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的人生經歷簡介

司馬遷的人生經歷簡介

司馬遷一生並不順遂,也經歷了許多的事情和波折,也正是這些波折和困難成就了我們今日所頌揚的司馬遷。

司馬遷寫《史記》

司馬遷早年間就遵父命遊歷山水,深入到人民群眾中,去了解民間的一些古事舊聞,對各地風俗人情都有深入的了解。後來來到京城,做了郎中。公元前111年的時候,漢武帝在西南夷設置武都、沈黎、文山等五郡,而這個時候正跟隨漢武帝東巡的斯曼縣,在繼唐蒙、司馬相如、公孫弘之後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到了巴蜀以南的一代,建設新郡,直到第二年才回朝復命。

父親死後,司馬遷依照父親的遺願,成為了太史令,並且在當時的都城長安,結交到了不少文人墨客、有志之士。後來,李陵戰敗被匈奴俘獲,投降匈奴。司馬遷為李陵仗義執言,卻惹得漢武帝大怒,將司馬遷逮捕入獄,在獄中司馬遷被百般折磨。之後李陵叛變的事情,因為公孫敖造謠而被「坐實」,漢武帝誅殺了李陵一家妻兒老小,連帶著為李陵說話的司馬遷也沒能倖免。

司馬遷在這次事件中被處以宮刑,一度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家族的使命和實現理想的動力讓司馬遷忍辱負重的活了下來。這樣的經歷給了司馬遷絕對的動力,於是他潛心寫作,將畢生的經歷都花了在編寫《史記》之上。前後十四年,司馬遷最終完成了這部曠世傑作,司馬遷自己也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傳奇。

司馬遷寫的詩都有哪些

司馬遷留下史學巨著《史記》,在這其中司馬遷不是單一的記載歷史史實,也會加上自己的見解以及對人物的評價,其文字表達清新躍然靈動,對人物刻畫細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司馬遷畫像

司馬遷的詩大多在其中有所體現,不過說是司馬遷的詩不如說司馬遷的名言更確切。我們所說的詩大多為五言七言的律詩。而五言七言律詩漢末才剛剛興起,其中代表的人物有曹操父子三人,但此時距離司馬遷去世已過去好幾百年,所以司馬遷的詩大多類似於名言警句。漢朝詩詞以賦盛行,並且能配以樂器演唱,被稱為樂府詩,但司馬遷的詩皆在史記文章之中文章並不能演奏,所以司馬遷的詩連賦也不能算。雖然不能把他的名言歸為詩中,但這並不妨礙名言對後世的影響,其中最著名的的莫過於那句: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短短的十五個字闡述了人生在世的意義,甚至我們也該捫心自問,活著是為了什麼?

司馬遷的詩可以說最讓人受到鼓舞,遠遠不止這振聾發聵的一問。其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那一段是我們上初中時老師極為推崇的一段,不光是為了在作文中取得高分,而是再告訴我們什麼叫堅強。那一段里有周文王有孔子也有左丘孫臏,卻唯獨沒有他自己,那一句詩三百首,大抵聖賢發憤之所作也,是他對自己最後的激勵。於是,《史記》誕生了。司馬遷的詩不是五言七律,也不是宋詞漢賦。司馬遷的詩叫《史記》。

鴻門宴鴻門宴司馬遷故事介紹

《鴻門宴》是收錄在司馬遷的《史記·項羽本紀》中的文章,它對項羽宴請劉邦的故事做了一個詳細的描述,具有非常高的閱讀和研究價值。

影視劇中的司馬遷

陳勝吳廣起義之後的第三年,各地都積極響應號召,一時間全國各地出現了多股力量,其中包括楚國的貴族項梁、項羽叔侄,和農民起義軍的主要力量劉邦。劉邦投靠了楚國,項梁在一次戰役中戰死。公元前207年。楚懷王派項羽去解救被秦國軍隊包圍的趙國,另外又派了劉邦帶兵去攻打函谷關。大軍臨行之際,楚元王與二人約定誰先入關,誰就能被封為關中大王。

項羽帶兵打敗秦軍之後,聽說劉邦到了咸陽,打算入關。項羽對此非常生氣,於是攻破了函谷關,直接到了鴻門。這時劉邦的手下曹無傷暗中派了人對項羽通風報信說劉邦想在關中稱王,項羽更加生氣,於是決定第二天攻打劉邦。

劉邦自知無法與項羽抗衡,於是就退出了咸陽,還把在咸陽的所得都獻給了項羽,並且還勸說項羽在咸陽稱王。范增看出劉邦日後必成項羽的禍患,於是就讓項羽設下鴻門宴,一心想剷除劉邦。范增一心想殺了劉邦,但是劉邦卻用一跪的方式化解了項羽的怨恨。范增命項莊舞劍司機殺死劉邦,但是項伯和樊噲卻幫劉備解了圍,最後劉邦以上廁所為由離開了。

