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中日戰爭(37)豫西鄂北會戰和湘西會戰

規模宏大的「1號作戰」連續進行了九個月之久,日軍達到了作戰的目的,打通了平漢線、湘桂線和粵漢線,縱貫大陸的鐵路形式上是能通車了,南洋的戰略物資可以從鐵路一直運到朝鮮的釜山港。但是在實際上,這縱貫大陸的鐵路一次也未全程通過車。日軍在大陸的飛機越來越少了,制空權已被中美空軍所掌握,失去了制空權,鐵路運輸是挨炸的顯著目標。雖然浙、贛一帶,湘、桂一帶的飛機場被日軍佔領和破壞了不少,但中美空軍還有兩個前進基地,一個是湖北的老河口機場,一個是湖南的芷江機場。從老河口起飛的飛機,不僅可復蓋平漢鐵路,長江航線,而且遠達津浦線。從芷江起飛的飛機則可遍及粵漢、湘桂沿線。如不把這兩個機場搞掉,日軍的「1號作戰」等於是白打了。而要搞掉這兩個機場,日軍的空中力量已無能為力了,只能從陸地去佔領。1945年春季,日軍為避免中美空軍的威脅,發動了一次以奪取老河口和芷江飛行基地為目標的攻勢。這次攻勢因有兩個目標,日軍分別稱其為「老河口作戰」和「芷江作戰」。而中國方面,將「老河口作戰」稱為「豫西鄂北會戰」,將「芷江作戰」稱為「湘西會戰」。 日軍的「老河口作戰」由華北方面軍之第12軍擔承,可以說,是緊接著「1號作戰」而行動的。1945年3月22日拂曉起,日第12軍所屬第110師團、第115師團、坦克第3師團、騎兵第4旅團和第117師團的一部,先後、分別在河南臨汝和舞陽等地向南陽方向發起了進攻。南陽,在河南省的西部,是第五戰區的防區,除1940年11月日軍曾為「印上皇軍的腳印」到了一次後,未再被佔領過。南陽往南400公里左右的漢江邊,就是湖北省的老河口,是第五戰區的長官司令部所在地。南陽往西不遠是河南省和陝西省的交界處,那裡是第八戰區的防區。在南陽及周邊這一帶,中國軍隊也不少,從南陽往南排過去有第五戰區的第二集團軍、第二十二集團軍和第三十三集團軍。第二集團軍的北面和西面是豫中會戰(日軍的平漢作戰)中第一戰區退下來的第四集團軍和第三十一集團軍。當時守備南陽城的是第二集團軍所屬第六十八軍的第一四三師,守備老河口的是第二十二集團軍第四十五軍的第一二五師。第五戰區布防面廣,用於守備重要城鎮的軍隊也只能放一個師。 日軍進攻的速度很快,幾乎是不攻堅,繞過守衛堅強的據點直向南陽,這一招也挺有效,因為中國軍隊不敢陷於敵後,怕遭到圍殲,一旦日軍繞其背後,就會趕緊後撤。第二集團軍撤得很快,部隊損失不大,但重炮在山路間轉運不便全丟了。南陽的第一四三師是準備死守了,師長黃樵松是張自忠手下的一員戰將,台兒庄、武漢等戰役戰功顯著,但張自忠死後一直未得重用。日軍從24日夜就開始攻堅南陽,攻了幾下,沒攻下來,主力就繞過南陽,第110師團和坦克第3師團西向內鄉、西峽,騎兵第4旅團南下急進老河口。與此日軍進攻的同時,第12軍的另一支日軍在洛陽以西佯攻,做出要向西安進軍的樣子,以牽制第八戰區的軍隊。以及武漢第6方面軍的日軍一支部隊也向漢水沿岸的襄陽進攻,並佔領了襄陽,以配合第12軍作戰。 3月27日,日軍騎兵第4旅團開始進攻老河口城,當日佔領了老河口機場。第四十五軍的第一二七師前來增援,但被日軍隔在城外。騎兵第4旅團的攻堅力不強,幾天未攻下,日軍第115師團趕來,接著強攻,直至重炮的炮彈打光,但終於在4月8日黃昏前攻佔了老河口,中國守軍在完成了掩護長官司令部撤退的任務後也基本都撤過了漢水,傷亡不很大。