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耳界:陳奕迅歷年專輯全回顧 V2010

2010-09-09 12:05:36 來自: 公元1874(有粵語歌就不會有世界末日)

文/公元1874 V2010 前言 這篇文字的主要目的,是將陳奕迅這位我所喜愛的男歌手,歷年來的專輯整理成冊,加之我自己對其音樂的種種看法。 文章很長,近6萬字。坦白的說,這篇樂評的確花了我巨大的精力,是我的「吐血之作」,能夠寫成它,我覺得很滿足,也算自己對陪伴自己度過那麼多不眠之夜的音樂的致敬。 在原來計劃里,我打算將大碟、精選集和演唱會分成三部分來講,但最後我還是決定按照時間線來走,因為這樣的話,我們能看到陳奕迅是如何在音樂和時間的沉澱里漸漸成長。所以,最後我將本文依然分為三個部分,不過則是按照他所處公司不同來分段,由此,本文分為華星、英皇和環球三章。 本文截止的最後一張專輯是《DUO LIVE》。在未來,我肯定還會繼續更新。 死跟陳奕迅到底。 本文在這次修訂的時候,對每張專輯的評論文字都進行了或多或少的調整,刪改了某些地方,力圖讓文章更洗鍊,更精準。特別是對某張專輯的評價,我做了一個大的調整。至於具體是哪一張,就不再詳述,留給看過上一個版本的朋友去發現。而如果是第一次看這篇文字的朋友,則可以一次過,盡情享受。 前言的最後一句:希望每一個和我一樣喜歡陳奕迅的朋友,能夠在這篇文章里,找到自己的心頭所好。 第一章 初生之犢 華星時代 1996.11 《陳奕迅》 1995年,陳奕迅,風華正茂。 21歲的他留洋歸來,原計劃是子承父業,做一個建築師,不想無心插柳的參加電視台的新秀比賽,卻獲得滿堂喝彩,拿到重量級的冠軍獎項,星途頓時一片坦蕩。 在比賽期間,他靠模仿張學友而廣為人知,於是在簽約華星唱片之後,奉獻出的首張專輯,自然也擺脫不了學友的影子。特別是專輯裡的《傷信》一曲,著實有翻版學友的味道。 不過,仍然可以在專輯裡,聽得出陳奕迅並非想一昧靠模仿打拚市場,主打歌《時代曲》就很不一樣。這首同樣屬於起步時期的黃偉文的作品,將陳奕迅一開始就定格於不同其他歌手的立場,當時的樂壇還沉醉於「你不愛我了,我傷心得要命,我借酒消愁,我沿著鐵軌流浪」的苦情歌路線,而黃偉文打造的這首《時代曲》同樣也是女朋友把主角甩了,唱歌的人卻沒有滿面愁容,反而是坐在宴會的一角,心懷恨意的詛咒著對方。其實反觀當時的黃偉文,他的路數都是這個調調,例如李蕙敏的《你沒有好結果》,「等待欣賞某君,一刀插入你心」,歌詞基本上都是能夠讓聽眾驚心動魄的路數。 有時候我覺得,陳奕迅能取得今日的成就,最應該感謝的不是林夕,而是黃偉文。例如在這張專輯裡,林夕給出的主打作品是《愛情,幼稚》,固然歌詞凄涼美麗,而且還算有點想法,而且還有「心驚膽顫 常常是偶遇」這樣的金句,但說到底,歌曲仍然是爛熟大街的苦情歌路數,只是一個被女人傷害之後的小男人在房間角落裡自怨自艾罷了。歌者在歌曲里,一個勁的說愛情啊,幼稚,其實感覺就像是《少年文藝》上一群初中生高中生在那裡故作憂鬱一樣,為賦新詞強說愁。林夕這個時候匠氣十足,加上扶持新人,給出這樣的詞無可厚非。當然,在當中仍然有亮點,例如點題的那句「刻骨銘心的,原來留在身邊不會愉快;使我愉快的,原來是過去敷衍過的」周周轉轉之中,彷彿也透出那麼點命運捉弄人的意思,讓符合心境的人也會感慨一番。看得出,林夕對這個初生之犢並沒有用上太多心思,也許那時候他的心還停留在王菲和黃耀明身上。 而黃偉文就不同了,飽滿怨恨的歌詞配合江港生和陳奕迅聯手作曲的快板慢歌,讓《時代曲》為整張專輯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邪氣。 另一首專輯裡的知名歌曲《傷信》,則是完完整整的隨大流歌曲。而且在製作上,也是走當時香港樂壇風靡的「外國人作曲,本地人作詞」的款式,西村由紀江的曲配合周禮茂的詞,旋律優美,內容中規中矩,《傷信》音喻「傷心」也是一種小樂趣,但整體來說,無論放在昔時還是現在的樂壇,這種情歌都實在太普通,不值得過分推薦。但在當時,要打拚市場,《時代曲》是不靠譜的,只能靠《傷信》這種歌曲,因為只有這種大路、保險的苦情歌,才最來得市場和聽眾的追捧。這不算陳奕迅的悲哀,而是整個香港樂壇的悲哀。所以,看到當時歌壇的情況,也隱隱約約能見到這層輝煌後必然的沒落。 縱觀整張專輯的詞作者,林夕、黃偉文、周禮茂、潘源良的名字躍然紙上,這也註定了陳奕迅的第一張專輯起點高於其他人。優秀的詞在某些時候更勝過一首好曲子。因為曲子進耳容易,但要長留耳朵里,還得需要讓人回味的詞。所以處於並不低的起點的陳奕迅,在這張同名專輯裡,已經為他將來的巨星道路,鋪上了第一顆堅硬的小石子。 1996.12 《一滴眼淚》 陳奕迅的國語也不錯,再加上90年代的歌手,伴隨著當時強勢的香港文化,多數可以風靡東南亞,搶佔國語、粵語兩個市場。所以,對陳奕迅寄予厚望的華星,對他的定位是台灣、香港市場雙管齊下,於是,在粵語專輯《陳奕迅》的出現之後,馬上誕生這張國語專輯《一滴眼淚》,其用意不言而喻。 嚴格說來,陳奕迅的首張國語專輯並沒有太大的亮點,歌詞整體來說,走的正是我上面批判的那種爛熟情歌路線。專輯找了當時在台灣炙手可熱的創作人吳旭文打造主打歌《一滴眼淚》,整體趨於保守。等等,為什麼要批評歌曲的保守,難道一個新歌手你要他放得很開?不用急,聽聽同是吳旭文在這張專輯裡的《Style》就知道了。這首歌大概是96年這兩張專輯中最能展現陳奕迅演唱實力的歌。整首歌的風格靠近嬉皮士路線,這跟現在成熟了的陳奕迅恰好吻合,歌曲難度極高,以至於到現在我還懷疑陳奕迅自己還能否唱得這麼有趣好玩,可惜,他從未在演唱會唱過這首歌。歌詞大意是一個很嬉皮的男人教導大家應該怎麼看待女人,看待感情,要有自己的「Style」。歌本身相當不錯,詞的靈光四射,也讓人覺得,這怎麼能和《一滴眼淚》是同一個作者在一張專輯裡的歌詞? 《Style》給一個新出道的小歌手,的確有著不消的勇氣。換做今日,是決計不可能發生的事。所以很多人都懷念華星,這家公司大概是整個香港樂壇最能挖掘歌手潛在實力的唱片團體。可惜,死掉了。好人不長命這個定律,放之四海而皆準。 此外,專輯裡還有一首歌曲值得一提,那就是姚若龍作詞的《感情約》。這首歌雖然空洞無物,但歌詞實在是足夠美麗,而且你可以聽到陳奕迅最後幾次模仿劉德華或者張學友唱歌的狀態,每次聽這首歌,我一直在想,什麼時候讓張學友唱唱,那情形該是多麼的華麗!至於其他的歌曲,就如同專輯裡《愛到瘋》的歌詞那樣,通篇都在「愛到瘋,愛到痛,愛到什麼都變成空」……應該慶幸的是,陳奕迅很快就沒有這樣子唱歌了。否則,縱然他有再出色的嗓音,最終也只能泯然眾人矣。看看同樣出道的那些新秀比賽的得獎者,最終在時間長河裡留下足跡的,又有幾人? 1997.11 《醞釀》 《一滴眼淚》在市場上取得了一定成功,專輯賣得不算太差,這讓華星對陳奕迅充滿了信心,而《陳奕迅》獲得的評價跟銷量都比較中庸,這種情況下,華星推出的第三張專輯也是走國語,主攻台灣,而粵語專輯方面,陳奕迅和華星決定改變策略出擊,花時間精心打磨。於是,《醞釀》在事隔一年多以後,作為陳奕迅的第二張國語大碟,正式推出。 吳旭文、黃中原、何啟弘等人聯手打造的這張《醞釀》相當於《一滴眼淚》的加強版,走中規中矩的路線,似乎這樣應對市場是最穩妥的。主打歌《預感》和《醞釀》路數相當,調換個名字也看不出有什麼區別,但值得一提的是,在《醞釀》中,陳奕迅終於開始擺脫模仿的影子,而錄音方式也改變了,少了那麼多後期的加工,陳奕迅的聲音更加真實,沉穩而略帶沙啞。用自己的聲音來提升歌曲的質量,陳奕迅從《醞釀》就已經開始。 這張專輯的亮點,是深白色打造的《Taipei City》,這首台北市邀請陳奕迅演唱的歌曲,以台北的鬧市喧囂開篇,朗朗上口,風格清新,也是我個人在這張專輯中最為欣賞的歌曲。整首歌中傳達出的,是一種洒脫自信、積極向上的訊息,這樣一個擺脫苦悶情愛的陳奕迅,在我看來是最可愛的。這也是陳奕迅首次唱城市代言類的主題歌曲,若干年後聽他唱世博會的《無限之城》的時候,我總會想起這首《Taipei City》,一眨眼也讓我有恍惚的感覺。十三年彈指一揮間,當初那個稚嫩的年輕歌手,如今,也已經是年近不惑,為人父者的歌神了。耳機里,歌聲依然如昔,而聽歌的我們,卻都已經漸漸蒼老。 1998.02 《與我常在》 這是陳奕迅第一次轉型的標誌性專輯。在這張專輯中,你幾乎可以找到以後和他有過漂亮合作的所有詞曲監製人的名字。 陳輝陽、柳重言、林夕、黃偉文、劉志遠、潘源良、劉卓輝、Beyond、因葵、Jim Lee、周耀輝、金培達,等等等等,除了這時候還在全心打造王菲的Cy Kong之外,陳奕迅往後所有專輯的重要製作人都現身了。 首先說林夕和陳輝陽這對將來橫掃香港樂壇的「夕陽組合」。這是1995-2005年香港歌壇十年時間裡,最重要的音樂標誌,每一個喜歡港樂的人,都會銘記。這個時候的陳輝陽剛剛涉足樂壇,還在和因葵搞「餘力機構」,還在給孫耀威寫《愛情白皮書》,跟林夕還沒什麼往來,所以這張專輯的第一首歌《現場直播》還是因葵在作詞。這首歌本身就很獨特,因葵的歌詞風格以憤世嫉俗而聞名,配合節奏感十足的鼓點和陳奕迅懶洋洋的唱腔,值得反覆玩味。要值得注意的是,這張專輯裡,陳奕迅已經不在歌聲的演繹上走那種保守的中規中矩路線,開始有著自己的想法。這點十分值得稱讚,因為從《與我常在》的這種嘗試開始,標誌著陳奕迅正式成為「陳奕迅」。 專輯裡的重中之重,是同名主打歌,《與我常在》。 沒有想到,陳奕迅出道才不過第三年,就奉獻出這樣一首足可載入香港樂壇史冊的金曲。而陳奕迅與林夕的合作,也可以說從《與我常在》開始,才步入熱戀般的默契期。很佩服林夕在這樣一首流行樂里玩出了種種小心思,讓歌迷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回味。 在一起看每齣戲 在一起嘆每口氣 再細嘗 同偕到老的況味 每分鐘也抱緊你 沒有一秒共你別離 還攜手看著生與死 在一起與你工作 在一起與你摸索 兩個人 同時佔有的快樂 每分鐘與你揮霍 沒有一秒沒我在旁 還攜手看著天空黑與光 兩段主歌部分都是很普通的寫實,看戲、工作、抱緊你、攜著手……一切都是情侶間種種稀鬆平常的親密動作。如果只看開篇,很容易讓人麻痹的認為這首歌跟《天下無雙》一樣,都是寫小兩口你情我濃。別急,接著林夕就不算太殘忍的給出了真相: 坐著卧著都分享 日日夜夜也為彼此設想 站著望著都分享 就在夢內發掘這真相 原來,只是一個人,自己一個人,在單純的幻想,在夢裡設計的「真相」罷了。那麼到底主角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在「戀」呢? 除非你是我 才可與我常在 一個人 從鏡內發展恩愛 除非你是我 才可晝夜同在 戀不來 從厭倦裡面偷取恨愛 林夕給出了三種答案。 一 自己戀著他人,但卻又是暗戀,無法言語。所以才會千方百計的設計出種種戀愛的感覺。這也是最能讓聽眾領悟的。 二 他人戀著自己。對方對自己的愛,自己沒有感覺,所以很嘆息的說了一句,除非你是我,才能與我常在。 三 自戀。其實,戀著的正是自己。所以,才會一個人,從鏡內發展恩愛;所以,才會一個人戀不來,才會晝夜同在。 林夕精心設計了一個謎局,用幾百字的歌詞,勾勒出一個讓聽眾有著各自不同想法的歌內世界。 與我常在,一個充滿溫馨的詞語。在這首歌里,無論是三種答案的哪一種,都是充滿著無奈與傷感。但種種無奈,種種傷感,都被林夕掩蓋在看似與歌名保持高度一致的溫馨歌詞里。 也許,你也會幻想和一個人一起看戲,一起工作,一起摸索……也許,你更想和某個人同偕到老……也許,這些都只是你的一廂情願。 閉起雙眼,你最挂念誰;睜開雙眼,身邊竟是誰。究竟,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想念的那一個人,有沒有「與我常在」? 這個問題,請你自己給你自己答案。 按林夕自己的話來說,每次見到陳奕迅,他總要開玩笑似的,哼上兩句「除非你是我,才可與我常在」,其樂趣自然不言而喻。 《與我常在》如此的精緻與用心,得到了市場上的歡迎,陳奕迅開始初嘗「紅歌」的感覺。這首歌在年底各大獎項上囊括不少,讓陳奕迅開始有那麼一點「小天王」的意思。也正因為如此,《與我常在》這首有著特別意義的歌曲,幾乎出現在陳奕迅每次演唱會上,並且與《明年今日》《K歌之王》一起作為壓軸曲目,看得出這首歌,在陳奕迅心中的份量。 《與我常在》里還有一首Beyond和其老搭檔劉卓輝寫的《愛沒有左右》,這也是陳奕迅首次和樂隊親密合作,從歌曲的風格上,隱約可以看到《H3M》里的影子。多年後黃家強在演唱會上也自己演繹了一把,感覺則比陳奕迅低上不少。《那一夜有沒有說?》是黃偉文給出的壓軸作品,這首歌里,黃偉文收起了玩世不恭,認真描繪了情侶分手前的一幕,很讓人感動。 在這張專輯裡,陳奕迅幾乎嘗試了日後大行其道的各類風格,雖然專輯還沒有徹底擺脫之前的《陳奕迅》以及國語專輯的中庸慢板情歌路線,但這種嘗試取得了成功,各大獎項和銷量的肯定都讓陳奕迅獲得了一個日後能完全展示自我的空間。一個未來的歌神,從此徐徐升起,鋒芒漸露。 1998.05 《我的快樂時代》 《我的快樂時代》,是同《與我常在》一樣,繼續發揮「自我」元素的一張粵語專輯。這張專輯出現了三首對陳奕迅而言相當重要的歌。一首《天下無雙》,一首《反高潮》,一首《黃金時代》。 《天下無雙》是林振強後期為數不多的作品之一,作為香港樂壇德高望重的前輩,詞的水準自然無須多疑,柳重言的作曲仍然是走清新的抒情路線,再加上陳奕迅溫暖的嗓音,繼《與我常在》之後再次讓EASON紅透香港,毫無爭議的拿下次年的十大金曲。這首歌的風格其實後期的陳奕迅嘗試得很少,因為《天下無雙》本身很純粹,就是表達對愛人的感激。這種題材本身在香港就很少見,而陳奕迅後期的風格都是一種自我思索,在情歌方面更是被林夕和陳輝陽不停的嘗試各種苦難,使得《天下無雙》幾乎成為唯一的代表。「若問世界誰無雙,會令昨天明天都閃亮?定是答你從無雙,多麼感激竟然有一雙我倆」。放眼望去整個香港,這種題材也少得可憐。多年後張學友活出生命演唱會,挑選了《天下無雙》翻唱,歌神的實力也帶給了這首歌另一種不同的味道。 《反高潮》則是黃偉文的個人風格代表作。在黃偉文出道十年精選的自己作品集里,曾經說過如果要選他帶給陳奕迅的最佳詞,除了《活著多好》,就是這首《反高潮》。反高潮是陳奕迅自己作曲,黃偉文的老搭檔王雙俊編曲監製,歌詞本身說了什麼呢?這個時候黃偉文的獨特風格來了,歌詞本身沒有具體指向某件事某個人,而是某種狀態。「反高潮」的含義,是指你再怎麼高興激動,也要冷靜冷靜再冷靜。「敵不動,自己不動;厚臉皮,一刀刺進都不痛」,這種歌詞是打上黃偉文標籤的鬼馬之作,末了結尾還要體現一下黃偉文自身的惡趣味,「這十八層怎麼跳?……糟了!最近連高潮都停不了,連高潮都煩擾。」這種風格也成為日後陳奕迅的主要風格之一,《隨意門》《人工智慧》《King Kong》《最後的嬉皮士》等等一脈相承。 《黃金時代》更像是林夕自己的一次文字遊戲。歌名像一支大氣的飲歌,實則只是一對情侶的小戀愛。 《黃金時代》內的離離合合,由林夕筆下輕鬆跳過。點睛之句,無疑是「黃金廣場內分手,在時代門外再聚」。 這首歌最大的亮點是陳奕迅個人的演繹,尤其是中段副歌的高歌,跟他之前專輯的歌唱手法有的明顯的差別。陳奕迅從這張專輯開始擺脫了之前尚有模仿其他歌手的痕迹,開始走了屬於自己的路子。 除此之外,專輯中《新歌+精選》也是一首有意思的作品,黃偉文用很多首歌名串成了歌詞。所以早在《K歌之王》之前,這種概念就已經玩過了。當然,林夕的歌詞來得更大氣和悲愴,而黃偉文過於強調形式而顯得歌詞有些孱弱。所以《K歌之王》屬於典型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華星時代的陳奕迅,從《我的快樂時代》開始,嘗試了對音樂的諸多可能性,這些嘗試都間接或者直接的影響了未來陳奕迅的音樂之路。也正因為這個原因,使得這張專輯和《與我常在》一樣,在陳奕迅早期專輯裡,佔據重要一席。 1998.12 《新生活(新歌+精選)》 1999.01 《新生活音樂會》 98年陳奕迅出了三張粵語專輯,可想而知,當時的他有多麼的受歡迎。 《新生活》是他的第一張精選輯,也算是為出道兩年多做上一個總結,相對其他歌手來說,這張精選輯有著足夠的誠意,19首歌曲有一半都是新歌,雖然其中一些歌目只是一些獨白,但整體仍算是有質量保證。 精選輯的目的一般都是回顧過去,但《新生活》似乎卻不這樣想,主打歌《新生活》承上啟下,不僅是回顧過去的陳奕迅,更要在歌曲里唱出未來的、新生活下的陳奕迅。歌曲屬於《時代曲》+《我的快樂時代》的整合版,在歌詞方面,《新生活》比《時代曲》更狠,「舊情太多,新生活要好好過;世間要除去什麼?物證摧毀掉五千億個,也不要留低一個!」這首歌曲唱出的,是一種積聚已久,由怒氣轉化為奮力前進的勇氣,不僅可以看成是歌曲里主人公對自己感情和生活的一種新態度,更可以看成是陳奕迅對自己未來音樂之路一種破舊立新的意圖。 穿插整張專輯的有很多陳奕迅自身的獨白,這些獨白帶著似有似無的小故事,讓《新生活》這支碟有了點情景戲劇的意思。比起一些純粹用幾十秒的音樂或者一些雜亂的噪音來作為過渡的專輯,《新生活》里這樣的處理方式,倒是有著自己的樂趣。此外,專輯中還有一首《超人的主題曲》,這是一部動畫片的主題曲,當年深受小朋友們的歡迎,歌詞是田中小百合所做,這位仁兄則是某個搞怪的光頭所化名,在這裡就不點破他的惡趣味;在這首力量十足的歌曲里,歌詞的熱血惡搞兼有之,很襯陳奕迅的搞笑風格。次年新生活音樂會上,陳奕迅唱得更放肆,好好的玩上了一把。 新生活音樂會,是陳奕迅第一次正式的大型現場演出,陳奕迅在台上玩得很開心,整場都在嘻嘻哈哈,這種嬉皮笑臉,玩世不恭的風格,只要是看過陳奕迅演唱會的人一定不會忘懷。相對於我的快樂時代那場音樂會,這場更顯出了陳奕迅對於現場演出的控場能力。而「唱直播跟CD一樣」,這句歌詞便在新生活音樂會上由他自己親身驗證。 此外,這場音樂會的亮點就是那首閩南語的《愛拼才會贏》,以及義大利語的《Se Vuol ballare》。進修過歌劇的他自然不會忘記在現場炫耀他的歌劇造詣,此後每場演唱會來幾句義大利文,幾乎也成為了一種標誌性場景。 1999.05 《天佑愛人》 千禧年將至,各行各業都在討論這個話題,世界末日的傳言漫天飛舞,而樂壇自然也不會例外。很多歌手都發行了以末世紀題材的專輯,陳奕迅也沒有例外,《天佑愛人》探討的也是世界末日下人事的浮沉。 從專輯的具體曲目來看,《昨日》《今日》《每一個明天》三首歌是林振強描寫末世的三部曲,探討的昨日、今日和明天,人在末日下應該怎麼生活的話題。重點依然是把握幸福,珍惜眼前人的脈脈溫情。林振強的歌曲向來是溫暖人心,帶著鼓舞人的力量,這三首歌在三個角度,但相同的都在勉勵人進取。隨後的《眼眉調》是陳奕迅第一次嘗試爵士曲風,描繪的也是即將到站、酒吧即將關門等等「末時刻」的心態。 而隨後黃偉文就沒有那麼多溫情了,《一》《如果這一秒鐘你跟我講你不愛我》連續出擊,前者在謝霆鋒的曲子下憤怒得一塌糊塗,後者則是以小喻大,延續黃偉文的鬼馬路線。「那次你說你寂寞,中英談判;那次你吻我額上,東德開放;那次你引我妒忌,關西地震;那次你怪我負累,中東內戰;原來戰爭會因某君那一票避免了……那次你抱我入睡,波斯灣政變,那次你怨我乏味,東歐核試」,歌詞把情侶之間的恩愛爭執,盡數配合全球時事新聞,看起來很搞是不是?沒錯,就是很搞,這就是黃偉文!末了還來一句,「如果有天,這一切一切都全沒有了……這次世界,會末日!」,這樣的歌詞,絕對算得上黃偉文鬼馬詞作前三。 相對於末世三部曲,專輯裡讓陳奕迅再度展示自己個人風格的,除了《如果這一秒鐘你跟我講你不愛我》當屬周耀輝作詞,蔡一智作曲的《第五個現代化》。這首歌曲完全顛覆了「現代化」這個概念,通篇在講科技如何發達,其實說的則是這些科技間接或直接的造成了人際關係的冷漠,探討的是現代化如何造成人與人的疏離。蔡一智是香港首屈一指的混音大師,這次為《第五個現代化》所做的混音非常有味道,迷離的電子樂配合「現代化」這個主題,別有一番味道。 