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快樂老年

《快樂老年》

袁志發著光明日報出版社

人心也是個世界,心的多大,你心中的世界就有多大

一、論目標

  健康快樂既是老年人生活的首要目標,也是他們全部生活的根本支點。如同射擊和攻擊要有目標一樣,前進和奮鬥也需要有目標。老年人要安度晚年,也不能沒有目標。

  從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看,目標的確定必須切合實際,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目標好比樹上的果子,不應該伸手就能夠摸到,而應該是只有跳起來才可摘取。輕而易舉達到的目標,只能獲得一時的欣慰,只有經過艱苦努力而實現的目標,才更加富有意義。

  經驗表明,切合實際的目標應具有「三性」:

  (一)明確性。明確的目標如同黑夜裡的燈塔,醒目而耀眼,神聖而富有權威;而含糊不清、模稜兩可的目標,就像天上的一朵游雲,虛無縹緲,變幻莫測,對人沒有任何吸引力。

  (二)效益性。目標的實現要能給人帶來新的價值,使人獲得新的效益,否則,就是不必要的、毫無意義的盲目追求。

  (三)可行性。經過努力,目標應該是可以實現的。無實現可能性的目標寧可沒有。期望值過高的目標不過是海市蜃樓,可望而不可及,其結果只能是自尋煩惱。所以,確定目標必須從自身的條件和客觀實際出發,做到適時、適量、適度。

  人到老年應當有什麼樣的目標,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老人中有相對年輕與相對高齡、相對體強與相對體弱之別,由於各自的情況不同,其目標也應當有所不同。一般地說,年輕老人與體強老人以適當地多做點實事為好,高齡老人與體弱老人以多注意一點兒休息為好。但無論何種情況的老人,均應以保持健康快樂為首要目標。

  幾何學對「點」的特殊重要性有過極為深刻的描述:「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無「點」,即不會有「線」,也不會有「面」,更不會有「體」。所以,不管老年人生活的「線」有多長,「面」有多廣,「體」有多大,一切都要從健康快樂這個「點」出發,離開了這個「點」,其他一切均會失去光澤。

  人有目標並不難,難的是能否一以貫之地去堅持。隨時變換目標是不成熟的表現,遇到困難就放棄目標是軟弱的表現。目標絕不是水上的浮萍,而是疾風中的勁草,時間越久,其魅力才越大。所以,當你把健康快樂作為自己的首要目標之後,一定要學會堅持。要牢記:目標乃持之以恆,是成功的一大秘訣。

  確定目標是運籌帷幄,實現目標是布兵打仗。這裡除了必要的客觀條件外,最重要的是你的意志和信心。

  要相信,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之事,只不過是些小麻煩,你不把它當回事,它也就不會纏著你不放。如果你不但遇到了小麻煩,而且還真的碰上了難以承受的天災人禍,那就更加需要保持理智和冷靜。你應當這樣想:天無絕人之路,即使烏雲密布,太陽也總會露出笑臉的。

  老年人為了實現健康快樂的目標,還有兩點是務必要注意把握的:

  一定要把生活看得重一些。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有限的生命最期盼的是呵護,而絕不是其他。呵護生命首先要看重生命。看重生命不是為了拒絕死亡,而是為了儘可能地延長生命。世界上沒有「不死之葯」,但卻有「不老之葯」——它不是藥廠生產的,而是你自身就擁有的,那就是你自己對生命的珍惜和看重。

  一定要把得失看得輕一些。得失雖然也是生活中的常客,但它只是一個既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的過往行人。你不要太在意它,因為無論你得到的還是失去的,統統都是身外之物。要確信,只要把得失看得輕一些,你就必定能夠贏得更多的健康與快樂。 

