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正念】第二章 善巧方便 佛陀的智見深如大海  一行禪師

第二品方便品《法華經》第二品為《方便品》。梵語upaya通常英譯為skillfulmeans(善巧方便),它是讓我們藉以達到目的,顯示修行的各種巧妙方法。因本品是整部經的基礎,所以它是《法華經》正文的開始。若我們能理解「善巧方便」這個基礎教法,就能掌握全經。你以何種眼光觀察佛陀?本品一開始,釋迦牟尼佛出定,對舍利弗說:「佛陀的智慧深不可測,聲聞、辟支佛都無法達到這樣的智慧。」這項說明很重要。佛陀剛離開甚深的禪定狀態,且即將宣說這部極為重要的大乘經,此時他選擇誰作為說法對象呢?並非如文殊、彌勒這樣的大菩薩,而是他忠誠的弟子舍利弗比丘。在《維摩詰經》中,舍利弗遭到輕視,成為受詆毀的對象,代表小乘佛教的一切缺點。但此時在《法華經》中,卻是佛陀關懷慈愛的對象,代表佛陀為了後世而傳授佛法的對象比丘、比丘尼,以及男、女在家眾等四眾弟子。我們馬上即可見到《法華經》如何以調和大、小二乘為目的。接著,佛陀頗為詳細地描述那種無量無礙的深遠知見--他曾依循無數諸佛的無量方法,而修學智慧與理解。唯有佛才能圓滿、證悟諸法(一切現象)如是性或真實本質的知見。這種知見能洞見諸法的相(外觀)、本性、實質、力量、作用、因、緣、結果、報應,以及究竟本源的如是性,這些統稱為「十如是」。許多學者與法師都說這段經文包含《法華經》的根本哲理,也耗費極長的時間與極大的篇幅,詳盡地加以分析。然而,「十如是」的意義可濃縮為一點:佛陀的智慧極其深遠,他以此知見而得以在現象界與究竟的向度中,看見時空中一切現象(諸法)的真實本質或究竟實相。佛陀的知見甚深難解,還在聲聞或辟支佛階段的人,無法測度他甚深的知見。你以何種眼光觀察佛陀,就只能以那種眼光看到佛陀;若受到貪愛的驅策,通過這樣的眼光看他人,你所看到的每個人便充滿貪愛;若你感到憤怒,以憤怒的眼光和小心眼看待他人,那麼每個人在你眼中便充滿了憤怒和小心眼。所以,若你以聲聞或辟支佛的眼光看佛陀,就見不到佛陀的本來面目,只會將他看成一個聲聞或辟支佛。然而,佛陀的知見遠比聲聞、辟支佛來得深廣。

當世人無法理解時,談論這些有何意義?

佛陀描述這種廣遠的知見後,對舍利弗說:「停!我們無須再多說。當世人無法理解時,談論這些有何意義呢?」表面上看來佛陀似乎不願繼續說法,這也是一種善巧方便,因極為稀有難得的教法不能輕易傳授,否則將喪失它的真正價值。一個法師必須小心謹慎,不宜隨便對任何人說法,只有在人們的修行與理解夠成熟,能接受與修行某種教法時,才能夠教導那樣的佛法。聚集在佛陀身邊的大眾中,有人尚未具備接受這些新教理的能力,有些人會加以拒絕或反對。對說法的法師而言,情況往往如此,總會有人反對你的想法。佛陀理解當天聽眾中有人尚未成熟,還無法接受真理。知道這些人將因反對《法華經》中的妙法,而為自己帶來傷害,所以佛陀說:「我們別再說了。這些教理非常稀有,極為深奧,難以理解,難以接受,只有佛才能理解。」聽到佛陀如此說,舍利弗再次合掌,跪請佛陀:「世尊!我請求您詳細解說這件事。您為何殷勤地讚歎這極為深奧、微妙,又難以理解的佛法呢?」然而,佛陀再度拒絕,他說:「若我宣說此事,那麼諸世界中許多眾生,包括天、人、阿修羅將感到害怕,而那些相信自己已證悟,無須再多作學習的比丘,則將墮入懷疑與傲慢的深淵。」佛陀接著說出以下的偈頌:止止不須說,我法妙難思。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但舍利弗不肯放棄,為了四眾弟子,一再乞求佛陀宣說妙法。他為所有誠懇的佛弟子向佛陀求法,且因已請求三次,按照慣例,佛陀不能拒絕,於是同意教授妙法。一聽到這裡,立刻有5000人起身,恭敬行禮後離開法會。這看似奇怪,其實經常發生,在公開說法中,當我上台宣布說法的主題時,經常有人起身離場,因他們不想聽那樣的主題。5000人離開後,佛陀說:「大眾中已不再有枝葉,只有堅實的果子。舍利弗!像這種傲慢的人離開也好。現在,仔細聆聽,我將對你說法。」讀到這裡,我們可能會感到有些氣餒,佛陀將離開法會的人斥為不配接受教法者,這似乎有違大乘的精神,這是我們在《法華經》中首次碰到的一個缺點。《法華經》的要旨是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從此一觀點來看,二乘人--聲聞與辟支佛自然也能成佛,比丘、比丘尼、男女在家眾、孩童都能成佛。所以,這段經文反映的,可能是早期大乘經中強烈批判小乘的精神,正是為了要處理這樣的缺點,所以《法華經》後來才添加了新的章節。