這段時間,日軍後續的第117師團的一部圍攻南陽,經多日激戰,南陽守軍第一四三師於4月1日分兩路突圍,此時南陽周邊地區都已被日軍佔領,孤守南陽已無意義。日軍向西進攻的第110師團和坦克第3師團,在攻佔內鄉後分二路向淅川和西峽進攻。古代進入關中有兩條路,一條是從洛陽過潼關,一條就是從西峽口進去過武關,當年劉邦滅秦走的就是西峽、武關一線。日軍進攻西峽,震動了西安。西峽的守軍是第三十一集團軍的兩個軍,屬第八戰區指揮。日軍坦克第3師團和第110師團協同進攻,在3月31日和4月1日分別佔領了西峽和淅川,第三十一集團軍撤至西峽以西20公里的重陽店一線布防。第八戰區的司令長官胡宗南急調第一軍、第九十軍、第二十七軍各部趕到豫陝邊界來增防,駐西安的中美空也隨時派出飛機支援。日軍佔領西峽後繼續向西進攻,但在重陽店嚴重受阻不得向前。當時第三十一集團軍有二個防禦槍隊,配備和學會使用美製戰車防禦槍和火箭筒不久,這種防禦槍比防禦炮輕便靈活,一次裝彈五枚可連發,剛好對付日軍的薄皮坦克。日軍受阻後不再進攻,改在以西峽為中心地區固守陣地。5月以後,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的是陣地爭奪戰,一直相持到8月中旬日軍在天皇的命令下投降。日軍的「老河口作戰」,從作戰計划到配合實施,到最後的相持,可說是較出色地完成了作戰目標。但中國軍隊的損失也不大,第五戰區雖說是丟了南陽、老河口等地,也可看作是暫時收縮下戰線,而且南陽、老河口兩處的保衛戰打得還是較頑強的。第八戰區力竭日軍的進攻勢頭,且猛烈地反攻,使日軍也受到一些損失,我們是將西峽之戰當作勝仗看待的。 「芷江作戰」是由日軍第6方面軍第20軍實施,第20軍是在第11軍進行「桂柳作戰」進入廣西後,接防在湖南一線的。其所屬第64師團駐在益陽、寧鄉一帶,第47師團駐在湘鄉,第40師團駐在衡陽,第116師團駐寶慶,第68師團駐零陵、東安,第34師團駐在廣西的全州、興安。第20軍面對的是原屬戰略預備隊的中國軍隊,此時已接受美械裝備改編為第四方面軍(1944年冬,為與遠東作戰配合,部分中國軍隊接受二十五個師的美械裝備,編成了四個方面軍。以雲南的部隊為第一方面軍,廣西第四戰區的部隊為第二方面軍,貴州的湯恩伯部隊為第三方面軍)。第四方面軍下轄第十八、第七十三、第七十四、第一零零軍四個軍,應該是當時國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國軍中的五大王牌,其佔了二。日軍的「芷江作戰」的方案是以第116師團從寶慶向西北進攻,第47師團一部從湘鄉向西進攻,這兩支部隊均是迂迴到中國軍隊的背後,然後配合從零陵、全州向北進攻的第68師團和第34師團一部,將中國軍隊圍殲在於雪峰山區,最後再奪取芷江。為分散中國軍隊的注意力,日軍還命令第64師團進攻益陽。 日軍的各路進攻從4月上旬開始,日軍起初以為不會遇到較大的抵抗,即使是面對第七十四軍,日軍在湘桂作戰攻佔寶慶時,曾給予七十四軍的第五十七師以重創,所以這次日軍是躊躇滿志地向雪峰山進軍了。雪峰山是湖南省中西部的一條山脈,正好擋在寶慶到芷江之間。日軍進攻勢頭很猛,以聯隊為單位分路奪進。但在中國軍隊頑強的抵抗下,日軍的各路進攻受挫,至4月底5月初,北邊的第47師團被第七十三軍阻於洋溪,不得前進一步。中路第116師團的迂迴被第一零零軍和第七十四軍拖住分散在雪峰山區。南路的第68師團、第34師團被第七十四軍第五十八師等部擋在雪峰山前。