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喜劇也要紮根生活的土壤

一直以來,在電視欄目推出一檔具有長久生命力的喜劇節目始終是一個難題。難在哪裡?就在「原創」和「價值」兩點。一方面,喜劇節目必須有足夠的原創作品。另一方面,喜劇不止於讓人開懷一笑,更需要張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體現其社會價值及功能。

喜劇節目如何做到「既有意思又有意義」?天津衛視的《我為喜劇狂》做了很好的詮釋:一有「笑點」,笑點低而不俗,既能夠逗樂觀眾又讓觀眾笑得高雅;二有諷刺,不做無聊的惡搞。當觀眾開懷大笑之餘,對生活、對人生還能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若有所悟。如郭豐周帶來的作品《以父之名》為例,搞笑之餘又有深刻內涵,格外出彩。故事圍繞「懷念父親」的主題展開,緊扣「親情」這一社會話題,在地鐵里,阿周終於與離別多年的父親相見,接著回放出十幾年來幻想中與父親相見的畫面:在馬路上摔倒、擠公交、在橫店做群演、被綁架時向父親打電話。父親雖不在他身邊,但時刻在牽掛他,父子間的親情,無論何時何地,都無法割捨,這種最質樸最純粹的情感,也是真正戳中人心的地方。

任何文藝作品創作都是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可以說,只有深刻呈現生活中的歡笑與感動,喜劇節目才能顯出其意義與價值。包括喜劇在內的任何藝術形式都應是對現實的觀照。與其挖空心思構思「笑點」,不如從生活中挖掘讓人開心的一面,因為生活是一切藝術的源泉。《我為喜劇狂》每一期內容,都會涉及熱議話題,切中社會痛點,從社會痛點中去找到笑點,因為痛所以才要樂。它通過喜劇的人物、幽默的語言,抒寫平凡生活中的樂天情懷;通過對青年男女戀愛、都市鄰里關係等社會熱點話題的再現與解構,在潛移默化中,完成了綜藝節目對普通百姓生活現實的善意觀照,使包袱接地氣,讓喜劇真正紮根於生活的土壤。

以小人物底色見證大時代意義,弘揚正能量和主旋律,是《我為喜劇狂》的創新之處。從作品題材來看,《我為喜劇狂》的故事都取自老百姓的平凡生活,又以藝術加工後的樣態呈現在觀眾面前,真實、生動、鮮活,自然也就能喚起老百姓的真實感動和共鳴,逐漸反映出一個時代的真實底色。

從喜劇的歡樂中展現正能量是《我為喜劇狂》的追求:一方面,在有意思的同時追求有意義。讓人們在哈哈一笑中獲得回味和升華,而不是簡單搞笑;喜劇性來自生活又對生活進行了精彩的再創造。另一方面,以通俗的表現形式和文化積澱超越庸俗和低俗表現。喜劇不是僅僅迎合觀眾,它還要在諷刺和歡笑中讓人們感到有分寸、有節制、有修養,讓人感受文化的力量。

喜劇的效果並不僅僅是感官意義上的,需給人以一種精神力量。《我為喜劇狂》正將中國人、中華民族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潛移默化地通過電視熒屏呈現出來,並且讓中國精神更廣泛深入地在全社會落地生根。

(作者:鄧文卿,系中國傳媒大學文科科研處副研究員)


推薦閱讀:

可否放棄自己的三險一金,直接要求拿現金?
蘇菲·瑪索為什麼被稱為女神?
無創DNA產前檢測技術:懷孕期間就能知道那些你想知道的事情
泉州哪裡有安靜的,可以坐一整個下午的公共場所?
煙台有哪些比較出名的美食小吃?

TAG:生活 | 喜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