《我的世界末日》是呼應專輯裡林振強三部曲的作品,溫情四射,講的是世界再如何末日,即使「建築一一的傾側」、「怪嬰誕生」、「被臭氧圍困」、「急急升高溫」、「天魔星降生」等等,只要身邊有你就足夠了。這首歌的整體思想跟若干年後李克勤《世界末日的早上》差不多,是首不錯的小品。 壓軸歌曲《貝多芬與我》,算得上陳奕迅歌曲中「心靈雞湯」的頭牌。黃偉文此次收起了嬉皮鬼馬的路數,很林夕式的寫了一首有關人生的感悟作品。羅曼.羅蘭在《第九交響曲》的序里說,這是一條引導我們的貝多芬,走向生命出口處的路。她一定沒有想到,若干年後,會有一首這樣的流行曲,重新闡述著貝多芬眼裡那條走向用音樂代替鋪路石的生命之路。 貝多芬對人類的貢獻有多大?勿論更多,至少他已隨著他的音樂而不朽,後人盡可以仰視著評頭論足。失落時,有《命運》;感受人生之痛,有《悲愴奏鳴曲》。《月光奏鳴曲》,《歡樂頌》,等等等等,帶領你進入著世界不同的境遇里,隨著天才腦中那個充滿音樂的世界跌宕起伏。 而夜深人靜時,帶上耳機,聽著這首歌,猶如與這位偉人對話,感受著他音樂的靈魂。你可以不去理解晦澀的歌詞,但你不得不正視貝多芬。 平常心,萬籟無聲的靜;沒有歌聲充當引證,世界看來似乎亦很動聽…… 1999.09 《婚禮的祝福》 兩年未發國語唱片,華星是在為陳奕迅考慮如何在國語市場上有著更大的作為。畢竟,在粵語樂壇里,陳奕迅已經穩紮穩打,逐漸走紅,國語如何能夠像粵語市場一樣呢?於是華星這次將「慘情」做到極致。兩年的積聚,一出手就交出了一首白金歌曲。 《婚禮的祝福》,大概算是陳奕迅第一首讓大陸人知道他的歌曲,歌詞在情歌聖手許常德的書寫下,把一個愛人結婚了,新郎不是我的悲情男子演繹得入木三分,其中的歌詞至今還被人所津津樂道,「我的請帖是你的喜帖,你要的一切如今都變成我的心碎」、「你和他,我和你,這是個諷刺的交集;是你太殘忍,還是我太天真,你要我來,就真的出席」,幾乎重現了當年《傷信》中那個極度受傷的男子。這首歌俗嗎?很俗,可是國語歌市場,能夠流行的幾乎都是這樣直白的吐露愛情觀的歌曲。還好,你得知足,它至少比《兩隻蝴蝶》或者「那一夜,我傷害了你」要高雅許多。而且,這首歌也能夠圓了陳奕迅歌曲里「大俗」愛好者的願,畢竟在這之後,陳奕迅再也沒有唱過這種詞的歌曲。 看,專輯內第二首歌就和《婚禮的祝福》劃清界限。與梁漢文合唱的《拔河》開始互相勉勵,互相安慰,從開始的敘事,「你說她又失蹤,一整夜電話撥不通」,到中段質問,「感情怎麼分割怎麼曲折都等她選擇,你爭的究竟是愛,還是種資格?」把感情已經有裂痕的情況下,是否應該放手這個話題由兩個男人來琢磨,效果奇佳。整張專輯的情歌路線延續得很好,接下來《我的開始在這裡》《傷心證明書》都不停的在《婚禮的祝福》與《拔河》中兜兜轉轉。末尾《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也比較有意思,國粵語的交差演唱把這首較為普通的歌唱出了別樣的味道。 從《婚禮的祝福》這張專輯可以看出來華星對於陳奕迅的定位,少了粵語專輯中的那麼多嘗試和風格,一心一意專攻爛俗情歌路線,從詞到編曲無一不是這種風格。很多歌手都會走這種路線,國語俗得不行,粵語則相當有質量,這種情形的代表歌手。應該是許志安。但是對於聽眾來說,似乎不太能接受這樣兩極化的陳奕迅。畢竟這種落差實在是太大了。所幸,這是最後一張這類情況的專輯,陳奕迅從這之後就擺脫了還要拼市場的心態,他已經可以對大眾說,我不再為了市場去刻意的改變自己,而我已經有能力,來改變這個市場。逐漸成熟的他,開始走了一條與其他人都不同的路,將過去的自己遠遠的甩在身後,而這張《婚禮的祝福》,也為陳奕迅的青澀年代,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c 2000.07 《Nothing Really Matters》 至今也有不少樂評人認為,這是陳奕迅最好的專輯。雖然這可能不是你心目中的No.1,但這也間接說明了這張專輯的亮色之處。 2000年與華星期滿,陳奕迅本意續簽,但作為一個孝子的他希望掙多點錢幫助父親和家庭,於是在好友謝霆鋒的力邀下,加入了英皇。這件事對陳奕迅的影響重大,在英皇時期他變得無比商業,卻又讓他達到了事業最高峰。隨即對戰四大天王、父親陳裘大鋃鐺入獄、遭遇英皇冷藏等等事件接連不斷,在英皇的五年也是陳奕迅風波不斷的五年,跟華星時代踏實做音樂的他,已經完全不同。 也許作為一個歌手來說沒有必要關注他太多的花邊新聞,只要踏實研究音樂就好。但不可避免的是,選擇某個公司和進而選擇公司安排的某些創作人,最終也會影響到其音樂的好壞。華星、英皇乃至現在環球的陳奕迅,明顯看得出其差異。無論如何,在英皇時期留下那麼多首飲歌,就是對樂迷最大的財富。 與華星分別在即,作為最後一張專輯,素質卻遠遠高於其他專輯。專輯幾乎嘗試了陳奕迅可以嘗試的曲風,從隱秘詭異的《黑夜不再來》,到暴烈刺激的《Made in Hongkong》;從黑色幽默劇《送院途中》,到溫馨愛情小品《愛上你是我眼睛的錯》;從挪揄憤怒的《美麗有罪》,到情景喜劇《和平飯店》,《Nothing Really Matters》超高的素質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已經和公司說拜拜的作品。對照英皇與陳奕迅節約時將一張專輯拆分成4張精選集拿來賣的無恥行為,對華星這家公司更應該致以崇高的敬禮。 《黑夜不再來》作為陳奕迅本人最喜歡的歌,我自己對於這首歌最深的有三個印象: 一是在電影《十二夜》中,作為主題曲,旋律飄忽在整個電影里。分手,吵架,複合,都會響起《黑夜不再來》的旋律; 二是在2000年的903音樂會上,Eason唱完一次《黑夜不再來》之後,停了下來,對歌迷說:「我想再唱一次《黑夜不再來》給你們聽,因為我覺得剛才唱得不夠好……喜歡你們能夠喜歡。麻煩將燈光放暗些……」然後,一個人坐在有些清冷陰暗的舞台,慢慢唱著《黑夜不再來》; 三是在2003年演唱會上,Eason用三個八度去演繹這首歌。從最開始的低沉,到中段的壓抑,再到尾段的高昂。將《黑夜不再來》這首有些爵士調皮的中板慢歌,竟然唱得近似歇斯底里。 《黑夜不再來》的作曲是陳輝陽,這位鋼琴詩人在《黑夜不再來》中將Eason的聲音牢牢固定在由稀稀落落的鋼琴聲組成的旋律上,每一個音符都配合著鋼琴起落,相得益彰。 歌詞本身,林夕極盡隱晦。初看可能不明白,但若細細體會,則冷暖自知。 陳輝陽自己也曾推出過純爵士的版本。一同推薦。 離開華星的陳奕迅拋離了那份純粹,躋身K歌之王的他帶給樂迷更多的不同作品,以及歌內歌外更多的恩恩怨怨。也許若干年後我們聽著《明年今日》的時候,會懷疑,這是否和青澀唱著《幸福摩天輪》的陳奕迅,是同一個人呢? 無論如何,毀譽參半卻又的確帶給陳奕迅輝煌的英皇時代,已經不可阻擋的來到我們面前…… 第二章 K歌之王 英皇時代 2000.09 《打得火熱》 誰人又相信,一生一世這膚淺對白;來吧送給你,叫幾百萬人流淚過的歌。 在英皇交出的第一張成績單,如同其內的主打歌,印證著一個K歌之王的誕生。 現在回頭來看這張專輯,激烈的激烈,輕柔的輕柔,是一個不平均的、傾斜的、暴烈的專輯。但這並不影響專輯的可聽性。很顯然,EEG是卯足了勁要跟《Nothing Really Matters》一爭高下。 第一主打《K歌之王》讓歌迷耳熟能詳,林夕+陳輝陽這個組合第一次在陳奕迅身上發揮出奇妙的化學反應,卡門歌劇+流行樂大亂串、古典音樂+流行樂過門旋律大雜燴,一鍋亂燉下的《K歌之王》並沒有淪為平庸和媚俗,憑藉作曲陳輝陽紮實的旋律和林夕誠懇感人的歌詞,《K歌之王》立刻將陳奕迅送上炙手可熱的天王寶座。 其實到現在還有不少喜歡陳奕迅的人將其稱為「K歌之王」,我卻會感覺有些怪怪的。聽過《K歌之王》的人都應該知道,這四個字是一種自嘲,一種諷刺,是講一個人無論將歌曲唱得多麼感人多麼掏心掏肺,即便唱成了K歌之王,也無法打動他真正想要打動的那一個人。這是一首有關孤獨的歌,要是怕難過,抱住我手;這是一首有關於不被理解的歌,擁擠的房間一個人的心,有多孤獨?這就是現場上演的人間慘劇。 經歷了從《與我常在》林夕+陳奕迅、《現場直播》陳輝陽+陳奕迅的初步試水、到《黑夜不再來》林夕+陳輝陽+陳奕迅的第一次聚首,《K歌之王》終成大氣。這個組合伴隨著EASON的英皇時代,從開始到落幕。陳輝陽這位受過正統英式音樂教育的鋼琴詩人,把大段的歌劇和經典流行樂溶入了《K歌之王》。你可以聽到王菲的約定,也可以聽到比才的卡門。總之,這是一首借著流行樂來探討歌內歌外種種感情煩擾的歌曲,取得的效果,空前絕後。這首歌對於我而言,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這是我第一首認真聽的陳奕迅歌曲,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個在朋友家不經意聽到這首歌的下午,反覆的看了VCD里MTV幾十遍,硬是拿紙和筆逐句將歌詞記錄下來,然後揣在身上,在一個星期里反覆的學唱。 從此以後,這首歌陪伴我度過了許多心結。所以,每次當我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刻聽到這首歌的時候,腦海里依然會回想起那些過去日子的片段。我很感謝這首歌,能夠在225秒之內,記錄我那麼多的喜怒哀樂,也讓我知道了一個這麼會唱歌,會帶給人如此種種感動的陳奕迅。 說完《K歌之王》,接著就要談黃偉文。黃偉文在這張專輯裡率先交出的作品是《打得火熱》。平心而論這首歌算不得優秀,因為除了《垃圾》《會過去的》等等少數作品,黃偉文+陳輝陽這個組合狀態多數時間不及林夕+陳輝陽,而且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陳輝陽擅長的是古典的鋼琴流派,他在電子樂方面的成就是相對平庸的。不過《打得火熱》是英皇比較擅長的舞曲風格,這也讓陳奕迅首次接觸了這種快樂的高速節奏歌,對於歌迷而言,也多了一種選擇。 在《打得火熱》之後,黃偉文隨即的《低等動物》則讓人大開眼界,將性與愛的話題寫得誘惑十足,「熱吻間勾起的想像,愛情其實是這樣:留住你,是要為身體著想」幾句歌詞禁忌大開,配合曖昧火辣的MTV,這首歌在坊間也掀起不小的轟動,依照我參考MV的過分解讀,我一直認為,這首歌,講述的是3P。加上後來的人獸戀、人鬼戀,如此這般,也算是黃偉文畸戀X部曲的一個開始。 此外,專輯內還分別嘗試了爵士、嬉皮等等路數,正規慢板情歌《綿綿》引人猜想,多年之後還有人不解「綿綿」二字之意,但如果你明白林夕最愛亦舒,相信疑惑頓解;而《吹微風》《活躍症》都是不錯的小品,特別是《活躍症》延續了陳奕迅本身的個性,有《Style》續集的感覺。 這張專輯中的《K歌之王》沒有任何疑問的拿下了金曲,也宣告著陳奕迅英皇時代的正式開啟,同時,那麼多的恩恩怨怨緋聞也隨之而湧現…… 2000.09 《68』29」》 這張專輯是華星為陳奕迅所推出的一張精選輯,時間在《打得火熱》之後,算是對陳奕迅在華星時代的一個總結。同時更有紀念意義的一點是,這是華星的最後幾張正式唱片,次年華星就停止了其在音樂上的步伐,而梁漢文、楊千嬅等華星歌手也轉投其他唱片公司,一個在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香港唱片公司,就此成為傳奇。也許是因為華星在歌迷心目中的地位實在太高,幸運的是,九年後的今天,楊千嬅重投華星懷抱,而這家載滿了太多回憶的唱片公司,也正式復出在歌迷面前。 回過頭來看這張總結性的精選輯,所選的歌曲首先是以陳奕迅在華星時期給同門公司TVB所唱的電視劇主題曲為主,《原來這裡沒有你》《天網》如是,而《天下無雙》《我的快樂時代》《傷信》《時代曲》等華星時代的熱門歌曲也都有收錄,並且還有同門的陳奕迅和楊千嬅的合唱歌曲《我們不哭了》。意外的是,專輯裡並沒有《與我常在》《幸福摩天輪》等同樣熱門的歌曲,並且還有一點讓我感到遺憾,那就是《新歌+精選》這樣一首具有雙重意義的歌曲的欠奉。其實,這首歌曲完全應該出現在專輯最後的曲目里。 不過,捨棄了熱門主打,留出的空位倒有不少驚喜,例如《貝多芬與我》和《今天等我來》的出現,就絕對能讓不少新晉的歌迷知悉陳奕迅在《K歌之王》背後的另一面。尤其是《今天等我來》,是一首一直被忽略的佳作,這首講述歌手如何誠懇的面對歌迷的作品,此後鮮有提及,在各種演出里陳奕迅也極少演唱,直到2010年DUO演唱會,陳奕迅終於在紅館唱出了這首歌曲,而且,還是開場第一首歌。 如果要在短時間內迅速熟悉華星時代的陳奕迅,那麼,《68』29」》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01.03 《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 直到現在,這張《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也是許多歌迷心中最好的專輯。 專輯名代表了兩種態度,並且交由黃偉文與林夕分別打造其對應的歌曲。《Shall We Dance》講的是人生要積極,要及時享樂,「新鮮的晚裝留過夜,就完全不吸引」,所以,何不Shall we dance?而在這種舞會中的快樂結束之後,接下來的《Shall We Talk》,則是探討人與人之間為何疏離,為何有隔膜,如何去化解這些疏離與隔膜---Shall we talk?林夕在這首詞里載入了許多的東西,著實令一首流行樂難見的變得如此富有人情味。 歌詞一開始是「明月光,為何又照地堂?寧願在公園躲藏,不想喝湯?」先說了孩子與父母的隔膜,「孩童只盼望歡樂,大人只知道寄望,為何都不太懂得努力體恤對方……」接著第二段孩子長大,則開始說感情,感情的疏離,「若沉默似金,還談什麼戀愛,寧願在發聲機器面前笑著忙」,結尾處當年的孩子,現在也垂暮老矣,有了下一代,「明月光,為何未照地堂?孩兒在公司很忙,不需喝湯。And Shall we talk?斜陽白趕一趟,沉默令我聽得見葉兒聲聲降」。當年不理解父母的心境,光陰荏苒,父母已經逝去,如今換由自己作為人父,面臨同樣的心境,難受與心痛,體會得比當年要多上百倍。 此曲一出,既被當時的香港樂壇稱為「樂壇難得一見的良心之作」,在一個泛濫你愛我不愛你的地方,竟然有人在探討親情可貴,自然讓所有人矚目。林夕在《Shall We Talk》中的控訴到了副歌部分變得更加激烈,「陪我講,陪我講出我們最後何以生疏?無法講,除非彼此已失去了能力觸摸」。城市高樓林立,人與人之間的疏離已是眾人皆知的事實,林夕藉由一首流行樂去讓聽眾思考,苦口婆心裏面,也讓不少人暗自流淚。這首人情味十足的歌曲,又怎能不讓聽眾喜歡上陳奕迅? 選擇在父親節打榜的《單車》,則是黃偉文應景《Shall We Talk》的作品,不過他沒有選擇那麼大的視角,而只是說了「我」與「父親」。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為何這麼偉大?如此感覺不到。不說一句的愛有多好?只有一次記得實在接觸到……騎著單車的我倆,懷緊貼背的擁抱。黃偉文用淡淡的筆法寫出幼時與父親騎著單車遊玩的場景。副歌部分「難離難捨,想抱緊些」,更寫出了對這份父愛的眷戀與不舍。可是,父親卻隨著年月的增長,漸漸消失在孩子的眼前。割捨感情,果真如說的那麼容易做嗎? 而在與父親相處的那些時間,又有多少人,能如文藝片一樣,衝口而出,「爸爸,我愛你」?大概我們都會覺得好土,好肉麻。瞧,這就是現實。 而當有一天,我們送走了父親,自己為人父了之後,又願不願意,孩子親口說出一句,「爸爸,我愛你」? 你,還會覺得肉麻么? 作為一張商業流行樂專輯,存在這樣的歌實在是異數。我不知道多少次聽《單車》聽得淚流不止,為黃偉文所淡淡勾勒出了那種素描的生離死別而扼腕,這樣的歌我不願多聽,不想多聽,因為我害怕的,是因為歌曲而傷心、傷神。 有意思的一點是,多年後的黃偉文,回憶起這首歌的創作緣由,說到,自己和父親的關係並不愉快,因為父親對自己總是太過冷漠,父子之間甚少溝通,甚至於到今時今日,父親也並不理解自己在做什麼,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而父親留給自己最好的回憶,也僅僅是年幼時期,父親騎著單車帶著自己游車河的短短一瞬。所以,他寫這首歌,其實是一種控訴,控訴父親的失職,但他卻沒有想到,這首歌竟然會成為應景父親節,被歌迷傳誦的深情之作。 所以,有時候,某部電影、某本書、某首歌曲的作者,並不見得和你理解的一致。各花入各眼,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種不同的解讀方式,如何去評介一首歌,在歌曲里得到什麼樣的心境,完全取決於自己。就像我一樣,雖然知道黃偉文的本意,但每每聽到《單車》的時候,依然會感動如昔。 在《Shall We Dance?Shall We Talk!》中,《太空漫遊》鬼馬有趣,也是陳輝陽在電子曲里發揮最好的一次;《失戀太少》是療傷聖葯,這首簡簡單單的歌,唱出許多人的心聲;特別是《天使的禮物》向許多做著平凡工作的人們致敬,有的士司機,有電話客服,有環衛工人,有餐廳的服務生,歌頌他們為這個社會所做出的貢獻。這樣的題材在樂壇實在少之又少,讓人無法不對陳奕迅致以敬禮。 末尾處《信心花舍》則特別值得推薦,因為它是陳奕迅的歌里,少有的幾首韻味十足的歌詞,讓人回味悠長。 歌名「信心花舍」,其實大可兩層理解。 一層的重點是「信心」。花舍或許只是一個虛構的代名詞,而最重要的是,有這樣一家小店,開在心裡某個角落,為你而開,我做一些事,也是為了你,但我又害怕這份感情的投入得不償失,所以我給自己一份信心。 信心花舍,特殊為你開鋪。這是我給你的愛,最象形的表達。 另一層的重點自然是「花舍」。你可以當做真正存在這樣一間花鋪,我是花店主人,而我喜歡的人,我願意將這店中最美麗的花送給他。我對你的感情,都可以附帶於花,一份份送贈給你。 放棄學做人,學插花消閑。我未計代價送牡丹,加印花送花被單。 粵語歌詞大多注重意境,所以不要太強求將每句話都了解得那麼透徹。你只要感受到這樣一種情景,有這樣一間花鋪就可以了。無論是真實存在,開始開在你的心裡,難道你就不想也送給愛人一束花朵嗎? 長夜清早,梅蘭菊竹;甚至自己,都可送到。 2001.04 《Eason 18首選》 這張專輯是在《68』29」》之後的第二張華星時代的精選輯,裡面有三首新歌,同樣都來自於電視廣播的主題曲,這也是構成了這張專輯的主要原因。《多一點》來自《離島特警》,《一個人》來自《洗冤錄》,《始終我是我》來自廣播劇版本的《鹿鼎記》。脫離華星之後,陳奕迅主唱電視劇主題曲的情形越來越少,此後僅有《歲月如歌》等少數歌曲,因此,這張專輯倒是給了陳奕迅的「TVB主題曲」時代做了最後的總結性回顧。 除此之外,這張精選輯還有一個價值,就是彌補了《68』29」》未收錄的專輯的遺憾,例如《幸福》《Nothing Really Matters》等等,專輯以《黑夜不再來》作為開場,《幸福摩天輪》《每一個明天》以至於《垃圾》《情戒》等演唱會上的歌曲都收錄其中,將陳奕迅在華星時期的其他值得留意的歌曲基本容納在內。因此,《68』29」》再加上《Eason 18首選》,華星的陳奕迅,不外如是。 2001.07 《反正是我》 隨著97回歸和金融風暴,香港的各行各業開始急劇萎縮,電影、唱片業全面進入蕭條期。例如唱片業,95年的銷售額超過50億元,而十年後,這個數字變成了5億。有時候在想,不知道是陳奕迅不幸還是有幸,他出道的1996年,正好見證了香港有盛轉衰,在萎靡的市場里,港樂的影響力大不如從前,所以有人得出的結論是,他這位第三任「歌神」,是最名不副實的一位。其實,這樣的評價對他並不公平,畢竟單靠1、2位歌手,根本無法左右一個樂壇的局面。或者試著想想看,如果他早生十年,不知道有人還會否覺得,他無法和許冠傑、張學友平起平坐? 所以,在這樣的局面下,單靠越來越狹窄的香港樂壇,已經無法給予陳奕迅再大的發展空間。所以,廣大的國語市場還是不能丟的。我能想像陳奕迅儘管有一百個不情願,可是就算要任務般的交差,也得交出一張國語唱片來。