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3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問題 孩子為何壓力大?

早上7:00出門、晚上8:00回到家,生活就是上學、安親班、才藝班,這是現在很多孩子一天的生活寫照。大家習以為常,但最近衛福部公布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教育專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樂嗎?你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嗎?

台灣的小學生挺忙的。小學五年級的小傑,一天的行程是這樣的:早上7:00上學,放學後安親班的大巴士會來學校接,然後在安親班寫作業,之後還要補英文與人文歷史課,直到晚上8:00才回到家,吃吃東西、洗個澡,趕著去睡覺。第二天醒來,又是這樣的生活。

之前小傑的老師認為他可能過動,而媽媽認為,盡量把他的時間排得滿滿的,送進安親班可以督導他功課,還會給額外的作業,挺好的。小傑雖然不喜歡但也不反抗,只是變得很被動,覺得自己是個邊緣人,也不喜歡交朋友。

這是台灣一般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寫照,大家習以為常,但教育專家忍不住要提醒父母:你的孩子快樂嗎?你知道他們的煩惱和壓力嗎?

壓力大的孩子,背後是焦慮的父母

去年兒福聯盟做了一份全台兒童心願與煩惱調查,兒童的五大願望中,依次為「功課進步」、「身體健康」、「交到好友」、「爸媽常陪伴」、「有足夠的玩樂時間」。兒童的五大煩惱則是「課業」、「交友」、「外表」、「家庭經濟狀況」以及「自己或周遭人生病」。其中「課業壓力」是兒童的五大煩惱之首,有超過八成的孩子感到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兒童的首要心願與煩惱,都和課業有關。而比對1999年的調查,當時75%的孩子有課業壓力,17年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高達81.4%。令人不解的是,這份只針對小學生的調查,為什麼課業的壓力這麼高?

心理學上有「倒U型理論」常運用在運動競賽上:壓力太低或太大時,對於表現都呈現負影響。一個人壓力負荷過重時,前額葉皮質本該維持理性、抑制衝動的能力,便會大幅降低,身體的調控系統,例如免疫系統、體溫、飢餓、疲勞、生理節奏,也會不協調。壓力過大時,也容易出現身體不適、情緒暴怒、失控等偏差的反應。

基隆長庚兒童醫院精神科醫生蔡伯鑫觀察,「現在大環境讓大家充滿不安,例如多元入學評量讓家長壓力更大;孩子想做更多,但好像永遠都做不好。過去是『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壓力,現在變成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壓力。」蔡伯鑫發現,來就診的一群壓力大的孩子,身後是一群更焦慮的父母。

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的期待

其實很多壓力,都源自於父母的期待。「現代的孩子很忙,比較有心思的家長,絕對不只安排安親班,一定有各種的才藝。」新北市光復國小輔導老師黃瓊玉觀察。她的學校一年平均有50個班級、大約50位學生需要進一步輔導,其中不乏情緒人際壓力、家庭照顧不佳等。

有一次,一堂高年級的情緒壓力輔導課令黃瓊玉印象深刻。她出了一個題目:「想一想,最近讓你最憤怒、最有情緒的一件事」,用圖畫的方式畫出來。

她發現,幾乎每個孩子都是火、打殺、刀光劍影的畫面,也都有類似「我想殺掉安親班,我不想再去了」這樣的描述。黃瓊玉分析,很多雙薪家庭必須將小孩送去安親班,但也有很多家長是特意將孩子送到安親班盯功課的。即使知道安親班會處罰,但當家長看到成績,就覺得目的達到了就好。後來她才知道 ,「孩子不會在家長面前表達這麼強烈的憤怒。」

黃瓊玉的輔導經驗中,常聽到孩子抱怨:「為什麼永遠是『好還要更好』?90幾分只錯了一題,為什麼爸媽還要要求更高?」愈來愈多父母不只要求孩子的成績好,體育也要好、鋼琴也要好,什麼都要好,孩子陷入「為什麼我做什麼都無法讓你們滿意」的迷思,容易自我否定。

