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生活學簡論

一、變化論。

動物都有一種對變化作出反應的本能。變化意味著危險,也意味著機遇,避開危險、把握機遇是動物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生存的基本能力。

人類在對環境變化的有效反應中獲得安慰與激勵,並逐步形成了以體驗變化為樂趣而追求與創造變化的情感思想,這就是生活的意義與幸福的本質。

追求變化、體驗不同是生活目的與意義,因而人的各種行為也由此得到解釋。如安全的需要,是人們為了延長生命以獲得更多不同的體驗;人們對地位與財富的追求,是為了得到更多感受變化的保障與機會;生活需要交流,就是從交流的動作語言中獲得新事物、傳遞的新事物感受;而交換就更明確了,那就是互通有無;我們組成家庭與參與社會組織,在於獲得持續性生活體驗的平台與基礎;而學習在於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與條件等。

生活中的變化是絕對的,是無時、無地不存在的,因而人人都能在現有的生活中找到不同與變化,享受到生活的刺激與美好,尤其在有限的生命時間裡。

然而在人的感受能力一定時,一個社會、一定環境所能給人提供變化的事物是一定的。這時,人們首先是從容易感受、即直接與直觀的不同與變化開始感受,然後人們開始一些間接事物與抽象的生活中尋找、發現新意,其經濟性逐步降低,平淡性逐步增加,至到時間安排完為止。

當然,儘管有的人更幸運,能更大量地改變環境與享受生活,如實現有目共睹的社會地位與財富,能在更長期地生活得轟轟烈烈,但最終都會過上一種「平淡」生活,特別是在竟爭及反覆「博奕」後人人都會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相對穩定而平淡的生活。

因而,每個人都最終都會過上一種不斷重複、習以為常的生活,其生活的享受與幸福就會無明顯差別而趨於一致。這是一種無形的手將人的生活推向平淡與平等中,讓人從簡單、平淡中享受生活。

於是,「平淡」與「自然」的生活是人們最終必然面對的現實,生活的質量與境界也就在於從平淡與自然的生活中找到更多樂趣與意義,不知道這個現實、不承認這個現實,就是自尋煩腦。

而只要他們長期重複與習慣於自己的生活,那麼他們的幸福就與其地位、收入等無太大的關係,而更多地取決於他的情感與人際關係,而一個人的情感與人際關係決不象財富與地位那樣,兩極分化,富者更富,窮者更。

二、情感論。

生活的意義在於體驗不同,但當人們把生活的享受放在直接的、可感觀財富上,會很快感到空虛與無聊,因為人類對財富的享受能力遠大於其供給能力。

如小孩的玩具多固然可獲得很多感官享受,但是,當小孩很容易獲得各種玩具而缺少引導與交流,對一定玩具所產生的新鮮感會很快消失,最終有限的玩具會令他們失望與無聊,同時性格還會變得脆弱而衝動。

相反,小孩能從玩具中感受抽象與理解到更多的意義,如能在與同伴、大人的共同玩耍與交流中獲得啟發與激情等,則對小孩的生活與成長就很有利。

同樣在現代生活中,儘管物質豐富,但當我們僅僅注重其設計性能與創造的數量,很快就會感到單調與煩躁,而當我們能從中找到生產、消費的藝術,能從社會生活中體會到財富的更廣泛意義,如用於行善、分享與發展等,則財富給我們帶來的樂趣與享受就豐富多了,且對人類思想與發展有利。

那麼,如何才能使一個人把簡單意義上的財富變成具有更富有生活意義與樂趣的享受,這就需要人們有相應的情感與思想。此時,當一個人的情感越豐富,思想與知識能力越強,就能在同樣的物質生活與同一環境中獲得較多的意義發現與享受,反之亦然。

當然,情感與思想的豐富,也會增加痛苦感,但這是次要的,因為生活的享受與幸福是主要內容,特別是人的生活變得理性與能正確理解生活的意義後。

當人們將生活建立在生產的發展與財富增長上,其獲得的意義與享受是遞減的,且代價越來越大,而當人類在生活中發展與豐富自己的情感與思想,則同樣的生活內容給人的幸福不僅遞增,且倍增。

人的幸福感是與人的需要程度成正比的。假設你能吃2個水果,每個水果給人的滿足與幸福感是不同的,其中第一個最大,為2個單位,因為此時人的需要量為2個單位;第二個水果為1單位,因需要量為1個單位。

於是當人們有1個水果時再增加一個的水果,只能獲得1個單位的享受增加量,即增加一倍數量的水果,其幸福的增加量比卻只有一半。

相反,當人的消費能力增加一倍,即從只能消費1個水果增加到2個水果,則同樣一個水果在消費能力增加一倍後給人帶來的幸福感為2個單位,比消費能力為1個單位時1個水果給人1個單位幸福感多一倍,即幸福的倍增原理。

