曇鸞大師與阿彌陀凈土(禪慧)
曇鸞大師與阿彌陀凈土
編輯:禪慧 來源:閩南佛學
前 言 凈土教傳入我國,是在後漢靈帝光和二年(179),時支讖譯出般州三昧經,此為凈土教傳來之嚆失。接著吳支謙,西晉竺法護等翻譯大阿彌陀經,平等覺經。姚秦鳩摩羅什,劉宋寶雲,同畺良耶舍等譯出阿彌陀經、十住毗婆沙論、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等。這樣,隨著凈土經典的相繼翻譯,彌陀凈土信仰也逐漸地傳播各地。史載,最初發願往生的是西晉的闕公則。其後追隨發願往生者絡繹不絕,東晉時慧遠大師邀集文人學士和名僧「建齋立誓,共期西方」,依《般舟三昧經》,結白蓮社來修習以觀想阿彌陀佛為內容的念佛三昧,是為結社念佛之肇始。但慧遠的弘化主要在南方,而北方則缺乏主要倡導者,再加上兵亂頻仍,尤其北魏太武帝在太平真君七年(446),滅佛運動,凈土教的弘化也因而絕跡。直到文成帝即位始復興佛教,凈土信仰始得以重新流行。但早期的彌陀凈土信仰理論並不成熟,信眾們對於凈土的概念十分幼稚,常把彌陀凈土信仰和彌勒凈土信仰混在一起,彌勒凈土信仰更強大於彌陀凈土信仰,在某種意味上講,彌陀凈土信仰是伴隨著彌勒凈土信仰流行的,多少有點兒彌勒凈土信仰附屬的嫌疑。如在太和十八年(494),孝文帝在龍門開鑿的洛陽龍門石窟中,彌勒像最多,釋迦、觀音像次之,彌陀像較少,且時代也較晚。龍門古陽洞等之造像銘說:太和二十三年(499),比丘僧欣造立彌勒石像銘說:「為生緣父母並眷屬師僧,造彌勒石像一軀,願生西方無量壽佛國,龍華樹下三會說法,下生人間侯王子孫,與大菩薩同生一處。」這是結合彌勒下生的信仰,與彌陀凈土的信仰,依造立彌勒等像的功德,求願生西方,後彌勒下生成佛時,再生為人間侯王子孫,值遇龍華三會說法的。以造立彌陀佛像的功德願生天界的也不少,如北魏孝昌二年清信女黃法僧造立的阿彌陀佛像銘說:「亡者生天,舍苦得樂。」東魏武定三年,慧鑒造的無受佛像銘說(『受』是壽的假借字,『無』下脫一量字):「為亡父母造無受佛,願生天國。」 慧遠在唐代,特別是在宋朝以後被凈土宗僧人奉為中國凈土宗初祖。但實際上他的理論對後來社會上流行的凈土信仰影響並不很大,而生活在南北朝後期的北方的曇鸞,對中國凈土宗的形成則有直接的影響。劉宋後,彌陀凈土之信仰漸次傳播各地,無量壽經等的講說風行,彌陀佛像也相繼造立。北魏宣武帝時,菩提流支譯出世親菩薩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接著曇鸞為之註解,兼依十住毗婆沙論之難、易二道,主張他力、本願,始闡明凈土立教的本義。對中國凈土教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勛。
一、曇鸞大師及其著作 1、曇鸞大師的生平 曇鸞大師,是南北朝時代北魏弘傳凈土教的高僧,凈土宗的先驅。唐代道綽所著的《安樂集》卷下載:在中國三藏法師嘆歸凈土有師承的有六位大德,曇鸞既是其中之一(六位大德即是菩提流支,慧寵,道場,曇鸞,大海,法上)。他注釋菩提流支三藏所譯的世親菩薩著的《往生論》,極力倡導西方凈土要義是仗他力,以及彌陀本願功德說。這二大凈土宗綱要,對後代凈土行者起著非常重大的影響。在日本人法然的《選擇本願念佛集》里,說到中國的凈土宗,可分為三大系:廬山慧遠系,慈愍三藏系,道綽、善導等系。而道綽、善導所傳的凈土思想,則是以曇鸞為始祖。日本尊他為凈土五祖之初祖,又被尊為真宗七祖之第三祖。 曇鸞(476~?),自號為有魏玄鑒大士,山西省雁門(治今山西代縣西)人,一說是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俗家不詳。其家距離五台山很近。五台山上有很多靈異的傳說,在民間廣泛流傳。曇鸞在不到15歲時,就去朝拜五台山。心神歡悅,即發心出家。出家後廣學內外諸經典,窮研四論(中、百、十二門論、大智度論)、佛性等問題。他在讀《大集經》時,因其詞義深密,難以啟悟,乃發心註解。剛過了一半,忽感氣疾,就暫擱筆治病。走到汾州(今山西隰縣)秦陵故墟時,登上城東門向天空望去。忽然看見天門洞開,六欲諸天的上下高低的階位清清楚楚地顯現在目前。病即痊癒。想繼續做前面的工作,可又想到人命無常,便打算先學神仙的長生術,然後再學習佛教。南方陶弘景對神仙之術頗有研究,且學識淵博,被國內人民所推重。曇鸞就寫信去述欲拜訪之意,陶弘景很高興地同意了。曇鸞於梁武帝大通(527-529)年間,抵達江蘇省南京。梁武帝於重雲殿引見他。並就佛性問題有數度咨問。次日,又在太極殿,降階禮接,並問曇鸞大師南來之意。曇鸞告訴他:「欲學佛法,限年命促減,故來遠造陶隱居求諸仙術」,武帝介紹,往句容山去拜訪陶弘景。陶弘景因他是遠道而來,並接對欣然,就把仙經十卷授給他。曇鸞獲得仙經後,想覓一名山,修鍊仙術。行到洛陽,適逢梵僧菩提流支三藏(孝靜帝時),曇鸞即問他到:「佛法中頗有長生不死法勝此土仙經者乎?」菩提流支唾地說:「你這講的是什麼話,怎麼能相比呢?