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中國歷代君主帝王169唐朝—— 唐憲宗李純
唐憲宗李純,原名李淳,被立為皇太子以後改名。他是唐順宗長子,大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長安宮中。憲宗即位以後,經常閱讀歷朝實錄,每讀到貞觀、開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憲宗以祖上聖明之君為榜樣,認真總結歷史經驗,比較注重發揮群臣的作用,敢於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與宰相議事,都是很晚才退朝。憲宗在位15年間,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從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並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興氣象。長期以來,唐朝皇帝得到評價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憲宗。憲宗沒有能夠像太宗和玄宗那樣開創一個輝煌盛世,卻能夠和他們並駕齊驅、相提並論,這也正說明了他的不同尋常。
概要 | |
---|---|
姓名 | 李純 |
廟號 | 憲宗 |
謚號 | 聖神章武孝皇帝(初謚) 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849年加謚) |
陵墓 | 景陵 |
政權 | 唐朝 |
在世 | 778年—820年 |
在位 | 805年—820年 |
年號 | 元和:806年—820年 |
屬 相:馬
廟 號:唐憲宗
陵 寢:景陵
父 親:唐順宗李誦
母 親:庄憲王太后
皇 後:懿安皇后郭氏
子 女:二十子,十八女
繼位人:第三子李恆
唐憲宗-生平簡介
李純出生時,正是皇曾祖代宗的晚年。他出生的第二年,祖父德宗即位,父親順宗被立為太子。李純幼年懵懂之時,長安城裡就發生了「涇師之變」,倉皇出逃的德宗沒有能夠保障宗室子弟的安全,那些沒有及時撤離者有77人死於叛軍之手,這使德宗一直痛疚不已。李純六七歲的時候,德宗剛剛重返長安。有一天,李純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樂,問他:「你是誰家的孩子,怎麼在我的懷裡?」李純道:「我是第三天子。」這一回答使德宗大為驚異,作為當今皇上的長孫,按照祖、父、子的順序回答為「第三天子」,既聞所未聞,又很契合實際,德宗皇帝不禁對懷裡的皇孫增添了几絲喜愛。貞元四年(788)六月,11歲的他就被冊封為廣陵郡王。
李愬