加入EEG一年之後,與艾回合作的《反正是我》出爐。 在整體趨於蕭條的大環境下,唱片公司自然也變得更保守,出於成本節約的考慮能省則省,所以,翻唱粵語歌曲就成了一個零成本闖天下的不二法門,此張專輯裡的《低等動物》《K歌之王》最為省事,歌名和編曲都不做什麼太大變動,稍微改改歌詞就應付了事。不過,還是要感謝林夕在別離王菲之後,對國語歌詞的最後幾次敬業,《K歌之王》的國語版儘管氣勢上還是少了半截,但林夕還是寫得有那麼一點超越粵語的意思。特別是那句「擁擠的房間,一個人的心,有多孤獨」,更是彌補了粵語版本追求歌名組合而失去金句的遺憾。相對的,最應該批評的就是黃偉文,粵語版《低等動物》中那种放肆曖昧的情慾一去不復返,對照來看國語版古板生硬了許多。 雖然很多人都被《K歌之王》吸引過去,可專輯裡依然有發光的金子,例如《不如這樣》。這是一首我特別喜歡的國語歌,講述的是一段感情在欲斷非斷的時候,主人公故作瀟洒的放手----既然事已至此,倒不如這樣結束掉吧。林夕在其中,再次貢獻了刺進心窩的金句:「感情總是善良;殘忍的是,人會成長。」 周杰倫在這張專輯和陳奕迅第一次合作,當然,這次合作並不算成功,歌非常大路,詞倒是有點嚼頭,比若干年後那個歌詞前言不搭後語的《淘汰》要好一些。 《全世界失眠》溫情脈脈,純情得一點雜質都沒有,讓人以為陳奕迅突然轉性回到1996年的華星了。此外,專輯裡最應該大書特書的就是《愛是懷疑》了,這首歌是陳奕迅扶持的新人陳奐仁的為其量身定做的歌曲,慣常的放蕩不羈充斥其中,使得這首歌曲成為稍有的幾首可以和陳奕迅的粵語歌抗衡的作品。而這首爆裂奇趣這首歌成為了演唱會必定的曲目之一。 《反正是我》比起華星時代的國語專輯來,在歌詞和旋律的搭配上更加純屬,那種膚淺賣弄慘情的歌曲也完全消失不見,是陳奕迅在保守中突破的一次成功嘗試。而《反正是我》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這也使得陳奕迅和英皇在面對國語市場上更加勇敢,於是在下一張國語專輯裡,陳奕迅終於在國語市場修成正果。 2001.07 《Mixed Up》 其實這張專輯不能算成陳奕迅的專輯,因為這只是華星想挖掘陳奕迅身上最後一點剩餘價值的專輯。兩張精選輯之後,歌是選不出了,也沒法「新歌+精選」了,於是,採用混音的方式來將老歌重新製作。 雖然這張專輯裡有當時比較知名的混音大師參與,但其實歌曲對於陳奕迅的聽眾來說毫無價值,因為許多充滿了意境和情調的歌曲,在生硬插入的混音之後,已經不可能再令聽眾感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四方果擔任混音的《貝多芬與我》,這首安靜輕靈的歌曲,原作由管弦樂和鋼琴為主,完美的體現了歌詞的意境;而這個混音版本,加入了各種莫名其妙的電子音效之後,讓整首歌變得極端的混亂。 專輯裡挑選的其他幾首歌曲同樣面臨這個情況,《幸福摩天輪》《時代曲》和《傷信》悉數被糟蹋,只有本身就帶著電子曲風的《美麗有罪》《我的世界末日》稍微好些。 所以,這張專輯對於陳奕迅的歌迷而言,價值基本為零。當然,如果是電子樂和混音大碟的死忠,還是可以嘗試著聽這張專輯,但是,千萬不要抱有太大期望,而且,最好是在完全忘記原版與不記得歌詞的情況下去聽,這樣,恐怕接受起來才會容易一些。 2001.11 《The Easy Ride》 隨著《Shall We Talk》的大熱,EASON的人氣累積到空前的程度,在對一個歌手有著象徵意義的紅館舉辦一場個人演唱會也就是議程上的事了。本來陳奕迅的計劃是在2002年,發行第三張粵語唱片之後再舉辦,但是由於好朋友謝霆鋒突遇危機,預定的演唱會無法按時舉辦,於是同一個公司的陳奕迅便作為替補出席,這張在演唱會之前發行的,由黃偉文包辦全碟歌詞的粵語專輯也就順勢出爐。 而這張專輯在陳奕迅的大碟里也相當的有特點,全碟10首歌名悉數為四字,從歌名黃偉文就開始玩弄他的鬼馬特質,一直玩到歌詞裡面。主打歌《阿士匹靈》寫一個人失戀了就頭疼胃痛,吃多少阿士匹靈都不管用,以至於「腸胃裡好比裝了洗衣機」。歌詞場景感很強,將這種失戀帶來的痛苦寫得怪異有趣,讓人莞爾,末了陳奕迅還一本正經換了一個身份教導大家,失戀引發相關癥狀怎麼辦,如何和醫生說起?如何和醫生說起?……和陳醫生說起!這個小玩笑是黃偉文將陳奕迅的英文名「Eason」的諧音改造而成,他的無心插柳,卻讓大家在這之後給陳奕迅多了一個稱號,那就是「醫神」,甚至於陳奕迅官方歌迷網站的名字也叫「醫師庄」。而我在看來,這個名字配合陳奕迅再恰當不過,對於我來言,他的歌曲,的確是療傷聖葯。 接下來跨過連珠炮般吐歌詞的《衝口而出》,黃偉文最得意的作品《大開眼戒》登場。歌曲是電影主題曲,故事講的是「人獸戀」,不過這首歌從歌詞到旋律都沒有主題那麼驚世駭俗,管弦樂大量的鋪排與中板的溫吞節奏,讓這首充滿了溫情。說到底,這首歌還是在講述兩人近在咫尺,心靈的溝通卻遠在天涯的隔膜,那種無奈,讓黃偉文用一種盡量輕鬆的姿態娓娓道來。「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這是整首歌曲的點睛之句,也是黃偉文寫得最好的佳句,以至於後來黃偉文推出自己十年作品精選的時候,將這句歌詞,鄭重其事的手寫在扉頁上面。 在這張專輯裡,《熱帶雨林》是一首較為特別的作品,歌詞用熱帶雨林來比喻慢慢磨滅的感情。愛情總能讓人幾家歡喜幾家愁。這首歌很單純,寫出的就是那份對愛有期盼,卻又很警惕的複雜心情。相戀的關係,猶如熱帶雨林,逐分鐘消失4.8里,就算濃烈如熱帶雨林,也會有消失的那一天。 《他一個人》,猶如在漆黑的房間內,一個人分身為二,其中一個對著另一個喃喃自語到有些瘋癲失常,不能自控,最後力氣用盡,說不出話來。這首歌的氛圍相當詭異,全篇用多無數個「他說」,而這個「他」,帶給聽者的感受,又何嘗不是自己? 他看戲也一個人看,他放假也一個人放,「他」做所有事都是一個人。你自己呢? 黃偉文的詞內,為這首歌營造出一幅寫意的畫面。其實,有時候,我們也何嘗不是將自己分裂,自己安慰自己呢。 相戀再苦,孤單更可怕。 壓軸的《活著多好》是電影《常在我心》的主題曲,這部電影是陳奕迅最好的電影作品,故事講述了一個患上絕症的人,在人世間最後的時光。配合電影的劇情,這首歌曲蘊含的悲傷感十足,其間的歌詞卻在不停的鼓勵聽者:我雖然死了,你還能活下去,才是最好的事。遊玩時開心一點,不必挂念我;來好好給我活著就似最初。 若干年後,當黃偉文自己談起這首歌時,曾說,我叫陳奕迅答應我,如果我比他先死,他就無論如何要在我的葬禮上,給我唱《活著多好》。 應該說,《The Easy Ride》是黃偉文將自己的鬼馬特質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一次,每首歌曲的情感態度都是極其少見的,例如《我不好愛》是一個自戀狂喜歡上一個根本看不上自己的「她」,卻覺得對方也在迷戀自己,接著自己很得瑟的拒絕對方的感情,對對方說「我不好愛」;《人工智慧》講述的是在這個科技時代,任何一種人類的感情,都可以被科技代替,於是你找一個愛人,不如找一個機器人,「當你感到厭倦,按動我按鈕,有自爆裝置」,這位機器人還很善解人意的對主人說,「你不犧牲我,難道犧牲你?」末了,憂傷的主題呼之欲出:「我只是個制快樂機器,慰寂寞機器」。在嬉戲調皮的歌詞里,就這樣突然凸顯出了這個時代里人類感情的死結。 在整張專輯裡嘗試了多種角度的幽怨之後,黃偉文終於在壓軸曲目裡帶給聽眾一種純粹的溫暖。《不知所謂》帶給聽眾的,是一對心心相印的男女,在未成為戀人之間,那種捅破窗戶紙之前的美好。陪著你聊天聊地,由手機講到雞尾酒,由蕃茄講到北美洲,由巴哈講到將進酒 ,由光纖講到于素秋。愛侶同樣是好友。在兜兜轉轉聊了那麼多之後,歌詞在最後點出了主題:「我抹角轉彎走到這個路口,我卻沒有講我很愛你。」這樣溫馨可愛的歌詞,配合輕輕的古典和懶散的吉他聲,情意十足。 《The Easy Ride》是陳奕迅與黃偉文最完美的一次合作,10首歌所蘊含的各種世情超過了以往專輯的覆蓋面。相對於次年的第二次大範圍嘗試《The Line Up》,這張專輯裡面的陳奕迅,更顯得讓人佩服:因為當中帶給聽眾的許多歌曲,都是之前從未在港樂里涉及的題材,這樣勇敢的嘗試,對於樂壇而言,貢獻不言而喻。 2002.01 《The Easy Ride演唱會》 2001年年底,陳奕迅終於登上了證明一個歌手最重要的紅館。雖然這是一場被預期要早來的演唱會,而且他有著很多的不完美。由於太過匆忙,華星時代的歌曲沒有談好版權,以至於演唱會裡未能出現《與我常在》或者《幸福摩天輪》,而在英皇呆了才一年,陳奕迅推出的專輯並沒有幾張,集中演唱了《Shall we dance Shall we talk》里的歌曲,甚至,還有國語歌來湊數。 不過,即便有著這些因素,這場演唱會還是有著足夠多的看點。首次現場演奏的《孤獨探戈》將這首歌曲的舞台劇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絕對比CD版本提升了不止一個檔次; 而《大開眼戒》的演繹,更是讓人激動。此外,《熱帶雨林》《活著多好》《綿綿》等歌曲,其效果都比CD版要好,這不僅得益於良好的現場收音與音響製品的後期製作,同時也很陳奕迅紮實的演唱功底離不開關係。也正是因為這場演唱會,才真正讓陳奕迅成為一個觀眾肯掏錢去紅館支持的「演唱會歌手」,此後,他在紅館的演唱次數越來越頻繁,場數也越來越多。 2002.02 《拉闊音樂會 陳奕迅X林子祥》 有一個事情比較有意思:陳奕迅是唯一一個和林子祥、葉倩文夫婦分別合作開過演唱會的歌手。林子祥和葉倩文都是樂壇的老前輩,成名於80年代,在2002年,他們都已經處於隱退狀態,而一直以來以搭配不同歌手的組合,製造出演唱會看點的拉闊系列,能夠將陳奕迅和林子祥、葉倩文搭配在一起,倒是的確算得上一件豐功偉業的事。因為能夠讓這二人再開演唱會,的確不是什麼容易的事。好在,他們很喜歡陳奕迅,這也讓演唱會得以成形。 這場拉闊里,陳奕迅宣傳新專輯為主,《我不好愛》《活著多好》《大開眼戒》等歌曲皆有演唱,雖然他自己的歌林子祥並沒有參與,但陳奕迅卻合唱了許多首林子祥的歌曲以及過去的經典,態度相當誠懇。《在水中央》《這一個夜》以及最後蕩氣迴腸的《十分十二寸》都讓陳奕迅的歌迷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他,因為在演唱會裡,陳奕迅甚少演唱別人的歌,CD里就更加不可能了,所以這次陳奕迅在拉闊里的的演唱,足以讓其歌迷記住。 2002.04 《Special Thanks To》 感謝這一刻為我彈吉他的人 感謝吉他讓我想起愛過的人 感謝愛人感動這愛音樂的人 讓我能夠用我的聲音去感動人…… 在《反正是我》之後,陳奕迅終於憑藉《Special Thanks To》,奠定了他在國語歌壇的地位,甚至直到今日,陳奕迅在國語專輯裡的整體質量,都沒有超越過這張專輯。造成這個情形的原因,一方面是歌詞的強大,林夕這次的包辦,將讓整張專輯的概念顯得極其完整;另一方面,是因為這張專輯的作曲並非完全原創,部分來自於已經成名的粵語歌曲或者英文歌曲,此次,是陳奕迅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翻唱。而也正因為這點,才體現出了專輯的名字----特别致謝,謝的是作曲的,原唱的,以及給陳奕迅機會用聲音去感動他人的歌迷們…… 《你的背包》作為專輯主打歌,這首歌大概是《Special Thanks To》內最出名的作品。寥寥百字,即將一個負著背包「情債」的苦主躍然歌內。林夕的歌詞並不多,但寥寥幾句里,卻也道盡了不少的滄桑。你的背後,背到現在還沒爛,你的背包,讓我走得好緩慢,你的背後,對我沉重的審判。它,是我肩膀上的指環。這樣的歌詞,簡簡單單,卻又寫得讓人唏噓。睹物思人,是林夕賦予陳奕迅的全新「慘情」。當然,那首更慘的《明年今日》也即將降臨到陳奕迅身上,留待下張專輯再做討論。 另外,還有一點有意思,那就是一九九五年這個時間點,恰好是改變陳奕迅人生的那一年,在歌曲里,則變成了主人公感情的轉折點。也許,這是林夕故意而為之的小樂趣吧。 《謝謝儂》俏皮有趣,MV更是讓人叫絕,把一個跑龍套小演員的白日夢刻畫出來。這首歌曲應該是專輯裡第二首知名歌曲,我曾經在不同的場合見過不同的人演唱這首歌,而陳奕迅自己也曾經在2006年的上海演唱會上,用這首歌來換得全場最熱烈的掌聲。也許,這種香港人借用上海方言造成了身份差別,正好契合了歌曲里荒誕的歌者狀態。 其他幾首歌曲各有側重,《你會不會》由陳奕迅親自作曲,據他說是自己做夢想出的旋律,而林夕則把歌詞契合了陳奕迅的創作由來,講述一個在夢裡的戀愛。這首歌隨後又巧妙的成為了《幽靈人間》的主題曲,如果看過這部電影,相信會對歌曲有著更深的感觸。《故事》是講述世間發生的種種奇聞異事,林夕的態度是,無論什麼樣的故事,「給我一塊就讓你知」;《想哭》延續了《你的背包》的深情,歌曲講述了和心愛的人分開多年的主人公,再度重逢之後,發覺所面臨的物是人非,已經徹底的單方面摧毀了這份感情。 當你的笑容給我禮貌的招呼,當我想訴說這些年來的感觸,你卻點了滿桌我最愛的食物,介紹我看一本天文學的書。當我想坦白我們的樂多於苦,你說水星它沒有衛星好孤獨,我才明白時間較分手還殘酷,老朋友了!再沒資格不滿足。 林夕在歌詞里,淡淡的道盡了時間所帶來的悲傷。《想哭》,也是我國語歌的心頭所好之一,不為別的,就為這些情景感極強、極易讓人帶入的歌詞。 林夕包辦的全碟詞曲似乎是想與上一張《The Easy Ride》的黃偉文來個比拼,而歌詞的質量的確不差,與粵語的《The Easy Ride》足可並駕齊驅。特別值得肯定的是,裡面的翻唱歌曲在經過了重新填詞與編曲之後,幾乎在唱功演繹和歌詞內容上全面超越原作,是一次有誠意的致敬。 這張專輯裡有一個細節比較有趣,那就是《男人的錯》。這首歌講述的是當代男人背負太多壓力的「吐苦水」,不過則是用一種輕鬆無所謂的態度去唱出來,而這首歌其實是翻唱自古巨基的《阿當夏娃》,而《阿當夏娃》所講述的,同樣也是男女在感情上的不對等。對於這二位將來頒獎禮上的冤家,本曲成為了他們少數幾次交鋒的的歌曲。至於誰優誰劣,就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之類。在此,我也一併推薦《阿當夏娃》這是古巨基1997年《心愿》專輯裡的歌曲,曲風是當時古巨基最擅長的快板情歌款式,延續了《第二最愛》《羅馬假期》的風格,相當活潑可愛。 作為壓軸歌曲的《狂人日記》,知道的人大概寥寥無幾。這首歌曲的曲名借用魯迅先生的小說,歌詞則是林夕對於當下世界的控訴。內容豐富,涵蓋程度也相當之廣,編曲以憂傷的鋼琴開啟,中段逐漸添加各種樂器,以至於到後半段開始爆裂,最後在尾段以陳奕迅的撕喊狂叫作為結束,讓聽者意猶未盡----這可比眾人皆知的《浮誇》足足早了三年!這首歌曲是一首遺珠,喜歡陳奕迅的歌迷,千萬不要錯過。我覺得這首歌每一句都應該值得反覆斟酌回味,所以,在這裡貼出歌詞全本: 願望許過很多 年少夢想失去下落 日記寫了很多 還記得我曾經這麼說 我希望長大以後不犯錯 我希望一家幾口好好過 我希望愛我的人不寂寞 我希望我愛的人喜歡我 每個人都會說 沒有人懂得做 這樣的要求 是太平凡 還是太過火 我希望每個人快樂生活 我希望每個人享受工作 我希望沒有醫生有蘋果 我希望我的希望不算多 我沒有想過 改變荒蕪了的沙漠 我最瘋狂的錯 只是幻想童話的王國 我希望流浪的人有個窩 我希望主義不是個枷鎖 我希望世界和平沒戰火 我希望我的希望不算多 這張專輯獲得了巨大成功,讓陳奕迅在台灣贏得了第一個金曲獎,這也讓陳奕迅成為繼張學友之後,第二個在台灣拿到金曲獎的香港藝人。《Special Thanks To》的成功,標誌著EASON在國粵語市場的全面豐收。伴隨著下一張同樣轟動的粵語專輯《The line up》,他在英皇的巔峰時期,正式到來。 2002.07 《The Line Up》 《The Easy Ride》是黃偉文獨領風騷,《Special Thanks To》則是林夕單槍匹馬;而在接下來的這第三張專輯內,四個音樂人分成了兩個組合,分別是林夕+陳輝陽,黃偉文+王雙峻,在這張專輯由他們各自打造5首歌。一張是白、一張是黑----這個概念,又比《黑白灰》要早。而牽上兩組音樂人的,就是陳奕迅這根「線」。所以,專輯名叫《The Line Up》。事實證明,這樣的嘗試是非常成功的。《明年今日》《人來人往》《1874》等經典歌曲均誕生於這張專輯。 而這張專輯的香港限量版,是用白色與黑色的CD單獨存放各自的五首歌曲的雙EP形式。這其實也是《The Line Up》真正的狀態。 CD1 White:林夕X陳輝陽 林夕是內斂的,陳輝陽亦是古典優雅的。兩者的結合,相得益彰。 《心裡有鬼》有百老匯風格,聯合《我有我愛你》一起來聽樂趣會加倍。前者寫不信任何人,一個疑神疑鬼的精神病患者的冥想故事;後者則是一份自命不凡的清高,我愛你,你不愛我?那是你的損失。兩首歌里的「我」都是絕對主角,一動一靜,一快一慢,各有樂趣。 《明年今日》是《K歌之王》的延續。 《K歌之王》的凄慘到了《明年今日》,進一步升級。這是一首簡單的歌,陳小霞功不可沒的作曲令這首簡單的歌紅遍香江。歌詞寫的是一個人的失戀與單戀,離開你六十年,但願能認得出你的子女,臨別亦聽得到你講再見。如果說《K歌之王》寫的不被理解的孤獨感,《明年今日》則是理解你的那個人已不在身邊的失落感。尤其是這種失落感隨著年華飛逝非但未褪色,卻愈發濃厚,更能顯得自己的慘狀。 這種慘狀延續到《人來人往》。閉起雙眼你最挂念誰?眼睛睜開身邊竟是誰。林夕說他曾想籍這個題目去寫一幅很壯闊的世間百態,最後卻仍是選了一個人的相戀、失戀、再戀四個階段去點出「人來人往」這四個字。 這首歌有很多林夕式的金句。擁不擁有也會記住誰,快不快樂有天總過去。愛若能夠永不失去,何以你今天竟想找尋伴侶?這首歌的世情比《明年今日》複雜,總體卻是一脈相承。最想的,卻不在身邊。 《明年今日》與《人來人往》構成了陳奕迅情歌高峰階段最能打動人的一幅屏障,如筆者我,在這兩首歌的夾擊下亦敗在了夕+陽+E神的組合之下。越是聽這兩首歌,越是懷念這個已經5年沒有在一起的組合。 《季軍》是標準林夕式的勵志歌曲,當不到冠軍亞軍,當個季軍也很可愛。林夕從來都是教導人不要爭強好勝,對照他連續8年的最佳填詞人拿在手,頗為諷刺。 CD2 Black:黃偉文+王雙俊 王雙俊熱愛搖滾,黃偉文中意鬼馬。兩人的碰撞在陳奕迅身上產生火花。 開篇的《隨意門》為EASON打造了難得的悅耳快歌。相對《2001太空漫遊》編曲上的空洞乏味,這次的編曲雖然整體偏向舞曲路線,卻顯得很可愛,尤其是配合歌詞的情況下。隨意門即使准我打開,兩秒後我就回來。冥冥中,這首歌似乎有著兩年後驚世之作《浮誇》的影子。 《1874》是EASON情歌里非常特別的一首,尤其出自黃偉文手筆,更加難能可貴。這次講的是一個與戀人相隔百年的故事,卻不像其他歌手動不動一千年以後的路數,這100年並非一個準確的數字,只是歌者一種不可觸摸的感受。「懷疑在某一個國度里的某一年,還未待我到世上那天,存在過一位等我愛的戀人,夜夜為我失眠。」很難用筆法去形容這首歌的美妙,要評選十大最佳EASON之歌,這首一定榜上有名。 芳草連天,驕陽碧海之外,有位佳人,等我歸來。黃偉文為陳奕迅打造的奇情系列,著實可圈可點。 《防不勝防》的角度跟《1874》比不相上下,構造上類似於周杰倫的《開不了口》,故事講述自己死去,靈魂在女友身邊,她卻感受不到的苦境。雖然是一個奇情、凄清的故事,但在歌詞里,黃偉文卻收斂起鬼馬態度,很誠懇的在以事說人,咖啡、新書、床頭的玩具熊、花瓶里的花、唱片、被單、手機、香水、雨傘、相片,信息量大得驚人。所有這一切不過想表達的事,「你就算知 也不會想是我」。我覺得這首歌也是一首非常具有畫面感的歌曲,我在聽的時候,甚至都能感覺出MV的畫面應該是什麼樣子。 《兩名男子街頭相遇》是EASON一次自我分裂的實驗,同《黑面》可以一同比較。這首歌很搞,很適合演唱會拿來High一把,黃偉文又把他出道時就擅長的粵語RAP元素加進了這首歌,使得《兩名男子街頭相遇》讓EASON玩得很開心。 