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40位教授談佛教
中外40位教授談佛教
1、倫敦大學化學科哲學博士學位,復獲倫敦大學科學博士資深博士學銜。香港理工大學校長,全國政協委員潘宗光教授:
通過多年來的學佛,我深切的體會到,佛教不是一種單純的信仰,而是一門深奧淵博的哲學,僅僅空談信佛還不夠,還需要多方面而恆久的實踐,很值得我們去探索和深入學習。
佛教和科學是兩個不同的範疇。在我看來,這兩個範疇雖然不同,但兩者的背後都貫穿著對因果的探索與學習。或者說,佛教和科學兩者對因緣的探索是不謀而合的,甚至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我特別嘗試利用自己對科學的認識,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佛教「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等重要概念,又以科學的推論,來說明佛教相信六道存在,並非迷信之說。
2、雲鶴教授:
我過去曾在美國進修,目前在國內師範學院擔任教授一職,自認受過高等教育,以及現代科學的洗禮,因此對於因果報應的理論,則認為是一般宗教家蓄意編造藉以宣揚教義的一種技倆,始終未能加以重視。不過近幾年來,由於一再目睹和經歷這類的事例,因此在親身感受、客觀觀察之餘,深深感覺到宇宙間的確存在著許多目前科學家所無法解釋的一些神秘現象。
3、中山大學錢文忠教授:
把科學當成唯一的真理,其他以外的都是迷信,是現代人的一種狂妄,殊不知,古人對宇宙人生真相的認識,比我們更透徹更明了....
4、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王雷泉教授:
佛教是一個覺悟的宗教,它來自佛內心的覺悟,這是我們對佛教定義的理解。「佛陀」的梵文意思就是覺悟者,他把自己覺悟到的境界,透過我們聽得懂的語言和文字加以言說,並通過佛弟子們的傳承和弘揚,這就是佛法。對佛法的學習和實踐,就是佛學。在社會中結成一定組織形式,修行推廣佛法,就是佛教,即包括經典、儀式、習慣、教團組織等組成部分的廣義上的宗教。
5、上海同濟大學陳從周教授:
佛教本身蘊藏極深的智慧,它對宇宙人生的洞察,有著獨到和深刻的發現。
6、湛江師範學院歷史系主任 於衛青教授 :
佛者;覺也。佛教本是覺悟之法,是智慧的教育,是立足於人本的自覺覺他。佛教是對宇宙人生有圓滿究竟的思想體系,是群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理論工具。佛教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充足的思想營養,可以為建立消弭,實現共贏的和諧世界提供具有重要價值的歷史借鑒。當代大學生應該受到佛法智慧的教育與啟悟,必然對他們身心的健康,良好人格的培養,國家教育目標的達成產生積極的影響和良好的效果。
佛教注重實踐,佛法修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佛教注重檢驗,現量,比量,聖言量,就是經驗,事實,和理論等多層面的參考和檢驗。
佛教和科學從來沒有發生過衝突和矛盾,這個不同於西方的宗教,倒是佛教中的一些證悟境界,部分地為現代科學證實。例如宏觀上,佛教的宇宙觀與現代科學的探索結果是一致的,在微觀上,「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為現代科學所證實。 佛教不同於西方的有神論,一神論宗教,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等人就認為佛教是無神論。檢驗「神」的有無,對佛教是沒有意義,佛教認為,人 人 具有佛性,人人可以修行,證果,乃至成佛。這是兩千多年的佛教史已經證明的。
7、四川大學 博導陳兵教授:
所有宇宙之謎中,最難解、最惱人,而對個人和社會又至為切近急迫的,是關於揭謎者自身的謎:人從哪裡來?生命淵源於何外?人只是一架思維機器,還是具有所謂「靈魂」的半神靈?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如何?人一死永滅,還是有來生生世?這些問題中,從生死之謎,尤其是死後有無續存的問題,關係到每個人最切身、最根本的利益,對它的解答,是人們決定人生態度、人生目標,建立人生觀、價值觀、倫理觀的基石。揭開生死之謎,無疑成為人類智慧面臨的要務。從某種意義上講,對生死之謎的破解,要比衣食住行條件的改善、工業新產品的發明等現實問題,更為現實,更為重要。 自遠古以來,被社會多數人乃至全體信奉認同,據以建立人生觀、倫理觀、價值觀,作為全部生活支撐點的對自身生死之謎的解答,主要由各種宗教所提供。 在所有宗教中,以教義體系最為豐富深厚著稱的佛教,與多數主要依感情需要仰賴神靈救贖的宗教不同,是以智慧究明自身,以求解脫生死等痛苦為主旨,以「自凈其心」、「如理作意」為超出生死的要道。佛教以「緣起」的樸素辯證法觀察生命現象,認為眾生的存在是非斷非常、即生即死而又因果、身心相續不斷的無究無盡的流轉過程,人必有前生後世,死後必受生前行為的規定,輪迴於天、人、鬼、畜、獄「五道」中,備受諸苦。佛教對生命現象、宇宙全景論述之廣度、深度、明晰度,確非世間同類學說可與倫比。
8、中國人民大學溫金玉教授:
佛法能提升人性,平定貪嗔痴的慾望,而使得靈性提高, 沒有信仰我們將無家可歸!
