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的人生態度》下

佛教徒的人生態度-下

濟群法師

四、重生乎?重死乎?

  生和死,這是人類無法迴避的永恆話題,也是我們每個人最切身也最重大的困惑。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已經能夠進入太空,登上月球,但面對死亡,依舊束手無策。因此,哲學家將生和死定義為人類的兩大屬性。

一、人生的兩件大事

  在世界上,每天都有無數生命在誕生,也有無數生命在死亡。作為一期生命的開始和終結,生和死貫穿了我們整個的人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  對於生死的認識,也建立在它們相互的關係上。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而逆向思維同樣成立:未知死,又焉知生?正是死亡的必然來臨,才顯現了生命存在的價值,促使活著的人學會珍惜人生;也正是由於死亡的必然來臨,使人生的一切努力在死亡的陰影下顯得虛無。  儘管古今中外的哲人都在思索生死的問題,但至今沒有令人信服的結論。因為能夠論說死亡的人,都不曾真正地經歷過死;而不得不經歷死亡的人,卻再也不能夠來回答死。正如那個古老的戲言:「死亡其實與我們毫不相干,只要我們在,死就不在;只要死在,我們就不在。」  但是,無論是對死亡的畏懼或嘲弄,都不能使我們從生死中解脫出來。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完滿的生命?而詩人所讚美的「生時麗如夏花,死時美如秋月」,是否只是人類的一個美麗夢想?  對待生死的態度,直接關係到我們人生觀的確立。

二、一般人重生

  生,包括外在的生活及內在的生命。  一切生物都有求生的慾望,螻蟻尚且偷生,何況人類?我們生活在世間,希望擁有更多的財產;希望擁有更高的地位;希望事業能夠成功;希望理想能夠實現……這一切只有在我們活著的前提下才具有意義,所以說,無論什麼樣的希求都是建立在對生的希求之上。  從人類早期的生殖崇拜,到古代的煉丹術,乃至現代各種媒體上鋪天蓋地的保健品廣告,都反映了人類對生命的貪戀。因為生就意味著希望:「生命,也許是宇宙之間唯一應該受到崇拜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誕生和顯示,本質上半場是一種無比激動人心的過程。」  擁有生命,的確為人類創造了無限多的可能性。  就佛法的修行來說,人生的獲得也是必不可少的首要條件。在六道中,只有人道的眾生才有機會依照佛陀的教誨去實踐,去證悟。因此,佛經中也將暇滿人生作為修行的重要條件。

三、一般宗教重死

  無論我們如何讚美生命,生命的脆弱並不能因此而有所改變。人命只在呼吸之間,生命從誕生之始,無一日不是在趨向自己的末日。年輕時或許還不能意識到時光無情,一旦步入老年,對死亡的恐懼再也無法迴避。所謂「老來歲月增做減」,每過一年,便少了一年,每過一日,便少了一日。  正因為任何人都難免一死,死亡才成為一切問題的根本所在。因此,幾乎所有宗教都致力於對死亡的關懷。  基督教認為,人生是虛幻不實的,天堂才是永恆的歸宿。針對死亡的威脅,提出了神化的永生,正如耶穌之死被宣告為拯救一樣,人類也只有通過對上帝的祈禱,才能使死亡成為通往不朽的起點。基督教的信仰,正是建立在這種永生的希望上,在《聖經》中,上帝向他的子民宣告:「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那麼,上帝真的能夠吞滅死亡,賦予死亡以新生的力量嗎?我們知道,有生必有死,以佛法的觀點來說也是同樣。所以,基督教對永生的期待仍然是不究竟的。

