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養生及修鍊方法

道教養生及修鍊方法

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說:人是充滿了多欲與好奇心理的怪物。欲之最大者,莫過於求得長生不死之果實;好奇之最者,莫過於探尋天地人我生命之根源,超越世間而掌握宇宙之功能。因此,千古以來,出現了不少探究宇宙與人生命奧秘而冀求長生不老的書籍與秘法,以至形成一套系統的養生思想,而這種思想又集中反映在道教教義里。

養生思想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而作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道藏》),由此成為仙人或真人。仙人或真人的觀念是從古老的方仙道中繼承下來的。它的特點,在於通過一定的修鍊,使人的精神或形體都得到改造,微妙靈通,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甚至在天地毀滅的大劫到來時,仍然保持生命的存在。人成仙就是人與道合為一體,因此,它是所信仰的道與現實的人之間的連接點。成仙的理想是道教教義的核心之一,而養生,就是成仙理論與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同時,成仙在於追求「神形俱妙」,也就是形神永久的結合。儘管對其結構方式,即「形神俱妙」的具體內涵,歷來人們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這也是道教與其他宗教,如佛教的區別之一。南朝的道教理論家陶弘景曾簡明地闡述過道教與佛教的重大區別,在他看來,仙家與釋家,兩家用的性質(體相)主要表現在對形神關係的理解和追求上。陶弘景說:「凡質象所結,不過形神。形神合時,則是人是物,形神若離,則是靈是鬼。其非離非合,佛法所攝,亦離亦合,仙道所依。今問何以能至此?仙是鑄煉之事極,感變之理通也。……假令為仙者,以藥石煉其形,以精靈瑩其神,以和氣濯其質,以善德解其纏,眾法共通,無障無礙,欲合同乘雲駕龍,欲離則屍解化質,不離不合,則或存或亡。於是各存其業,修道講學,漸階無窮,教功令滿,亦畢竟寂滅矣。」(《答朝士訪仙佛兩教體相書》)這裡說的形神結合,或離合自如,是仙家的根本特點,與佛教不求神形結合大有不同。所以,著名學者湯用彤先生認為:「從宗教理論上闡明佛道兩教之不同,陶弘景作似甚為重要」。(《湯用彤學術認識論集》)因此,仙學理論是道教教義和基本面貌與其他宗教相區別的標誌。從這一角度看,包含在仙學理論中的養生思想,是道教特質的表現。

道教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長期以來,道士們無時無刻不在尋求通向長生成仙的途徑,道教文獻中大量的養生著作和養生方術,便是他們努力研究和不斷實踐的結果。這充分表現了道教愛生命,渴望永生的熱忱和探索精神。

所謂道教養生觀,就是道教對人的生命、人與自然、精神與自然關係等一系列問題的基本認識和態度,也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基礎。道教養生思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重人貴生——道教養生思想的出發點

「重人貴生」既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養生文化的出發點。道教既然以長生成仙為終極追求,那就必然要對人的生命價值作出判斷,回答現實生命的意義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早期道教繼承了先秦以來「重人貴生」的傳統思想,並以此作為要旨之一。道教是世界最早重視現實生命存在的宗教。在道教看來,人的生命是最為可貴的,因此人生最重要的任務和最高目標是要努力養護和發展自己的生命。道教教義的核心是「道」,所謂「得道」,就是要求人們經過修鍊獲得的長生不死之道。得道之人可以返本還原,和大自然之遒同一體性,永恆不變。早期道教經典《太平經》說:「天地之性,萬二千物,人命最重」。所以人應當熱愛自己的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樂生,汲汲若渴,乃後可也」。(《太平經?樂得天心法》)基於這樣的認識,煉養軀體,健康長壽,自然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葛洪說:「天地之大德曰生。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所至秘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抱朴子內篇?勤求》)因為道教將長生作為信仰的核心,所以道教將身體的養護與生命的延續置於一個極高的價值尺度之上。唐代著名道士司馬承禎在《坐忘論》中說:「夫人之所貴者,生也,生之所貴者,道也。故養生者慎勿失道;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相離,然後乃長生。言長久也,得道之質也」。(《道藏》)人們只要得道,就可以「形體得之永固」,成為長生不死之神仙。在道教養生家看來,要想做到長生不死,肉體成仙。首先應當從愛護保養自己的身體和生命著手,注意自身的鍛煉和養護。因此,早期道教養生家提出了重命養身、樂生惡死的主張。

