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女兒發脾氣的視頻,每個人都問我,你為什麼脾氣可以這麼好?
大J的話
今天分享的是我在紐約認識的一個媽媽,她經常會看完我的文章後給我留言,分享一些她自己的心得。兩周前,她發了我一個她女兒大發脾氣的GIF,看完後我就不厚道地笑了,「嗯,我們同為天涯淪落人」(特別開心,哈哈)。
小D是個特別倔強自我意識很強的孩子,這就像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我看到了她有自己想法、願意堅持這些好品質,一方面我也需要應對一次又一次她的情緒風暴。
育兒其實就是育己,這幾年的自我修鍊後,我從之前全家脾氣最急的人,變成了遇到任何事情都能淡然處之,有問題就解決問題的人。有一句話我一直很喜歡,也是這幾年我一直提醒自己的,「當小小孩陷入大情緒時,我們需要和他們分享我們的平靜,而不是加入他們的情緒混亂中」。
文:豆媽Jinny
這是我5歲半的女兒豆豆前幾天在跟我大發雷霆的樣子。當時豆爸錄下來,事後給我發來了這個GIF。我覺得實在搞笑,就廣為傳播,然後就收到了各種各樣的評論,大致總結為以下幾種:
「你做錯什麼事了,一直在道歉?」
「哈哈哈,看你的表情,笑死我了」
「你真有耐心啊,要是我早就xxx了。」
「我一直以為豆豆很乖的,難道是我的錯覺?」
我來一一回應一下,我沒有做錯任何事,那個不是在道歉,湊巧的一個手勢而已。我的表情是我在跟女兒共情,表現出來在臉上嘛,不許笑哈!
我想我的確挺有耐心的,但是以前並不是這樣,是走了一條艱難道路的結果。
豆豆也的確算是大家嘴裡說的「乖孩子」,但是她的「乖」主要體現在她聽得進去別人講的話,大多時候願意商量。但是這並不代表她不鬧,她鬧起來也是很「熊」的。
先來說說這件事的來龍去脈吧。豆豆現在上的是一間蒙特梭利學校,很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每年春天為期一周的春遊是最能體現孩子們獨立性的活動。校長和老師們帶著幾十個學生們到離市裡4個多小時車程的紐約上州住四個晚上。過了5歲生日的小朋友們可以選擇去或者不去。5歲的孩子離開父母這麼多天在外,確實比較罕見,很多小朋友們也選擇了不去。
豆豆從去年開始就羨慕她的混齡班裡比她大一歲的孩子們去了這個春遊,她已經盼望了一年了。終於跟好朋友們玩了一周的她,周五晚上回到了市裡,還在學校門口依依不捨地跟朋友們玩到最後一個才回家。老師告訴我,看吧,接下來這幾天她會把自己當作一個大孩子,你們會看到很多變化的。
好吧,咱們看看她到底會有什麼變化。第二天周六跟往常一樣,豆豆一大早鑽到我們的床上來,躺了一會兒問我可以跟姑姑視頻嗎。每個周末她都會跟姑姑和姑丈視頻,但是這個周末他們有些急事,事先已經通知我們了。我告訴豆豆不可以的理由,沒想到以往通情達理的她突然大聲鬧了起來。
5歲以後就很少鬧的她,這一大早我們還沒有清醒時就這樣鬧,著實把我嚇到了。哄了哄沒事了,但是接下來一整天我們到處踩到她的地雷。我問她,「你春遊時也是這樣對待你的老師和小朋友們嗎?」 這一招沒管用,她似乎很煩這種質問。
到了晚上該洗澡了,她讓我幫她把上衣脫下來。因為之前她跟我炫耀說她在春遊時連短袖衣服都可以自己脫不需要老師幫忙,所以我就隨口回她,「你春遊時不是都自己脫的嗎?先自己試一試吧。」 結果這句話成了壓倒大象的最後一根稻草。
她開始鬧,並且越鬧越歇斯底里。平常用的一些方法,比如深呼吸、跳躍計數都不管用,她已經超過了可以用大腦思考的程度。她一邊跺腳一邊不停地重複喊道「Stop doing that thing you are doing! Stop it!(你們不要這樣!不要!)我和豆爸問她不要哪樣,她不回答我們,只是繼續喊。你們看到的這個GIF圖基本概況了那半個多小時的狀況。
豆豆從很小時就充分體現出她的這種特徵。平常很乖巧,一旦鬧就可以鬧上一個小時,聲音經常沙啞好幾天。她「可怕的兩歲」和「恐怖的三歲」那兩年,每次她鬧情緒的時候我都覺得要崩潰了。
共情立竿見影時,覺得自己還蠻厲害的,但是一旦她鬧的時間超過我的耐心可以承受的長度時,我就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了,開始對她喊或者威脅。這時如果豆爸再來插足,我就會更加火冒三丈,對著兩邊喊。最後變成一家子鬧劇,非常狼狽。