然而,這段經文有另一個層面,它顯露佛陀的另一種善巧方便。離開法會的人不覺得還有任何東西可學,以此態度便無法領受佛陀即將宣講的深奧法理的真義。佛陀知道這一點,所以會說這樣也好,若某人無法領受教理的真義,那樣的教理對他也會有害無益。聞法者準備妥當,以接受真正的法義與甚深的知見,這是很重要的,否則可能會陷入疑惑,拒絕接受教法,那比完全未聽過這些教法危害更甚。稍後,當有適當的時機,他們的修行與知見也已成熟時,就能接受這樣的教法。三乘是方便,唯有一乘這時,佛陀開始教授妙法。他解釋無論過去、現在、未來,一切時空中的所有如來之所以出現,只為了開顯、展現佛陀廣大的知見,並幫助眾生覺悟,進入佛道,讓他們也能成佛。為了帶領眾生入於佛道,諸佛運用「無量無邊的善巧方便」,以適合不同人格、習性的各種形式來教導佛法。佛法教授的形式可能是以散文演說(sutra,契經),或以韻文演說(geya,祈夜),或是短詩(gatha,伽陀)、佛陀過去世的故事(jataka,本生)、神異故事(adbhuta,未曾有)、因緣(nidana)、譬喻(aupamya)、引文(itivrittaka,如是語)、論議(upadesha,優婆提舍)。這許多不同的教導方式,是佛陀教導不同理解程度的人所用的善巧方便。在此,佛陀顯示出《法華經》中最重要的一種知見。諸佛用以教化眾生的種種善巧方便,只有一個目的,將眾生導入菩薩道,無論他們的心靈能力或成就,無論是修聲聞道或辟支佛道,無論在家、出家、男性、女性或孩童。在此之前,歷史上的釋迦牟尼佛曾教導一些概念,諸如通往阿羅漢果的三個階段的成就、個人涅槃、通過直觀緣起而獨自覺悟之道等,這些是小乘佛教的聲聞與辟支佛二乘。現在佛陀在《法華經》中顯示,二乘的教理只是一種善巧方便,用以觸及心靈能力或誓願較不廣大者。

有些人只想消除自己的苦難,覺得能做的就是讓自己解脫,所以開始修行,到梅村參加一兩次閉關,並從中獲益,這是聲聞道。還有一些修行者能直觀十二支緣起的本質,達到自我解脫,但他們不想教育或指導他人,這是辟支佛道。有些人懷有更廣大的誓願,希望藉由修行佛法,組織佛法共住團體,與眾人分享修行的利益;他們不僅樂於自己的成就,而想和他人分享修行成果--這是菩薩道。所以,當時機成熟時,佛陀揭示一乘道(ekayana)--大乘佛教涵蓋聲聞、辟支佛、菩薩這三道的大車乘。根據一乘法,你可以做得更多,能達到最高覺悟的果成佛,並幫助許多其他眾生越渡苦海,到達解脫的彼岸。佛陀肯定二乘為值得尊敬之道,但那並非究竟的教法,因其基礎並非菩提心,奉獻一己的修行與證悟,為全世界帶來解脫、和平、喜悅的廣大誓願。聲聞道與辟支佛道的教導只是一種善巧方便,修行者通過這種方法,使心靈成長到能發起成佛的廣大誓願,並進入一乘。佛陀教導這三乘,以因應眾生不同的程度與能力,以及不同的因緣、說法時機與情境。三乘的教理是歷史向度上的一種善巧方便,但從究竟向度的角度來看,佛陀的目標永遠是顯示最深的意義:究竟真理。一切如來之所以出現在世間,是為了要引導眾生認識一乘道,佛乘的究竟真理,也就是開顯、明示、覺悟、進入佛陀的知見。因此,《法華經》中揭示的一乘哲理,一向稱為「開三顯一」或「會三歸一」。三乘教不過是一種善巧方便,事實上唯有一乘。佛陀以偈頌說: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這段經文被視為《法華經》第二品的精髓。有這樣的知見,這部經達成前此所有大乘經無法完成之事,它調和、統整三乘教為一佛乘,其力足以載運所有眾生到達解脫彼岸的大車乘。這是妙法的核心,也正因如此,《法華經》被認為是「經中之王」,並非因它說出更深奧或神秘的理論,而是它能將所有佛弟子與修行道重新整合為一個佛陀的大家庭。

推薦閱讀:

外面賣的烤紅薯太貴,自己在家烤又方便又划算!
善巧方便
速食麵比3年前少賣80億包,速食麵銷量為何下跌?
五方便念佛門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第一

TAG:正念 | 佛陀 | 方便 | 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