對於人如何獲得長壽,《太平經》提出了「自愛自養」的主張。所謂「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太平經?經文部數所應訣》這就是說,只有通過自我養護和鍛煉,才能求得生命的長存。道教基本教義認為,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因而鼓勵人們至少要爭取盡其天年。最好能長生不死。這是道教有別於其他宗教的特有的積極養生觀。《太平經》說:「人命近在汝身,何為叩心仰呼天乎?有身不自清,當清誰乎?復思此言,無怨鬼神」。東晉道士葛洪說:「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葯

以求仙。知龜鶴之遺壽,故效其道以增年。」(《抱朴子內篇?對俗》)概括起來,道教的觀點和主張,反映了這樣一個主題,即要以人的主動精神去探索和實現人類的健康長壽,並通過各種實踐,取得人類把握自身生命的途徑。困此,重人貴生的養生觀,乃是道教養生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元氣論――道教養生學的基礎

道教生的基礎的元氣論。元氣論是中國古代哲學、醫學、養生學以及其他自然科學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道教在養生思想上全面繼承和發展了元氣論,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中國古代養生學的氣功、服食、房中等理論體系和實踐方法。《太平經》認為,氣分為天氣、地氣與中和之氣,三氣「交而為合勹「相親相愛△以養芸芸萬物眾生。人是天地中和之氣的產物,人慾長生不老,就應修其根本,以養氣鍊氣為主要手段來實現這一目標。「然天地之道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守氣而不絕也。故天專以氣為吉凶也,萬物象之,天氣則終死也。子欲不終窮,宜以氣為玄牝,象天為之,安得死也」,(《太平經?包天裹地守氣不絕訣》)從魏晉至隋唐,道教逐漸形成了∵套完備的元氣學說,這個學說將宇宙生成論,人體生命生成論、養生論通過元氣論統一起來,其目的是論證「道在養生」的宗旨以及「養生以養氣,鍊氣為主」的理論。道教認為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養生以煉養元氣為根本。因此,道教養生無論是導引行氣、服食藥餌、房中補導還是日常衛生,最終達到健康長壽,長生不死。由此可以看出,道教養生學之所以在世界同類文化中獨具特色,並在思想、理論、方法上自成體系,其根源在於它是以元氣論為基礎的。不研究和不了解元氣論,就不可能真正認識和實踐道教養生文化和方術。更為重要的是,鍊氣養氣是健康長壽的第一步,也是修鍊成仙的前提」。

三、天人合一——道教養生中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論模式

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顯著特點是,將人的養生實踐活動置於一個宏觀的環境中去考察和認識。人天觀是道教養生思想的又一重要觀點,它以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理論為核心,反映了道士們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這種認識的意義在於,它直接影響了道教養生理論與實踐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道教養生思想中的人天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道教養生學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界自然環境系統是一致的,二者有著共同的生成、變化和興衰規律。這表明道教養生思想繼承了《黃帝內經》中「天人合一」的理論。《黃帝內經》說:「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又說:「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知萬物者為之天子。天有陰陽,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知十二節之理者,聖智不能欺也」。(《素問?寶命全形論》)《太平經》亦指出:「人者,乃象天地,四時、五行、六知、八方相隨,而壹興壹衰,無有解已也。故當預備之,救吉凶之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理不忘亂,可長久矣」。因此,道教養生非常注重按照季節和時辰進行修鍊,連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季節和時間,這些養生方法的理論根源,都來自於人天觀。

第二、道教認為人體與宇宙的結構是相同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構造相應,而且通過表示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道教認為,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則是一個縮小了的宇宙。東漢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運用陰陽五行八卦理論闡發了這一觀點。他以黃老學說為指導,以《周易》理論為框架,以內外丹合修為方法,以求「含精養神,通德三元,精液腠理,筋骨致堅,眾邪辟除,正氣常存,累積長久,變形而仙」(《道藏》)的養生效果。魏伯陽發揮《周易》天人合一的宇宙圖式,結合黃老清靜思想與自身內外丹修鍊的體驗,建立了一個納天道變化和人體養生、外丹煉製與內丹煉養為一體的養生修鍊體系。其目的在於把握人體與天道自然的共同變化規律,法天地日月變化、陰陽消長來進行養生修鍊,使人體精氣在抱元守一的意念作用下運行,從而促使人的生命系統的改善和發展。《周易參同契》開創的這一修鍊方術,對道家養生思想中天人合一模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並由此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唐末五代及宋元之際曾風行於世。宋代道教養生家俞琰說:「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也,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一鼎器,日月乃藥物也。日月行乎天地之間,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周易參同契發揮》)。

