失」。
5.松山大戰倉皇逃跑的吳三桂:
為解錦州之圍,明朝政府以洪承疇為主帥,率師十三萬,自寧遠北上馳援錦州。清軍主帥皇太極得知此事後,迅速調動兵力,圍城打援,將援錦明軍包圍於松山。為了解除被動局面,洪承疇決定孤注一擲,率軍突圍。但是軍事會議剛散,作為洪承疇所一向器重的將領,吳三桂便違反決定和另外一個大同總兵王朴一起率部提前遁逃。慌忙之間,竟連印信也被清軍所繳獲。受吳三桂、王朴的影響,其他四個總兵也各自奪路逃跑,致使清軍乘勢追殺,明軍損失慘重。松山一戰,明軍全軍覆沒,五萬多人馬被殲,松山、杏山、塔山、錦州四城失陷,統帥洪承疇於松山城破後被俘,名將祖大壽降清,明朝經營數十年的寧錦防線土崩瓦解,從此,明朝再沒有能力抵抗清兵,只剩下一口殘存的氣息維持生存。
問題在於,在松山戰役中,一向作戰勇猛的吳三桂為什麼居然置其恩師洪承疇於不顧,尾隨王朴倉皇逃跑呢?其實,吳三桂知道「勝敗乃兵家常識」這個道理,也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個俗語。因此,面對著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形勢,作為前線指揮員的吳三桂知道,只要不是最後的決戰,及時放棄未必不是最好的抉擇。也正是因為如此,吳三桂逃至寧遠後,積極收留殘兵敗將!前後僅僅半年多的時間,他便重新集聚了三萬人馬,繼續堅守寧遠孤城。在這個時候,在東北地區,明朝的崇禎皇帝,除了吳三桂已無兵將可用。
6.拒絕降清的吳三桂:
在這個時候,清朝的皇帝對吳三桂發動了強大的政治攻勢,勸其投降。吳三桂的舅父祖大壽、祖可法,哥哥吳三鳳,姨父裴國珍,表兄胡弘先,摯友張存仁、鄧長春等人降清後都寫信勸吳三桂降清。1642年四月,清朝的皇帝皇太極本人直接給吳三桂寫了親筆信。十月份,清太宗又再次寫信,勸吳三桂早降。吳三桂面對這種形勢,卻拒不降清。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僅一個月,濟爾哈朗和阿濟格便率大軍迅速佔領了寧遠以西至山海關的中後所、中前所、前屯衛三小城,這三城的失陷使寧遠成為真正的孤城。此時,寧遠守城軍民人心惶惶,吳三桂仍然拒不投降。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大英雄吳三桂,他為什麼會在1644年,這個大明、大順、大清三個政權角逐的關鍵時刻,卻是一再投降呢?
7.吳三桂拒絕降清的原因分析:
(1)傳統的忠君思想:
在明代,名節非常重要,儒家的教育尤以忠君為先。在明代高級將吏中除非被俘或走投無路者,極少自動降清者。吳三桂自幼受儒學教育,不乏忠君思想。尤其是做為漢人,投降少數民族的清朝,在當時士大夫官吏中,一般是很難接受的。非萬不得已,是不願失去名節的。
(2)濃厚的報恩思想:
吳三桂父子相繼任職總兵,而且經常臨陣脫逃,吳三桂的許多親屬降清,皇帝也不但一直沒有連累吳三桂,而且還對他信任有加,他的官職也是越做越大。
二、特殊的1644:
公元1644年,是中國傳統的農曆甲申年,甲申年,是中國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這一年,大明、大清、大順三方,競相向吳三桂發出了邀請函。
大明,建立於1368年,其建立者是朱元璋,到現在已經存在了275年了,可以說,這個政權現在已經到了行將滅亡的前夕了。
1.大明王朝的危險:
(1)政權的內部:
由於大明王朝的統治集團不思進取,魚肉人民,最終引起了規模龐大的農民起義!這其中,規模最大的是李自成、張獻忠的兩支軍隊。尤其是李自成的部隊,他們在1643年底佔領了西安,並且在1644年正月初一(公元1644年2月8日)改西安為西京,正式在西京稱帝,國號「大順」,年號「永昌」。大順政權在這一年的正月初八(2月15日),正式開始由李自成親自率領百萬大軍,分兩批東渡黃河,向明朝的首都北京進發——他們備一舉拿下北京,奪取全國政權。