二、論獨處

  老年人要盡量避免孤獨,但也應注意學會獨處。獨處不等於孤獨,它是人進入老年後的一種特殊的生活方式。

  作為老年人,特別是單身老人,恐怕誰也不想獨處,因為獨處的滋味不好受。偌大的屋子裡只有一個人,天天面對四壁,經常會覺得心裡空蕩蕩的。如果不能及時調適自己的心理,時間久了,還容易患上憂鬱症。這是很可怕的。即使有兒有女的老人,或因兒女工作太忙,或因兒女出國深造,或因兒女身體欠佳,也難免會有獨處的時候。所以,對老年人來說,正確認識和善待獨處,也是十分必要的。

  現實生活中,有一部分老人是在獨處中度過晚年的。他們當中,有的確實生活得比較壓抑,比較痛苦,但也確有一些老人生活得比較充實,比較愉快。這兩個方面的事實啟示我們,你要善待獨處,有幾點是必須予以注意的。

  (一)要樂於面對獨處。

  你不要把獨處視為一種無奈之舉,相反,要把它當作一種積極的休閑方式。仔細想想,一個人在家,何時睡覺,何時起床,何時吃飯,何時散步,家裡的東西如何擺放,自己的存款如何使用,所有這一切,全由你說了算,豈不自在!獨處之時,沒有應酬,無人干擾,你會擁有一片清靜;獨處之地,沒人涉足,沒有喧鬧,你會擁有一片凈土。如此種種,豈不也是一種難得的享受!

  (二)要把握獨處秘訣。

  表面看,獨處只是「身處」,其實,比「身處」更重要的是「心處」。如果你的心總是飄浮在半空中,要做到快樂地獨處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獨處的首要秘訣是保持心靜。經驗表明,心不「靜」則神不「寧」,神不「寧」則身難處。人要安於獨處,首先必須調控好你那顆好動的心。如果你的心裡總是亂糟糟的,要做到獨處肯定是非常困難的。經驗也表明,心靜的至高境界是心樂,只有心裡樂起來,你的心才會真正靜下來。如果你真做到了心靜如水,哪裡還會有那麼多的煩躁與不安!經驗還表明,心靜才能養心,而養心才可健身。古人云,人老心靜才是養生之本。元代羅天益在其所著的《衛生寶鑒》中也指出:「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可見,心靜不但有助於獨處,而且非常有利於健身。

  (三)要學會善於獨處。

  你應當如何去獨處,誰也難以給你一個滿意的回答。因為各人的情況不同,愛好與興趣不同,獨處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應當說,能夠讓你快樂起來的方式都是可以採用的,能夠讓你得到美好享受的做法都是可以借鑒的。比如,你可以盡情地在記憶的海洋中游弋,用一支禿筆重現那激動人心的時刻;你可以揮毫潑墨,練字作畫,自我欣賞,自我陶醉;你可以博覽群書,浮想思索,填補那原本就存在的知識方面的空白;你可以翻閱日記,整理照片,從過去的記錄中重溫那久違的甜蜜;你還可以自斟自飲、靜心品茗,在美酒與茶香中感受人生的美好和樂趣。如果你喜歡二胡,午睡起來,奏上一曲《喜洋洋》,內心裡也會增添幾分歡樂。如果你還喜歡「搓麻」,朋友來了,打上幾圈,來個自摸「一條龍」,也會自感其樂無窮。

  末尾,請大家記住幾句話:

  獨處也是對你的一種歷練,尤其是對你意志的歷練。

  獨處的快樂與痛苦,都首先來自於感受;會感受的人快樂多於痛苦,不會感受的人痛苦多於快樂。

  獨處同樣是可以經營的。你應當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養護好你的那顆心上。如果你的內心就是一個花園,那你就會覺得自己也生活在美麗的花季里。

三、論豁達

人生中總有許許多多的坑坑窪窪,比如某種希望的破滅,某種利益的失去,某種災難的降臨;再比如成功後的挫折,掌聲後的譏諷,失意後的痛苦等,常把一些當年的「英雄好漢」也搞得自己不是自己,以至於朋友感到不好理解,有時連家人也覺得莫名其妙。這該怪誰呢?怎樣才能填平這些坑坑窪窪呢?