9 美國賓州大學運輸管理博士,現任成大交通管理科學系、所特聘教授,成大管理學院院長:張有恆教授:
經過幾年的了解與研究,才真正體會佛教的確是一種對宇宙人生智慧的『教育』。很多人把佛菩薩當『神明』來膜拜,甚至『神佛』不分、或認為『佛教』是迷信、消極、逃避現實,都是沒有認清楚佛教。
佛法與世間法的教學不同,世間人作學問要像金字塔,是由博而精;佛法則不然,佛法像種樹一樣,先有根、有本,然後慢慢再長成枝葉花果。佛法所求的是真心,心性明白了,全體都得到了,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通』,其秘訣就是『專』,並且要持之以恆,也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功夫。
10、西北大學 李利安教授:
凈心是佛法的根本。所謂凈心就是消除污染,而所謂的污染其實就是對外在一切的執著。佛教所說的貪慾、瞋恚、愚痴三毒,就是指眾生內心的污染和煩惱,所以,佛教的一切法門無非是為了凈化人的內心。
在人們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面對名譽、地位、金錢、美色等各種誘惑,會遇到相互競爭、彼此誤解、矛盾鬥爭、感情困惑等很多問題,凈心就是要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能夠看得破,想得開,放得下,從而了無牽掛,心生寬容,善於理解,樂於包容,對外呈現出大度坦蕩的氣魄,對內安享一種輕鬆自在的狀態。其實智慧是一種世界觀和人生觀,就是人應該在放下後拿起,在解縛後前進;在面對中超脫,在承當中自在。人應學會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會,在社會生活中要有慈悲與感恩之心。
11、哲學博士,南京大學哲學教授,中華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賴永海先生:
佛教與一般宗教間的共同點都講信仰,不同之處在於佛教不局限於信仰,而是在講信仰的基礎之上更注重智慧,即「慧解說」:用智慧來獲得解脫,這是其他一般宗教所不具有的特點。
12、曾任大理民族文化學院院長的張君勱教授:
蓋世尊之說法,因眾生而起大悲心,因大悲心而生菩提心,而成正覺。既有覺,自然不離智慧。悲智雙修者,佛教之最大特色,為世界其他宗教之所不及。他教之教徒,謂起於迷信可也;歸依佛法,則智者之事也。
13、美國萊斯大學理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專任教授林崇安:
從大學起我個人對於「人生」這一問題始終有疑惑,因此,有意無意間都在摸索著,1975年,在中大的覺聲社看了不少佛書,也去台北車站附近去聽法師講解《金剛經》、《華嚴經》,並歸依三寶,對「人生」這一問題有了初步的答案,我覺得儘管南傳、藏傳、漢傳的各種禪修形式有所不同,禪修者要清楚自己禪修的目標是:內心輕鬆而柔和,能以覺性來面對生活的順逆境界,安祥地處在世間而沒有煩惱,並能盡自己的義務去幫助別人。
14、美國威斯康辛大學 比較文學系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講座教授 鍾玲教授說:
20世紀90年代末,美國的大小城市幾乎都建立了禪中心。
15、美國大學教授余海禮
禪是安靜心靈的方式。東方之禪,是快樂和諧的天擇力量。
16、陝西師範大學吳言生教授:
禪宗認為,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有一顆覺悟的、純凈的心,禪心就是一種無住的、不執著任何東西、不執著丑、也不執著美,不執著於迷、也不執著於悟這樣的一種心態。……禪的作用就是關注心靈,穿越表象看透本質,放下不必要的擔子,以出世的心態來做入世的事禪到底在哪兒呢?其實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一杯茶,一杯白開水,一隻手,一根手指頭。只要用平常心感受,生活處處充滿禪。」對於先知先覺者來說,禪是一種切切實實的生命的境界,禪宗象徵著純凈的、無染的精神的本原,我希望每一位有緣人,都儘早地「回家」 放下「包袱」 ,品味人生!謝謝。