《The Line-up》在筆者眼裡,算是EASON完全確立自己風格的一張專輯。既不過分商業,悅耳度也保持之前專輯的高度,且在兩對詞曲組合的揉合下,呈現了EASON對於各種風格歌曲的得心應手。 2002.12 《For A Change & Hits》 這是陳奕迅在英皇的首張精選輯,推出時間和陳奕迅在華星時期的那張《新生活》差不多,而且誠意同樣滿載。 這張專輯採取了新歌+精選的方式,新歌有,分別是講述胖子有理(這是在說陳奕迅自己么?)的《King Kong》、應景聖誕的悲歌《Lonely Christmas》、戀人分開就不應再見的《少見不怪》、追戀人追得上天遁地的《第一類接觸》。除此之外,還有三首收錄在其他專輯裡的歌曲也在精選輯中出現,分別是廣播劇音樂故事《五星級的家》里陳奕迅和苦榮、苦妹對唱的《孤兒仔》《一疋布》、以及曾經在《Special Thanks To》的香港版里作為Bouns Track出現的《給愛麗斯》。因此,這張精選輯實際上對於大部分歌迷而言,是有著七首「新歌」可以聽,再加上2CD的容量,讓整張專輯的耐聽性和收藏價值相當之高。 這張專輯裡,無論快歌還是慢歌,都有著別樣的風味。《King Kong》和《第一類接觸》角度都很刁鑽,前者以金剛來暗喻肥胖人士,「即管取笑我高脂肪 根本不會怕他跟他怎講」,隨後帶出了洒脫超然的無所謂態度,「你話瘦多好看,但我話:其實你沒有眼光」,又是一次獨特的選題;後者是在《第三類接觸》為題眼來寫《第一類接觸》,寫出的是狂追愛人的那種勇敢和戲劇性,來看看為了獲得愛人的芳心,主人公都去了哪裡: 我穿梭時空 (from Alabama to Macau and Okinawa to Lantau) 似千里尋凶 (from Alabama to Iran and Barcelona To Iraq) 我消息靈通 (from California to Guangzhou and Yokohama to Cheung Chau) 明日就要抱起你 我想起都失控 有時候一直在想,這樣調皮詼諧的歌曲,大概只有同樣調皮詼諧的陳奕迅才能唱出來。不過,出道時候的陳奕迅也並不是這樣,那麼究竟是他因為唱這些歌才變成這樣,還是是這些歌為其量身定做的呢?這個問題,似乎是一個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問題…… 專輯裡還有一首極其特別的歌曲,就是林夕作詞,陳輝陽作曲的《給愛麗斯》。這首歌以貝多芬名曲《致愛麗斯》作為旋律的主幹,講述的是一段類似與《我有我愛你》一樣的戀情,反正我喜歡的是愛麗斯,但「你」卻是愛美斯,所以,「別對我生氣,別怪我卑鄙,明明將這首歌給我愛人,拋到海都不給你!」 而向來極少和人合唱的陳奕迅,在專輯裡還有兩首合唱歌曲,合唱對象則是兩個廣播劇里的經典形象----苦榮和苦妹。《孤兒仔》和《一疋布》前者略帶苦情,實則溫情,而後者則是知天命的年邁智者與未經世事的小孫女的溫馨對話,配以童趣市井的編曲,讓《一疋布》成為又一首陳奕迅脈脈溫情的歌曲。 《LONELY CHRISTMAS》和《少見不怪》,是專輯裡的兩首慢歌。前者應景專輯推出的聖誕,講述了一個人孤單過聖誕的慘狀,「誰又騎著那鹿車飛過,忘掉投下那禮物給我。凝視那燈飾,只有今晚最光最亮,卻照亮我的寂寞」。在人山人海里想對心愛的人表白,結局卻是「人浪中想真心告白,但你只想聽聽笑話」。這首歌后來有國語版的《聖誕結》,歌詞意境如出一轍,兩首歌曲曾經陪伴了我在大學過的第一個聖誕節,在那個孤單的夜晚,我開著這兩首歌,在宿舍里痛快高歌。另外,這首歌也是樂壇新人李峻一跟陳奕迅的首次合作,這位能作詞能作曲的音樂人,在未來日子裡,還有更多的優良表現。 《少見不怪》借用了這個成語,其實內容則是把歌名拆開,因為和你少見面,所以,才不會怪責你。點題之句,是副歌部分的「而既然分開了,何必又想打擾,為何愛人丟低了,才明白對方緊要」。這首歌在我看來,簡單的形容,就是----犯賤。因為到手的時候不懂得珍惜,非要分開了,才發現對方的重要。結果真能複合的時候,主人公又會想「假設什麼也還原,難道會是大團圓,還是惡夢再開端?」……這不是犯賤還是什麼?……好在這首非常「犯賤」的歌曲,又被陳奕迅唱得著實深情,讓人實在對主人公恨不起來。其實反過來想,許多人對待感情的態度,不外乎如此么? 2003.03 《Third Encounter演唱會》 在經歷了2001年《The easy ride live》的小試牛刀之後,一年多以後的陳奕迅,終於在充分的準備之下,舉辦了他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演唱會----《Third Encounter Live》。 在其他歌手都會藉助嘉賓來吸引觀眾的情形下,陳奕迅沒能「免俗」,這場演唱會也有嘉賓,不過,嘉賓卻是苦榮、苦妹和根本沒人認識的陳奐仁。看看這嘉賓名單,就知道陳奕迅的厲害之處:這些嘉賓,不是為了吸引觀眾,相反的,只是陳奕迅覺得他們能夠和演唱會融為一體,所以,他們才會出現。尤其值得稱道的是陳奕迅扶持新人的態度,陳奐仁在這次演唱會上,憑藉《阿斯匹靈》與《愛是懷疑》兩首歌大放異彩,隨後成為了香港樂壇的中堅力量。他能夠有如今的成績,陳奕迅的提點功不可沒。 此外,這場演唱會裡,還有一個「重量級」的嘉賓,那就是---譚詠麟。陳奕迅和譚詠麟,一人唱了一段《一生中最愛》。當然,如果你是聽CD而從未看過視頻,那麼你真的會以為,這真的是譚詠麟到現場去演唱,甚至還有人得出過結論:譚詠麟和陳奕迅應該是不和的,否則他們怎麼會不在一起合唱,而是分別單獨演唱,而且譚詠麟唱完之後什麼也沒說,就匆匆走人了呢?曾幾何時,我也一直以為這場演唱會真的是譚詠麟到了現場,後來看了DVD才知道,原來,這完全是陳奕迅一人分飾兩角,是一次意義重大的行為藝術。 「有請今晚的特別嘉賓,譚詠麟先生」。我相信每一個聽過這段演唱的觀眾,都會對陳奕迅出神入化的演繹而折服。這也讓不禁捏了一把冷汗:如果陳奕迅在內地,恐怕也只能成那些九流娛樂節目里的模仿歌手,整天靠模仿明星唱歌而混跡江湖。 這場演唱會之所以獲得空前的成功,還有一個原因是在編曲和演唱上,許多首歌曲都完全大踏步的超越了原版,例如大氣磅礴的《與我常在》,感情更加深切的《1874》,三個八度駭人演繹的《黑夜不再來》,懷念羅文的《幾許風雨》以及巧妙編曲之後掀起全場狂熱的《太空漫遊-美麗有罪-打得火熱-第五個現代化-隨意門》。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陳奕迅最後一次在公開長河演唱《第五個現代化》。 我之所以說這場演唱會最經典,是因為包含了一下幾個因素: 1陳奕迅真正充分的準備站在紅館,所以他歌外的用心和賣力; 2:在英皇時期接連推出國語粵語兩張大熱唱片,這個時候的陳奕迅,處於事業的巔峰時期; 3:《明年今日》唱到街知巷聞,火得一塌糊塗,將陳奕迅的人氣烘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4:舉辦這場演唱會的時候,陳奕迅29歲,正是一個人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所以全場又跑有跳又彈又唱,完全沒有一點體力問題; 5:演唱會的細節安排沒有喧賓奪主,不像06年的死亡主題,07年的婚禮那麼多噱頭,陳奕迅在這場演唱會裡,主要以唱歌為主,就算是《阿斯匹靈》里出現的中東風情,也完全和音樂融為一體; 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Third Encounter Live》,成為了一場永恆的經典演唱會,此後陳奕迅雖然多次在紅館舉辦演唱會,而且在花樣上也更加百出,但在我看來,始終無法真正的超越這場演唱。會每一個陳奕迅的歌迷都應該細心體會《Third Encounter Live》,我甚至隱隱約約的有種預感,如此經典的演唱會,以後真的很難再次出現。當然,我還是發自內心的希望,未來有一日,陳奕迅的演唱會,能夠超越《Third Encounter Live》。 2003.04 《黑 白 灰》 經歷了《Special Thanks To》的成功,陳奕迅似乎很難再在國語上找到一個突破口。於是保持現有狀態的保守策略也是難免的,這張《黑 白 灰》不再在音樂的進步上去努力,轉而玩概念。 如果要一一對應《黑 白 灰》里的10首歌分別代表的顏色,其實是有難度的。安靜就是白,激烈就是黑嗎?這麼生硬的搬套似乎是不行的。說到底還是取決於聽者自己的心情狀態。 例如開篇的《阿怪》,我就覺得很白,歌詞白,意義也很白。隨即的《我們都寂寞》更白,伴奏都沒什麼,不過卻是一幅末世景象。迎面一個老尼姑走過,KAO,這樣的歌詞也太刻意了吧!所幸,歌曲本身仍是讓人能思考的。《兄妹》隨即調整狀態,一個飽滿的故事呈現在聽眾面前。「不能相愛的一對,親愛像兩兄妹」,一語點破好朋友與戀人之間取捨的尷尬。「不能推,不能要,要了怕你誤會」,不知道有多少聽眾也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 因為有《明年今日》的紅,所以有了《十年》的大紅。EEG的策略很高明,大熱的粵語歌,出個不費力的國語版再度打榜,0成本操作的情況下,讓《十年》從此充斥著內地的各個大街小巷。比起《明年今日》的歌詞,《十年》顯得要更林夕,有了更多沒有具體指向的歌詞。「懷抱既然不能逗留,何不在離開的時候,一邊享受,一邊淚流?」解讀這首歌的意義並不大,對於絕大多數因為這首歌才關注陳奕迅的聽眾來說,《十年》只有一個職責,就是推廣了陳奕迅。 《黑 白 灰》里最大的亮點大概就是《Last Order》。這首由黃偉文操刀的歌曲將一個在酒吧飲得半醉的酒客情況塑造得妙趣橫生,並且還讓林夕在下一張粵語專輯裡用同樣的旋律來安慰《Last Order》里的酒客,兩首歌如果放在一起聽,絕對能讓聽眾找到不少的樂趣。 《明年今日》的成功讓陳奕迅與陳小霞合作了這張專輯,但整體素質卻並沒有太大提升,甚至相對於《明年今日》有一定的退步。要嚴格分析原因,《世界》《謝謝》等歌詞的匱乏都要記上一筆。這張專輯少了《Special Thanks To》里的那種靈性,刻意營造黑色白色灰色等等概念,換來的就僅僅只剩下一個概念。 這樣的情況在陳奕迅的國語專輯裡一直出現著,問題沒有得到根治。《怎麼樣》《認了吧》,整體水準每況愈下。難道《Special Thanks To》真的成了EASON自己都無法逾越的巔峰? 2003.07 《Live For Today》 這是一張和陶喆首次合作,劉志遠全面監製的專輯。他很純粹,整張專輯的音樂風格很統一;但同時也是造成這張專輯單薄的原因。 一直以來黃偉文的作品在陳奕迅專輯裡都是陪跑,在《Live For Today》里終於轉正,第一主打《十面埋伏》的風頭大大蓋過陶喆的《幸災樂禍》與林夕的《猜情尋》,首輪在電台播放即全城大熱,隨即拿下次年的勁歌金曲。《十面埋伏》是一首讓唱者過足癮的歌。副歌部分高昂不下,歌者則借著歌詞不停訴苦,彷彿有如抓住身邊的人,怒吼著「你知道嗎?!」 很少有聽第一遍就無法忘卻的歌,《十面埋伏》是其一。聽完一遍,不過癮,再多一次。 也很喜歡在K歌房「吼」這首歌。大汗淋漓,相當過癮。 黃偉文在歌詞中,寫出兩個人事事都錯過,無法相見。這一點與《防不勝防》類似,但相比《防不勝防》,卻要積極得多。 這首歌宣告著Eason英皇時代的結束。在這之後,Eason拋離了類似這樣苦情歌的路線,更多的則是探討著人生其他更應該值得留意的東西。 專輯裡最鬼馬的歌就是《阿邊個邊個》,歌詞非常簡單,講的是老媽帶著自己去串門走親戚,親戚太多認不過來,啊那個是誰誰誰,就是「阿邊個邊個」了。這首歌據說讓很多人過年時候都能想起來,不知道你聽了是不是一樣的想法?《忘記歌詞》也延續這個路線,講的就是唱歌時候忘記歌詞,講愛情、講友誼,再之後是什麼? 這句詞忘記了,可否繼續唱歌? 上面在《黑 白 灰》里說到對應《Last Order》,《New Order》來了。《Last Order》的主角是喝醉的酒客,《New Order》是安慰酒客的酒保。酒客說老婆跟人跑了,酒保則說我這六年來一天天聽酒客自語自言,兩個人頗有點那麼惺惺相惜的意思。喜歡粵語歌曲,喜歡陳奕迅都應該把兩首歌連起來聽一次,因為林夕與黃偉文這兩個粵語歌壇的聖手,不可多得的正面交鋒,就在這兩首歌里了。細心挖掘,你還能在這兩首歌里體會到很多樂趣! 壓軸的歌曲《歲月如歌》改編自《兄妹》,一直以來這種翻唱都是沒營養的,這次卻讓人大跌眼鏡,《歲月如歌》的整體質量非常之高,使得很難和《兄妹》分出個高下。劉卓輝寫這種大氣的闕歌總會挑一個平常人想不到的角度,這次解釋題目的金句就是:「當世事再沒完美,可遠在歲月如歌中找你」。 這張專輯名為《Live For Today》,很顯然陳奕迅的目的是講世情。整體來說,也出現了《黑 白 灰》里類似《世界》《謝謝》一類很刻意的歌,例如《謊言》《真相》,但其他好歌更多,讓人不得不感嘆,畢竟粵語,才是陳奕迅的心水。 2003.11 《七》 出道七年的陳奕迅,在2003年底,推出了這張名為《七》國語的新歌+精選輯。 其實,這張精選輯的水準並不高。三首新歌都是改編自大熱的粵語歌,《聖誕結》的原版是《Lonely Christmas》,《Shall We Talk》連歌名原封不動就改了過來,《寂寞讓你更快》的原版是《大開眼戒》。這三首歌里,除了《聖誕結》的詞作者何啟弘較為用心,將粵語版本的韻味完整複製過來之外,剩下兩首歌曲的歌詞都相當平庸,《寂寞讓你更快樂》過分的堆砌詞藻,根本未能體現出歌名的主題;《Shall We Talk》與原版更是有天壤之別,很多句歌詞林夕把粵語版本改動幾個字就換了過來,因此顯得非常生硬。 雖然這是一張質素不高的精選輯,但是因為精選部分有著英皇時期的高質素國語歌,而且這張專輯也給了平時不聽陳奕迅的內地人一個接觸他的機會,所以《七》也成為了在內地最被人所知的陳奕迅專輯。想想,這張專輯裡有《十年》,有《K歌之王》,有《你的背包》,有《兄妹》,有《謝謝儂》,有《愛是懷疑》……也難怪它可以在內地如此流行。 這是陳奕迅在英皇的最後一張國語專輯。《七》對於陳奕迅的重要性,在這張專輯裡並未能真正的體現出來,還好,這個歌名,在五年後有了一次真正精彩的演繹。 2004.01 《拉闊音樂會 陳奕迅X葉倩文》 在兩年前和林子祥合作之後,這次輪到了葉倩文。 這次演唱會,在歌曲上的選擇更加廣泛,為了契合唱了許多國語歌的葉倩文,陳奕迅也選擇了不少國語歌,而且當中許多都是頭一次現場演唱,如《我們都寂寞》《沒有手機的日子》等等,而其中最有趣的,就是把《歲月如歌》和《兄妹》結合在一起,一曲兩唱,接著還有破天荒的《Shall We Talk》+《零時十分》、《單車》+《珍重》以及《秋去雲來》+《K歌之王》,讓這場拉闊顯得特別有意義。 不過,大概是陳奕迅和葉倩文各自所擅長的曲目著實不搭的關係,這場拉闊雖然兩人儘力的想成為一個整體來進行演繹,不過所取得的效果,並沒有陳奕迅和林子祥的那場來得出色。另外,背負著合約危機等等不少身外事的陳奕迅,也沒有在演唱會裡發揮出他最佳的狀態。不過,作為在2004年唯一一張推出的唱片,這場演唱會,還是有理由讓我們足夠記得。 2005.02 《Great 5000 Secs》 2005.06 《Great 5000 Secs Vol.2》 2006.12. 《Sound & Sight》 2004年陳奕迅沒有發一張唱片,唯一有的,也是一張和葉倩文的拉闊演唱會專輯。 不是因為他唱不出來,這正是他狀態最好的時候,也不是因為陳奕迅沒有唱,陳奕迅在03年底就已經開始錄製新歌,04年初就已經錄製完畢。 只是因為英皇要冷藏他。而冷藏他的原因是,他不肯續約。 在英皇的數年間,對於陳奕迅來說是歡樂與痛苦並存的。他並沒有太多選擇歌曲的權利,英皇的商業打造使得他專輯雖然一直在出,卻總在同一個水準徘徊,無法提高。而英皇為了安排過多電影角色的策略也讓他很難靜下心來在音樂方面尋找突破的可能。合約將至,陳奕迅拿定主意要走,英皇也不是等閑之輩,要走?你今年就別唱歌了! 於是這張在04年初就已經灌錄完畢的專輯,在整個2004年都沒有派出。 2005年陳奕迅沒有續約,而是轉簽,英皇趁著過年,從專輯中拿出三首歌來,再挑選過去的老歌,組成一張毫無營養可言的「新歌+精選」。 新歌不是新歌,精選也沒有如何的精,一張不夠再來一張,6月時候陳奕迅已經加入環球唱片旗下的新藝寶,推出了新專輯《U87》,而英皇竟然選擇在專輯發售的同一天發售所謂的「新專輯」!仍然是走上次的路線,還是挑出4首歌來,搞新歌+精選。這種舉動陳奕迅看在眼裡,怒在心頭,卻無計可施。誰叫英皇是鼎鼎大名的流氓公司呢。別忘記了,還有4首歌。陳奕迅11月發國語專輯,英皇又發了一張全是老歌的精選;06年發新專輯,又是同一時間把剩下的4首歌拿出來,搞了個5CD的全面精選,。幾乎把EASON在英皇時代所有專輯裡的歌一網打盡。 這種做法最大的傷害就是,完全把這張本來應該在04年發行的專輯徹底擊潰,裡面的好歌也處於無人問津的狀態。一張被拆到兩年內分批發售的專輯,除了陳奕迅的死忠歌迷,很難有人去關注他。 原定的主打歌《一切還好》決不是第一次聽就可以留意到的歌曲,編曲採用電吉他Solo,鋼琴相輔,有一絲飄忽不定的意味。林夕的詞則不再訴苦,不再哭天喊地,字裡行間更多則是一種無奈,一種自嘲,一種自欺欺人。通篇都是一個人自己對自己說,放棄吧,放棄了一切都還好。 其實我們專喜愛得不到的,手鬆點也好。 《最後今晚》是《明年今日》的對應篇,也是原定主打的歌曲之一。《明年今日》是失落的凄慘,而《最後今晚》則是不捨得的幸福,死黨明天就要結婚,身為好朋友的自己有著種種不捨得的因由,一併寫進了這首歌。 這張專輯裡最值得推薦的就是林夕所寫的《不求人》。張國榮自殺身亡後,林夕曾說過,當時哥哥心態已經很差,他卻一直寫那些很慘的情歌去刺激他。直到哥哥的死,才讓他醒悟到作為一個流行樂的工作者,也有義務去「拯救」世人。於是03年後的林夕很少寫《明年今日》那樣的大悲慘,轉而卻關心世間諸多的幸福。這首《不求人》就是他在張國榮一年忌辰時寫來幾年他的歌。2007年張國榮追悼會,陳奕迅也在會上演唱了這首歌,其場面十分感人。 不求人 詞/林夕 曲/藍奕邦 請你不必擔憂 我會緊記 你的心不會死 請你不必傷悲 永遠都不變愛你 請你覺得歡喜 你去嬉戲 我們那麼傷悲 請你放心別離 我的心早載滿你 踏破多少荒草 渡過幾多里旅途 想知道今天你過得多好 沒求過你 你就當我驕傲 今天懇請你可好 請你花些心機 兩者比較 做人有幾歡喜 請你告知知己 你那邊可有怨氣 請你公開天機 快告知我 如何看破生死 請你挑選勝地 我有天總會見你 每個都總會見你 轉投新藝寶的陳奕迅,受制於公司而無法和林夕+陳輝陽這對完美組合繼續合作,但換來的則是更大的發展空間。英皇時代,造就了陳奕迅的巔峰,同時也帶給陳奕迅種種音樂之外的負累。用EASON自己的歌來說,「做做做做 面對你不喜歡的東西,半日已流逝」。在巔峰狀態下兩年未有唱片,恐怕就是陳奕迅最大的損失。無論如何,只要我們想起英皇時代,有過《Shall we talk》,有過《明年今日》,有過那麼多曾經何時何地都在打動我們的歌,對樂迷而言,這就是最大的財富。 第三章 富士山下 環球時代 2005.06 《U87》      04年,經歷家庭、事業一系列變故的Eason,在歌壇最風光無限的巔峰上,被英皇驟然冷藏一年半之久。500天不出片,這對於一個張張專輯大賣的一線歌手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但一切的原因皆因為Eason要脫離EEG而起。商業時代,利益為主,唱片公司有些小手段也無可厚非。但一個公司若做得像EEG這麼無恥,恐怕也屬少見。      長痛不如短痛,金子也總會發光。雖然2004年,在EASON這10多年的演唱道路上,留下的是一抹空白,但慶幸的是,給eason也換來了更加廣闊的創作空間。轉投環球旗下新藝寶的Eason,終於能夠真正做自己想做的音樂。      