憲宗自幼遭遇戰亂,他自身的家庭關係也很有些混亂。他的母親王氏曾是代宗的才人,另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德宗收養為子。憲宗自己的婚姻關係也有些奇特。貞元九年(793),時為廣陵王的憲宗娶了郭氏為妻。郭氏,是尚父郭子儀的孫女,她的父親是駙馬都尉郭曖,樂舞俑母親是代宗長女昇平公主。昇平公主與郭曖之間的故事後來被人編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戲劇,流傳很廣。由於母親是代宗長女,這樣算來,郭氏與順宗是姑表兄妹,郭氏就長了憲宗一輩。或者說,論輩分,憲宗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輩。他們成婚後,時為皇太子的順宗因為郭氏母貴,父、祖有大勛於王室,對這位兒媳表示出無比的寵愛。憲宗自己對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麼冷落,因為,貞元十一年(795)時,也就是他們婚後兩年,郭氏就生了兒子李宥,此即後來的穆宗。
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六日,憲宗被冊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權勾當軍國政事,即代理監國之任。八月四日,憲宗得父皇傳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於宣政殿。這一年,憲宗28歲。他從一個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權力的頂峰,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這一刻確實來得太快了。難道有什麼神力相助嗎?正是因為這一緣故,憲宗的登基伴著順宗的內禪一直被人們猜疑著。憲宗登基前後,也的確有一些無法弄清楚的秘密。我們可以列舉這樣一些事例略做說明。
其一,憲宗剛剛被立為皇太子以後,「二王」集團的陸質借侍讀之機有所規勸,被憲宗制止:「陛下令先生為我講解經義,怎麼還扯其他的事?」說明此刻的憲宗有自己的政治見解。也就是說,憲宗在這一過程中未必是被動的,也似乎不會不知情。
其二,在這年六月最早動議皇太子監國的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在八月十七日,突然暴病而死,時年61歲。這是偶然的巧合還是事出有因,很值得索解。與韋皋上表差不多同時,荊南的裴均、河東的嚴綬也不約而同地給朝廷發來表章,內容竟然也與韋皋的相同。劍南、荊南和河東,三地節度使相距何止千里,如果沒有幕後的指使,這樣的步調一致真的很難理解。那麼,幕後的指使是誰?從當時的蛛絲馬跡來說,就是那些在宮中掌握禁軍、擁立憲宗的宦官。
其三,在順宗以太上皇身份遷居興慶宮以後,憲宗是不是還允許群臣和他相見?當事人劉禹錫在《劉子自傳》中說:「當時太上皇身體有病,宰相大臣都不能得到召對。而宮掖事秘,建桓立順,功歸貴臣。」直接用東漢末年順帝、桓帝被立的故事比附憲宗的即位,無法不給人這樣一個強烈的印象:在此事過程中有外人無法明知的隱情。
裴度
其四,發生了羅令則密謀廢憲宗另行擁立的怪事。這年十月,山人羅令則從長安前往秦州,矯太上皇詔令,向隴西經略使劉澭請兵,謀劃廢憲宗另立皇帝。結果,劉澭告密,逮捕了羅令則,憲宗一方面以名馬金銀財物厚賜劉澭,另一方面詔令禁軍審問羅令則,將其黨羽杖死。此事的出現與因果存在很多疑點,但是對於憲宗來說,最大的便利是藉機誅殺了政敵。