四、修鍊方術——養生的技術體系和操作思路

道教養生學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整套實際操作的技術體系――使人健康長壽的養生方術。

我們認為,道教養生觀是積極進取的。《西升經》中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道藏》)這種精神貫穿於道教養生的全過程。其實質是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使人生自我的生命得到最大限度延續和發展,從而獲得生命的自由超越。這種思想使道教養生不斷獲得生命之源泉和動力,促使其不斷發展。陶弘景《養性延命錄》引《大有經》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天,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氣充實,生而乳食有餘,長而滋味不足,壯而聲色有節者,強而壽。始而胎氣虛耗,生而乳食不足,長而滋味有餘,壯而聲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長全足,加之導養,年未可量」。(《道藏》)闡明了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含義和道教養生觀的真諦。由此出發,歷代道士對於養生修鍊方法進行了不懈的探索,留下了極其豐富的經驗和系統的理論。具可操作性的,大致說來有以下幾種。

其一、精神修鍊。道教養生理論是清心寡欲、清靜無為,離境忘坐。其具體方法是「收心」: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此十二少,養生之都契也」。(《道藏》)道教認為,多思索則精神受到危害;多雜念則神志散逸;多嗜欲則神志昏蔽;多事累則形體疲勞;多說話則氣短神累;多嘻笑則五臟傷損;多憂愁則內心恐懼;多快樂則意氣驕溢;多喜悅則善忘錯記頭腦昏亂;多嗔怒則血脈噴張情緒無定;多愛好則痴迷於物不可遏止;多厭惡則內心慌悴沒有主張。如果這十二多不除,勢必傷身、喪生。行「十二少」,去「十二多」,修鍊時間長了,就使「心」達到無少無多的境地,那就接近於「得道」了。

在「收心」的過程中,要做到「虛心、靜心、安心、定心」,心不易為外物所動,這是心對內、對外的修鍊。能為此,即達到「心不著物,又得不動」的「靜定」。但應當指出,並非完全同於應子所說的「至人之用心若鏡」的「虛靜」狀態,而是靜中有動,動中寓靜。這個「動」,便是心能「生慧」,心能把煩邪亂念,隨覺則除,對心靈高度凈化,對外物摒棄與超脫。功若到此,就達到處物而心不染、處變而神不散、本心不失、離手萬境的火候了。

其二、運動修鍊。《金丹心法?勞筋骨》中說:「天體運轉,日月星辰皆流轉:蓋陽精主動,動而有常,唯行健自強,所以永貞而不息」。(《藏外道書》)道教養生既強調運動養生,又主張適度。葛洪《抱朴子內篇?極言》說:「養生之方,唾不及遠,行不疾步,耳不極聽,目不久視,坐不至久,卧不及疲。……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流汗,不欲多睡,不欲奔車走馬,……」(《道藏》)陶弘景則說:「養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視、久聽……能中和者,必久壽也」。(《壽性延命錄?教誡篇》)孫思邈說得更明白:「養生之道,無作搏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道藏》)這一運動養生的觀點,極大地促進了道教各種導引術和內煉法的發展,至今仍具有養生健身價值。其次,仿生運動亦是道教養生的獨特方法。《莊子》記載「熊經鳥申」兩種;《淮南子》增為「鳧浴猿曜,鴟視虎顧」四種;漢末華佗進一步發展成虎、鹿、熊、猿、烏五禽戲;《抱朴子》中又出現了龍導、龜咽、燕飛、蛇曲、兔驚等各種模仿動物動作的運動方法。隋唐以至近代由導引派生衍化出來的八段錦、太極拳、慢行百步功都是行之有效的運動養生法。