05年2月,《夕陽無限好》悄然在賀歲未散的喜慶氣氛里爬上了各大電台的榜單。這也是既《Shall we talk》之後,Eason再次用非情歌作為專輯主打曲目。還記得筆者第一次在電台聽到這歌,簡直不敢相信這是我熟悉的那個Eason所唱的歌。的確,跟《明年今日》還是《十面埋伏》相比,《夕陽無限好》顯然與這些歌曲有一個明顯的界限。你會發現,那個曾經呼天叫地愛愛愛愛愛到要吐的失戀傷心人,變成了「好風景多的是」的智者。(題外花絮是林夕憑藉《夕陽無限好》200字不到的歌詞,拿下8000港幣,成為業內翹楚。)      05年6月,Eason在新藝寶第一份作業《U87》面世。         《U87》:真正的「Live for today」      細心觀察《U87》,你會發現這張專輯跟陳奕迅在英皇的最後一張大碟類似:都是以一些時下、較為個人的內容來做文章。不過,《Live for today》顯得有些刻意,唱出的東西顯得有些大路和廉價;《小孩不懂怕》《謊言》《真相》,告訴聽眾的道理,是否顯得有些過於直白?看看填詞的是陳文剛和喬靖夫,他們與陳奕迅的不來電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還好,這張專輯有我們熟悉的林夕、黃偉文。CY KONG、Eric Kwok等老相識更是皆數到場(不過,獨獨缺了一個陳輝陽)。      開篇一首林夕與CY KONG聯手打造的《爛》灌進聽眾耳朵,林夕在03年後盡參佛法,05年是其佛法「修鍊」的成熟期,這首《爛》就帶著他參佛的意味。寥寥幾句,寫的仍是世間百態。林夕用「爛」做題眼,告訴聽眾的是:肉身會腐爛;世上無敵,必須不怕爛」。援引另一句話來解題即是:一件東西未必真實。只有相信那件事,他才能變成真實。一切人和事都會「爛」,而只要你心中不怕,又有何懼?      雷頌德作曲的《阿牛》是本張專輯唯一一首情歌,而這首歌亦是使《U87》陷入抄襲疑雲的罪魁禍首。從編曲角度來看,《阿牛》的確很像傳媒大眾指責的抄襲對象《艦隊》,而兩首歌風格的確幾乎完全一致,前者寫為愛生,為愛死,闖情場的「一頭蠻牛」;而後者寫的則是為著感情勇往直前、乘風破浪的「艦隊」。不過問題在於,這兩首歌都是雷頌德自家作品,而且自己形成固有風格,別人是否管得著?無論其他人再怎麼批評《阿牛》也好,也不妨礙這首歌在陳奕迅的作品裡一個較為獨特的地位,特別是其高潮段落「不甘心 明明不開心 就是不甘心」的句子,暴烈程度和同類型的《愛不釋手》有上一拼。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U87》里最讓人斷腸的歌曲,當屬這首緬懷梅姑打題的《夕陽無限好》。即便是背負了傷感愁人的憂思,林夕仍在歌曲內,末了鼓勵聽者,「好風景多的是 夕陽平常事 然而每天眼見的 永遠不相似」。這個世界有許多不滿與美滿,心想不同,眼見亦不同。      另外我鄭重推薦本曲的TVB版MTV,只有一個鏡頭,卻拍得滄海桑田,讓人唏噓感慨。      《浮誇》寫小人物,寫小人物不被重視,寫小人物一輩子平凡卻又想不平凡,但卻無處可以讓自己受到理睬,越辛酸,越難過,越鬱郁不得志,便從委屈到怨恨。黃偉文的詞寫故事,寫場景,卻處處透著一股邪氣。此曲一出,無數人猜測他究竟想寫誰,謝霆鋒,陳奕迅,甚至黃偉文自己?都不像。更多的則是諷刺,既是諷刺這種無才卻又愛顯的人,也是諷刺這個壓制人的社會。      在C.Y. Kong的原曲中,且還保留著一股「正常」的味道,而Eason完全邪式的唱腔,再加上最後那聲駭人的尖叫,則將整首歌徹底送入異世界。      黃偉文也憑《浮誇》一詞,也可以從此宣定與林夕的平起平坐。因為這樣陰森的歌詞,是林夕斷然不會寫的。(當然,能寫而不願寫,亦是一種境界)      「那年十八,母校舞會,站著如嘍啰。那時候我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類似於這樣的人,天下還不夠多麼?      在《浮誇》里邪完的黃偉文,轉眼到了《葡萄成熟時》,卻又變得誠懇真摯。以葡萄的栽種、收割,比喻世間人情,黃偉文想告訴聽眾的是,「日後 盡量別教今天的淚白流」。錯誤的事,從錯誤里吸收,挫折與破敗,讓人心酸;可是,「誰都心酸過,哪個沒有?」如果說林夕在《夕陽無限好》里的態度有些消沉,但《葡萄成熟時》則是完全的勵志。本專輯心靈雞湯的任務,落在了黃偉文的身上。      接著是「家長里短」三部曲,《不良嗜好》《怕死》《大個女》。三首歌寫的都是成家立業的成熟男人心態,恐怕面對陳奕迅大量的學生聽眾,會有些水土不服。不過仍然不影響三支歌的趣味,《不良嗜好》說愛人叫自己戒煙,《怕死》則說人三十而立後的驚恐心態,而《大個女》則就是陳奕迅對小康堤的忠心告白。誰不希望自己有一個出人頭地事事強的兒女,但陳奕迅卻告訴女兒,「你若決定要做最尾一名絕對允許」, 陳奕迅真乃慈父!      而《不良嗜好》里探討的已婚夫婦的角力,其實結婚或者正準備結婚的男女應該體會得頗深。歌外,陳奕迅為了女兒而戒煙,而歌內,陳奕迅則有點不甘心的抱怨,「受到監管的確令人苦惱 但你羅嗦都想我好 難忍卻又自豪」。說來,誰不願意有個好女人,在身邊對自己管東管西?      《16月6日晴》是一首清新可人的小品,但歌詞填得略顯隨意,陳羽恆還是有些功力不足;《三個人的探戈》延續《孤獨探戈》,但是立意上雖然劍走偏鋒,黃偉文卻沒能把三個人同行的尷尬填得入肉;至於專輯內半賣半送的兩首國語歌,《新美人主義》完全不想提,《遇見了你》倒讓人回到了陳奕迅《一滴眼淚》的時代,讓人有些懷念過去那個純純唱情歌的陳奕迅。      《U87》讓重回樂壇的陳奕迅拾起了那支米高峰「U87」,讓久違了陳奕迅的聽眾,再次享受了一場內容豐富的饕餮盛宴。這是一張沒有刻意追求主題和風格的專輯,亦是一張無招勝有招的音樂大碟,陳奕迅駕馭各種音樂風格的天王功力,在本支碟內,霸氣盡顯。 2005.11 《怎麼樣》      經歷了《黑白灰》一次不太成功的概念專輯嘗試,在新藝寶的第一張國語專輯,脫離了概念的束縛,延續著《U87》無招無式的功法,亦帶給了聽眾一張動靜相宜、落落大方的大碟。      第一首《不能再等待》是陳奕迅特別在數次訪問里推薦過的主打歌,合作的還是老搭檔劉志遠。以提琴和鋼琴作伴奏,緩緩帶給聽眾的是一次「靜」的氛圍。靜到第二首《對不起 謝謝》,就開始延續《你的背包》之風格。《對不起 謝謝》唱到副歌部分,其實會被那兩句「我愛你 好愛你 我恨你 好恨你」給破壞了氣氛,陳奕迅什麼時候唱過這種小女人顧怨自艾的歌曲?隨即《Hippie》、《不然你要我怎麼樣》與《不睡》就是正兒八經的嬉皮,《Hippie》寫一個業已30出頭的大男孩---這不就是陳奕迅嘛;《不然你要我怎麼樣》則在歌中大耍無賴,鬼馬得緊;最後的《不睡》更是直截了當,歌詞中心思想就是簡簡單單的:不想睡覺。      喜歡陳奕迅的一定不會忘卻他在深情款款的K歌之王背後這副玩世不恭的態度,而《Hippie》、《不然你要我怎麼樣》《不睡》則恰恰就是他這種樂天的最佳寫照。隨即逆轉直下的《一夜銷魂》帶來的是本張專輯最值得聽眾留意的歌曲,亦是筆者認為陳奕迅從《Special Thanks To》後帶來最好的國語歌。《一夜銷魂》,極盡曖昧,極盡情色,梁翹柏與周耀輝卻沒有向當年《低等動物》的黃偉文那樣堂而皇之的露骨,將一夜、一房、一床、兩個人的互相試探、互相猜測寫盡聽眾的心思里。梁翹柏與林知秋本次的編曲應該記上大功,最後陳奕迅的歇斯底里,有沒有點王菲的意思?      早開的長途班讓我想到beyond很多年前的《早班火車》,歌詞更像一部公路電影,寫歌中人,從最早開的長途列車,思人思己。這樣的內容陳奕迅嘗試得很少,這次出來的整體素質讓人滿意,不過編曲稍顯嘈雜,這種歌詞有內容的歌曲,讓人無法靜下心來聽陳奕迅在唱什麼,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剩下兩首粵語歌,《聽聽》是大家都吃的麥當勞,我覺得黃偉文太有才了,這樣一首內容與曲子都箍得死死的廣告歌,黃偉文也填出了商業之外的味道,以「聽我唱歌」為主打,絕非「看我吃麥當勞」之流惡俗題材。      《人神斗》是同名音樂劇的主題曲,《人神斗》這齣戲,最大的亮點恐怕當屬一直以陳奕迅為偶像的師兄劉浩龍,終於能夠有機會和陳奕迅同台飈歌。周耀輝填起這類漫天神佛的歌詞是最拿手的,以《Hippie》、《不然你要我怎麼樣》與《不睡》延續下來的嬉皮路線填出了一場人神亂斗的大場面。      《怎麼樣》這支碟其實對我還有另一層意義,猶記得當年陳奕迅到北京簽售,我也做了次痴心粉絲,排了幾百米長的隊等陳奕迅的簽名,而姍姍來遲的陳奕迅,對著每個拿著碟的歌迷都認真的簽名、留影、握手。在簽售會上的陳奕迅,至始至終大笑不止,使得整個賣場的氣氛活潑無比,他這種樂天的性格怕也是很多人都無法做到的吧!因此,即便國語專輯內把《Hippie》改成《Happy》,《一夜銷魂》成了《海誓山盟》,不過這也沒妨礙我買下。為什麼不允許一夜銷魂,卻能要人海誓山盟呢?國內相關監管部門,是否有些小題大做?       2006.02 《Life Continues》EP      也許是2004年憋得實在太久,僅隔三月,陳奕迅又推出了一張新專輯。雖然這只是一張只有六首歌與一首Hidden Track的迷你大碟,但恐怕,再找不到比這內容更豐富的EP了。      專輯趕在陳奕迅加盟新藝寶後首個紅館演唱會《Get a life》之前推出,不過在專輯內你感覺不到一絲倉促和趕工的痕迹,相反,正是本著精益求精的品質,才沒有濫竽充數的加到10首歌出大碟,因此這張EP可以說是誠意十足。整張EP是一個完整的概念,即如專輯名所言,一切有關「生命延續」的話題。      《低調》講述的是年少的時候,常常抱怨自己為什麼不快高長大。因為,長大了可以獨立。獨立意味著什麼?小時候的我們不太明白,不過是可以買小帖畫而沒人管,可以通宵玩遊戲機?還是可以不用偷偷摸摸交女朋友,或是存錢去想去的地方。      我們願望很多,得到卻很少。 漸漸的,我們都長大了。      生活從不會停止的。停止的是年少那些輕狂,附帶著淡淡的哀傷。      高調可以幹什麼?就算轟動幾秒有用么?      小時候有志願去保衛地球,長大寧願有一張安靜的床睡一個好覺。      《低調》。      低調的我愛什麼?混到廣大觀眾裡面躲。平凡,最好不過。      因為這才是生活。      長大,娶妻,生子。      有工作,有上司,有壓力。      於是片刻的歡樂,則是下班後晚些歸家,開著車到僻靜處一陣兜風。      我有車。我有壓抑,需要發泄。      夕陽暖暖,燈光漸暗。      天窗敞開,樂曲都市中迴響。      This is my Life.人與車。《人車志》。      和她在一起,我終於可以暫時忘掉那些煩惱,可以寧靜的休息片刻。哪怕是片刻。            朋友,我當你一秒朋友。      朋友,一世朋友。      可以和朋友暢談通宵,喝酒醉至路邊仰卧。      可以和朋友遊山玩水,在山頂看著朝陽。      有好事可與朋友分享,壞事亦有朋友一起承擔。      會吵架,會憤怒。但生死之交,怎能罕有?      無論如何,你仍是我的《最佳損友》。      當然,我還會對這世界不爽。      憑什麼別人開著名車摟著美女,坐在常年26度的辦公樓里休閑,我卻要頂著烈日去跑一個又一個客戶?      我不怨天尤人,但我有巨多話要傾訴。      可以做沙律的菜,為何腐爛成這樣?      可以做單車的鋼,為什麼做了子彈與手槍?      可以做總統的你,做了家中那廳長。可以做畫家的你,才華沒有,誰賣帳?      事不對人,完完全全的《暴殄天物》!      浮華盛世 人人浪費。            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般靜美。      對待生活的態度,用最大的能量,綻放自己的生命。      不要去管別人的態度,不要去管有誰不喜歡你。重要的是,永遠都會有重視你,支持你的人。      即便是流水,他有他的宿命,只能源源不斷向下游流去。前身,被擱在上游,早已風化。      若非經過提壩,斜陽那一瞬間的返照,他怎麼能看見那片落花?      流水何曾不想帶著落花,從此擁著最愛歸家?但生活,別過分的童話化。      我們不用去逃避什麼。我們也不需要太在意結果,但,我們需要有一個美麗的過程,給各此美麗的回憶。      這趟旅行若算開心,亦是無負這一生。      即使如落花流水般,亦能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交集,演繹如此動人的故事。      而我們呢?更應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時間。      《落花流水》。        孩子,你在昨日,仍是我心裡期待的「大個女」。到了今天,才驟然發現,大得太快。      逗你的時候,你會讓我覺得自己也是個小孩子;      你也會把我氣得要命,你也會讓我覺得自己也快變得跟你一樣壞……而我,只想今天所想的,別實現太快。      親愛的,你可不可以,別《大得太快》?      六首歌,六種關於生活的態度。有工作,有嗜好,有朋友,有家人,有愛人……這,就是陳奕迅帶給我們,關於人生的種種話題。      想知道這些內容,就必須「想聽」。      最後一首由雷頌德與青介聯手打造的《想聽》,是廣播劇《來不及聽你說愛我》的主題曲,歌詞本身誠懇動人,亦有金句開解世人,「想聽得見 用耳聽未必聽見 將心擺耳邊 才驟覺沉默有深淺 」。陳奕迅拿捏起這種簡單動人的小品,手法仍是相當的純熟。      伴隨著《Get a life》的「死」,這張「生」的專輯,兩者相映成趣,亦給喜歡陳奕迅的歌迷留下了6首精緻動人的歌曲。陳奕迅的歌曲世界,經歷了《U87》與《Life Continues》的磨礪,更顯得成熟穩重。      因此,集大成的《What"s going on》,來得並不偶然。 2006.04 《Get A Life 演唱會》 這是陳奕迅第三次踏上紅館,也是他在環球的第一次紅館演唱會。這場演唱會是陳奕迅最優雅的一場演唱會,整場舞台的設計以「死亡」作為主題,是陳奕迅對自己歌劇情結的一次概念複製,包括舞蹈、美術以及交響樂團現場的演奏,都有著深深的舞台劇烙印。 在編曲方面,這場演唱會最大的亮點就是把三首歌曲進行了重新編曲,《傷信》《1874》與《黑夜不再來》,這三首原來是鋼琴、手風琴為主的歌曲,在演唱會上變成了「提琴三部曲」,通過提琴的重新編曲,讓三首歌有了不一樣的風格。 這也是我覺得演唱會的優勢之一。它可以通過全新的編曲,讓一些歌曲發揮出和原來不一樣的特質。不過這種情形有好有壞,例如這場演唱會裡,《黑夜不再來》的全新編曲就比原版要更契合歌曲的主題,而《1874》的全新編曲就跟原版比起來不上不下,至於《活著多好》,雖然加進了多種元素,比原版的鋼琴複雜得多,但整體而言的效果並不算好。 這場演唱會唱了一些冷門歌曲,例如《送院途中》,例如《幸災樂禍》,基本上算是對陳奕迅11年來的音樂均有涉及,而且在這場演唱會裡,陳奕迅不再聲嘶力竭哭天喊地,而是「漸化作淡然優雅」,這和《Third Encounter》形成了一個鮮明對比。至於那種演唱風格的陳奕迅更讓你喜歡呢?我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例如,我就不喜歡《Get A Life》里的《十面埋伏》,我甚至覺得平平穩穩唱完這首歌的他,還不如CD里激情澎湃的演繹。 不過,對於玩高清的人而言,這場演唱會的意義重大,因為《Get A Life》是陳奕迅的演唱會首次發行高清藍光,出色的舞美設計,加上高清畫質,讓這場演唱會成為我反覆觀看最多的一場。 最後,有一個小花絮要告訴陳奕迅的核心歌迷。在演唱會之前曾經推出一張單曲CD,以這場演唱會的名字命名,名字是《Get A Life EP》,而這首歌,就是《最佳損友》的remix版,這首歌以陳奕迅的獨白「to my friend」,和在《Life Continues》里的版本不同的是,這首歌在編曲上更加簡單,突出的是陳奕迅的嗓音,而且最後的副歌沒有演唱,2分鐘戛然而止。我原來以為在演唱會裡,陳奕迅會演唱這個混音版本,因為我覺得它的感染力比原版要更強烈。不過,最終在演唱會裡,陳奕迅還是選擇了「嚴重似情侶講分手」。 2006.11 《What"s going on》       誰都只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陳奕迅這次告訴我們的,是一個有關「放手」的話題。      最先開始,陳奕迅的概念是做一張國粵語總計20首歌的大碟,將一首歌曲的國、粵兩面呈現給聽眾,專輯取名《The Two sides》。時間倉促,趕在年底頒獎禮之前,必須交出一張成績表,於是乎,粵語版率先面世,而雖然失去了一次令人期待的概念嘗試,但呈現給聽眾的這50%,卻帶給陳奕迅的歌迷100%的感動。      一切,皆因那首如今已街知巷聞的《富士山下》。      《富士山下》,由新晉作曲家Christopher Chak作曲,林夕主刀,講的是關於放開與寬恕的故事。      誰都只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有些拗口,有些莫名其妙。你細細想之後,卻又不得不贊同。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林夕借歌詞中的男主角安慰他曾經的女孩,又何嘗不是在告訴我們一些人生的態度呢?          《富士山下》的文字中,可以讓我在腦海里想像著這樣的畫面:冬天,紛飛,雪花。一對人,一條路,呵出的熱氣,一句句暖暖的話語。淡淡的傷感,熙熙攘攘的人群。這樣的場景你似曾,我也相識,它可以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年代。          喜歡一個人,猶如你喜歡富士山。你喜歡富士山,卻無法一個人擁有他。如果你拋不低,你就只能讓自己走過這座山。這樣的大愛,林夕給了你,你又是否能接受呢?          人活到幾歲算短?失戀只有更短。歸家需要幾里路,誰能預算?《What"s going on》里的陳奕迅,很婉轉的告訴你,愛永遠不是一個人的全部,但卻又是一個人最不能割捨的東西。別為了愛要生要死,對他的寬容,就是對自己的寬容。          有時候,我不得不從心裡感激陳奕迅,能通過這種流行快餐文化,讓心裡擁有別樣的感動。也許在大多數人眼裡,流行歌曲永遠是不見得有多深的東西,但可能在某種時刻,對於我自己,能聽到《富士山下》,已經相當足夠。      而至於《What"s going on》中其他的歌曲,亦是閃耀在《富士山下》的光芒背後,不能被忽略的作品,第一主打《裙下之臣》,是典型的黃偉文風格,繼諷刺、挪揄於一身。表面看,《裙下之臣》是寫拜在女人裙下的「臣」,其實亦是黃偉文借力打力,諷刺拜金的女人、花心的男人和這個對感情日益輕浮的世界。更諷刺的是,許多電台的DJ亦把這首歌推薦成稱讚女人的大路情歌,不知道陳奕迅和黃偉文有知,會是怎樣的心情。      《最後的嬉皮士》是上次《Hippie》之後的續集,更加俏皮,更加玩世不恭;而到了《白玫瑰》,則驟變嚴肅溫柔。白玫瑰,是一種哀悼,一種懷緬,寫的亦是這種失去感情維繫的兩人,互相回憶與感慨。「得不到的從來矜貴」,是整支歌的點題金句。      《黑擇明》,年底頒獎禮上,夕爺曾經在得獎感言里公開說,感謝唱片公司給他這個機會填這樣的歌詞。從勸導人積極向上,不要輕言放棄的《黑擇明》,也能看得出林夕近幾年寫作的心態變化。從前他會在歌詞里哀怨、斷腸,但如今參悟佛法的夕爺,更藉著流行樂這一大眾普及讀物,想告知聽眾除了被感情折磨得要生要死之外,另一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而《黑擇明》,就是告訴你,「失戀也死 走去死 你母親傷心到死 內疚沒?」