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月亮——孤竹君

X「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到過蘇州寒山寺的人一定不會忘記唐代詩人張繼這首膾炙人口的詩作――《楓橋夜泊》,那淡淡的月色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為詩作憑添了無窮魅力。月亮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的頻繁出現,是所有喜愛詩歌的讀者不難體察到的一種現象。最早在《詩經-陳風》中的《月出》三段詩里就出現了月下美人的形象,似乎「月貌」比「花容」更為含蓄,更有韻味。此後,用月亮來描寫美女則更是屢見不鮮。如聶夷中(《公子行》)中的「美人盡如月」;李白(《越女詞》)中的「長干吳兒女,眉目艷星月」都使人產生了無限神奇的遐想。外國人瓦特遜曾經對《唐詩三百首》中各種自然物象進行了統計,發現月亮出現了96次,遠超過天(76次)、日(72次)、草(42次)、木(51次)出現的次數。松浦久對李白詩集中「月的心象」進行統計後發現,在李白現存的一千多首詩中,有四分之一的作品是吟詠月亮的當李白在「花間一壺酒,獨酌無鄉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其一)的時候,唯一能給他帶來一絲撫慰的恐怕只有那輪皎潔的明月。詩聖杜甫在「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江漢》)一詩中抒發了自己不為流俗、不為社會所容的精神苦悶。月亮在這裡超越了本身的局限,使詩人沉醉在一種理想境界之中。難怪在思鄉游的子眼中,「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每當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的時候;禁不住就要「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了。月亮缺而又圓、晦而又明的自然現象,為一代又一代的詩人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在眾多詠月詩中,被譽為「孤篇絕唱的莫過於張若虛的不朽之作《春江花月夜》了。「灧灧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是著筆於空間的無限;「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是寄意於時間的無盡。月光的朦朧美構成了時間和空間的大背景,可見中國古詩詞中對月亮的精彩描寫,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審美精神的最高境界。雖然「月有陰晴圓缺」,但
推薦閱讀:

擺一擺我知道的中國綠茶 篇二:尷尬的六安瓜片,聰明的安吉白茶
《中國搖錢古卜講義》易理篇(8)
中國女孩遠嫁到印度 真實生活竟讓人羨慕
中國中堂畫
《中國人的素質》 作者:【美】明恩溥

TAG:中國 | 月亮 | 竹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