  答案應當是清楚的。由於生活中的坑坑窪窪而煩惱不已,不怪天,不怪地,只能怪自己;填平這些坑坑窪窪,不靠天,不靠地,只能靠自己。因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均與自己的心態密切相關。你之所以煩惱,是因為心態還不夠平和;你的心態之所以不夠平和,是因為你還缺少豁達與大度。著名國畫大師劉海粟年高百歲,他在談到自己的人生體驗時說:「我沒有什麼特別的養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寬宏大量、豁達樂觀、寵辱不驚。這樣自然就會隨遇而安、心曠神怡了。」此話乃精闢之言。它告訴我們,人要不為生活中的坑坑窪窪所煩惱,就必須多一點豁達與大度。

  豁達是一種精神境界。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人不在得,有神則安。人貴在有精氣神。倘若你能把精化為氣、氣化為神——時時處處以平常之心對人對事,那你就會是一個享有充分自由的人,一個能在自由王國中快樂翱翔的人。

  豁達更是一種高尚品德。品德是人生之本,人之德行重於一切。只有品德高尚者才懂得何謂人生之樂趣,也才能真正做到豁達大度。倘若你小肚雞腸,總是患得患失,那就必定會被憂慮所纏身,被痛苦所折磨,在生活的坑坑窪窪中越陷越深。

  豁達也是一種人生藝術。對待生活不僅有個態度問題,以什麼方法對待生活也十分重要。生活中的煩惱有90%是自找的。倘若你能做到如人飲水、自知冷暖,那你就必定會擁有很多的快樂。

  「竹密豈妨流水過,山高哪礙野雲飛。」作為老年人,要多一些豁達與大度,有三點尤應予以注意:

  一是學會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你奮鬥了幾十年,已經做了你該做的事。你有理由自信自慰,有資本自娛自樂,也應當有能力面對一切。退休了,一身輕鬆,還有什麼大事能難得住你呢?在功與過、是與非的問題上更要想得開,一個人做了自己該做的事就當滿足,別人如何評價,你大可不必在意。

  要記住,自信不僅是成功的秘訣,也是快樂的法寶。

  二是學會寬容。遇到不順心的事,不要老是耿耿於懷,更不要非爭個你高我低不可。要多一點寬厚與忍讓,少一點尖刻與計較。夫妻相伴、父子相處、朋友相交,即使蒙受一些誤解與委屈也算不了什麼。如果某件事使你實在難以忍受,不妨來個「退一步想」。只要不涉及大的政治是非,「退一步」往往就能「進兩步」——退出的是生活中的坑坑窪窪,進入的是內心世界的寬廣天地。你應當懂得,退也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需要,它既能撫慰自己,也能溫暖他人。

  要記住,寬容不僅是一種大度,而且是化解煩惱的一劑良藥。

  三是學會放棄。人生中需要得到的有很多,需要放棄的也有很多。人性的弱點往往在於喜歡得到而不願意放棄,人生的悲劇也往往在於因為得到的太多而導致了失去的也太多。經驗表明,在不少情況下,放棄比得到更加重要;尤其對老年人來說,你要得到快樂,就必須學會放棄。一個人被「得到」壓得喘不過氣來實在是不應該的,一個人為了「得到」而不顧一切實在是愚蠢至極的。放棄的只是身外之物,得到的卻是健康快樂。要相信,放棄不僅是一種豁達,放棄有時候恰恰也是一種更好的得到。

四、論糊塗

  人到老年,與其精明一些,反倒不如糊塗一些更好。這不是說人老了就應當變得糊塗,而是說,就老年人而言,多一些糊塗,恰恰是一種更加機智的精明。人的精明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聰明」,為人處事都能以「大」為先,以「本」為真,順應時勢,坦然面對;另一類是「小聰明」,處人待事常常目光短淺,主次不分,樂於計較,精於算計。兩類聰明思路不同,結果也完全不同。前者不怕失去西瓜卻得到了西瓜,後者只想得到西瓜,而在實際上得到的卻多是芝麻。自然,人們讚賞大聰明,而鄙視小聰明。經驗告訴我們,老年人多一些糊塗正是一種大聰明,多一些糊塗,就少一些煩惱;少一些精明,就多一些快樂。