其五,舒王李誼之死。舒王在德宗時一直是順宗政治上的強大競爭者,來自宮中的宦官等勢力也一直看好他。羅令則矯詔廢立,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利用這樣的政治慣性擁立舒王。但是,當憲宗即位,舒王的政治價值在宦官眼裡也就自然喪失,所以,在劉澭將羅令則押送到長安以後,舒王也就非死不可。《資治通鑒》和舊史中都說他在永貞元年十月戊戌「薨」,這應該與憲宗即位後的政治局面有關。
其六,太上皇順宗之死。憲宗在元和元年(806)正月初一率群臣為太上皇上尊號,正月十八日,憲宗下詔宣稱太上皇「舊恙愆和」,說是舊病沒有治癒,這就等於是向天下宣布了太上皇的病情,此舉十分罕見。憲宗又說「親侍葯膳」,從當月十六日以後,暫時不聽政。然而,在十九日,也就是宣布太上皇病情的第二天,順宗就死於興慶宮,同時遷殯於太極殿發喪。這就難怪有人估計太上皇早就死了,正月十八日向天下通報太上皇的病情,就是為掩蓋太上皇被害死的真相。殊不知,這樣做是欲蓋彌彰,公布太上皇的病情,恰恰暴露出憲宗和宦官的做賊心虛,暴露出太上皇之死的可疑。
將太上皇順宗直接殺死,正是擁立憲宗的那些人為了消除一切可能的隱患,打消那些有著和羅令則等一樣想法的人的幻想,目的最終自然不外乎是穩固自己的地位。而憲宗個人在當時早已是成熟的年齡,整個過程他自然不會茫然不知,權力的誘惑自然不會使他拒絕對太上皇用粗,利欲熏心,更何況九五之尊!元和十四年(819)七月,群臣討論給憲宗上尊號時,一個宰相主張加「孝德」二字,另一位宰相崔群認為「睿聖」的尊號已經可以包括其含義,不必再加「孝德」,憲宗聽了怒不可遏,竟然把崔群貶到湖南任了一個觀察團練使。憲宗對「孝德」二字如此在乎,正說明他「內有慚德」,心中有所顧及,這從側面反映出他很有可能參與了逼順宗內禪的事件。總之,在永貞內禪、憲宗即位的過程中,一定有隱秘而又不能明言的內容。韓愈與宦官俱文珍關係尚好,在他所作的《順宗實錄》中也隱約透露出了宦官對順宗相逼的痕迹,以致憲宗即位以後,俱文珍等屢屢說其記載內容不實,要求下詔進行修改。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掩蓋事實真相。
白居易
依靠宦官的擁立和發動宮廷政變而迅速取得了最高權力的憲宗,一登基就在政治上大顯身手了。看來,皇帝的政治作為與他獲取權力的途徑是否合法,絕對沒有直接的關係。憲宗之前的太宗和玄宗,莫不是如此。
唐憲宗-一生事迹
唐憲宗(出生於778年,逝世於820年)名李純,年號元和 806年—820 .是唐朝第13位皇帝,他的統治時期是從805年到他逝世。唐憲宗是唐順宗的長子,一開始被封為廣平郡王,805年初順宗繼位後,李純被立為太子,順宗試圖進行改革,威脅了宦官的利益,被俱文珍逼迫退位給憲宗,同年八月,憲宗繼位,順宗被尊為太上皇。
韓愈紀念館
憲宗繼位後,開始對割據的藩鎮開展了一系列戰爭,他繼位次年就開始對西川節度副使劉朋開戰獲勝,同年楊惠琳不肯交出他的兵權,憲宗也對他作戰,楊惠琳戰敗被殺。807年討伐鎮海節度使李錡,813年魏博節度使田興規伏唐朝,813年他開始對抗拒唐朝的成德節度使王承宗作戰,但沒有能夠獲勝,從815年到817年他平定了淮西吳元濟的叛亂。這些成果被稱為「元和中興」。吳元濟被平定後,全國所有的藩鎮至少名義上全部規伏唐朝。但同時憲宗的地位是由宦官逼迫獲得的,因此他信用宦官,他的軍隊中有許多將軍是宦官,而且有些擁有很高的軍權。
唐憲宗是唐順宗的長子,幼小聰明機敏。有一次,唐德宗把他抱在膝上問道:「你是誰的兒子?坐在我的懷裡?」李純答道:「我是第三天子。」德宗聽了感到驚奇。唐憲宗很想有一番作為,以圖唐室中興。