這裡哪有長生不死法,縱得長年少時不死,終更輪迴三有耳。」就把《觀經》授給他說:「此大仙方,依之修行,得解脫生死。」曇鸞因受菩提流支三藏的啟示,毅然焚毀仙經,返其故鄉,專修無量壽之彌陀凈土法門。每有世俗君子呵責曇鸞:「十方佛國,皆為凈土,法師何乃獨意往西,豈非偏見生也?」曇鸞答「吾即凡夫,智慧淺短,未入法位,念力須均,如置草引牛,恆須繫心槽櫪,豈得縱放,全無所歸。」 雖責難者不斷,而曇鸞大師獨決依如來本願力,渴仰往生西方凈土,精勤念佛。《佛祖統記》卷二十七曇鸞傳載:其晝夜專誦觀經,修三福凈業,觀想九品,又教僧俗多人,隨其修學,自行化他,流靡宏廣!當時北魏帝王尊重其德,敕封為神鸞,並敕令住并州(山西太原市晉祠所在地的晉陽)之大寺,後又移住汾州北山石壁(山西交城縣)玄中寺。經常往介山(1、山西介林市東南。春秋晉介子推隱居此山,故名。2、山西萬榮縣西南。(水經·汾水注)謂即汾山3、山西介休縣棉山)之陰,集眾熏修念佛法門。後人稱此為鸞公岩。以魏興和四年五月(542年),因疾卒於平遙山寺。《佛祖統記》載:一夕,正持誦,見梵僧入室,說我是龍樹,因你有往生西方凈土的志向,故來迎你。鸞問:師以什麼教我。僧回答:已去不可及,未來未可追,現在今何在,白駒難與回。曇鸞即令弟子同音唱誦佛號,面向西方,瞑目而化。迦才《凈土論》中則說:此方報盡,半宵之內,現聖僧像,忽來入室曰:「已落之葉,不可更附枝也。未束之粟,不可倉中求也。白駒過隙,不可暫時留也。已去叵返,未來未可追。現在今何在,白駒難可回」。……法師妙達言旨,如是告終,即半夜內,發譴使者,遍告諸村白衣弟子,及寺內出家弟子,可三百餘人。一時雲集。法師沐浴著新凈衣,手執香爐,正面西坐,教誡門徒說,「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不懼。九品凈業,不可不修。」勸修西方凈業。日初出時,大眾齊聲,念阿彌陀佛,便即壽終,春秋六十有七。他往生的時候,幡花幢蓋高映院宇,香氣烽勃音聲繁鬧。去寺院的人都看到了這殊勝的景象。寺西五里之外,有比丘尼寺,都是曇鸞大師的門徒,明相出後,集堂食粥,舉眾皆聞空內有微妙音樂西來東去,其中有智慧的人告大眾說:「法師和尚,一生教人修凈土業,今此音聲向東去者,必應多是迎法師來」。吃完飯,就去拜見法師。在庭前等待,還未出寺庭之間,又聞音樂遠在空中向西而去。這件瑞相給皇上知道了,乃敕葬於汾西泰陵文谷。營建磚塔並為立碑,現在還有。《續高僧傳》中說他「神宇高遠,機變無方,言晤不思,動與神會,調心鍊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用為方軌,」 迦才《凈土論》中則講他,神志高遠,三國知聞。洞曉眾經,獨步人外。梁國天子,恆向北禮曇鸞菩薩。給予很高的評價。 按:曇鸞大師是於梁武帝大通年間(527~528)往江南的。北魏永安二年(529)菩提流支在洛陽譯《無量壽優波提舍經論》一卷。計曇鸞北返之時,菩提流支恰譯此論。因此其所授者,除《觀經》以外,必有此論。 曇鸞大師入滅的年代,《續高僧傳》卷六講是東魏興和四年(542)示寂於平遙山寺,但這種說法在唐朝時已有異議。迦才《凈土論》卷下的〈曇鸞傳〉載『魏末高齊之初猶在』,《續高僧傳》卷二十〈道綽傳〉及文諗、少康《往生西方凈土瑞應刪傳》都稱他為『齊時曇鸞法師』。此外,據近人羅振玉所藏拓本北齊天保五年二月〈敬造太子像銘〉中的原主題『比丘僧曇鸞』的名字看來,曇鸞入滅似應在北齊天保五年(554)以後,但這也還不能作定論。 曇鸞的凈土學說是傳自菩提流支,已經成為一般通說。但也有人以為是經過慧寵、道場二師傳於曇鸞的(道綽《安樂集》卷下)。一說慧寵原從廬山慧遠受傳凈土法門,後來又得菩提流支印可,成為兩人的弟子。道場是慧寵的弟子,又是廬山東林寺第三代住持(聖聰《凈土三國佛祖傳集》)。但在曇鸞自己的著作中並沒有提到他們的事迹,可見他們的關係是很疏遠的。 2、曇鸞大師的著作 曇鸞的著述,根據《續高僧傳》卷六及《隋書》卷三十四〈經籍志〉、《新唐書》卷五十九〈藝文志〉等所記,共有十種。其中,《大集經疏》現已不存。《論氣治療方》、《療百病雜丸方》、《調氣方》、《服氣要訣》四種,似乎是同本異名的關於氣功之類的醫書。據《續高僧傳》〈曇鸞本傳〉載,他能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名滿魏都。他所著的《調氣論》,隋著作郎王邵曾加以注釋,可見曇鸞在醫學上是有造詣的。他的《大集經註疏》尚未完成,未見行於世。但智顗於《法華文句》卷一引用曇鸞的『細科煙揚,雜礪塵飛』的語句,也許是出於他的《大集經注》或其他著作亦未可知。其《禮凈土十二偈》似乎即是現存的《贊阿彌陀佛偈》;又《安樂集》也似乎即是現存的《略論安樂凈土義》。至於《凈土往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略論安樂凈土義》現存三種,都可以確認是曇鸞的著述。 