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月亮與中國古典詩詞

組圖:月亮與中國古典詩詞

  過了白露之後,中秋佳節也接踵而至,人們開始將目光更多地投向頭上那一彎皎潔的月亮。杜詩曰:「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中華民族有著安土重遷的傳統文化心理,那些客居他鄉的遊子被思鄉的心理所驅使,對於節令的變更就表現得十分敏感和憂傷。而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著團圓,因此在這樣的節日里,將美滿團圓的期盼寄託於頭上的一輪皓月,也就成為遊子們自然的選擇。他們仰望明月,想像著家鄉的親人們在同一輪明月下同樣也在望月思念著他們,苦澀的心靈也就在仰視的剎那超越了時空的距離,和家鄉親人瞬時貼近,因此月亮這一意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便成了如此厚重濃情的載體。

  在中國古典詩詞里,對中秋節和月亮的吟誦不可勝數,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李仆《中秋》)「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凡此種種,天上明月與人間情懷的相互映襯,使得「中秋明月」這一獨特意象成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符號,形成了中國人特有的月亮情結。中國人的心態、情感,在如水的月光之下,表現得特別生動而自然。

  在所有描寫月色的古典詩歌中,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是最負盛譽的名篇,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詩云:「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在這首詩中,詩人用清麗婉轉的詩句描繪了春江之夜的靜謐與美好,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喟嘆,又將春、江、花、月、夜互相襯托,構成美麗而深邃的意境,是歷來被人傳誦的絕唱。

  其實自古代先民將崇拜的目光投向月亮之初,神秘的月亮就和人間的愛情緊緊糾葛纏繞在一起,並衍生出嫦娥奔月、白兔搗葯、吳剛伐桂等富於民俗色彩的神話傳說。在表現嫦娥奔月一類愛情主題的詩歌中,李商隱《嫦娥》詩更是將月宮仙子的這份世俗情感演繹得淋漓盡致:「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因為偷吃了西王母送給后羿的不死葯,奔月成仙。然而她孤居廣寒、寂寞無伴,其處境和心情到底是怎樣的呢?於是詩人不禁從心底湧出這樣的揣度:嫦娥想必也懊悔當初偷吃了不死葯,以致年年夜夜幽居月宮,面對碧海青天,寂寥清冷之情難以排遣吧。

  宋代的大詩人蘇軾的一闕《水調歌頭》更是把人們對中秋月圓的暢想推向極致:「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時任密州知州的蘇軾興味盎然,歡飲達旦,揮筆寫下這首著名的中秋詞。中秋月圓,人生缺憾,在這強烈的反差中,蘇軾發現人生的旅程永遠是不完滿的,因而他領悟到個體的生存意義:即個體必須在這種不完滿中相互祝願鼓勵、頑強地活不去,無須悲哀,可謂瞬間感悟了永恆。詞的上片問天、質疑,人生既然不完滿,月是否總圓,天上是否盡善盡美?詩人舉起酒杯,放膽質詢:今晚明月如鏡,但它能常常這樣,天天如此嗎?今天晚上,廣寒宮又是何年何月呢?像古代先哲列子那樣,乘風駕雲上天去看一看吧。但是,中秋月亮那冰冷的光,散射出凜冽的寒氣,已使人感到月宮玉雕樓閣的冰冷,倘若真的置身於內,恐怕難以承受。於是,蘇軾發出「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奇想。看來,天也難盡人意,月也未必完美。人間雖艱難,也有逍遙之處。詩人在月下起舞,清影隨人,甚是愜意,而在冷月寒宮中又哪像這般隨意呢?所以,天上明月和人間一樣也是不完滿的,人們不必嚮往上天成仙,逃避人間現實。上片問天問得奇,主要奇在想像天上不如人間,而這種想像則又顯示出作者看重現世人生的思想情感方式。詞的下片主要是懷人。詩人思考、體驗到月亮圓缺和人間悲歡也難同步的不完滿性,進而感悟到人應該相互祝願頑強活著的生存意義。明月雖不完滿,可是仍然如輪如鏡掛在天上,又顯示出它的完滿性來;而自己雖已看透明月的不完滿性,超脫瀟洒,自得其樂,可今日親人不能團聚,仍冷清孤獨,寂寞難耐。而後月轉西下,繞過紅色樓閣,射進雕花窗戶,照見輾轉反側難以入睡之人,彷彿是月亮向人炫耀完滿,向懷疑天的人挑戰,同時也表明詩人自身現時的凄清、難耐的孤獨和思親嘆世的苦楚。把月亮似看透又未看透,自身似超脫又未超脫,很自然地,蘇軾看重現世人生的思想情感又向更具體的人生問題過渡。月圓而人不團圓,這巨大的反差使他設想月亮對人該不會產生怨恨,深思何以人別離而月亮圓,滿含深情而無理地發問:「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看來天上人間難以同一,自然人事難以兩全,明月不完滿和人生不完滿也難以同步,自古如此,世代皆然,此所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生既然處於這種不完滿的狀態中,那就不必見月圓即生悲哀,不必因自然現象而自尋煩惱。有了這樣的體驗,更深層的人的存在意義也就呼之欲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為世代傳誦的名句,「嬋娟」,形容顏色美好,這裡借喻月亮。

  南朝宋人謝庄《月賦》不也說「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里而共明月」嗎?還是讓我和親人相隔千里,共賞明月吧!讓我們就在這不完滿的人生中相互祝願,頑強地活下去!人的生存意義就在於此。下片懷人懷得怪,主要怪在詩人所持一種達觀態度,而這種達觀又顯示出順應現實人生的思想情感方式。這首詞以月亮作為線索,以問月起篇,生出重視現世人間的思想情感方式;又以月圓人不團圓的強烈反差深入,引出對自己現時孤獨寂寞的思考;最後以月亮容顏皎潔終篇,生出互相祝願的達觀態度和對人生存在意義的領悟。可謂「愈轉愈曲,愈曲愈深」,胡仔《苕溪漁隱叢話》說:「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盡廢」。

  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詩句至今仍是中秋節日人們引用最多的祝願。如今我們仰望圓潤澄澈的中秋明月,好像感覺她仍在啟示著我們,應以天上的圓月來促進人事的團圓,這都和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詩人的一次感悟是分不開的。宋元明清以來,中秋節逐漸成為中國人重要的民俗節日。如今中秋明月中更多地蘊涵了中國人家庭團聚、分享親情、嚮往美好的人倫理想,「人月兩圓」的意境代表中國人生活的理想境界。而中秋節從唐人那兒喚起的宇宙意識與人心交感的美學意緒,如今已經完全統一為「天上月團圓,地下人團圓」的世俗情懷,其中蘇軾中秋詞所起的巨大導向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推薦閱讀:

10大貌醜名導演們的老婆美艷大比拼(組圖)
高清組圖:「紅旗」轎車見證半世紀中國外交
非猥瑣男的十大標誌 ,你符合幾條?(組圖)
世界上都有哪些國家過春節(組圖)
網路美妞兒們的卸妝照大集合。(組圖)

TAG:中國 | 詩詞 | 古典 | 古典詩詞 | 組圖 | 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