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小堂
歷史上,漢武帝以「獨尊儒術」和征討匈奴而著名,文治武功,一樣不落。但其實,漢武帝時期,也產生了許多重要的經濟思想,也對後來的皇權統治產生了重大影響。
《鹽鐵論》這部著作,就記述了漢武帝時期朝野提出的不同經濟政策及朝會辯論。之所以叫《鹽鐵論》,是因為當時朝會辯論的主題是鹽鐵是否由朝廷專營等相關問題。當然最後漢武帝拍板鹽和鐵均由官府專營、酒也由官府專賣。可以說,《鹽鐵論》豐富和發展了管仲「利出一孔」的經濟思想,完全可以稱之為「武帝經濟思想」。
「武帝經濟思想」中有個很重要的理論創新,叫算緡(mín)令和告緡令。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頒布了算緡令和告緡令,這兩項法令是相配套的。當此之時,漢朝一改向前的韜光養晦,強國強軍,用兵匈奴;遠交近攻,打通西域。糜費甚多,國庫空虛,債務累累。而另一方面,民間地方豪強、惡賈黑商卻勾結地方官府魚肉百姓,欺行霸市、賤買貴買、囤積糧食、放高利貸和壟斷鹽鐵生產經營,大發橫財。司馬遷《史記平準書》中說,「而富商大賈或蹛財貧,轉轂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翻成白話就是,「然而富商大賈有的蓄積財物,奴役貧民;前呼後擁,車乘百餘輛;屯積居奇,封君對他們也都伏首低眉,仰仗他們供給物資。有的冶鑄煮鹽,家財積累到萬金,而不幫助國家的急難,黎民百姓陷於重困之中」。
於是,漢武帝聽從朝中大臣建議,重拳橫掃惡賈黑商及其地方保護傘。漢武帝的「算緡令」,就是要商家按二緡的財產上繳一算的稅率交稅;一千文錢串在一起稱為一緡,緡是繩子的意思。而「算」是一百二十文錢。等於是6%的稅率,並不算高。但要命的是後面還有個「告緡令」。「算緡令」要求商人自己申報,但如果發現虛報少報,一經發現,就抄查全部財產。「告緡令」就是鼓勵告發,告發者可以分得商人一半的財產。先頒布「算緡令」時,商人們心存僥倖,「富豪皆爭匿財」。等商人都申報後,接著就頒布「告緡令」。這套組合拳打得漂亮,商人毫無招架之力。據《漢書食貨志》的記述,告緡令頒布後,中產以上商賈大抵遇告破產破家,朝廷「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田,大縣數百頃,小縣百餘頃;宅亦如之」。
漢武帝這一招很厲害,卓有成效,大大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危機,可以繼續支付維護國內穩定和對外擴張的經費。雖然打擊了地方豪強和黑商惡賈,但也傷害了正常的商業活動,導致商業活動萎縮,經濟停滯。商品短缺,物價上升,「商者少,物貴」(《史記平準書》)。三年之後,才廢止算緡令和告緡令。
物換星移,興衰更替。千百年來,專制統治不乏效仿漢武帝這一招的,以救急緩勢。然而,此舉非長治久安之策,必然喪失朝廷公信力,傷害社會之根基,埋下社會不穩定因素。
2018年1月27日
不一樣的角度!關注現實、追究歷史、探尋未來
TAG:充實 | 地方 | 漢武帝 | 勢力 | 國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