  生活中由於缺少糊塗而招致煩惱的事例舉不勝枚舉。有的人因一句話不入耳,便與老伴慪氣,一僵就是幾天,心裡憋得難受,不得不到藥店買「開胸順氣丸」吃。有的人因幾元錢的藥費未能及時報銷,便牢騷滿腹,橫生悶氣,當單位派人把藥費送到家裡時,自己又感到很不好意思,使原本平和的心緒又躁動起來。還有的人看到老下級對自己不像過去那樣熱情,心裡就感到不舒服,一次又一次地嘆息道:「人走茶涼啊!」嘆息倒不要緊,遺憾的是在嘆息中心裡又多了分傷感。

  上述三件事中,沒有一件是可以稱為大事的,均小得不足掛齒,但就是這些不足掛齒之事,常把一些人搞得自己不是自己。這怪誰呢?就怪自己還缺少糊塗。這也從反面告訴我們,老年人多一些糊塗是多麼的必要。

  鄭板橋說過,人難得糊塗。老年人不但要樂於糊塗,還應當學會糊塗。怎樣才能學會糊塗,恐怕誰也沒有什麼錦囊妙計,我們的辦法只能是積極地去嘗試。根據許多老年朋友的感受,不妨試著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一)自己提問自己。你可以經常這樣問自己:既然健康比什麼都重要,為了保證健康,自己還有什麼事不可糊塗一些呢?還可以這樣自問:在你的生命歷程中所剩時光已不是很多,為了使自己的晚霞多一些燦爛,還有什麼事不可以少一些精明呢?如果你能經常這樣提問自己,那你在該糊塗的時候就可能不會去精明,至少可以做到少一些精明。

  (二)調整生活坐標。每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生活坐標,並隨著年齡和境遇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調整。老年人的生活坐標應該以健康為主旨,以心靈自由而不越軌為準則。當你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與這一「主旨」和「準則」相背離時,那你就應當果斷地進行調整,該修正的要及時修正,該放棄的要堅決放棄。你修正得越及時,放棄得越堅決,心中的煩惱就會越少。

  (三)珍惜精彩空間。如同一位智者描述的那樣:一個人離開領導崗位之後,就像一葉小舟,從奔流湍急的峽谷駛入與人無爭、與世無爭的大海,進入海闊天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榮辱得失的迷惘、是非恩怨的糾葛都離你而去,從而擁有一片無憂無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精彩空間。這個空間有過去不曾有的,在今後也不會永遠存在的,誰都應當倍加珍惜。倘若你能把這種「精彩空間」看得與生命同等重要,那你就會心甘情願地多一些糊塗,少一些精明。

  (四)樂於自裝糊塗。誰的生活中都免不了有各種各樣的小麻煩,倘若事事都要丁是丁、卯是卯,搞個一清二楚,那就難免把小麻煩變成大麻煩。此時如果你能自裝糊塗,倒可以將麻煩消弭於無形,猶如玻璃上的污垢,用鋼絲球擦會越擦越糟,但用棉布輕輕一擦,便沒有了。自裝糊塗,絕非自我欺騙,有的人將之喻為「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很有道理的。可以斷言,在小事情上裝裝糊塗,必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要記住:人難得糊塗,但也可以做到糊塗;糊塗是徹悟的寵兒,是快樂的產婆;你想多一些快樂,就要多一些糊塗。

五、論財產

  有人生,就有財產。討論老年人生,不能不涉及財產這個話題。所有的財產均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但即便如此,人們都極為看重和珍惜財產。這是人的天性。