唐憲宗是個有為皇帝,年輕時遍覽群書,對於貞觀、開元盛世時期的故事仰慕非常。繼位之後,憲宗以先祖為榜樣,嘔心瀝血幹革命,雖然沒有達到李世民、李隆基時代的輝煌,卻也把唐朝發展的曲線拉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為了提振經濟,公元817年,39歲的憲宗頒布了《禁私貯見錢敕》,用今天的話說,這就是一個強制消費令。
消費令規定,凡是京城之內的公務員,不論品級,家裡面的存款,最多不能超過五千貫,超過者必須把多餘部分拿出來消費。這一政策同時蔓延到做買賣的商人、寺廟、商鋪乃至普通老百姓。總而言之,只要你腰纏萬貫,就至少得取出一半兒來消費。
表面上來看,這次強制消費運動把普通百姓也列了進來,實際上卻是「名存實亡」。想想看,就算活在開元盛世,又能有幾家老百姓有五千貫的存款。顯而易見,運動的矛頭是直指那些鉅賈富豪和官僚貴族的,因為他們像存糧食一樣囤積了大量的銅錢。
據《舊唐書》記載,「時京師里閭區肆,所積多方鎮錢。王鍔、韓弘、李惟簡,少者不下五十萬貫」,存款排名靠後的竟然都有五十萬貫以上,正因為他們的存錢不消費,導致市面上瀕臨錢荒的危險,換作我們的話,就是通貨緊縮。
一想到這,唐憲宗連覺都睡不安穩,因此強力推出了強制消費運動。為了確保效果,消費任務還要限時完成。《舊唐書》記載,「從敕出後,限一月內任將市別物收貯」,也就是說,您買什麼政府不管,但滿打滿算四個禮拜之內,您必須把存款花到標準線——五千貫以下。
如果到期沒有完成任務,對於普通老百姓,抓來杖打一頓後處以死刑;對於文武官員和公主等,重罰或者降職;對於其他皇親和皇帝身邊的辦事人員,統統記入黑名單,登記造冊上報皇帝御覽。
概括說來,就是誰拒絕消費,就把誰消滅。如果唐朝時興掛布標,那一陣最時髦的就該是珍愛生命,從速消費。凡是沒按照時間節點完成消費任務的,除了按照上述的身份享受相應的處罰,超過五千貫的部分還將全款沒收充公。
為了取得更大戰果,唐憲宗還發動了群眾運動。他把充公財產的百分之二十劃撥出來,建立了獎勵基金,用於犒賞那些檢舉告發者。如此一來全民皆兵,大夥像手電筒一樣閃著雪亮的眼睛互相掃視監督。一時間,人們花錢的自覺性陡然提高,看起來一個比一個敗家。
白居易《琵琶行》
大夥都知道掙錢不容易,其實,把錢一口氣花出去難度也不小。對於存款特別多的人來說更是如此。憲宗充分考慮到了這一點,體現在消費令中,即「如錢數較多,處置未了,任於限內於地界州縣陳狀,更請限」,如果錢真的多到怎麼花一個月內都花不完的地步,可與地方政府聯繫,打報告申請延期完成消費任務。
當然,寬容並不等於縱容,它有著堅定的不容置疑的底線,「縱有此色,亦不得過兩個月」,即便延期,最多也不能超過倆月。
雲南水目山
看起來,似乎富豪官僚們是這次強制消費運動的最大受害者,其實這些人頭腦精明社會關係廣泛,最善於也最有條件隱匿財產。比如把自己口袋裡的錢分藏在自己擁有的多家店面鋪戶或者住宅里,一個地方都存上個四千九百九十九貫,完全達標。狡兔尚有三窟,何況精明的富人們,如果有上十來個窟,加起來就能存上幾萬貫。若是上百個窟,存下的錢就更沒數了。
對此,消費令規定,如果一戶家庭有其它的住宅、店鋪,資財不得另算,必須匯為一個總數。說白了就是您了壓根就別想把雞蛋放在好幾個籃子里以圖矇混過關這種美事兒,但凡屬於你名下的房子、宅子、店鋪里藏的現金,統統都要計算在內。
密印寺
如此看來,精明的憲宗早已斟酌過每一個細節,從而把強制消費政策這一矛頭最鋒利的部分,對準了鉅賈富豪們的咽喉。