司馬遷的《鴻門宴》說的就是這個故事,司馬遷雖然為漢朝的史官,在寫漢高祖的歷史也絲毫沒有偏頗,體現了一個史官該有的姿態。

司馬遷名言有哪些

司馬遷是西漢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記》中也有許多振聾發聵的言語,被後人奉為圭臬。

司馬遷小時候學寫字

其中最著名的就應該是出自《報任安書》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用這樣一句話,解釋了他內心甘願為自己的理想抱負飽受屈辱的決心和毅力,但是使這句話出名的還是毛澤東主席,這句話曾被毛澤東主席引用到《為人民服務》中,高度臧洋了張思德為人民犧牲的奉獻精神。因此,這句話也為廣大人民所熟知。

「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一句體現了司馬遷的思想追求,為道而生,為道而死,這是司馬遷人生的真諦,也是後世萬千人的人生的信條和準則。當然司馬遷也說過很多讓人意想不到的話,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中所用的一句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做人要真誠、誠實,這樣就能夠感動別人收穫回報。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以食為天」也是司馬遷所說的話,能有這樣的覺悟,司馬遷在今天也應該是個吃貨吧。

另外我們常用的成語「兔死狗烹」也出自司馬遷的名言「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也揭露了人性中醜陋的一面,形容有的人過河拆橋不懂回報。「眾口鑠金,積毀銷骨」,「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也都是出自司馬遷的名言。

太史公司馬遷發明了什麼

司馬遷是西漢最偉大的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但是卻有人說司馬遷還是一個「發明家」。

司馬遷像

司馬遷這位「發明家」發明的就是《史記》,再準確一點的說就是紀傳體這種編寫歷史的方式。因為先秦或者更早時期的歷史都是根據時間來編寫歷史的。但是司馬遷對編寫方式進行了創新,於是就在《史記》中出現了紀傳體的編寫歷史的方式。

紀傳體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記敘史實的一種方式,通過記敘人物的活動來反映歷史事件。紀傳體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人物傳記為核心內容,以言行等結合記敘,更好的展現人物的性格特徵等。

而且紀傳體這種記敘方式也對後世的小說、戲劇、傳記等許多文學作品的創作有深遠的影響。因為紀傳體這種以人物為中心的特點,將許多人物都重點突出出來,因此建立起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後世許多的小說和戲劇中,很多帝王、英雄、俠客等形象都是從這裡演化出來的。

而且武俠小說等小說也都受到了《史記》的影響,很多武俠小說的體裁和記敘方式也都能看到《史記》的影子。而且很多小說都是以「某某傳」等為小說命名,不可不說,這些都是源自於《史記》中紀傳體的這種文體的影響。

在工業還沒有聞名的漢代,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就已經開始發明和創造了,足見司馬遷寫《史記》是一個多麼偉大的壯舉。

有哪些關於司馬遷的電視劇

早在1997年的時候和司馬光和漢武帝有關的故事就被搬上過熒幕了,漢朝的這段故事也成為許多影視劇中的題材,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歡。

陳啟南雕塑《司馬遷像》

1997年,中央電視台製作了大型的歷史題材的電視連續劇《司馬遷》,又叫做《司馬遷與漢武帝》,這部電視劇講述了司馬遷的坎坷波折的一生。這部電視劇總共有十八集,以凝重的歷史彼處,描繪了司馬遷與漢武帝的故事。導演楊潔,力求真實再現當時的情景,將嚴峻的歷史感都呈現在鏡頭裡。揭露了漢武帝和權貴大臣們好大喜功、草菅人命的本質,並且歌頌了司馬遷將生死置之度外,忍辱負重地完成自己畢生事業的高尚品德。

仇永力將司馬遷這個身體里住著不屈的靈魂的孱弱的史官刻畫的入木三分,將司馬遷各個時間段內心的變化都演繹的十分出彩。另外扮演漢武帝的許還山也在此劇中奉獻了自己精彩的演技,配角張秋歌飾演的任安也是該劇的一大亮點。另外在西遊記中扮演唐僧的徐少華,也在該劇中扮演了郭穰一角。

另外在2016年開拍的,已經在光電總局立項了的大型古代傳記類電視劇《司馬遷》也開始提上了日程。這部劇從李陵頭像匈奴開始說起,講述司馬遷人生的後半個階段。相信這部新的電視劇能夠給人們帶來一個嶄新的視角,給人們一個機會重新去審視這個偉大的史學家,也給新一代少年一個機會去認識這位偉人。


推薦閱讀:

你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不年輕?網友回復扎心了
你睡過哪些地方?
從顴骨看人生
上學讀書到底是為了什麼?
如果生活趨於平凡,你還堅持嗎?

TAG:人生 | 經歷 | 司馬遷 | 簡介 |