孩子沒有大人想像中健康

根據最近衛福部公布的台灣第一份兒少心智調查,發現有近1/3的孩子有行為情緒障礙的問題,3%曾有自殺的念頭,引發各界討論。主導這份調查研究的台大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高淑芬指出,「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孩子沒有想像中健康,情緒心理出現很大的問題。」

高淑芬指出,家庭環境、父母的管教以及天生的體質等,都和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有很大的關係。她發現,孩子的很多問題,其實都反映了父母的行為和想法。有時候父母對孩子情感勒索,卻不自覺。例如很多父母覺得,稍微威脅一下小孩(比如告訴孩子「你不乖,媽媽就不愛你了」「你不是個好小孩」)似乎挺有用的,殊不知這樣的教養方式完全不恰當,久而久之,對孩子有不好的影響。

致力於情緒教育的笛飛兒教育總監楊惠君觀察,現今父母壓力大有很多原因,包括教養派系很多、教養專家立場不同,家長無所適從。再者,社交軟體風行,教養方式都是公開狀態,很容易受到批評。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導致的惡性循環

其中,楊惠君認為影響最大的是,父母有「孩子就是你的作品」這個想法。這種非理性的連結讓父母認為,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父母:做得好,令父母驕傲;做不好,讓父母羞愧,彷彿「孩子的表現都和這個世界如何評價你有關」。

初為人母的楊惠君分享,以前她總是能以中性、客觀的角度告訴家長,孩子目前遇到的問題,以及當下該處理的課題。當時她認為,給家長這些建議好像輕而易舉、理所當然。但自己有了孩子後,再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學生家長,她有了不同的體會。

就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是父母的作品」,所以把孩子的壓力、自己的壓力,全部混在一起,反而無法客觀的正視問題,而陷入了壓力的惡性循環。

高淑芬分享,「其實,大部分兒童精神科到最後都在治療成人,所以我們都是「家庭治療」『Family approach』。很多小朋友來就診,其實需要協助的是父母。」當父母更了解自己,更能面對自己的壓力,也就比較能客觀看待孩子。

過去是「不要輸在起跑點」的壓力,現在變成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是壓力。

孩子的心聲

Doris(升小六)

數學功課超難的,還要背很多公式,我每次遇到數學功課都不想寫。有時候趁媽媽不注意拿其他書看,媽媽看到我沒寫數學就會生氣。我還有一個煩惱,就是開學以後每個星期六都要補習。媽媽希望我畢業以後念私立中學,要考試才能進去。媽媽說考試的人很多,所以要趕快補習才不會考不上。功課沒寫完或英文單字沒背完,我自己也會很緊張,如果媽媽這時候又催我或唸我,我就會覺得超級煩,有時候會發出不開心的聲音,媽媽就更生氣,然後我們就吵架了。

芳羽(升小三) 我喜歡上學,但是我現在很擔心升上三年級這件事。同學都在傳說三年級的老師很兇,我有點害怕,不知道同學說的是不是真的。另外,我上次跟三年級交換教室考試的時候,看到他們的國語考卷有兩張,同學哥哥跟我說三年級的功課很多,國字也很難,我也會很擔心。考試考不好被媽媽唸,我會心情不好,就趕快躲回房間裡看好笑的漫畫,笑出來就沒事了。

小均(升小二) 我爸爸和媽媽離婚了,我現在和媽媽一起住。爸爸有時候會跑到學校看我,我在上課他也會把我叫出去,還跟我說這是我們的祕密,不可以讓媽媽知道。我很不喜歡這樣,下課的時候遠遠看到他來了,就會趕快躲起來,好幾次因為這樣,來不及去上廁所就尿溼了。現在想到要去上學就不太開心,好想躲在家裡啊。

現代父母5大壓力

《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Self Regulation: How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 Break the Stress Cycle and Successfully Engage with Life)一書中,作者沈克爾(Stuart Shanker)博士指出,父母教養過程愈冷靜,教養才能愈順利。壓力會改變父母回應孩子的方式,但這些壓力可能和孩子有關,也可能來自父母工作上、財務上、關係上的其他事物。