17、台灣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所長林谷芳教授:
佛教是一個超越的哲學,超越談的是一種生命的智慧,你如何不為事物所限,這個時候你就超越了,有些人坐擁天下,心不得安寧,不能叫超越;有些人在權力的慾望裡面被鎖住,那更不要談超越。
聽眾常問這樣的題,習禪幾十年,你認為你最大的成就在什麼地方?我的回答讓沒有感覺的人就沒有感覺,讓有感覺的人悚然心驚,我的回答是這樣的,在我47歲的時候,我可以很有把握的告訴你,47年來,今年最好,到48歲的時候,我照樣很有信心的告訴你,48年來,今年最好,49歲,50歲也是如此。
作為一個禪者,應該擁有一顆平常心,懂得隨緣:我有未來的方向,但是它「活」在當下。
18、湖南大學文學院教授胡遂教授:
佛禪本身來說,佛禪謂世間一切痛苦為煩惱,而解除煩惱需要破除一切執著,包括「我執」與「法執」,不執空也不執色。
禪家有三種境界:第一境是『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這是描寫尋找禪的本體而得不到的情況;第二境是『空山無人,水流花開』,這裡描寫已經破法執我執,似已悟道而實尚未的階段;第三境是『萬古長空,一朝風月』,這是描寫在瞬刻中得到永恆,剎那間已成終古。
19、、北京大學葉郎教授:
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在活潑潑的生命中,在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中,去體驗那無限的、永恆的、空寂的宇宙本體,所謂「青青翠竹,儘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
20、武漢大學麻天祥教授:
禪正是藉心領神會「悟」的方法。禪更多是指向一種對待人生的態度。
無心實際上是自心對外境的超越,是對人類最佳生存狀態的終極追求。
21、中國社科院楊曾文教授:
「平常心是道」是禪宗對於大乘佛法心性論的一種表述,是說佛法修行不僅不脫離生活日用,而且應當保持自然平常的心態,排除各種執意取捨的雜念。今天人們常說「要有一顆平常心」,我理解主要是強調做人、做事不要懷有逐名求利的雜念,患得患失,要寵辱不驚,順乎自然。
22、北京大學於曉非教授:
有人說佛教是迷信,我說這實在是人間的一個很大的誤會,是思想領域裡意識形態的一個極大的顛倒。我讀過很多各種各樣的學說和思想理論的書籍,我認為在所有的思想學說當中,破除迷信破得最徹底的就是佛法。
23、東南大學 陳怡教授:
我喜歡聽佛,從佛中悟出人生道理
24葉曼教授:
我聽的第一部經就是楞嚴經,真是「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 」 每次聽經,內心中總是充滿了歡愉的心情。
學佛,不是盤起腿來,閉目打坐,便算是修行了。不是的!首先必須明白佛理,「未有仙佛不讀書」。佛說法四十九年,法門如此多,法理如此深奧,我們怎能不讀經,不鑽研,不探討,不思惟? 禪的原意就是思惟修。假如理趣歸理趣,你還是你,把佛法從耳朵眼睛聽到看到,再從嘴裡吐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口、耳之間,才四寸」這四寸是太短了,受用也太小了。必須把理趣吞進去,消化吸收,融合為自己的骨肉,才是真正的修行 佛的弟子以千、萬計,佛說法四十九年,圍繞在佛身邊的,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成就。其中有機緣,有個人的精進程度,也有業力的障礙,即使是多聞強記的阿難,佛在世的時候,也並沒有悟道,要摩訶迦葉點悟他。 佛法是難?是易?