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傳奇色彩的和尚 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羅的故事
南朝劉宋時到中國來的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羅,他就是靠「換腦袋」來學中國話的,一夜之間就學會了。對,不出你所料,這又是一個渾身散發傳奇色彩的和尚,畢竟,但梵谷僧,他怎麼可能只會念經嘛!
求那跋陀羅,中天竺人,婆羅門種姓,家裡不信佛法,信奉外道。他小時候受到了完備的教育,通達五明,天文歷算、醫方咒術,凡是婆羅門該學的,他都學得很精通。後來看到了佛教小乘論典《阿毗曇心論》,頓時對佛法心有嚮往,就想出家。但他家裡堅決不同意,於是他只能遠遁他鄉,出家後,刻苦學修,博通小乘三藏。之後,他又棄捨小乘,改學大乘。
求那跋陀羅去投大乘師父的時候,師父為了試試他和大乘的緣分,就讓他在諸多經匣之中隨意抓取,類似小孩抓周的遊戲。求那跋陀羅抓了兩部經,打開一看,一部是《大品般若經》,一部是《華嚴經》。師父很高興,覺得他和大乘特有緣分。後來他又寫信給家裡,勸服了父親,於是全家改信佛教。
學成後,求那跋陀羅就開始雲遊,有次在海上遇到風停水竭之難,他發動全船人同念觀音,很快化險為夷。他的神異也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劉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求那跋陀羅從廣州登陸,來到了中國。宋太祖把他迎請到京城建康(南京)供養,一時貴胄盈門,風光無限。在當時中國義學僧們的協助下,他譯出了《楞伽經》、《勝鬘經》,從學者有七百之眾。丞相南譙王劉義宣也對求那跋陀羅執弟子禮,出鎮荊州的時候就把求那跋陀羅帶到了荊州,住在辛寺。很多高僧都曾住在這裡,包括我們以前談過的法顯。求那跋陀羅在這裡繼續譯經,譯出了《央掘魔羅經》等等。
求那跋陀羅直到那時為止也不怎麼通達漢語,他譯經是靠傳譯,然後通過往還問答、反覆核對再定稿。但是劉義宣對僅僅閱讀翻譯過來的經典已經感到不滿足了,所以他就請求那跋陀羅講解《華嚴經》。請法者位高權重,這當然是一個硬性任務,不可能推諉。但求那跋陀羅並不怎麼會講漢語,單靠傳譯,他又覺得不能完全表達,情急之下,他就還是那招:求觀音。
有用嗎?有用。
求那跋陀羅日日夜夜地求觀音菩薩加持,有一夜忽然夢見一位穿白衣、持寶劍、提著一個人頭的人問他:「你在發什麼愁?」求那跋陀羅就對白衣人說了苦惱。那人說,沒事兒。當即提起寶劍把求那跋陀羅的腦袋砍了,再把自己提著的那個人頭給按在他脖子上,說你轉頭試試痛不痛。求那跋陀羅試了試,不痛。第二天,他忽然就會說中國話了,而且說得特別好。從那以後,他就正式開始講經說法。
元嘉末年,南譙王劉義宣老做怪夢,求那跋陀羅預言說,京城要出禍亂了。果然,不久文帝被太子劉劭所殺,劉劭又被兄弟劉駿所殺,劉駿即帝位,就是宋孝武帝。後來,劉義宣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忽然就要起兵造反。求那跋陀羅知道事必不成,但苦勸無果,還被劉義宣逼著跟造反的部隊一起走。結果梁山大敗,劉義宣自刎身亡。
當大敗之時,求那跋陀羅所在的戰船離岸很遠,他又不會水,根本逃不走。萬般無奈,老辦法:求觀音。求那跋陀羅一邊稱念觀音菩薩名號,一邊抓起根竹竿就往江里跳。跳到水裡,忽然有個小孩兒從後面出現,抓著他就走。求那跋陀羅還很奇怪,說你這個娃娃如何能救我啊!但恍惚之間,就忽然走到岸上去了。求那跋陀羅想脫下衣服贈與那孩子,那孩子卻早已不見蹤影。
劉義宣戰敗了,但孝武帝對求那跋陀羅仍然很傾慕,客客氣氣地讓人把他送到京城。後來求那跋陀羅和劉義宣之間十年的往來書信被發現,無一字涉及軍事,證明他確實沒有參與叛亂,於是更加受到孝武帝的禮遇。有一次孝武帝跟他開玩笑說:「你還想不想丞相(劉義宣)呀?」求那跋陀羅當即回答:「我受他供養十年,怎麼能忘記他的恩德?希望陛下允許我為他燒香三年。」孝武帝很感動,當即恩准。求那跋陀羅這個回答,可見他是相當有政治智慧。如果他一口咬定不想了,那麼孝武帝必將介意他是無情無義的牆頭草。如果他張口結舌不知怎麼答,孝武帝又會懷疑他顧戀舊主,並不誠心歸順。倒不如坦坦蕩蕩答這一番話,既顯得有情有義,又顯得心懷磊落,孝武帝反而深受感動。實際像這樣需要急智的場合求那跋陀羅不止遇到一次,但每一次他都能和君主對答如流。
但皇帝總是不太好伺候的。大明六年,劉宋出現了大旱,祭祀山川好幾個月,一點用也沒有。於是孝武帝給求那跋陀羅下了個不講理的死命令:去求雨!要是求不下來,你就別回來見我了。求那跋陀羅也很硬氣:好,求不下來我就不回來。當然,三下五除二他就把這雨給求下來了。
求那跋陀羅的神異多了去了,比如他還會驅鬼,這對他來說不過雕蟲小技。他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陪伴劉宋的統治者們,為他們預言,為他們占卜,為他們擺平自然災害,安慰帝王們的心情,活得就像一個中國人傳統印象中的「高僧」一樣。但這些神異卻多少有些掩蓋了求那跋陀羅在中國佛教史上真正最有意義的身份:譯經師。也許只有當翻開《楞伽經》、《勝鬘經》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他是多麼好的一位學問僧。
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求那跋陀羅感到自己不行了,於是他便向王公大臣們告別。臨終的那一天,求那跋陀羅久久地望著天空,他看到了天上繽紛而落的花朵和諸佛的慈顏。安然而逝的求那跋陀羅譯師,終年七十五歲。
推薦閱讀:
※凈慧老和尚:學《心經》用《心經》
※他是虛雲老和尚唯一在世的侍者,是虛老最喜歡的弟子,但是他卻最....
※乘一法師講解《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17)
※虛雲老和尚及其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