其中《往生論注》二卷,是印度世親菩薩的《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的註解,世親菩薩造《往生論》,一講安樂國土的依正二報的莊嚴殊勝,二講菩薩修五念門行成就能往生凈土。上卷解釋偈頌,下卷專釋長行,其間隨處發表他的見解。其特創的見解,有二道二力、名號為體、往還二向等義。這些都體現出曇鸞凈土教的思想。 《贊阿彌陀佛偈》,有七言偈一九五行。是依《無量壽經》贊詠阿彌陀佛及其凈土的功德,故一稱《無量壽經奉贊》或《大經奉贊》(見迦才《凈土論》卷下)。 《略論安樂凈土義》是用問答的體裁,把有關彌陀安樂凈土的三界攝否、莊嚴多少、往生輩品、邊地胎生、五智疑惑、渡與不渡、十念相續等問題,作總別九番的問答,並一一加以解說。迦才《凈土論》卷下講︰『法師撰集《無量壽經奉贊》七言偈百九十五行並《問答》一卷,流行於世。』可見《略論》即是《問答》,曾附屬於本偈流傳的,但新羅元曉的《無量壽經宗要》指出其中『渡河著衣脫衣』的譬喻為鳩摩羅什所說,其他也還有異論。 曇鸞的凈土思想,完全表現於《往生論注》。《往生論注》成為中國凈土宗最基本的經典之一。下面謹就此書,談一談曇鸞大師的彌陀凈土思想。 二、曇鸞的彌陀凈土思想
彌陀凈土,一向被郁為凈土宗之正宗。廬山慧遠以後,南齊法琳常誦《無量壽經》及《觀經》。北方之慧光、道憑均發願生西方。靈裕與凈影慧遠曾作經疏(靈裕,作《無量壽經疏》、《觀無量壽經疏》、《往生論疏》;凈影慧遠作《無量壽經疏》和《觀無量壽經疏》)。他們有的雖也深受《大乘起信論》及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的影響,發願往生西方,但其對彌陀凈土的理論並沒有獨特的創見,北方大弘凈土念佛之業者,實屬曇鸞大師。他極力倡導西方凈土要義是仗他力,以及彌陀本願功德說。這二力是凈土宗的綱要,對後代凈土行者起著非常重大的影響。 1、難行道與易行道之解說。 曇鸞因註解《大集經》而感氣疾,由此因緣悟到人生無常,人命短促,轉而捨棄前學,修學凈土。經論中雖沒有記載他有受到《大集經》的影響,但其中一分《月藏經》,通篇詳講了在末法時代很難修行得道,曇鸞接觸到此經,不可能不受影響。再加上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的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啟發,就形成了他自己獨特而堅定的彌陀信念理論。因此,他依據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之易行品,對整個佛教進行了一個判教。把乘彌陀願力,往生凈土,致不退轉地判為易行道,而其他的宗派則判為難行道。在《往生論注》之初,開宗明義中,他即依據龍樹菩薩所著的《十住毗婆沙論》之易行品講: 菩薩求阿毗跋致(不退轉)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顧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矚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彼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從這裡中可以看出,難行道與易行道雖系龍樹菩薩之創說,但曇鸞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發揮。龍樹以在此土,長久勤行精進,由難行道而獲不退轉地,為難行道。以稱念東方善德等十方十佛,及阿彌陀佛,世自在王佛等諸佛菩薩名號,疾得不退轉為易行道。因此龍樹以為難行、易行,在此土皆可獲得不退轉地。可是曇鸞卻不如此看法。他認為於此土得不退轉,是難行道,唯有往生凈土,而得不退轉,是易行道。此土與凈土,難行與易行,是相對分別說。又龍樹說:稱念諸佛菩薩名號皆屬易行道之法。曇鸞卻反對此說。他說:唯有稱念彌陀一佛名號才屬易行道。且由彌陀本願力,方能往生凈土,往生後,方得不退轉地,如此,皆為彌陀願力加持所致。這些,是曇鸞根據《無量壽經》及《往生論》等教旨,所下之有力結論,不啻為一個撥雲見月的創見。 2、他力本願說 佛道中有兩種力,依靠自己所修的善根的為自力,依佛的本願力加被的為他力。此中一切諸佛為眾生雖有他力,但特以他力之一法,使眾生速成佛道的,只有阿彌陀佛一佛。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阿彌陀佛的本願是唯願信我者往生我土,速得不退,速使成佛道,因此舍自力而信彌陀的,與此本願相應,自能速得成就往生成佛的意願。而此信心亦為依佛的本願而發的,即是他力,以他力之信心為他力之所攝取。因此他力本願的意思,就是一切眾生若依賴阿彌陀如佛的本願力,即可獲得救度,得生彼土。