其三、服食修鍊。根據道教「清心寡欲」哲學理念,道教養生服食也要求「清淡」、「少食」。道家有「食氣辟穀」的服食習俗,葷素不限,非常重視「飲水服氣」和輔助藥物食品。如:白朮、山藥、茯苓、黃精、大棗、花生、栗子、核桃等。由於這些大多為中草藥,兼有調營養衛作用,故可以達到解飢、祛病、延年的效果。另外,「鼓漱功」也屬服食修鍊的內容。道士每日必做鼓漱功。這方法包括叩齒、攪舌、鼓漱、咽津液四個過程。據《遵生八箋》記載:「平明睡醒時,即起端坐,凝神息虛,舌舐上齶、閉口調息,津液自生。漸至滿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火行之,則五臟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氣血流暢。諸疾不生,永除後患,老而不衰」。現代醫學證明,叩齒能促進牙齦、牙周膜、牙髓腔部位血液循環,增加牙齒的營養供應;還能促使食物殘渣脫落,保持齒面清潔,預防齲齒、牙鬆動等疾病。唾液是正常的生理分泌物,其中含有溶菌酶、澱粉酶、分泌性抗體等成分,有消化、殺菌、解毒等功能,此法已成為現代口腔醫療保健操之一。

其四、行氣修鍊。所謂「行氣」修鍊,即「氣功」,但不含現代硬氣功。道教養生的「氣」,有三種含義:一呼吸自然界的空氣;二父母精血合氣之元氣,亦稱「先天之氣」;三通過飲食物質化生以維持生命的力氣,又稱「後天之氣」。通過行氣修鍊達到蓄氣全神、祛疾延壽之目的,這是道教養生修鍊的另一種核心。

行氣修鍊最基本、最重要的是服氣法。《莊子?刻意》說:「吹呼吸,吐故納新」。嵇康《養生論》說:「呼吸吐納,服氣養身」,均指服氣養身。人的呼吸,本能是吐故納新,但吸納新鮮空氣在道教中有多種方法,道士們認為,吸入天地間春、夏、秋、冬四時正氣,日、月、星、辰的精氣,即可益壽延年。吐故氣,法有三種:一曰吹,吹出涼氣;二曰吁,即呵氣;三曰呼,就是呼出舊氣(二氧化碳等廢氣)。漢代以後,服氣法發展為六種。《服氣療病論》曰:「凡行氣以鼻納氣,以口吐氣,微而引之,名曰長息。納氣有一,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呼、唏、呵、噓、吁、皆出氣也。」又曰:「吐氣之法,時寒可吹,溫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唏以去煩,呵以下氣,噓以散滯,吁以解極。服氣法的要旨在深呼吸,鍛煉肺部的活動能力,增加氧氣的攝入量,擴大二氧化碳氣的排出量。服氣要領為,氣息均勻而舒緩深長,從而達到養身、療病雙重目的。

在服氣的基礎上進一步達到鼻無出入之氣的境界時,即為道教行氣修鍊的最高境界——胎息。《枸朴子?釋滯》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噓吸,如人在胞胎之中」,道教認為,用鼻呼吸,「一竅即開,元氣外泄,泄而不止,勞及性命」。所以強調息之深沉,吸之以踵,使人體內部呼吸自我循環,如同胎兒在母腹中的呼吸狀態,又如龜鶴蛇蟲入蟄時的呼吸方法。在道教養生思想中,此類資料甚多,如《服氣經》、《服氣精義論》、《尹真人服元氣法》、《赤松子服氣經》、《胎息經注》、《太上養生胎息氣經》、《高上玉皇胎息經》等。

此外,還有行氣布氣法。即當氣體進入人體之後,在意念的誘導下,在體內按一定的路線循行,作用於全身經絡、五臟六腑,促使臟腑功能的微妙變化。在這―循行中,潛在地疏活氣血,改善機能以達到養身療病效呆。故《療病論》曰:「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適我之體,攻我之疾,何往而不愈哉!」此不中行氣布氣療病法奠定了祖國醫學經絡學、臟象學的基礎。《療病論》又說:「用氣攻病,雖攻其處,膚腠散出,然兼依明堂圖,取其所療之穴,想而引去,尤佳。」此法用於臨床,對精神情緒類疾病,如失眠、高血壓、慢性胃炎等尤有療效。修鍊此法,應做意行氣行,意到氣到,平心靜氣,經過一段時間,便自覺有一熱氣流隨意念控制在體內循行,意到之處即為氣至之處。將氣運到疾患處,便以意守之,反覆疏通,持之以恆,就有效地改善了疾患部位的血液循環,神經功能以及各組織的代謝功能,從而減輕疾病,以至痊癒。