四、有人認為佛教徒只重視死

  佛教又是如何看待死亡的呢?  很多人認為佛教僅僅是為亡者服務的,之所以出現這種誤會,主要是和彌陀凈土在民間的流傳有關,同時,經懺佛事的盛行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自慧遠大師在廬山東林寺結蓮社創立凈土宗以來,念佛往生西方的凈土法門至今歷久不衰,它的殊勝之處在於可仰仗阿彌陀佛的願力,與純粹依靠自力的其他各宗相比,更能深入普及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尤其是明清以來,其流傳之廣可以用「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來形容。凈土宗的廣泛流傳,使很多人以為學佛的目的只是單純的求往生,求來世。  元朝以來,經懺佛事十分盛行。尤其在江浙一帶,道場忙於超度亡靈,使寺院幾乎失去了教化大眾的功能。人們進寺廟燒柱香、拜一拜,只是為了祈求現生的平安吉祥。更多的則是因為家裡有了喪事,才想起寺院,請些出家人念經超度,一來希望死者有個好去處;二來對活人有個安慰。  基於以上兩點,使社會上那些對佛教沒有深入接觸和了解的人,以為佛教所關心的只是死亡的問題,以為佛教只是為死人提供服務的。  但我們要知道,雖然凈土法門關心死後的去向,提倡藉助佛力往生極樂世界,但和基督教所說的進入天國有本質的不同。凈土宗是在自力修行的基礎上,再藉助阿彌陀佛的願力,也就是說,他力必須通過自力才能實現。  《彌陀經》告訴我們,彼國是「諸上善人集會一處,不可以少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由此可見,西方凈土不是任何人想去就能去的,必須有福報、有德行、有善根的人才有資格往生,福報從哪裡來?從人間的修行來,必須斷惡修善方能積累往生的資糧,否則只能是緣木求魚。

五、正確理解佛教

  佛教對生命的認識,既不同於唯物主義者所認為的斷見,又不同於基督教所宣揚的永生。就一期生命而言,雖說是短暫的,但生命就像河流,貫穿著無窮的過去和無盡的未來。生命是永恆的,又是相續變化的。因為生命是變化的,所以才具有可塑性,才能通過修行去改造。所以說,佛教既重視死後的歸宿,也關心現實的人生。  1.對死後歸宿的重視  《寶蔓論》云:「人住死緣內,如燈在風中」。生命短暫脆弱,死亡之風隨時都會吹滅生命之燈。尤其是末法世間的眾生,命淺福薄,死緣者多,生緣者少。就是這麼短暫的人生,又有幾個人能好好利用?「少時心在父母,壯時心繫妻室,老則心憂兒孫,一生之中,卒無暇時及法」。雖然我們一生忙碌不休,但死亡來到時,除佛法外一切無益,非但至愛的親人不能替代,連我們朝夕與共的身體也帶不去。  但念死的目的,是為了讓眾生認識到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宗喀巴大師說:「能知暇滿大義利,則知悔作無意義之事,不利於死與法相違之事,絕不樂為」。由此可見,有念死之心,才能生起舍世心;有舍世之心,才能生起求法的意樂,利用生前的寶貴時光勤修善法。  2.對現實人生的關懷  (1)五戒十善是幸福人生建立的根本  儒家因入世而提倡人倫,提出了「仁、義、理、智、信」的行為準則。在佛教中,與之對應的有五戒十善。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則又增加了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和不貪、不嗔、不痴。作為佛教徒的基本行為規範,五戒十善正是著眼於現實人生的道德培育。學佛的關鍵在於實踐,尤其是對於在家信徒而言,修行並不僅僅是誦經和念佛,而是要將佛法落實到日常生活中,所謂「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戒具有防非止惡的功能,能調伏我們的身、口、意三業,佛法的一切利益都建立在持戒的基礎上。持戒不僅是消極地止惡,同時也是積極地行善。所以說,五戒十善既是佛教徒必須遵循的道德準則,也是建立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如果多一個人學佛,多一個人受持五戒,世界就會多一份安寧,多一份和諧,多一份美好。如果全人類都受持五戒,那我們這個世界就是太平盛世,就是人間凈土。  (2)菩薩的修行以解除有情的人生痛苦為使命  作為佛教徒,不僅要注重個人的利益與幸福,還要進一步關心眾生的利益和幸福,乃至國家的前途,社會的安寧。  大乘佛教所提倡的六度四攝,就是建立在對眾生的關懷上。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而四攝則是通過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等種種方便善巧來幫助他人,在利益社會大眾的同時,成就自己的福德資糧。六度四攝都是以布施為基礎,佛教稱布施是種福田。世間的慈善事業關心的僅僅是解除人們的貧困,而佛教的布施還包括法布施,因為世人的痛苦不是依靠物質改善就能得到根本的解決。  身為佛教徒,應該以眾生的利益為利益,以眾生的事業為事業。佛陀在因地中,為救度眾生而出生入死,他是為救度眾生而修行,為眾生而成佛。  很多信佛的人,以為拜佛就是恭敬,念佛就是修行,而忽略了利益社會之事,這就偏離了佛菩薩出世的本懷。我們學佛,就是要把佛教的精神發揮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只是知道了佛法,卻沒有身體力行地實踐佛法,那只是停留在知識的層面上,沒有使佛法發揮應有的效用。  近代,太虛大師和印順法師都極力提倡人生佛教,要求我們運用佛法的智慧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菩薩作為佛法的實踐者和推廣者,要在利他中完善自己,發菩提心,發大悲心,以解除眾生的痛苦為使命。  (3)佛陀在經典中為我們指出的人生智慧  佛教中的很多經典都非常關注有情現實人生的問題。  《藥師經》是流傳甚廣的一部重要典籍,經中詳盡地講述了藥師佛對娑婆世界眾生的無限慈悲。他不僅滿足眾生對物質的希求,「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還為眾生拔除病苦,「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葯,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更進一步為眾生消災免難,為眾生莊嚴相貌,求健康得健康,求長壽得長壽。及至眾生臨命終時依舊不棄不離,根據眾生的願力幫助其往生十方凈土。  除此以外,《善生經》、《十善業道經》也都是佛教關心現實人生的代表經典。  佛教認為人生的一切因果都是互為緣起,命運的好壞不是神的旨意,而取決於自己的行為。佛陀只是告訴我們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告訴我們行善和作惡的結果,告訴我們離苦得樂的方法,但如何改造自己的命運,還得靠我們自己的努力修行。  佛陀就是以人身成佛的,不是神和上帝的使者。基督教中,人是由上帝創造的,命運完全掌握在上帝手中。而佛教則認為,佛與眾生只是迷與悟的區別,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修行開發自身本具的清凈佛性,通過改善我們的現實人生而抵達成佛的光明大道。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就是為了讓眾生都能因為聽聞聖教而獲得「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所以說,佛教不僅關心生命的未來,重視死後的歸宿;同時也關心現世人生的幸福,關心現實人生的改善。修行是一個取捨的過程,首先要捨去不良的習氣和行為,捨去無始以來的貪嗔痴煩惱,再以佛菩薩們為榜樣,依教奉行,在現有生命的「因」上有所變革,使生命得到升華,使生命產生質的飛躍。