善導的《觀經疏·散善義》:「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即此謂。 曇鸞強調依佛本願力,其思想主要根源於《無量壽經》。他在《往生論注》卷下說明阿彌陀佛本願力的殊勝和修五念門以自利利他,可以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要點在以阿彌陀佛為增上緣。因此,凡往生凈土者,以及菩薩,聲聞人天所起諸行,皆仰仗阿彌陀佛的增上緣而證得。若無彌陀願力的加被,以阿彌陀佛為中心的四十八願中即同虛設。就中,曇鸞特別指出四十八願中的第十一、第十八、第二十二,此三大願來論證。依次可往生凈土,可得不退轉地,可得正定聚,乃至速成佛道。他講: 凡是生彼凈土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願(第十八)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緣佛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一證也。願(第十一)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致滅度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致滅度,無諸回伏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願(第二十二)言:「設我得佛,他方佛土諸菩薩眾,來生我國,究竟必致一生補處,除其本願自在所化,為眾生故被弘誓鎧,積累德本,度脫一切,游諸佛國修菩薩行,供養十方諸佛如來,開化恆沙無量眾生,使立無上正真之道,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若不爾者,不取正覺。」緣佛願力故,超出常倫諸地之行,現前修習普賢之德,以超出常倫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證也。……如劣夫跨驢不上,從轉輪王行,便乘虛空游四天下,無所障礙,如是等名為他力。 在這裡,「本願」與「力」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東西。他說: 願以成力,力以就願。願不徒然,力不虛設,力願相符,畢竟不差。 當年阿彌陀佛尚是法藏比丘時,所發四十八願,就是今日阿彌陀佛的自在神力。本願是力,力是本願之力,故稱本願力。 曇鸞傳承了龍樹菩薩的不退轉之原意,而更發揮速成正覺之深意。因此特別引證第十一願、第二十二願。又因此等皆為往生凈土以後,方得受益,故舉出第十八願,為其前提。以此三大願為中心,而唱說他力本願論。謂 「生凈土者,如迦樓咯蟲,得不退轉,畢竟成佛!」 「即見彼佛,未證凈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凈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對彌陀凈土教之真正價值,作了有力的闡發,發揮了彌陀凈土教義的蘊奧。後來道綽繼承了他的這一思想,在其所著的《安樂集》卷上,就對他力本願作了生動的譬喻,有七種,即:(一)如百人聚薪百年,其高縱然千仞,火焚半日便盡。(二)如船載人,因風帆之勢,一日可達千里。(三)如貧者獲一瑞物,以之貢王而得重賞,頃刻致富。(四)如病弱者甚至無法上於驢背,但若隨從輪王而行,卻可凌空飛騰。(五)如巨大粗索,千人不制,而童子持劍,揮斬即斷。(六)如鴆鳥入水,魚蚌皆死;犀角觸泥,死者還活。故知性命雖斷,若憑不可思議之力,猶可再生。(七)如子安於墳下千年,黃鵠喚之,竟然還活。用以喻顯阿彌陀佛的不可思議之力,猶如上列七事之不能以常情衡量一樣。這一思想,到唐代善導就更發揚光大,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無量壽經》早在南方粱地流通。僧傳中記述有棲霞寺之法度法師、靈味寺之寶亮法師等,常常講說此經。可他們並沒有著書立說,對彌陀本願也沒有任何新意發表。只是到了北方弘傳此經,才由曇鸞極力倡導。曇鸞實為願力論之嚆失。 3、五念門的修行方法 如上所說,曇鸞認為阿彌陀佛的願力強大,故眾生得以往生凈土,得不退轉,早成佛道為凈土教之綱領。但其中不退轉、早成佛道、佛力住持,必得由凈土行人自身的努力修持才可。這就關乎到彌陀凈土所攝的根機。世親菩薩認為釋迦佛所說凈土法門,旨在為真正發大乘菩薩心者安立宣說。因為大乘的要義,在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而莊嚴凈土,攝受眾生往生凈土就成為菩薩必須要履行的重要職責。因此凈土法門乃是大乘的一個特色。