在政策的驅趕下,這幫富豪大款為了讓口袋裡的錢及時達標,「競買第屋以變其錢」,把手頭叮噹作響的現錢一股腦地投入房地產,換成了結結實實的房子,在當時掀起了一股買房置業的小陽春。
唐憲宗是中晚唐皇帝的一個亮點。元和中興,唐王朝一度回光反照。但和玄宗一樣,都是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憲宗英明果斷,雖然驅逐了王叔文集團,但卻繼續革新。對待割據的藩鎮,採取強硬的措施。先後降服了西川,夏綏,鎮海等節度使。特別是利用李愬消滅淮西吳元濟。使各路節度使重新向中央繳納賦稅,接受朝廷任免官吏。雖然憲宗有心,但最後還是沒有對河北三鎮動武,只是接受了他們形式上的歸順。唐王朝又重新在形式上統一了。
憲宗在對藩鎮作戰時,開始起用宦官監軍。肅,代時只是讓宦官掌管禁軍,但還未讓其出師作戰。憲宗開了個不好的例子。從憲宗身後的歷史看。憲宗時期,是唐朝解決宦官問題的最好時機。後面的皇帝不是有心無力(文宗,宣宗),有力無心(武宗),再就是根本不聞不問的(穆宗,敬宗)。最後一直到宦官和唐王朝同歸於盡。
李純取得一系列成功後,也開始進取心減弱。晚年追求長生不老,開始服食丹藥(李唐的傳統),服藥後變得性情暴烈,動甄對身邊的宦官責打,誅殺。最後被宦官陳志宏所殺。
唐憲宗-中興之主
憲宗繼位後剛明果斷,能用忠謀。力圖削平藩鎮割據,恢復唐朝的統一。他在位初期,任用杜黃裳、裴度、李絳相繼為相。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先後平定了四川節使度劉辟、江南李琦的叛變,整頓了江淮財賦,招降了河北強大的藩鎮,魏博節度使田弘正,任用了名將李愬,全力消滅了淮西節度使吳元濟,使其他藩鎮相繼降服,歸順朝廷。結束了自肅宗以來,各地藩鎮專橫跋扈,各自任免官吏,對朝廷不供貢賦的局面,全國出現了暫短的統一。
但是,在和藩鎮的戰爭中,憲宗又重用宦官,竟任命心腹太監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兼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和招討處置使等要職,作為統帥帶兵出征,使宦官勢力大大增長。有的大臣勸說憲宗要防止宦官權力過大,他卻回答說:「吐突承璀只不過是一個家奴,不管給他多大的權力,我要除掉他,還不是如同拔掉一根毛那樣輕而易舉」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憲宗還在取得了一些成就以後,就自以為立下了不朽之功,漸漸驕侈。任用皇甫博、李吉甫而罷賢相裴度,政治日見衰敗。他還信仙好佛,想求長生不老之葯。公元818年,他下詔徵求方士。宰相皇甫博向他推薦了一個名叫柳泌的山人,由他配製長生藥。又遣宦官使至鳳翔迎接佛骨。刑部侍郎韓愈上疏,懇切諍諫。憲宗勃然大怒,準備對韓愈處極刑。朝臣裴度等奏言韓愈忠直,乃貶為潮州刺史。第二年,憲宗開始服用長生藥,性情變得暴躁易怒,經常斥責或誅殺左右宦官,宦官集團又分為兩派,吐突承璀一派策劃立李惲為太子,梁守謙、王守澄一派擁護李恆為太子。
唐憲宗禮佛圖
公元820年正月庚子日夜間,王守澄,陳志宏等宦官為了立李恆為帝,潛入寢宮謀殺了憲宗,然後守住宮門,不準朝臣入內,偽稱皇上「誤服丹石,毒發暴崩」,並假傳遺詔,命李恆繼位,還刺殺了吐突承璀。