請看龐居士一家人的說法;龐居士說佛法好難:「難!難!難!十擔麻油樹上攤。」的太太認為很容易:「易!易!易!百草頭上祖師意。」他的女兒卻說:「也不難!也不易!飢來吃飯困來眠。」 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告訴我們如何去證得,指示我們成佛的萬千法門。 我經過這兩次「禪七」之後,深深相信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音。不過我若專門只數佛的財寶,我便是自欺欺人,到頭來依舊一無所成。所以在我有生之年,凡是我認為適合我的法門,我都願意去試試。
25、、魏道儒教授:
華嚴宗講圓融的目的乃是「融通萬法,令無障礙」,而這種圓融的思想,具有積極意義。
26、美國紐約、賓州等地大學旅美博士張澄基教授:
佛教經典《華嚴經》「其廣大精微實非人智及語言所能盡其萬一。讀《華嚴》而小古今中外一切宗教.哲學,蓋燭火熒光於佛日之下皆隱沒其形矣!讀《華嚴》始知佛法之偉大及究竟處,蓋宗教之極致必須如此也。
27、博士生導師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 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家諮詢委員 方立天教授:
「我們應該糾正過去那種把佛教簡單地看成迷信的做法。」
28、香港大學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焯芬教授:
佛教的目的是讓人離心苦。而科學強調的求真務實也與佛教的如實觀——放下成見和偏見、全面觀察——如出一轍。
29、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越利:
「輪迴」是佛教的基本教義,輪迴是說人的一生是人有「三世」,就是人在出生前曾經在世上生活過,人死了以後,他還可以再變成人來到世上,這叫「往世」、「今世」、「來世」。人在三世里不停地生生死死,這叫輪迴。輪迴的結果也不一定來世就變成人。根據佛教的說法,輪迴的去處有六個叫「六道」。「天」是一個去處,「阿修羅」是一個去處,「人」是一個去處,「地獄」是一個去處,「餓鬼」是一個去處,「畜牲」是一個去處,叫六趣、六道。天、阿修羅、人,這三個是好的去處,叫「三善道」,地獄、餓鬼和畜牲是不好的去處,叫「三惡道」。人死了以後到底要輪迴到哪一個道去,根據是什麼呢?佛教認為,根據你在這一世所做的事情。你如果做的是善事、好事,那麼你下一輩子就能夠生到善道去,變成「人」或者是變成「阿修羅」。如果你這輩子竟做壞事,下輩子你死了以後,就可能進地獄,可能變成餓鬼。他是用善惡報應來確定,一共是六道輪迴、善惡報應。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佛教要人認識苦和空,最終脫離輪迴,徹底從苦中(輪迴)解脫出來,成佛。
30、北京大學 樓宇烈教授:
在中國,這個菩薩的信仰,我們有四大靈山,就是四大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嵋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九華山地藏菩薩的道場。這四大道場、四大菩薩它都體現了佛教的一種精神。五台山文殊菩薩體現了佛教的智慧,所以文殊菩薩我們也稱它為大智菩薩,具有大智慧。智慧在佛教裡面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佛教本身它就是依靠自己的智慧來使得自己獲得超越和解脫的這麼一種宗教,所以文殊菩薩它就象徵了佛教的智慧;峨嵋山的普賢菩薩,它是象徵著佛教的一種實踐的精神,也就是說行動,我們說什麼東西都要付諸於行動,所以又稱之為大行菩薩,行動的行;普陀山的觀音菩薩,剛才已經講了,她體現佛教裡面一種悲的精神,我們常常講佛教是一個慈悲的宗教,什麼叫慈悲?