若以凡夫避苦趣樂之心,二乘自了之心以求往生凈土,則不與凈土的旨趣相應,雖也能往生,但非佛說凈土之本意。至於菩薩發菩提心,為何一定要往生西方凈土,這在前面已經很詳細地講過了,此不贅述。世親菩薩在其《往生論》中,詳細地闡述了凈土行者所應修行的方法,即修行五念門,菩薩若能如是修行,自利利他,則能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五念門是:一禮拜門,二讚歎門,三作願門,四觀察門,五迴向門。這五門,世親菩薩有很詳盡的闡述,但曇鸞更加廣說,特為詳解,多加闡發。 第一禮拜門,身業禮拜阿彌陀佛。因為諸佛如來,德有無量,德號也有無量,而菩薩之法,常以晝三時,夜三時,禮十方一切諸佛,不一定要有願生凈土之意,現在心中常起願要生凈土,因此禮拜阿彌陀佛。 第二讚歎門,《往生論》講: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曇鸞解釋說:佛的光明是智慧相,此光明照十方世界無有障礙,能除十方眾生無明黑暗;而阿彌陀佛的名號,能破眾生一切無明,並能滿眾生一切志願。然雖稱名憶念,而無明尤在,不能滿所願的,是因為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什麼叫做不如實修行,與名義不相應呢?即不知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又有三種不相應:一信心不淳,若存若亡。二信心不一,無決定性。三信心不相續,余念間雜。反之,名與實修行相應。在這裡,口業讚歎也並非一件簡單的事。首先要對阿彌陀佛有真實而清醒的認識,即要知道如來是「實相身」,是「為物身」(眾生身),這是建立在正信的基礎上的,並非象後世一些信眾,一切無所知,單單一句阿彌陀佛了事。且曇鸞特彆強調信心的重要性,沒有信心則諸事不辦。他認為信心要淳、一、相續。他論證這三者的關係說: 此三句展轉相成,以信心不淳故無決定,無決定故念不相續,亦可念不相續故不得決定信,不得決定信故心不淳。 可見信心是首要條件。而這信心則是要依阿彌陀如來方便莊嚴真實清凈無量功德名號生。因此必須對阿彌陀佛的名號所含的意義明白。另外曇鸞引世親菩薩提倡的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認為這樣才能暗合道妙。強調一心的重要性。一心的意思,即《往生論注》卷上「(稱)念阿彌陀佛,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所以,若能如實修行,一切志願無不滿足。認為阿彌陀佛的名字具不可思議威力。曇鸞的這一思想被唐代善導繼承,大加弘仰,以此為凈土往生之正因。有人詰難說:「名為法指,如指指月,若稱佛名號,便得滿願者,指月之指,應能破暗。若指月之指,不能破暗,稱佛名號,亦何能滿願耶?」曇鸞答到: 諸法萬差,不可一概。有名即法,有名異法。名即法者,諸佛菩薩名號,般若菠蘿蜜及陀羅尼章句,禁咒音辭等是也。如禁腫辭云:日出東方,乍赤乍黃等句,假使酉亥行禁,不關日出,而腫的差。亦如行師對陳,但一切齒中誦臨兵斗者,皆陳列在前,行誦此九字,五兵之所不中。抱朴子謂之要道也。又苦轉筋者,以木瓜對火熨之則愈。復有人但呼木瓜名亦愈。我身得其效也。如斯近事,世間其知,況不可思議境界乎?…… 在這裡,大概曇鸞是基於《大智度論》卷三十四載:佛有法性生身佛和隨眾生優劣現化佛二種。法性生身佛,無事不齊,無願不滿。基於唯聞其佛名,即可得道之說,認為阿彌陀佛是法性生身佛。且曇鸞把彌陀佛的名字比之咒語。查菩提流支本善總持,曇鸞或受其影響。但觀上文,曇鸞實採取道教之說。《續僧傳》謂其本信神仙方術,既得陶弘景之十卷《仙方》,欲往名山,依之修治。又謂其調心練氣,對病識緣,因出《調氣方》。《雲笈七籤》五十九卷,載有〈曇鸞法師服氣法〉,此或即《隋志》著錄之《服氣要訣》。可見鸞即受流支呵斥以後,仍具有濃厚之道教氣味。按北朝釋教本不脫漢世『佛道』色彩。曇鸞之大行其道,與口宣佛號之所以漸盛行,當亦由於世風使之然也。 第三作願門,《往生論》講: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奢摩他譯為止,曇鸞解釋止為止惡義,含三義,一者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願生彼土,此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二者彼安樂土,過三界道,若人亦生彼國,自然止身口意惡。三者阿彌陀佛正覺住持力,自然止求聲聞辟支佛心。此三種止,從如來如實功德生,因此說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在這裡,發願是前提,而一心專念,畢竟往生極樂世界為方法,來如實修行奢摩他,因彌陀名號及西方凈土的殊勝功德,能止一起惡及二乘求聲聞辟支佛心。