五、自利乎?利他乎?

  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我們都有各自的社會責任和家庭責任,不論有沒有學佛,都不應該放棄自己的責任。否則,縱然修行修得不錯,但從利益社會的角度來看,卻不曾起到一個佛教徒所應發揮的作用。大乘佛教的修行,要求佛弟子在自利的同時,進一步利益社會大眾,這也是佛法在人間弘揚的必由之路。菩薩道的精神正是在利他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佛菩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眾生,所得到的功德也都迴向眾生。  遺憾的是,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人,認為他們拋棄父母妻兒,只圖個人清閑,不承擔家庭責任,不過問社會疾苦。那麼,學佛的人究竟是自利還是利他?

一、什麼是利益?

  世間的人,儘管奮鬥的目標不同,但都逃不脫名利二字。正如孟子所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益是有情生存的基礎。即使是出家人,也必須「衣食住用」四事具足才能安心修道。更何況凡夫都是血肉之軀,需要飲食來長養色身,需要服裝來禦寒,需要住房來遮蔽風雨,還需要適當的生活用具。尤其在今天這個社會,我們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使佛法得到更好弘揚,也需要有相應的科技設備和物質條件。  對利益的追逐幾乎貫穿了整個人類歷史,並且確實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提高了整個人類的生活水準。經濟發展的正面意義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另一方面,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和心靈危機也遠遠超過了歷史上任何時代。  自我中心主義的盛行,使得自私自利瘟疫般侵蝕著人類的心靈。在個體之間,表現為當代社會的缺乏溫情;在群體之間,表現為世界範圍內的衝突與戰爭。在當今世界,基於擴張需要而製造的核武器,已經足以毀滅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可以想像,一旦這些核武器因為某些國家的利益被使用時,勢必對整個人類的和平與安定構成莫大的威脅。  這就涉及到義和利的關係。