從此,唐朝皇帝的廢立,都由宦官所操縱。
唐憲宗-子女
女
梁國惠康公主,始封普寧公主。帝特愛之。下嫁於季友。元和中,徙永昌。薨,詔追封及謚。將葬,度支奏義陽、義章公主葬用錢四千萬,有詔減千萬。
永嘉公主,為道士。
衡陽公主,蚤薨。
宣城公主,下嫁沈。
唐憲宗
鄭國溫儀公主,始封汾陽公主。下嫁韋讓。薨,追封及謚。
岐陽庄淑公主,懿安皇后所生。下嫁杜悰,帝為御正殿臨遣,繇西朝堂出,復御延喜門,止主車,大賜賓從金錢。開第昌化里,疏龍首池為沼。後家上尚父大通里亭為主別館。貴震當世。然主事舅姑以禮聞,所賜奴婢偃蹇,皆上還,丐直自市。杜悰為澧州刺史,主與偕,從者不二十婢,乘驢,不肉食,州縣供具,拒不受。姑寢疾,公主不解衣,葯糜不嘗不進。開成中,悰自忠武入朝,主疾侵,曰:「願朝興慶宮,雖死於道,不恨。」道薨。
陳留公主,下嫁裴損。裴損為太子諭德。
真寧公主,下嫁薛翃。
杜秋娘
南康公主,下嫁沈汾。薨咸通時。
臨真公主,始封襄城公主。下嫁衛洙。薨咸通時。
普康公主,蚤薨。
真源公主,始封安陵。下嫁杜中立。
永順公主,下嫁劉弘景。
安平公主,下嫁劉異。唐宣宗即位,宰相以劉異為平盧節度使,帝曰:「朕唯一妹,欲時見之。」乃止。後隨異居外,歲時輒乘馹入朝。薨乾符時。
唐憲宗
永安公主,長慶初,許下嫁回鶻保義可汗,會可汗死,止不行。太和中,丐為道士,詔賜邑印,如尋陽公主故事,且歸婚貲。
義寧公主,未及下嫁薨。
定安公主,始封太和公主。下嫁回鶻崇德可汗。會昌三年來歸,詔宗正卿李仍叔、秘書監李踐方等告景陵。主次太原,詔使勞問系塗,以黠戛斯所獻白貂皮、玉指環往賜。至京師,詔百官迎謁再拜。故事:邑司官承命答拜,有司議:「邑司官卑,不可當。」群臣請以主左右上媵戴鬢帛承拜,兩襠持命。又詔神策軍四百具鹵簿,群臣班迓。主乘輅謁憲、穆二室,欷歔流涕,退詣光順門易服、褫冠釒奠待罪,自言和親無狀。帝使中人勞慰,復冠釒奠乃入,群臣賀天子。又詣興慶宮。明日,主謁太皇太后。進封長公主,遂廢太和府。主始至,宣城以下七主不出迎,唐武宗怒。差奪封絹贖罪。宰相建言:「禮始中壺,行天下,王化之美也,請載於史,示後世。」詔可。
貴鄉公主,蚤薨。
子
惠昭太子(鄧王)李寧;澧王李惲;深王李悰;洋王李忻;絳王李悟;建王李恪;鄜王李憬;瓊王李悅;沔王李恂;婺王李懌;茂王李愔;淄王李恊;衡王李憺;澶王李;棣王李惴;彭王李惕;信王李憻;榮王李。
【李純年表】 公元778年,李純出生。
公元805年,宦官俱文珍和藩鎮勢力聯手逼宮,使得在位僅8個月的唐順宗禪位於太子李純。於是,李純即位。
公元806年,李純派兵討伐劉辟,拉開了制裁藩鎮的序幕。
公元809年,李純派兵討伐成德節度使王承宗,結果以失敗告終。
公元816年,名將李愬雪夜取蔡州,為期四年的淮南節度使吳元濟叛亂被平定。
公元820年。李純被宦官殺害,從此宦官操縱了唐朝皇帝的廢立。
景陵是唐憲宗李純墓。李純(公元778-820年)是唐朝第十二個皇帝,順宗長子,母王皇后。始封廣陵郡王,順宗即位初被立為皇太子,永貞元年(805年)八月被宦官擁立為帝,時年28歲,在位16年(公元805-820年)。被殺,葬景陵。年號元和。
景陵位於蒲城縣城西北7公里的金幟山(今三合鄉義龍、趙家、景陵村附近)。金幟山(又稱半山)屬南山山系,山勢由西南向東北方向延伸,諸峰羅列(最高峰海拔806米),形成拱衛之勢,巍峨壯麗,陽光映照,猶如懸幟,故名金幟山。景陵西3公里為橋陵,東19公里為泰陵。景陵依山建陵,座北向南,陵園布局與其他唐帝陵略同,分內外城垣,四周均設陵門,其位置分別為:
朱雀門。在今三合鄉景陵村東北約400米處;
玄武門。在今大孔鄉王坡村西;
青龍門。在今翔村鄉皇邊村西;
白虎門。在今三合鄉原家山村後。
景陵「封內20平方公里」,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佔地20頃30畝,陵道長3279.5米,寬105.4米(合34.56公頃,518畝),陵南廣植蒼柏。
景陵石刻氣勢雄偉,雕刻精美,生動逼真,代表了我國古代造型藝術隆盛時期的風格,也反映了唐代「元和中興」的盛況。
另外,在景陵陵區,原有一個「唐陵碑林」,立有歷代碑刻四十餘通,該「碑林」大部分被毀,少量散存民間。
景陵陪葬墓,據《文獻通考》記載有四座,為郭皇后、鄭皇后、王賢妃、昭惠太子李寧墓。《唐會要》卷二十一載,景陵陪葬墓有惠昭太子寧、懿安郭后、孝明鄭後和王賢妃墓四座,但地面現已無遺存,且無墓碑,故詳址尚無法考證。現僅於陵園南1200米屈家村北和陵園南2050米西南庄西北各有一座陪葬墓。現僅存一座,名位難以考定。
李純出生時,正是皇曾祖代宗的晚年。他出生的第二年,祖父德宗即位,父親順宗被立為太子。李純幼年懵懂之時,長安城裡就發生了「涇師之變」,倉皇出逃的德宗沒有能夠保障宗室子弟的安全,那些沒有及時撤離者有77人死於叛軍之手,這使德宗一直痛疚不已。李純六七歲的時候,德宗剛剛重返長安。有一天,李純被祖父德宗皇帝抱在膝上逗引作樂,問他:「你是誰家的孩子,怎麼在我的懷裡?」李純道:「我是第三天子。」這一回答使德宗大為驚異,作為當今皇上的長孫,按照祖、父、子的順序回答為「第三天子」,既聞所未聞,又很契合實際,德宗皇帝不禁對懷裡的皇孫增添了几絲喜愛。貞元四年(788)六月,11歲的他就被冊封為廣陵郡王。
憲宗自幼遭遇戰亂,他自身的家庭關係也很有些混亂。他的母親王氏曾是代宗的才人,另外有位同父兄弟被祖父德宗收養為子。憲宗自己的婚姻關係也有些奇特。貞元九年(793),時為廣陵王的憲宗娶了郭氏為妻。郭氏,是尚父郭子儀的孫女,她的父親是駙馬都尉郭曖,樂舞俑母親是代宗長女昇平公主。昇平公主與郭曖之間的故事後來被人編成了一出《打金枝》的戲劇,流傳很廣。由於母親是代宗長女,這樣算來,郭氏與順宗是姑表兄妹,郭氏就長了憲宗一輩。或者說,論輩分,憲宗要比自己所娶的妃子郭氏低了一輩。他們成婚後,時為皇太子的順宗因為郭氏母貴,父、祖有大勛於王室,對這位兒媳表示出無比的寵愛。憲宗自己對這位妃子似乎也不怎麼冷落,因為,貞元十一年(795)時,也就是他們婚後兩年,郭氏就生了兒子李宥,此即後來的穆宗。
貞元二十一年(805)四月六日,憲宗被冊為皇太子。七月二十八日,權勾當軍國政事,即代理監國之任。八月四日,憲宗得父皇傳位,八月九日正式即位於宣政殿。這一年,憲宗28歲。他從一個普通的郡王到登上最高權力的頂峰,僅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這一刻確實來得太快了。難道有什麼神力相助嗎?正是因為這一緣故,憲宗的登基伴著順宗的內禪一直被人們猜疑著。憲宗登基前後,也的確有一些無法弄清楚的秘密。我們可以列舉這樣一些事例略做說明。
其一,憲宗剛剛被立為皇太子以後,「二王」集團的陸質借侍讀之機有所規勸,被憲宗制止:「陛下令先生為我講解經義,怎麼還扯其他的事?」說明此刻的憲宗有自己的政治見解。也就是說,憲宗在這一過程中未必是被動的,也似乎不會不知情.