生活的意義不是得到什麼,而是感受到了什麼,生活的發展不是環境改變了多少與創造了多少財富,更重要的是人的情感與思想發展使得生活的幸福能從更多小的變化與日常生活中獲得,且後者才是社會進步的根本。

在這個追求物質的市場經濟生活中,人們以收入與財富數量為生活標準,社會以產生為核心,這不僅忽視了人的情感與思想意義,也有帶來了環境與道德惡化,這是極端錯誤與危險的。

三、感受論

生活就是感受。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可以感受的事物是無限的,而能感受到的卻很有限,於是我們只能以有限的感受來決定生活的意義與幸福。

我們生活在經驗與環境的印象世界裡,真實的世界太大、也太難懂,也常常沒有必要搞懂,因而在有限的生活里,獲得更好的感受與事物印象就是我們應該具有的態度。

於是為了減少不安、煩惱與增加幸福感,我們就會有意無意地選擇好的、那怕是表面的、不真實的美好,並迴避痛苦。

因而,象甜言蜜語與善意的欺騙應該被看作是人們獲得幸福的廉價形式,且當別人更多地在你面前提起你感興趣、曾經使你幸福的事,或者關注、誇耀你的優點,這無凝是一個人內心所需要的、與消費一樣的幸福。相反,人們對你的成績與優點表現出冷淡,甚至說三道四,或者反覆強調你的缺點與過多的批評,這無穎使你感到痛苦不安而令你反感,且與一個人的失敗與收入減少一樣。

更為有趣的是,為了生活的美好,人們還會主觀改變事物的客觀性質,這就是「白蛇傳」被人們作為生活典故的意義:人們內心需要的是美好與幸福,以致於希望妖魔鬼怪也能變成美好事物來享受,以美好願望來改變其事物「惡」的本質,何況事物是在變化的,當人們獲得信任與友好對待,也許真的會變得善良了。

於是蛇不再恐怖了,而法海卻逆勢而為,總想把事物的真實表現出來,讓人們感受不願面對、令人痛苦的現實,因而儘管他是「正確」的,也讓人厭惡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他是在消滅白蛇向善的慾望與變美的可能,他也就因此成了我們生活中的「真實」的敵人。

四、分享論。

生活的意義不僅取決於感受了多少,還取決於對於感受的程度。

如人們看到一件好的衣服時,就想獲得更多感受,這就出現了從觀賞、試穿、購買、展示與交流等行為,在這樣的一系列行為中,人們獲得了對一件衣服不斷增加其感受印象與幸福,且每人過程都能產生相應的幸福感。

於是,當他人感到幸福,你就可以去分享一些過程,而別人的幸福不但不減少,還會因你的參與而增加,這與有限的財富分配相反。

當我們去分享他人的快樂,其自己獲得的快樂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事物本身的分享,如他人有一好的物品,自己可以去感受一一下,但你不可能象他那樣隨心所欲,且時間有限,故感受程度與印象低一些、獲得的享受少一些而已。

另一方面,科學家發現,不同的大腦神經元會因不同的行為活動而變得活躍,由於人類相同的情感、行為特徵,從而在人們分享快樂時相互影響、即進一步激活快樂神經而使參與者獲得相應的幸福感與幸福感增加。

生活中有時我們很在乎增加事物的感受而不是更多地尋找新事物與改變環境,就在於增加感受印象常常比尋找與獲得容易,其代價往往更小。

生活是一種感受,實際上在很多情況下、很多時候我們沒必要親歷生活的過程,而是參與他人的生活、分享他人的幸福,有選擇地感受某事與某一過程,特別是對自己來說實現代價大、不可能經歷與實現的生活,這也是生活中人們喜愛故事、電影與小說等原因。

我們為什麼喜愛明星、崇拜成功者,因為明星與成功者身上有我們的追求與夢想,於是在我們自己無法實現與實現代價太大的時候,通過感受與分享其某些經歷、成長過程與風采來獲得滿足就是一種必然。

於是,當我們感到無聊、富足得麻木時,何不去從事社會工作,以自己的財富去幫助他人、參與他人的生活,並從他人的生活中獲得激情,從他人的成功與感恩中獲得享受與意義。

這就是助人為樂:人們捐贈財富、邦助他人雖說是代價,但可分享窮人與受益者的幸福與激情,且當這種分享大於其代價就會導致人們自願的行善與助人。顯然,貧富差距大,人與人之間能力差別越多,且人們能真實感受到助人的意義,其助人為樂就可更容易出現。

但是,當人們發現他人的幸福有損於自己,如腐敗、欺騙與不公平等,則生活分享就很難進行了,此時,他人的幸福往往會刺激自己痛苦的聯想與神經。

因而,親人與小孩的快樂是人們最願意分享的對象,親人的幸福不僅不會傷害自己,且還對自己有利,而小孩的幸福純真;或者到異地分享不同民族喜悅也是人們樂意的。而對於周圍富人與官僚的快樂就不一樣了,因這多少會讓人聯想到痛苦的生活差距與不平等。