(2)政權的外部:
在東北地區,1616年,滿洲人的前身女真人建立了大金政權——歷史上稱為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改「大金」為「大清」。這個政權現在正在坐山觀虎鬥,看著大明與大順兩個政權之間鷸蚌相爭,就等著自己漁翁得利了。
2.吳三桂接到大明王朝的邀請函:
在這個最為關鍵的時刻,負責替大明王朝守衛孤城寧遠的吳三桂幾乎同時接到了大明、大清、大順三方的邀請函。
我們先看大明方面:這個時候,大明王朝的崇禎皇帝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於正月初將已閑居在家的吳襄招進京,命他提督御營。這顯然是因為吳三桂手握重兵,為了拉攏吳三桂,不得不重用吳三桂之父。接著,崇禎皇帝又想把吳三桂這支生力軍調進關來,對付農民軍。因此,他親自招見吳襄。吳襄慷慨陳詞,說農民軍不是吳三桂的對手。崇禎皇帝欲調吳三桂,又害怕落得個丟棄寧遠的罪名,一直下不了決心。眾大臣互相推諉,誰也不願就此事負責。 1644年4月7日,農民軍已進至宣府城,離北京只有二三百公里了。這時,崇禎皇帝才做出了棄寧遠,招吳三桂、王永吉、唐通、劉澤清四將入京勤王的決定。四將均封伯,吳三桂被封為平西伯。這時,山東總兵劉澤清託辭墜馬傷腳,拒不奉詔;吳三桂與薊遼總督王永吉路遠,一時間還來不到北京;只有薊鎮總兵唐通帶了八千人馬先到北京。崇禎皇帝封唐通為定西伯,命他把守居庸關。不想,唐通卻投降了農民軍,居庸關不攻自破,農民軍直趨北京。這個時候,33歲的吳三桂受封為伯,他的高興之情是不言而喻的。受命平西,當然是讓他與農民軍作戰,他只要能脫離寧遠這座危城,他也是迫不及待的。那時吳三桂有精兵四萬,加上遼民數十萬,他4月12日受命,16日便率軍民拋棄寧遠,向山海關進發。慶幸的是,清兵直到4月22日才得到吳三桂撤離的消息,而這時,吳三桂已帶領兵眾到達了山海關。吳部到達山海關的時候,李自成軍已攻至北京郊外,各種消息傳到了吳三桂的耳中,他有些猶豫。但君命難違,吳三桂還是領兵向北京進發,4月26日(陰曆三月二十日)到達豐潤。在這裡,他打敗了投降李自成軍的原明降將白廣恩、唐通,並收降了八千人。但是北京已於4月25日(陰曆三月十九日)被農民軍攻破,明王朝滅亡了,崇禎皇帝弔死於煤山壽皇亭下。
3.吳三桂接到大順政權的邀請函: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大順方面:其實,這個時候的李自成也知道,吳三桂及其所屬的軍隊是當時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他的去向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哪一方能操縱中國政權。因此,李自成進北京後,馬上聽取了手下人的建議,在進駐北京的第三天,就從獄中放出吳三桂的好朋友、原明朝的職方郎中張若麒,讓張若麒擔任山海關防禦使,前往山海關從事勸降吳三桂的工作。李自成為了迅速促成吳三桂投降,採取了很多措施:(1)派人兩次前往山海關,賞遼兵白銀4萬兩,賞吳三桂白銀萬兩、黃金千兩、錦千端,並封吳三桂為侯;(2)命吳襄在北京寫信給吳三桂,勸其歸順於李自成的大順政權;(3)派專使巡撫李甲和兵備道陳乙面見吳三桂,許以封侯之位。
4.1644年4月的中國:
(1)大明方面:北京已於4月25日(陰曆三月十九日)被農民軍攻破,明朝已經滅亡,明朝的皇帝崇禎已經弔死於煤山壽皇亭下。
(2)大順方面:李自成已經佔領了北京城,原來明朝的許多將官已歸順了大順政權。另外,李自成為了招降吳三桂,給了他很多好處。還有一點,吳三桂的父親和吳三桂的全家人都在李自成的掌控之下。