曇鸞依舊強調阿彌陀佛名號殊勝功德。而這裡的一心專念,則和「讚歎門」的口稱彌陀名號聯繫在一起,曇鸞並沒有把二者嚴格地區分開來,而是混合在一起。這在後面將詳細論述。 第四觀察門,智慧觀察,正念觀察極樂世界之三種二十九句莊嚴,而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即期待「觀」之謂。曇鸞解釋觀有二義,一者在此土作想,觀彼三種莊嚴功德,此功德如實故,修行者亦得如實功德,即決定得生彼土。二者亦得生彼凈土,即見阿彌陀佛,未證凈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凈心菩薩,與地上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因此說如實修行毗婆舍那。 第三門與第四門的曇鸞解釋顯然是與世親菩薩的原義有出入。他以奢摩他作止惡義解,別立三義來說明是與原義不符的,且以毗婆舍那為生彼凈土後見阿彌陀佛之意也不妥當,然由此也可看出,他以佛為中心,站在「佛力住持」的立場,來解釋一切的意圖。這和他在卷首難行道與易行道的提出是一脈相承的。這是曇鸞教義的特徵,也是他一貫的主張。 第五迴向門,即前面講的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曇鸞解釋迴向有二種,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的意思是,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土。還相的意思是,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在這裡曇鸞明確提出,迴向心其實就是成佛的菩提心,也就是度眾生往生安樂佛國的心,因為「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突出強調迴向心的重要性,同時也把阿彌陀佛及極樂世界的功用提高到極至。他講: 案王舍城所說無量壽經,三輩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凈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是故言,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凡釋迴向名義,謂以己所集一切功德,施與一切眾生共向佛道,巧方便者,謂菩薩願以己智慧,燒一切眾生煩惱草木,若有一眾生不成佛,我不作佛……此中言方便者,謂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彼佛國即是畢竟成佛道路,無上方便也。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若不發菩提心,只是為求彼國安樂之享受,是不可能往生極樂世界的,「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那麼修學凈土就必須要發菩提心,菩提心即是往生凈土之正因。但曇鸞明確地為廣大的凈宗行人指出了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修五念門行,不但自己要發願往生西方,且勸別人往生西方,一點也不麻煩,人人可行。把難行道與易行道徹底區分開來,使他成為一般根機的或軟心菩薩們所能身體力行的事情,奠定了凈土宗的基本架構。《往生論》繼續闡述迴向心的重要性,菩薩若能如是善知迴向成就,即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憫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自身心故。菩薩如果能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就可以得到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即一無染清凈心,因不為自身求諸樂故,二是安清凈心,因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凈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這樣菩薩就可以速得成就佛道。這就是彌陀凈土法門作為大乘法門,易行道的特色。 4、重視稱名念佛法門 念佛,梵語buddha^nusmr!ti,巴利語buddha^nussati。