二、義與利的關係

  孟子周遊列國期間,諸侯們關心的並不是他的政治主張,而是孟子究竟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利益。可孟子卻認為:「王何必曰利?」如果只知維護自身利益,國與國之間的矛盾就會更趨尖銳,所以主張以仁義道德來治理國家。  利益和道德是否衝突,是否對立,是否如魚和熊掌般不可兼得呢?以佛法的立場來看,這兩者並不矛盾,關鍵是通過什麼樣的手段去獲得利益。  前面說過,人的行為有善、惡、無記三種。善的行為不僅對現實人生有利,更能惠及我們的未來。當我們布施的時候,既能在當下給雙方帶來快樂,而運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人獲得利益,這善的種子,還會在將來繼續開花結果。反之,對人對己,對此世、他世皆無益的行為就是惡行。若是為了眼前的享受去殺人搶劫,不僅今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造下的惡業還會繼續帶到我們的來生。佛法的因果觀貫穿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世。過去生種下的因,導致今生的果;今生種下的因,又招感未來的生命狀態。如果造惡後不知悔改,就會使生命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善惡行為是和利益是相輔相成的。因此,當我們為別人提供幫助時,首先要考慮自己的行為能否給對方帶去安樂,既要隨順眾生,又不能失去原則,盲目順從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比如吸毒者請你為他提供海洛因,儘管毒品能為他帶去暫時的快感,但無論從法律還是健康的角度出發,毒品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如果一味隨順,只能促使他在罪惡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所以,當我們利益眾生時,要有智慧去分辨是非善惡,不僅讓對方得到滿足,還要檢查這一行為是否符合自他雙方的利益。  同樣的道理,我們對利益的追求,也要用發展的眼光來判斷和抉擇。正當的利益,不僅要使自身得到安樂,使我們周圍的人得到安樂,使國家和社會得到安樂,更應該使我們未來的生命得到安樂。  義和利是相互的,義是人類獲取利益時所應遵循的標準和原則,而利則是對義的實踐所產生的果實。

三、佛教徒講求利益嗎?

  有些人以為學佛就意味著對世俗責任的放棄。沒有學佛前,事業做得轟轟烈烈,學佛後立刻走向另一個極端,事業放棄了,家庭責任放棄了,這種認識實在是大錯特錯。  如果是通過正當途徑和辛勤勞動獲得的財富,經典中稱作凈財。對於這樣的凈財,作為佛教徒也不必避之惟恐不及。因為財富也是行菩薩道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足夠的資糧,我們才有能力造福社會大眾。  對於在家信徒來說,職業的選擇非常重要。整個佛法修行的綱領不外乎八正道,它包括了我們的身、口、意三業。其中,正見是正確的人生觀念,正命則是指正當的謀生手段。  很多在家居士都樂意布施,無論是助印經書還是建寺院、塑佛像,都能慷慨解囊,但卻不注意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正當與否。所謂正當,有兩個標準,首先看是否在法律允許的範圍之內,但作為佛教徒來說,還有更高的要求,要根據戒律的規範來衡量。  比如殺生的職業,以世間的標準來看,也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但佛弟子若是從事這樣的工作就很不應當,會使我們在賺錢的同時,造下了很多罪孽。我在弘法的過程中曾接觸到一些在家居士,一方面做很多好事,一方面卻在從事著和殺生相關的職業。他們來向我請教:「若是用這些錢去修布施,去供養三寶,將來還會不會遭到惡報?可不可以將功贖罪?」根據因果的規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行善能招感善報是肯定的,但所犯下的罪業也必須由自己來承擔,種如是因,得如是果。雖然布施會給你帶來財富,但殺生的果報也同樣不可避免。就像有些富豪,腰纏萬貫卻百病纏身,生不如死,到果報現前之時,想用金錢來買健康恐怕也辦不到了。所以,我們在選擇職業時,一定要符合法律和戒律的規範,在原則問題上切不可掉以輕心。由此類推,與偷盜、邪淫、妄語等戒律所禁止的行為有關的職業都是不如法的,不屬於正命的範疇,學佛者不應盲然從事。  佛教強調因果,人生的一切都離不開因緣果報。有句話叫做:「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不管怎樣積聚財富,到臨終之時,唯一能帶走的就是我們造下的業因。古人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多做善事,就是積集我們的福德。反之,「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通過不正當謀生手段來獲取財富,最終將得不償失。  除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獲取的利益,佛經中還處處以較量功德的方式告訴我們學佛的利益。《金剛經》告訴我們:「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由此可見,讀誦、弘揚佛經的功德不可思量,財施功德有限,法施的功德無量。其他如《地藏王菩薩本願功德經》、《普賢行願品》等等,也都有類似的說明。  說到利益,還涉及到思想境界的問題,即不能對我們所做的一切有所執著。社會上的人每做一件好事,總希望得到別人的讚歎和恭維,要知道對名的希求也是我們修行的障礙。若為人讀誦、講解經典時有心追求利益,那麼所得就很有限。反之,如果沒有摻雜私心雜念,得到的功德和利益就會象虛空那麼廣大。  正如《金剛經》所說:「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佛陀要求我們在布施時做到「三輪體空」,首先要沒有布施的我,若是菩薩在布施時「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會生起貢高我慢,對被施者失去平等之心,所做的一切也只能招感人天福報,和菩薩道的修行是不相應的;其次是沒有接受的對方,作為菩薩,不管受施者是冤是親,都應一視同仁;第三是不計較布施的物品,無論貴重與否,只要對方需要就慷慨施予。如果能做到施者、受者、施物三方都空的話,布施的行為才是圓滿的。不執著功德,不等於沒有利益,相反,正因為不著相,所得到的利益更是不可思議。只有本著無所得的心,所修的善法才是清凈無染的。