(3)大清方面:前面,我們曾經多次提起過,早在1641~1642年的時候,大清王朝曾經多次派人招降吳三桂,而且在1642年的時候皇太極還居然親自寫信勸降吳三桂。可見,皇太極對於吳三桂的重視程度。但是,到了1644年的時候,這個清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卻沒有了響動,真是不知道多爾袞這個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葯。
三、決意歸順大順政權的吳三桂:
1.吳三桂決意歸順大順政權:
對於吳三桂來說,在這個進退維谷的困難時刻,他應該怎麼辦呢?彭孫貽的《流寇志》裡面做了如下的記載:「有客平西(平西,指平西王吳三桂)幕者雲,世傳吳襄作書招平西,平西告絕於父,起兵勤王,非也。都城既陷,三桂屯山海,自成遣使招三桂。三桂秘之,大集將士。告之曰:『都城失守,先帝賓天,三桂受國恩,宜以死報國,然非藉將士力,不能以破敵,今將若之何?』將士皆默然。三問不敢應。三桂曰:『闖王勢大,唐通、姜瓖皆降,我孤軍不能自立。今闖王使至,其斬之乎,抑迎之乎?』諸將同聲應曰:『今日死生唯將軍命。』三桂乃報使於自成,卷甲入朝。」由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吳三桂在開始的時候是打算以死報國的,但是他的屬下經過他的三次問訊,結果全軍將士「三問不敢應」!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吳三桂已經不能領導他的軍隊——他失去了對於他的軍隊的有效控制!在這種情況下,吳三桂提出,投降是大勢所趨。咱們是否也走投降這條路呢?結果,全軍將士同聲回答說「今日死生惟將軍命」!吳三桂於是決定歸順大順政權!從上述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吳三桂對於是否歸順大順政權,是曾經存在過猶豫心理的!但是,他從全軍將士的由「三問不敢應」到「今日死生惟將軍命」的情緒變化中,最終確定了歸順大順政權的決定!並且立即付諸實施!這個時候的吳三桂,為什麼寧可歸順大順政權也不歸順大清王朝呢?
2.吳三桂歸順大順政權原因分析:
其實,在他的心裏面,應該是一直有以下兩種想法:
(1)「華夷之辯」:
我們說,吳三桂長期以來,一直接受的是中國傳統的儒家思想,一直把漢族人以外的一切少數民族都看成是「夷蠻戎狄」,一直是低等民族,「夷蠻戎狄」這類低等民族是沒有資格統一中國的。因此,他一直認為,可以歸順大順政權,也絕不可以投降滿洲人的所謂的「大清王朝」。因為,在他的心中,滿洲人是應該「夷蠻戎狄」,是低等民族,他們絕對不應該統一中國的。換句話說,中國,絕對不應該由他們來統一。李自成,好歹也是漢人(這是吳三桂的想法),其實我們知道,李自成實際上是党項羌人的後裔,也不是漢人。
(2)形勢所迫:
此前的N多年,吳三桂一直站在大明王朝與大清王朝對峙的最前線,現在大明王朝完蛋了,在他的前面,有他一直的死對頭大清王朝;在他的後面,有他所不了解,但是迅速佔領了中國大部分領土、現在正在極力招降他的大順政權。更何況,大順政權還決定,賞遼兵白銀4萬兩,賞吳三桂白銀萬兩、黃金千兩、錦千端,現在這些東西正在送往山海關前線的路上。不僅如此,大順政權還封吳三桂為侯。由上所述,他怎麼能夠在這個時候突然做出投降自己一直的敵人的決定呢。因此,現在的吳三桂,他只能選擇寧可歸順大順政權也不歸順大清王朝。吳三桂既然決定了投降,剩下的就是他的具體的行動了。
推薦閱讀:
※清軍入關是必然?吳三桂為何要引清兵入關,清軍入關兵力有多少?
※假如吳三桂不叛變,清軍能入關嗎?
※清軍入關最該感謝的人是吳三桂,但他卻並非是大明亡國的第一罪臣
※吳三桂非情聖 降清不關陳圓圓事(2)
※[轉載]理性評說吳三桂
TAG:吳三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