其五、性命雙修。宋代張伯端開創的南宗重命,主張先命後性,即從命功下手,以性功為圓滿。而北宗即全真道,主張先性後命,即從性功下手,然後及於命功。但兩家區別僅限於修鍊方法的次第,並不偏於一功。其實質都是主張在養生實踐中,將有形的形體器官和精神意識合而為一,將其視為在養生實踐中具有同等重要意義的修鍊對象。全真道的開創者王重陽在《五篇靈文》中指出:「命無性不靈,性無命不立」。這種性命雙修的思想對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將道教養生推向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更完整的方法體系,即既注重「命功」的身體保健修鍊,又注重「性功」的精神意識和思想道德修鍊;元代道士李道純在《性命論》中指出:「性者先於至神,一靈之謂也。命者先天至精,一氣之謂也。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他認為,「高上之士性命兼達,先持戒、定、慧而虛其心,後煉精、氣、神而保其身。身安泰則命基永圃,心虛澄則性本圓明。性圓明則無來無去,命永圃則無生無死,至於混成圓頓,直入無為,性命雙修,形神俱妙也」。(《中和集》)

其六、眾術合修。葛洪提出了「藉眾術之共成長生」的觀點。他認為「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偏修一事,不足必賴也」。(《抱朴子內篇?微旨》)他反對並抨擊那些「知玄素之術者,則曰唯房中之術可以度世矣;明吐納之道者,則曰唯導引可以難老矣;知草木之方者,則曰唯藥餌可以無窮矣」的養生偏見,提出了眾術合修、取長補短的養生主張。他說:「養生盡理者,既將服神葯,又行氣不懈,朝夕導引,以宣動榮衛,使無輟閡。加之以房中之術,節量飲食,不犯風濕,不患所不能,如此可以無病」。(《抱朴子內篇?微旨》)葛洪「眾術合修」的理論,是對道教養生學的一大貢獻,並對後世道教養生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陶弘景繼承了葛洪的傳統,在《養性延命錄》中輯錄了自上古以來的養生理論和方術,對行氣、導引、煉丹、等都有所研究。這種兼收並蓄的傳統一直為後世卓有成就的養生家們所繼承。從唐初孫思邈的《千金方》(包括《千金要方》和《千多翼方》)至明清的養生著作中都廣收行氣、導引、服食等道教養生術。

綜之,道教的養生思想,是一個智慧的寶庫,值得我們很好的發掘。

今日之世界,各種文化相互激蕩融合,西方文化正源源不斷注入,而許多西方人卻對東方土特產道教養生學產生了興趣。但是,由於域、語言的差別,道教經典不易理解,唯道教養生術如氣功、武術等則比較容易向海外傳播並被洋人接受。因此,進△步發掘和弘揚道教養生術,有著世界性的意義,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服務人類健康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道家養生修鍊方法的種類文章導讀

道教從養生健身、延壽成仙的宗旨出發,全面繼承發展了中華傳統諸家的各種煉養方法,並吸收了外來佛教、印度教煉養學的精華,形成了自家多渠道、多層次的氣功養生體系。較之以精神解脫為根本宗旨的佛教及以道德修養為根本立場的儒家,道教顯然更長於養生,獨具佛、儒兩家所缺的叩咽、辟穀、服餌、房中等術,具動靜兼備、內外結合的特點。較之以治病為根本宗旨的醫家以及以技為根本宗旨的武術氣功,道教氣功更富高層次的功法及精深系統的理論。在中國封建社會的佛、道、醫、儒、武等諸家中,道教被公認為最擅長於養生。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許多封建帝王奉為教條。

道家的養生修練方法

據元代李道純的統計,當時流傳的養生修鍊方法有三千餘種,而道書上記載的大約只有二百種,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十大類:

1、導引按摩類

這一類功法是以健身強體為目的的動功,包括導引術、按摩術、點穴術、叩齒法、鼓漱咽津法、鳴天鼓、干梳頭、乾洗臉、揉耳運目、仙鶴點水、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動搖肢體為門徑,與服氣、存思配合,組成系列功法。