即在心裡稱念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觀想具體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稱念佛之名號,皆稱為念佛,乃一般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之一。其中,由理法念佛,稱為法身念佛;於心思上浮現佛之功德及佛相,稱為觀想念佛;而口稱佛名,則稱為稱名念佛、口稱念佛。小乘之念佛偏重思念釋迦牟尼佛,大乘認為三世十方有無數佛,故所念之佛亦為數眾多,常見者有念阿閦佛、藥師佛、彌勒佛、大日如來等。通常,念佛之對象,以阿彌陀佛為代表,故一提及念佛,一般皆以為念阿彌陀佛,且立即浮現佛之功德及其相好。 在彌陀凈土信仰的發展史上,是從著重觀念念佛(在禪定、觀想中念佛)到著重口稱念佛的,曇鸞時代,仍是觀念念佛法門盛行的時代。且考察《往生論》的原義,雖有五念門的修行方法,但主要則是以觀察門為主。在這一點上曇鸞依然是遵從世親菩薩的這一主旨的,前面講過他日常行持是「晝夜專誦觀經,修三福凈業,觀想九品,又教僧俗多人,隨其修學」。這就說明他是以心念念佛為重的。但他又依《十住毗婆沙論》而確信稱名之易行說。在讚歎門中,說稱讚如來名號,對稱名功德極為重視。並認為佛的名號實具甚深功德,特加重視。他也常「集眾熏修念佛法門」。且《往生論注》之初,即說《無量壽經》是以佛的名號為經體。認為無礙光如來的名號有破黑暗的大用。如來名號及彼國土名號,能止一切惡。眾生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然以阿彌陀佛至極無生的清凈寶珠,投入眾生濁心中,即能念念中罪滅。他講: 譬如凈摩尼珠置之濁水,水即清凈,若人雖有無量生死之罪濁,聞彼阿彌陀如來至極無生清凈寶珠名號,投之濁心,念念之中,罪滅心凈,即得往生。又是摩尼珠,以玄黃帛裹,投之於水,水即玄黃,一如物色。彼清凈土,有阿彌陀如來無上寶珠,以無量莊嚴功德成就帛裹,投之於所往生者心水,豈不能轉生見為無生智乎?又如冰上燃火,火猛則冰消解,冰解則火滅,彼下品人,雖不知法性無生,但以稱佛名力,作往生意願生彼土,彼土是無生界,見生火自然而滅。 強調名號的作用。在《無量壽經奉贊》中說:聽聞彌陀德號,信心歡喜,慶欣所聞,乃至一念生至心者,迴向願生皆得往生等,皆如是說。雖如此,但他並沒有明確地區分口稱念佛與觀念念佛差別,甚至有時把二者混淆在一起。他講: 我一心者,天親菩薩自督之詞,言念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心心相續,無他想間雜。(《往生論注》卷上) 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往生論注》卷上) 有人造五逆十惡,具諸不善,應墮惡道,經歷多劫,受無量苦,臨命終時,遇善知識教稱南無無量壽佛,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便得往生安樂凈土,即入大乘正定之聚,畢竟不退,與三塗諸苦永隔。(《往生論注》卷上) 稱彼如來名,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然有稱名憶念而無明尤在,而不滿所願者……(《往生論注》卷下) 心常作願,一心專念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土。(《往生論注》卷下) 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為十念……垂命終時……為稱阿彌陀佛名號,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略論安樂凈土義》) 曇鸞並沒有明確區分二者的關係,且他的稱名念佛說也並非象後世所傳修的至為簡單,「稱彼如來名」,要「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稱揚阿彌陀佛的名號,須了知阿彌陀佛的光明智相及一切功德,依照其光明智相及名號所詮的一切功德,來稱揚讚歎阿彌陀佛,這樣才能修行相應。 詳辨之,曇鸞所行的念佛法門當仍為念佛三昧。他在《往生論注》卷下講︰「人畏三塗,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禪定。以禪定故,修習神通。」讚歎門和作願門,也莫不突出強調一心專意。哪怕是他在討論到十念的問題時,也強調要一心專意,聲聲相次。《無量壽經》中,上中二輩須一向專念無量壽佛。而下輩也要一向專意,乃至十念,念無量壽佛。所謂的十念,乃是出於《無量壽經》及《觀經》等經。曇鸞解十念義說︰ 譬如有人,空曠回處,值遇怨賊,拔刃奮勇,直來殺人。其人勁走,視渡一河。若得渡河,首領可全,而時但念渡河方便,我至河岸,為著衣渡,為脫衣渡。若著衣納,恐不得過;若脫衣納,恐無得暇。但有此念,更無他緣,一念何當渡河,即是一念,如是不雜心,名為十念相續。