當父母帶著壓力面對孩子,孩子會備感壓力,落入惡性循環。反之,愈能保持冷靜專注,跟孩子產生互動,孩子就愈可以學到你希望的東西。沈克爾建議,與其仰賴抗壓力,不如培養調整力,幫助自己和孩子了解內在,覺察自己的能量和狀況。

沈克爾歸納出現代父母的5大壓力

壓力1:希望孩子社會化 父母試圖教導孩子「可被人接受」的行為準則,老是擔心孩子的言語或行為可能不被接受。但不管如何縮短這個歷程,對孩子、家長的壓力都很大。有些孩子因為氣質、特殊發展需求或慢性健康問題,需要的挑戰更多。

壓力2:親子共享焦慮 父母迫切渴望保護孩子,尤其是在孩子陷入掙扎時予以幫助並安慰。實驗室的神經部門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爸媽同理心」。透過腦部活動,了解爸媽看到孩子投入充滿挫折的任務時,他們的同理反應。遊戲的設計是讓孩子先得分,在快要贏的時候突然失去所有的點數。從中觀察父母對壓力的神經反應。從掃描可清楚看出,父母和孩子的情緒起伏及挑戰關係密切,父母愈能保持冷靜,孩子就能愈快恢復冷靜,並反過來幫助父母冷靜。

壓力3:競爭型教養

教養上的競爭,不只給孩子、也給父母帶來巨大的壓力。例如對孩子的學業、社交或是其他表現的比較。這其實是爸媽的野心,想要誇耀孩子,是最常見的失望與沮喪的原因。這一切只是父母的地位產生危機,和孩子都沒有關係。

壓力4:力抗生活中的超級興奮劑 超級興奮劑(例如垃圾食物、電玩等等)被視為是孩子的生理壓力源,一但過量,就會引發壓力循環。但與其對抗它們,不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導向其他孩子可能覺得更有興趣的事。

壓力5:超脫過度簡化的教養類別 科學家把教養分成四種基本型態:權威型、獨斷型、放任型和冷漠型。問題是,沒有一種教養型態完全沒有壓力,或一定有理想結果。父母很少帶著意識選擇自己的教養型態,更多時候只是按照從小熟悉的教養方式帶孩子。如果跟「放任型」的父母說「現在督促孩子,孩子會比較上進」,只會增加家長的壓力,這類型父母一開始對孩子的放任,就是因為受不了壓力。因此重要的是超越這些標籤,從治本著手。

醫師怎麼看?孩子壓力來源四類型

文 │朱乙真

生活中有許多事,大人覺得沒什麼,孩子卻可能非常焦慮;大人覺得很正常, 孩子卻可能覺得困難重重;更別說有些難關可能連大人也過不了,孩子的壓力就更大了。

1 至親驟逝

林餅乾今年10歲,從小同學最羨慕他有個超級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永遠笑咪咪,讓餅乾童年無憂無慮。2年前,媽媽被診斷癌症末期。在震驚中,爸爸到醫院陪伴媽媽,餅乾被送到舅舅家寄宿。這期間餅乾看起來都還好,只是如果知道晚上爸爸會回家,餅乾就會想辦法忍住睡意,等看到爸爸才上床。 去年暑假媽媽病逝,開學後爸爸發現餅乾不對勁:早上開始賴床,勉強穿好制服也坐在家裡不出門,要不就說自己生病了、頭痛、肚子痛,爸爸得想盡辦法把餅乾拖到學校。餅乾變得非常害怕,摳手、坐立難安、考試繳白卷、躲在角落裡哭。最後餅乾不只拒學,連出門也不願意。

【蔡伯鑫醫師這樣說】 至親驟逝對孩子來說絕對是重大打擊,儘管還不知道怎麼表達,但孩子常常會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表現。餅乾想辦法等到爸爸回家才睡覺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他很害怕爸爸也會跟媽媽一樣「不見了」。 還好餅乾有個細心敏感的爸爸,注意到孩子的異常,給予溫柔的情感支持,甚至放下手邊工作到學校陪讀,父子一起調適,面對家庭結構的重大改變。讓餅乾知道,雖然少了媽媽,爸爸還是一樣會非常愛他。

