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周易》的作者到底是誰?

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英國哲學家懷特海曾經說:一部西方哲學史,就是一部對柏拉圖思想不斷進行註解的歷史。

而一部中國哲學史,就是一部對《周易》的思想不斷進行解讀的歷史。

其實,《周易》的意義遠不止於此。之前,學堂菌曾以清華大學校訓為由頭,科普了周易並不只是一本算命書那麼簡單。(閱讀戳《易經》是一本講算命的書?還真沒那麼簡單!)

可以說,《周易》既是一部名副其實的哲學著作,也是一部地地道道的自然科學著作,同時也是一本中國古代百科全書。

那麼話說回來,周易的作者到底是誰呢?

學過司馬遷《報任安書》的同學,一定能脫口而出:「文王拘而演《周易》」,那肯定是周文王姬昌寫的。

事實果真如此嗎?

實際上,關於《周易》的作者,最早、早權威的闡釋,是班固在《漢書·藝文志》里的記載:

「易道深矣,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這句話的意思是,《周易》不是在某個歷史朝代由某個作者單獨寫出來的,而是經歷了上古、中古和下古三個時代,分別由三位聖人——伏羲、周文王和孔子共同完成的。

伏羲

話說盤古開天闢地之後,經歷了漫長的時間,三皇之一的伏羲氏開始統治天下。伏羲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中晚期,是甘肅天水人。

伏羲最大的功勞就是創作了先天八卦圖。他仰觀天文,俯察地理,能夠對氣象作出準確的判斷,對事物發展的各種狀態作出預測,所以很多人都來諮詢他。有些人來問天氣,有些人來占卜自己的前程,當然,還有很多人純粹是來圍觀的。

伏羲為了將自己的所得發揚光大,造福後代,他進一步概括歸納了研究成果,發明了兩種符號:陰爻,一根斷續線;陽爻,一根直線。運用這兩種符號,兩兩組合而成三劃線條的組合體,就構成了八卦。

他把八卦掛在樹上,讓所有的人都能學習它。這樣,先天八卦圖就此誕生。

伏羲本人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哲學家,第一位地理學家,以及第一位數學家。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哲學家都在問一個古老而永恆的問題:世界的本原究竟是什麼?

西方第一個哲學家泰勒斯的回答是水,此後的哲學家分別回答是火,是土,是氣,是數。總而言之,他們認為,世界的本原只有一樣東西。

但是伏羲氏給出了另外一種解答。伏羲說,世界的本原不是一樣東西,而是陰和陽兩個方面。

這種說法比較抽象,所以伏羲又找出天地萬物當中的八種天象,來說明世界的本原。伏羲用天、地、雷、風、水、火、山、澤這八種天象,分別用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卦來表示。這樣,八卦圖就創造出來了。

同時,伏羲還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理學家。伏羲八卦圖實際上就是一副地地道道的中國地圖。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地圖幾乎在方位上都是一樣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但是伏羲八卦圖是上南下北,左東右西,八個卦分別代表了八個方位。從正南開始,按照順時針方向旋轉,八個卦分別是乾卦、巽卦、坎卦、艮卦、坤卦、震卦、離卦和兌卦,這代表了中國的不同方位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

中國人講天南地北,所以乾卦在南邊,坤卦在北邊;中國的水,河流都是從西邊發源的,所以坎卦在西邊;太陽從東邊升起,所以離卦在東邊;中國的地理位置是西高東低,艮卦在西北方向;中國的湖泊都在東南,兌卦在東南方位。

故此,我們說伏羲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理學家。古人出門遠走,需要兩樣東西,一是祖先的牌位,二是就是伏羲八卦圖,辨別方位用。

第三,我們還要說伏羲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數學家。因為他就靠兩個符號,陰爻和陽爻,組合出了八卦,並用八卦來解釋天下所有事物。