那我是怎麼變得有耐心了呢?現在我來自我分析一下。從小我就是個乖孩子,我媽到現在都說不怎麼記得我小時候鬧過。各種大人們誇讚、比較順利安穩的童年,都使我跟鬧情緒這件事很少有瓜葛。但是有時候心情不好時也不敢在家裡鬧情緒,因為我們家似乎有「快樂以外不接受其他情緒」的潛規則。
所以一直到成年我都很少有機會練習如何掌握自己的情緒。等到結婚了,我才如夢初醒地發現自己竟然不是那個自認為溫柔乖巧的女人,吵架越來越凶,以至於我媽都說我像個潑婦。後來有了孩子,為了孩子而看的育兒書反倒幫助到了自己。
記得當時讀一本書叫《全腦教養法》,形容大腦可分成上下層兩個部分- 理智和原始。當小孩子瘋狂大鬧時,他是被下層大腦控制了,已經無法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為。作者用握住拇指的手來形容理智,張開的手來形容失去控制的大腦。
後來我自己情緒很暴躁時,我會想起來書里形容的那隻張開又握住的手,就這麼一個小念頭竟然讓我突然「看」到了瘋狂的自己,似乎叫停她就會停下來。當然一開始只是察覺,還無法叫停,但是後來每一次情緒失控就提供給我一次練習的機會。久而久之我對自己的狀況更有認知,理智那一半的聲音越來越大了,可以讓原始那一半停下來了。
但是我也發現這是很脆弱的過程:這時如果豆爸不依不饒追著跟我講理,我會又一次爆發。所以我告訴他,以後我很生氣的時候不管你有多少話想跟我理論,都請先放一邊,如果我說別煩我,就不要來打擾我。
大J亂入:暫停法(也叫time out),我個人不建議給孩子用,但我建議可以作為情緒管理的方式,給我們父母自己用
而我每次鬧情緒時除了練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事後也讓我有機會琢磨自己說的話和想的念頭。比如 「別煩我!」,「我連生氣/哭的權利都沒有嗎?」,「他怎麼不來安慰/抱我一下?」 我想豆豆可能也會有這些感受吧,只是她沒有清楚地表達出來。
再後來我給自己總結了三個重點,每次豆豆鬧得很兇的時候我都會默默提醒自己這三點:
1. 誰都有鬧情緒的權利,都有傷心、生氣、受冤枉的時候
只要沒有傷害到自己或他人,人人都有發泄的自由。如果有人跟你說「這點小事你至於那麼生氣嗎?」 ,你是不是想罵回去,「你管得著嗎?我連生氣的權利都沒有嗎?!" 小孩子還在學習如何控制自己,而且他們把我們家長當成感情的港灣,這也是很欣慰的。
2. 不要喋喋不休地講道理、威脅、甚至說太長的安撫話語,給孩子自己安靜調整情緒的機會和時間
想想自己在最暴躁的時候又聽得進誰的話呢?你說不許哭,孩子就能立刻停下來嗎?反正我小時候記得有幾次我爸凶凶地罵我不許哭,我那麼怕,恨不得馬上停下來,但是就是停不下來呀。
3. 嘗試用肢體語言傳達:我接納你、我愛你、我在這兒陪著你
孩子哭得越厲害時越是需要父母的時候,這時抱抱她會給她安全感。如果她推開你,也可以陪在她的身邊。其實夫妻間鬧小彆扭有時也會說反話,但是如果對方過來抱抱會不會還是感覺很好呢?(反正我是這樣 ??)
那天晚上是怎麼收場的呢?豆豆鬧了大半小時後可能也是累了,勢力稍微弱了下來。我問她需要媽媽幫她做些什麼,這時豆爸提醒我豆豆是不是想要媽媽抱抱。我伸出雙手,豆豆雖然臉上還是凶凶的,但是手卻很自然的伸向我,撲到我的懷裡哼哼的哭了起來,不過一分鐘她的情緒就安穩下來,接著躺在床上秒睡了。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天晚上跟她隨意聊天時,她告訴我跟她睡同一個床的好朋友在床上踢她,而且爬山時拉她離開隊伍,老師追來時朋友告訴老師是豆豆拉她的。
豆豆講著講著眼睛就紅了,開始委屈地流眼淚說,「我一說就又感覺好難過,我不知道她為什麼這麼做,可能是她要誣陷我吧。我再不要跟她做朋友了。」 可想而知她的心裡藏了多少委屈呀,前一天晚上跟我們喊「Stop it!」應該也是要說給朋友聽的吧。
幫助她解決朋友問題很重要,但比那更重要的是那天我們沒有使她更加難受,而是陪伴她、幫助她發泄了情緒。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