其實我雖然覺得這第二段的歌詞來得沒有第一段以電影大師黑澤明的作品來導出「黑擇明」這個道理高明,但終究好要過唱爛俗情歌。而尾段與《富士山下》首尾相連的協奏,亦是一闕漂亮的神來之筆。      跳過前面已經重點闡述的《富士山下》,林夕在本張專輯內第三首詞作《不如不見》,是一首單憑歌詞本身已讓人感慨萬分的慢板情歌,歌中內容,依舊是講述滄海桑田,所帶給人的變遷。      我想大家應該都記得《十年》。在那個時候,林夕說,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認識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如果我和你再相見呢?        林夕為這段感情,也寫上了一個續集,一個句號。          頭沾濕,無可避免;倫敦總依戀雨點.乘早機,忍耐著呵欠,完全為見你一面.     尋得到塵封小店,回不到相戀那天,靈氣大概早被污染,誰為了生活不變?     越渴望見面然後發現,中間隔著那十年.     我想見的笑臉只有懷念,不懂怎去再聊天.     像我在往日還未抽煙,不知你怎麼變遷?     似等了一百年,忽然明白,     即使再見面,成熟地表演……     不如不見.          這結果有些殘忍,卻很現實。所謂的等待,往往經不起時間的推敲。自己並不是太喜歡《十年》這首歌,卻也會不經意間哼起其中的旋律和歌詞。而今天,終於可以換成《不如不見》。         《心深傷透》,歌曲本身與歌名相去甚遠,千萬別誤會這是一首如此哀怨纏綿的情歌,Davy Chan與CY kong帶給大家的,其實是一首寫時下社會的憤世歌。而《解藥》是多年後陳奕迅再次寫歌給自己,風格上其實延續了05年寫給梁漢文《戀愛盲》的調調,但整體在Davy Chan與CY kong的打造下,顯得更加從容不迫。《解藥》加上《天公地道》《粵語殘片》,三首歌仍然全盤講述「放手」。《解藥》是告訴你如何放手,「就是放你出去 放你飛上天堂覓尋」;《天公地道》是告訴你放手之後,「視野變換了 命運也不是這麼深奧」。而結尾的《粵語殘片》,則是一個人徹底放手之後的懷念,在舊日雜物中,尋回當年的動魄驚心。      《What"s going on》標誌著陳奕迅音樂風格的一種階段性總結,即,由天荒地老的《幸福摩天輪》,轉到呼天叫地的《K歌之王》,又走向離開你六十年的《明年今日》,最後,成為何不把悲哀感覺假設是來自你虛構的《富士山下》。陳奕迅在音樂道路上,十數年來的沉澱,成就了《富士山下》,也成就了《What"s going on》。      無論多久後再回顧這張專輯,我想都會記得《富士山下》,記得《黑擇明》,記得《不如不見》,記得《裙下之臣》…… 2007.04 《認了吧》      從《怎麼樣》,到《怎麼了?》,再到《認了吧》,玩興十足的Eason,開盡了專輯名稱的玩笑。      這張原本是《The two sides》另一面的專輯,一拖再拖之後,加上兩首新歌,終於堂而皇之的推出。      華星時代的Eason還在摸索國語市場,還在走偶像路線,所以你能在《一滴眼淚》里聽到還在走學友唱腔陳奕迅故作憂鬱的唱著《感情約》;而在英皇時代,《特别致謝》加上包辦全碟歌詞的林夕,殺傷力終於無比強大,《你的背包》簡約而不簡單;《謝謝儂》最有Eason本色,好唱又好玩;療傷聖葯亦有《你會不會》《想哭》悉數道來;末了還可以藉著《狂人日記》憤世嫉俗一把。      而在環球時代,陳奕迅的粵語越做越洒脫,你見不到他窩在沙發里恨恨的捏碎若干西紅柿,然後幽怨的唱「離開你六十年,但願認得出你的子女」,也見不到他「呼天叫地愛愛愛愛到要吐」。娶妻生子的陳奕迅,專輯裡想帶給聽眾的訊息已由原本的苦情、濫情轉為「LLive For Today」式的思考:生活,不單單只有慘烈的愛情。      所以我們聽到了「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聽到了「應該怎麼愛 可惜書里從沒記載 終於摸索出來 但歲月卻不回來」。從前陳奕迅喜歡往人心口上撒鹽,而現在喜歡贈人雞湯,溫暖心靈。回顧陳奕迅的大熱之作,《幸福摩天輪》是青澀的愛戀;《K歌之王》是暴烈的愛情;《明年今日》是慘慘慘;而今日的《富士山下》,則開始教導人,「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      在這種情況下的《認了吧》,究竟又是如何傳承陳奕迅一貫的音樂宗旨的呢?      陳奕迅最開始的打算,是在06年底推出一張雙CD的專輯,一面粵語,一面國語。陳奕迅想用AB餐的方式,來闡述一首歌的兩種語境下不同的味道;但顯然這麼干,唱片公司是不大樂意的;於是最終分開了,再刪一點,加一點,一張所謂「全新」的國語專輯,就這麼出爐。      乍看製作陣容,除開粵語專輯裡已經悉數出現的林夕、陳小霞、Cy kong等「老相好」之外,方文山、周杰倫、易家揚等人的名字也著實令人耳目一新,那麼,成品如何?         1 煙味 VS 裙下之臣      國語:煙味 曲: Alex San | 詞: 方文山   粵語:裙下之臣 曲: Alex San | 詞: 黃偉文         《煙味》的歌詞可以說是一點瑕疵都沒有,完美,無懈可擊。      但是,這首歌究竟說了什麼?言之無物的歌詞配上曲,聽完之後完全不能給聽眾一點點交流,猶如一個人自己在喃喃自語。再看看粵語原詞《裙下之臣》,立馬高下立判。      黃偉文犀利、諷刺、隱喻卻又暴露的歌詞挑逗著聽眾的每一根神經,「抬頭望長裙下的風 連幻想的質感都一樣柔潤 無論雪紡或絲絨 同樣誘發過我那一秒悸動」,開始寥寥幾句,立刻將《裙下之臣》這個主題點得呼之欲出,可謂絕佳!而《煙味》整首歌暴露了方文山一直以來的弊病,寫東西華麗無比,但是常常金玉其外,內里卻是毫無價值的敗絮。再看看方文山同樣的韻腳上寫的詞,「這玫瑰終究會凋謝 迷途在嘲笑著那些綠葉 春天終於也妥協 開始朝著死亡那一遍傾斜」……誰能告訴我這究竟說了啥?         2 淘汰      曲: 周杰倫 | 詞: 周杰倫      這首歌的炒作程度不是一般,周杰倫和陳奕迅兩大天王的首次合作成了各個媒體報道的用詞。只是這些人都不知道,早在周未出名時,他就給已憑《K歌之王》大紅的陳奕迅寫過歌了。      這次他們的合作,還不如當年的《冤家》。冤家至少還有點貼切的溫馨,而這次《淘汰》,曲沒什麼問題,詞卻問題大了。我很想替周杰倫的國語老師抽他一頓,然後請他告訴我什麼叫「老不醒」,什麼叫「完美放棄」,什麼叫「回憶沒有皺摺」,什麼叫「安慰的淘汰」。定語賓語狀語被周杰倫一鍋燉了,出來的歌詞自然就慘不忍睹。      這首歌很好唱,成為K歌新秀估計是沒什麼問題的。只是如今的陳奕迅,還需要這種價值不大的K歌行貨嗎?               3 快樂男生      曲: CY Kong | 詞: 易家揚      忍了兩首莫名其妙的歌曲之後,終於忍來一首靠譜的。      曲不算是CY KONG的作品裡出色的,看得出他也沒花多少心思在這首歌上,明顯有趕工的痕迹。詞方面易家揚可以給前面兩位還在夢遊的文山和杰倫好好的上一課。不要求詞出彩,至少也要不過不失,這首《快樂男生》既是如此。      總感覺現在的eason,不能再唱這種歌裝嫩了。風格上延續了《怎麼樣》里的《Hippie》,仍然是以「隨性」、「簡單」、「純粹」作為中心思想,只是這次明顯要年輕許多。            4 紅玫瑰      國語:紅玫瑰 曲: 梁翹柏 | 詞: 李焯雄   粵語:白玫瑰 曲: 梁翹柏 | 詞: 李焯雄         果然,國粵語的詞由一個人開寫,要可靠得多。《紅玫瑰》和《白玫瑰》遙相呼應,各得益彰,很有味道。      《白玫瑰》是講愛情的遺失,而《紅玫瑰》則是愛情的背叛。說相同卻又不盡相同,中心思想由《白玫瑰》中「得不到的 從來矜貴」延伸到《紅玫瑰》的「被偏愛的 都有恃無恐」,可供聽眾細細玩味。      陳奕迅與梁翹柏的合作很少,寥寥幾次都相當出彩。上次《一夜銷魂》尚讓人記憶猶新,這次的兩朵玫瑰也來得相當漂亮。期待他們將來的發揮。               5 月黑風高      國語: 月黑風高 曲: CY Kong | 詞: 林夕   粵語: 黑擇明 曲: CY Kong | 詞: 林夕      再次重複一下上面的那句話,「果然,國粵語的詞由一個人開寫,要可靠得多。」      《黑擇明》用有限的歌詞環境,既向黑澤明大師致敬,又教導人不應自殺,多珍惜生命,這麼兩個嚴肅的主題被林夕寫得平凡中見真章,說教卻又看不到古板的意味。「失戀也死 走去死 走去死 你母親傷心到死 內疚沒?」里含義一目了然,林夕似乎一步步將詞人的社會責任感落實到位;而在《月黑風高》里,更社會更現實更小市民,一個辛苦開晚班計程車,白天又要在大廈里當清潔工,努力賺錢給兒子念大學的老父親形象儼然紙上。上一代為了下一代的幸福疲於奔命,而下一代卻昏昏沉沉,不知道路在何方。林夕這一次揭露了問題,卻沒有給出答案。      前幾天和人談起這首歌,都在感嘆國語樂壇很少有寫這類題材的,看看排行榜一半以上都是愛得昏天暗地死去活來,要不就是故作姿態假惺惺的寫首歌曲給父母,實則空洞無物。同樣是探討兩代人關係的題材,林夕一出手,高下立判。               6 愛情轉移      國語 愛情轉移 曲: Christopher Chak | 詞: 林夕   粵語 富士山下 曲: Christopher Chak | 詞: 林夕         這首歌不用多說,凡是聽流行樂的不會不知道。這首歌其實折射出一些現象,比如,廣東語受語境的限制有多深。因為凡是聽過粵語版本的《富士山下》,對於《愛情轉移》都是相當不喜歡的。無論從意境、深度、帖肉程度和遣詞用句來說,《愛情轉移》都要低《富士山下》若干個百分點;但偏偏《富士山下》遠沒有《愛情轉移》出名。普通話是法定語言,廣東話再出色也僅僅只是一隅方言。但為什麼香港歌手的國語詞總是沒有粵語來得出彩呢?這個水土不服的問題,需要找個偏方來解決。      《愛情轉移》的詞換做其他人寫,則可以及格;但在林夕手下,未免有些失水準。假大空是對詞的第一印象,很宏偉的歌詞,但最終給人的感覺卻不知所云。「把一個人的溫暖 轉移到另一個的胸膛 讓上次犯的錯反省出夢想」,再看看「誰都只得那雙手 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 要擁有必先懂失去怎接受」,後者則顯得要誠懇許多。      這首歌最大的功績大概就是能讓陳奕迅在內地再火上一把,只是因為《愛情轉移》而火,多少有些諷刺。         7 好久不見      國語 好久不見 曲: 陳小霞 | 詞: 施立   粵語 不如不見 曲: 陳小霞 | 詞: 林夕      與兩朵玫瑰一樣,《好久不見》與《不如不見》可謂旗鼓相當。《不如不見》是《十年》續集,當年是情人還是朋友的感情畫上了句號,字裡行間有著揮之不去的憂傷;而《好久不見》則   要明亮許多,多年不見的戀人,在即將相見的前一刻心境,由Eason淡淡的唱腔娓然道來。      《好久不見》堪稱本張專輯裡最出彩的作品,而這首歌也早在去年年中就以錄製完成,比粵語的《不如不見》都來得早。            8 愛是一本書      國語 愛是一本書 曲: Davy Chan | 詞: 易家揚   粵語 心深傷透 曲: Davy Chan | Hardpack、Davy Chan、CY Kong、Eason Chan      本張專輯裡最有誠意的翻唱作品,也是最讓人驚艷的。      粵語《心深傷透》是首快板歌,而這次居然成了陶喆風格的R&B。陳奕迅很少嘗試這類風格,這次效果也相當不俗。《心深傷透》里還在不爽整個世界,《愛是一本書》里則在對情人溫馨的唱著兩個人的小愛情。一個曲子,兩個境界,頗具玩味。      最後再說一次,實在是太「陶喆」了。            9 第一個雅皮士      國語 第一個雅皮士 曲: 梁翹柏 | 詞: 周耀輝   粵語 最後的嬉皮士 曲: 梁翹柏 | 詞: 黃偉文         無論是「雅皮士」,還是「嬉皮士」,歌曲整體的感覺都是「及格之上、水準之下」。粵語還比較喧鬧,而國語則純粹Jazz。歌詞訊息量很大,歌迷可以慢慢消化。               10 白色球鞋      國語 白色球鞋 曲: CY Kong 陳奕迅 | 詞: 姚謙   粵語 粵語殘片 曲: CY Kong 陳奕迅 | 詞:周博賢         其實如果按照國語的命名規則,粵語改名為「白色襯衣」就對了。都是講若干年後翻起小時候的物事,粵語翻到的是襯衣,而國語是球鞋。由此帶來一段往事。共同點:都是初戀。      這也是陳奕迅很少接觸的內容,來得輕鬆而沒有負擔。兩首歌都是簡約婉轉的愛情小品,留來做專輯的「補完」位置,最為合適不過。            11 月球上的人      曲: 蘇耀宗 | 詞: 林若寧 | 編曲: 王菀之      王菀之的編曲是這首歌最大的亮點。不清楚和聲是否也是她,在《花灑》里也有一個似曾相識的女生。      歌詞的點睛之句為「從月球觀看 難辨地球相愛跟錯愛」。整首歌輕盈卻飽滿,有憂傷卻不泛濫。尤其尾段加上若有若無的女和聲,更是讓這首歌出彩的地方之一。      聽了這首歌,終於在國語專輯裡一直疑惑的問題,得到答案。為什麼總覺得國語里的陳奕迅缺少點味道?聽了這首同張專輯裡的粵語歌曲,一下子明白:陳奕迅嗓音里的低沉與沙啞,國語里很難見到。因為這種獨特的風格,使得很多平凡資質的歌也能唱的加分不少。         這次是陳奕迅第一次在同一歌曲的基礎上大批量推出國粵語的版本。總體來說,在預料之中,粵語版本全面勝出。      只能說期待下次。《認了吧》像是一次商業驅動下的玩票大碟,專輯名似乎也在告訴我們,認了吧,就這個樣子好了。而半年後的粵語專輯《Listen To Eason Chan》,才是陳奕迅應該認真對待,才是我們應該認真對待的作品。 2007.10 《Listen To Eason Chan》      隨著時間的推移,陳奕迅的音樂越來越變得純粹。這種純粹不單單是在歌曲本身而言,還包括了諸多歌內歌外的東西。例如封面,例如歌名,例如專輯名。記得謝霆鋒在01年出《玉蝴蝶》大碟的時候,就曾經給EEG提過,並不想自己出現在封面,無奈公司斷然拒絕了這個要求。也許在EEG看來,不是靠音樂打動人,而是靠謝霆鋒那張俊俏的臉去賣唱片。後來《玉蝴蝶》賣到斷市,業內評價亦稱讚奇佳,最後推出的限量版,也終於圓了謝霆鋒的夙願,封面換成了他所想要的,一隻黑色的蝴蝶。      這張《Listen To Eason Chan》,亦同《玉蝴蝶》一樣,整張專輯沒有陳奕迅的面容出現,甚至玩得更過分,歌詞都沒有,猶如專輯名,聽陳奕迅唱就可以了。至於唱的內容呢,也圓了陳奕迅一直以來的想法,做一張純粹的舞曲快歌專輯。而這張大碟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陳奕迅即時召開的07年紅館演唱會大熱造勢,所以「熱鬧」,亦就是本張專輯的核心思想。      最熱鬧的陳奕迅,就在這張《Listen To Eason Chan》裡面      專輯第一首歌乃是拉丁舞曲風格的《馬里奧派對》不過正如歌詞所講,「這歌嘛 跟森巴節日無關 只關於虛擬遊戲」,所講的亦是現在80、90後御宅一族的故事。寫詞的李峻一之前為陳奕迅貢獻過《聖誕結》,是一名詞曲雙修的作者,這樣的人在今時今日的香港樂壇也顯得較為少見。通篇歌詞契合著陳奕迅愛玩的特性,加進遊戲的內容也更令從小有紅白機、任天堂陪伴的聽眾顯得更為真切。而陳奕迅自己也是一個遊戲迷,在06年上海演唱會上《謝謝儂》中段扮成馬里奧采蘑菇、錄製《What"s going on》間隙靠NDSL解悶、與謝霆鋒一起玩魔獸世界等等都說明了這首歌的歌詞可謂正中陳奕迅下懷。而歌詞本身亦有幾處讓聽眾若有所思,「沒法可當成 現實的英雄 我沒強橫彈跳力 無公主要被我救起」也許在遊戲內再完美的Ending,回到現實來,也僅僅是南柯一夢?      《熱島小夜曲》林夕主刀,將在黃耀明作品中拿手的情熱曖昧分了一半過來,意境則有些兒童不宜。建議理解本首歌詞可以參考較早前黃偉文所作的《低等動物》。第三首《閃》的作曲是老搭檔Davy Chan,而作詞則是陳奕迅本張專輯力捧的陳詩慧,而陳詩慧則算不負眾望,在專輯內的表現作為一個新人來說亦算及格線之上。《馬里奧派對》說的是宅男避世夢,《熱島小夜曲》則是情慾主題,而《閃》則是陳奕迅本身感慨娛樂圈狗仔隊的「閃」光燈。「誰知 那邊 無端已閃一閃 狂追 再閃 被攝下太討厭」,這種身處圈內人的無奈感受,在他的好友謝霆鋒身上亦有體現過,《你看我看你》中黃偉文也給謝霆鋒寫過類似的感慨。      《演唱會》相當簡單,本身就是07年《Eason"S Moving On Stage》的主題曲,唱的內容正如歌中所講,「仍是我 陳奕迅 開演唱會不多廢話!」。這首歌亦是本張專輯內最短的歌曲,僅2分半,正可謂簡單到由內到外。      黃偉文在本張專輯內貢獻的第一首歌是《滑鐵盧車站》。同《怎麼樣》中《早開的長途班》相比,這首歌就像是粵語版本,意境雷同,寫出的則是粵語形態的另一種味道。值得一提的是專輯中整體曲目的安排。10首歌內,由森巴快歌《馬里奧派對》開場,到《演唱會》快到頂點,再到《滑鐵盧車站》節奏放緩,第六首《Crying In The Party》是專輯內唯一的慢歌,放到專輯正中的位置,正好讓聽眾的耳朵稍作休息適應。這樣的刻意安排,讓人不得不佩服陳奕迅的用心。      《Crying In The Party》請到了多年未創作的香港老一輩音樂人黎小田,此次出手,帶給Eason的亦是如同黃沾老先生最後一次為梁漢文作曲的《情常在》一樣,皆讓聽眾感到暖意十足。《Crying In The Party》,是以聽眾的眼光,看到別人在舞廳中的哭,進而安慰,回想自己「也曾像這樣 青春大概相似」,糾結之句則是「總有段情 落入這種困局」。黃偉文在本首歌內雖然有些偷懶,用了太多「了」字結尾,不過整體而言,由於奉獻了不少金句,姑且可以將功抵過。      《狂熱革命》重新收拾聽眾情緒,有《人來人往》之後《季軍》的感覺;而《變色龍》則是周耀輝與王雙峻再一次的玩世不恭。在《U87》中《浮誇》,《Life Continues》中《低調》,而《Listen To Eason Chan》中,陳奕迅則變作了《變色龍》。三首歌連起來聽,則會更加饒有趣味。《時代巨輪》是一次嘆為觀止的控訴,亦是林夕愛徒林若寧難得的一次爆發。Eric Kwok與孫偉明的曲爆烈,詞中運用了大量排山倒海的對比句,即勾起聽眾耳癮,又朗朗上口,實在是本專輯中最為出色的曲目之一。      《乜嘢啫》歌名直譯則是「想怎樣」,本首歌是陳奕迅自己寫曲,而游思行寫的歌詞嬉皮味道十足,通篇圍繞的則是歌名所指,乜嘢啫?「點解 不滿足你 挑剔將我推過咗隔離?點解 想壓扁我 搞到心淡乜嘢都冇味?」      Bouns Track是07年陳奕迅在電影圈最大的製作《兄弟》的同名主題曲。其實這首歌若有時間,耐心填一個粵語版本,必然風光無限。不過趕著電影檔期上映,卻可惜了Eason的一把好曲。      專輯還附送了10首remix版本。不過在筆者看來,這10首remix的可聽性相當之低,因為eason本人的聲線在remix之下,失去了他應有的魅力。而最不能接受的則是把《Crying In The Party》這樣一首傷感的緬懷慢歌混成了不知所云的舞曲,不知道聽這麼悲傷的歌,誰high得起來?      《Listen To Eason Chan》是陳奕迅完成自己心愿的一張專輯,雖然對於他的忠實聽眾而言,更希望聽到類似於《富士山下》或者《明年今日》一樣的歌,但似乎我們又不能對Eason要求得太多。