行者亦而,念阿彌陀佛,如彼念渡,逕於十念。若念佛名字,若念佛相好,若念佛光明,若念佛神力,若念佛功德,若念佛智慧,若念佛本願,無他心間雜,心心相次,乃至十念,名為十念相續。(《略論凈土義》) 這就是他有名的渡河喻。念佛名字、相好等,猶屬於禪定憶念的範疇。至若其十念相續,心心相次,他這樣解釋︰ 問曰︰幾時名為一念?答曰︰百一生滅名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此中雲念者,不取此時節也。但言憶念阿彌陀佛,若總相,若別相,隨所觀緣,心無他想,十念相續,名為十念。但稱名號,亦復如是……經言十念者,明業事成辦耳。不必知數也……但積念相續不緣他事便罷,復何暇須知念之頭數也。(《往生論注》卷上) 很明確地指出「十念」是指「業事成辦」,這就說明了即便是口稱念佛,他所追求的目標也仍然是念佛三昧,因為「無他想間雜,聲聲相次」,就是一種禪定的三昧狀態。畢竟他認為: 然凡夫心猶野馬,識劇猿猴,馳騁六塵,不暫停息,宜至信心,預自克念,使積習成性,善根堅固也。如佛頻婆娑羅王,人積善行,死無惡念,如樹西傾,倒必隨西。若使刀風一至,百苦湊身,若前習不在懷,念何可辦?(《略論凈土義》) 為了保險起見,還要重視臨終時刻: 又宜同志,三五共結言要,垂命終時,迭相開曉,為稱「阿彌陀佛」,願生安樂,聲聲相次,使成十念也。(《略論凈土義》) 這樣,就會象「臘印印泥,印壞文成」一樣,命斷之時,即是生極樂世界時,必定入正定聚。口稱念佛,世人謂早見於羅什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中「執持名號」句。然而既講執持,自為持念。佛經中雖有唱佛名號,但並非「念佛」,與「執持名號」實有不同。考梵文本阿彌陀經中,念佛、念法、念僧的「念佛」,其最初的原語為是buddhamanasika^ra,後來演變為 buddha^nusmr!ti。前者是「作意」(起心)的意思,後者為「憶念」(意念)之意。執持名號的原語是 manasika^ra,凈土宗將其解為「稱名」,然由原語實難看出此意。口稱念佛的發展,也看出我過人民崇簡的思想。在曇鸞之前,已有史載道安的弟子曇戒,常稱念彌勒佛名,曇鸞或受其影響,而特加重視。口稱念佛,因得到曇鸞的提倡和推重,而漸至演變為凈宗行人的專業。 在曇鸞時代,對凈土分類之說,似尚未有明確的判別,可是依於《往生論》及《大智度論》所說,曇鸞認為彌陀凈土是超過三界的,在《略論安樂凈土義》也有談到安樂國非三界所攝。他講「凈土無貪慾,故非欲界;是地居,故非色界攝;有形色故非無色界攝」。又論及到彌陀佛身是報身還是化身的問題時,在《往生論注》中舉出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所,證悟無生法忍,而時之位,即名佛種姓。於是性中,發四十八願,而修起莊嚴凈土,即是安樂凈土,所以此土是彼因所得,果中說因,故名為性。在《略論安樂凈土義》中也談到這一問題說,法藏菩薩,於世自在王前,發弘誓願,為攝取諸佛國土之清凈莊嚴,而於無量阿僧祗劫發願,修諸波羅密多,莊嚴所成萬善圓滿,而證得無上佛到。此即別業所得,是故國土非三界所攝,三身具足。因此可見曇鸞認為彌陀佛身是報身,彌陀凈土是報土。且他還站在中觀的角度,系統地論證了凈土生即無生的意義;又依據《無量壽經》等凈土經典,論證了凈土所攝的根機,是除毀謗正法者之外的一切眾生。這一切,都為凈土的弘化奠定了一個非常堅固的基礎,為彌陀凈土的流傳創造了一個非常光輝的前景,而在他的基礎上,道綽、善導繼續發揚光大,到善導,則徹底地完成了一整套的凈土宗理論體系。使凈土宗成為接引末世眾生的一個最有力的法門。 結語 曇鸞大師一生身體力行,為凈土教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前面已提過,他的思想被後來的道綽、善導等繼承並發揚光大,遠傳到日本,在日本更受到無可比擬的尊重。在我國的凈土教史是,實應給其一個公正的地位,他的思想也應為我們後人所重視,並予以提倡。在現在的一句彌陀名號風行天下的時代,回顧回顧歷史,重視前人的足跡,能不給我們一點啟示嗎? 願有志者共勉之。 禪慧寫於2001年1月8日
[參考資料]: 曇鸞《往生論注》及《略論安樂凈土義》 望月信亨著·印海譯《中國凈土教理史》,《佛祖統記》第三冊 《續高僧傳》,任繼愈《中國佛教史》第三卷 魏磊《凈土宗教程》,迦才《凈土論》 陳揚炯《中國凈土宗通史》,湯用彤《魏晉南北朝佛教史》 《中國百科全書·佛教篇》 《佛光大辭典》,《中華佛教百科全書》 《中國歷史地理大辭典》 《中國歷史年代簡表》
推薦閱讀:
※鳩摩羅什寺及鳩摩羅什大師
※凈宗十三祖印光大師(圖)
※還好,大師也只是對名人特供而已 | 壹讀精選 | 壹讀
※星雲大師
※【國畫大師】張大千代表作仿董北苑江隄晚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