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舍才能得
舍,在佛教里是布施的意思,布施,就像是播種,種一收十、種十收百、種百則可收千千萬萬。舍要心懷慈善,又能給人利益。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給人一句好話,你才能得到別人的讚賞,給人一個微笑,你才能得到別人的笑容;從古至今,多少人把「捨得」二字詮釋得精彩至極。
捨得,是文化的精髓;捨得,是亘古的哲理;捨得,亦是隨心而生的生活禪學。
舍和得的關係就像是因和果,因和果是相關的,舍與得也是互動的。能舍的人,才能得,佛教讓人捨得,就是要讓能捨得人得正果。
按佛教觀點,捨得就是要「舍迷入悟、舍小獲大、舍妄歸真、舍虛由實」,如果能把自己內心的偏執、掛礙、煩惱和迷妄都捨去,得輕鬆和安樂!
世間萬物,凡有所舍,就有所得,「捨得」又何嘗不是人生真理呢?欲求有得,先學會施捨。所以舍捨得得、就經常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它既是一種生活哲學,又是一種做人的藝術。會生活的人,或者說成功的人,最懂得的就是「捨得」。捨得並非盲目,有目的的捨棄。得到有選擇的得到。
弘一法師說,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要想著佔便宜,便宜,天下人都想占,如果只有我一個人佔便宜,他人就會和我結怨;我不佔便宜,別人對我的怨氣就會消除。所以「欲於取之,必先予之」,以舍為得,舍小得大,妙用無窮。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芸芸眾人爭名奪利,碌碌不休,只因看不破,捨不得。
我們常常因得到而歡喜,因失去而痛苦,常在患得患失之間使得心境無法安定、思想無法明凈,心靈也總是隨著外界的變化而跌宕起伏。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儘管古人早有此言在先,但功名利祿終歸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得之不易,失之不難。人能去追求是一種精神,但是能夠捨得卻是一種境界。做到凡事不必太在意,凡事不必去強求。
因此說,芸芸眾生雖未必都能成為不計個人得失的聖賢,但為人處世起碼還是不要把得失看得過重, 讓一切順其自然,一生沉浮自如。如此,讀懂了生命之重,才能看淡得失之輕!失之桑榆,收之東隅。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有時得到何嘗不是一種失去。人生真就是行走在「捨不得」與「捨得」之間。
古人云:「你贏得了一步,也就失去了一步,你擁抱了晨鐘,又怎可能拒絕暮鼓呢?」所以,心寬一寸,路寬一丈。生活需要的只是一種態度,得失只是一種心境。聚散離合,憂患得失,也只是一念之間。因此,得失兩難全,取捨需三思。
佛陀說,眾生無我,苦樂隨緣。縱得榮譽等事,宿因所構,今方得之;緣盡還無,何喜之有?得失隨緣,心無增減。不以一得為喜,不以一失為憂,保持內心的清凈,恬淡虛無,自然心情舒暢,情志通達。
人生,有明媚的清晨,有黯淡的黃昏;生活,有得到的喜悅,有失去的憂傷。
那些失去的風景,走散的人,其實全都住在了緣分的盡頭。又何需去執著呢,該來的會來,該走的你留不住。 原諒時光,記住美好,以隨緣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得與失,捨得舍的,有舍才有得。
看淡生活,心平氣和心自安,也許這就是人生的真諦吧。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起個好名字呢?
※客廳里魚缸如何擺放才能旺財
※如何工作,才能在30歲以後主導自己的職業?
※[轉載]只有明心見性,才能解脫一切魔境,解脫一切煩惱!南師懷瑾開示
※【一點資訊】八字合婚:怎樣才能找到你的姻緣呢
TAG: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