五、情緒化。

對於美好的事物與生活,人們總想最大程度的感受以求獲得更多的享受與滿足,而情緒化是增加感受程度最有效的方法。

當人們對一事物的感受程度大,即人的生理與心理因受到較大刺激而作出相應反應,如出現體溫、心跳等生理變化,並表現出悲傷與喜悅、痛苦與快樂、沉默與激動等情感特徵。

情緒化是人們對一事物感受程度大的表現,反過來人們又會利用情緒化反應、即通過人為的刺激實現情緒化反應來增加人們對特定事物的感受。

人為的情緒化刺激可分為兩種:一是依賴外部環境,如音樂、儀式與語言刺激等,還有象「情感夾克」也是一種以技術手段。

據生理醫學研究發現,人體皮膚重約4公斤、多達2平方米的覆蓋面積使之成為我們最敏感的感官部位,加之皮膚的敏感性從母體孕育時期就已開始,因此人類觸覺和情緒、大腦神經之間存在緊密聯繫。

為此,飛利浦公司製造了能將人類觸覺與激發器技術帶來的體驗結合起來的「情感夾克」來增強觀眾在銀幕前的享受。「情感夾克」是一件帶有一系列激發器的外套,它根據銀幕上的內容決定是否啟動,一經啟動,觀眾便可以體驗到與劇中人物相同的情感。這樣,穿著「情感夾克」的觀眾就能最大限度地產生身臨其境之感,其感受印象自然增加,這就是以一種技術來增加感覺器官的情緒化反應、以實現更大程度感受的過程。

二是靠人體的肢體語言。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身體和心理是相互影響、作用的,即某種心理狀態會引發相應的肢體語言,比如憤怒時,我們會握緊拳頭、呼吸急促;快樂時我們會嘴角上揚、面部肌肉放忪。

相反,通過調整肢體語言也能帶動出你需要的情緒與強化大腦的某種活動。如你強迫自己作微笑動作,你就會發現內心開始涌動歡樂。

當然,自己的肢體語言也可成為環境因素影響他人的情緒,如聚眾狂歡、載歌載舞與宗教儀式等,這不僅是一種肢體語言來達到情緒化的宣洩,也是人為地製造一種環境氣氛來實現情緒化感受的目的,並體現出人們在生活中實現情緒化感受常常是環境與肢體語言並用的情形。

現代生活儘管信息技術很發達,但人們仍需要面對面的交流,其原因就在於從面對面的交流中感受對方的肢體語言:一是從肢體語言中感受更多的信息;二是通過情緒化的肢體語言來強化某種感受。

六、比較論

事物意義的確定常常不是以其內容來決定,而是以某種標準與經驗來比較的結果。

如一個人的收入增加10%,僅從其本身來看顯然他會因此感到幸福,但是當他發現別人增加得更多,如20%,則他的幸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因為這次收入增長而產生痛苦,這就是比較作用的結果。

生活中的幸福與痛苦、美好與醜惡都是相對的,如對窮人來說,普通的食物與住房對他們來說就是享受,可對於富人來說就是令人痛苦的生活,因為每個人的經歷與要求不同。

因此,許多痛苦不是說我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而是由於可選擇的生活內容太豐富,美好的享受太多,或者要求更高,心理所受到的負面影響太多了,以至於生活與社會的發展讓人難有更多的幸福感。

通過比較得出的意義可能是有利的而能增進人的幸福感,也可能對幸福不利,這就要看每個人所聯想、比較的內容了,但我們認為生活中產生痛苦的比較機會更多。

人有嚮往美好、追求美好而迴避平淡與痛苦的本能,因為前者帶給人享受與激情而後者帶給人痛苦與消沉,於是在相同事物的聯想、比較中,因為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印象更深,從而更多的是對更美好的事物產生聯想與比較而對生活的影響表現出負面的。

其次,許多美好的東西似乎總是形象、新穎而容易被大家交流與更多地感受,而代價與痛苦卻不是這樣,似乎永遠是內在的壓力、對自由的無形約束,這些是人們難以感受與不願感受的。如企業家的成功與明星的奢華往往讓人歷歷在目,而其艱辛過程與失敗的痛苦、壓力卻感受不到。

因而,由於比較的心理常常使人的幸福感減少。那麼,為了生活的幸福,我們需要作些什麼呢?首先是從主觀上盡量克服比較的習慣,順其自然、自我滿足。

其次要更多地體會艱辛、感受貧窮,從而減少令人痛苦的比較而增加令人幸福與滿足的比較。

再者應更多地以不容易形成比較的個性化生活,如旅遊、聊天與親情生活,而不是以容易形成比較的、永無止境的財富、地位為生活內容。摘自生活學原理。

推薦閱讀:

景德鎮「淘器」攻略
相距2000公里,白茶間的那些千絲萬縷
[生活五味]推薦每個男人必看成為真正的男人
北上廣不是監獄,你沒資格說「逃離」
辦公室適合養什麼綠植盆栽?

TAG: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