畢竟,《Listen To Eason Chan》中的十一首歌,並不存在缺乏可聽性的任何一首存在,《Listen To Eason Chan》依然保持著陳奕迅高質、高量的特徵。      在《兄弟》與劉德華的對唱中,讓我們看到了陳奕迅在對唱歌曲中的魅力。而縱觀陳奕迅的作品,你會發現他很少參與對唱歌曲,11年下來他的對唱歌曲屈指可數。就連他的好兄弟nic,也僅僅只有演唱會的《Better man》和《細路》兩首充數。是能和陳奕迅對唱的人太少,還是機緣巧合,偏偏撞不到一塊?這的確是個讓人琢磨不透的答案…… 2007.12 《Eason"s Moving On Stage 1 演唱會》 多年來在積累了大量歌迷的陳奕迅,在十多年裡,歌迷鋪枝蓋葉般遍布全球,這也給他的全球巡迴演唱會提供了一個票房的基礎保證。於是,2007年11月,陳奕迅重裝上陣,從香港開始,啟動了他全球巡迴舉辦演唱會的計劃。 這場演唱會雖然在舞美方面有著很多外行人激動的噱頭,但我看重的,首先是陳奕迅在選曲上的別具匠心,以一首安寧簡單的《白玫瑰》開場,接著是從未出現在演唱會上的《信心花舍》,此外還有《第五個現代化》《今日》《月球上的人》《低等動物》等等歌曲,都能夠讓他的一些鐵杆歌迷驚喜。 演唱會裡翻唱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是陳奕迅對英文歌曲的再度嘗試,這是一首經典老歌,原作是出生在新奧爾良的美國爵士樂之父Louis Armstrong,多年來有近50位歌手在不同場合下翻唱過這首歌,至於陳奕迅的這個版本究竟能在眾多翻唱里能夠算多好,這其實不重要,關鍵是這次過了陳奕迅難得唱一次英文歌的癮。 出於對《月球上的人》這首歌曲的特別偏好,我對這場演唱會裡的這個版本也進行了特別的關注。這個版本加進的音效不同於王菀之原版的純粹鋼琴編曲,更顯得像是演唱會上那種live舞台劇的感覺,尤其是陳奕迅現場感情的拿捏,不超過,不內斂,很巧妙的體會出了這首歌曲的意境。推薦喜歡這首歌的人,聽這場演唱會版的《月球上的人》。 Eason"s Moving On Stage,在這之後一年半的時間裡,陳奕迅一直在路上,在全球各地用他的歌聲感動著不同的人。而換來的代價,就是接下來的2008年沒有粵語大碟的推出。不過,還好《Solidays》這張精選輯,也有著足夠的誠意。 2008.07 《不想放手》 經歷了《Listen To Eason Chan》大碟之後的陳奕迅,工作重心轉移到演唱會上面,半年後再度送上的這張名為《不想放手》的國語專輯。 一方面,過去的老搭檔CY KONG、Eric Kwok等人本次都沒有合作,取而代之的是內地音樂人吳向飛。作為專輯中獨挑大樑的製作人,《不想放手》中他並沒有貢獻出太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倒是曲世聰的《然後怎樣》讓人看到一個簡單、純粹的陳奕迅。 這次在專輯的整體概念上,顯然是借鑒了古巨基《Moments》以圖配歌的策劃,但在整體上,兩者都顯得有些詞不達意,《Moments》是基仔自己的攝影作品做主打,而《不想放手》則換成了一副副吉米式寫意的插畫。不過正如陳奕迅自己所言,這是獻給自己女兒的禮物,自娛自樂的作品,旁人又能奈何呢? 相對於在環球時代的兩張國語專輯來說,無論是《怎麼樣》還是《認了吧》,總有一首比較主流和大眾的主打歌,前者《對不起謝謝》亦算在坊間造成效應,後者《愛情轉移》更是唱得街知巷聞。而本張專輯內擔當此次重擔的則是《路一直都在》以及《不要說話》。後者是《時尚先生》的主題曲,顯然這個模式是想複製《愛情轉移》較之《愛情呼叫轉移》的電影效應,不過顯然算盤打得有點錯了。《時尚先生》本身所造成的話題有限,與當年大炒的《愛情呼叫轉移》遠不在一個級別,歌曲質量上,《愛情轉移》的粵語版本《富士山下》早已在廣東香港兩地打得火熱,而《不要說話》則是完全原創,可聽性上也不及《愛情轉移》。不過,其實從歌曲本身而言,《不要說話》倒算得上陳奕迅的一次回歸之作,很有01年《反正是我》中主打《不如這樣》的風格。 作為首度獻唱英文歌的《Aren"t You Glad》,是本張專輯的一大噱頭,圓了Eason自己和歌迷的願倒是真的,歌曲本身倒讓人想起馮德倫當年寫給謝霆鋒的《Let me die》,又或者是在謝霆鋒演唱會上傾情對唱的《Better man》。最有趣味的歌是《7》,27個忘記只是想告訴聽眾,「這世上除了你誰會明白 我背上7的秘密?」。其中不能言會的趣味,相比只有相當鐵杆的謝霆鋒歌迷,才能知道箇中滋味。同時這亦是筆者在本張專輯中最為喜歡的曲目。 《土星環》看到了熟悉的黃偉文,寫的歌詞也饒有趣味。相對其他歌詞而言,《土星環》則要顯得立意高明不少,講述了一個遠隔萬里流落異星的人孤單卻自由的心境。其他諸如《漂亮小姐》《臭美》等等歌曲則顯得較為平庸,並不能很好的體現出謝霆鋒的個人風格,略有充數之嫌。此外要嚴重批評《臭美》的旋律與編曲,也太像《煩惱歌》了吧? 從歌詞內容而言,10首歌曲各有所指,顯然專輯整體是想製造出類似於《Special Thanks To》那種磅礴的世間百態,但顯然並沒有達到後者的高度。《不想放手》,缺少一種什麼樣的東西呢?如果仔細聽完,你會發現,少的其實是《Special Thanks To》那種高度的統一性---這跟林夕包辦了全碟歌詞,無不有重要關係。 不過這也沒有太大關係,畢竟在國語市場,《不想放手》相對於其他尤其是大陸某些靠賣臉或者賣緋聞的歌手而言,已經具有相當高的水準。只是對於陳奕迅,高標準嚴要求也不為過。 2008.08 《Solidays》 2008年,陳奕迅的工作重心放在演唱會上,除了一張湊數的國語專輯,在粵語專輯裡,就只有這張《Solidays》精選輯。如果要是像國語那張湊數,那麼粵語大碟一樣做得出十首新歌,但顯然在對待粵語市場和國語市場上,陳奕迅的態度並不一樣,所以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同時也是為自己的環球時代做一個總結回顧,於是這張《Solidays》,就承擔了這兩份重任。 這張《Solidays》,收錄了兩首新歌,《歌頌》和《後台》,一首獻給歷年給陳奕迅寫歌的詞曲作者,一首獻給為陳奕迅演唱會而台前幕後忙活的工作人員。這兩首歌曲的MV都拍得別具匠心,特別是《歌頌》的MV,裡面有許多音樂人的亮相,場面相當溫馨。而林振強的空白,加上不斷顯現的各種歌名,也讓人不禁感慨,轉眼十多年,陳奕迅也出了40張專輯了…… 此外,在《Perfect Match》這張雜錦碟里出現的陳奕迅和張學友合唱的《天下太平》也收錄在了《Solidays》。這首歌曲,是香港樂壇里程碑式的作品,在這首講述和平大愛蓋過個人小愛的作品裡,兩代歌神的惺惺相惜展露無疑。 專輯裡還有兩首歌曲的混音版本,一首是《Crying In The Party》,和正式大碟里的remix一樣,都是用輕鬆的編曲去沖淡歌曲的悲傷;《只是近黃昏》是《夕陽無限好》的純鋼琴版本,編曲更加憂傷,這個版本我覺得超過了原版,更符合歌曲里那種訴說滄海桑田,物是人非的感慨。 這張《Solidays》大碟從新歌到概念本身都在為「精選」服務,也是我覺得陳奕迅對專輯認真的態度的體現----哪怕是一張騙錢為主的精選輯,也總能找到一個切入點,讓整張專輯真正的稱得上「精選」二字。有這樣認真的歌手,我們當然應該認真去聆聽。 2009.04 《H3M》 富士山下譜終章,《H3M》。 從《H3M》可以看出一點,那就是在環球的陳奕迅,做的音樂是最自由的。離開了華星時代的初出茅廬,在EEG的時代,陳奕迅的專輯裡透露著種種大喜大悲,慘到極致如《明年今日》,喜到極致如《幸災樂禍》,雖然這些歌素質都不差,而且是成就陳奕迅今時今日地位必不可缺的作品,但我想那時候的陳奕迅做音樂一定不怎麼開心。如果對照他在環球的幾張專輯,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一個區別:風格更加的中庸化,旋律更加的平淡化,而歌詞,也更加的優雅。 這三個詞,用來解讀陳奕迅的新專輯《H3M》,再合適不過。 中庸。很久沒有聽到《十面埋伏》里陳奕迅唱得那麼肝腸寸斷了,也沒有聽到《兩個男子街頭相遇》里那麼抵死鬼馬,所有種種肆意的感情起伏,除了在05年加盟環球的處女作《U87》里的《浮誇》里最後可以聽到的那一聲慘叫之外,剩下的都是為人父者之後對命途和人生的淡淡感悟。 以前的陳奕迅坐在沙發上,捏碎柿子,低著頭凄涼的吐出「離開你六十年」;現在則是在得知過去人的婚禮後製造眼淚想救世。曾經要把物證摧毀五千億個,也不要留低一個的人,如今則是教育聽眾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人生並非虛耗,何來塵埃飛舞? 沒有了那麼多的戲劇化,中庸了的陳奕迅,其實更真實,也更可愛。我們大部分平凡人的生活依然雷同得平淡似水,或許有人會就此消沉,鋒利不再尖銳,希望不再滿溢,所以陳奕迅循循教導我們,記低這感慨,世事變,有沒有將你掩蓋? 平淡。慢慢地合作新詩,靜靜地同床午睡。慢慢地邁向聽朝,靜靜地懷念昨日。你有多久沒有聽到陳奕迅唱出這樣的詞了?無非是告訴你,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幸福,兩個人有兩個人的幸福。沒有聽到這首歌?趕緊戴上你的耳機,在你的IPOD里找到《今天只做一件事》。請記得正在唱歌的這個人,曾經也告訴你情人寂寥的出生於1874,剛剛早一百年,一個世紀。 優雅。棄置那棵花,容我帶它的根歸家;送你這棵花,來懷念已逝去初夏。其實要感謝的人是林若寧,雖然這位林夕的門徒近年來的作品常被人批為腐氣十足,但你仍不得不承認他其實會寫出很多匠心獨具的歌詞。花開的沙丘滋養我們貧窮地方,優美似畫。歌里歌外的陳奕迅,七百年內一如優雅。 我想一定有一部分人不太喜歡《H3M》。因為他們渴望聽到《K歌之王》,《明年今日》,《富士山下》……不用否認,我其實也和這些人一樣。但這樣的歌是可遇不可求的,或者,能求而不求,亦是一種境界。我們希望E夕陽組合重出江湖,也希望澤日生繼續出現在陳奕迅新專輯的製作團隊里;但對於年過而立的新任歌神來說,這位生活里的好丈夫、好父親,他已經沒有太多時間重複自己的過去。記得古巨基在2007年的紅館演唱會上曾經說,我35歲,我想40來歲退休,2、3年開一次演唱會的話,我還有2、3次而已。是的,雖然50歲可以唱歌,60歲也可以,你不覺得累的話,70歲、80歲都可以,但對於大部分歌手來說,3、40歲才是他最黃金的藝術年代。陳奕迅35歲了,他還有很多事要做,於是這次,他嘗試了band sound。 對於出現在這次專輯裡的製作人,想必大部分熟悉香港樂壇的人不會感到陌生。我不提太極樂隊的老憤青鄧建明,也不提寫出《天下無雙》和《單車》的劉重言,更不會跟你提伴隨著王菲走到陳奕迅的CY KONG,對於這個去年陪了陳奕迅走遍大江南北的樂隊,每個人身上都有說不完的故事。我曾經很難想像這些音樂風格迥異的人是怎麼能夠合到一塊----比如鄧建明,那可是唱「為何要講政治,發泄亦沒意思,由那些騙子,講出天大名字」的硬朗漢子,他遇見「若問世上誰無雙,會令昨天明天也閃亮」的柳重言,會不會幹上一架?懷著這樣帶著一絲不雅窺私慾的我,聽完了整張《H3M》。 《Allegro,Opus 3.3a.m.》這首歌名在近三年內我肯定不能一下子寫出來的歌,作為這張專輯的開場,夠熱鬧,夠新奇,同陳奕迅的大多數中板快歌一樣的難K,難傳唱,但是這又何妨?我相信現在的陳奕迅早就不被電台里為了幾次點播率而爭得頭破血流的三流歌手一樣去在乎自己的新歌究竟能不能讓人一聽就會唱,他要做的其實是盡量接觸過去沒有接觸,或者說接觸得少的東西,趁自己還年輕,趁大家都還年輕。就像在這首歌里名不見經傳的小克所調侃的那些詞壇前輩一樣,其實要寫,什麼都要試。 所以接下來試了一次懷舊,《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 可能這首歌讓人想起華星,讓人想起寶麗金,都很正常,劉志遠的編曲更是契合著過去80年代的band風潮,而他自己本身就是beyond樂隊出身,所以有這樣的風格並不奇怪。覺得這張專輯裡黃偉文和林夕都很嚴陣以待,他們的作品都很嚴肅,即便看起來故作輕鬆,講到內里依然驚心動魄;而相應的,真正懈怠下來,毫無負擔的詞人是周耀輝。《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寫的東西九個字概括,那就是:還有什麼可以送給你。送梧桐,送薔薇,送春光,送秋色,總之,我們還是不應該在一起。 看,連詞都是那麼的八十年代,平鋪直敘的講愛是懷疑這個道理。而當愛不再懷疑的時候,《今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花一天感覺一切是愛」。我一直對於舒文不太放心,但似乎有了Joey Tang之後他看上去也不是那麼不靠譜,這首同樣八十年代風格的歌曲,充滿了平平淡淡的幸福與溫暖。如果你看過若干年前馮德倫、謝霆鋒合導的電影《戀愛起義》,那麼當中蔡卓妍與周俊偉過的小日子,用這首歌來做註腳,再也貼切不過。 好久不見余紹祺,最後一次見到好像還是恭碩良沒長胖發福,只有一米七四的時候;更加好久不見雷有輝,他們合作的《一個旅人》,有著一定的紀念意義,而對於陳奕迅來說,這首寫出的一個單身旅人將旅途見聞寫給知心人的歌曲,由他來演繹出的好像少了那份不能和愛人相處的憂傷,取而代之的是儘是見到新鮮人新鮮事的興奮,所以歌里大部分時間,陳奕迅都在炫耀他的高音。也許意識到做人不能太得意忘形,於是接下來陳奕迅一本正經的唱了《七百年後》。 一定要看過《WALL-E》,你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這首歌。簡單說林若寧借物喻人的寫環保是不公平的,說他揀自己《花落誰家》的臭腳更加是一種沒來由的惡毒攻擊,其實《七百年後》將主題故事建立在講述機器人之愛的《WALL-E》之上,其實也是讓聽眾能夠完全明白這首歌的一種契機。很難有機會花100分鐘來聽一首歌所講述的故事是怎麼樣吧,尤其是這個故事還是在大銀幕上帶著無數的好評朝你而來。電影主題曲很多,寫電影的歌也很多,但《七百年後》是林若寧和柳重言的,跟《WALL-E》沒有任何商業關係,所以,林若寧寫得很誠懇,至少,比林大老爺的「銀河是個賤貨」要順耳得多。 這首歌打榜是應得的,他比凌晨三點半要好些,因為我們大部分時間的凌晨都在睡覺,而聽完《七百年後》,我們也許會抬頭看著星空,想起曾經和某人一起立下守望誓言的昔日。七百年里隨記憶老去,仍有你的衷心愛侶。 06年初陳奕迅《get a life》,三年後《Life Goes On》。在當年他以女兒的出生來感悟人的生與死,如今的陳奕迅則交出了感悟的答卷:有悲總有喜,人不應自危,隨時代走也是用這雙手;再辛苦也好,亦不要淡忘,自己的功過。生命繼續,太陽也一樣照常升起,兩首歌一起,開導著世間被世情所困的芸芸世人。 這張專輯裡最適合培養陳奕迅新歌迷里不曾接觸他過去作品的歌,是《不來也不去》。這首由林夕加CY KONG打造的作品,從某個側面闡述了從華星走到EEG,再到環球的陳奕迅。歌詞有華星時代的懷舊,EEG時代的自虐,最後也有著環球時代的豁達。林夕很嚴肅的寫了一個不怎麼嚴肅的事,講一個人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失落,但我們依然看得出張國榮身故之後的林夕和環球時代的陳奕迅,他們通過很多很多首歌告訴聽眾,你即使不明白驪歌有著什麼樣的痛,也應該明白做人應該單純如兒歌一樣快樂。 《H3M》的壓軸曲目是黃偉文與陳奕迅打造的《沙龍》,這首歌為專輯做了總結,同樣也傳達著積極的態度給聽眾,至少是表面看上去積極的。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首講述一個人結婚生子愜意生活的歌曲,卻在旋律和編曲方面總給人一種藏著刀子的憂傷和遺憾。黃偉文在歌詞里一方面積極的教育聽眾人生並非虛耗,應該拍著照片一路同步,同時卻又冷冷的甩出一句,要拍照的事,可不少……是啊,可真不少,但這些東西,是不是你真的需要的呢?「只一格,經典的偶遇已不再」,你能做的,也只能是「盡量框住目前大概」,這與其說是一種豁達,更不如說是無奈吧?值得讚揚的是陳奕迅的作曲,他以前寫的好歌不少,但好些年都沒覺得他的曲子好了,主要是太過平淡,沒有亮點,但這首《沙龍》真的是相當不錯,副歌部分有中欲說還休的魅力,能夠勾住你心裡的那根弦,不停的撥動----如果沒有最後那句「何來塵埃飛舞」,就更好了。 刻意漏過《於心有愧》,是想把它放在最後來說。 有人說陳奕迅現在的專輯找不出眼前一亮的作品,找不出《富士山下》,找不出《明年今日》,找不出《K歌之王》……又要翻舊賬了,但我並不十分贊成這種說法。那種能夠聽第一遍就打動100個聽眾里的100個人,實在是強人所難。要吃快餐請出門左拐,對待陳奕迅這種級數的歌手,我們應該把他當成綠茶一樣細品。而這張《H3M》里,最值得我細品的有兩首,一首是上面的《沙龍》,還有一首就是《於心有愧》。 先聽它吧。林夕一開篇就寫出「曾聽說過你某夜結婚,未曾露笑容」,歌詞是寫「我」對「你」,這位曾經因為年少率性,而被錯手放過的女人,卻因此而傷害了她一輩子的故事。看到這篇詞,讓我想起的除了《婚禮的祝福》,還有《明年今日》,還有《十面埋伏》,還有那首《富士山下》。《明年今日》里的男主角等了六十年,等得人老滄桑,視線模糊的看著心愛女人的子女;《十面埋伏》里的男主角走到天南海北只為了找到你的蹤跡;而《富士山下》的男主角,正好就是那位勸著愛自己的女人放手的罪魁禍首。 當年在富士山下,自己別有用心的送風衣給她,若干年後卻發現其實當年錯手毀了人一世,偉大到像有么有為,檢討又有何用?自己又能怎麼去向你說對不起?一個連乞丐喊窮心也會痛的人,又是為什麼會對感情冷酷無情到這個地步?林夕早先寫給李克勤有一首歌叫《她慈我悲》,而換到陳奕迅身上,《於心有愧》可以改名叫《我慈,我悲》。 這首歌也許立意不見得有多麼高雅,旋律也不見得有什麼動人,編曲也更加是十分大路的Band sound風格,但我其實喜歡這樣的陳奕迅,這首歌既保留了過去作品裡那種悲慘,又有著在新時期的作品裡新的感悟。我們能夠在這首歌里看到不少作品的影子,從《婚禮的祝福》到《富士山下》,悉數可以數出大量陳奕迅歷年專輯裡的歌曲,特別是最後那一句,「直到在某年某日我能安息於葬禮 仍想你一家可到齊」,像不像《明年今日》+《活著多好》? 我一廂情願的把《於心有愧》加在《富士山下》之後去解讀,儘管林夕不見得有這個初衷;而我認為《於心有愧》是《富士山下》故事的延續,這首歌才真正的為《富士山下》畫上了一個句號。也許做人有時候不要太豁達的好,情人節,總歸還是要說穿。 幾近中庸,幾近平淡,幾近優雅,這就是《H3M》。為這張專輯寫一個最後的總結性發言讓我很頭疼,因為它浮光掠影的掃過了一個平凡人生活的許多片段,這些故事的剪影沒有開始,也不會那麼快結束,而人生里我們要留意的,要後悔的,要珍惜的,要銘記的,如同《H3M》里的10首歌一樣,浮浮沉沉的年華里,到最後你總會發現,一些對生活的感悟,在《H3M》里,你都能找到一個大概。 2009.09 《上五樓的快活》 半年一張國語、半年一張粵語是陳奕迅目前出碟的基本路數。在《H3M》之後,這張名為《上五樓的快活》的國語專輯也按時來到大家面前。 以目前陳奕迅的江湖地位,呼風喚雨的他,在這張國語專輯裡也出現了幾位台灣的知名音樂人,蘇打綠的吳青峰,林暐哲,蔡健雅等音樂人在專輯裡都給陳奕迅寫出了歌曲,同時還有陳奕迅自己作曲的《給你》,以及從2006年起就想合作的范曉萱的《你為什麼哭了呢》。而且,林夕、黃偉文、李焯雄和陳少琪四位詞人,在專輯裡也分別有四首作品奉上,讓整張專輯的製作看起來相當平衡規矩。 不過,這份規矩的代價,就是讓專輯顯得太過四平八穩,缺乏粵語專輯那種大收大放的悸動。例如像排在第一位的主打歌《在你身邊》,就是一首為了迎合市場而做的世博會主題曲。