2 父母離異/關係不佳/家暴

五歲的大雄,懂事開始就看到爸爸對媽媽家暴。和妹妹玩扮家家酒時,最常重複的情節便是「爸爸打媽媽」。因為大人的衝突和暴力,大雄只要聽到有人敲門就會怕得躲起來。 後來媽媽和爸爸離婚,大雄監護權歸媽媽,但爸爸有兩週一次的探視權,大部分都約在麥當勞見面。大雄每次看到爸爸,就想到以前媽媽被打的畫面,非常討厭爸爸每次見面想跟他有抱抱、親親之類的肢體接觸。後來大雄甚至覺得,全世界最討厭的地方就是麥當勞。

【蔡伯鑫醫師這樣說】 小小孩連麥當勞都不喜歡,這是一件不應該發生、很糟糕的事情,由此可見孩子的壓力有多大。遭遇父母家暴或關係惡劣的孩子,因為年紀小、還不會表達,焦慮會反應在生理上,最常見的有:夜驚頻率變多、生活自我照顧變弱(本來不用包尿布變成要,本來可以自己進食變成要大人餵)、變得很依賴、分離焦慮度升高等等。 有些孩子還要面對「選邊站」的難題。這邊的長輩罵爸爸、那邊的長輩又說媽媽,孩子被夾在中間無法表達,或是他說的「不」被大人忽略,就會出現各種焦慮的狀況。

3 環境變動

13歲的小毛,從小學開始歷經多次轉學。他本來念私立小學,因為老師太嚴格、功課壓力太大,被媽媽轉到公立小學。到了新學校後,卻難以打入同學間已經成形的小圈圈,被同學排擠、欺負、取笑,連霸凌都發生過。平常乖巧安靜的小毛在學校悶悶不樂,回家開始歇斯底里狂叫,問他怎麼了卻搖頭不肯說。

畢業後,媽媽覺得私立學校環境比較單純,又把小毛轉回私立國中。雖然跟同學相處的情況有改善,但課業壓力對小毛來說卻更吃力了。

【蔡伯鑫醫師這樣說】 古時候推崇孟母為了孩子的教育而三遷,現在轉學卻是臨床上孩子壓力的主要來源之一。父母常常忽略了,在環境轉換過程中,永遠都要面對新的挑戰與新的適應的困難。 以小毛為例,雖然已經是青春期的大孩子,講到轉學遇到的難題竟然還會哭泣,就知道他累積的壓力和焦慮有多大。轉學的孩子如果開始莫名其妙哭泣、脾氣變差、陰晴不定、淺眠、一直作夢、睡不好、徹夜未眠,父母就要注意了。

4 霸凌 青春期女孩曉麗從小都是全班前幾名,不只對成績自我要求很高,也非常在乎同學對她的看法,最怕被排擠。因為某個誤會,曉麗被同學貼上「假掰」的標籤,「成績那麼好,覺得自己很厲害、很了不起喔?」甚至天天對她言語霸凌。

曉麗成績一落千丈,人際關係和成績雙重打擊讓她非常焦慮,對上學情緒反應激烈,咬媽媽、抓媽媽都曾經發生過;好不容易到了學校,腸胃就不舒服、噁心、想吐。

【蔡伯鑫醫師這樣說】 可能跟大家想的完全不一樣,在校園中被霸凌的,很多都是表現很優秀的孩子。除了肢體霸凌,言語上的霸凌和孤立也會讓孩子非常焦慮。 遇到被霸凌,孩子的表現會先出現讀書沒辦法專心、成績一落千丈,然後拒絕上學。如果家長以轉學來解決問題,有時候到新學校才發現還是有新的問題,惡性循環下,情況愈來愈棘手。


推薦閱讀:

好情緒帶來好績效
人的負面情緒
【羽時學院】你可能掉過的情緒陷阱:損失厭惡和處置效應
沒有情緒共鳴的感情,低到塵埃也開不出花來!
覺醒 | 改變生命的幾個瞬間

TAG:孩子 | 情緒 | 壓力 | 行為 | 壓力大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