2、吐納行氣類

這類功法是以調煉呼吸為門徑,達到精滿、氣足、神旺的延年益壽效果,並能發放內氣利他濟人。這類方法包括採氣、食氣、閉氣、鍊氣、布氣(發氣)、胎息、調息、六字訣等。大體可歸為服食外氣、吞咽元氣、存思服氣、調動內氣等四種。

3、意念修鍊類

我國道教氣功,除「內丹」堪為不二法門,「行氣」久稱一樹奇葩,其他如守一術、虛靜術、存神、內觀、定觀、冥想、守中、默念、坐忘、守竅、存思術等等,方法尚多;而這些方法歸結到一點,不外以意念修鍊為主,所以,可一言以蔽之為「意念修鍊」,並從而與「內丹周天」、「吐納行氣」鼎足而三。

道教三大類功法足以概括我國氣功中的一切靜功,其中「行氣」以呼吸修鍊為主,「意念修鍊法」以意念修鍊為主;然而兩者卻又不是河水不犯井水,涇渭分明,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行氣」功法常須藉助意念活動進行配合,而「意念修鍊法」也少不了呼吸的參與,只不過是各有專攻,側重不同罷了。而「內丹」之術則綜合「呼吸」、「意念」,嫁接孕育,另展奇姿,從而成為我國氣功中的千古絕招。

4、內丹周天類

這是指以自身先天精氣神為「藥物」,而在體內煉「丹」的系統修鍊方法。在道教修鍊諸法中,內丹的理論最稱精湛,方法最為周密成熟,堪稱道教氣功的代表、精髓。

內丹的流派分為南宗、北宗、中派、西派、東派、三豐派、青城派;修鍊的方法有十多種,但皆以性命二字為綱宗。就修鍊的順序來說,有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有先修性後修命及先修命後修性的漸法。

修性自然了命的頓法,亦稱「上品丹法」、「最上一乘」,是煉神之道與禪宗之禪的融合,入手即逕直煉神還虛,絕情忘念,明心見性。

先修性後修命,為全真道北宗所倡。此法從除情去欲、收心止念、明心見性入手,至念住心息,再依次了徹命功。這種丹法的修習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百日築基,煉精化氣,亦稱為小周天;第二階段為十月養胎,鍊氣化神,亦稱為大周天;第三階段為三年哺乳,練神還虛;第四階段為九年面壁,練虛合道。

先修命後修性,為南宗所倡。其法從鍾呂派內丹的傳統方法入手,守竅調息,循序煉精化氣,練氣化神,煉神還虛,至煉神階段,參究禪宗性理,以「打破虛空為了當」。

從修鍊方式講,內丹又分為清修、雙修二派。清修派主張陰陽具足自身,只可自己清修,這是內丹的主流。雙修派認為陰陽分具於異性之身,主張男女合修,取葯於「同類彼法」。這類方法實屬秦漢以來房中術的進一步發展。

道教還認為,男女生理不同,故煉丹的方法應有所區別。宋元以來,出現了不少「女丹」的修鍊方法,一般都從意守膻中「煉體」入手。

5、辟穀斷食類

辟穀亦稱「卻谷」、「休糧」、「絕粒」、「斷谷」等,即在一段時間內,乃至長期不食蔬谷和煙火食。我國辟穀起源很早,並不是有了道教以後才有辟穀的。道教興起後,接過辟穀之法,不僅把辟穀實踐推向縱深,而且還予理論上賦予一種神秘色彩。

辟穀大略可分為辟穀後服氣、辟穀後飲水、辟穀後服食藥物三種,其中辟穀服藥法有百種之多。這三種辟穀法,一般都與服氣等類靜功配合。

6、滋補服食類

這類養生修鍊方法又稱為「服餌」、「服食」。所服之物大體可分為草本金石類藥物。道教宣揚服食用金石等煉成的丹藥可長生成仙,已被實踐證明屬謬誤之談。但所服草木之類藥物,多有滋補作用,服食得當,當非無益。比如適量的服食大棗、靈芝、胡麻、五加皮、茯苓、枸杞、松脂、五味子、人蔘、乾地黃等對人均有滋補作用。