雖然有著陳少琪的詞和張亞東的曲,但礙於主題的束縛,這首歌曲並沒法打動人,在我看來,陳少琪填的詞,還不如多年前的《Taipei City》來得誠懇。 如果這樣一首歌,放在Bouns Track里,那麼是最好的選擇;但如果放在專輯的第一位,未免太過急功近利。這也是陳奕迅在處理國語專輯上一貫的死結,這也是為什麼他的國語專輯一直要比粵語專輯低一個檔次的原因。不僅僅是詞曲的差距,更是對市場定位的一種誤判。 不過,這張專輯裡,至少有兩首歌還是值得聽眾銘記。一首,是林暐哲作曲,林嘉欣作詞的《Nothing Ever Happened》,這首簡簡單單的英文情歌,比起上一張專輯裡的《Aren"t You Glad》更加成熟,吐字和拿捏感情也更加到位。這首英文歌不像大部分中國歌手甚至非英語籍的歌手那樣,在唱的時候會讓人很遊離在歌之外,陳奕迅完美的發音讓這首歌顯得非常流暢自然,能夠唱到這個級別的當下華語歌手著實不多,我眼下能夠立刻想到的,也只有張靚穎而已。 雖然黃偉文的《謀情害命》也足夠有趣,但李守信、金木義則、黃冠豪和石博元四人的編曲卻未能契合黃偉文的歌詞,導致這首歌曲最終出來的效果並不算好。相對的,《給你》就要踏實誠懇得許多,在簡簡單單的鋼琴伴奏里,唱出了歌者「給你」的真情告白。 看得出,《第五樓的快活》是想複製《Special Thanks to》的成功,很多歌曲都能找到對應,例如《這樣的一個麻煩》可以對應《謝謝儂》,《多少》可以對應《想哭》,《床頭燈》對應《狂人日記》,而且還有英文歌的呈現,以及閩南語的《我甲你》,這麼看起來,在國語專輯中,《第五樓的快活》並不算差,甚至如果你不去想陳奕迅的粵語專輯,這張專輯也能夠多多少少的滿足你。可惜,如果你像我一樣,對陳奕迅的粵語深深著迷的話,你對這張專輯,一定有著諸多的不滿。 這種不滿主要是在詞作方面。國語歌空洞無味的詞是一大詬病,就算林夕或者黃偉文,在應付國語歌曲的時候也經常出現這種詞不達意的情況,而這張專輯裡大部分的詞作都只能算及格水準,稍微能和粵語歌詞比肩的,也只有《床頭燈》一首歌。這首講述一個人成長之後,面對曾經的理想與如今的現實的差距,泰然處之卻又略帶失落的心態,被葛大為輕輕的在歌詞裡帶了出來,樸實而誠懇。可惜,大路的、不對路的編曲又一次的毀了這首歌的意境。想想《狂人日記》的編曲是多麼的震撼人心!所以,我很希望將來的陳奕迅,能夠在國語專輯裡,認真的考慮《Special Thanks to》緣何那麼成功。畢竟我也不希望,這張八年前的唱片,還在保持著陳奕迅國語唱片的最高水準。 2010.03 《Time Flies》 陳奕迅並不常發EP,上一次還是四年以前的《Life Continues》。2006年的這張EP質素很高,而且這兩張EP的緣起都基於同一個原因:演唱會在即,出一張新唱片預預熱。《Life Continues》主要講述的是生命的多樣性,拋開封面的噱頭不提,這張《Time Flies》仍然有一個強力的主題,那就是--時間。 班底仍然是大家熟悉的Eric Kwok、黃偉文、林夕等人,最值得歌迷驚喜的莫過於澤日生的再度出現,事隔三年半,陳奕迅+林夕+澤日生這個《富士山下》的優質組合再次出歌,怎能不叫人興奮呢?這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歌迷請願希望三人能夠再碰頭,而陳奕迅也樂得其成,終於在《Time Flies》里碰到了一起。 六首歌圍繞著「時間」這一主題來造勢,第一首是《無人之境》。第一首歌講的是婚外情,這首歌打榜的時候正好是陳奕迅和謝安琪盛傳緋聞的時期,於是《無人之境》也順帶著有了許多歌里歌外的八卦。單純的看這首歌,講述的是我和你那無法對人宣布的地下情,只能偷偷相約一刻,然後希望這一瞬間能夠變為永恆。 黃偉文這次寫得一點都不含蓄,「這個世界最壞罪名,叫太易動情」或者「共你隔著空在秘密通電,挑戰道德底線」,都是將偷情擺到了檯面上。我個人希望這是黃偉文畸戀系列的最後一首。死人對生者的戀(《防不勝防》)、人獸戀(《打回原形》)、3P(《低等動物》)等等我都相當喜歡,但是這這些歌曲在意識上實在過於大膽,道德觀念不一定會被所有聽眾接受。不過另一方面,我希望「玩物志」這個題材能夠延續下去,因為這個層面的黃偉文時而嚴肅,時而可愛,最是他鬼馬的一面。 接下來的《大人》依然是Eric Kwok的曲子,不過作詞則換了新晉的陳詠謙。喜歡廣東歌的樂迷應該適當留意這個詞人,因為黃偉文在有意隱退而轉身去做服裝生意之後,他扶持了幾位新老詞人逐漸上位,而陳詠謙就是第一批的三分之一。《大人》是講成長,同一題材陳奕迅已唱過幾次,如《時光倒流二十年》《細路》《大個女》《大得太快》等等,《大人》主題較為簡單,所以也無須太過苛刻,陳詠謙盡到本分,而聽眾亦可觀察他將來的作品質量是否夠上水準。 把《一絲不掛》放到一邊,跳過來看《陀飛輪》。陀飛輪是一種手錶的調速裝置,這首歌算是整張EP的核心歌曲,詞是黃偉文特別給陳奕迅量身定做的Esaon玩物志之第四部。前幾如玩車《人車志》,玩相機《沙龍》,品酒《葡萄成熟時》,而這次則是玩表的《陀飛輪》。其實,還有一首《裙下之臣》講述玩女人,不過……這個黃偉文的惡趣味,也只能體現在DUO LIVE的五連發里了。 相對於之前幾首並不太過明確的表達個人感受,而是在連篇敘事里緩緩道出內里心境,《陀飛輪》則是一開篇就做回顧,從十八歲寫到二十七,再到如今三十六歲的陳奕迅,當「美酒 跑車 相機 金錶」都有的時候,點出了「曾付出幾多心跳 來換取一堆堆的發票」的感慨,進而則是「勞力是無止境 活著多好不需要靠物證 也不以高薪高職高級品搏尊敬」的自我總結。有退休之意的黃偉文在歌詞里夾雜了自己的心境,歌詞幾乎句句都是金句,讓聽眾在很長的時間內都可以細細回味。《陀飛輪》是《沙龍》更加複雜和大氣的版本,在編曲上Gary Tong卻相反用了最簡單的方式去表達,鋼琴,用得極其巧妙,勾出了整首歌的味道,而且最大讓步的編曲正好讓陳奕迅無可挑剔的聲音成為了最擊中聽眾的主力。 讓我感慨的一點是,如今的香港樂壇,只有黃偉文才能寫出這樣的歌,也只有陳奕迅才能唱這樣的歌。這句話倒也不是將黃陳二人捧得有多高,一方面或許是他們追求的不再是寫些你情我濃,你情我怨的痴纏情歌,另一方面,鑒於黃偉文和陳奕迅在樂壇上的地位,已經到了可以寫這樣的歌而無視市場的地步,這種歌換一個人唱也許不會有太大的反響,因為沒有品牌的標籤,而如今的香港樂壇卻也愈來愈低落,新晉歌手更加不敢唱這樣的歌----如果《喜帖街》換成麥家瑜來唱,還會紅透一年么? 幸好《陀飛輪》有陳奕迅,而不是一線歌手都如容祖兒一般,十年下來歌里的味道從來未變,《痛愛》跟《時不與我》,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而陳奕迅則已經從《傷信》進化到《富士山下》,乃至如今的《一絲不掛》。當然,也許是我太嫉妒容祖兒霸佔了那麼多陳輝陽,而導致這通偏見的原因吧。 第五受《心腹》又是麥當勞的廣告歌,同五年前的《聽聽》一樣,主旋律依然沒有變,詞依然是黃偉文,只不過作曲由王雙峻換成了Eric Kwok,主題則是麥當勞進駐香港35年來的時光變遷。《味之素》令我想起過去寫給林夕寫給楊千嬅的同名歌曲,對了,那首歌還是陳輝陽的作曲。說起來,陳奕迅也已經八年沒和陳輝陽合作了。 最後來談《一絲不掛》。 《一絲不掛》對大多數陳奕迅的歌迷而言,有澤日生的噱頭已經足夠了,所以關於曲的部分我不用說太多,單單來看歌詞。歌名自然又是如《一夜銷魂》般的噱頭,這「一絲」連接著我,與心裡牽著掛著的她。林夕自然不會簡單的寫寫痴男怨女,整首歌像是《明年今日》的痛苦升級版與自我解脫版,第一段從昔時分手寫到再度見面的糾結,敘事完成之後,接下來全都是自己捶打自己的感慨,明年今日別要再失眠,畢竟「這些年望你緊抱他出現 還憑何擔心再互相糾纏」? 林夕的詞寫得最妙之處則是「如一根絲牽引著拾荒之路 結在喉嚨內痕癢得似有還無」,將見到她欲說還休,想脫口而出卻欲言又止的心境描述得惟妙惟肖。這首歌不像《富士山下》以講理和借事喻人為主,也許是林夕想把多年來都未曾如此為陳奕迅寫情歌的心態來個一鍋端,《一絲不掛》比《富士山下》和《於心有愧》都要慘烈,因為後兩者都是開導他人,而《一絲不掛》卻是拯救陷入泥潭的自身,在《一絲不掛》里,時間是沉重的,令人傷感的。至於《一絲不掛》能否像《富士山下》般大熱,於我而言已不是值得關心的事,因為這首歌,已經成為自己的心水。我只希望三人還能夠繼續合作下去,不要又讓歌迷等上三年。  《一絲不掛》其實是林夕的保守式寫法,有人認為這是林夕的退步,因為其實《於心有愧》相較於《富士山下》就已經有退步的趨勢,何解?《富士山下》已經是教導她人解開心結,而《於心有愧》卻讓自己的開導之後,傷害了她,乃至於讓自己「於心有愧」。到了《一絲不掛》,又重回《明年今日》的慘情。我一直認為《富士山下》和《於心有愧》是上下集的關係,而《一絲不掛》則像是《明年今日》的另一個版本,也就是說,《一絲不掛》讓Eason的林式情歌一下子退步到了2002年《The Line Up》時期的狀態。      這個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八年的時間,重回當初的情感溫度,從痛苦的炙熱走向釋然的冰冷,最後繞了一個圈又回來,我想樂迷也需要一些過去的回味。畢竟《富士山下》式的豁然,在我們自己的真實生活里是極難極難的,對感情,太多人難以割捨難以輕鬆得如同《富士山下》般去面對,而我們更多的也是只能一束吊燈傾斜下來,我已不再存在般的自墮。      在不同的環境和時間,聽著《一絲不掛》讓我很是感慨,每次不停的重播重播再重播,我總是想,《一絲不掛》里那句「當我工作睡覺禱告娛樂那麼刻意過好每天」的自作清醒究竟有用么?因為當你重遇她的時候,總會發現「被遙控於世界盡頭」。這個,實在是既悲哀又諷刺。尤其是當「拖著軀殼發現沿途尋找的快樂,仍繫於你肩膊」的時候,其實,你就會明白《富士山下》的那種安慰有多麼的可笑了。這裡的可笑,笑的是自己。      所以即便《一絲不掛》是林夕的退步,但卻變得誠懇,因為其實我們很多人面對感情,都是卑微的,這一點想必林夕領悟得最深刻----黃是你的姓,紅是你愛的。你看,林夕簡直卑微得自己都快沒了。所以,我們不如也在聽歌的過程里認真的面對下自己,好嗎? 時間是不是真的能夠磨滅一切?這是我聽《一絲不掛》的時候想起的一個問題。八年前的《明年今日》給出過答案,那就是即便離開六十年,也依然需要「聽得到你講再見」。說真的,這實在是太慘了。回想過去年輕氣盛,感情多得沒處使總是容易爆棚,如今八年過去,風風雨雨多多少少也經過太多太多,再聽《一絲不掛》,感覺就像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掏心窩,雖然現在不至於讓我大哭,卻總是讓心裡掛著一絲揮之不去的傷感。 萬物皆逝,唯有時間得以永恆,聽著《Time Flies》讓我很感慨,陳奕迅的聲音也已經陪伴自己快十年了,他也從當初的TVB新星,逐漸成長為今時今日的樂壇歌神。樂迷總是不知足的,我希望他可以再和陳輝陽合作,夕陽組合能夠重現江湖,又希望黃偉文能夠借陳奕迅完成自己那眾多的三部曲、四部曲,或者陳奕迅能夠再唱出一首《K歌之王》《明年今日》《富士山下》那樣可遇而不可求的歌……也許這一切,只能全權交給時間,讓時間去一一證明…… 2010.04 《DUO 演唱會》 算上1999年那次big live,這是陳奕迅第六次涉足紅館。 在演唱會之前,我一直認為這次他能夠超越之前幾場演唱會,特別是《Third Encounter》。因為這次陳奕迅鐵心要挑戰自己的演唱會記錄,於是乎,他要在紅館連開十八場,讓自己的演唱會歷史再度刷新。 不過,天時地利佔盡,卻沒得到人和,開場前的感冒,毀了陳奕迅的嗓音,讓這場演唱會,聽得讓人心痛。 這場演唱會最大的亮點就是在歌曲的選擇上,陳奕迅選擇了不少其他歌手的知名歌曲,這裡面有老歌也有新歌,如《好歌獻給你》《芳華絕代》《約定》《等》以至於謝安琪的《喜帖街》。而且,還有他寫給別人的歌曲,《PG家長指引》。這首歌是他十多年前寫給梁漢文專輯的主打歌,多年過去,能夠在演唱會裡聽到這樣一首被時間掩蓋的好歌,讓人實在驚喜。 這樣的驚喜貫穿在演唱會裡。黃偉文的玩物志五部曲終於完整呈現,《人車志》《裙下之臣》《陀飛輪》《沙龍》《葡萄成熟時》五首歌曲的出現,是特別獻給一直關注陳奕迅歌迷的厚禮;《Mr Lonely》的原版呈現也讓陳奕迅秀了一把自己的日文水準,正處於風頭浪尖的熱門歌曲《一絲不掛》,更把演唱會帶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 可惜,最大的遺憾就是陳奕迅的嗓音本身。由於狀態不佳,這場精心鋪排的演唱會,缺少了一個最大的靈魂支柱。其實,如果能夠像《The easy ride演唱會》那樣,和其他歌手交換檔期,延期數日,等待嗓音恢復在演唱,一定要比現在的情形好很多。命運弄人,彷彿冥冥中總有一種看不見的力量在左右著事情,讓這場本應該全面超越自身的演唱會,留下了令人扼腕的遺憾。 不過,恰恰也是這點,能夠看出陳奕迅的強悍之處。如果換了別的歌手,走音爆音等等情形肯定穿插演唱會始終,可是陳奕迅卻能夠一直保持水準。在《約定》差點出現事故之後,《浮誇》成為了全場演唱會的關鍵轉折點,在這之後,陳奕迅似乎在痛苦的嗓子狀態里找到了一個微妙的平衡點,後半段演唱會,陳奕迅愈戰愈勇,《無人之境》更是奉獻出了比CD更好的演繹水準。 我其實一直希望陳奕迅能夠接下來,以《DUO》的製作模式,再度舉辦一次演唱會,我相信這次沒有了嗓音的客觀原因,能夠讓演唱會變成一次永恆的經典。36歲的他,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實踐這一點。 後記: 如果我聽歌會眼紅 從2007年9月20日寫下本文第一個字開始,到2008年7月28日,寫完大碟的回顧,再到2010年9月7日,完整的寫完陳奕迅所有的專輯,我也終於可以了結自己一個心愿:為陳奕迅,也為自己聽得最多的歌曲,立字為據,完成一個總結式回顧。 其實這篇文章註定還會一直寫下去。因為陳奕迅很快又會出新專輯,所以,我也會無怨無悔的跟著陳奕迅的音樂之路,一直完善這篇文章。 一直覺得自己是一個不太理性的人,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聽到某些歌的某句歌詞、某段旋律,眼睛會不由自主的掉下幾滴眼淚。我承認那是年少無知的為賦新詞強說愁,也許,在那些一無所有或者不知道能擁有什麼的年代,能讓自己的感動的東西實在太少,流行歌曲就成為了一個聊以慰藉的精神寄託。 聽陳奕迅九年,陳奕迅在不停的改變,聽歌的自己也改變了很多。別怨心底滴血,專心工作過勞,才有資格吐血。任何時候,難以名狀的憂傷都成為了一種濫用的抒情手段,每當我覺得難過至極的時候,總有一種聲音在提醒我,這件事,其實不值得你這樣難過。 但是,偏偏只有聽陳奕迅的歌是例外。聽他的歌,總會忍不住,依然會眼紅。 如懷念也是有限期,明日我便不起。陳奕迅的歌里,經常會有這樣的洒脫來開解人,但是聽眾究竟又有多少能夠如此放得開呢?每次當我聽到陳奕迅的時候,總會反覆的去想這個無解的問題。 至少,我用了這篇文字,來記錄下自己在聽陳奕迅的時候,那些曾經恍惚的、沉默的、難過的、悲傷而不能自己的時光。 也希望在看這篇文字的你,能夠從他的歌聲里,得到屬於自己的心靈慰藉。 全文暫完。 To be Continued。 公元1874 2010.09.07

  • > 刪除

  • 2010-09-19 09:29:19 公元1874 (有粵語歌就不會有世界末日)

    1999.11 《幸福》           這張專輯嚴格說來只算一張EP,因為只有5首新歌,其他的都是同年音樂會上的歌曲。《天佑愛人》中的歌曲傳唱度並不高,為了年底頒獎典禮的豐收,又來不及趕製一張10首歌曲的大碟,華星在年底匆匆推出了這張新歌+翻唱的專輯,但值得肯定的是,質量依然非常高。這也是我喜歡陳奕迅的一個原因,出精選輯,能夠做到《新生活》那樣不騙錢;出趕工專輯,也不會簡單敷衍了事,而是像《幸福》這樣,認真的給出五首好歌,以及精挑細選了五首翻唱作品。      主打歌《幸福摩天輪》正好是《婚禮的祝福》的反面,林夕描繪了一對情侶在摩天輪上的流年往返,無數甜蜜蘊含其中。後來談到這首歌,林夕曾經說過,本來聽到旋律,他的第一反應寫的是一首非常悲慘的歌曲,女孩死了,男孩只能在摩天輪憑悼和她有過的一切。但臨到尾最終也改成了現在這個版本,全盤成為了情侶之間的小幸福。不過林夕最後說,難道在《幸福摩天輪》中,聽不出那麼一絲動魄驚心么?      《飄飄飄飄》是一首陳奕迅歌曲里較為特別的歌,這種風格他倒是很少嘗試,作曲依然是一直合作過來的柳重言,歌詞講述的和《天下無雙》一樣,是對自己的愛人傾訴,告訴對方,自己這樣一個嚮往自由和無邊無際翱翔的人,如何有了你這樣的知己,「用唇邊的翅膀載我飛」。這首歌曲充滿的幸福感,我覺得比《幸福摩天輪》要來得更加有趣和自然。      結尾的《專家話》相當火暴過癮,將那些把人指東指西的專家諷刺了個夠。對照現在湧現出的那麼多「磚家」,這首歌回味起來更加有趣。      CD2中附帶了5首音樂會上陳奕迅翻唱他人的作品,《改造人》是他寫給謝霆鋒的,此次唱會自己的歌,感覺不錯;《春光乍泄》少了點嬉皮,多了些厚重,與黃耀明版本誰高誰低,每個人說法不一;《垃圾》的感覺完全迥異於盧巧音版受傷小女子的心情,這次是「受傷大男人」。最後和梁漢文合唱超人主題曲以及「屎撈人」則完全屬於和好友之間的惡搞,每次開演唱會,陳奕迅總會玩得很開心。      沒有出乎意料之外,這張《幸福》果真為陳奕迅拿到了次年的十大金曲,《幸福摩天輪》也在坊間造成了轟動效應。此後幾乎每年的十大勁歌金曲中,都少不了陳奕迅的身影。      在《幸福》這張專輯裡,我最喜歡的,不是《幸福摩天輪》,而是《時光倒流二十年》彷彿《貝多芬與我》的續集,旋律一脈相承,但歌詞意境卻大不相同。      首先來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回到過去,你會改變一些什麼?      這是個很傻很無聊且幼稚到極點的假設。所以,我很少去後悔,因為後悔除了讓自己越來越難過,沒有什麼更多的好處。      但,人不就是一個矛盾的動物么?偏偏,不想做的事,越要去做……      時光倒流二十年,有一些東西,我會選擇,從頭來過。      當然,這首歌和上面的感想關聯不大。林夕耍了一點小聰明,用這樣一個煽情的標題,寫出了卻是一闕回味悠長的輓歌。      童年是幻想里最美好的東西。而現實,往往又不盡入人意。翻開舊時的照片,我們會對裡面那個小小的自己所開心大笑,但隨即又只能板起臉面對周圍的社會。強烈的反差,會使人愈發懷念童年那段年代,因為它,至少能證明,如今的自己,居然也曾經純真無邪過。所以,時光倒流二十年,我們能夠重溫那些快樂回憶,以及修補那些曾經留下,無法更改的遺憾。閱覽你家中每道牆,拿著你歌書與你合唱,如此種種,足以。      這樣一種懷緬過去的態度,我之前從未在任何一首歌曲里見過。我還記得當時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曲的時候,那種感慨和震驚,以及隨之而來的深深沉浸其中,死心塌地的折服。由此,也使得《時光倒流二十年》,成為我最愛的十首陳奕迅歌曲之一。 發現正文缺了這一張……

  • 推薦閱讀:

    莫迪亞諾摘得諾獎桂冠 回顧曾獲諾獎的15位法國籍作家
    九七郵市大潮回顧
    【中國銀聯總裁時文朝】中國銀行卡產業2017年回顧及2018年展望
    【SIHH 2017 回顧】達文西系列會不會成為IWC萬國表2017年的IP?
    經典回顧(624)五代後梁 趙岩 八達春遊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TAG:陳奕迅 | 回顧 | 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