周文王

周文王發明了後天八卦,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並且撰寫了卦辭和爻辭。

周文王本名姬昌,陝西岐山人。他認為,伏羲的先天八卦圖只強調了萬事萬物的方位,即陰陽定位。而對萬事萬物而言,還有一樣東西更加重要——時間。他也用四個字來表示:待時而動。

《易傳》中有一句: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周文王在此基礎上重新推演八卦,組合出後天八卦圖,進一步推演出六十四卦。每一卦的解釋叫卦辭,每個爻的解釋叫爻辭。

先天八卦主要強調八卦的方位,後天八卦則是按照一年四季八個時節,安排八個卦的先後順序和方位的。後天八卦從東邊開始順時針方向旋轉,分別是八個方位,分別是震卦、巽卦、離卦、坤卦、兌卦、乾卦、坎卦和艮卦。

為什麼說他是辨證法大師呢?

西方歷史上第一個辨證法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赫拉克利特這句話有兩層含義,一是任何事物都不是靜止不動;二是萬事萬物都是直線向前、不斷發展的。

周文王的後天八卦與此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也有兩層含義:一是世界萬物都隨著時間不斷變化,二是世界萬物循環往複、不斷向前發展。

八卦表現了一個事物發展的八個不同時段,而六十四卦則表明一個事物發展的六十四個不同的狀態。第一個卦是乾卦,最後是未濟卦,意思是一個循環之後要有新的開始。

孔子

孔子最大的功勞是撰寫了《易傳》的七傳十翼,用來解讀《易經》的基本含義。

我們怎樣認識和對待世界呢?

西方人給出的方法就兩個字,邏輯。這個世界是不是按照邏輯的方法發展的?人對世界的認識到底符不符合邏輯?如果符合就是正確的,如果不符合,那有可能就是錯誤的。

但在孔子看來,人類看世界的方法並非只有邏輯這一種方法。

他把對《易經》的體悟、對世界的體悟總結出來,寫了七個傳,分別是《文言傳》、《彖傳》、《象傳》、《繫辭傳》、《說卦傳》、《序卦傳》 和《雜卦傳》。有些傳有上下兩篇,總共是十篇,稱為「七傳十翼」。

翼就是翅膀的意思,意思是孔子給《易經》插上了十個翅膀,從此讓《易經》從感性思維走向理性思維,從樸素思維走向科學思維。

歷史上把《周易》分《易經》和《易傳》,《易經》包括先天八卦、後天八卦、六十四卦、卦辭和爻辭,而《易傳》主要指的是孔子所作的十篇文章,講七種看世界的方法。

第一種是陰陽的方法,這是《文言傳》當中講的。我們看一個事物,要從陰和陽兩個方面去看。

第二種是《彖傳》當中講的。彖就是判斷的斷,意思是我們要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看世界。

第三種是《象傳》當中講的。象分大象和小象,每一個卦有一個象,叫大象;每一個爻也一個象,叫小象。象者,像也。這就是說,我們看世界還有第三種方法,就是運用形象思維。

第四種是《繫辭傳》當中講的。我們看世界還要靠道德的方法,看任何事情都要帶著道德感和憂患意識。

第五種是《說卦傳》當中講的占卜和預測。

第六種是《序卦傳》當中講的因果聯繫的方法。

第七種方法是《雜卦傳》當中闡述的對比的方法。首先拿相近的事物對比,其次拿相反的事物來對比,這樣我們才能對一個事物有著全面深刻、更加準確的認識。

這就是孔子告訴我們的看世界的七種方法。

王維有一首詩《山居秋暝》,非常簡單,但是寫得非常好。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這首詩當中就用了對比、陰陽、形象思維等方法,是對孔子所著的《易傳》非常好的解讀和例證。


推薦閱讀:

閻河冰奇門遁甲教程第2課:從中國歷史分析奇門遁甲的演變歷程!
《焦氏易林》重輯(同人之)
《周易》之「益卦」
《周易》本真
辟邵偉華、邵偉中《周易預測學講義》之謬6

TAG:周易 | 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