7、房中養生類

中國醫學把男女的性生活稱為房室生活,也叫房事、行房或入房。凡有關醫學性保健的方法,中國古代稱之為「房中術」。古人認為「房中之事能生人,也能殺人」,所以道家比較注意房中養生的研究。房中養生類的修鍊方法就是性生活方面的衛生知識及鍛煉方法。圍繞著「養精、固精、保精」的過程,摸索、總結出了交而不泄,並能使精氣上行補腦。具體方法有「獨卧法」、「御女術」、「采戰術」、「採補術」、「四季節慾法」、「求子術」、「房中禁忌」等。房中之法有十餘家之多,不管是補救傷損,攻治諸病,還是采陰補陽,增益年壽,關鍵都是落在「還精補腦」上。

8、起居攝生類

道家養生修鍊之術,除內丹、行氣、存思、服餌、房中、導引等法之外,還包括心身兩方面的養生之道,涉及行止坐卧、生活起居、飲食、語言、情緒等方面的雜修之法,這就是起居攝生類修鍊法,可謂博大精深,網羅無遺。它包括四時調養法、情緒調攝法、飲食調養法、起居調養法等。

9、香湯沐浴類

在多種多樣、異彩紛呈的道教修鍊方法中,還有一類不被外界注意,但在養生修鍊中確有一定特殊作用的養生修鍊法,這就是香湯沐浴。

所謂「香湯」,就是調進各種芬芳葯料的溫熱洗澡水。香湯沐浴的作用不僅在於洗凈身體,滌盡垢膩,並且還在於藉助洗滌身垢的啟發影響,反過來對潔凈內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神氣自然清朗,有利於養生修鍊。道教作道法之前,皆當香湯沐浴,自有一定的道理。

沐浴的香湯常用五種香湯。所謂「五香」,就是白芷、桃皮、柏葉、零陵、青木香五種香葯或香料的總稱。其中白芷含有多量揮髮油,味芳香,據道教密傳,有避邪和去三屍的作用。桃皮是桃樹去掉栓皮後的樹皮,因其皮含柚皮素、香橙素等,所以氣味芳香,具有較強的健腦醒腦作用,且可以殺諸瘡蟲,止息痧氣。柏葉,則具有輕身益氣,令人耐寒暑、去濕痹、止飢的作用。零陵香,對心腹惡氣、齒痛、鼻塞皆有較好的療效。青木香,有升降、利吐的作用。還能清醒毛孔,促進皮下毛細管的血液循環,使沐浴者遍體舒適。

香湯要按照一定的配量和火候以及特殊的水、澡豆、蜜湯等加制而成。調湯之人,功德無量。

10、指印符咒類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樣,也有手印、咒語。道教的手印稱「訣」、「手訣」,手指做成訣的姿勢叫「掐訣」。訣的種類有數十種,其作用與佛教的手印相同,但手指配合之法則相異。道教的咒語,稱為「祝」或「咒」。大約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韻文,第二種是無韻的短語,第三種取自佛教咒語。

道教在修鍊時,多用咒語,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氣一類,在開始做功及做功結束時,都要掐訣念咒。內丹修鍊中亦往往用咒語。念咒時不但要掐訣,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訣同時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應。道教的符篆派,在修鍊時,還常書符。符的種類很多,各有其用場,雖召神制鬼自屬無稽,但符篆的實際運用,都與氣功修鍊密切相關。

前些年,一提掐訣、念咒、畫符,人們自然就和封建迷信聯在一起。隨著氣功科學的深入發展,隨著練功實踐的普及和增加,人們開始注意到訣、咒、符這些神神怪怪的現象裡面,居然還大有文章。尤其是密宗三密的發揚光大以及被人體科學界的認可,更使人們重新審視道教中的訣、咒、符。當然要擦去污圬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有一些已被解放出來,如「吹」、「呵」、「噓」、「呞」、「呼」、「嘻」這六字訣的治病、養生顯著效果已被公認,並普遍使用;「握固」這種手印能促使心氣歸一、辟邪毒之氣的作用,也被公認:「劍指」這種手訣在發氣和治病上的顯著作用亦被公認並廣泛使用。

推薦閱讀:

從六字真言修持密法淺談道教對密宗的影響
道教對星宿信仰和諸星寶誥
受了籙的道士死後會去哪裡?當仙官嗎?
道家是如何看待捐獻遺體的?
如何看待北京白雲觀李信軍道長收徒?

TAG:教養 | 養生 | 方法 | 道教 | 修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