慈和悲代表了兩個方面的精神,慈是給人以快樂,悲是解救人們的痛苦,所以慈悲的精神簡要的來說,就是驅苦余樂,驅除終身的痛苦,給終身以快樂,那麼觀音菩薩特別體現在一個解救人們的痛苦,所以稱大慈大悲,特別是大悲,觀世音菩薩,所以她體現了一種悲的精神;九華山,地藏菩薩,他是體現了佛教的一種願力,所謂願力,就是一種志向,我們做什麼事情都要先立下一個志向,然後我們按照這樣的志向去努力、去做,地藏菩薩就體現了佛教裡面這種救渡眾生的這樣一種願力,佛教裡面有這樣一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無盡無淵的終身都要把他們從苦難中救出來。所以如果我們有機會到九華山去的話,我們就可以看到供仰地藏菩薩的地方會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下聯是眾生度盡,方證菩提。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地藏菩薩的這樣一種精神。所以這四大菩薩體現了佛教裡面的悲、智、行、願,這四個方面的精神。
對這些菩薩的理境,主要是要去學習這些的精神,來指導自己的人生,來改變自己的人生,所以這個並不是像我們平時看到,我們去拜這些菩薩,好像是希望得到他的佛抱,來保佑我們,並不簡單的那樣,但這裡面有這樣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我們去禮拜這些佛或菩薩,是要學習他們的精神。
31、原湖南省統戰部部長,現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的吳立民教授:
「只有佛法的真實意才不是迷信,而是正信,不符合佛法真實意的沒有一件不是迷信,佛法本身就是破除迷信的,佛法本身最有資格破除迷信!佛教是正見正信的不是迷信的。」
32、中國社會科學院 杜永彬教授:
佛教進入漢地,形成漢文化背景下的獨特形式的漢傳佛教;進入藏地,形成藏族文化背景下的形式的藏傳佛教,傳統的藏傳佛教可以概括為六個字:聞、思、修、講、辯、著。
在當代,在美洲、歐洲和澳洲等西方國家,信仰佛教的人口相當多並在逐年增加,佛教已成為西方國家的一個新興的宗教。
33、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姚鳴京:
以前也看過道家老莊的東西,但讀到《六祖壇經》後就覺得自己與佛學有因緣感,不看都不行,看了就放不下。至今,吃了十多年齋,修了十多年佛,創作也由繁到簡,由黑到亮,由密到疏,有執著到放鬆。學佛參禪讓個人習得「大智慧」。
34、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 魏磊:
曾有人問他:請問佛作為眾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種物質存在,還是一種理念?
教授答:佛作為眾生所信仰的對象,可以說是一種物質性的存在,也可以說是一種精神性理念、信息層,這就涉及到佛的三身:法身、報身與應化身了。法身無形無相,隨眾生的機緣,佛以無礙智種種神通變化讓有緣眾生產生信心,或者住如夢三昧在夢中示現佛相,或者有種妙香過來,讓你感覺到佛的真實性。所以我們有沒有智慧,就看我們對佛的存在有沒有信心。
佛是什麼?佛是覺,佛是智慧,吾人自性就具足佛性,具足對法界理和事的智慧把握。通過形態上,我們能夠看到佛像、能夠看到佛經,如果說沒有佛的存在,那三藏十二部經卷是誰說的呀?誰能說得出來呀?而且說得這麼多呀!你問什麼都能回答你,因為佛是一切智人。當佛在世的時候,頻婆娑羅王請佛在他的國家結夏安居,頻婆娑羅王為了每天給佛提供豐厚供養,如乳酪和醍醐之類,就專門找了幾個養奶牛的專家,待做完3個月的供養,國王就對養牛人說,你們在這裡辛苦供佛3個月,現在結夏安居就要結束了,還不快去問問佛法呀。這4個養牛的人都說好,他們走在去見佛的中途就商量:大家都說瞿曇是一切智人,我們聽了都覺得很懷疑,他怎麼可能什麼事情都知道呢?瞿曇生活在王宮,對於四韋陀等典籍很了解,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我們也判別不了對錯。