這期間,第三方面軍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第九十四軍和第二十六軍前來增援。 鑒於日軍各部陷入雪峰山地區的苦戰,5月3日,日軍第20軍向方面軍提出增加二至三個師團,岡村寧次(此時已調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也支持第20軍的意見,但第6方面軍和日本大本營都不同意,因這會影響到日軍全盤作戰的兵力,此時的日軍已千瘡百孔,太平洋方面的南方軍差不多隻剩越南、馬來西亞一些了。北面需要增兵準備對蘇聯作戰,4月底已下令第11軍撤出湘桂沿線轉用於華北、華中。因此,日軍大本營還是決定中止「芷江作戰」。中國方面,這時非常準確地捕捉到日軍要退卻的意圖,軍事委員會於5月4日下達了準備反攻的電文。8日拂曉,第四方面軍各軍和第三方面軍第二十七集團軍在空軍的協力下全面展開攻勢,並調預備隊第十八軍直插雪峰山山門,以堵住日軍退路。在中國軍隊的積極反攻下,日軍退卻的比較慌亂,第68師團未待全隊集結就後撤,第115大隊遭到全殲,其餘的幾乎是毫五組織的各自為戰而出逃。第116師團三個聯隊是各處一地,退出雪峰山區極為困難,其第109聯隊被堵在山門,也幾被全殲。日軍的「芷江作戰」以全面失敗而結束,不但未攻到芷江,未圍殲中國軍隊,而且是自身傷亡慘重。據日軍自己的數據,自4月至6月,芷江作戰的傷亡總數為26516人,這數據與中國方公布的非常接近。在這裡,順便提一下,中日戰爭中的各次戰役,中方和日方公布的日軍傷亡數字巨大差別的問題。其實無論是中方還是日方,都無法準確地計算出傷亡數據,特別是對方的傷亡數據。從中方來說,每戰後,對日軍傷亡說得較高,是宣傳的需要。而日軍對自身的傷亡說得很少,同樣也是為宣傳的需要。因此,從當時的作戰報告等文件來取證都是不太準確的。那麼,戰後的書籍文件中的數據是不是就是準確的呢?比如日本防衛廳戰後編寫的資料,還有的有心人費心查找的日軍的聯隊史等。這些數據也不一定就是準確,一是因為防衛廳編寫資料的原始材料就是戰時的作戰報告等,二是聯隊史為戰後靠回憶所編,其中也會有大量遺漏的名單,日軍一次作戰,在可能的情況下,會一次或幾次補充兵員,這些補充的兵員不一定來自聯隊所屬地區,戰死後往往在聯隊史上無名。那麼,怎樣估算日軍的傷亡和對待中日方數據的差別呢?最簡單的方法還是取個折中數,也許折中數最接近準確。 「芷江作戰」中,日軍的傷亡這麼大,從戰鬥序列來看,四個師團中就六、七個步兵聯隊,當然應還有輜重兵、炮兵聯隊等,但傷亡二萬多,其作戰部隊恐怕是死傷過半了。造成日軍傷亡的主因,當然是中國軍隊打得好,第四方面軍的四個軍不僅是第七十四軍和第十八軍戰鬥力強,第七十三軍和第一零零軍也是參加過長沙會戰的部隊。再有這時候中國軍隊武器也好,日軍衝上來拼刺刀,中國軍拿美製衝鋒槍一掃。制空權也已為中美空軍所掌握,中國軍隊幾乎天天都得到空軍的援助(投送糧彈,轟炸、掃射日軍)。不過更主要的是中國軍隊作戰意識強,知道這時候不能退避了,只有堅守和打,兩軍相遇,勇者勝,中日戰爭,打到這裡,才有點勢均力敵的架式。但已經是1945年5月,離日本投降僅三個月的時間。
推薦閱讀:

劃破蒼穹的利刃:抗戰中國地面防空力量少得可憐

TAG:戰爭 | 中日戰爭 | 中日 | 湘西 | 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