  世界上的財富可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物質的,一部分是精神的,兩者均是人類生存中必不可少的食糧。因為物質財富可以使人生活無憂,精神財富可以使人思想充實,這是人生中的常識。不懂得這一常識的人雖然不多,但真正在這方面能夠達到至高境界者的也不是很多。經驗表明,老年人要生活得幸福快樂,在不斷提高精神境界的同時,加強物質財產方面的歷練也是頗為必要的。

  生活中,因財產問題而備受折磨的絕不是少數,情形也多種多樣。有的人因取財不當而招來不幸,有的人因用財不當而導致損失,有的人因缺錢少物而感到不安,有的人因財產甚多而心存憂慮,還有的人因財產處置欠妥而引來兒女紛爭、家庭不和,鬧上法庭者有之,鬧出人命案的也有之。這種種情形都會給老年人造成痛苦。所以,你要善待自己,善待生命,就必須善待財產。老年人應當怎樣對待財產,生活昭示我們的有下列幾點:

  (一)要十分珍惜財產。你的財產畢竟是你一生辛勞的果實,你自己,包括你的家人,誰也沒有半點理由將其揮霍浪費。浪費財產不僅是對財產本身的褻瀆,也是對你自己、包括對你的勞動和創造的嘲弄。

  (二)要合理使用財產。你的財產的第一使命,應當是保證你的健康快樂。人生的一切手段,都是為著實現你的目標、尤其是首要目標而施展的。既然健康快樂是你的第一需要,你的財產就首先應當用來為之服務。人要想得開:生命比財產重要,惜財不如惜命。節約是必要的,但對自己過分刻薄則是不應該的;「窮」快樂值得讚美,但對有條件的人來說,花錢「買」健康、「買」快樂,也不失為一種明智的選擇。

  (三)要妥善處置遺產。在你的生命終結之前如何處置所剩遺產,既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也不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辦好這件事,最要緊的有兩條:對兒女要講公平,對社會要講責任。對子女,千萬不要因為偏心而厚此薄彼,那樣不但會傷了孩子們的心,而且還會在他們之間生出矛盾。對於擁有較多財產的老人來說,留給子女一部分是自然的,但拿出相當部分用於社會公益事業也值得提倡。講公平是一種德行,講責任是一種境界,這兩方面都能測試出一個人的心靈。

  關於財產,生活提醒我們要注意的還有下列各點:不要因為財產偏少而煩惱。錢夠花就行,東西夠用就行,即使手頭不寬餘、東西破舊一些,也不要太當回事。錢多有錢多的活法,錢少有錢少的活法,老百姓能過你也就能過。

  不要總想著為兒女聚財。對兒女關愛是一種美德,但溺愛則是一種缺點,要相信兒女的明天會比你的今天更好。也不要以為留給兒女的財產越多越好,遺產也是一把雙刃劍,它能使兒女生活無憂,但也容易使他們變得懶惰。古往今來,躺在父母遺產上過日子而能夠成就大事者極為罕見,相反,因靠遺產過日子而日漸衰落者倒屢見不鮮。

  最應當注意的是不要貪財。貪財之心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往往是始料不及的。因為貪財,使自己經常處於困惑中者有之,使自己成為金錢的奴隸者有之,使自己越軌而晚節不保、甚至失去自由者也有之。不是只有錢少的人才有可能貪財,錢多者更應時時提醒自己謹防貪慾之心。

  在財產面前最值得推崇的是高尚品德。財產也具有兩面性,經驗告訴我們,你要讓財產遠離罪惡而永葆其聖潔的面孔,就必須時時注意加強品德修養。財產也是人生道路上一個關口,而品德則是人生世界的總開關。只有把好品德這個總開關,你才能過好包括財產在內的其他各個關口。


推薦閱讀:

全科診療 ▎老年合併高血壓如何選用降壓藥?
哪些葯會導致老年人跌跤
中老年人如何推遲老花眼
也說老年男人的背叛
中老年人養生要訣

TAG:快樂 | 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