於是就想到一個辦法,問其它的問題我們都不專業,我們問自己專業的問題——就問養牛的方法。瞿曇是個太子從來沒有養過牛,而我們是祖輩養牛的行家,我們就問我們懂行的問題。他們到了之後就問佛,用什麼方法可以令牛群繁衍得多呀?什麼方法可以令牛長得膘肥體壯呢?佛就跟他們講了可以使牛群繁衍得體壯膘肥的11種方法,這幾個養牛的人一聽,他們祖輩傳下來的只有其中的4到5種,而佛卻說了11種,最後覺得佛是一切智人。所以相信佛的存在、相信佛的智慧、慈悲、相信他決定來拯救我們出離苦海,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眾生思想上非常重要的突破口,突破懷疑,獲得對佛的信心,就得救了。佛法大海,唯信能入,沒有信心你就沒救了。所以,你要想成為與佛有緣人,就從相信阿彌陀佛的存在與願力下手。
35、英國諾曼裴耐斯教授:
佛教是醫治「崇尚」摩登病的良藥。在我們這個痛苦疲憊的歐洲,我們斷然需要佛陀教理,這教理就是「中道之教」。 它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啟發我們的覺悟,引導我們達到和平光明的大道,並能獲得大智慧。
36、帕特教授說:
佛教的史冊中,沒有一頁曾冒著宗教裁判所那種陰森森的火光;沒有一頁曾被燃燒中的異教徒城市的滾滾濃煙所籠罩;也沒有一頁曾被宗教仇恨的無辜受害者的鮮血所染紅。佛教只佩帶一把劍,那就是智能之劍;佛教只認得一個敵人,那就是(內心的)無明。這是歷史的證言,是不容置疑的。
37、羅克希米·那蘭蘇教授(Lakhsmi Narasu),《佛法精要》作者:
佛是一位看見孩子們在世俗烈火中玩耍,權巧方便,施以各種適度的手法把他們從烈火燃燒的房子里救渡出來,並把他們引向安全的涅槃境地的人。我們可以斷言,佛教是唯一不帶任何狂熱色彩的宗教。它的目的是通過征服自我使每一個人產生一種徹底的內心改造,而不是叫人以權力、金錢來誘使他人歸信自己的宗教。佛陀僅向人們展示了一條完全取決於每一個人自己是否實踐的解脫之道。將心智的開發和證悟作為解脫的必要條件是佛教的偉大所在。佛教主張道德與證悟互為依存,不可分離,道德構築了人生最高境界的基礎,而知識與智慧則完善了這一人生最高境界的構築。一個人如果不具備必要的洞察力和知識,不真正明了緣起性空的基本道理,他就不可能被認為是一個具有真正德行的人,在這一點上,佛教有別於所有其他宗教。所有一神教均基於某種假設概念之上,當這些假設被日益發展的知識而駁斥時,則越來越沮喪。然而,佛教與假設無緣。它是建立在堅實穩固的現實基石之上的,因此,佛教從來就不曾逃避知識的公平無私。
38、里斯·戴維斯教授 (Rhys Davis),英國宗教學家:
在人類歷史上,是佛陀第一個向人類勸誡和懇請不要去傷害生靈,不要去向神大肆祈禱、禮讚或供奉犧牲品,無上的佛陀以其雄辯的思想向世界莊嚴宣誓:神也同樣迫切需要尋求其自身的解脫。且不要管我是否是佛教徒,我對世界所有各大宗教都進行過研究,我尚未發現它們中有任何思想在優美和包容性方面可以來超過佛的「四聖諦」的。我為自己依止佛的這一教導,規範自己的人生,法喜充滿。
39、德國學者 馮·格拉西那教授:可以說,印度人遠比西方心理學家早先發現了潛意識。他們認為,潛意識是由作為前生的遺產沉睡在個體意識中的總體印象所構成。佛教的禪定技能,被認為與一種潛在的力能有關,是現代心理分析學和自生的心智訓練的先行者。
、
40、劍橋大學的名教授,得到過包括諾貝爾獎在內的許多著名科學獎的白賴恩·約瑟芬博士,就是一位認真研習佛經論典和禪觀的科學家,他每天都坐禪以求進入客觀的真正內明狀況。
推薦閱讀:
※薦讀 | 民國那些大師(二)
※著名風水學家魏億凱教授:商業大門催財的風水方法
※論文大燜鍋 | 年終特輯:教授們的書桌(最終波)
※中國醫師協會第二屆生殖醫學年會 武學清教授 OHSS的防治
※為什麼 Quora 有很多活躍的大學教授而知乎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