四、學佛僅僅是自利嗎?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的清凈無為似乎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這種看法實在有失偏頗。  佛教有大乘與小乘之分。乘是指運載的工具,小船只能自己乘坐,大船則能幫助更多的人到達彼岸。在學佛的人中,每個人的因緣和發心都不同。其中有偏向自利的發心,如聲聞緣覺的修行,也稱小乘;也有偏重利他的的發心,如菩薩道的修行,也稱大乘。  以發心來衡量,聲聞乘發的是出離心。由於「觀三界如火宅,視生死如冤家」,因而生起極大厭離之心。他們急於脫離生死,認為成佛之道遙遠難行,只求滅除煩惱,證得涅槃,不再來生死中輪迴。聲聞乘的修行內容主要是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由持戒而後生定,又由定而生慧,將生命內在的智慧開發出來,從而證得宇宙人生的真相。這樣的小乘行者亦被稱為「自了漢」,和菩薩的發心相比,他們的確有相對自私的一面。  而菩薩乘更強調的是菩提心,因為佛陀出世的本懷是為了救度一切眾生。佛陀當年在菩提樹下成佛後,為眾生說法四十九年,使無數眾生因聽聞佛法而獲得解脫。諸佛菩薩無量無邊的功德,都是由菩提心而生。所以,對於修學佛法的人來說,發心是至關重要的。  學佛發心要大,要「志當存高遠」,但落實到具體的修行,則須嚴格依照次第,由人天乘進而聲聞乘,最後進入菩薩乘。地基打得越牢固,發展也就越穩妥。人天乘是三乘佛法的基礎,就像太虛大師所說的那樣:「人在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在藏傳佛教中,將三乘歸納為三士道。下士道相當於人天乘,修學要領為受持五戒十善,念死無常及歸依三寶,因為「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去路的護照」。中士道相當於聲聞乘,由怖畏惡趣而生起極大出離心,依戒定慧三學成就聲聞緣覺的果位。上士道相當於菩薩乘,從菩提心出發,廣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善法,成就圓滿佛果。  大乘與小乘的區別也是在於發心,而不是修學的法門。五戒十善雖是人天乘的善法,但若是以大乘的發心來修,不是著眼於人天福報,而是以利樂有情為己任,一樣可以作為成佛的資糧。  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之心,就是自覺覺他之心。我們發菩提心,修菩薩行,就不能僅僅滿足於自身的解脫,還要以六度四攝幫助眾生覺悟,使眾生共同離苦得樂。所以,菩薩是在利他中完善自身,在利他中積累成佛的資糧,最終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所以說,一味的自利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應追求的,因為學佛就是要學佛所行,而每一位佛菩薩的行為,都體現了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