其二,在這年六月最早動議皇太子監國的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在八月十七日,突然暴病而死,時年61歲。這是偶然的巧合還是事出有因,很值得索解。與韋皋上表差不多同時,荊南的裴均、河東的嚴綬也不約而同地給朝廷發來表章,內容竟然也與韋皋的相同。劍南、荊南和河東,三地節度使相距何止千里,如果沒有幕後的指使,這樣的步調一致真的很難理解。那麼,幕後的指使是誰?從當時的蛛絲馬跡來說,就是那些在宮中掌握禁軍、擁立憲宗的宦官。
其三,在順宗以太上皇身份遷居興慶宮以後,憲宗是不是還允許群臣和他相見?當事人劉禹錫在《劉子自傳》中說:「當時太上皇身體有病,宰相大臣都不能得到召對。而宮掖事秘,建桓立順,功歸貴臣。」直接用東漢末年順帝、桓帝被立的故事比附憲宗的即位,無法不給人這樣一個強烈的印象:在此事過程中有外人無法明知的隱情。
其四,發生了羅令則密謀廢憲宗另行擁立的怪事。這年十月,山人羅令則從長安前往秦州,矯太上皇詔令,向隴西經略使劉澭請兵,謀劃廢憲宗另立皇帝。結果,劉澭告密,逮捕了羅令則,憲宗一方面以名馬金銀財物厚賜劉澭,另一方面詔令禁軍審問羅令則,將其黨羽杖死。此事的出現與因果存在很多疑點,但是對於憲宗來說,最大的便利是藉機誅殺了政敵。
其五,舒王李誼之死。舒王在德宗時一直是順宗政治上的強大競爭者,來自宮中的宦官等勢力也一直看好他。羅令則矯詔廢立,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利用這樣的政治慣性擁立舒王。但是,當憲宗即位,舒王的政治價值在宦官眼裡也就自然喪失,所以,在劉澭將羅令則押送到長安以後,舒王也就非死不可。《資治通鑒》和舊史中都說他在永貞元年十月戊戌「薨」,這應該與憲宗即位後的政治局面有關。
其六,太上皇順宗之死。憲宗在元和元年(806)正月初一率群臣為太上皇上尊號,正月十八日,憲宗下詔宣稱太上皇「舊恙愆和」,說是舊病沒有治癒,這就等於是向天下宣布了太上皇的病情,此舉十分罕見。憲宗又說「親侍葯膳」,從當月十六日以後,暫時不聽政。然而,在十九日,也就是宣布太上皇病情的第二天,順宗就死於興慶宮,同時遷殯於太極殿發喪。這就難怪有人估計太上皇早就死了,正月十八日向天下通報太上皇的病情,就是為掩蓋太上皇被害死的真相。殊不知,這樣做是欲蓋彌彰,公布太上皇的病情,恰恰暴露出憲宗和宦官的做賊心虛,暴露出太上皇之死的可疑。
將太上皇順宗直接殺死,正是擁立憲宗的那些人為了消除一切可能的隱患,打消那些有著和羅令則等一樣想法的人的幻想,目的最終自然不外乎是穩固自己的地位。而憲宗個人在當時早已是成熟的年齡,整個過程他自然不會茫然不知,權力的誘惑自然不會使他拒絕對太上皇用粗,利欲熏心,更何況九五之尊!元和十四年(819)七月,群臣討論給憲宗上尊號時,一個宰相主張加「孝德」二字,另一位宰相崔群認為「睿聖」的尊號已經可以包括其含義,不必再加「孝德」,憲宗聽了怒不可遏,竟然把崔群貶到湖南任了一個觀察團練使。憲宗對「孝德」二字如此在乎,正說明他「內有慚德」,心中有所顧及,這從側面反映出他很有可能參與了逼順宗內禪的事件。總之,在永貞內禪、憲宗即位的過程中,一定有隱秘而又不能明言的內容。韓愈與宦官俱文珍關係尚好,在他所作的《順宗實錄》中也隱約透露出了宦官對順宗相逼的痕迹,以致憲宗即位以後,俱文珍等屢屢說其記載內容不實,要求下詔進行修改。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掩蓋事實真相。
依靠宦官的擁立和發動宮廷政變而迅速取得了最高權力的憲宗,一登基就在政治上大顯身手了。看來,皇帝的政治作為與他獲取權力的途徑是否合法,絕對沒有直接的關係。憲宗之前的太宗和玄宗,莫不是如此。
推薦閱讀:
※極簡唐朝史,簡到崩潰
※中華第一古都是洛陽嗎?
※李世民把李建成五子全部殺害,為何李白立碑為李建成曾孫?
※唐朝詩人們那些拉風的稱號和來歷
※唐朝之前,有人去「西天取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