五、自利與利他

  自利就是一切行為都從個人利益出發,反之,利他就是處處為別人著想。  1.自利與利他的關係  很多人總以為自利與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滿足他人的利益,必然會傷害到自己的利益,反之也是同樣。那麼,自利與利他究竟是不是對立的呢?  對利益的追求可以有不同的表現方式。一方面,利己的行為會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對他人的傷害,在整個社會都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今天,急功近利的自私行為比比皆是:假藥的泛濫危害了眾多病患者的健康;工農業的污染破壞了地球的環境;對暴利的牟取使不法商業行為充斥市場……更有甚者,將自己的幸福完全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如戰爭的發動者,為了實現個人稱霸世界的野心,不惜侵犯別國的領土和主權,使無數人喪身於戰場,給人間造成了慘痛的災難。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個人利益與他人的利益是完全對立的。  但另一方面,正當的利己行為同時也可以利益他人。就我們的生活方式而言,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早已成為歷史,每個人的生存都必須依賴他人的勞動成果,在此同時,我們的勞動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的人,都不能脫離相互依存的關係。  2.眾生只知自利,因此不得解脫  世人由於對我的執著,而進一步執著於我的錢財、我的事業、我的家庭,念念都以自我為中心,由此而生起種種分別,將個人與他人的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只要於我有利,就用盡心思去爭取,如政界的勾心鬥角,商界的爾虞我詐,即使在被稱為「象牙塔」的校園,人們也常常為了職稱的評定、待遇的高低而明爭暗鬥。  所有的社會問題,都離不開利益的爭鬥。眾生凡事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結果造下很多惡業。卻不曾想到,我們追求的任何利益,都不能逃脫無常的結局。俗話說:「富不過三代」,正代表了財富的無常;「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則代表了權利與地位的無常;至愛親朋的反目,又體現了人際關係的無常。  世間有很多人,在得失計較中失去了心境的安寧,只知自利,乃至損他,捨不得把身心獻給社會,捨不得對他人付出愛心。也有很多人,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卻只知道揮霍享樂,不懂得布施修福,終日在醉生夢死中消耗自己的福報。或是一生以守財為樂,使財富失去了應有的用途和意義。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的利益,雖然擁有物質的富足,但在精神上卻貧乏得可憐。世間財本應為世間所用,財富要用來多行布施,廣結善緣,用得有智慧,用得有意義,才是修福的正當途徑。  所以,作為佛弟子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不要將眼光局限於個人。正因為能舍,才能有所得。  3.菩薩只知利他,而得大自在  諸佛菩薩正是以利益眾生為己任,在利他中成就自己,最終獲得解脫自在。所以說,我們為他人所作的一切,無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業。  利他是大乘佛法的要領,我們的起心動念都以此作為參照。如果學佛只是為了自利,為了自己尋求安樂,所修的善法也只能帶來人天福報。一旦把自私的我打破,就能容納他人,容納社會大眾。如果我們能夠將利他的精神發揮到這種程度,就是具足了菩提心,思想行為就是在向佛菩薩靠攏。  身為佛教徒,應該本著無我的精神,以眾生的利益為利益,以眾生的事業為事業。將每個眾生的需要當作是自己不容推卸的責任。佛陀在因地的修行中,不計代價地付出,唯一的願望就是救度一切眾生。所以說,諸佛菩薩都是為眾生而修行,為利益眾生而成佛。  只有具足了奉獻的精神,才能升華自身的人格,才能真正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實現「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悉離苦」的菩薩行願。

推薦閱讀:

今天我死了,你要把我埋葬在哪?
不能讓生態惡化損害農民利益
生態生活——立夏這天怎麼發生了這麼多事?
10萬元開生態飾品店有生氣又有財
腸道微生態藥物的用藥指導

TAG:人生 | 佛教 | 生態 | 人生態度 | 態度 | 佛教徒 | 教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